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油气井压力控制
油气井压力控制课件

采用先进的压力控制技术和算法,如 PID控制、模糊控制等,提高压力控 制的精度和响应速度。
压力控制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
安全风险
油气井压力控制不善可能导致井喷、 管线破裂等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
加强压力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制定 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06 油气井压力控制 案例分析
压力传递原理在油气井压力控制中具 有指导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 层中压力的传递规律,从而更好地进 行压力控制。
压力波动原理
压力波动原理是指油气井中的压力会随着生产的变化而波 动。
压力波动原理在油气井压力控制中具有指导意义,它可以 帮助我们了解油气井中的压力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 压力控制。
03 油气井压力控制 设备与工具
提高采收率
降低生产成本
有效的压力控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增 产措施和修井作业,从而降低生产成 本。
通过合理的压力控制,可以优化采油 采气工艺,提高油气井的采收率。
压力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01
02
03
04
节流阀控制
通过调节节流阀的开度来控制 油气井的压力。
压井作业
通过压井液调整油气井的压力 ,保持压力稳定。
案例一:某油田的压力控制实践
总结词:成功应用
详细描述:某油田通过实施压力控制技术,有效降低了油气井的套压,提高了采 收率和产能。该案例中,油田采用了合适的井口压力控制设备,优化了生产参数 ,确保了压力控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案例二:某气田的压力控制优化方案
总结词:技术升级
详细描述:某气田面临压力控制方面的挑战,通过技术升级和改进,优化了压力控制方案。该案例中 ,气田采用了先进的压力控制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压力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气田的产量 和效益。
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2.简述地层沉积欠压实产生异常高压的机理。
答:异常高压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沉积岩地层的异常高压,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成因是由于沉积物快速沉降,压实不均匀造成的。
在稳定沉积过程中,若保持平衡的任意条件受到影响,正常的沉积平衡就破坏。
如沉积速度很快,岩石颗粒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排列,孔隙内流体的排出受到限制,基岩无法增加它的颗粒与颗粒之间的压力,即无法增加它对上覆岩层的支撑能力。
由于上覆岩层继续沉积,负荷增加,而下面基岩的支撑能力没增加,孔隙中的流体必然开始部分地支撑本来应的岩石颗粒所支撑的那部分上覆岩层压力,从而导致了异常高压。
3.简述在正常压实的地层中岩石的密度、强度、孔隙度、声波时差和d c 指数随井深变化的规律。
答:在正常压实的地层中岩石的密度随井深的增加而增加;强度随井深的增加而增加;孔隙度随井深的增加而减小;声波时差随井深的增加而减小;d c 指数随井深的增加而增大。
5.某井井深2000m ,地层压力25MPa ,求地层压力当量密度。
解: ()()0.00981250.009812000 1.276h h P H ρ==⨯=(g/cm 3)答:地层压力当量密度是1.276 g/cm 36.某井垂深2500m ,井内钻井液密度为1.18 g/cm 3,若地层压力为27.5MPa ,求井底压差。
解:()27.52500 1.180.0098127.5 1.44b h P P P gh MPa ρ∆=-=-=⨯⨯-=答:井底压差是1.44MPa 。
7.某井井深3200m ,产层压力为23.1MPa ,求产层的地层压力梯度。
