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拟写一句话新闻教案
高中语文新闻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手法。
(2)了解新闻采访、编辑、发布的流程。
(3)提高新闻敏感度和新闻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新闻写作的特点和技巧。
(2)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实践操作,提高学生新闻写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
(2)激发学生对新闻工作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客观公正的写作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新闻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手法。
2. 新闻采访、编辑、发布的流程。
3. 新闻敏感度和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新闻写作中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2. 新闻采访技巧和编辑能力的提升。
3. 新闻写作实践中的创新和突破。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新闻写作教材、案例、多媒体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新闻写作相关知识,搜集新闻素材。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新闻?新闻有哪些特点?2. 引导学生思考新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新闻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手法:(1)新闻标题:简洁、醒目、吸引读者。
(2)导语:概括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3)主体:详细叙述新闻事件的经过、原因、结果等。
(4)结尾:总结新闻事件的意义或展望未来。
2. 新闻采访、编辑、发布的流程:(1)采访:了解新闻事件,搜集素材。
(2)编辑:整理、加工素材,形成新闻稿件。
(3)发布: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渠道传播新闻。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分析其结构和写作手法。
2. 引导学生总结新闻写作的技巧和经验。
(四)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提高新闻敏感度?(2)新闻采访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如何提高新闻编辑能力?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五)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新闻题材,进行采访、写作和编辑。
一句话新闻(完结稿)

因辐射超标 ,三星紧急召 回问题手机C450。
把下面一则新闻改写成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0个字)
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 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 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0.16 元,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降到0.2元。固 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指标降为500元至1500元;住 宅同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 收取初装费。与电话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 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 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 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 高到0.80元。
若是主谓结构的标题,加标点即可 成为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所包含的要素比标题和标题新闻要多 一些。对象、事件、时间、原因为首选因素,倘 是动态新闻,以时间为主选,倘涉及未来事情, 其原因的价值大一些。可用复句或单句,但一般 以单句为主。
简而言之
新闻标题: 谁 + 怎么样(或干什么)
一句话新闻: A、眼前事件 人物+事件+ 时间 (或+ 原因) B、未来事件 人物+事件+ 原因 (或+ 时间)
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本报讯,三星公司在2007年发布了一款入门 级直板手机C450(国内型号C458),虽然该机 只是一款功能简单的低端机型,但凭借72g的轻 巧机身和不到800元的上市价格还是获得了不少 用户的青睐。不过近日,三星总部却突然发出召 回该机的公告,其原因是由于C450在某些特定环 境下不符合辐射标准。 虽然三星目前还没有公布C450辐射超标的详 细信息,并且也不能确定该辐射危害究竟到达何 种程度,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三星还是向在2008 年9月1日后购买该机的荷兰用户进行召回,并向 广告、报纸等媒体发出了召回公告。
高中语文拟写一句话新闻教学案

拟写一句话新闻教案(压缩语段------拟写一句话新闻【教学目标】应对高考考点,让学生掌握“拟一句话新闻”的解题技法。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分别用“要素提取法、去枝取干法、要点概括法”解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综合运用“要素提取法,去枝取干法,要点概括法”解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考点分析,题型归纳。
压缩语段是通过对一个句群或几个自然段的信息作筛选、提炼、整合,以达到概括信息的目的。
主要考查三个方面的能力:①理解材料的能力;②筛选信息的能力;③整合信息的能力。
压缩语段自2000年《高考考纲》中首次列为考点后,立刻成了语文学科的一个考查热点。
预计最近几年仍将是考查的热点。
它的题型设置常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概括内容要点或作者的观点,②拟写新闻、广播稿的标题或一句话新闻,补写消息导语,③根据材料对某一概念下定义。
④提炼关键词二、教学目标掌握拟写“一句话新闻”题的解题技法三、拟写“一句话新闻”(一)什么是“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
它要求比标题具体丰富,比导语简洁明了。
(二)“一句话新闻”题的解题技法1、要素提取法新闻属叙事类文体,采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
新闻的格式一般特点,决定了答题的信息区间主要是导语一段,因此,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导语部分。
【例题】1:根据下面的消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14字)微软公司目前的挑战不仅来自司法部和市场上强大的竞争对手,还来自内部——人才流失。
