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讲解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讲解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
1山中访友
2*山雨
3草虫的村落
4*索溪谷的“野”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5詹天佑
6怀念母亲
7*彩色的翅膀
8*中华少年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9穷人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11唯一的听众
12*用心灵去倾听
口语交际·习作三
<b回顾·拓展三< b=""></b回顾·拓展三<>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伯牙绝弦
26月光曲
27*蒙娜丽莎之约
28*我的舞台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1林海
2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3小抄写员
4城市之肺
5军神
6我们的方阵
7军犬黑子
8看戏
生字表
第四组
13只有一个地球
14*鹿和狼的故事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6*青山不老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7少年闰土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9*一面
20*有的人
口语交际五·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诗海拾贝
与诗同行
第七组
21老人与海鸥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23最后一头战象
24*金色Leabharlann 脚印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通用课件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通用课件

近义词辨析
总结词
辨析近义词,掌握其细微差别和用法
详细描述
通过对比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近义词,如“观察”与“侦察”、“轻蔑”与“蔑视”、“规规矩矩” 与“老老实实”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和用法,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04
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
阅读技巧讲解
详细描述
在回顾拓展三中,我们将通过 以下方式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技 巧
写作技巧指导
总结词
明确写作目的、积累写作素材、运用写作 技巧
3. 运用写作技巧
教授学生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如描写、记 叙、议论等,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
详细描述
在回顾拓展三中,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指 导学生提升写作技巧
2. 积累写作素材
通过阅读范文、观察生活、阅读课外书籍 等途径,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通过品味范文中的优美 词句、修辞手法等,指 导学生运用规范、生动 的语言进行表达。
结合范文内容和学生的 实际写作水平,进行有 针对性的点评,鼓励学 生发扬优点、改进不足 。
05
综合性学习指导
活动策划建议
确定活动主题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兴趣,确定 适合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如“了
解中国传统文化”等。
制定活动计划
等。
段落理解
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如《丁香结》中的结的意义,《
草原》中草原的美丽景色等。
拓展知识
01
02
03
作家作品
了解本单元课文的作家作 品,如《丁香结》的作者 宗璞,《草原》的作者老 舍等。
背景资料
了解本单元课文的背景资 料,如《丁香结》所涉及 的历史时期,《草原》所 反映的地区等。
相关活动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同步练习1一、在下列带点字正确的一组读音后打“√”。

打扰.掀.起强.制魁梧.1.jiǎo xiān qiánɡ wú ( )2.rǎo xuān qiǎnɡ wǔ ( )3.rǎo xiān qiánɡ wú ( )4.jiǎo xuān qiǎnɡ wǔ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身( )分( ) ( )之( )吉怒目( )( )心( )肉( ) 自( )自( ) 流连( )( )三、比一比,组词。

虑( ) 议( ) 歉( ) 怨( )虚( ) 仪( ) 谦( ) 祭( )四、选词填空。

1.( )的马路十分平坦。

(广阔宽阔)2.这个工厂规模( ),很有发展前途。

(广大宏大)3.( )要你学习,( )你要学习。

(不但……而且……不是……而是……)五、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自言自语. ( )①话。

②说。

③谚语。

2.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 ( )①渗透;穿透。

②透彻。

③达到饱满的、充分的、极点的程度。

3.身无分文. ( )①文字。

②文言。

③用于旧时的铜钱。

4.你竟.说她是聋子。

( )①完毕。

②终于。

③表示出于意料之外。

5.轻.诺必寡信 ( )①轻松。

②不重要。

③轻率;轻易。

6.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 )①动作;举动。

②感动;打动。

③改变。

7.诚者,天之道.也 ( )①道路。

②道德。

③道理;准则。

六、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两个人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哦()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1]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1]