解: ()23.132000.0072/h h G P H MPa m ===答:产层的地层压力梯度0.0072MPa/m 。
9.岩石硬度与抗压强度有何区别?答:岩石硬度是岩石表面的局部抵抗外力压入的能力,抗压强度则是岩石整体抗压的能力。
10.岩石的塑性系数是怎么样定义的吗?简述脆性、塑脆性和塑性岩石在压入破碎时的特性。
钻井工程自学基本要求

10.油井水泥性能及与钻井的关系;
11.隔离液的作用及分类;
12.影响固井质量的因素及提高固井质量的措施;
13.完井的任务及原则;
14.完井的方式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掌握】
1.套管的分类及各自的作用;
2.井设结构设计的原则;
3.井身结构设计的内容、依据和设计步骤;
2.刮刀钻头结构、破岩机理;
3.牙轮钻头的类型、结构、牙轮钻头的运动形式及破岩机理,三种特殊结构产生滑动的原因及产生滑动的方向和剪切掉的岩石;
4.金刚石材料的特点,金刚石钻头牙齿的镶装方式,金刚石钻头的结构、水力结构、破岩机理;
5.PDC钻头的意义,特点,结构特性,破岩机理;
6.钻柱的作用,组成,各部件的结构特点;
2.井眼内存在的各种压力及计算,井眼与地层压力的关系;
3.平衡压力钻井技术、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的关键及适用范围;
4.溢流的原因及征兆;
5.气侵的途径及特点;
6.“U”型管平衡原理计算地层压力和压井液密度;
7.关井立管压力的测定;
8.压井遵循的原则;
9.压井参数的计算;
10.压井方法及步骤,参数的变化。
4.关井方式选择,关井的“四七”操作步骤;
5.“U”型管平衡原理计算地层压力和压井液密度,关井立管压力的测定;
6.压井理论(参数)的计算;
7.压井方法及步骤,参数的变化;
8.特殊压井方法。
【掌握】
1.概念:溢流、井涌、关井、压井、循环立管压力、初始立管循环压力、终了循环立管压力、平衡压力钻井技术、欠平衡钻井技术等;
7.岩石单轴强度的类型及大小关系等。
三、思考与练习
课后思考与练习题
上交作业
第六章 油气井压力控制

第一节 井下的各种压力及其平衡
第二节 溢流及其检测 第三节 溢流的控制——关井和压井
概 述
油气井压力控制 ——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对井眼内的地层压力进行控制。
井控的分类 (1)一级井控:利用钻井液,建立井内压力平衡。 (2)二级井控:发生溢流后,利用井口防喷器憋回压后压井,恢复井内 压力平衡。 (3)三级井控:井喷后的处理与压力控制。
Pb min Ph ΔPr ΔPsb Pp Ph PP ΔPsb
d p Sb
第一节 井下各种压力及其平衡
三、平衡与欠平衡压力钻井
2. 欠平衡压力钻井
(1)概念 在井底有效压力低于地层压力的条件下进行钻井作业。在井下,允许 地层流体进入井内;在井口,利用专门的井控装置对循环出井的流体进行 控制和处理。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和有效保护油气层,同时可显著提高钻 进速度。 (2)关键技术 1)地层孔隙压力和坍塌压力的准确预测 2)钻井液类型选择和密度等性能的控制 3)井口压力的控制及循环出井的流体的处理 4)起下钻过程的欠平衡 5)井底有效压力的计算与监测 6)井壁稳定 7)完井
(1)钻进中发生溢流 (2)起下钻杆时发生溢流 (3)起下钻铤时发生溢流 (4)空井发生溢流
关井”。推荐采用“半软关井”。
第三节 溢流的控制----关井与压井
三、关井立管压力的测定
1. “U”形管原理—井控基本原理
□ 关井情况下井内的压力平衡关系:
PPUMP
PS
P
Psp Phi Pp Pa Pha
S b 0.06 ~ 0.08 g / cm 3
2. 约束条件
Pb max Ph Pr Psg Pf Ph Pf Psg Pf ..........................(6 2a)
陈庭根、管志川主编,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工程硕士入学考试?石油工程综合测试?