在过去18个月,多名重量级相继离开,包括科技主管南茜•迈德福及领导发展视窗95的西尔弗伯格。
发现他们离职原因有一个共同点,即感到微软已失去活力。
解题思路: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提取信息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根据文意可知,陈述对象是微软人才,所发生的事情是:微软人才流失,特别是重量级人物的离去,而流失原因是他们感到微软已失去活力。
高中语文新闻教案最新8篇

高中语文新闻教案最新8篇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诗的本质特征,学会比较中外诗歌在形式上的不同点。
2.梳理文章的写作脉络【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法和比较阅读法,提高阅读中外诗歌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阅读和研究中外诗歌的正确态度,激发热爱诗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来揣摩关键语句的方法,体会钱钟书先生阐述的中国诗特征所使用的比喻和引用手法。
三、教学方法对比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作者的作品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围城》的作者,大家猜出是谁了吗?对,就是钱钟书,就是这位学贯中西的鸿儒——钱钟书先生,他的众多著作至今在国内外学术界仍享有很高的声誉。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文艺论文《谈中国诗》。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批注阅读全班学生在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自主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究:1.默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开篇从比较文学的视野,交代了作者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第二部分,作者在与外国诗歌的对比阅读中,说明中国诗歌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第三部分:作者辩证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本质特征。
2.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出中国诗的本质特征。
明确:(1)早熟而缺乏变化,“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篇幅短小,“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而的轻鸢剪掠”。
(3)中国诗深厚情韵,富于暗示性,如“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看到了无垠”。
(4)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原因是,中国的诗格较轻,且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
(相应板书。
)(三)品析语言,合作交流1.学生自主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本文语言在形式上的特色,并在文中举出相应的例子加以说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精品教案短新闻两篇新

湖南省郴州市第五完全中学高一语文《短新闻两篇》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
2、培养学生阅读新闻和写作新闻的能力。
3、强化学生关注社会、洞察人生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对新闻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难点: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技能。
课时安排:2课时【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为拓展训练课型,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安排两课时,划分三个教学板块:了解新闻—介绍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研读新闻—在课文内拓展训练;写作新闻—向课外拓展训练。
教师加强训练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新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千世界时时刻刻都有信息。
新闻就是传播信息的,“就是能够唤起读者、唤起人们的关心,进而教诲他们,鼓舞他们并使他们能够得到乐趣的一种对于人们活动的最适时的记录”(美国华连)。
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闻特有的文化、审美功能,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有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
(二)阅读和写作新闻:教学板块之一:了解新闻——介绍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
包括以下内容:①新闻的定义②新闻的特征③新闻的类型④新闻的结构。
教学板块之二:研读新闻——在课文内拓展训练《别了,“不列颠尼亚”》:①在选材上有何独到之处?②“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时刻。
”搜集有关香港历史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①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②“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
请你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高考怎样拟写一句话新闻PPT课件

右,甘肃省兰州市夜空出现红白两道亮光,由西南向东北方
向飞去,随即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兰州方圆100公里之内的
地方出现强烈的震感。事发当晚有人猜测可能是陨石坠落,
为此兰州警方抽调大批警力连夜进行搜寻。
当日晚11时36分,在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往永登县拉煤的司
机张先生称,他驾车驶至永登县通远乡时,突然一道亮光在
的爆炸声惊醒,当时他还以为地震了。
不明物体出现后,兰州市110指挥中心立即指令红古、西
固、安宁、城关区以及榆中县等县区的公安民警全力寻找不
2020/5/18
.
4
明飞行物。截至12日下午3时,警方仍在全力寻找不明飞行
(1)答题要点 ①时间:其中,第一、第二个时间都是最重要的时间信 息,其实是同一个信息,如果要受字数的限制,还应该 压缩或改变说法,这里可压缩为“12月11日晚”。 ②地点:甘肃省兰州市 ③人物:兰州警方、张先生、冯先生、米先生。分 析: 兰州警方是主要的。 ④事件(过程、结果):“出现”、“爆炸”、“震 感”、 “搜寻”等。分析:“搜寻不明飞行物”为重点 ⑤原因(目的):事发当晚有人猜测可能是陨石坠落。 (略去)
学会拟写一句话新闻
2020/5/18
.
1
学习目标:
1.准确筛选重要信息 2.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学习重点:
一句话新闻的拟写方法
2020/5/18
.
