参考值范围
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参考值

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参考值微量元素是人体中所需的一类元素,尽管需求量很小,但它们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参考值是指人体血液中各种微量元素的正常范围,这些参考值可以反映人体微量元素的供给和代谢状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微量元素的参考值及其意义。
1. 铁(Fe)参考值范围:男性13.5-17.5g/dL,女性12.0-15.5g/dL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对氧的运输和储存起着关键作用。
低铁血症会导致贫血和疲劳,而高铁血症则可能与炎症和其他疾病有关。
2. 锌(Zn)参考值范围:70-120μg/dL锌是许多酶的辅酶,对人体的免疫功能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锌缺乏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生长迟缓和皮肤问题。
3. 硒(Se)参考值范围:70-120μg/L硒是一种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
硒缺乏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紊乱和甲状腺问题有关。
4. 铜(Cu)参考值范围:70-150μg/dL铜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对细胞代谢和铁的利用起着重要作用。
铜缺乏可能导致贫血、骨骼问题和神经系统异常。
5. 锰(Mn)参考值范围:5-40μg/L锰参与体内多种酶的活化,对脂肪代谢和骨骼发育有重要作用。
锰过量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和肝脏损伤有关。
6. 钼(Mo)参考值范围:0.5-1.5μg/L钼是多种酶的辅酶,参与氨基酸代谢和尿酸的合成。
钼缺乏较为罕见,但可能导致代谢异常和神经系统问题。
7. 碘(I)参考值范围:70-150μg/L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
碘缺乏可能导致甲状腺问题和认知能力受损。
8. 钼(Mo)参考值范围:0.5-1.5μg/L钼是多种酶的辅酶,参与氨基酸代谢和尿酸的合成。
钼缺乏较为罕见,但可能导致代谢异常和神经系统问题。
以上是血液中常见微量元素的参考值及其意义,血液中微量元素的正常范围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发现血液中某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异常,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应的调节和治疗,以维持人体微量元素的平衡和正常功能。
第11讲 如何确定参考值的范围

·医学研究统计方法应用·作者单位:515031广东汕头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第十一讲 如何确定参考值的范围陈彬 李丽萍 李克 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range ,旧称正常值),又叫临床参考值范围或正常参考值范围等,源于临床医学中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实际需要,重点放在个体求医者或病人,用于鉴别诊断、筛选病人、评价疗效与预后评估,因此,临床应提供生理、生化、病理及免疫等方面的参考值范围。
从当前医学期刊中有关确定参考值范围的论文看,应该注意的问题为:(1)保证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如调查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正常人;限定条件,如晨起空腹,一日内某时间或某状态下,用回归分析校正某相关因素的影响等;(2)控制监测误差;(3)判定分组,是否按地区、民族、性别和年龄等分组;(4)适宜的样本例数;(5)合理确定单、双侧;(6)选定适宜的百分范围:(7)必要时确定可疑范围;(8)结合资料分布,分别按单指标或多指标选用统计方法和估计界值。
一般说,对于近似正态分布的单指标资料,正态分布法与百分位数法结果相近;(9)对新确定的参考值范围进行医学实践检验、诊断试验评价。
现对临床应用中选择方法、样本例数、诊断试验评价、百分数大小、建立方程与确定时间等作如下介绍。
一、选择适宜的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医学上为判断受检查者属于何种状态,可采用:(1)单指标评价(称单指标法),确定参考值范围的方法有百分位数法、正态分布法和回归方程法(一个方程)等[123];(2)多指标综合评价(属多指标方法),确定参考值范围的方法有多指标百分位数法和多指标正态分布法、组合指标法、两类指标组合指标法、多个回归方程法[3],观察结果可直接用于判断,可提供具体异常指标;(3)用一至数个综合指标判别(属多指标方法),确定参考值范围的方法有方差方程法、多元容许区间H 值法和多维标度法[224]。
查阅1998~2000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14篇确定参考值范围的文章,其中有12篇为多指标,但没有一篇论文明确提出用多指标方法确定参考值范围。
化验单正常值参考范围