表决心 “人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我现在已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开始 奋斗了,并且也永远不会改变这个理想,我会一直把这个好“志” 长立下去!
比喻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也有自己的理 想。这理想, 就像是目的地,等待着你前往; 这理想,就像是一座高峰,等待着你去攀登。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
对比式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不像明星那样绚丽 多彩,也不像科学家那么伟大,我只想当一株 默默无闻的“小草”。别人都说这个理想离我 太遥远,但是俗话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 理想的生活。”所以,她值得我为之努力。
• 第六,要大胆地设想,大胆地想 象,大胆地描述。当然还要注 意文章的完整,写出新颖的开 头和结尾。
理想背后的故事——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
一个人的理想,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许 是缘于一个感人的故事;也许是受一个人的影响; 也许是因为看了一本书;或许是因为一则新闻; 甚至是一句话受到了启发……你怎么会有这样的 理想的呢?
本次“交流平台”主要回顾两方面 的内容。 1、回顾本组课文所记录的革命先 烈的感人事迹。交流时,学生可以 着重回忆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一 个片段、一个细节。 2、回顾本组课文写法上的特点。
回忆一下本组有哪几篇课文?
重点课文: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2、《为人民服务》
略读课文:11、《灯光》 13、《一夜的工作》
鲁迅先生开始他的理想是想当一名 医生,远赴日本求医。后来,在一次偶然 之中,他发现医术只能救助中国人的身体, 而不能医治国人麻木的心灵,于是,他决 定弃医从文,用笔杆子唤醒中国人的灵魂。
为理想而努力——怎样实现理想?
理想是用来追的,不是用来想的。 巴金曾说过:“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 人,只要不停止追求,就终有实现理想 的那一天 。”

六上语文园地三(修改完美版)

六上语文园地三(修改完美版)

