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代县羊延寺-张山沟直闪岩矿床特征及其成因浅析
浅析山西省代县汇鑫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 l ^¨川 i 。 l H /I }
/
. |
浅析 山西省代县汇鑫金矿床
地质特征及成 因类型
任 建 新 ( 山西 省 地 质勘 查局 二 一 一地 质 队 , 山 西 忻 州 0 3 4 0 0 0)
摘要 :本文通过对 山西省代县 汇鑫金矿 的矿 区地质特征 、矿体特征等的综合 分析研 究 ,
发现金矿体主要赋 存于北西西向断裂 中, 矿石 由含金、 银、 硫化物石英脉和蚀 变构造岩组 成 , 矿床成 因类型为与 ( 燕 山期 )火山一 次火山岩 ( 滩上杂岩体 ) 有关的热液充填 交代型矿床 。
关键 词 :汇鑫金矿 ;矿床地质特征 ;成 因类型
中图分类号 :P 6 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 7 4 8 7( 2 0 1 4 ) 0 6 - 6 8 - 2
分布在矿 区的东部和北部。岩性为变质砾岩和变质含砾 本区大地 构造位 置位 于山西断 隆五 台山断拱 之滩上一 石英砾岩 ,夹少量 石英岩 。在矿 区中 、北部四集庄组 变质砾 张仙 堡复 向斜核部 与王家会一 高凡一 马桥 压扭性 断裂构 造 岩不整合在高凡群 之上 ,在矿 区东部 四集庄组变质含砾石英 ( 中 部 )的交 汇 部 位 。各 种 构 造 作用 形 成 的断 裂 裂 隙 、节 理 、 岩与高凡群为断层 接触 。倾 向南西或北东 ,倾角 2 0 — 4 0 o 片理系统十分发育 ,为导矿 和容矿提供 了良好的空间。 2 . 1 3第三系上新统 域 内出露的地层 主要 为上 太古界五 台群和下 元古界 在矿 区仅分布在西河西侧 Ⅳ级 阶地上 ,下部为洪 冲积砂 滹沱群 ,其次有少量的新 生界第三 系、第 四系地层分布。 砾石层厚 1 . 5 — 4 m。上部为砂层 夹红色粘土层 ,厚 1 2 — 1 6 m。 区域 内岩 浆活 动 自晚太 古代五 台期 以来 活动 频繁 ,其 砂砾石层底部 局部有砂金富集 ,为当地群众采金的层位。 中以晚太古代五台期为最盛 ,有片麻状花 岗闪长岩 、片麻状 2 . 1 . 4 第 四系 奥长花 岗岩 、花岗岩 、片麻状二长花 岗岩 ;早元古代 吕梁期 第 四 系在 矿 区 内 有 黄 土 层 、残 坡 积 层 和 洪 积 层 。黄 土 有变基性一超基性岩 、变辉绿岩 、变辉绿玢岩 ;中生代燕 山 层 分 布 在 山 坡 平缓 处 及 山脚 地 带 。 期早期为长石斑岩脉一含 角砾 的石英斑岩一隐爆角砾岩 ,中 2 . 2 构造 期为 ( 含辉石 )闪长岩一花 岗闪长岩一花岗斑岩 ,晚期 为中 矿 区内褶皱构造不明显 ,主要 的构造是断裂构造 ,特 别 酸性脉岩 ,有闪长玢 岩 、花 岗闪长斑岩 、花岗岩 、长石石英 是燕 山期 的北 西西 向继承性 断裂构造 是矿 区的导矿 构造 和 斑岩 、长石斑岩 、石英斑岩 。晚元古代晋宁期 、新生代喜 马 储矿构造 ,主要有 F 、F 断裂带 ,其次是 F 、F 与F 在柳 拉雅期有小规模 岩浆 活动 。 沟 相 接 ,形 成 人 字 型 构 造 ,F 断 裂 是 区 域 内 高 凡 一 二 甲岩 断裂 带的北西段 ,总体 规模较 大得 多。但含矿不 及 F , 2 矿 区地 质 特 征 2 . 1 地层 因此 ,推 断 F 是F 的 主 干 断 裂 , 为 导 矿 构 造 ,F 是 F 的 矿 区 出露 地层 主要 有上太 古 界五台群 高凡亚群 羊蹄 沟 次级构造为储 矿构造 。 组和下元古界滹沱群豆村 亚群 四集庄组 ,其次有少量 的新 生 F 断 裂带位 于滩上一 乞雨 梁一带 ,沿 北西 ( 青 …沟 以 界第三系 、第四系地 层分 布。 北转为北西西向 ) 一 南 东 方 向延 伸 。两 端 均 延 伸 出矿 外 , 2 . 1 . 1 五 台超群高凡群羊蹄沟组 在 矿 区 内 的长 度 约 3 5 0 0 m。走 向 3 0 0 — 3 2 0 。 ,倾 向北 东 ,倾 分 布在矿 区 的中部和 西部 。岩性 主要 为变质 粉砂岩 、 角6 0 — 7 0 。 ( 乞雨 梁 达 8 0 。 )。该 断 裂 带 由 数 条 近 于平 行 和 千枚岩 ,常夹有 变质砂岩 、千枚状粉砂岩 、炭质千枚 岩。地 略斜交的断层 和次级断裂裂 隙,以及其间的破碎 岩石组成 。 层倾 向 1 2 0 — 1 7 0 。 ,倾 角 2 0 — 7 0 。。局部地方 因受断裂或 脉 断裂带宽数米至几 十米 ,单个断层仅几- 卜 厘米至几米。沿 断 岩侵入影响产状变动较大。 裂 面常发 育 1 0 — 5 0 e m 的灰 白色 、褐 黄色断 层泥 ,在 断层 泥 2 . 1 . 2 滹沱超群豆村群 四集庄组 两侧常见 l m 至 几米 的 连 续 性 较 差 的次 圆一 次 棱 角 状 的 断层
浅析山西省代县保沟金、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2019年第4期西部探矿工程145浅析山西省代县保沟金、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张璞**收稿日期:2018-12-14修回日期:2019-01-08作者简介:张璞(1984-),男(汉族).河北定州人.工程师.现从事地质勘査工作。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211地质队,山西忻州034000)摘 要:对代县保沟金、多金属矿矿区区域及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矿床成因类型。