Fol
〉=6.8nmol/L
化学发光
铁蛋白
Fer
23。9—336。8ng/ml
11-306.2ng/ml
维生素B12
VitB12
133—675pmol/L
肿瘤相关抗原1
癌胚抗原
CEA
0.00—3.4ng/ml
电化学发光
甲胎蛋白
AFP
0。00-7.00ng/ml
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0。00—16。3ng/ml
血清睾酮
Testo
男:1。75-7。81ng/ml
女:<0。75ng/ml
甲功五项
促甲状腺激素
TSH
0。34—5.60uIU/ml
化学发光
总T3
TT3
1。1—2。5nmol/L
总T4
TT4
79——156nmol/L
游离T3
FT3
3。1—6。4nmol/L
游离T4
FT4
6。7—16.4pmol/L
贫血三项
1。03-3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0—3。36mmol/L
血清总胆固醇
CHO
0—5。17mmol/L
甘油三脂
TG
0—1。69mmol/L
生化全项C5.3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0—40U/L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0-40U/L
肌酸肌酶
CK
25—200U/L
肌酸肌酶同工酶
CK—MB
0-25U/L
#MON
0.3—0。8
中性粒细胞计数
#GRA
1。2—6。8
国内正常值参考范围及可报告条件

检测项目国内正常值参考范围
检测项目厂家提供的正常值参考范围
可报告结果条件
项目报告结果影响因素(血气模块)
BUN:需要Na+和K+正常使用,定标通过;如果这两个项目不能正常使用,仪器会使用Na/K默认值;每日通过线性液(在机质控或外部质控液)检测(CRT-16)。
Hb:需要Hct/SO2正常使用;如果Hct/SO2不正常并且未使用血氧计则报告计算值Hbc(Hct/3);如果Hct不正常并且未使用血氧计则报告Hb默认值用于计算。
Hct:需要Na+定标通过。
iMg:需要iCa定标通过,如果未装iCa,则不能选择检测iMg。
pCO2:需要pH定标通过(pH检测标准液确认碳酸氢根浓度正确)
P50:需要Hct/Hb/SO2定标通过,SO2%的结果在40至96.8%之间时会报告P50的结果。
SO2:需要Hct定标通过,如果SO2不能正常检测,会使用SO2%c。
当K+浓度大于9mmol/L时不报告结果(如果K+>9mmol/L,会报溶血错误)。
化验单正常值参考范围

0.0—30。0m/24h
尿微量白蛋白24h
尿量
尿微量白蛋白
24h尿微量白蛋白
穿刺液生化五项
穿刺液氯
Cl
96—108mmol/L
穿刺液蛋白
TP
g/L
穿刺液葡萄糖
GLU
mmol/L
穿刺液乳酸脱氢酶
PLDH
U/L
腺苷脱氨酶
ADA
U/L
脑脊液生化三项脑脊液生化五项
脑脊液氯
Cl
120-132mmol/l
血清叶酸
Fol
〉=6。8nmol/L
化学发光
铁蛋白
Fer
23。9—336。8ng/ml
11—306.2ng/ml
维生素B12
VitB12
133—675pmol/L
肿瘤相关抗原1
癌胚抗原
CEA
0.00—3.4ng/ml
电化学发光
甲胎蛋白
AFP
0.00-7。00ng/ml
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0。00—16。3ng/ml
未见异常
尿乳糜试验
尿乳糜试验
阴性
粪便常规
+潜血试验
粪便常规(便Rt)
外观
黄色,软便
镜检
未见异常
双法便潜血
(化学+金标)
OB
阴性
阴道分泌物检查
阴道分泌物检查
清洁度
Ⅰ—Ⅱ度
本周氏蛋白定性
本周氏蛋白定性
阴性
HCG早孕测定
HCG早孕测定
阴性
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分叶核)
N
0.50—0。70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
医学参考值-T分部

