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机电多专业管线综合布置管理与控制精品PPT课件
机电管线排布原则9.22ppt课件

.
12
第十一条:商铺内的电气桥架尽量不在商铺正中间位置敷设,贴边敷设,便 于后期精装修。
? 右图为小商铺内桥架 居中设置,不便于后 期商铺加隔层之后精 装修。
? 解决方案:桥架安装 尽量在非主入口贴边 安装,便于装修。
.
13
谢谢观看!
.
? 右图二为管线在水平 条件下排布不开时, 上下布置示意图。
.
5
第二条:车库内电缆桥架敷设时,布置在车位上方,避免布置在车道上方以 保证车道净空。
? 右图云线处车库内电 缆桥架敷设在车道上, 影响车道净空高度。
? 解决方案:将电缆桥 架调整到车位上方贴 墙或柱敷设,保证车 道净高。
? 注:如地下车库结构
? 解决方案:将风管贴 板底,同时将排烟口
换成单层百叶,净高
可提高约400mm。
.
8
四:排烟风管的高度控制在400mm高以内,排烟风速尽可能控制在19m/s左 右,风管宽高比可以控制在8:1,以保证风管尺寸经济合理。排烟风口的排烟 距离控制在25---30米,以便尽可能的缩短排烟风管的长度。
? 右图为车库内通风及 排烟风管与采暖干管 交叉布置图,影响车 库净高。
.
7
第三条:通风、排烟风管及消防给水管要贴梁底(梁柱结构)或板底(大板 结构)敷设。桥架遇梁贴梁底,过梁后上返与顶板预留桥架高度+50mm 距离。
第六条:排烟风口首选不占用层高空间的单层百叶,若消防强制要求选择常 闭多叶排烟口,要在风管侧面安装,禁止下装占用层高。
? 右图为通风及排烟风 管未贴板底安装,并 且使用的常闭型多叶 排烟口下装,严重影 响净高。
14
机电安装管线综合排布

绿地· 中央广场 南地块综合管线排布
中天建设集团第九建设公司
中天建设
• 机电安装工程内容
安装工程主要有智能建筑工程、电气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给排
中天建设
中天建设
中天建设
中天建设
九层管线排布 方案一:九层综合排布A_A方案1.pdf 九层综合排布A_A方案二.pdf 九层综合图-Model.pdf 九层综合排布B-B.pdf
中天建设
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2013.5.25.xls
中天建设
中天建设
中天建设
八层综合管线布置 1、首先简单描述八层结构图,打开图纸,说明几个关键部位: 层高4.2m、梁高(核心筒区域外围、矩形柱部位)、架空地板、 结构板厚。以及梁上留洞定位及洞口尺寸450*200 ,距核心筒 3.56m。间距800mm,底标高 3.45 米。 留洞作用:为机电专业空调主管及喷淋主管敷设用。由于机电 施工过程中与装修结合点比较多的部位就是天花,所以先简单 介绍一下天花图: 2、走廊宽度,装饰完成面尺寸,轻质隔墙厚度150mm 2、喷淋 点位。灯具、风口及灯槽以及吊顶要求标高室内2.8 米,走廊 2.6 米,电梯前室 2.7 米。装修机电图纸 我们将原同济院 与康业设计院图纸进行了对比发现了一地方做了调整:
水工程、等。包含有风管、自喷管道、消火栓管道、桥架、空调水 管、压力排水管道等。商业综合体建筑作为民用建筑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而广泛的作用。其形式的多样 化、风格化对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大增加了其施工难度。相
如何设计高层建筑中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线排布

如何设计高层建筑中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线排布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越来越繁荣。
密集的人口和拥挤的交通,使高层建筑占据了城市的主要地位。
在高层建筑中,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线排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由于机电管线密集而且复杂,造成施工难度大,因此,对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线排布进行优化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
只有落实好计划工作,才能设满足项目质量要求高、工期紧的标准。
关键词:高层建筑;机电安装;管线排布;设计1.管线设计的概述所谓的管线设计就是根据管线的类型、性质、功能进行分类施工,满足不同施工的要求和设计标准。
如果要对管线进行统筹的安排,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机电安装工程的需要,满足不同的要求。
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高层建筑不仅满足基本要求,其它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智能化也越来越高。
而建筑内的几点管线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逐渐加大。
管线的布置涉及到采暖、供冷、给排水等多个系统专业,不同的管线纵横交错,仅仅依靠平面的施工图设计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往往会出现管线之间打结和拆改的现象,无法达到施工图的要求程度。
这时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管线排布综合深化设计工作就十分的必要,通过对管线排布工作的重新设计,可以合理确定机电工程中不同专业管线的安装位置,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落实工程建设各方的设计使用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施工和设计之间的完美衔接,为机电工程的各个专业的管线顺利安排工作提供技术的支持和便利的条件,满足施工中的设计要求,为整个管线安排的计划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
2.机电安装工程管线排布的深化设计特点对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的排布进行深化的设计,可以完善施工详图和施工节点设计的要求。
通过对机电管线的综合深化,可以解决图纸的不完整情况和机电系统内部管线标高、位置的问题。
一方面可以减少管线之间互相交叉大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配合装修及结构位置的多方面要求。
在进行专业排布管线位置时要满足运行管理的要求和二次施工的准则,通过三维深化图,可以清楚明了的看出管线之间哪个地方出现交叉现象,那个地方有碰撞现象。
超高层建筑的机电系统(完美版)