关键词:保沟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石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文献标识码:A 文件编号:1004-5716(2019)04-0145-02保沟金、多金属矿区位于山西省代县县城东南114。
方向直距26km 峪口沟内的高凡一滩上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于代县滩上镇:1矿区地质概况本区金、银、铜矿(化)点及旧采矿足迹广泛分布,是一个金、银及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
区内地层主要 为淖沱群豆村亚群四集庄组。
区内NE 向褶皱和NW 向、NE 向的断裂构造发育,其中长石石英斑岩及四集庄组变质长石石英岩中裂隙发育.特别是长石石英斑岩裂隙发育,裂隙宽0.1〜3cm,主要呈北西走向,倾向 南西,倾角43。
〜68。
不等。
地表裂隙中有黑色铁猛质氧化物。
长石石英斑岩裂隙中有自然金、方铅矿、闪锌矿细脉,脉宽1〜10mm 。
区内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中 酸性复式斑岩体及相应的脉岩群,次为零星分布的吕梁期变辉绿(玲)岩脉和喜山期玄武岩脉,发育一隐爆 角砾岩筒,该岩筒为燕山期的浅成一超浅成次火山岩和火山角砾岩.其主要岩性为长石斑岩、长石石英斑 岩、含砾长石石英斑岩及隐爆角砾岩。
它们组成灰窑 沟一保沟复式次火山一火山角砾岩筒,与成矿有关。
岩筒呈近南北走向的椭圆形,其产状为喇叭状,面积约0.2km'。
岩筒四周为长石石英斑岩。
隐爆角砾岩从岩筒南端延伸到北段。
灰窑沟一保沟复式次火山一火山角砾岩筒属多次活动的产物.其顺序是含砾长石石英斑岩、隐爆角砾岩、长石石英斑岩。
山西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床地质特征浅析

本文总结了山西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就其成矿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矿石的物理性质及其主要用途
山西代县碾子沟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石矿床地质特征浅析
山西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床地质特征浅析
金红石是提炼钛的重要矿物原料,在国民经济中用途广泛.本文总结了山西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就其成矿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矿石的物理性质及其主要用途.
代县聂营——石湖一带铁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1-5004(2019)04-0028-2
代县聂营——石湖一带铁矿区位于山西省代县县城 78°方 向,直距 16km 处,行政隶属代县聂营镇管辖,面积为 9.50km2。 矿区距京原铁路枣林火车站直距 5.5km,距 108 国道直距 3km, 矿区与 108 国道、京原铁路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 。 [1,2]
Ⅱ号矿带分布于勘查区中部,近东西走向展布,平行于Ⅰ号 矿带,地表连续出露长 5650m,出露宽度 10—50m,总体走向近 东西,总体产状 335—12°∠ 45-85°,一般倾角 55—70°。
Ⅲ 号 矿 带 分 布 于 勘 查 区 东 北 部,地 表 连 续 出 露 长 400m, 出 露 宽 度 5—80m,总 体 走 向 NE50—70 °,总 体 产 状 148— 151°∠ 50-86°。
收稿日期 :2019-04 作者简介 :袁宝勇,生于 1981 年,男,山西忻州人,工程师,研究方向 :矿产勘查。
号 矿 体 为 次 要 矿 体,其 他 矿 体 为 从 属 小 矿 体。地 表 出 露 12 条 矿体,隐伏矿体为 1 条。西侧至矿区中部偏东矿体产状 300° 10°∠ 33° -82°;矿区东部地层产状 120° -150°∠ 53° -87°。
Fe2-2 号矿体位于矿区中南部,矿体呈层状产出。总体走向 100°,倾向北东,倾角 37°—60°,矿体长 950m,地表控制总 长度约 872m ;深部由五个钻孔控制,控制最大延深 226m,矿 体厚 1.15—8.47m,平均厚 2.45m,矿体厚度变化系数 80%。该矿 体夹石为黑云斜长变粒岩,呈透镜状,厚 2.82m。TFe 平均品位 33.77 %,mFe 平均品位 24.33%,TFe 品位变化系数 6%, mFe 品位 变化系数 8%。矿体赋存标高 1306—1780m,矿体埋深 0—312m。 2.2 矿石质量
代县金红石矿矿石特征及应用前景分析

