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与呼吸管理

合集下载

小儿麻醉常见注意事项

小儿麻醉常见注意事项

小儿麻醉常见注意事项几乎所有人对手术都存在恐惧心理,在进行手术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紧张、浑身发抖的现象,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出现了麻醉术。

成年人在进行麻醉时尚能控制自己,配合医生进行麻醉,完成手术。

但儿童的自控能力较弱,麻醉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哭闹的现象,影响麻醉和手术的进度,为手术带来一定的风险。

因此,小儿麻醉术对儿童手术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小儿麻醉展开相关论述。

1.什么是小儿麻醉?小儿麻醉主要指的是对十四周岁以下的患者进行的麻醉,当前,小儿麻醉已经成为麻醉专业中的重要分支。

根据生理与心理特点来看,一周岁以内的婴儿免疫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所以在进行小儿麻醉时必须根据婴儿的生理、药理特点,选择科学的麻醉方法,精确注射麻醉药物,同时进行实时监护,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基础上,保障儿童的健康与安全;六周岁以下的儿童,其生理解剖特点与成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所以进行小儿麻醉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特殊处理;六周岁以上的儿童,除了心理和精神状态与成人存在差异,其生理解剖特点与成人相似,所以麻醉用药以及麻醉方式基本与成人麻醉相同,但实际用药浓度会有所降低。

在手术开始之前,麻醉医生会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利用麻醉药物,使患儿迅速进入深睡眠状态,确保患儿在手术全程各种生命体征稳定,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且不会有痛觉。

与此同时,手术期间麻醉医生必须密切观察患儿的心跳、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保证孩子的安全。

在手术完成后,麻醉医生必须缓慢地将患儿从深睡眠状态唤醒,当孩子苏醒后,代表着手术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儿童的器官发育不完全,且代偿功能较弱,所以小儿麻醉的风险相对较高。

因此,小儿麻醉医生必须熟悉儿童的生理、药理、以及解剖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精确的药物剂量,在配合手术的基础上,降低对儿童的损伤。

2.小儿麻醉的类型有哪些?从临床上来讲,小儿麻醉可以划分为全身麻醉和非全身麻醉两种类型。

全身麻醉,就是指麻醉药物经静脉、肌肉、或呼吸道进入全身,抑制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体呈现出肌肉松弛、痛觉消失、神志消失、遗忘等症状。

小儿麻醉的气道管理

小儿麻醉的气道管理

小儿麻醉的气道管理一.小儿呼吸道的解剖生理学特点1.鼻孔小,是6个月内的主要呼吸通道;2.舌相对大,喉相对小,位置高;3.会厌短,常呈Q形或U形;4.环状软骨是小儿喉的最狭窄处;5. 3个月以下婴儿的气管短,平均长度仅5.7cm;6.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在4〜6岁时达最大形状;7.头大,颈短;8.氧耗增加和氧储蓄低;9.面罩通气容易胃扩张,易反流误吸、FRC、肺顺应性易下降;10.心动过缓是对缺氧的主要反应,心率是心排出量的主要决定因素;随着麻醉的加深,维持上呼吸道开放的肌肉逐渐松弛,咽气道易塌陷,导致上呼吸道梗阻;11.小儿呼吸道开放活动的调节。

二.面罩通气1.选择适合于小儿面部形状、死腔量最小的面罩透明面罩:最常用,小儿不易惊恐,可观察患儿口鼻部情况;Rendell-Baker面罩:形状符合小儿的面部轮廓,无效腔量较小,但没有充气密闭圈;Laerdal面罩:质地柔软的硅橡胶面罩,密闭性较好,能进行煮沸和高压蒸气消毒。

2.面罩通气的操作要点:①正确放置面罩:②手法:3.面罩通气时的监测—监测呼吸音或呼吸运动—监测P ET CO2波形—监测呼吸囊的运动4.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小儿常选用Guedel和Berman 口咽通气道。

注意点:小山口咽遇省It• M就民* K.UI口后是,通»mui> 口唱通,单在插入口咽通气道前应达满意的麻醉深度;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长度大约相当于从门齿至下颌角的长度。

