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矿地质学第六章油气藏流体

流体密度差: 越大,则浮力越大, 分异程度越强, 过渡段越薄, 含油饱和度越高 表面张力:越大,则毛管力越大,不利于油水分异。 润湿角: 随岩石亲水程度降低,含水饱和度降低; 亲油油藏的过渡段很小,可忽略不计。
油底
水顶
过渡段厚度影响因素:
取决于油水分异程度 油层渗透性及均匀程度 油水密度差 润湿性 构造倾角 油藏形成时间
水洗 效率
微观 残余油
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
构造起伏 构造 断层 层间非均质 平面非均质 层内非均质 微观非均质性
剩 余 油 分 布 主 控 因 素
非 均 匀 驱 油
油 藏 非 均 质
储层
流体
开 采 非 均 匀
层系组合 井网部署 注采 状况 射孔位置 注采对应 注采强度
剩余油分布模式 一、未动用或基本未动用的剩余油层
00 36
3 60 0
36 50
3 65 0
GS67
GS14-16
GS14-15 GS16-14 GS16-16 GS94
00 35
GS63-2
36 50
3 60 0
GS19
3 55
GS18-16 GS18-18
0
36 00
GS18-20
00 36
GS20-18
3 60 0
3650
284000 282000
水动力油藏的 油水界面 为倾斜面。
垂向油水过渡段
实际的油水界面不是一个整齐的、油水截然分开的界面。
产油段:只产油、不产水。水的相对渗透率为零。
油水过渡段:油水同产。
含水产油带 含油产水带
油底
产水段:只产水、不产油。
中石油专业笔试

中石油专业笔试一、概述中石油专业笔试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招生考试之一,旨在选拔具备中石油领域相关知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
该笔试内容涵盖了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以及环境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
二、考试科目1. 石油工程石油工程是中石油专业笔试的基础科目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石油地质学、钻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藏工程等相关知识,包括油气勘探技术、油气生产工艺、油藏评价与开发方案设计等。
2. 油气储运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是中石油专业笔试的重点科目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油气储存与输送技术、油气管道工程、油气储存设施、油气输送系统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包括油气管道设计、油气储存设施建设与管理、油气输送系统运行与维护等。
3. 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是中石油专业笔试的核心科目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油气田地质特征、油气田开发策略、油气田开发工程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包括油气田开发规划、油气田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油气田生产与管理等。
4.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是中石油专业笔试的补充科目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石油化工工艺、石油化工设备、石油化工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包括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石油化工设备设计与选型、石油化工产品加工技术等。
5. 环境工程环境工程是中石油专业笔试的拓展科目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工程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包括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环境工程设计与管理原则等。
三、备考建议1. 全面复习要想在中石油专业笔试中获得好成绩,考生需要全面复习各科目的知识点,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技术。
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复习进度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将时间合理分配给各科目的复习,确保每个科目都能得到足够的复习时间。
3. 多做题做题是提高考试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考生可以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题型,掌握解题技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2024年考研攻略