代县金红石矿矿石特征及应用前景分析刘爱荣【摘要】山西代县金红石矿是一个特大型金红石矿床,在对该矿床的矿石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该矿床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并对矿床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初步评价.【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年(卷),期】2010(192)001【总页数】3页(P74-76)【关键词】代县;金红石;矿物特征;回收指标【作者】刘爱荣【作者单位】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一地质队,山西,忻州,0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111山西省代县金红石矿分布于恒山西段,为一特大型金红石矿床,金红石矿体产于走向北西-南东的超基性岩带中,矿带长达11 km。
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在该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矿体的规模及产状、储量情况已大致查明,但该区金红石矿的开发利用前景、矿床经济价值却成为目前争论的主要问题。
代县金红石矿床地处山西中台隆—恒山隆起西段,草垛山—分水岭背斜构造之南翼,地层较老,构造简单。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五台群:一套遭受了多期变质变形的中级区域变质岩系。
由老至新依次出露于台子底组、碾子沟组和冰林沟组。
五台群台子底组(AWt)分布于区域的北部,主要岩性为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二长石英片岩。
五台群碾子沟组(AWn)分布在区域中部的义成沟-刘家沟一带,岩性分上、下两段,下段为角闪斜长片麻岩,上段为含榴斜长角闪岩夹角闪变粒岩、黑云变粒岩夹斜长角闪岩。
冰林沟组(AWb)分布在区域的南部,岩性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
上段为斜长角闪岩夹变粒岩。
下古生界寒武系(∈)分布在区域的西北部草垛山一带,是一套内碎屑沉积岩,其与太古界五台群地层呈断层接触。
区内大地构造位于山西中台隆—恒山隆起西段,草垛山—分水岭背斜南翼,区内地层展布方向与该背斜轴向一致,呈单斜状产出。
受后期断裂构造的影响,地层产状发生变化,但总体的表现为单斜构造,无明显的褶皱构造。
为金红石矿把脉

为金红石矿把脉山西代县羊廷寺—碾子沟—洪塘金红石矿区,连绵11公里,已探明储量240.42万吨,远景储量达300多万吨,属特大型矿床,占全国已探明资源量683.2万吨的35.2%,仅次于湖北枣阳金红石矿,居全国第二位,潜在经济价值近100亿元人民币。
代县金红石特大型矿床的发现和探明凝聚了山西省地勘局211地质队三代地质人三十多年的辛劳。
当年参加勘查的技术人员大部分已退休,有的已经惜别人世(黄滨河),有的因长年在野外工作,日积月累,积劳成疾,生活已不能自理(赵必光)。
年轻一代的专业技术人员仍奋战在野外一线(梁眉龙等),继续为扩大金红石资源量而忘我工作。
代县金红石特大矿床的发现和探明先后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和持续不断的勘查工作。
1968年-1969年山西省地质局区调队在填制1:20万原平—忻县幅和浑源幅区域调查图时,发现在雁门关以东存在一个超基性岩带,并对超基性岩进行了补课,补课中发现在碾子沟一带的绿泥透闪岩中有金红石异常存在,但未发现有金红石矿体。
1971年山西地质局区调队在雁门关一带进行了超基性岩普查,经过四个多月的工作,提交了《雁门关超基性岩普查评价报告》。
1972年-1975年8月山西省地质局211地质队组织了在代县雁门关一带364km2范围内的1:1万地质普查找矿工作。
进行了1:5万地质普查找矿250km2,1:2万地质普查找矿364km2,填制1:2千地形地质草图9.41km2,1:1千地形地质草图0.18km2,1:5千地形地质草图2.1km2,1:2千地质草图2.93km2,并进行了1:2千磁法测量及测量剖面等地质工作,完成岩芯钻探8792.28m,槽探15224.9m3及大量样品分析。
于73年在碾子沟老虎梁一带发现了金红石矿体,1974年又发现了羊廷寺金红石矿化带,并进行了槽探揭露,最终提交了《山西省雁门关基性—超基性岩带1/万地质普查找矿报告》。
在这次大范围的普查找矿中,组织6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和两台岩芯钻探队伍于1973年5月-1976年12月对碾子沟金红石矿进行了初步勘探,进行了1:2千地形地质测量2.91km2,物探剖面2000m,完成54个孔的岩芯钻探共11784.00m和51804m3的槽探工程,化学分析样品7400余个,形成了《山西省代县碾子沟矿区金红石矿初步勘探报告》,提交金红石TiO2 B+C1+C2级储量133万吨。
山西代县滩上一带金、多金属矿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钾长 石 为 主 ,其 次是 白云 母 、黑 云母 ,其 他微 量 矿 物 为磷 灰石 、锆 石 、岩屑 等 。 主要 矿石 矿 物 为辉 钼
矿 ,少量 黄铁 矿 、银矿 及 微量 自然 金 矿 。
与 金 矿 有 关 的有 益 化 学 组 分 为 银 、钼 ,银 含 量 为
3 .3g ,钼 含 量 仅 为 00 5 26 / t . %。钼 矿 中有 用 组 分 为 0 金 、银 ,但 金 含 量 一 般 为 00 ~ .9g ,部 分 可 .1 00 / t
矿 呈 细 脉 状 多 与 沿 节 理 裂 隙 贯入 的 石英 细脉 共 生 ,
脉状 。
34 矿石 类 型 和品位 .