2
筛选信息
步 骤
整合信息
表述信息
2020/5/18
.
3
例1: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新华网兰州2004年12月12日电 12月11日晚11时36分左
同议时论也性烛文照段出:作可者以巨采大的取人抓格中力心量句。的方法。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短新闻两篇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和报告文学的特点。
2、掌握新闻和报告文学的创作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新闻和报告文学的特点。
2、掌握新闻和报告文学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新闻和报告文学的创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教学资料教学时间安排两个课时短新闻两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教学重点1、体会《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的有机融合。
2、分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常见的消息有何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把握新闻的背景材料的新闻细节,仔细揣摩、品味文中具有深刻含意的语句。
教学方法讲解法、探究法、品味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磁带教学时间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香港历来是我们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却遭殖民统治者蛮横地抢占,当地人民饱受残酷的压榨。
百年沧桑最终换来云开日见,受苦受难的孩子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二、文本解读(一)知识积累1、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
为了记下这一盛事,新华社四位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文,齐声朗读全文。
2、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新闻的特点和创作手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新闻报道有什么特点?明确:真实、新鲜、迅速及时、具有重要性。
(二)信息筛选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篇短新闻,哪些写的是新闻事实?哪些是背景材料?想想可以分为几部分?明确:第1、2、3、5、6、7、8、9段。
2、那么第4段和最后一段就应该是什么?明确:背景材料。
3、那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明确:第1段为第一部分,剩下的为第二部分。
一句话新闻学案(教师版)

《压缩语段之拟写一句话新闻》学案学习目标:1、熟悉高考题型。
2、掌握“拟写一句话新闻” 的方法和规律。
3、培养筛选、提炼、整合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掌握“拟写一句话新闻” 的方法和规律。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讲练结合学时安排:一学时自主学习:一、知识储备1、新闻六要素:When(何时)、 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
HOW(如何)。
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
2、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3、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4、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
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5、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采用新闻标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
二、考点精析1、考查目的:考查对语段中有关信息的抽取提炼能力2、考查方式:主观题,将一则消息报道缩写为一句话。
3、高考链接:见《3+x对口招生考试教程》53页2007年高考真题三、课前预演试分析下面这则示例中的答案包含了新闻中的哪些信息,据此总结一句话新闻的答题要点。
示例:根据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5个字。
北京市公安机关为加强追逃专项斗争力度,采取“网上作战”等高科技手段对在逃人员分级督捕,自7月1日至8月2日,将211名在京作案后逃跑的犯罪疑人缉拿归案。
据介绍,按照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的部署。
北京市公安局自5月份开始对全市1990年以来的负案、批捕、扣留在逃犯罪嫌疑人和从监管等场所逃脱的犯罪嫌疑人和罪犯,进行全面调查,将查出的1000余名在逃人员的情况全部输入计算机上网.并与公安部联网。
答案:北京公安为加强追逃力度采取“网上作战”手段,本月缉拿逃犯211名。