2020年-2021年最新
• 建筑高度<200m: 分两个区。 主机承压不超过1.0MPa为宜,尽量不采用加强型, 以到达节省初投资的目的。 低区为一次水系统;高区用板交换热分区,板交应置 于合理的设备层。
水系统分区形式
2020年-2021年最新
• 建筑高度200~300m:
方法一:如建筑上部有独立功能段, 可将上部做独立冷热空调系统,如 风冷热泵、水环热泵或直接蒸发型 机组,如VRV、多联机等。
系统工作压力
2020年-2021年最新
水系统分区不合理
导致:
• 末端设备承压要求过高,导致换热器面板和管壁 加厚过多,传热效率下降,同时设备承压能力提 高了,造价亦随之提高;
• 分区过多,从冷源供出的冷水经多级板式换热器 后效率将降低,同时末端装置的换热面积则需要 加大20%。
2020年-2021年最新
冷冻机的承压:
1.0~1.2MPa
板换的承压:
1.6~3.0MPa
水泵壳体的承压:
1.0~2.5MPa
空调机组承压:
1.0~1.6MPa
管道及阀门的承压:
1.6~2.5MPa
• 需结合建筑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板换级数增加则导致冷源效率降低; 板换级数少则设备承压要求提高。
水系统分区决定因素
2020年-2021年最新
国外超高层建筑概况
• 1909年建成的纽约的“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大楼” (METROPOLITAN LIFE TOWER)共50 层,206 米,是世界 上第一幢高度超过200 米的摩天大楼。
• 已建的世界第一高楼:杜拜的哈里发塔 828米,163层,2010 建成。
2020年-2021年最新
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管理分析

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管理分析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超高层建筑行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契机除此之外我们也知道工程管理也是动态管理的过程,所以说就应该利用网络平台而去协助管理,这样做的话对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非常重要。
鉴于此,本文对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管理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管理分析随着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超高层建筑行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契机。
在进行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工作时,要重点做好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成本、质量、技术、安全和组织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得机电工程工程质量达到设计与规范要求,提高超高层建筑行业机电工程工作的质量。
1超高层建筑的机电工程管理及其特点分析超高层建筑的项目一般都位于市区中心,不仅项目的工程体量十分巨大,而且多集中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面积内,这样就会导致现场施工场地极度受限,对施工环境控制要求特别高。
同时,由于超高层建筑体的垂直高度很高,导致超高层建筑的室内平面布局及形态也十分复杂,每隔一定楼层,其超高层建筑布局都会发生变化。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地处寸土寸金的陆家嘴中心区域,超高层建筑高度达632m,项目更是以其特殊的外观形态,增加了整个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难度。
由于其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在整个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机电工程管理的难点主要在于:1)项目施工组织、协调难度大,工作协调量大,工序安排衔接要求高。
超高层建筑项目分区较多,造成机电系统垂直叠加相互影响。
同时许多安装关键步骤受工程总体结构施工过程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2)材料及设备需求量大,整个项目建设周期长,机电工程材料及设备需要合理的采购、仓储及运输,统筹协调管理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供应,以及项目机电材料设备在项目现场的运输工作。
由于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工程具有以上的特点和难点,针对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的管理,主要应从组织与进度、设备与材料等多个方面入手,对整个项目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管理,以满足项目的质量、进度等各方面的要求,达到一个让项目各方共赢的效果。
高层及超高层机电工程管线综合布置管理及控制心得35页PPT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5
公共建筑层高控制与管线综合研究ppt课件

