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小将观后感-作文

合集下载

大兵小将观后感1000字

大兵小将观后感1000字

大兵小将观后感1000字
【篇一:《大兵小将》观后感】
整体而言,是部很值得欣赏的电影。

之前没有看的原因,说来好笑,应该是受不了王力宏的声音与表演(现在已经不是那么低的层次了)。

大哥的表演无懈可击,故事情节也不像有些人说的前后不符,比方说结局的设计,一个对生活有着单纯的美好想法的人,在国家瞬间被灭亡的时刻,那种无助与绝望不是合情合理。

我们老是抱怨政府抱怨国家,忽然有一天被日本这种龌龊的瘪三占领了,你会是什么感受,还在想你的柴米油盐?个人的悲哀也正在于此,永远成为上流社会权力纷争的炮灰。

影片的风格是典型的外喜内悲,我觉得喜的部分做的很好,而后者处理的不是那么的顺畅,比方说那个歌姬和将军弟弟的设计不到位,明显的不够深刻,想通过几句言语来表现生活从来就是大家所说的烂片的通病,怎能服人呢。

所以再加上楼凡人的介入,就给人以混乱感。

大哥的两个哥哥都死掉了,现在他看到的是两个兄弟自相残杀,为什么要只能存一个,一个从没杀过人的农民的困惑也就可以理解了,在战国时期子杀父、臣弑军、兄弟残杀的事情早已司空见惯,人性的残忍在权力的争夺中表现到了极致。

那句‘挺好的’让人有点烦。

提到不满意的地方除了上面所说的比较突兀的歌姬的。

大兵小将观后感

大兵小将观后感

大兵小将观后感【篇一:电影《大兵小将》观后感】在合肥旅游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解放电影院看电影,我们在大屏幕上选了好久,最后决定看《大兵小将》。

爸爸去买票,我们在门口等,不一会儿,爸爸买好了票,我们进入了1号厅观看。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梁国和卫国之间发生了争吵,都想把对方给灭掉,于是他们两国发生了战争。

这次战争是梁国被卫国偷袭,结果梁国被打成了全军覆没,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这个人就是这部电影的主演“成龙”。

“成龙”把卫国的大将军抓了起来,刚开始他还以为这个人是小兵,结果在审问中得知这个人是卫国的大将军。

于是就准备把他带到梁国求赏。

在回梁国的途中,遇到了卫国其他人的袭击,两人在途中互相鼓励,互相扶持,互相照顾,最后,“成龙”和卫国的大将军成为了好朋友,。

当成龙回到卫国的时候,梁国已经被卫国占领了,变成了卫国,卫国士兵把梁国的最后一个人也杀害了。

通过这部电影的观看,是我懂得了很多,还是和平最好。

【篇二:《大兵小将》观后感】《大兵小将》中主角只有两个,成龙饰演的兵与王力宏饰演的将,“兵”与“将”的冲突是观点的冲突、欲望的冲突、人性的冲突、也是世界观的冲突,原本没有对错,既可以说“战争-是创造和平的必要手段”,也可以说“和-平是避免战争的最-高境界”,都似乎有道理——关键看以谁的角度:于“统治者”而言,战争、扩张、吞并、劫掠是“大一统”的必要过程,反正打仗打的是“钱”、“兵”、“粮”、“金属”……只要不是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就行;于“被统-治者”而言,安居乐业是唯一的愿望,“家有地五亩,种点油菜花”,朴素而现实的和平生活画面。

谁对?谁错?不知道,因为从古至今没有一个哲学家或思想家可以“一言以蔽之”,成功者也是类型复杂,各有证明。

《大兵小将》选择了“兵”的角度、“民”的角度诠释“朴素和平论”的美丽与光辉,这是中国孔-孟儒-学文化的“仁者爱人”的具象。

古圣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读书人”的境界与理想,各种哲学体系与各种思想学派都用自己的标准-影响和塑造着不同社会的“中坚力量”,个人认为成龙饰演的“兵”从“修、齐、治、平”的不同层面大声宣示——“小人物”的自我定位是“大一统”的最高境界。

《大兵小将》观后感

《大兵小将》观后感

《大兵小将》观后感前言《大兵小将》是一部1995年上映的香港电影,由李力持导演,成龙、王祖贤主演。

这部电影以描写1941年上海四行仓库抗战为背景,展现了中国和外国志愿军的英勇战斗精神,也深刻地反映了普通人在战争中的无奈和无助。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电影进行观后感的总结和评价:故事情节、影片表现手法和影片主题。