放飞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白居易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 刘勰 “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 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 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冰心 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是文学作品的 血肉。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感情真挚涉及到
1.真情缘于真人真事。 2.抒情表现感情波澜。(可用排比、反 问句式和描写方法。) 3.悲剧容易打动人,但要从生活中出发 抽取,不能刻意编造。
自由朗读“课外书屋”中对《绿山墙的 安妮》一书的介绍。
课外书屋中提到的《根鸟》、《窗边的 小豆豆》、《小海蒂》三本书,你认为 哪本书最值得推荐?我们来发表演说, 说出你的理由。看谁勇敢;看谁最幽默; 看谁的书最有吸引力;看谁的书最值得 看!
发表演说要有称呼,有开场白, 有结束语;还要注意声音响亮, 富有感情;态度自然大方。 秘诀:设置悬念;用自己的话讲 而不是读。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出自《庄子》 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出自 《礼记) 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 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氏世范》 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 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
一动不动直僵僵地坐着时,黛安娜却 把手掌都拍痛了。 她们回到家里,已经十一点了。 她们饱尝了欢乐,又怀着更大的喜悦 议论将要到来的幸福时光。每个人好 像都睡熟了,房子里静悄悄的,一片 漆黑。安妮和黛安娜踮着脚尖轻轻走 进客厅。这是一间狭长的屋子,有门 通向客房。屋子里温暖舒适,壁炉的 余火把屋子照得朦朦胧胧。
阅读材料
感悟真情
(一) 生命的跪拜 有一屠户从集市上买来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 户满心欢喜地牵着牛回家,提刀近前准备开宰。这时,牛的眼睛里 满含着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 了。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子。突然,牛的两条腿扑通跪下,牛的眼 睛里泪如雨下。屠户从事屠宰业已经十多年,倒在他刀下的牛不计 其数,牛在临死前掉泪他也见得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看到。 屠户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鲜红的血从牛的脖子里汩汩流出,然 后对牛进行剥皮开腔。当打开牛的腹腔时,屠户一下子惊呆了,手 中的刀子咣当落地——在牛的子宫里,静静地躺着一头刚长成型的 牛犊。 这件事令有十多年宰龄的屠户也震颤了:“屠户沉思良久,破例 没有把牛拉到集市上去卖,而把母牛和那个还未及出生的牛犊,掩 埋在旷野之中。” 这个故事也深深地震撼了作者:“还有什么语言能够代替那神圣 的一跪呢?所有的母爱,其实表达起来都是这样简单,它没有做作 ,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其普通又撼人心魄的细节啊!”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组1山中访友‥‥‥‥‥‥‥‥‥‥‥‥‥‥‥‥‥‥‥‥‥‥‥‥‥‥‥‥12某山雨‥‥‥‥‥‥‥‥‥‥‥‥‥‥‥‥‥‥‥‥‥‥‥‥‥‥‥‥‥‥43草虫的村落‥‥‥‥‥‥‥‥‥‥‥‥‥‥‥‥‥‥‥‥‥‥‥‥‥‥‥64某索溪峪的“野”‥‥‥‥‥‥‥‥‥‥‥‥‥‥‥‥‥‥‥‥‥‥‥‥9口语交际习作一‥‥‥‥‥‥‥‥‥‥‥‥‥‥‥‥‥‥‥‥‥‥‥‥‥12回顾拓展一‥‥‥‥‥‥‥‥‥‥‥‥‥‥‥‥‥‥‥‥‥‥‥‥‥‥‥20第二组5詹天佑‥‥‥‥‥‥‥‥‥‥‥‥‥‥‥‥‥‥‥‥‥‥‥‥‥‥‥‥236怀念母亲‥‥‥‥‥‥‥‥‥‥‥‥‥‥‥‥‥‥‥‥‥‥‥‥‥‥‥267某彩色的翅膀‥‥‥‥‥‥‥‥‥‥‥‥‥‥‥‥‥‥‥‥‥‥‥‥‥‥298某中华少年‥‥‥‥‥‥‥‥‥‥‥‥‥‥‥‥‥‥‥‥‥‥‥‥‥‥‥32口语交际习作二‥‥‥‥‥‥‥‥‥‥‥‥‥‥‥‥‥‥‥‥‥‥‥‥‥35回顾拓展二‥‥‥‥‥‥‥‥‥‥‥‥‥‥‥‥‥‥‥‥‥‥‥‥‥‥‥41第三组9穷人‥‥‥‥‥‥‥‥‥‥‥‥‥‥‥‥‥‥‥‥‥‥‥‥‥‥‥‥‥‥4410别饿坏了那匹马‥‥‥‥‥‥‥‥‥‥‥‥‥‥‥‥‥‥‥‥‥‥‥‥4711唯一的听众‥‥‥‥‥‥‥‥‥‥‥‥‥‥‥‥‥‥‥‥‥‥‥‥‥‥4912某用心灵去倾听‥‥‥‥‥‥‥‥‥‥‥‥‥‥‥‥‥‥‥‥‥‥‥‥‥52口语交际习作三‥‥‥‥‥‥‥‥‥‥‥‥‥‥‥‥‥‥‥‥‥‥‥‥‥54回顾拓展三‥‥‥‥‥‥‥‥‥‥‥‥‥‥‥‥‥‥‥‥‥‥‥‥‥‥‥58第四组13只有一个地球‥‥‥‥‥‥‥‥‥‥‥‥‥‥‥‥‥‥‥‥‥‥‥‥‥6014某鹿和狼的故事‥‥‥‥‥‥‥‥‥‥‥‥‥‥‥‥‥‥‥‥‥‥‥‥‥63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6516某青山不老‥‥‥‥‥‥‥‥‥‥‥‥‥‥‥‥‥‥‥‥‥‥‥‥‥‥‥69口语交际习作四‥‥‥‥‥‥‥‥‥‥‥‥‥‥‥‥‥‥‥‥‥‥‥‥‥72回顾拓展四‥‥‥‥‥‥‥‥‥‥‥‥‥‥‥‥‥‥‥‥‥‥‥‥‥‥‥82第五组17少年闰土‥‥‥‥‥‥‥‥‥‥‥‥‥‥‥‥‥‥‥‥‥‥‥‥‥‥‥86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8919某一面‥‥‥‥‥‥‥‥‥‥‥‥‥‥‥‥‥‥‥‥‥‥‥‥‥‥‥‥‥9220某有的人‥‥‥‥‥‥‥‥‥‥‥‥‥‥‥‥‥‥‥‥‥‥‥‥‥‥‥‥952口语交际习作五‥‥‥‥‥‥‥‥‥‥‥‥‥‥‥‥‥‥‥‥‥‥‥‥‥98回顾拓展五‥‥‥‥‥‥‥‥‥‥‥‥‥‥‥‥‥‥‥‥‥‥‥‥‥‥‥105第六组诗海拾贝‥‥‥‥‥‥‥‥‥‥‥‥‥‥‥‥‥‥‥‥‥‥‥‥‥‥‥‥108与诗同行‥‥‥‥‥‥‥‥‥‥‥‥‥‥‥‥‥‥‥‥‥‥‥‥‥‥‥‥116第七组25伯牙绝弦‥‥‥‥‥‥‥‥‥‥‥‥‥‥‥‥‥‥‥‥‥‥‥‥‥‥‥14326月光曲‥‥‥‥‥‥‥‥‥‥‥‥‥‥‥‥‥‥‥‥‥‥‥‥‥‥‥14727某蒙娜丽莎之约‥‥‥‥‥‥‥‥‥‥‥‥‥‥‥‥‥‥‥‥‥‥‥‥15028某我的舞台‥‥‥‥‥‥‥‥‥‥‥‥‥‥‥‥‥‥‥‥‥‥‥‥‥‥153口语交际习作八‥‥‥‥‥‥‥‥‥‥‥‥‥‥‥‥‥‥‥‥‥‥‥‥‥156回顾拓展八‥‥‥‥‥‥‥‥‥‥‥‥‥‥‥‥‥‥‥‥‥‥‥‥‥‥‥1631《山中访友》学习目标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

