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讲解学习

1山中访友
2*山雨
3草虫的村落
4*索溪谷的“野”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5詹天佑
6怀念母亲
7*彩色的翅膀
8*中华少年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9穷人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11唯一的听众
12*用心灵去倾听
口语交际·习作三
<b回顾·拓展三< b=""></b回顾·拓展三<>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伯牙绝弦
26月光曲
27*蒙娜丽莎之约
28*我的舞台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1林海
2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3小抄写员
4城市之肺
5军神
6我们的方阵
7军犬黑子
8看戏
生字表
第四组
13只有一个地球
14*鹿和狼的故事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6*青山不老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7少年闰土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9*一面
20*有的人
口语交际五·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诗海拾贝
与诗同行
第七组
21老人与海鸥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23最后一头战象
24*金色Leabharlann 脚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分析1.基本结构:本册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卷的综合研究分为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叩开诗歌之门》。
其中,“敲开诗歌之门”的主题在整个安排中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活动,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
除第六组外,共有28篇课文、14篇精读课文和14篇略读课文。
这七组教材由“导论”、“课例”、“口语交际练习”和“复习与拓展”组成。
示例包括四篇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
精读课文后有思维练习,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词练习。
一些文本后面跟着“信息袋”或“阅读链接”。
整本书有三次“信息袋”和两次“阅读链接”。
“口语交流练习”仍然是一个独立的专栏。
回顾与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和“随时间积累”为固定栏目,“展示平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店”和“趣味语言”交替安排。
其中,“趣味语言”、“成语故事”和“课外书店”分别安排两次,“展示平台”安排一次。
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学段识字量。
故从本册教材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这本书需要120字。
精读课文后,要求能写的单词以正方形排列。
教科书附有一份生词表。
为了复习和测试生词并积累单词,在每组课文后建立“单词清单”。
其中,“读、写、写”中的单词来源于精读课文,由可写单词组成。
要求具备读写能力;“阅读和记忆”中的一些单词是精读,一些是略读。
只要它们被识别和记忆,就不需要书写。
这本教科书的注音符号与五年级的一致。
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中的生词,每次记一次;同一文本中的同一单词只有在第一次出现时才被拼音。
出现在其他地方的新词不再是音标。
新词的注音用括号标出,多音词的注音用方括号标出。
为了便于阅读,课文中的生词用元音标记;对于一些需要在语言环境中朗读或轻读的单词,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给出一些提示。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同步练习1一、在下列带点字正确的一组读音后打“√”。
打扰.掀.起强.制魁梧.1.jiǎo xiān qiánɡ wú ( )2.rǎo xuān qiǎnɡ wǔ ( )3.rǎo xiān qiánɡ wú ( )4.jiǎo xuān qiǎnɡ wǔ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身( )分( ) ( )之( )吉怒目( )( )心( )肉( ) 自( )自( ) 流连( )( )三、比一比,组词。
虑( ) 议( ) 歉( ) 怨( )虚( ) 仪( ) 谦( ) 祭( )四、选词填空。
1.( )的马路十分平坦。
(广阔宽阔)2.这个工厂规模( ),很有发展前途。
(广大宏大)3.( )要你学习,( )你要学习。
(不但……而且……不是……而是……)五、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自言自语. ( )①话。
②说。
③谚语。
2.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 ( )①渗透;穿透。
②透彻。
③达到饱满的、充分的、极点的程度。
3.身无分文. ( )①文字。
②文言。
③用于旧时的铜钱。
4.你竟.说她是聋子。
( )①完毕。
②终于。
③表示出于意料之外。
5.轻.诺必寡信 ( )①轻松。
②不重要。
③轻率;轻易。
6.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 )①动作;举动。
②感动;打动。
③改变。
7.诚者,天之道.也 ( )①道路。
②道德。
③道理;准则。
六、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两个人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哦()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3篇)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3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体会文章里蕴含着的哲理。
2、能有感情地读课文。
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2、理解部分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中的哲理。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找出重点句提出问题,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景与情,从而领悟文中的哲理。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让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学会聆听》,说说课文讲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母亲教我学会聆听?暴风雨给海勒波格这样的感受,那你们能谈谈你对暴风雨的印象吗?你们谈了对暴风雨的感受,现在我们去看看意大利的作家拉法埃莱·费拉里斯是怎么评价暴风雨的。
二、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质疑。
同学们读了题后,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面对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有可能会问:暴风雨给作者的启示是什么?三、浏览课文,解决对课题的质疑。
1、引导学生找出答案: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有时,人们受到各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2、师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出了暴风雨给他的启示?四、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一)师提出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哪些段写暴风雨来之前,哪些段写暴风雨来之时、哪些段写暴风雨去之后?2、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暴风雨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暴风雨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小组讨论交流)(二)反馈。