呈 闭块 状 产 于矿 石 的 网脉状 裂 隙 的结 合 部 ,很 少 见
呈 星点 状 分布 于矿 石粒 问 。 2 )矿石 矿 物 特 征 . 矿 主要 位 于 长 石 石 英 斑 、金
铁 矿 和榍 石等 。主要 矿石 矿 物 为辉 钼 矿 ,少 量 黄铁
矿 、银 矿 及 微 量 自然 金 矿 。
自然金 :微 细粒 ,金 黄 色 ,金属 光泽 。
辉 钼矿 :铅 灰 色 ,多 呈鳞 片 状集 合 体 ,部 分 为
板 状 或 片 状 ,金 属 光 泽 ,硬度 1 ,相 对 密 度 为 47 ., 粒 度 一 般 为 01 05m .~ .
01 .%。多数 情况 下辉 钼 矿在 矿石 中呈 细脉 状 。 形 ,金 属 光泽 ,硬度 6 ,相对 密 度 为 4 ~ .,粒度 . 52 9
一
1 )矿 石 结 构 、构 造 。金 矿 石 的 结 构 、构 造 比 较 简单 ,呈 斑 状 结 构 、粒 状 变 晶 结 构 ,块状 构造 。 金 矿一 般 赋存 于矿 石 平 均 品位 34 / 含矿 岩 性 为 闪 长 .1 t g。
浅析代县口前村一带金及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1前言矿区位于山西省代县135°方位直距约17km处的口前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山西省代县滩上镇管辖。
地理坐标:东经113°03′57″-113°08′27″,北纬38°54′46″-38°59′16″。
该区以往区域地质和物化探工作取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总结了区内的地质矿产特征。
近年来的矿产勘查工作,已在矿区周边发现多个金及多金属矿体,因此认为该区域是重要的金及多金属矿成矿区。
通过类比,认为矿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是寻找“次火山-热液型”金及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找矿前景较好。
2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山西板内造山带五台山-吕梁山板隆之北台块凸。
区域地层以上太古界五台群为主,其次是古元古界滹沱群等,总体呈北东-南西展布。
构造较为复杂,主要为NE向褶皱和NW向、NE向的断裂构造,尤其是北西向断裂较发育,而且多次强烈活动,为平移断层,倾向北东,倾角50-70°。
岩浆岩发育,各时代均有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有关的为燕山期岩浆活动。
区域内矿产较丰富,种类较多,分别为铁矿、金矿、银矿等,其中,金矿有高凡银金矿、滩上金矿、保沟金矿等,与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类似的为矿区东部邻区的高凡银金矿。
高凡银金矿为一典型的次火山-热液金银矿床,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期,成矿作用与滩上杂岩体关系极为密切。
赋矿围岩主要是五台群高凡亚群浅变质的杂砂岩-粉砂岩-泥质岩组合,矿体赋存于NW-SE向的3条主干断裂带及其次级裂隙中,总体走向为NW向,NE倾向,倾角45-70°。
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等产出,单个矿体长几十米至130m,厚度一般在0.5-2m,厚者达35m。
矿化以银(金)为主,金品位一般0.2-1.5g/t,最高47.4g/t;银品位一般30-80g/t。
围岩蚀变主要集中在含矿破碎带及其两侧,主要蚀变类型有高岭土化、硅化、黄铁矿化和碳酸盐化等。
3矿区地质特征3.1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太古界五台群石咀亚群、台怀亚群、高凡亚群,下元古界滹沱群豆村亚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代县羊延寺!张山沟直闪岩矿床特征及其成因浅析董月田"#温春贵$#郭梅凤$%"&忻州市地质矿产局#山西忻州’()’’’*$&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山西忻州’()’’’+摘要,山西省代县羊延寺!张山沟直闪岩矿床产于五台系石咀群金刚库组变质岩中-直闪岩矿体呈带状延长#由十几个矿体组成#可分为含硅灰石直闪岩和含石榴子石直闪岩两种岩材类型-由于其独特的矿物组合特征和结构构造特征#以及良好的岩石物理性质#使之成为品种独特.技术加工性能较好的饰面材料-通过区域地质及岩石化学研究认为#直闪岩系古老夕卡岩经后期变质作用而成-关键词,直闪岩*矿体特征*矿床成因*山西省中图分类号,/0""*/0"1&$$文献标识码,2文章编号,"’’"3")"$%$’’$+’)3’$453’4随着近年来建材市场的繁荣#山西省代县羊延寺!