三.气管内插管1 .插管前器械和物品准备 气管插管基本器械的准备预氧和通气器械1 .麻醉机或通气装置的准备2 .准备小、中、大号面罩3 .准备小、中、大号口咽和鼻咽通气道气管导管及相关物品4 .准备小、中、大三根经口插入的气管导管5 .准备柔韧的插管芯(大小各一)6 .准备润滑剂(最好含局麻药)7 .喷雾器(含局麻药)8 .准备注气注射器喉镜操作相关设备9 .打开吸引器,并连续硬质10 .插管钳11 .光源正常的1#、2#、3#Miller 喉镜片,新生儿应准备直喉镜片12 .置病人头部呈“嗅物位”的枕头或薄垫固定气管导管所需的物品13 .胶布(布质或丝质为好,不用纸质)或固定带14 .牙垫(大、小)确定气管导管位置所需的器械15 .听诊器16 . P ET CO 2监测仪17 .脉搏氧饱和度仪2 .喉镜检查① 保持头的正确位置:6岁以下小儿头置于水平位,以头圈固定,由于这种年龄组小 儿喉头位置高,如有必要可在环状软骨上加压,以更好地暴露声门。

小儿麻醉气道管理指南

小儿麻醉气道管理指南

小儿麻醉气道管理指南一、前期准备1.医护人员应熟悉相关手术类型的气道管理要求和步骤,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评估小儿的气道难度及风险,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气道管理措施。

3.准备麻醉气道设备和药品,确保其完整、清洁和正常工作。

二、气道评估1.根据小儿的年龄、体重和身体状况,评估气道的解剖结构、大小、可通气性和易堵塞程度等。

2.评估小儿是否存在气道畸形、狭窄、感染等情况,以及与麻醉相关的困难气道因素,如反射性喉痉挛、喉水肿等。

三、预防性气道管理1.对于预计气道通气困难的小儿,应选择合适的气道管理方法,如使用面罩通气或喉罩通气等。

2.在进行气道管理前,将小儿卧位调整至适合操作的位置,如头后仰位或侧卧位等。

3.保持小儿的唾液和呕吐物通畅,预防气道梗阻。

四、无创通气1.对于需要长时间麻醉或间断性通气的小儿,可以考虑无创通气,如面罩通气、喉罩通气等。

2.选择合适的面罩或喉罩尺寸,确保与小儿面部的密合度,避免漏气和气道堵塞。

3.监测小儿的呼吸频率、心率、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通气压力和支持水平。

五、有创气道管理1.对于预估气道困难的小儿,应及时建立有创气道,如经口插管、经鼻插管或经气管切开等。

2.选择合适的插管尺寸和类型,确保与小儿气道的适配性和通气效果。

3.进行气管内插管或导管固定,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误口腔插管。

六、气道并发症管理1.密切监测小儿的呼吸、循环、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气道并发症。

2.对于气道堵塞、胃胀气、误纳胃内容物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气道吸引或排空。

七、麻醉复苏期气道管理1.在麻醉复苏期,及时评估小儿的气道功能和保护能力,采取有效的气道管理措施,如拍背、口咽抽吸等。

2.确保小儿的唾液和异物排出通畅,避免气道阻塞。

3.在麻醉复苏期结束后,及时拔除插管或导管,保证小儿的自主呼吸。

总结:小儿麻醉气道管理指南是为了确保小儿麻醉过程中气道的畅通和管理,保障小儿的安全和有效手术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范。

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

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

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一、麻醉气道即麻醉时向患者提供连续通气的管道。

1. 对于无前病史的健康小儿,常用的气道是经嘴部、鼻部介入的简单支气管插管或者口咽插管。

2. 如果小儿有上呼吸道感染,建议使用口咽插管,这样降低了感染的危险。

3. 如果小儿合并胸外科手术,应考虑吸气期经支气管插管。

4. 对于特殊情况如颌面畸形、对插管不太友好,或者涉及头颈部操作等,需要异物检查性麻醉时,应考虑经鼻腔介入的管路,包括在小儿面罩下直接进行经鼻腔气管插管或者鼻腔和口咽的结合。

二、呼吸管理1. 插管后新鲜气体混入:当插管完成后,必须注意每隔几分钟混入一次新鲜气体,以预防可能的紫外线损伤,最常见的气体是氧气。

2. 气道压力控制:为了预防插管和持续气管导管(CTT)低灌肺、气道受病毒、细菌或抗生素损耗等病情,以及预防氣死亡,应适当调整潮气量和正隆管压,一般插管牵引压力为0-20cm 左右,使用低潮气量(不低于4-6ml/kg)维持最佳呼吸状况。