故事情节《大兵小将》的故事背景是1941年的中国上海,在这个背景下,一个国际志愿部队组成并进入了中国,并与日军发生了激战。

电影中,成龙扮演的方清平是一个小小的商人,因为在事故中救了外国人而被迫加入到由王祖贤扮演的女性美国海军指挥部队伍中。

随后由于种种原因,方清平和王祖贤的队伍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志愿军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以无名之辈组成的小队。

这个小队在一次机遇下机缘巧合离开了美国海军的支持,成为了一支自主作战和自保的小队。

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之下,他们坚持了数日数夜,损失惨重,但最终打败了日军,保卫了上海四行仓库。

影片表现手法《大兵小将》的影片表现手法非常精妙,在情节铺陈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均有独特之处。

在情节铺陈方面,电影在节奏上做到了恰到好处的收放,没有让人感到乏味,也没有让人感到过于紧张。

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由成龙扮演的方清平的角色尤其体现出这种精妙,他既有儒商的聪明和灵活,又有汉子的勇气和胆识,更有人情味和反抗精神。

而王祖贤饰演的凯瑟琳则是一个女性虎将,刻画出了一个独立自主、果断勇敢的女性形象。

此外,《大兵小将》这个电影还采用了一些特殊的影片表现手法,例如将虚构的故事情节和真实的历史事件相结合,以表达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尊重和致敬。

而对于战斗场景的刻画,该电影采用了许多慢动作和震撼力十足的音效,更能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紧张。

影片主题《大兵小将》这部电影的主题,不仅在电影情节和人物塑造上有所体现,更是贯穿了整部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主题更多地表现在对于战争和生命的态度上。

电影表现了人们在战争中的种种无助和矛盾,因此强调了军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战友之间的责任所做的一切。

《大兵小将》征文600字左右

《大兵小将》征文600字左右

《大兵小将》征文600字左右
下午,我们观看了一场电影,影题是《大兵小将》,顾名思议,这是关于大兵小将的故事。

影片的主要内容讲了春秋战国时的一场战争,卫国攻打梁国,所谓一山容不下二虎,两方都想胜利,可两方势军立敌,实力相当,搞得最后全军覆没。

而梁国一位小兵却活了下来,卫国一员将军也活了下来,但受了伤。

小兵原本想带着将军去梁国领赏,回国去种田,过着和平的生活,但在回国途中遇到敌人,小兵靠着智慧,次次化险为夷,最终回到梁国,并将卫国将军放走,可是梁国却被秦国灭了,小兵不肯投降,最后被射死。

《大兵小将》这部电影,或许在看的时候,只是冲着“大兵”和“小将”而去的。

但是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觉得还是挺有意思,挺新鲜,很搞笑但不媚俗,挺煽情但不做作。

看完后,影片的主题也在我的脑海里思索,我是赞同大兵的现实主义,还是大兵的理想主义呢?总之,不管怎么说,我看完影片后,觉得这部影片虽不是大制作,但它成功地带给观众欢笑,也成功地引领观众去思考,虽然是部古代背景下的片子,但却映射着现实社会中人们的信念态度。

在大兵和小将的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博弈过程中,互相作用互相理解最终共同达到另外一个高度。

但无论是梁国还是卫国到最后都被秦所灭,这似乎很讽刺,也很值得思索。

但是这不意味着兵和将所代表的主义就不值得推崇,而实际上支持人类思想前进的恰
恰是这两种主义的相互作用。

所以说大兵小将的失败,虽败犹荣。

但在当今世界,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绝对不仅仅是武力,我们应该都能找到一条和平解决问题的方式。

《大兵小将》观后感

《大兵小将》观后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兵小将》观后感《大兵小将》是一部以中国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喜剧电影,由陈嘉上执导,成龙、杨洪基等人主演。

这部电影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展现了中国抗战时期普通士兵的故事,充满了温馨、笑料和感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首先,这部电影通过精心设置的剧情和喜剧元素,成功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故事发生在日寇进攻中国的时期,一个名叫李阿干的农民被征召入伍,开始了他作为普通士兵的抗战生活。