1、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根据学生勾划的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作者写得好的句子,从读中去深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
了解了暴风雨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同学们能理解作者从暴风雨中得到的启示了吗?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也可以说说你联想到的古诗或歌曲。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维目标一至三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围绕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供选择:想象自己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说和写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听音响,说和写自己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交流暑期生活感受。
“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表达特点的认识,积累诗句,阅读与语文有关的有趣的故事等内容。
教学时,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特点,融会贯通,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3、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过程与方法:1.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进行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2.运用多种朗读方式,领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2、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方法根据语文学习目标,不仅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而且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学习方法两方面均有获益。
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1 山中访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方法与过程: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模拟当时的情景,跟山中的“朋友”打打招呼,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积累好的语言。
六年级上册语文回顾拓展教案设计五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回顾拓展教案设计五篇教学设计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优化,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个别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便于广大教师掌握和运用的教学科学,注意把已有的教学研究理论成果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连接起来。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1《少年旅行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会写本课5个生字,注意“簿”、“茂”的写法。
2、知道本组诗歌从哪几方面学了少年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节奏美、韵律美以及浓郁的抒情色彩。
4、背诵课文最后一部分。
过程与方法: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
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通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1、课前指导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柯蓝的资料。
2、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提示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调动学习热情1、同学们,你外出旅行过吗?你觉得旅行的过程中的收获是什么?2、有一支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的少年旅行队,感受到了旅行的快乐,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分享。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点评:结合生活经验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读----发现与探究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出示课件:“……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
”]教师激情引读。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教材概貌全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6篇。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
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全册安排综合性学习两次,“资料袋”三次,“阅读链接”两次。
安排“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各七次。
“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学期教学目标识字与写字1、会写120个字,掌握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地背诵和抄写要求背诵的语段。
2、加快默读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边读边思考,习得质疑的习惯,能根据句子或不懂的内容提出问题。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生活实际和时代背景)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等初步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列小标题,养成独立的概括能力。
5、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文言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6、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7、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
习作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重点掌握写人记事的文章,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学写演讲稿和建议书,续写故事,根据漫画和图片编写故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堂作业本答案第一单元1 山中访友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暖和(huo√héhè)的春日里,我和(huo hé√hè)爸爸在小溪旁散步。