3. 呼吸管理:调节麻醉中身体气体稳定性,各种支持性呼吸治疗是必须的,包括必要时行持续正压通气(CPAP)、非插管性正向压交换机(NIPPV)等。

三、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避免把插管深入及入喉过深,尤其是牙列高的婴儿;2. 支气管导管的插入时,应尽量避外免受紫外线的影响;3. 插管前每位婴儿应想得到头面超声检查或CT检查,以增加插管成功率;4. 插管和拔管时应有锚定,以防止口咽或气管深处出血;5. 插管时应配合头面部和血气检查,对消化道灌洗物等异物要及时清除;6. 气道的安全可用红外线辅助照射和相应的监护器官检测;7. 呼吸管理时应分析病情,选择合适的支持性病护;8. 合适抗菌素使用基于抗菌观念,预防气道感染;9. 应熟悉成人及小儿应用气道管理设备的操作原理,建立合理的气道安全系统;10. 如果出现不同症状,应及时拔管予以确定治疗。

麻醉学考试资料:小儿麻醉呼吸道的管理及麻醉相关注意事项(三)

麻醉学考试资料:小儿麻醉呼吸道的管理及麻醉相关注意事项(三)

麻醉学考试资料:小儿麻醉呼吸道的管理及麻醉相关注意事项(三)细节决定成败,在小儿呼吸道管理方面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点。

今天整理关于小儿喉罩使用应注意问题,内容如下:Ⅰ.喉罩大小的选择要合适,很多书上都可以找到病人体重与喉罩大小的对应表格。

我们发现当患儿的体重大大超过或者低于该年龄组的标准体重时,不能完全按体重选择喉罩。

应根据小儿的发育情况参考标准体重进行选择。

Ⅱ.喉罩的位置要正确:小儿喉罩容易放置过深或者过浅,也容易发生旋转移位。

我们目前使用的螺纹管接头太僵硬,接上喉罩后旋转力过大。

我们采用ICU接呼吸机的软接头代替普通螺纹管接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在小婴儿尤有必要。

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将普通螺纹管接头的方向转至胸部,螺纹管两支分别通过头的两侧再与接头连接。

这样,喉罩管可保持正常的向胸部弯曲的弧度。

Ⅲ.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尽管喉罩的刺激远远小于气管导管,但外科手术本身需要足够的麻醉深度减少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

麻醉过浅,吞咽、咳嗽反应可能导致喉罩移位,严重时甚至导致喉痉挛。

Ⅳ.麻醉期间应特别注意呼吸道的阻力和通气量,一旦阻力过大或者漏气严重时,最好立即拨出喉罩行面罩通气或者改为气管插管。

此类麻醉期间可能维持自主呼吸,也可能为控制呼吸。

以保留自主呼吸为安全。

但自主呼吸期间需密切观察通气量是否足够。

我要再次强调CO2监测的重要性。

D.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应根据麻醉前对呼吸道评估的结果针对不同个体采用不同的麻醉诱导方法。

Ⅰ.一般诱导方法:对预计无通气困难、无插管困难和误吸高危病人,建立静脉通道后,静脉给予芬太尼2-3 g/kg,丙泊酚2-3mg/kg和肌肉松弛剂行气管插管。

Ⅱ.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适用于术前预计有插管困难而无通气困难的患儿,以及隔疝,先天性食道闭锁气管食管漏的患儿。

我们发现正常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保留自主呼吸下插管可避免操作者过分紧张,也可避免因未发现的解剖畸形而导致呼吸失控。

保留自主呼吸的方法可以在2-3%七氟烷面罩吸入维持下,给予咪唑安定0.05-0.1mg/kg,1 g /kg 左右芬太尼,1-1.5mg/kg 丙泊酚,不用任何肌肉松弛剂。