张山沟一带的直闪岩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近两三年来不少中外石材开采商云集矿区#投资开发直闪岩-由于该石材品种独特#花纹美观#受到商家和用户的青睐-笔者多次对该矿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拟从矿区岩石化学.矿物成分.矿床特征及其成因进行探讨-"&矿区地质概况矿区位于山西省代县分水岭乡羊延寺!张山沟一带#经纬度为,东经""(6’)7#北纬(16"07-直闪岩矿产于五台系石咀群金刚库组中-8&8地层%"+五台系石咀群金刚库组%9:+,金刚库组地层为矿区内最古老的地层之一#为一套泥砂沉积和中基性火山沉积变质的铁铝建造-下部为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角闪变粒岩.黑云角闪变粒岩#局部夹磁铁石英岩*上部为石英片岩.变粒岩.二云片岩等-局部发育蓝晶石.十字石.矽线石等矿物-直闪岩矿床就分布在该组地层中#与它有成因上的关系-%$+五台系石咀群庄旺组%9;+,该组分布于矿区的南部#岩性较单一#由较厚的黑云变粒岩.黑云角闪变粒岩及少量斜长角闪岩组成-%(+寒武系%<+,寒武系出露于矿区西北部#下部为紫红色泥岩夹泥灰岩#中部为厚层状石灰岩.鲕状灰岩#上部为薄!中厚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竹叶状灰岩等-8&=构造矿区位于山西台背斜滹沱河向斜北西翼恒山隆起带-区内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整个恒山地段构造线为0’6>5’6#而矿区一带地层走向近?9向#倾向@#倾角(’6>4’6#为一套单斜岩层-构造主要表现为褶皱和断裂#褶皱构造十分发育#褶皱轴线与总体构造线一致#断裂构造也较发育#主要为A ?#A 9向两组断裂-A ?向断裂有,车道沟!大寨!西红土!红塘逆断层.张山沟!西红土!后沟圪梁逆断层#该断层规模大#长"’>"4B C -A 9向断裂为正断层#断层倾角0’6>5’6#此组断层形成晚于A ?向断层-8&D 岩浆岩恒山地区岩浆活动频繁#分布十分广泛#多呈岩墙.岩脉产出-五台期岩浆活动在本区主要为甘泉运动侵入的花岗岩体#其规模较大#分布于矿区的北部酸剌沟一带-经区域变质后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晚期有伟晶岩脉和基性岩脉侵入收稿日期,$’’$3’(3""*修订日期,$’’$3’13’$作者简介,董月田%"14)3+#男#山西忻州人#高级工程师#"150年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第"5卷第)期$’’$年"$月地质找矿论丛E F G &"5A F &)H I J &$’’$图!区域地质简图"#$%&’#()*#+#,-.,$#/01*$,/*/$#21*(1)&%第四系3%斜长片麻岩4%斜长角闪岩5%黑云斜长片麻岩6%斜长角闪岩7%黑云角闪变粒岩8%直闪岩9%阳起透闪岩:%石英滑石片岩&;%变辉绿岩&&%逆断层形成分布较广<形态各异的斜长角闪岩体=吕梁期形成的基性<超基性岩浆岩主要为辉长岩<变辉绿岩<透闪岩<阳起透闪岩<绿泥透闪岩等=喜山期岩浆岩规模较小>主要为岩脉状的橄榄玄武岩和少量煌斑岩>在区内零星分布=!%?变质作用矿区一带经历了大规模花岗岩体侵入的接触变质作用和多期次的区域变质作用=区内变质程度较深>已达角闪岩相=据&@3;万断带总结资料用矿物对计算得出平均压力为5A&;6B9A&;6C D 1>温度为6;;B7:;E>变质深度为&6%5B4;%9C (>地热梯度为&9%95B43%6EF C (>蓝晶石<十字石<矽线石等变质矿物发育=多期的变质作用使早期花岗岩发生片麻岩化>局部有混合岩化>橄榄岩<辉石岩发生阳起石化<绿泥石化<透闪石化>夕卡岩发生直闪石化等=同时变质作用对金红石矿起到了加富作用=3矿床特征G %!矿体特征直闪岩饰面材料矿床分布于代县分水岭乡的羊延寺H 碾子沟H 张山沟一带>呈带状分布=矿带长I &;C (>宽&;;B 3;;(>由十几个矿体组成>与含金红石的阳起透闪岩<绿泥透闪岩矿带平行分布>产于金红石矿带的下盘J 北部K >倾向’或’’L >倾角4;M B 6;M >单矿体长&;;B6;;(>宽6B8;(>多数厚度在&;B3;(>据钻孔资料倾向延深达4;;多米J 图3K =G %G 直闪岩成分特征3%3%&矿物成分直闪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直闪石<透闪石>约占6;NB 8;NO 次为石英3;N>斜长石6NO 另有少量阳起石<角闪石<钙铁石榴子石<钙铝石榴子石<硅灰石<绿泥石<蓝晶石<蓝闪石<黑云母<滑石等O 局部地段还见有金红石<磁铁矿<钛铁矿<黄铁矿=金红石一般呈浸染状>少量呈团块状<脉状O 黄铁矿呈不规则细脉状=其主要矿物直闪石单晶体长&;2(>宽42(>成为巨晶直闪石>在直闪岩中呈纤状<块状分布=3%3%3化学成分直闪岩化学成分和岩石化学计算结果见表&和表3=图G P 号勘探线剖面图"#$%3D ./+#*,/+Q /%4,R )*/.1S #/0*#0,&%黑云角闪变粒岩3%斜长角闪岩4%斜长角闪岩夹变粒岩5%斜长片麻岩6%变辉绿岩7%石英滑石片岩8%绿泥透闪岩9%阳起透闪岩:%直闪岩963地质找矿论丛3;;3年表!