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人权的历程》(第1课时)word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 人权的足迹课件1 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 人权的足迹课件1 人教版

的 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迹 实现人权任重道远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1、“第一个人权宣言”:1776年__的《__ _》
2、将“天赋人权”第一次写入国家(guójiā)根本 大法:1789年___大革命期间通过的《_ __》。
3、第一次系统地在世界范围内提出人权1948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_ 》。
第二十页,共27页。
图片(túpiàn)上的故事
殴打黑人(Hēirén)的美国警察 美军虐待伊拉克囚犯
11月16日,美国黑人示
威要求(yāoqiú)严惩种族仇恨犯罪 2006年12月26日数千美国民众抗议非洲裔
美国人肖恩贝尔遭警察无端射杀
第二十一页,共27页。
实现(shíxiàn)人权任重而 道远
第一次系统地在国际范围内提出人权的 具体内容(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第十三页,共27页。
《独立宣言(dú lì xuān yán)》
——人类历史(lìshǐ)上“第一个人 权宣言” 宣言宣布,一切 人生而平等,上帝 赋予他们诸如生存、 自由和追求幸福等 不可让与的权利。
第十四页,共27页。
《人权宣言(rén quán xuān yán)》 ——1789年法国大革命期间(qījiān)通过
第十二页,共27页。
资产 阶级 (zīc hǎnj iējí) 争取 人权 的斗 争
1776年美国(měi ɡuó)《独立宣言》 “第一个人权宣言” (生存权、自由权……
1789年法国(fǎ ɡuó)《人权宣言》 “天赋人权”第一次进入国家根本大法 (自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
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种族平等权
第十八页,共27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 人权的历程课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 人权的历程课
英国妇女——争取男女平等选举权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争取种族平等
中国人权历程 (1)
中国古代对”罪犯” 的非人道的酷刑
中国人权历程: (2)
近代中国,西方列强强迫 中国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 等条约,中国战争赔款和 其他款项共计1000亿两白 银。
克林德碑碑文
德国使臣男爵克林德,驻华以来, 办理交涉,朕甚倚任。乃光绪二 十六年五月拳匪作乱,该使臣于 是月二十四日遇害,朕甚悼焉。 特于死事地方,敕建石坊,以彰 令名,并表朕旌善恶恶之意。凡 我臣民,其各惩前毖后,无忘朕 命。
举权运动

——男女平等选举权

1963年马丁.路德.金发表
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种族平等权
《我的梦想》节选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 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 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 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 亲如手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坚苦卓绝的奋斗, 终于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
有了国家主权的保障,中国的人权事业 从此掀开新的篇章。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①中国经济和社会发 展突飞猛进,②综合国力显著增强,③国际地位越来
越高,④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从贫困到 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一个非 正义和压迫的热浪逼人的荒漠之州,也会改造成为 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小女儿将生活在一 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 标准的国家里。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 人权的历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 人权的历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人权的历程一、教材分析《人权的历程》是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人权概念的起源、发展以及人权的具体体现。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权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到人权在现代社会中的普遍性和必要性。

本课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分析人权的历程,使学生认识到尊重和保护人权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人权的发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人权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为了确保教学的实用性和符合教学实际,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以课本内容为基础,结合相关资料和案例,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同时,注重课堂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权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课《人权的历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具备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意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人权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人权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并能够将人权理念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人权问题,提高他们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团队中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此外,本课还旨在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使他们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人权的发展,认识人权在现代社会中的普遍性和必要性。

通过分析历史案例,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人权观念的演变过程,增强对人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人权的基本概念,掌握人权的发展历程,并认识到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性。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人权观念的演变过程,以及如何将人权理念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3.1 人权的历程 教案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册)(1)