分析:北京---地点公安---人物(对象)本月---时间采取“网上作战”手段缉拿逃犯211名---事件(经过、结果)为加强追逃力度---原因(目的)总结:一句话新闻”必须包含的答题要点是: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对象),④事件(过程、结果),⑤原因(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写一句话新闻教案(压缩语段------拟写一句话新闻【教学目标】应对高考考点,让学生掌握“拟一句话新闻”的解题技法。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分别用“要素提取法、去枝取干法、要点概括法”解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综合运用“要素提取法,去枝取干法,要点概括法”解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考点分析,题型归纳。
压缩语段是通过对一个句群或几个自然段的信息作筛选、提炼、整合,以达到概括信息的目的。
主要考查三个方面的能力:①理解材料的能力;②筛选信息的能力;③整合信息的能力。
压缩语段自2000年《高考考纲》中首次列为考点后,立刻成了语文学科的一个考查热点。
预计最近几年仍将是考查的热点。
它的题型设置常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概括内容要点或作者的观点,②拟写新闻、广播稿的标题或一句话新闻,补写消息导语,③根据材料对某一概念下定义。
④提炼关键词二、教学目标掌握拟写“一句话新闻”题的解题技法三、拟写“一句话新闻”(一)什么是“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
它要求比标题具体丰富,比导语简洁明了。
(二)“一句话新闻”题的解题技法1、要素提取法新闻属叙事类文体,采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
新闻的格式一般特点,决定了答题的信息区间主要是导语一段,因此,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导语部分。
【例题】1:根据下面的消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14字)微软公司目前的挑战不仅来自司法部和市场上强大的竞争对手,还来自内部——人才流失。
在过去18个月,多名重量级相继离开,包括科技主管南茜•迈德福及领导发展视窗95的西尔弗伯格。
发现他们离职原因有一个共同点,即感到微软已失去活力。
解题思路: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提取信息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根据文意可知,陈述对象是微软人才,所发生的事情是:微软人才流失,特别是重量级人物的离去,而流失原因是他们感到微软已失去活力。
又因为:一句话新闻必须是一句话,也就是说必须是一个主谓句式的长单句,那么我们就要把相关内容要点压缩变成一个包含“人物”或“事件”的主谓式陈述句。
参考答案:众多微软人才因公司失去活力而离职。
2.中新社北京4月15日电(记者马海燕)2012年清华大学计划招收本科生3372人,与往年基本持平。
除北京市计划招生人数减少18人外,中西部部分省份投放的招生名额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他省份招生人数基本保持稳定。
清华大学15日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北京及周边省份的几千名考生和家长来到清华园,参加招生政策宣讲、名师专题讲座、院系部门咨询、图书馆和校史馆参观、实验室体验等活动。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于涵就今年的招生信息进行说明时表示,今年减少招生生源的只有北京市,其他省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重点将招生计划向生源数量相对较多、升学压力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倾斜,对甘肃、陕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等西部12省(区、市)均扩大了招生计划投放,同时对升学压力较大的河南、山东、广东、安徽、湖北、河北等省也重点增加了招生计划投放。
扩招的省份招生名额主要来源于保送生数量的大幅减少和自主招生机动名额减少。
特别是保送生数量比上年减少约40%,空出约200名的招生名额都将用于高考普通招生。
为培养高层次的军事飞行领军人才,清华大学2012年还将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理科高中毕业生中招收32名预备飞行学员,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联合培养。
于涵说,由于飞行员选拔、培养的特殊性,只有参加并通过空军组织的初选、复选、定选的考生才有资格报考“飞行员班”。
这则新闻的信息区间就集中在导语一段,正文是对导语的进一步说明和适当补充,最后一段是次要信息。
现在,我们就根据新闻要素,以“导语”为搜寻概括的重点,同时兼顾其它内容,筛选答题信息点:时间:2012年。
地点:清华大学校园。
人物(对象):于涵,代表的是清华大学。
事件(过程、结果):表述事件的关键点在于寻找关键性动词。
这里有“招收”“减少”“增长”等。
原因(目的):扩招的省份招生名额主要来源于保送生数量的大幅减少和自主招生机动名额减少。
这一点不是主要信息,可以略去。
我们将上面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组合,就可以写成一句话新闻了:2012年清华计划招3300余人,北京减招中西部扩招。
【当堂巩固】1、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0.1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
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500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
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22个字)解题思路:寻找新闻五要素:(1)、看考题所给的材料,没有内容上的总括,但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与电信收费标准......邮资......”可见:陈述对象为:电信费、邮资(2)、二者干什么呢?“调整”“结构性调整”。
显然事件为“调价”。
(3)、再看附加条件,“附加条件”不可忽视,一般说来,它即是条件的限制,又是答题角度的暗示。