大纲〔油气井局部〕主要内容:第一章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地下各种压力的概念、地层压力与地层破裂压力、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第二章钻进工具常用钻头钻头类型、构造、工作原理、使用方法钻柱的组成、功用、钻柱的受力分析、设计方法第三章钻井液钻井液的作用、组成与分类;钻井液的主要性能、主要固控制方法与设备第四章钻进参数优选钻井过程中各参数间的关系、钻速方程、机械破岩钻进参数优选方法、水力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第五章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井眼轨迹的根本概念、轨迹测量及计算、直井防斜技术、定向井眼轨道设计、定向井造斜工具及轨迹控制第六章油气井压力控制与井控井眼与地层压力系统、平衡与欠平衡钻井、地层流体侵入控制第七章固井与完井井身构造的概念与设计方法、套管柱载荷分析与设计方法、注水泥技术、常用完井方法第八章井下复杂情况与事故处理常见的井下复杂情况类型、相应事故处理方法参考书:主要考察学生对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各研究对象及工艺流程、设备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主要内容包括油气藏及流体的物理性质、采油〔气〕工程和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各工艺环节的根本概念、根本技术原理、设备及其功用、主要工艺流程等,进步油气开采技术的根本方法和原理等。
主要考试内容绪论油气田开发的根本概念、任务、目的、根本方法和系统组成。
第1章油层物理根底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含多相流体的储层岩石的渗流机理。
第2章油藏工程根底油气田开发概论;油气田开发动态分析;油气田开发调整。
第3章完井与试油油气井完井方式;试油;油气层保护。
第4章油气井的流入动态、井筒多相流及气体井筒流动油气井的流入动态及其应用;井筒多相流的流动构造;滑脱损失;气体井筒流动。
第5章自喷与气举采油自喷井的流动过程;自喷的条件和产量;自喷井的管理;气举原理、分类。
第6章有杆泵与无杆泵采油有杆泵的根本装置和原理;泵的分类及根本原理、泵效的计算、影响因素及进步泵效的措施;无杆泵采油的分类、根本装置和原理。
油气井压力控制

0.8 d
Q 0.2 1.8
Lp
pv
( dh d p )3 ( dh d p )1.8
Lc ( dh dc )3 ( dh dc )1.8
9.81103 a D
三、钻井工程设计方法-油气井压力控制
5. 波动压力
抽吸压力: Psb 9.81103 sb D,sb 0.036 ~ 0.08g / cm3
(四)重钻井液及加重剂储备
高压井储备的重钻井液密度比在用钻井液高0.2g/cm3以上,重钻井液 储备量不少于井简容积,加重剂储备量应能满足提高在用钻井液密度 0.3g/cm3以上的需要。
三、钻井工程设计方法-油气井压力控制
井控设计
(五)井控设计应用的标准
行业标准《钻井井控技术规程》是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的主体标准,其 支撑标准主要有SY/T5964—2005《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 SY/T5087—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等。
行业标准SY/T6426—2005《钻井井控技术规程》经近两年的修订,终于在 2005年3月19日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发布,本标准推迟发布的原因主要是罗家 16H井灾难性的含硫天然气井喷事故后,涉及油气井钻井井控标准中与井控安全相 关的一些参数和技术措施,经标准起草人和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专家反复论证、酌 商、达成较统一的认识后才得以敲定。这些参数和技术措施既关系到井控安全, 也关系到生产成本和责任的落实,因而非常敏感、难以定夺,比如油气井井口距 周边公共设施和人口密集性、高危险性场所的距离、含硫天然气的界定、含硫油 气井应急撤离措施、油气层钻井作业时钻柱中是否安装止回阀等等。
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第六章

2.井眼—地层系统压力基本关系
pb min ph pr -psb pp
phe pP p
d p
p — 安全附加压力; — 安全附加密度;
油井:p 1.5 ~ 3.5MPa, 0.05 ~ 0.10g / cm3 气井:p 3.5 ~ 5.0MPa, 0.07 ~ 0.15g / cm3
第六章 油气井压力控制
本章重点:
(1)井眼与地层间的压力平衡关系; (2)欠平衡压力钻井的使用范围及常用设备; (3)地层流体的侵入的征兆及检测方法; (4)气侵的特点及H2S气体的防护措施; (5)不同情况下的关井程序; (6)压井方法及压井计算。