然而,由于他年轻、天真和傻气,他经常闯出一些笑话和意外,给部队带来了许多麻烦和困扰。

但是,正是这些小插曲和搞笑场景,让观众开怀大笑,同时也更加关注了抗战士兵的生活和奋斗。

其次,这部电影通过描绘李阿干的成长和革命意识的觉醒,传达了中国人民抵抗外敌入侵的决心和勇气。

电影中,李阿干通过战斗和训练,逐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和勇气的战士,并且决心为了国家和人民奋斗到底。

这个过程中,电影展现了抗战期间普通士兵的艰辛和牺牲,同时也传递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团结精神。

这种正能量的宣传,让观众在欢笑之余,也更加意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责任。

最后,这部电影通过精彩的演员表演和制作团队的努力,呈现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战斗场面和精美的视觉效果。

电影中,各种枪战、爆炸和追逐场景都充满了紧张和刺激的气氛,让观众对战争的残酷和可怕有了更加真实的感受。

同时,电影运用了一些特技和CGI技术,使得战斗场面更加震撼和逼真。

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力,使得观众更加沉浸在电影的氛围中,并且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反应。

总的来说,《大兵小将》是一部既有喜剧元素又有感人情节的电影,成功地让观众在欢笑中思考和感动。

通过展示抗战时期普通士兵的故事,呈现中国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人民的爱国情怀和团结精神,让人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同时,这部电影也通过精心设计的剧情和制作团队的努力,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

无论是笑料、动作还是剧情,都让观众流连忘返,并且在观影之后对自己的生活和责任有了新的思考。

小人物

小人物

小人物,挺好的——观《大兵小将》有感中文系08汉本三班赵俊凤08052152《大兵小将》作为贺岁片讲述的是在战国时期,卫国有一个王子想争夺太子的位置,就设计让他当太子的哥哥出征去攻打梁国,哥哥战败后,他就率领轻骑去谋杀太子。

有一个很不起眼的梁国小兵,在战场上装死,等战斗的硝烟平熄下来,他爬起来,在死人堆中寻找他的兄弟,可是都死光了,却意外地发现了那位受伤的太子。

小兵想到可以抓个俘虏回国换五亩地,还能免去兵役,于是他就用车把太子带回梁国。

一路上,他们既受到王子的追杀,又遇到强盗的抢掠,投宿时被骗去马和一块美玉……总的说来他们历经艰辛,王子与太子斗智斗勇,结果弟弟死了,太子活了下来。

太子和小兵经过生死与共的相互救助,从敌人变成为朋友。

小兵和太子坐船回梁国的路上他们俩人定了一个协议-------要卫国太子保证十年不再进攻梁国。

太子从小兵身上看到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认识到争与斗带来的伤害,回国后他实现了对小兵的承诺,三十年对梁国秋毫无犯。

小兵回到家乡,可是在他踏上自己国家的土地时,梁国已被秦国吞并,他举着梁国的军旗,迎来的是秦军雨一般射来的箭,他死了。

他不但得不到梦中的那五亩种油菜花的田地,甚至还要失去生命。

为了活着,他当逃兵;为了活着,他俘虏敌国将领;他日日做“好好活着”的梦,到最后还是干干脆脆地被结束,没有任何一点回转的余地。

只要被卷入战争,小人物就必然在劫难逃。

成龙以他的倒下成全了整部电影,让“反战”这个主题得以树立起来。

两个不同的男人,一系列波折的命运,再配上成龙的功夫,还有震撼的结局,让这部战争喜剧有着足够打动观众的魅力。

而最吸引人的地方,则是这两个男人把“戏”做得足够满。

动作成分、喜剧成分都恰到好处的被分解在每个部分。

小人物的性格也能做到个性鲜明。

说到底,除了成龙、王力宏等演员的出色表演之外,还要归功于导演丁晟。

两个男人的戏,贵在看两个男人的差异性。

如果这两个男人都是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那将没法看。

《大兵小将》观后感:笑一笑,挺好的

《大兵小将》观后感:笑一笑,挺好的

今天,刚看了《大兵小将》,据新闻说这是贺岁档最卖座的影片,但是这电影的预告片剪辑的不好,没有突出本片的特点,未能引人入胜,我想如果不是成龙电影的金字招牌,单靠预告片会损失很多票房的。