3.1 人权的历程 教案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册)(1)
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史料:“起草宣言的政治家们没有谴责贩卖黑人的行为,北美独立后,仍然有大量黑人奴隶存在,这和他们所宣扬的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是否相悖?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虽然《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但是,当时的政治家们还是默认了黑人奴隶存在的事实,黑人并没有像宣言所说的那样完全拥有了平等权,这说明,任何时代所讲的人权,都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而是具体的,相对的。)
4.讨论本地特别关注的问题,体验公民的主动参与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比较历史与现实中反映人治与法治的具体现象,说明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
2.能够运用具体事例,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部分
日常生活导入
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当代社会,‘人权’一词的使用频率相当高,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说要‘维护人权’或者批评某人‘侵犯人权’。大家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与人权有关的故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看来,人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你们知道人权是怎样来的吗?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过去,看一看人类争取人权的奋斗历程。”由此导入新课。
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学会以历史的眼光分析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理解剪影七作铺垫。
5.对剪影七的教学
可以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图片资料,简单介绍自《独立宣言》签署以来美国黑人的生存状况的演变历程,比如,拍卖黑奴的图片、林肯签署《独立宣言》的图片。有条件的地方,可播放马丁·路德·金演讲的音像资料,让学生感受马丁·路德·金演讲时的气氛。也可以让学生朗诵《我有一个梦想》中的经典片段。同时,教师可以收集2003年纪念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40周年的评论性文章,节取其中关于美国当前人权或种族平等方面的评论。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共和国的风雨历程》word教案1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共和国的风雨历程》word教案1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共和国的风雨历程》word教案1课程标准能够明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哪些困难以及共产党人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困难的。

教学要求了解抗美援朝、和平解放西藏、土地改革这些新中国成立后重大事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人民理想军战歌(FLASH动画)然后提问问题:这首歌反映的哪一历史事件?由此导入新课。

出示本节内容流程图使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这一节内容。

—、必须进行的较量出示材料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军于1950年9月15日在朝鲜仁川登陆.10月1日,所谓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放下武器,停止斗争,无条件投降”.美国最后又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并并扫射中国东北边境都市,还派第七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确实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人民理想军战歌我执行政府指示,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仰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我感到一种沮丧的心情.我想,我的两位前任,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将军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克拉克.1、抗美援朝的缘故是什么?2、中朝人民军队什么缘故以弱胜强,最后迫使强大的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呢?3、“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时刻和标志是什么?4、你如何明白得美国司令官克拉克这句话的含义呢?出示幻灯片抗美援朝大事年表(使学生能更准确全面了解这一历史事件)1、1950年10月80日,中国人民理想军赴朝参战。

2、1950年10月~12月,进行了第一、二次战争,收复平壤,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邻近,初步扭转了朝鲜战局。

3、1050年12月到1951年1月,理想军发动了第三次战争。

1950年1月~4月,理想军又发动第四次战争,“联合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撤职,由李奇微接任。

4、1951年7月10日,联合国军方面和中朝方面在朝鲜开城首次举行谈判。

第一课时:“人权的足迹”

第一课时:“人权的足迹”
的是什么权利?给人们这种权利带了阻碍和威胁的是什么?
[合作探究]:
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讨论后交流:
(1)人权观念诞生以前王权和神权之下没有人权;(剪影一、二)
(2)、人权的发展历程
民族斗争:
a、人权观念的诞生;(剪影三)
b、世界人权宣言(剪影四)
学情分析
1.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人权问题确实比较陌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引导学生正
确看待人权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人权观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感性材料,通过实际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从理性上去认识和理解人权发展,帮助学生透过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2.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这些素材对于已经初步具备一定分析能力的九年级学生来说不难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权观。
结束
[小结]:梳理线索
在产生第一个人权宣言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人权的不完整性,要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普遍性和平等性的人权,任重道远。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才是中国人民享有人权的根本保障。
民众的觉醒:(剪影五、六、七)
(3)人权的发展。(生存权、生命权——信仰、财产、宗教、言论——民族自决权、发展权……)
3、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部分是重点所在,学生经过合作探究,明确人们在人权斗争中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得出资本主义世界人权的局限性,最终明确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
4、实现人权任重道远
[承上启下]广泛的人权是在漫长的人权斗争历程中获得的;如此丰富的人权在许多国家还未得到充分的实现。
观看影象,了解马丁•路德•金的生平,出示“我有一个梦想”和“美国离人权有多远?”资料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第三单元第一课《人权的历程》31ppt课件2.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第三单元第一课《人权的历程》31ppt课件2.