难点:
(1)气侵时圈闭压力的释放方法; (2)压井计算及特殊情况下的压井方法。
3.平衡压力钻井的优点 提高钻速 保护油气层 能实现安全钻井 4.平衡压力钻井的技术关键 精确掌握地层压力 设计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和井身结构
四、欠平衡压力钻井
1.概念
在井底有效压力低于地层压力的条件下进行钻井作 业。在井下,允许地层流体进入井内;在井口,利用 专门的井控装置对循环出井的流体进行控制和处理。 这样可及时发现和有效保护油气层,同时可显著提高 钻进速度。 2.欠平衡适用的地层范围 :
概述
油气井压力控制 ——在钻井过程中对地层压力进行控制。
井控的基本要求: 有效地控制地层压力,防止井喷; 防止井漏、井塌或缩径等复杂情况; 有效地保护油气层。
井控的技术内容:
地层压力的预测和监测; 钻井液密度的控制; 合理井身结构的设计; 防喷器装置的配套; 溢流后的正确处理。
低压低渗透油气藏 严重水敏性地层的钻进 漏失性底隙压力和坍塌压力的准确预测 (2)钻井液类型选择和密度等性能的控制 (3)井口压力的控制及循环出井的流体的处理 (4)起下钻过程的欠平衡 (5)井底有效压力的计算与监测 (6)井壁稳定 (7)完井
油气井压力控制课件

通过地面压力控制,可以防止地层流体过度开采,保持地层压力的平衡,提高油气井的产 量和效率。
基本原理
地面压力控制通过改变地层压力来影响地下流体的流动,从而控制油气井的产量。当地面 压力高于地层压力时,地层流体受到压迫,形成向上的流动;反之,当地面压力低于地层 压力时,地层流体受到的压迫减少,形成向下的流动。
持平衡。
节流阀控制法
通过在油管或套管上安 装节流阀来控制油气井 的产液量,从而控制井
底压力。
采油速度控制法
通过控制采油速度,即 单位时间内采出的油量 ,来控制井底压力。
油气井压力控制技术的发展
早期手动控制
早期油气井压力控制主要依靠手动控制的节流阀和采油速度,难以实现精细控制。
现代电子控制
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油气井压力控制更加精确和自动化,可以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 控制油气井的压力。
地面压力控制方法
压井法
通过向井筒内注入液体,增加地 面压力,以控制地层流体的流动
。
采油法பைடு நூலகம்
通过采油设备将地层流体采出地 面,降低地面压力,以控制地层
流体的流动。
注水法
通过向地层内注入水,增加地层 压力,以控制地层流体的流动。
气举法
通过向井筒内注入气体,增加地 面压力,以控制地层流体的流动
。
地面压力控制设备与工具
测井法
通过测量地层电阻、声波 等参数,结合地层岩性、 物性等资料,估算地层压 力。
地层压力评估流程
01
资料收集
收集油气井的钻井
、测井、试油等资
02
料。
初步判断
根据收集的资料, 对地层压力进行初
步判断。
04
结果校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注意事项 )
1、起钻初期一定要控制起钻速度, 、起钻初期一定要控制起钻速度, 2、起钻时注意及时灌浆 、 3、尽可能防止长时间的空井 、 4、在含气量比较大的地区或气田要有高度的警惕性, 、在含气量比较大的地区或气田要有高度的警惕性, 下钻时, 下钻时,可采用分段循环的方法排除侵入井内气 体。 5、发生井漏时要预防井喷 、 6、发现井涌后要及时关井,切不可采用循环观察的方 、发现井涌后要及时关井, 法来确定井内情况。 法来确定井内情况。 7、在发现井涌时,不要开着井口抢下钻,或者企图把 、在发现井涌时,不要开着井口抢下钻, 钻头提到套管鞋内,以免造成井喷。 钻头提到套管鞋内,以免造成井喷。
(3)欠平衡钻井适用的储层: )欠平衡钻井适用的储层: 1、高渗透固结砂岩和碳酸岩油气藏 、 2、裂缝性油气藏 、 3、致密性(低孔低渗)油气藏 、致密性(低孔低渗) 4、压力衰竭的低压油气藏 、 (4)欠平衡钻井方式( 欠平衡产生条件) )欠平衡钻井方式( 欠平衡产生条件) 1、流钻:常规钻井液密度,边喷边钻 、流钻:常规钻井液密度, 2、气体钻井:人工诱导产生欠平衡, 、气体钻井:人工诱导产生欠平衡, 包括:( 空气钻井; :(1) 包括:( )空气钻井; (2)雾化钻井; )雾化钻井; (3)泡沫钻井; )泡沫钻井; (4)充气钻井。 )充气钻井。
第二节 溢流的侵入及其检测
