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
日本觊觎钓鱼岛的由来

海烟云haiyanyun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隶属于台湾省,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非法窃取。
1943年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明确规定:“要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
”1945年中美英三国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强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既然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其所攫取的所有中国领土,这当然包括在甲午战争中非法侵占的钓鱼岛。
1885年至1894年上半年的10年,是日本进行侵华战争的准备阶段;1894年7月至1895年4月,是中日甲午战争的进行阶段。
在这11年里,日本政府3次图谋侵夺钓鱼岛,前两次未能实施,第3次终于得逞。
日本政府第一次打钓鱼岛的主意是在1885年。
这时,日本武力吞并琉球王国已有6年,并于1884年正式在此建立冲绳县。
得陇望蜀,台湾成为日本下一步侵略扩张的重要目标。
位于日本冲绳县和中国台湾省中间的钓鱼岛,便显得极具战略地位,很自然地被日本军国主义所觊觎。
正当此时,一个名叫古贺辰四郎的日本商人扮演了重要角色。
此人航行时路经钓鱼岛,发现岛上有大量信天翁栖息,便想在此采集羽毛销往欧洲赚钱,于是在1885年6月通过冲绳县向内务省申请租用该岛。
9月初,这份报告传到内务卿山县有朋手中,正中其下怀,立即命令冲绳县对钓鱼岛进行调查并提出意见。
9月22日,冲绳县令西村舍三向山县有朋提交了书面调查报告:“盖久米赤岛、久场岛及鱼钓岛自古皆为本县所称之名。
为冲绳县所属,决无异议。
然其与数日前所至之大东岛地势相异,而与《中山传信录》中所载之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相同,无置疑之处也。
若果为一者,则已为清国册封之旧中山王之使船所详悉,且各命其名,以为琉球航海之目标。
故若效此次大东岛之行,勘察之后即立标桩,恐有所不妥。
”这个报告收录在日本的官方档案中,是一篇重要的历史资料,值得仔细解读。
钓鱼岛列岛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处,由钓鱼岛(历史上也称钓鱼屿、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三个小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
《开罗宣言》法律拘束在国际法法律秩序中的地位

《开罗宣言》法律拘束在国际法法律秩序中的地位《开罗宣言》法律拘束在国际法法律秩序中的地位本文关键词:开罗,法律,国际法,拘束,秩序《开罗宣言》法律拘束在国际法法律秩序中的地位本文简介:70年前,中、美、英三国首脑齐聚埃及开罗,于1943年12月1日发表《开罗宣言》,明确宣示了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1945年7月26日,发表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开罗宣言》法律拘束在国际法法律秩序中的地位本文内容:70年前,中、美、英三国首脑齐聚埃及开罗,于 1943年12月1日发表《开罗宣言》,明确宣示了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1945年7月26日,发表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以下简称《波兹坦公告》),该公告再一次重申了"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在《日本投降书》中明确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表明《开罗宣言》对日本具有国际法效力。
上述国际政治、法律文件构成了建立战后亚太地区秩序的国际性文件框架,明确了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侵占别国领土行为的非法性,确立了中国对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等主权,是二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秩序的重要保证。
一、《开罗宣言》法律拘束力不容否定否认《开罗宣言》法律性质的人认为,《开罗宣言》仅仅是同盟国首脑之间缺乏书面签署的约定,而且是一个"目的说明".因此,《开罗宣言》不符合条约的格式要求,更不具有对第三国日本产生的法律拘束力。
从国际法角度而言,《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二条一(a)规定:"就适用本公约而言:称"条约’者,谓国家间所缔结而以国际法为准之国际书面协定,不论其载于一项单独文书或两项以上相互有关之文书内,亦不论其特定名称如何。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一)】1、泰罗制(泰勒制):美国工程师泰罗提出的生产管理和工资制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始在美国及西欧国家流行。
其基本内容是:科学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研究出最经济而且生产效率最高的“标准操作方法”;严格地挑选和训练工人;实现差别工资制,不同标准使用不同工资率;实行职能式管理。
泰罗制的普遍推行,给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带来了根本的变革,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2、亚洲的觉醒: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掀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亚洲被压迫的人民觉醒起来,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
其中的重大事件有: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1905-1908年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虽然亚洲各国的革命都失败了,但它唤醒了亚洲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和追求自由民主的意识。
3、巴尔干战争:1912-1913年东南欧各国为争夺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属地而发生的两次战争。
1912年爆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结成反对土耳其的巴尔干同盟,发动了反土耳其战争。
如而起很快战败,它在巴尔干的领土几乎丧失殆尽,被迫求和。
由于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巴尔干半岛各民族终于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
同时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很快于1913年6月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以保加利亚、土耳其为一方,向塞、希两国发起进攻,挑起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结果保加利亚战败求和,失去了马其顿的大部。
战争大大计划了东南欧各国之间的矛盾,同时由于土耳其人的加入,大大超出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性质,成为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温床。
4、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政策。
1921年3月,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收制,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实行产品交换,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
2014时政热点:日本罔顾《开罗宣言》纯属耍无赖