和(huo hé√hè)风拂过,燕子的呢喃与小溪的流水声应和(huo héhè√)着,感觉多么美妙啊!2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shuǎng yín sòng pùbùdǒu qiào(清爽)( 吟诵) (瀑布)(陡峭)tǐng báshēn qūjīng zhìyùn hán(挺拔)(身躯)(精致)(蕴含)ào mì xiá kè bié yóu shēn yì(奥秘)(侠客)(别有深意)3 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隐蔽、僻静的小路。
(幽径)(2)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波光明灭)(3)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4)很感兴趣地谈论。
(津津乐道)4、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谁能说刘翔不能再次打破记录。
(2)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
最新奇的是,树阴下的光斑都变成了圆圈,像鱼鳞,又像重叠的金环。
3 草虫的村落1、看拼音,写词语。
zhuīsuīyǎn zòu qín miǎn hōng kǎo(追随)(演奏)(勤勉)(烘烤)màn yóu qīn wěn zuǒchōng yòu zhuàng(漫游)(亲吻)(左冲右撞)yì wèi shēn cháng páng rán dà wù(意味深长)(庞然大物)2、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吟诵。
交流课前收集的名言 警句。
言必行,行必果。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分享关于诚信的格言警句: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 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 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 裳。——卢照龄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 报——李嘉诚
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 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周 晋峰
笑;玫瑰会说话,会给她讲很多有趣的故 事;自己的影子和回声是自己的两个知心 朋友,可以诉说心事…… 然而,由于酷爱想象以及“爱美之 心”,安妮给自己惹来了一连串的麻烦, 她不断地闯祸,也不断改正错误。在朋友、 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中,小孤女安妮渐渐变 成了绿山墙里快乐成长的小主人。
绿山墙的安妮(片段) 那天晚上的节目是一连串“激动人心 的节奏”,至少对于观众席上的一位 倾听者来说是这样的。当唱诗班唱起 《飞翔在远处的娇嫩的雏菊上》时, 安妮凝视着天花板,好像那上面有着 彩绘的天使;当萨姆.斯隆用动作表演 “塞克里怎样使母鸡抱蛋”时,安妮 大笑不止,使得坐在她附近的人们也 笑了起来,不过他们是受了她的感染, 并非
觉得有趣,因为这个选篇即使在阿冯 利也已经老掉牙了;当菲利斯先生用 最激动人心的语调朗诵马克.安东尼在 凯撒遗体前的演说时,安妮感到,只 要有一位罗马公民带头,她就会当场 站起来参加叛变。 只有一个节目使她不高兴。当吉尔 伯特?布莱恩背诵《莱茵河畔的狂欢》 时,安妮拿起罗达默里从图书馆借来 的书,一直看到他背诵结束,而当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动不动直僵僵地坐着时,黛安娜却 把手掌都拍痛了。 她们回到家里,已经十一点了。她 们饱尝了欢乐,又怀着更大的喜悦议 论将要到来的幸福时光。每个人好像 都睡熟了,房子里静悄悄的,一片漆 黑。安妮和黛安娜踮着脚尖轻轻走进 客厅。这是一间狭长的屋子,有门通 向客房。屋子里温暖舒适,壁炉的余 火把屋子照得朦朦胧胧。
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 发美好情感的作用。
1、“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 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 发亮。” (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出 桑娜对家人的热爱)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 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 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心理描写,表明桑娜非常善良, 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品质)
意思是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 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出自《庄子》 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 人之道也”----出自《礼记》。
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 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所期诺,纤xiān毫必偿; 有所期约,时刻不易。”---出自《袁氏世范》。 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 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 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 改。
发表演说要有称呼,有开场 白,有结束语;还要注意声 音响亮,富有感情;态度自 然大方。 老师传授秘诀:设置悬念; 用自己的话讲而不是读。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个孤儿长大成 人的故事。这是一部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 的小说,是一本感动家长、老师和孩子的 心灵读本。马修和马瑞拉兄妹俩在绿山墙 过着平淡从容的生活。为了给患有心脏病 的马修找个帮手,他们打算从孤儿院收养 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 竟是一个满头红发、整天喋喋不休的十一 岁女孩安妮· 雪莉。小安妮天真热情,满脑 子都是浪漫的想像。在她的想象中,有古 怪的名字,顽皮的小溪在冰雪覆盖下欢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现在我们一起欣赏有 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 名言警句。
读悟警句
把“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朗读成 诵。自选一句名言警句,说说其意思。
“轻诺必寡信”——出自《老 子》六十三章。
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 定很少讲信用。
“民无信不立”——出自 《论语》:“民无信不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环境描写,表现了“我”第一次 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心情,也 表达了“我”对练琴环境的喜爱之 情,暗示“我”对拉好琴充满了信 心。)
3、“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 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 令”
回忆本组课文,找出其他 类似的句子,交流各自的体会 和感受。 交流自己在习作中是如何 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活 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
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 工。——“同仁堂”里看诚信
真诚到永远。——海尔著名广告语
自由朗读“课外书屋”中对《绿山墙的 安妮》一书的介绍。
课外书屋中提到的《根鸟》、《窗边的 小豆豆》、《小海蒂》三本书,你认为 哪本书最值得推荐?我们来发表演说, 说出你的理由。看谁勇敢;看谁最幽默; 看谁的书最有吸引力;看谁的书最值得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