一、有关溢流和井喷的概念 溢流(又称为井涌、静侵): 溢流(又称为井涌、静侵): 地层流体( 侵入井内, 地层流体(油、气、水 )侵入井内,井口返出的钻井液 量大于泵入量,或停泵后钻井液从井口自动外溢的现象。 量大于泵入量,或停泵后钻井液从井口自动外溢的现象。 井喷:地层流体失去控制地喷出地面。 井喷:地层流体失去控制地喷出地面。 二、地层流体侵入井内的原因 地层压力掌握不准, 1、地层压力掌握不准,使设计的钻井液密度偏低 地层流体( 侵入, 2、地层流体(油、气、水)侵入,使钻井液密度降低 起钻未按规定灌泥浆, 3、起钻未按规定灌泥浆,或井漏井内液面降低 起钻速度过快,引起抽过大, 4、起钻速度过快,引起抽过大,地层流体侵入井内 停止循环时,环空循环压降消失,使井底压力减小。 5、停止循环时,环空循环压降消失,使井底压力减小。 统计表明, 的井涌或井喷发生在起钻(起完钻) 统计表明,近70% 的井涌或井喷发生在起钻(起完钻) 过程中。 过程中。
pb < p p , pb = p p , pb > p f , pb < p p ,
pb = ph + pa pb = ph psb pb = ph + psg pb max = ph + pa + psg pb min = ph psb
p p ≤ pb ≤ p f
地层流体侵入井眼; 地层流体侵入井眼; 平衡压力钻井; 平衡压力钻井; 压裂地层,发生井漏; 压裂地层,发生井漏; 地层流体有控制入井眼, 地层流体有控制入井眼,欠平衡压力钻井
三、气侵的特点
1、气侵的途径与方式 、 岩石孔隙内的气体随钻碎的岩屑进入井内钻井液 气层中的气体由于浓度差通过泥饼向井内扩散
当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气层中的气体大量 当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 流入或深入井内 2、气侵的特点及危害 (1)侵入井内的气体由井底向井口运移,体积逐渐 )侵入井内的气体由井底向井口运移, 膨胀,越接近地面,膨胀越快,因此, 膨胀,越接近地面,膨胀越快,因此,在地面看起来气 侵很严重的钻井液,在井底只有少量气体侵入。 侵很严重的钻井液,在井底只有少量气体侵入。 (2)一般情况下,气体侵入钻井液呈分散状态,井 )一般情况下,气体侵入钻井液呈分散状态, 底泥桨液柱压力的降低是非常有限的, 底泥桨液柱压力的降低是非常有限的,只要及时有效的 除气,就能有效的避免井喷。 除气,就能有效的避免井喷。
p p < p b < p f , 过平衡压力钻井, 过平衡压力钻井,
二、井眼—地层系统压力基本关系 井眼 地层系统压力基本关系
Pb min = Ph Psb = Pp max Ph = Pp + P
ρ d = ρ p + ρ
安全附加压力; 安全附加压力 P—安全附加压力; ρ —安全附加密度; 安全附加密度; 安全附加密度 油井: 油井: P 气井: 气井: = 1.5~3.5 Mpa
H2S属剧毒性气体,对人体有极强的损害和设备有较强 属剧毒性气体, 的腐蚀性,在含 H2S 地层进行施工作业时,为了确保人 来自腐蚀性, 地层进行施工作业时,
(2)H2S 气体的分布 ) 就地下而言, 多存在于碳酸盐岩地层中, 就地下而言, H2S 多存在于碳酸盐岩地层中,特别 是与硫酸岩伴生的的硫酸盐沉积环境中大量、 是与硫酸岩伴生的的硫酸盐沉积环境中大量、普遍的存在 着硫化氢气体。 着硫化氢气体。 世界上含 H2S 气体最高的地区是美国的南德克萨 含量高达98% 98%, 斯气田 , H2S 含量高达98%,沙特阿拉伯的油气田大多 含有高浓度的硫化氢(10~200PPm) 含有高浓度的硫化氢(10~200PPm) 我国油田硫化氢气体的含量分布如下: 我国油田硫化氢气体的含量分布如下: 华北油田冀中坳陷赵兰庄气田下第三系孔店组碳酸岩 气藏 H S 含量跨度在 10~90% 。
第六章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
油气井压力控制
井眼与地层压力系统 欠平衡压力钻井 井涌的原因、 井涌的原因、征兆与检测方法 发生井喷的失控的原因 关井方式与关井程序 侵入流体性质的判别 压井—恢复井内压力平衡方法 压井 恢复井内压力平衡方法
概述
油气井压力控制——在钻井过程中对地层压力进行控制。 在钻井过程中对地层压力进行控制。 油气井压力控制 在钻井过程中对地层压力进行控制 井控的基本要求: 井控的基本要求: 1、有效地控制地层压力,防止井喷。 、有效地控制地层压力,防止井喷。 2、防止井漏、井塌和缩径等复杂情况的发生 、防止井漏、 3、有效的保护油气层 、 井控的技术内容: 井控的技术内容: 1、地层压力的预测和监测 、 2、钻井液密度的控制 、 3、合理井身结构的设计 、 4、防喷器装置的配置 、 5、溢流后的正确处理 、
2、欠平衡压力钻井 、