六年级上册语文回顾拓展教案设计五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回顾拓展教案设计五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回顾拓展教案设计五篇教学设计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优化,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个别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便于广大教师掌握和运用的教学科学,注意把已有的教学研究理论成果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连接起来。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1《少年旅行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会写本课5个生字,注意“簿”、“茂”的写法。

2、知道本组诗歌从哪几方面学了少年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节奏美、韵律美以及浓郁的抒情色彩。

4、背诵课文最后一部分。

过程与方法: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

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通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1、课前指导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柯蓝的资料。

2、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提示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调动学习热情1、同学们,你外出旅行过吗?你觉得旅行的过程中的收获是什么?2、有一支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的少年旅行队,感受到了旅行的快乐,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分享。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点评:结合生活经验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读----发现与探究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出示课件:“……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

”]教师激情引读。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智能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智能测试题及答案

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

关于讲诚信的名言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言必信,行必果。

人不诚不行,国无信不兴。

信乃安生立命之根本。

第三单元智能测试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5分)kuí wú bào yuàn bào qlàn liū zǒu gē shě( ) ( ) ( ) ( ) ( )答案:魁梧抱怨抱歉溜走割舍二、比一比,再组词。

(5分)嘶( ) 虑( ) 莓( ) 仪( ) 填( )撕( ) 虚( ) 霉( ) 议( ) 镇( )三、在下面的括里填上合适的词。

(6分)答案:清新的(空气、海风) 平静的(心情、湖面) 悠悠的(笛声、岁月) 耐心地(解释、回答) 幸福地(歌唱、回忆) 尽心尽力地(演奏、协助)四、把下面的词语和句子补充完整。

(9分)心( )肉( ) ( )( )不安( )( )大吉 ( )( )忘返蹑( )蹑( ) 一如( )( )刻( )铭( ) 自( )自( )1._______________,不能动人。

2.诚者,______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纤毫必偿;______________,时刻不易。