医学参考值 (reference value ) 也称正常值,指大多数正常人 (或动物)的解剖、生理、生化、 免疫等各种指标常数。由于存在 个体差异,常用正常值的波动范 围来判定正常和异常。
方法: (1)百分位数法 应用:适用于任何分布,特别是偏态
分布的资料。 公式:双侧1-α参考值范围
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
统计推断(statistical inference): 样本 推断 总体
(1)参数估计 (2)假设检验
第一节 均数的抽样误差
一、均数的抽样误差:在统计学上
把由抽样造成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 数间的差异或各个样本均数间的差 异统称为均数的抽样误差。
原分布 x~N(167.7,5.32)
n1 10 x1 167.41
总体
n2 10 x2 16.56
…
…
n10010 x10016.569
X= x1x2...x100 16.679
100
Sx
(xx)2 1.69
n1
/ 1 05.3/ 1 01.68
新分布 x~N(167.69,1.692)
标准误(standard error,简写为SE): 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
标准误计算公式:
X
n
或
S S
X
n
第二节 t分布
u x
x~N(,2) u~N(0,1)
x~N(,2n)u xx
x
()
x
~
N(0,1)
未知 t
x us
单侧1-α参考值范围
x 〉us
x或 u〈s
表2.5 参考值范围所对应的正态分布区间
一些医学参考值范围

一些医学参考值范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学参考值范围:
1. 血压:
- 收缩压:90-140 mmHg
- 舒张压:60-90 mmHg
2. 心率:
- 成年人静息心率:60-100 次/分钟
3. 血红蛋白(Hb):
- 男性:13.5-17.5 g/dL
- 女性:12.0-15.5 g/dL
4. 白细胞计数(WBC):
- 4,000-11,000 cells/μL
5. 血小板计数(PLT):
- 150,000-450,000 cells/μL
6. 血糖:
- 空腹血糖:70-100 mg/dL
- 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40 mg/dL
7. 血脂:
- 总胆固醇:小于200 mg/dL
- 甘油三酯:小于150 mg/dL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大于40 mg/dL,女性大于50 mg/dL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小于130 mg/dL
8. 肝功能指标:
- 谷丙转氨酶(ALT):男性小于40 U/L,女性小于32 U/L
- 谷草转氨酶(AST):男性小于37 U/L,女性小于31 U/L
- 总胆红素:小于1.2 mg/dL
- 白蛋白:3.4-5.4 g/dL
- 碱性磷酸酶(ALP):30-120 U/L
请注意,不同的实验室和医疗机构可能有略微不同的参考值范围。
此外,参考值范围也可能因年龄、性别、个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因此,在解读任何医学测试结果时,最好咨询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员。
参考值范围估计