《大兵小将》还是一部典型的成龙电影,虽然他把背景放在了战国时代,虽然成龙已经老了,很多强体力的动作已经做不来了,但是他仍然设计了符合自己一贯风格的动作,延续了诙谐动作片的戏路,把一个怕死的大兵描写的惟妙惟肖。

尤其再配合上他的独特道具,笑果十足。

而要想看王力宏耍帅的观众肯定要是忘了,因为本片从头到尾都是土了吧活的(东北话六级),王力宏和成龙的脸上永远都是灰、土和泥,脏兮兮的,难以辨认真实面目(从另一角度也说明化妆品是神奇的),不过也正是因为掩盖了美男的面容,才更能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表演和电影本身上,这也是好莱坞美女们冲奥的不二法门。

力宏在本片中的表演看得出卖力了,也有进步,比我看的他的上一部打戏《雷霆战警》好多了,说来那电影都十年前了啊,这些年最近的应该是《色戒》,应该说比《色戒》里的表演自然了很多,进步是可以肯定的,但可能我看他的电影很少,总觉得他还是大银幕上的新丁。

我必须要说的是王宝强绝对是本片最出彩的客串,其出场不过几个镜头,5句台词,但是特点突出、句句爆笑,绝对闪亮。

(在此我就不剧透了)《大兵小将》故事情节的设计一般,简述两个不同身份的人怀揣着不同理想,在一个乱世,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的故事,然而大时代的洪潮,改变了他们的结局,不论是齐家还是平天下都难以实现。

大兵一心只想把小将抓回去,就为了擒敌将,赏田五亩,免兵役的终极梦想,虽然被小将讽为逃兵,但这个小人物也会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着,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他时刻不忘的还是他的擒敌将,赏田五亩,其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着实让人感动。

小人物也是有梦想的,记得有一次打车的时候,司机还跟我说人活着啊,就得有梦想,司机每周都去买彩票,梦想就是中大奖,而我们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也都是怀揣着各自的梦想踏进社会的,只是有的人现在仍然怀揣着,追求者,有的人已经把梦想扔了,有的人的梦想已经破灭了,更多的人实在混沌的生活和工作中渐渐忘记了自己最初,忘了自己想要什么。

大兵小将观后感

大兵小将观后感

大兵小将观后感电影《大兵小将》是一部上世纪80年代的经典影片,通过讲述一个落魄的酒鬼和一个小学生之间的故事,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人与成长之间的关系。

观后感,将从剧情、主题以及人物形象角度进行展开。

首先,电影《大兵小将》具有令人难忘的剧情。

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战期间的香港,张伟(扮演落魄的酒鬼)意外卷入了日军对香港的侵略行动中。

与此同时,10岁的小明(扮演小学生)也被卷入了这场战争中。

两个完全不同背景的角色,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地相遇,从最初的互相猜忌到最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张伟从一个无家可归的酒鬼逐渐改变,并逐渐成长起来。

他逐渐放弃了自私的态度,开始关心周围人的安危,并为小明提供保护和帮助。

这种成长的过程,不仅仅是从丢失自我到找回自我,更是一个人摆脱自卑和懦弱,变得坚强和勇敢的过程。

其次,电影《大兵小将》所揭示的主题值得我们深思。

在这部电影中,战争只是一个背景,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极端环境下如何相互扶持和成长。

首先,友情是电影的核心主题之一。

张伟和小明的关系最初基于互相利用和偷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发展出一种相互扶持和信任的关系。

无论是临时组成的家庭,还是在战争中互相帮助,友情成为他们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和勇气的力量。

电影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友情的珍贵和重要性。

其次,成长与自信也是影片中的主题之一。

小明和张伟的成长之路充满困难和挫折。

他们在战争中经历了生死考验,面临着日军的追杀和生活的艰辛。

然而,正是这些困难和挫折锻炼了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变得更加坚强。

最终,他们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成长和自信的过程给予了观众激励和启示,使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更加勇敢和坚定。

最后,电影《大兵小将》中的人物形象也是其成功之处之一。

张伟和小明的形象截然不同,但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却有着共通之处。

张伟作为一个曾经的大兵,失去了战争中的同伴,自责和悔恨使他变得颓废和堕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兵小将观后感
《大兵小将》是一部充满新鲜元素的影片,导演却没有被这些噱头所累,而是把影片的故事扎扎实实地做好,为影迷奉上了一段有欢乐、有感伤、有猜疑、有惊险、有打斗、有偶像的观影旅程。