一、报考情况分析1.招生目录招生年份:2023年招生专业:08180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研究方向:01 盆地分析与资源评价02 油气资源形成、分布与勘查03 油气田开发地质04 地球信息技术07 非常规油气地质工程08 油气资源大数据与智能工程09 新能源地质与勘探招生人数(含拟接收推免数):88(30)考试科目: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2 石油地质综合2.复试分数线2023年260 35 532022年 260 35 532021年 281 34 51二、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802 石油地质综合"《石油地质学》(第五版),柳广弟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18《油矿地质学》(第五版),吴胜和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21"三、新祥旭全科定制化流程1、整体流程:咨询课程—支付学费—签订协议—对接各科辅导老师(随报随学、全程辅导)—各科老师了解基础,制定计划—老师辅导—教务老师全程跟踪(1V1)。
2、全科一对一老师安排公共课老师(政治、英语):机构专职老师,毕业于名校,长期从事于考研政治、英语课程。
专业课老师:对口目标院校专业高分有经验的学长学姐。
3、课程内容包含:线上辅导:随报随学,定制化辅导,报名后即可开始学习,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备考时间,各科基础等合理分配课时。
线下答疑:课上、课后直接和学长学姐(各科老师)进行沟通、答疑,全程免费,不限次数。
考研资料: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内部资料:专业课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的知识点笔记梳理及公共课的讲义。
其他资料:相关导师的期刊文章及发表论文、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
教务老师全程一对一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各科复习规划1、基础阶段(3—6月)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先了解考试科目的情况,及考研院校专业老师的初步情况,再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及构建。
专业课: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梳理及框架的搭建。
中国石油大学1999-2005石油地质学考研试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学》历年考研试题(1999-2005)1999年一、名词解释(2.5×8=20)(8、9题任选一题)1、低—未熟油2、相渗透率3、油气田4、圈闭5、生油窗6、油气聚集带7、油气系统8、控制储量9、干酪根二、填空题(1×30=30)1、原油粘度的变化受____、____、____所制约。
2、有机成因气可分为____、____、____和过渡气。
3、天然气干燥系数是指_____________的比值。
4、石油的族组分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
5、适合于油气生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包括____、_____等。
6、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____、____、____等。
7、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
8、背斜油气藏根据圈闭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9、影响泥页岩异常压力形成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__、_____等。
10、影响盖层排替压力大小的地质因素有___、____。
三、简答题(50)(4、5任选一题)1、简述温度、压力对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10)2、比较地台内部断陷型盆地主要石油地质特征。
(15)3、试比较油气初次与二次运移在相态、动力、方向、距离、时期上的区别与联系。
(10)4、简述油气藏评价的任务和工作程序。
(15)5、简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15)2000年一、名词解释(4×5=20)1、油气藏2、干酪根3、生油门限4、相渗透率5、固态气体水合物二、简答题(7×5=35)1、简述天然气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甲烷同位素特征。
2、简述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因素。
3、简述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及其特点。
4、简述凝析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5、简述盖层封闭作用的主要机理。
三、论述题(15×3=45)1、是从生油母岩类型、油气生成的动力因素、油气生成的阶段等方面论述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烃理论的基本要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等石油地质学——6潜山油气藏

新开
董家岗-沙岭
铁匠炉
潜山顶 沙三中顶 泥岩底
大湾
3、 潜山输导条件是潜山油气藏形成的重要条件
风化壳输导 断层输导
特殊性
烃源岩 渗透层
断层
潜山 内隔层
初次运移 二次运移
4、 内幕油气藏的形成需要有内幕隔层(从而形成圈闭)特殊性
隔层
泥质相对 体积含量
徐庄组 馒头组
泥质百分比含量30% 泥质百分比含量60% 泥质百分比含量17-98% 泥质百分比含量70%
0. 2 4 0. 4 0
0. 2 6 0. 4 4
0. 2 6 0. 2 7
0. 4 4 0. 4 2
0. 4 2
M z+ A r 0. 4 5
0. 3 1 E d Es
1+2
0. 3 2 E s3
0. 4 5
0. 4 4
0. 4 9
油藏
气藏
正断层
不整合面 0. 4 5 C 2 9甾烷 2 0 S / ( 2 0 S + 2 0 R )
• 潘钟祥(1982)从变质和年代两方面考虑,基岩为变质岩和火成 岩再加下古生代岩层(不管变质与否)。
华北地台基底:太古 宇阜平群、下元古界 五台群和滹沱群、中 元古界长城系
渤海湾盆地的基底 为双重基底:下古 生界+太古宇和上中 下元古界
渤海湾盆地新生界下伏基岩地质图
渤海湾盆地主要潜山岩性和时代 潜山岩性的多样
2561 2761 2961 3161 3361 3561 3761 3961 4161 4361 4561 4761 4961 5161 5361 5561 5761 5961 6161 6361 6561
油矿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 至 2017学年第 2 学期
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油矿地质学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64 讲课40 实验6 课内实训18
授课班级资源勘查工程2014卓越班学生人数27
任课教师岳大力/姬月凤(企业)职称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所在院(系、部) 地球科学学院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教材名称:油矿地质学(第四版)作者:吴胜和等
出版单位: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制
填写说明:
1.每上一次课填写一行,节次填写数字“1-5”,一天共分5大节课,例如:一周上三次课填写三行,并在周学时栏合并单元格填写“6”,周一第3、4节,在节次栏中填写2。
2.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
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如有变动,须经课程所属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批准,并报院(系、部)办公室备查。
3.上机、大作业、课堂讨论、外出参观、考试等如占课内学时,在“备注”栏内注明。
4.教学日历由教师自存一份、课程所属系存一份,在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送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并发一份电子版给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有实验和上机学时的须发一份电子版的给实践科sjk@
考试时间地点:不占课时,另做安排。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1-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一、比较下列名词01、生油门限与生油窗02、地层圈闭与岩性圈闭03、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04、煤型气与煤层气05、水溶气与气体水合物06、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聚集带07、排替压力和毛细管压力08、油气藏的边水与底水09、地层压力与地静压力10、构造圈闭的构造幅度和闭合度二、思考题01、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δ13C1与油型气的δ13C1的差别。
01、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δ13C1比油型气的δ13C1________。
02、油气二次运移通道的主要类型。
02、油气二次运移通道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烃源岩氯仿沥青“A”的含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03、烃源岩氯仿沥青“A”的含量与烃源岩有机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以及烃源岩的岩石类型等因素有关。
04、干酪根一般分为三个类型,其中Ⅰ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其结构中富含什么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什么?其生烃能力怎样?而Ⅲ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其结构中富含什么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什么?其生烃能力怎样,且以生什么为主?04、干酪根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_______,其结构中富含____________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其生烃能力________;而Ⅲ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_______,其结构中富含____________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其生烃能力________,且以生________为主。
05、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互补性。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油矿地质学考研资料