小儿麻醉标准操作流程

小儿麻醉标准操作流程

麻醉前准备
5.麻醉监测 ▪ 基本监测包括无创血压、心电图、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全麻可加
PetCO2监测。对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或失血量多,加有创动、静脉 监测。长时间机械通气需监测动脉血气,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呼吸 参数。
麻醉前准备
6.药品准备 ▪ 按计划准备麻醉药品、血管活性药及其他药品。 ▪ 根据需要的浓度对药物进行稀释,如咪达唑仑1mg/ml(5ml),舒
麻醉实施与管理
4.麻醉维持 ▪ 麻醉维持静吸复合,以静脉为主,如丙泊酚4~12mg/(kg·h),或
丙泊酚血浆/效应室靶控浓度 1.5~4μg/ml,辅以七氟醚吸入,按 需间断追加麻醉性镇痛药和肌松药;也可用瑞芬太尼 0.5~1.0μg/(kg·min),注意术毕瑞芬太尼停止前追加镇痛药。
麻醉实施与管理
芬太尼2.5μg/ml( 10ml),瑞芬太尼25μg/ml(20ml)丙泊酚 10mg/ml(10ml),维库溴铵1mg/ml(5ml),麻黄素6mg/ml,阿 托品 0.1mg/ml 等。
麻醉实施与管理
(一)基础麻醉 1.方法 ▪ 对不能配合、不能进人手术室的患儿及东莨菪碱可同时给予。 2.注意事项 ▪ 如术前患儿已有呼吸道部分梗阻或呼吸抑制,一般情况衰弱,严
麻醉实施与管理
(五)气管插管/喉罩全麻 1.气管插管全麻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包括保障上呼吸道通畅,避免胃内容物反流误吸,需要 长时间正压通气,以及需要反复吸除气管内分泌物。 (2)禁忌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
麻醉实施与管理
2.喉罩全麻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1)无呕吐反流风险的手术,尤其是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 2)当困难插管而被迫使用喉罩以后,喉罩可作为气管内插管的向导。 3)通过喉罩可施行纤维光导支气管镜激光烧灼声带、气管或支气管 内小肿瘤手术等。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护理配合与观察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护理配合与观察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护理配合与观察【摘要】婴幼儿手术全麻是婴幼儿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护理配合和观察至关重要。

在术前,护理配合包括婴幼儿的准备和家长的安抚,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过程观察要及时记录生命体征、麻醉效果和手术情况。

麻醉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意识恢复和疼痛管理。

麻醉后的观察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和皮肤颜色等。

了解婴幼儿手术全麻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重要的。

婴幼儿手术全麻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正确的护理和观察可以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1. 婴幼儿手术全麻2. 护理配合3. 观察4. 术前护理5. 手术过程6. 麻醉后护理7. 麻醉后观察8. 并发症9. 结论10. 重要性1. 引言1.1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重要性婴幼儿手术全麻是一种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全身麻醉方法,适用于需要进行较长时间手术或对手术需求较高的婴幼儿患者。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确保手术过程中婴幼儿的安全、舒适和合理的止痛。

在麻醉状态下,婴幼儿不会感受到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同时可以有效控制婴幼儿的体动,避免对手术的干扰。

婴幼儿手术全麻还能够减轻婴幼儿手术时的焦虑情绪,帮助他们更快地恢复健康。

在婴幼儿手术全麻的过程中,专业的护理配合和细致的观察至关重要。

只有充分了解婴幼儿手术全麻的特点和要求,才能够提供更加周到和有效的护理服务,保障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重要性在于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手术风险,确保婴幼儿的健康和康复。

2. 正文2.1 术前护理配合术前护理配合是保证婴幼儿手术全麻安全进行的首要环节。

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要检查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体温等,确保患儿的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儿的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在手术中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要告知患儿家属手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避免手术时患儿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

小儿麻醉操作规范

小儿麻醉操作规范

小儿麻醉操作规范(一)术前准备:①患儿准备:术前禁食时间:<6月,禁:固体4h,清饮料2h6—36月, 6h, 3h>36月, 8h, 3h 麻醉师应向家长强调术前禁食禁饮的必要性,如因手术延迟禁食时间过长,术前应静脉输液,5岁以下小儿术前最好建立静脉通路。

②了解营养发育情况:小儿体重(kg)计算法:(出生体重3kg;1~6月,月龄×0.6+3; 7~12月,(月龄-6)×0.5+6×0.6+3; 2~12岁,年龄×2+8)。

小儿身长计算:(年龄×5+75cm)(2岁以上)。

血红蛋白<100g/L或红细胞压积(Hct)<0.3应纠正。

③麻醉师术前必须访视病人,与病儿建立感情,减少其恐惧心态,避免术后精神创伤。

根据病史、检查情况向家长讲明麻醉的风险性,以取得理解。

进行评估决定麻醉方法和家长签署麻醉协议书。

对伴有上呼吸道感染者施行全麻,麻醉期间并发症多,可发生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紫绀等,暂停选择性手术。