成龙虽然没有完全弃武从文,可是在角色类型上还是小有突破;王力宏虽然没有完全秀出偶像脸蛋,却成功地把角色的性格保持得很稳定;刘承俊虽然对白说得磕磕巴巴,但在角色互动时却丝毫不落下风。

三个角色的命运,在多方势力的影响下相互交错,而这交错的背后推手,还是丁晟在剧作上的老到经验。

本作从故事切入点开始就颇为新奇,并且充满了各种未知发展的空间。

卫国军队被梁国伏击,双方战士全部同归于尽。

只剩下成龙饰演的梁国士兵和王力宏饰演的卫国将军。

一身正气、浴血杀敌的将军和人们对军人的认知完全相符,而利用装死而幸存下来的小兵则和人们对军人的认知完全相悖。

但是联系到饰演传统角色将军的王力宏之前很少在电影中担当重要角色,而扮演新奇角色小兵的成龙则是华语电影界公认的大哥级明星。

这样的一个开局设定,还算是很颠覆观众的固有印象的,充满了很多未知的可能。

究竟谁才是影片的第一角色,影片究竟是围绕谁来做推进的呢?这些问题将会一直盘绕的观众的脑中。

随着故事的发展,影片展现了一个很迷人的魅力,就是巧合的设置。

整个事件的推进看着好像是一个公路片套路,其实是多方势力的一次角力。

几路人马的势力均衡和利害关系,每每在关键的时刻将故事的
发展方向拨向了传统的另一边。

小角色小人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出现,既是前一个巧合的结果,又是下一个巧合的诱因。

尽管本片在偶然事件和几路人马的相互影响上没有达到多线叙事那么频繁,但是设置上的精巧却足以让观众称奇。

毕竟能够在一个基本上保持线性叙事的片子里,还能看到如此丰富的偶然事件,本身就让人觉得很有趣。

作为角色成长进一步挖掘,本片把成长的主题仅限在了三个人身上,那就是小兵、将军和公子三人。

其他次要角色(如公子的随从)的性格、作风和目的都是没有变化、一以贯之的。

因此,全片人物的性格有的成长了,有的则稳定,就远远要比《花木兰》那种乱七八糟要好看的多。

其实一个影片能同时讲好三个角色的成长是相当困难的。

好多影片,比如说大家普遍不太满意的《孔子》,甚至连把一个主要角色的成长展现细腻都没有做到。

本片的三个角-色的成长,尽管没有细腻到精致,但至少没有模糊到察觉不出来。

而且,这三人的成长是交互的,是在互相影响下才得以的成长。

这样一来,全片有一个像网一样的逻辑统领,不至于在三个角色之间有失衡。

影片虽然讲的是古代的故事,但是历史细节也和好多古装片一样不是重点。

我们从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对现实社会的映射,而不是对历史事件的学究。

片中的几对儿人物关系,跟我们现在社会的职场关系、阶级关系稍微有那么一点儿搭边。

影片有几处也具有比较辛辣的讽刺意味。

还好,这些黑色的地方并不耀眼,在我们还沉浸在成龙嬉闹的动作喜剧中时,这些繁重的思考工作也就一带而过了,不至于被人们批
判装深沉。

个人认为三大主演都没有完全出彩,但是对三个角色却有不同的欣赏点。

成龙的演技并没有大飞跃,但小突破还是做得比较到位,让我们看到大哥的潜力。

王力宏显然还不够老练,不过作为偶像歌星触电,却能放下架子出演落魄角色,安心脏兮兮的扮相,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心态。

刘承俊为演而演的痕迹过于浓重,堪比《十月围城》里的李宇春,而且他最吸引人的那一身肌肉也仅有一两个镜头露脸,着实让人“失望”。

但是他略显拙笨的演绎,却使得公子这个角色前后心态的差异扩大化明显化了,也不一定不是好事。

功夫片,不一定非得是你抗我打的复仇和追杀。

如果有一个优秀的故事在里面,及时动作场面不那么“残忍”,观众也是乐于接受的。

《大兵小将》就算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功夫片模式。

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在欣赏“吓人”的武打设计之余,也可以细品电影的故事和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