直闪岩化学成分分析结果"#$%&’"(&#)#%*+,-#%.#+#/0-(&1,-#%-/12/3,+,/)/0#)+(/2(*%%,+&4567样号采样位置8,9:",9:;%:9<=&:9<=&9>)9>?9@#9A#:9B:9C:9DE F’G H<E H<孔D:I G F’I H D’:I E J:I D H’’I::H I’H’’I E K H I F<H I<H H I H D H I’FE F’G H F’H F孔D’I HF H I K<’D I K<<I H E’H I D<H I H G’J I F F H I:H H I<H H I H D H I’:E J:H’H:E H’孔E H I D G H I J H’H I D:H I K E D I D<H I H J K I J D H I’G H IF H H I’D H I’’平均值D G I’E H I E K’<I H E:I’G K I H K H I H E’’I K E H I<J H I J H H I H G H I’<表L直闪岩岩石化学计算结果"#$%&:"(&-#%-M%#+,)?.#+#/0-(&1,-#%-/12/3,+,/)/0#)+(/2(*%%,+&样号采样位置#-$30N1N-N#N)O#6-岩石系列E F’G H<E H<孔H I F K H I E D J<I<K D D I’E:E I:D J’I K J6<H I K H K H I K H G I<<H I K:铝过饱和E F’G H F’H F孔H I F D H I:J J G I E H D H I<K:H I G H J<I E G6<D I D D K H I K’PH I E J:I E D铝过饱和E J:H’H:E H’孔’I J H:I H H:K I:H F K I:H’G I H H J E I H H6<D I H H J:I H H<D I J H H I E H铝过饱和L I Q直闪岩结构构造直闪岩结构主要为纤维状R针状变晶结构S次为粗粒变晶结构R残余交代结构T束状R放射状R块状构造S在绿泥透闪岩底部的直闪岩具晶状构造TL I U直闪岩物理性质直闪岩石材矿石一般呈灰绿色V蓝绿色S直闪石R阳起石R透闪石矿物呈纤维状R针状S集合体呈放射状R束状R菊花状S一般’WD-1S嵌布有少量石榴子石S直径H I<W’I D-1T白色硅灰石呈板柱状S晶体长’W:I D-1S宽H I<WH I E-1S局部见有蓝色的蓝晶石R蓝闪石等矿物T岩石硬度适中S韧性大S自然块度大S裂隙不甚发育T岩石力学性质经送北京建材局测试结果为X抗折强度’<I:>C#S抗压强度最大:H’I:>C#S平均’F:I<>C#S抗剪强度::I:>C#S容量:I K G?6-1<S 摩氏硬度F I K S吸水率H I:7S光泽度K J I K TL I Y直闪岩石材类型直闪岩的主要石材类型有两类T一类是西部张山沟一带含硅灰石直闪岩S板材特征呈灰绿色R蓝绿色S直闪石及少量阳起石R透闪石呈束状R菊花状S一般集合体直径’I D W<I D-1S普遍含白色板状硅灰石晶体及少量蓝晶石等Z另一类分布在东部的羊延寺R 五脊梁一带S为含石榴子石直闪岩S板材特征呈蓝绿色R绿色S直闪石及少量阳起石R透闪石集合体呈直径为:I D WD I H-1的束状R菊花状分布T普遍含石榴子石S呈褐红色S直径一般为’I D W:I H-1S含少量蓝晶石R蓝闪石R硅灰石R石英等矿物TL I[直闪岩的材质评价和开发利用评价该石材品种独特S花纹美观大方S裂纹较少S蓝绿色直闪石呈墨菊状S红色石榴子石点缀S蓝晶石闪闪发光S根据石材常用的\地名]颜色^的命名方法S 矿石工艺类型为\夜玫瑰^R\金钻^等T经试采加工S矿石硬度适中S易开采S块度一般大于H I F1<S’W: 1<者常见S成荒率为::7W<D7S成材率为:H W:F1:61<T具有较好的加工技术性能T石材开采部位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S属水文地质R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地段T围岩为斜长角闪岩R黑云变粒岩R绿泥透闪岩R阳起透闪岩等T阳起透闪岩抗压强度<J I:H WK K I H G>C#S抗拉强度H I E G W ’I F E>C#S抗剪强度J I H:W’:I<D>C#Z黑云变粒岩抗压强度’’<I J G W’E J I J G>C#S抗剪强度:’I D F>C#Z斜长角闪岩抗压强度’’E I G K W’F G I F F>C#S 抗剪强度’E I F J>C#T由于直闪岩埋深较浅S一般适合于露天开采T据勘查资料S可供露天开采的矿石荒料储量为<K I’D万1<T该矿区距代县县城D H_1S代县至枣林有京原铁路和’H G线国道通过S矿区至枣林火车站’D_1S有简易公路相通S交通十分方便T<矿床成因浅析该区地质工作开展较早S较系统的地质工作是’K F J W’K F F年山西省地矿局区测队进行的’‘:H万区域地质调查S建立了较系统的地层层序S将恒山地区的太古界地层划为上五台群S由下至上划分为台子底组R碾子沟组R冰林沟组R东湾组R胡峪组TF H年代后期至E H年代初S:’’地质队R:’E地质队在五台山区和恒山地区进行了超基性岩普查找矿T:’’地质队在代县付家窑R碾子沟等地评价了数十个超基性KD:第’E卷第J期董月田等X山西省代县羊延寺V张山沟直闪岩矿床特征及其成因浅析岩!