给排水:消火栓管DN150, 热回水管一根DN80。
完整最新ppt
19
结构因素:结构梁板的形式与尺寸——普通 梁、宽扁梁、密肋楼板、井字梁、降板。 地面做法:防水、采暖、艺术效果或者特殊需 求房间。 管线综合:在公共建筑中,各种管线构成的设 备空间对建筑净高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完整最新ppt
5
公共建筑项目中管线综合控制
管线综合控制目的:
使整体布局有序、合理、美观,最大程度的提高和满足建筑使用空间;降本增效。
关注点: 1. 设备机房在建筑中的位置选取。 2. 地下设备机房集中区域。 3. 闷顶设备机房内对外立面开百叶。
完整最新ppt
14
公共建筑项目中综合管线控制
建筑中重点部位概述:其余部位
关注点: 1. 具有特殊工艺的区域,例如:厨房,冷库。 2. 装修要求比较高的区域,例如:会议室,大堂。 3. 超高层的避难层。
完整最新ppt管线与管井的接口
9
公共建筑项目中综合管线控制
建筑中重点部位概述:走廊
关注点: 1. 走廊管线最为集中,是否达到净高要求。 2. 走廊管线跨变形缝处。 3. 走廊管线跨层高变化部位。
完整最新ppt
10
公共建筑项目中综合管线控制
完整最新ppt
11
公共建筑项目中综合管线控制
建筑中重点部位概述:地下室
完整最新ppt
3
层高设计的考虑因素
空间感受
根据使用功能确定空间的高度,同时获得与功 能性质相适应的尺度感。
对于公共活动来讲,不恰当的尺度感会有损他 的公共性。 比如:汽车站、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过小 或者过低的空间将会使人感到局促或者压抑。
BIM机电管线综合(PPT35页)