2、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是( A、国家秘密 B、国家安全 C、国家主权 D、国家利益



3、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 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说明 ( ) A、生存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B、民主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C、政治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D、财产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争 取 人 权 斗 争 之 路
美国人民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
英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斗争
争 取 人 权 斗 争 之 路
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是 第一个国际人权保护文献,其中有关经济、社会 和文化权利的规定超出了原来西方各国宪法规定 的人权内容,人权内容进一步丰富,影响更加扩 大到全世界。

争 取 人 权 斗 争 之 路
美国发表《独立宣言》 法国的《人权宣言》
美国人民争取八小时工作 制的斗争
英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斗争
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
马丁· 路德· 金,美国著名的黑人民 权领袖。生于美国乔治亚州的亚特 兰大,1954年成为牧师。19 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做罗 沙· 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公共汽车 上拒绝给白人让座位,因而被当地 警察逮捕。马丁· 路德· 金立即组织 了一场罢车运动(即蒙哥马利罢车 运动),从此他成为民权运动的领 袖人物。1964年马丁· 路德· 金 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 4月4日,他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 演讲时被一名刺客开枪打死。
1984年7月29日,洛杉矶,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夺得中国 人在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2004年3月14日,十届 人大二次会议 上,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这一条款,被庄严地写 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权入宪,使人权得到 充分的宪法保障。

人教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三单元第一课人权的历程4.doc

人教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三单元第一课人权的历程4.doc

第一课人权的历程一、教学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守法是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的前提和保障,宪法规定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时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所有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都不享有法律以外的权利,都不得强迫其他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

法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既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重要体现,又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公民行使权利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了解法律对特殊群体的保护。

(2)过程与方法: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公民不能随心所欲地行使权利,体会法律对特殊群体的保护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体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增强保护弱势群体的意识。

3.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公民在享有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和其他个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0教学难点: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内容。

4.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与小品表演;让几名学生做好表演小品的准备工作。

5. 教学准备收集《宪法》《著作权法》《专利法》《民法通则》等法律的相关规定。

二、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叙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说的是人们对权利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

然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享有权利和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国家里,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是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同时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权利和日由。

这是因为,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人人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同样的尊严。

新课教学【板书】三、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尊严【提问】请大家举例说说人们享有权利和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叙述】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类似的例了数不胜数,就连我们走路、说话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如果随心所欲地走路那就可能闯祸,如果随心所欲地发表议论那就可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人权的历程》(第1课时)word教案
教学要求:
1、结合相关史实,概述近代世界人民争取人权的奋斗历程。

2、通过具体实例,比较近百年来中国人权状况发生的巨大变化,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是中国人民享有人权的根本保障。

3、结合世界人权的奋斗历程和中国人权的百年巨变,辩证认识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体会中国的人权观。

第一课时:“人权的历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当今世界一些国家的人权状况(如伊拉克)等资料,设计问题:“这样一个看似遥远的人权问题,它和我们会有什么关系?它又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导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探究
1、人权足迹报告
(1)课前准备:把全班同学分成七个小组,利用“西方国家人权剪辑”中的七个剪影,查阅资料,分别对不同时期世界的人权状况进行资料拓展,让学生再现人权的发展
历程,在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体会人权斗争的艰辛和来之不易。

(2)课堂上鼓励各小组上台作报告时采用小品、故事、影视片段或图片资料等多种手段,再现古代专制统治下的人权状况和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争取人权斗争的经典片段,并从中了解人权的内容和世界人民争取人权的斗争历程。

2、让学生针对剪影四到七的内容,概述当时人们通过努力而争取到的人权。

可提问学生“当时世界的人们为何斗争热情如此高涨?在今天丰富的人权内容中,当时争取到的有哪些?”。

同时,还可让学生补充人权两方面的内容。

(对课文中人权分类作用与地位的理解:承上启下——广泛的人权是在漫长的人权斗争历程中获得的;如此丰富的人权在许多国家还未得到充分的实现,为“辩论”提供理论依据。


3、比较分析《独立宣言》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思考:
①、《独立宣言》对人权是如何理解的?
②、马丁•路德•金的梦是什么?
③、马丁•路德•金在美国《独立宣言》发布100多年后重提这一梦想说明了什么问题?
④、课堂辩论:马丁•路德•金的梦在今天的美国是否已经得到实
(三)课后拓展
请你谈谈对世界人权发展状况的感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