《油矿地质学》一、判断井别(每题2分,共10分)1. 泌5井2. 宝101井3. 广5-4井4. 陕参1井5. QHD32-6-A-10井1.预探井;2. 评价井3. 开发井4. 参数井5. 海上开发井二、名词比较与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 钻时与岩屑迟到时间2. 隔层与夹层3. 地质储量与可采储量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孔隙性储层含油岩心的含油级别由低到高可分为、、、、、。
2.岩心分析中的相标志有、、、、等。
答:岩心相分析中,岩石颜色、岩石类型、颗粒结构、沉积构造、沉积韵律、砂体厚度,均可作为相标志。
3. 裂缝的地质成因类型包括、、、。
构造裂缝、区域裂缝、收缩裂缝、风化裂缝等四、简述(问答)题(30分)1.判断井下断层存在的标志有哪些?(9分)答:(1)井下地层的重复与缺失;(2)在短距离内同层厚度突变:(3)在近距离内标准层海拔高程相差悬殊;(4)石油性质的差异;(5)折算压力和油水界面的差异;(6)在地层倾角测井矢量图上显示空白带或杂乱模式。
2.简述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及在油田注水开发中的应用。
(7分)3.简述砂岩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分布的一般特征。
(8分)4.简述原始油层压力在背斜油藏上的分布特点。
(6分)五、计算题(每题10分)1.A、B二个砂体内各包含6个相对均质段。
其中,A砂体渗透率自上而下分别为50´10-3μm2、100´10-3μm2、150´10-3μm2、200´10-3μm2、300´10-3μm2、400´10-3μm2。
B砂体渗透率自上而下分别为140´10-3μm2、100´10-3μm2、80´10-3μm2、50´10-3μm2、30´10-3μm2、20´10-3μm2。
分别计算二个砂体的渗透率突进系数和级差,并比较它们的韵律类型、非均质性强度及可能的注水开发水淹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至2017 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__石油地质学___性质_必修_
总学时_64_讲课_46_实验_12_其它_习题6_
授课班级资源14-2、14-3、14-5等班
学生人数______30
任课教师_黄志龙_职称_教授_
所在院(系、部) 地球科学学院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名称:石油地质学(第四版)作者:柳广弟主编
出版单位: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制
填写说明:
1.每上一次课填写一行,节次填写数字“1-5”,一天共分5大节课,例如:一周上三次课填写三行,并在周学时栏合并单元格填写“6”,周一第3、4节,在节次栏中填写2。
2.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
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如有变动,须经课程所属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批准,并报院(系、部)办公室备查。
3.上机、大作业、课堂讨论、外出参观、考试等如占课内学时,在“备注”栏内注明。
4.教学日历由教师自存一份、课程所属系存一份,在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送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并发一份电子版给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有实验和上机学时的须发一份电子版的给实践科sjk@
备注:第1周周一(2016年9月5日)开始上课,第17周周三(2016年12月28日)上课结束。
期末考试为课时外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