发热伴有其它炎性症状或疾病,应暂停择期手术。

急症手术发热者应适当降温。

④实施方案的准备:麻醉师麻醉前对实施的麻醉做好全面的准备,合适的麻醉器具(麻醉机、咽喉镜、加压面罩、气管导管、喉罩等),所需药品稀释、标签、备用,监护仪性能完好,积极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新生儿、早产儿室温35-37℃为宜),备小儿绑手带及脚带、肩下垫枕。

(二)术前用药:②托品0.01-0.02mg/kg,新生儿0.1mg/次,早产儿酌减。

②对于不合作患儿,给予氯胺酮(肌注4-6mg/kg或静脉1-2mg/kg)麻醉后,抱入手术室,没有建立静脉通路的建立静脉通路。

(三)连接好监护仪进行监测。

(四)三种麻醉实施方案:静脉麻醉1.适应症:短小简单浅表手术。

2. 氯胺酮1-2mg/kg(20ml注射器稀释5mg/ml)静脉注射,必要时追加1/2-1/3,可复合异丙酚维持,异丙酚诱导剂量:2-2.5mg/kg 泵注剂量:小儿9-15mg/kg/h,成人4-12mg/kg/h,可根据患儿情况调整泵注速率.麻醉中密切注意呼吸情况,麻醉师不能离开并需常规给氧,监测Sp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下 颌角
在插入口咽通气道前应达满意的麻醉深度
肌松药
• 1岁以内一般不用 • 1-3岁慎用 • 手术时间的长短和大小 • 用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
插管前器械和物品准备
1. 麻醉机或通气装置的准备 2. 面罩、口咽和鼻咽通气道 3.气管导管及相关物品(气管导管、插管芯、润 滑剂、 喷雾器、注
小儿气道特点
头大舌大会厌大 颈短颈软口鼻小 最狭窄是声门下 固定导管最重要
你 的 口 水 香 极 了
上感对呼吸道的影响
分泌物增多,呼吸道由于炎症反应激
惹,围手术期憋气、氧饱和度降低、喉痉 挛、支气管痉挛等呼吸道合并症的发生率 明显增加。根据2万例大样本前瞻性研究, 发现:这些合并症发生的可能性较正常高 出2-7倍,全麻和气管插管者则高出11倍。
常见插入困难的原因
• 麻醉深度不够 • 张口受限 • 会厌被LMA的前端推向喉口 • LMA前端的通气口未对向喉口 • LMA通气罩的钟向位置不正确 • 头颈部活动受限
置管是否成功
• 胸廓运动 • 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 • 颈部和胸部听诊 • 气道压的峰值 • 呼吸气潮气量 • 氧饱和度的维持 • 纤支镜镜检
MaplesonD系统(Bain同轴环路)
Bain环路
1972年首先又Bain描述,故称为Bain同轴环路。新鲜气流量 (FGF)要达到分钟通气量的1.5~2倍。控制呼吸时体重小于10kg者 FGF需2L/min;10~35kg者,需3.5L/min。
• 优点:① 新鲜气流可被加湿 ② 可取代紧闭循环系统 ③ 既适用自主呼吸,又可用于控制呼吸 ④ 操作远离患儿,更适于头颈部手术
小儿麻醉与呼吸管理
一、小儿气道特点 二、小儿通气系统 三、小儿气管插管 四 2. 鼻孔小,是6个月内的主要呼吸通道 3. 舌相对大,喉相对小,位置高 4. 会厌呈Ω形或U形 5. 环状软骨是小儿喉的最狭窄处 6. 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在4~6岁时最大 7. 氧耗增加和氧储备低 8. 心动过缓是对缺氧的主要反应
小儿麻醉与呼吸管理
• 据报道发达国家小儿麻醉相关死亡率为 0.2‰-0.36‰
• 小儿不是小大人 • 麻醉风险最高 • 小儿外科的进步 • 小儿麻醉的进展
再再 大小 的的 小大 儿人 也也 是是 小大 儿人
围术期常见的呼吸问题