阳起透闪岩"体及岩脉#$%&’年在矿区一带开展$($万地质填图找矿)并发现了产于阳起透闪岩中长$*余公里的金红石矿带#$%&+,$%&-年)在碾子沟矿区进行了详查勘探)提交了一个大型金红石矿床#认为该区地层与五台山区对比)台子底组应属龙泉关群)碾子沟上部及以上地层分属五台系石咀群金刚库组和庄旺组#同位素年龄为.*/-&01#本区阳起透闪岩2绿泥透闪岩为金红石矿体的围岩)经鉴定透闪岩中矿物大部分已蚀变)局部保留辉石残晶)如张山沟的阳起透闪岩中见橄榄石2辉石等)岩石化学计算结果3值出现负值!表’")恢复原岩为辉石岩或橄榄辉石岩#金红石呈自形2半自形和他形)一般结晶程度较好)分布均匀)个别地段金红石呈脉状2团块状)表明由于自变质作用和后期热液作用而使超基性岩中的金红石富集)故而认为该区金红石矿床属岩浆矿床#直闪岩和阳起透闪岩2绿泥透闪岩等均为超基性岩经后期变质作用形成的产物#表4岩石化学成分计算结果51678’598:17:;71<=>?@1<1A B C A :D:98E =:17:A E F A G =<=A >顺序号样品编号岩石名称1:6GBH E H:H 1H >31I :岩石系列$&-$J *$阳起透闪岩$/K -*/J ++&/-’+%/%&$%/’K &&/.-’/’%J K /$%L$/-*$/*%铝过饱和.*.阳起透闪岩$/’*K /*%+&/&-+K /%$.*/**-$/$*$%/**%*/**L$K /**/$.正常’*’直闪岩*/-%*/&K +’/’%K K /$&.&/.K +$/%+’*/%*%*/%*J /’’*/%.铝过饱和+*+阳起透闪岩$/-.’/+’+./J *K ./$K .$/K *&+/J -’/-$J K /%*L+/+-*/+%正常K *K 阳起透闪岩$/.’./J J ++/K ’K $/’K $J /%.&./&%J /+&%*/**./-.*/+’铝过饱和-*-直闪岩*/-K */.++J /&*K */’%.*/J *+’/&J ’K /K K %*/%$L*/&+./&K 铝过饱和&&+.**$绿泥透闪岩*/.*$/’*K ./J *+K /&*$%/**&+/**&/**$**/**L.J /’*/$K 铝过饱和J *.绿泥透闪岩*/&*$/’*++/**K +/**$K /**J */**K /**$**/**K /’**/K +铝过饱和%*’阳起透闪岩./**K /**+’/**K */**$J /**J */**./**$**/**L%/***/+*正常$**+斜长角闪岩-/**J /**.%/**K &/**’K /**+&/**$J /**J -/**L-/***/&K 正常$$*K 阳起透闪岩$/**’/K *+K /**K */K *$J /**J */**./**J %/**L+/K **/.%正常$.*%阳起透闪岩$/**+/**+./**K ’/**.*/**&%/**$/**-&/***/***/.K 铝过饱和$’$*直闪岩$/+*./**.%/.*-%/$*$J /**+&/**’K /**+./**’K /+**/&*铝过饱和$+&+$J J $石英滑石片岩$/***/**-K /**’+/**K /**-+/**’$/**’J /**L’+/**$/**铝过饱和$K J .石英滑石片岩$/***/**+./**K &/**+/**-./**’+/**J ’/**$./**$/**铝过饱和$-J ’阳起透闪岩$/**’/**+K /**K $/**.$/**&J /**$/**J ’/**L’/***/’’铝过饱和$&&K **$斜长角闪岩-/**J /*J .&/**K %/**K +/**’K /**$$/**J %/**L./***/&K正常$J *.绿泥透闪岩$/**$/**K ./**+-/**%/**&K /**$-/**J ’/**L$$/**$/**铝过饱和$%*+阳起透闪岩$/**’/**+’/**K ’/**../**&&/**$/**J %/**$/***/’’正常.**K 阳起透闪岩$/**+/**+-/**+J /**$%/**K J /**.’/**J %/**LJ /***/.K 铝过饱和.$*-变辉绿岩./**$$/**’./**K K /**’%/**’$/**’*/**&’/**LK /***/$J 铝过饱和..*&变辉绿岩./**$$/**’$/**K -/**+$/**’’/**.-/**-./**L’/***/$J 铝过饱和近年来)随着该区地质研究程度的提高和认识的不断深入)矿区北部大面积分布的黑云斜长片麻岩2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被认为原岩是五台期侵入形成的花岗岩体)此观点得到$(K 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多数地质学者的认可#笔者经实地观察研究初步认为M 该区直闪岩是由五台期甘泉运动侵入的酸刺沟花岗岩体与五台系石咀群金刚库组中基性火山沉积岩!变质后为斜长角闪岩2黑云角闪变粒岩"接触交代形成的古老夕卡岩)经多次变质作用而形成直闪岩#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M!