(1)概念: )概念: 所谓欠平衡压力钻井, 所谓欠平衡压力钻井,即在钻井过程中允许地层流体进 入井内,循环出井,并在地面得到控制。 入井内,循环出井,并在地面得到控制。 压力的条件下进行钻井作业。 在井底有效压力低于地层 压力的条件下进行钻井作业。 在井下,允许地层流体进入井内,在井口, 在井下,允许地层流体进入井内,在井口,利用专门的井控 装置对循环出的流体进行控制和处理, 装置对循环出的流体进行控制和处理,这样可及时发现和有 效的保护油气层,同时可显著提高钻进速度。 效的保护油气层,同时可显著提高钻进速度。 (2)技术关键: )技术关键: 1)地层孔隙压力和破裂压力的准确预测 ) 2)钻井液类型选择和密度等性能的控制 ) 3)井口压力控制和循环出井流体的处理 ) 4)起下钻过程的欠平衡 ) 5)井底有效压力的计算与监测 ) 6)井壁稳定 ) 7)完井 )
(3)当井底气体形成气柱时, )当井底气体形成气柱时, 上升( 随着气柱的 上升(滑脱上升或 循环上升), ),在井口未关闭的情 循环上升),在井口未关闭的情 况下,环境压力降低,体积膨胀 况下,环境压力降低, 变大,替代的钻井液液量越来越 变大, 使井底压力大大降低, 多,使井底压力大大降低,更多 的气体以更快的速度侵入井内, 的气体以更快的速度侵入井内, 最终导致井喷。 最终导致井喷。
2
四川油田川东卧龙河气田,三迭系嘉陵江灰岩气藏 四川油田川东卧龙河气田, 含量9.6~10% H2S含量 新疆塔里木的轮古油田 H2S 含量 含量300~400PPm,以上地 以上地 地区。 区皆属中高含 H2S 地区。 克拉玛依油田在南缘的卡10井、西4 井、东湾 井、安 东湾1井 克拉玛依油田在南缘的卡 井 4井等都出现过 2S 气体,在红山嘴、八区、稠油区 井等都出现过H 气体,在红山嘴、八区、 等区块的油田开发过程中也出现过 2S H 气体。 气体。
起钻抽吸,起钻过程中不及时灌泥浆。 起钻抽吸,起钻过程中不及时灌泥浆。
起完钻后空井时间过长; 起完钻后空井时间过长; 未及时发现溢流,或发现溢流后处理措施不当; 未及时发现溢流,或发现溢流后处理措施不当; 井口未安装防喷器,或承压能力太低; 井口未安装防喷器,或承压能力太低; 防喷器及管汇安装不符合要求 井身结构设计不合理 对浅气层缺乏足够的认识 地层压力预测不准,泥浆密度偏低 地层压力预测不准, 在发生井漏后,没有预防可能发生的井喷 在发生井漏后, 思想麻痹,违章操作。 思想麻痹,违章操作。
(4)在井口关闭的情况下,气体在滑脱上升中保持体 )在井口关闭的情况下, 积不变,因此,其压力亦保持不变,此情况下, 积不变,因此,其压力亦保持不变,此情况下,井口 和井底压力都会逐渐增加,当气体达到井口时, 和井底压力都会逐渐增加,当气体达到井口时,井口 承受的压力为地层压力,井底的压力为2倍地层压力 倍地层压力, 承受的压力为地层压力,井底的压力为 倍地层压力, 此情况下可能压漏地层,发生井下井喷。 此情况下可能压漏地层,发生井下井喷。 因此,在井内气体上升过程中, 因此,在井内气体上升过程中,应逐渐有效控制 地放压,使套压小于允许套压。 地放压,使套压小于允许套压。
Pp = 9 . 81 * 10 3 ρ p D P f = 9 . 81 * 10 3 ρ f D
Ph = 9 . 81 * 10 3 ρ d D
Pa
井底有效压力: 井底有效压力: 正常钻进时: 正常钻进时: 起钻时: 起钻时: 下钻时: 下钻时: 最大井底压力: 最大井底压力: 最小井底压力: 最小井底压力: 安全钻井的压力平衡条件: 安全钻井的压力平衡条件:
3、 H2S 的危害 、
身和设备的安全, 身和设备的安全,井控要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 (1)H2S 的物理化学性质 )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强酸性气体。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强酸性气体。低浓度的硫 化氢有臭蛋味, 化氢有臭蛋味,其相对密度为 1.176 ,硫化氢燃点 250 摄氏 燃烧时呈蓝色火焰,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 度,燃烧时呈蓝色火焰,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硫化氢与 空气混合,浓度达4.3%~46%时就形成一种爆炸性混合物。 时就形成一种爆炸性混合物。 空气混合,浓度达 时就形成一种爆炸性混合物 硫化氢的毒性较一氧化碳大五六倍, 硫化氢的毒性较一氧化碳大五六倍,几乎与氰化物同 样的毒性,是一种剧毒性气体。 样的毒性,是一种剧毒性气体。 正常条件下, 正常条件下,H2S 对人的安全临界浓度是 14 PPm (国外标准 10 P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