此题的“附加条件”是“价格的变动状况”。
诸多数据用22个字不可能一一列举。
综合其中具体的数据看:价格有升有降,即为事件的结果。
(4)、新闻常采用一句话的主谓陈述形式,可概括为“电信费、邮资调价、有升有降”(5)、同时注意新闻的“时效性”。
时间为“3月1日起”应安在状语位置。
参考答案:电信费、邮资、3月1日起调价、价格有升有降。
或3月1日起、邮资上调、电信费有升有降。
2、去枝取干法有的新闻提供的信息比较多,要拟出一句话新闻,先要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去除那些枝叶信息,提取出新闻要告诉读者的主要信息。
【例题】:根据下面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0字)第三套人民币自1962年4月20日陆续发行以来,共发行了13个品种,已在市场上流通了37年。
部分券别因改变图案、冠字号码及颜色等印刷工艺,70年代已实行只收不付。
目前该套人民币仅占整个市场流通量的1.4%,基本上只作为钱币爱好者的收藏品。
随着第五套人民币的陆续发行,市场流通中人民币版别、券别过多,如果加上第二套人民币中的分币,已经形成第二、三、四、五套人民币多版流通的状况。
为了调整人民币类别种类,便于流通使用,减轻商业银行分版清分票币的工作量,中国人民银行于近日发布公告,第三套人民币自2000年7月1日起,停止在市场流通;2000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商业银行网点限制办理兑换。
解题思路:这则新闻提供的信息有:①第三套人民币的发行与流通情况;②目前市场流通中人民币版别、券别过多;③为便于流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第三套人民币自2000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
只能保留一句话,如何辨别筛选呢?新闻有三性:真实性、时效性、受众性。
在语段压缩解题时“时效性”、“受众性”是我们挖掘新闻价值的信息关键所在。
通过辨别筛选出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可知,有时效性的消息应该是第三条信息:第三套人民币自2000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
【当堂巩固】1、为下面信息拟一句话新闻(18字内)⑴华裔作曲家谭盾在国际古典音乐领域中以其融合各文化元素的交响乐、歌剧和多媒体创作而独树一帜,为电影《卧虎藏龙》而作的原创音乐更是他的一部成功佳作。
⑵连续获得比利时佛兰德原创音乐奖、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大奖和台湾金马奖。
⑶近日该作品又获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及主题曲提名。
⑷对此,谭盾表示:“作为一个作曲家,我的梦想是让音乐成为无国界、跨领域的艺术。
现在这个梦想和这份努力经由奥斯卡金像奖,经由‘东西方大家庭’中的观众而广泛传扬,真是让人欢欣不已。
”解题思路:文段可分为四个层次,但⑴⑵二层的内容只能算是“旧闻”,并非当前信息,不能构成新闻主体;⑷是借作者之口描述作者的感受,同样不是新闻主体内容;只有⑶才具有新闻价值,具有时效性。
这一句话新闻可提炼为:近日,谭盾作品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不少学生竟以“谭盾在其音乐作品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后表示非常欢欣”、“谭盾音乐无国界梦想成真”等,诸如此类未抓住主体新闻事件的答案回答下题。
)3、要点概括法有的新闻提供的信息是由多个要点组成,各要点又无主次之分,这就需要对多个要点进行概括,然后作答。
【例题】阅读下面的一则短新闻,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15字)在重庆库区,国家决定初步纳入规划保护的文物点为754处,到目前为止,在501处地下文物中已开展工作的项目仅42处,不足10%;已经完成发掘面积4.85万平方米,不足发掘总面积128.76万平方米的4%。
地面文物244处,由于规划滞后,文物搬迁选址工作举步维艰,至今搬迁工作无法实施。
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移民迁建区的施工建设与开发,大量古墓葬、古遗址、古民居、石刻等遭到破坏;盗掘古墓葬、古遗址的事件屡有发生,也给抢救工作增加了难度。
解题思路:这一则新闻共三句话,包括三个要点:①文物发掘进展缓慢;②文物搬迁无法实施;③破坏盗掘文物现象严重。
三个要点概括下:为什么要发掘文物,搬迁文物?目的是保护文物。
但这个工作非常困难,用文中的话就是举步维艰。
再加上六要素中的地点,就可以表达为:重庆库区文物保护工作举步维艰。
【当堂巩固】根据下文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15字)2004年12月5日10时50分,随着最后一组数据核对完成,我国自主研制的SARS 灭活疫苗Ⅰ期临床试验圆满结束。
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共同宣布:临床试验中,36位受试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其中24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全部产生了抗体,这表明我国自主研制的疫苗是安全的,初步证明是有效的。
Ⅰ期临床试验的完成,,标志着SARS疫苗研究的难关已基本攻克,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进一步研究创造了条件,也具备了在紧急状态下保护高危人群的潜力。
这是我国SARS科技攻关取得的一项标志性重大成果,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Ⅰ期临床试验的SARS疫苗。
解题思路:1我国自主研制的SARS灭活疫苗Ⅰ期临床试验圆满结束”2 SARS灭活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的成果,即“疫苗是安全的”“有效的”;3介绍其成果的研究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