起翻点一致
一、给排水篇
没有坡度的虹吸雨水建议不要放 入污水系统,管道不好调整
1、管道边距墙的距离为40~60mm,且边齐平; 2、管道之间净距50~100mm
90度排水弯头连接
管道较多时先做一个剖面,按剖面位置放置管道即可
1、水管实际尺寸为公称直径,在排布管道间距 时应考虑管道厚度; 2、空调水管考虑保温厚度; 3、管道之间净距40~60mm
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
•
2、
。2 020/9/3 2020/9 /32020/ 9/39/3 /2020 2:09:40 AM
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
•
3、
。202 0/9/320 20/9/3 2020/9/ 3Sep-2 03-Sep-20
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
•
4、
mC桥架+二维水管+二维建筑结 构底图
MC生成的剖面图
综合留洞图出图
综合留洞图出图 人防剪力墙留洞图出图
标准层留洞图出图
综合留洞图出图
综合留洞图=底板 留洞+剪力墙留洞+ 顶板留洞
个人思路
1、首先了解甲方的需求,是否有特殊需求,如风管在最上方或最下方 2、通常桥架最上,其次水管,再其次风管 3、先解决主要矛盾,再解决次要矛盾 4、确定不定,调可变 5、善于运用剖面进行综合调整
。2 020年9 月3日 星期四2 020/9/3 2020/9 /32020/ 9/3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
7、
。202 0年9月 2020/9/ 32020/ 9/3202 0/9/39/ 3/2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建八局
1
目录
超高层建筑机电管线综合布置的重要性 超高层建筑机电管线综合布置的特点与难点 影响多专业管线综合布置的主要因素 多专业管线综合布置的关键工作及控制措施 多专业管线综合布置的技巧与BIM技术应用
2
一、超高层建筑机电管线综合布置的重要性
1、近年来,大型综合体建筑、超高层建筑等项目越来越 多,因城市土地的紧张、价格的昂贵,称得上是寸土 寸金,所以大型超高层及综合体建筑也必然成为今后 城市建设、发展的主流。
16
2、设计单位责任: (1)应设立机电多专 业参加的管线综合小 组,统一策划设计工 作。
重点审核 交叉点部位
17
(2)设计过程中,设计管理团队要做好施工图纸的综合校核工作: 由于涉及的设计专业很多,包括建筑、结构、机电、暖通、室内 、灯光等,各设计单位在各自专业的设计中出问题的概率较少。 但大量的问题一般产生在交叉点上,因此设计管理团队应集中把 关,理顺各专业的逻辑关
(7)设计单位应配 合施工单位做好图 纸的深化、二次设 计、管线综合布置 及图纸变更等工作, 完成多专业管线综 合布置图的审核确 认。
21
(二)施工阶段机电管理与控制
1、建设单位管理责任:首先选择一个具有超高层施工丰 富经验的施工总包单位。
专业做好协调与商榷,
共同配合、统筹安排、 合理设计。
管线综合 设计研讨会
19
(5)对以上各部位的建筑结构设计应配合专业设计, 科学合理的设计机房、管井、电井、风井、卫生间的 平面与空间,充分满足各类管线、设备安装所需的面 积与高度,并充分 考虑管线、设备 的使用、维护检 修用的空间。
20
(6)设计应做好设计交底工作,设计意图、理念、做法 应向施工单位全面交 底。
业管线综合布置的思 想和理念。其次对施 工预控,施工前对图 纸深化、二次设计, 绘制可行的多专业管 线综合布置图,以指 导施工。
15
(一)设计阶段机电管理与控制
1、建设单位责任:首先选择一个具有超高层设计丰富 经验的设计单位。超高层项目由于其设计的复杂性 和高技术难度,
能够选择的设计单 位余地较少,选择 有丰富经验的设计 单位非常重要。
、强弱电、暖通、消防等专业的图 纸各自分开设计,缺乏统一规划、统 一布局,各专业在空间安排上缺乏合 理分配,经常出现管线冲突、交叉或 走向不合理的现象。甚至影响施工、 导致质量返工、工期延误、材料浪费 等。
设计本身未考虑管线交叉 各专业在走廊内设计管线 造成拥挤、不便于施工及 以后维护检修。
12
2、施工因素:总包单位对图纸会审、深化和优化不到位, 不管图纸设计是否合理,只管照图施工。
未经优化与深化 管线照图施13工的
设计不合理,施工未组织深化 ,总包单位未组织管线综合布 置,导致施工质量及观感效果 差。
14
四、机电多专业管线综合布置的关键工作 及控制措施
• 机电多专业管线、设备的综合布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 设、设计、施工等单位,做好机电系统管线综合,应从初期预 控开始抓起。应首先对设计工作预控,设计人员必须有多专
3
• 然而,在超高层建筑项目的施工中,机电工程系统与设备多、管 线异常复杂,多专业管线综合布置难度大,给机电安装工程施工 质量管理带来了不利因素。机电管线的综合布置是否合理、有序、 整齐、美观,不仅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及以后的运行使用, 而且也影响到工期进度及施工成本的控制。
经BIM技术管线
综合布置后的实
• 多数施工企业由于技术实力不强,没有图纸深化设计的能力,对管 线设计位置、走向不合理、设计遗漏、矛盾、缺陷、错误等问题发 现不了。实际施工中,总包位没有组织对各专业管线的进行统筹安 排、综合布局,往往是死板硬套、照图施工,结果造成管线布设混 乱,不规范、管线交叉相互碰撞、安装
• 高度过低、甚至无法安装的情况。
际施工照片
4BIMBiblioteka 术:管线 综合布置效果图5
• 做好多专业管线综合布置管理,有利于提高机电工程的施工质 量和观感效果,特别对创优项目质量的提升、创优成本的降低 更加有利。如何做好多专业管线综合布置工作的管理与控制, 需经工程各方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需要设计与施工总包单位的 管理及应尽的责任。
经BIM技术管线
8
低区
(二)难点:超高层建筑楼 层多、层高高,但又并不是 低层与多层建筑的简单叠加, 它具有以下难点: 1、三多一复杂。即系统多、 设备多、管线多,管线如同 蜘蛛网般相互交织和关联。 因此,管线综合布置与施工 难度较大。
9
2、要求系统技术先 进、智能化程度高, 系统设备安装施工精 度要求高,系统调试 难度大。
系,在施工图出图前多花一些 精力,后期施工过程中设计变
更就相对较少。
应重点审核交叉点部位
18
(3)应重点落实国家环保节能政策,设计应采用“四 新技术”及节能环保产品。
(4)应对设计重点如:给水机房、消防机房、空调机 房、变配室、电梯机房、管道井、电井、新风井、送 风井、排风井、排烟井、卫生间等机电集中的部位, 水、电、风、智能各
10
3、超高层建筑给水、热水、空调系统工作压力高、 对设备与管材、配件的承压影响较大,对系统运行 稳定性也有较大影响。
4、超高层工程体量大,专业多、施工单位多,工序 穿插、施工配合与总包管理难度大。
11
三、影响多专业管线综合布置的主要因素分析
1、设计因素:机电专业图纸设计深度不够,不能完全指导施工。 • 多年来,设计习惯往往是分开设计,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给排水
6
综合布置后的实
二、超高层机电工程特点与难点分析
• 超高层建筑的概念:是指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包括公共 建筑与综合性建筑)
(一)特点: 1、超高层建筑机电系统主要特 点是竖向基本分为高、中、低三 个分区,同时距地不大于45m内设 置避难层,向上每45m内设置避难 层。
7
高区
中区
2、机电设备系统多功能齐全、 完善。每个分区基本设置有: 给水、热水、排水、中水、雨 水系统;消火栓系统、消防自 动喷淋系统;空调系统、采暖 系统;防烟排烟系统、消防自 动报警与联动系统、照明、动 力、防雷系统;自动化办公、 安防、楼宇自控等智能化系统; 快捷电梯交通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