Medical Statistics
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Health statistics ,TMMU
68752343
2020/4/2
参考值范围估计
Estimation of Reference Range
2020/4/2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Health Statistics ,TMMU 2
(二)确定样本含量
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越复杂,变异越大,样 本含量就要大一些;数据变异越小,样本含量可 小一些。 偏态或未知分布比正态分布要求的样本含量 应更大
2020/4/2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Health Statistics ,TMMU 14
(三)统一测定方法以控制实验测量误差
3.参考值范围用于临床诊断时,只是一个参考标准, 可利用多指标联合诊断提高判断的效率。
2020/4/2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Health Statistics ,TMMU 34
课堂小结
参考值范围估计
定
样
保
选
定
确
对
本
质
方
比
方
象
量
量
向
例
法
2020/4/2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Health Statistics ,TMMU 35
2020/4/2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Health Statistics ,TMMU 30
百分位数法的优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态分布的数学形式 正态曲线 标准正态分布 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 参考值范围
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也叫高 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是最 常见、最重要的一种连续型分布
一、数学形式
f
(X)
1
2
exp(X22 )2
单侧下限---过低异常 单侧上限---过高异常 双侧---过高、过低均异常
异常 正常 单侧下限
正常 异常 单侧上限
异常
正常
异常
双侧下限 双侧上限
单侧与双侧参考值范围
根据医学专业知识确定! 双侧: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固醇 单侧:上限:转氨酶,尿铅,发汞 下限:肺活量,IQ
方法: 1. 正态分布法
变异度参数(标准差) (3)正态曲线下的面积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均数相等、方差不等的正态分布图示
均数不等、方差相等的正态分布图示
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F(X) 1
(X)2
X
e
(22)dX
2
正态分布分布
函数F(X):表
示正态曲线下X 左侧面积。
四、标准正态分布
标准正态分布 (standard normal distribution)的两个参数为:
0
Zα/2
z
标准正态曲线下双侧尾部面积为α时对应
的z值——双侧z界值
aα
标准正态曲线下一侧尾部面积为α时对应
的z值——单侧z界值
标准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
68.27%
-2.58 -1.96 -1
95.00% 99.00%
0
1 1.96 2.58
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
68.27%
95.00%
μ-2.58σ μ-1.96σ μ-σ
99.00%
μ
μ+σ μ+1.96σ μ+2.58σ
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
标准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
-1~1
μ±σ
-1.96~1.96 μ±1.96σ
-2.58~2.58 μ±2.58σ
面积或概率 68.27% 95.00% 99.00%
第六节 参考值范围
参考值范围又称正常值范围 什么是参考值范围?
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观察指标所在的范围 绝大多数:90%,95%,99%等 确定参考值范围的意义
用于判断正常与异常 “正常人”的定义
排除了对所研究指标有影响的疾病和有关 因素的同质人群。
参考值范围的制订
(1) 选定同质的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 (2) 控制检测误差 (3) 判断是否分组(如性别、年龄组) (4) 根据专业知识决定单侧还是双侧 (5) 选择百分界值(90%,95%,99%)
μ=0,σ=1 记为 N(0,1)
一般正态分布为一个分布族:N(μ,σ2) ;标准 正态分布只有一个 N(0,1) ;这样简化了应 用。
标准正态变换
(z) 2 1ex pz22, z
标准正态变换
经标准正态变量z变换: z X
一般正态分布N(μ,σ2)被转换为标准正态分 布N(0,1) 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有95%的正常人血糖值在394.96~587.42范围内。
2. 百分位数法
双侧95%正常值范围: P2.5~P97.5 单侧95%正常值范围: < P95(上限)
或 > P5(下限) 适用资料:偏态分布
用正态分布法计算参考值范围
例3-1 X49.12 S49.1
估计该地95%的正常人血糖值所在的范围(即个体 血糖值的95%参考值范围)。
血糖值过高、过低均属异常,用双侧公式:
X 1 .9 S 6 4.2 9 1 .9 1 4 6 .1 9 ( 3.9 9 ,5 6 4 .4 8 )2
,
X
μ为总体均数,σ为总体标准差,f (X)称为概
率密度函数,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记作X~
N(μ,σ2) 。
以X为横轴, f (X)为纵轴绘制的曲线就是正 态曲线。
二、正态曲线( normal curve )
f (X)
X
三、正态分布的特征
正态分布的特征
(1)高峰在均数处,均数两侧完全对称 (2)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位置参数(均数)和
(z) 2 1ex pz22, z
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Φ(z) 1
z z2
e 2dz
2
附表1(P430) 就是根据此公式 和图形制定的
标准正态分布分布函数Φ(X):表示标准正
态曲线下z左侧面积。
四、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
a /2 1-a
a /2
-Zα/2
双侧100(1-α)%正常值范围: X za / 2 S
单侧100(1-α)%正常值范围:
X za S X za S
(上限) (下限)
双侧95%正常值范围: X 1.96S
单侧95%正常值范围:
X 1.64S X 1.64S
(上 限) (下限)
适用资料:正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