军转干考试2014时政热点:日本罔顾《开罗宣言》纯属耍无赖70年前的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表举世瞩目的《开罗宣言》,确定了惩罚日本的侵略罪行以及战后对日本问题的处理,为建立战后国际秩序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然而,在这个特别重要的日子,“特别强调国际法准则”的日本却是集体失声,没有任何纪念活动,主流媒体只字不提,连学术界也未见举行研讨会。
《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在一年零八个月后发表的《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中再次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这两份重要国际文件是同盟国与日本之间结束战争状态、构建亚太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同时也是中国收复被日本非法窃取的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所有领土的国际法依据。
70年来,战后东亚秩序虽在时代风云中历经演进,但有两个直接源于《开罗宣言》的根本立足点始终未变:一是迫使侵略者尽数吐出侵略果实;二是恢复了受侵略国家的国际地位。
《开罗宣言》完全称得上是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母法”,是东亚各国实现和平共处的法理“守护者”。
但长期以来,日本右翼势力总是煞费苦心地质疑《开罗宣言》存在的法理效力与存在的真实性,试图用片面媾和的《旧金山和约》抵消或取而代之。
同时,在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壮大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社会整体上对这样一份匡扶正义、惩治侵略、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国际法律效力的文件却比较陌生和淡漠,一方面因为日本历史教科书很少提及,另一方面因为日本新闻界一直淡化处理。
但事实究竟是怎样的?要明白《旧金山和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自始至终遭到中国政府的抗议与反对,《开罗宣言》则是中美英苏四大国都承认的。
实际上,日本右翼势力之所以如此仇视《开罗宣言》,恰恰是因为《开罗宣言》中的实质性内容为《波茨坦公告》完整继承,并在盟军战后对日本实施占领初期得到体现。
国家关系史名词解释

1、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避免过早卷入战争,为本国赢得宝贵的战备时间,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支配下,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在保卫西部边界安全的口号下(1、出兵波兰,2、以军事手段解决芬兰问题,3、加紧对波罗的海三国的控制,4、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以控制多瑙河的下游地区),通过扩大西部疆域而建立起防御德国侵略的东方战线。
2、《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9日至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了协调战时关系,在大西洋一艘美国军舰“奥古斯塔”号上举行了会谈。
双方就一致同意的原则发表了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并于9月24日得到苏联的赞同。
宪章对鼓舞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并成为以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从1942年7月中旬到1943年2月初,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与德两国展开了举世瞩目的大会战,即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军从战役初期的战略防御逐步转为战略反攻,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欧洲战略态势的扭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德军的有生力量被大量歼灭;鼓舞了世界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心,苏联的国际地位也由此提高。
4、《开罗宣言》:1943年11月22—26日,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协同对日作战,并就战后事宜进行磋商,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的开罗进行了会谈。
并发布了开罗宣言,肯定了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使中国的大国地位进一步树立起来。
5、布雷顿森林会议----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各国经济、稳定汇率、平衡收支,美国和盟国都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金融组织,以解决诸多经济问题。
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
最终通过了三个重要文件(即《最后协定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决定成立两个国际金融组织(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琉球群岛的主权归属

林海(教授):琉球群岛的主权归属(转)林海, 琉球群岛, 主权, 教授从地理、历史等方面看,琉球群岛的主权无疑是属于中国的。
下面,我们再从法理方面列举中国主张对于琉球群岛的主权的充足理由。
1、开罗宣言(The Cairo Declaration﹐1943.12.1)中、美、英三国1943年发布“开罗宣言”称:“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在剥夺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日本在1945年无条件投降时承诺遵守开罗宣言,因此日本必须把它通过侵略战争所侵占的中国领土包括琉球群岛归还中国。
但是,台湾大学海洋法律研究所教授陈荔彤却撰文提出异议,认为日本侵占琉球群岛是在1872年,是在“开罗宣言”规定的1914年之前,因此中国没有理由主张琉球群岛的主权,而日本的侵占为合法。
众所周知,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
中国的清朝政府与日本于1895年签署了“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和辽东半岛割让给了日本,赔银二亿两。
其后中国又以三千万两白银赎回辽东半岛,而日本占据台湾和澎湖达50年直至二战结束日本战败。
按照陈荔彤教授的逻辑,难道日本侵占台湾和澎湖也是合法,中国没有理由主张台湾和澎湖的主权吗?陈荔彤教授如果不是有意为日本侵占我国领土寻找依据,起码他根本就没有读懂开罗宣言。
开罗宣言的原文是:“The three great Allies are fighting this war to restrain and punish the aggression of Japan. They covet no gain for themselves and have no thought of territorial expansion. It is their purpose that Japan shall be stripped of all the islands in the Pacific which she has seized or occupie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World War in 1914, and that all the territories Japan has stolen from the Chinese, such as Manchuria, Formosa, and the Pescadores, shall be restored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Japan will also be expelled from all other territories which she has taken by violence and greed.”请注意原文的这个句式:“It is their purpose that …… 1914, and that …… ”这里,前面的“that”引导了一个主语从句,即“剥夺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而后面的“and that”引导了另一个主语从句,即“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完善版)14-15-1形势与政策复习题库