$"直闪岩呈透镜状2脉状分布于古老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距花岗岩体$**,.**E 的范围内)矿带长$*余公里)宽K *,.**E )由十几个脉状体组成#直闪岩单矿体长$**,’**E 不等)多为$*,.K E #!."直闪岩的矿物组合主要为直闪石2透闪石2阳起石2石榴子石2硅灰石2石英)次为蓝晶石2蓝闪石2斜长石2绿泥石2金红石2磁铁矿2钛铁矿2黄铁矿2磁黄铁矿2黄铜矿等#具夕卡岩矿物组合的特征#!’"从岩石化学成分上看)直闪石中N !O =P ."Q K $/*-R,&*/K J R)变化范围较大)已超出了正常的超基性岩中O =P .质量分数范围#!+"经化学成分计算)直闪岩数据投于四面体平*-.地质找矿论丛.**.年面展开图中!多数数据落在沉积区!而阳起透闪岩数据均落于火成岩区"#$%直闪岩为次要的金红石矿赋矿岩石!一般呈脉状分布!金红石&钛铁矿&磁铁矿亦见脉状!团块状分布!具有热液交代成矿的特点"硫化物集合体一般呈脉状&团块状产出!地表局部见不规则状黄铁矿细脉"从钻孔资料看!深部局部硫化物富集!’()孔&$(’孔&*(*孔&+(*孔均见有’,)-厚的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孔).+/’’,).0/$0-处硫化物较富集"综上所述!直闪岩矿体的产出位置&形态和矿物组合!以及岩石化学成分的多变特征!均表现出热液交代的种种迹象!显然不应属于超基性岩!而应归于夕卡岩成因"1结论以上是笔者通过实地观察和对前人资料分析研究的一些初步认识!由于该类型夕卡岩的资料较少!不足之处尚需进一步研究讨论"目前直闪岩荒料市场价格为*(((,$(((元2-*!加工成板材的价格倍增"因而研究和找寻该类型石材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地质意义!同时还应注意寻找与之有关的磁铁矿和硫化物矿床"参考文献34’5赵必光/山西省代县碾子沟矿区金红石矿初步勘探地质报告465/太原3山西省国土资源厅!’00+/4)5袁见齐/矿床学475/地质出版社!’08$/4*5徐朝雷/山西五台系465/太原3山西省国土资源厅!’08*/9:;<9:;=>?@A >:;<=>:;<B C:;D >E F >9G G ?D HE H F B =?DI >:J :I D J H ?=D ?I =:;ED >HF J H G ?K ?;:J 9<H ;H D ?I:;:G 9=?=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Y N Z [Q W S \Q U )!O ]M ^R U S _R W \)#’/‘a b c d e fg f h i j fe kl i e m e n oj b pqa b i h j m r i s e f h t i s u v w m e h j x a e bj b py i z i m e w {i b x !‘a b c d e f (*1(((!|d a b j})/~d i ~d a h pl i e m e m n a t j m u v w m e h j x a e b !b s x a x f x i !|d a b jqi x j m m f h n a t j m n i e i v w m e h j x a e bj b pu b n a b i i h a b ng f h i j f !‘a b c d e f (*1(((!|d a b j%"#$T %V &T 3’()*)+,-./,0012-.3/()-)/4-,2+(.02,05-,67.38438519,2-4/.,3,6-(.:1.;2,1+.3<1/4.42)4!=(43>.+2,?.30).30@1*.38-,2)/(43’(43/(,+@A @@./)B ,*.)-.34B )@//’()2)42))/A +)-,643/(,@+(A @@./).3/()*)+,-./!.)C ,@@4-/,3./)43/(,+(A @@./)43*40/.3,@./)43/(,+(A @@./)/’()43/(,+(A @@./).-1@3.D 1).3-.3)24@0,-+,-./.,3!-/210/124@43*/)>/124@0(4240/)2.-/.0-43*+(A -.04@+2,+)?/A43*+2,0)--.,3+2,+)2/A-1./4B @)6,2-12640)*)0,24/.?)2,05-4/)2.4@/=/1*A,3/()8),@,8A43*+)/2,0()-.-/2A-(,C /(4//()43/(,+(A @@./).-/()+2,*10/,6@4/)-)/4-,2+(.--,6+@4),-5423/E R FG H %I $343/(,+(A @@./),2)B ,*A0(4240/)2.-/.0-}8)3)-.-,6,2)*)+,-./=(43>.J 2,?.30)’.)第’+卷第1期董月田等3山西省代县羊延寺K 张山沟直闪岩矿床特征及其成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