• 术前禁食水不足 • 麻醉前用药过多过长 • 困难气道 • 通气不足 • 输液过量致肺水肿 • 监测设备不足 • 伴上感的麻醉 • 苏醒不完善送回病房 • 氯胺酮使用 • 过分依赖仪器 • 复合麻醉药物过滥
Pp<2.0kPa则应增加VT。Pp最高不应大于3.0kPa)
T型管系统
• 1973年由Ayre设计,结构简单,易于掌握 • 无活瓣,呼吸阻力和无效腔小 • 也可接贮气囊 • 供气流量大,耗费麻药,污染环境
半开放
Mapleson(麦氏)系统
Mapleson根据通气 系统有无活瓣、贮气 囊、螺纹管及新鲜气 流的进入位置,将其 分为A、B、C、D、E、 F六类,最常用者为D 系统
头状瘤、疤痕 、腺样体和扁桃体增大
• 处理方法 : 1.禁用肌松剂,摸着石头过河 2.口插→鼻插→喉罩→喉导管 3. FOB (3.5mm),光 索 4.逆行钢丝引导
怎 么 姐 姐 的 和 我 不 一 样
但我 有的 时本 也职 给工 主作 人是 顶警 班犬
小儿麻醉与呼吸管理
一、小儿气道特点 二、小儿通气系统 三、小儿气管插管 四、小儿喉罩通气 五、小儿困难气道
小儿通气系统分类
• 全开放: T型管系统,5kg↓ • 半开放:Mapleson系统, 5-10kg • 半紧闭: 10kg↑ • 全紧闭: 麻醉机要求高(Pp>2.0kPa,则应增加f,如
• 缺点:① 内管气流急速可增加呼吸阻力 ② 无湿化装置时易造成气道干燥 ③ 内管吸入麻药要慎重
有 奶 便 是 娘 啊
小儿麻醉与呼吸管理
一、小儿气道特点 二、小儿通气系统 三、小儿气管插管 四、小儿喉罩通气 五、小儿困难气道
面罩通气
选择适合于小儿面部形状、死腔量最小的面罩
透明面罩:常用,小儿不易惊恐,可观察患儿口 鼻部情况
听诊双肺呼吸音)
7.剪短导管
怪 了 它 怎 么 不 怕 我
小儿麻醉与呼吸管理
一、小儿气道特点 二、小儿通气系统 三、小儿气管插管 四、小儿喉罩通气 五、小儿困难气道
喉罩通气
从销量上看,用于小儿的喉罩仅为成人型 喉罩的1/5,但从术中采用LMA通气的机率、小 儿麻醉大多需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特点,以及 作为呼吸道通畅对小儿麻醉的重要性等角度分 析,LMA在小儿呼吸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喉罩通气注意事项
• 部分性呼吸道梗阻 • 胃胀气 • 返流误吸 • 移位 • 短小手术
只 要 自 己 投 入 管 他 真 假
看 这 个 粉 丝
小儿麻醉与呼吸管理
一、小儿气道特点 二、小儿通气系统 三、小儿气管插管 四、小儿喉罩通气 五、小儿困难气道
小儿困难气道的处理
• 原因:头面部畸形、腭裂、大舌、小、肿瘤、脓肿、喉乳
喉罩通气
• 不用喉镜,操作简便易学 • 麻醉深度、肌松 • 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 无声带损伤 • 气道阻力小 • 婴幼儿 慎用(气道梗阻 ,漏气,>6.5kg)
喉罩标准型号
Size 1: 新生儿或<5kg婴幼儿(充气2-4ml) Size 1.5: 5-10kg(充气4-6ml) Size 2: 10-20kg(充气10ml) Size 2.5: 20-30kg(充气14ml) Size 3: 儿童、青少年、小个成年人(充气25ml) Size 4: 成人(充气35ml) Size 5: 大个成人(充气40ml)
气注射器、插管钳、胶布、牙垫)
4.喉镜操作相关设备(新生儿应准备直喉镜片) 5.听诊器 6.PETCO2监测仪 7.脉搏氧饱和度仪
气管插管
1.选择导管:导管内径:ID(mm)=年龄/4+4 2.体位: 6岁以下水平位,6岁以上轻度屈曲位 3.检查牙齿 4.喉镜的使用 5.气囊 6.插管深度:气管中段(新生儿气管长度仅5cm、头颈的扭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