14-15-1学期14级本科《形势与政策》复习题库一、判断题,请对下列说法作出判断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4.1884年日本人古贺辰四郎发现钓鱼岛时,钓鱼岛是无主之地。
×5.“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
√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7.上海自贸区是中国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以后,设立的第五个经济特区。
×8.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9.工业文明时代,人和自然整体和谐,局部不和谐。
10.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响环境保卫战。
11.为推进生态文明,大学生应当增强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生态的好习惯。
12.低碳经济是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13.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
14.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之一是加大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开发利用。
15.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但以菲律宾为代表的个别国家企图将南海争端交由第三方裁决,这必然为南海争端和平解决增加了难度。
16.清朝不仅沿袭了明朝的做法,继续将钓鱼岛等岛屿列入中国海防范围内,而且明确将其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
17.日本于1874年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所有附属各岛屿。
18.在中日双方就钓鱼岛的领土主张中,美国采取是中立立场,不偏向于争端中的任何一方。
19.中国通过国内立法明确规定钓鱼岛属于中国。
1958年,中国政府发表领海声明,宣布台湾及其周围各岛属于中国。
开罗宣言观后感

开罗宣言观后感1943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初露的时候,中美英三国首脑美国总统富兰克林&middt;德拉诺&middt;罗斯福(1882~1945)、英国首相温斯顿&middt;丘吉尔和中国国民党总裁、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即:开罗会议),此后的1943年12月1日,美国白宫发表宣言,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
这就是有名的《开罗宣言》。
开罗宣言观后感(一)昨晚,我收看了央视《海峡两岸》特别节目——纪念《开罗宣言》70周年,内心十分感慨。
通过这个节目,尤其是许多详实缜密的珍贵影像资料首次公之于众,我对那段既坎坷屈辱又慷慨悲壮的历史有了某种全新具体的认识。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点毋庸置疑。
然而,它被日本窃取,已经长达如此之久,这种新仇旧恨既像一块巨大沉重的磨盘痛楚地碾压着每一个中国人,又像一束熊熊燃烧的火把激发了所有中国人空前高涨的爱国心!诚如主持人所意味深长解说的,历史不能假如。
作为后人,作为整个历史的一个承前启后的链条,我们有责任做好现在的事情!中日友好,是我们的祈愿。
然而,历史和现实却使我们一次又一次清醒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必然挨打,软弱换不来和平!在领土问题上,中国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妥协!对于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作为志向崇高远大、心胸宽厚博大的中国人,我们始终抱以最坚忍真诚的善意和希望!走和平发展之路,共建美好繁荣的亚太新格局,是中国对世界庄严郑重的承诺!沧海桑田,地覆天翻。
现在的中国早已今非昔比。
&ldqu;三中全会&rdqu;的集结号已经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国家领导人迈着稳重矫健的步履,用开天辟地的巨擘为我们揭开了&ldqu;中国梦&rdqu;的绚烂幕布!请看吧,&ldqu;中国梦&rdqu;的宏伟愿景,像冉冉升起在莽莽苍苍、生机勃发的东方大地上的一轮喷薄欲出、鲜红耀眼的旭日,那么的瑰丽,那么的诱人!她凝聚着所有华夏儿女,振奋着全体炎黄子孙,使勤劳勇敢的中国人谛听着命令和号角,使一切创造得以迸发,一切财源得以广进,汇成一股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洪流!这就是对70年前这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开罗宣言》的最好纪念!开罗宣言观后感(二)由钓鱼岛问题引发的对日本发展的观后感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并非&ldqu;无主地&rdq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
1943年12月1日
1943年11月22日-26日,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和中国蒋介石举行开罗会议,签署了该文件。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诸方面加诸残暴的敌人。
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
三国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以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我三大盟国抱定上述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家目标一致,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
(录自(《国际条约集(1934-1944)》,第4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