答案:心惊肉跳忐忑不安溜之大吉流连忘返蹑手蹑脚一如既往刻骨铭心自作自受1.不精不诚2.天之道也人之道也3.有所期诺有所期约五、写出下面句子中带点词的意思。

(6分)1.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 发美好情感的作用。
1、“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 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 发亮。”
(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出 桑娜对家人的热爱)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 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 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心理描写,表明桑娜非常善良, 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品质)
3、“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 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 (令环”境描写,表现了“我”第一次
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心情,也 表达了“我”对练琴环境的喜爱之 情,暗示“我”对拉好琴充满了信 心。)
回忆本组课文,找出其他 类似的句子,交流各自的体会 和感受。
交流自己在习作中是如何 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活 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现在我们一起欣赏有 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 名言警句。
读悟警句
把“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朗读成 诵。自选一句名言警句,说说其意思。
“轻诺必寡信”——出自《老 子》六十三章。
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 定很少讲信用。
“民无信不立”——出自 《论语》:“民无信不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美好的心灵.中国作家(曹文轩) 的《根鸟 》,日本作家( 黑 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 》, 瑞士作家(斯比丽)的《小海 蒂》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意思是如果百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出自《庄子》 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 人之道也”----出自《礼记》。
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 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所期诺,纤xiān毫必偿; 有所期约,时刻不易。”---出自《袁氏世范》。
老师传授秘诀:设置悬念; 用自己的话讲而不是读。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个孤儿长大成 人的故事。这是一部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 的小说,是一本感动家长、老师和孩子的 心灵读本。马修和马瑞拉兄妹俩在绿山墙 过着平淡从容的生活。为了给患有心脏病 的马修找个帮手,他们打算从孤儿院收养 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 竟是一个满头红发、整天喋喋不休的十一 岁女孩安妮·雪莉。小安妮天真热情,满脑 子都是浪漫的想像。在她的想象中,有古 怪的名字,顽皮的小溪在冰雪覆盖下欢
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 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 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 改。
自由吟诵。 交流课前收集的名言 警句。
言必行,行必果。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教师推荐名言警句
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3.祸莫大于无信。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分享关于诚信的格言警句: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 )作
家(蒙格玛丽 )写的,安妮天性(活泼乐 观 ),安妮11岁时住在(绿山墙岛) 的(马修)和(玛莉拉)收养了她.因 为( 天真)和(爱幻想 )闹了不少笑话, 又因为( 善良)和(直率 )赢得( 友谊 和(真挚的爱 ).这本书是( 一个孤儿 长大成人 )的故事.
许多文学作品都歌颂了人的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 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 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 裳。——卢照龄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 报——李嘉诚
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 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周 晋峰
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 工。——“同仁堂”里看诚信
笑;玫瑰会说话,会给她讲很多有趣的故 事;自己的影子和回声是自己的两个知心 朋友,可以诉说心事……
然而,由于酷爱想象以及“爱美之 心”,安妮给自己惹来了一连串的麻烦, 她不断地闯祸,也不断改正错误。在朋友、 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中,小孤女安妮渐渐变 成了绿山墙里快乐成长的小主人。
绿山墙的安妮(片段) 那天晚上的节目是一连串“激动人心 的节奏”,至少对于观众席上的一位 倾听者来说是这样的。当唱诗班唱起 《飞翔在远处的娇嫩的雏菊上》时, 安妮凝视着天花板,好像那上面有着 彩绘的天使;当萨姆.斯隆用动作表演 “塞克里怎样使母鸡抱蛋”时,安妮 大笑不止,使得坐在她附近的人们也 笑了起来,不过他们是受了她的感染, 并非
觉得有趣,因为这个选篇即使在阿冯 利也已经老掉牙了;当菲利斯先生用 最激动人心的语调朗诵马克.安东尼在 凯撒遗体前的演说时,安妮感到,只 要有一位罗马公民带头,她就会当场 站起来参加叛变。
只有一个节目使她不高兴。当吉尔 伯特?布莱恩背诵《莱茵河畔的狂欢》 时,安妮拿起罗达默里从图书馆借来 的书,一直看到他背诵结束,而当她
真诚到永远。——海尔著名广告语
自由朗读“课外书屋”中对《绿山墙的 安妮》一书的介绍。
课外书屋中提到的《根鸟》、《窗边的 小豆豆》、《小海蒂》三本书,你认为 哪本书最值得推荐?我们来发表演说, 说出你的理由。看谁勇敢;看谁最幽默; 看谁的书最有吸引力;看谁的书最值得 看!
发表演说要有称呼,有开场 白,有结束语;还要注意声 音响亮,富有感情;态度自 然大方。
一动不动直僵僵地坐着时,黛安娜却 把手掌都拍痛了。
她们回到家里,已经十一点了。她
们饱尝了欢乐,又怀着更大的喜悦议 论将要到来的幸福时光。每个人好像 都睡熟了,房子里静悄悄的,一片漆 黑。安妮和黛安娜踮着脚尖轻轻走进 客厅。这是一间狭长的屋子,有门通 向客房。屋子里温暖舒适,壁炉的余 火把屋子照得朦朦胧胧。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
课前准备
1、至少各摘抄一个有关环境描写、 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片断。 2、收集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 可活用在“辩论”运用过的。 3、根据“课外书屋”的推荐书目, 提前了解相关书籍,给自己喜欢的书 籍写一段广告词、一份推荐书或简介。
读着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 文章,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美 丽的感动,浸润着我们一颗 又一颗善良的心灵,真的很 快乐!今天就让我们快乐地 走进“回顾·拓展三。
《绿山墙的安妮》是( )作家( )
写的,安妮天性( ),安妮11岁时住在
( )的( )和()收养了她.因为
( )和( )闹了不少笑话,又因为( )和
( )赢得( )和( ).这本书是(

的故事.
许多文学作品都歌颂了人的
美好的心灵.中国作家()的 《 》,日本作家( )的 《 》,瑞士作家()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