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复习3

合集下载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3⽂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3⽂化传承与创新是我们与⽣俱来的⼀份责任,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政治必修3⽂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政治必修3⽂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 1、了解⽂化的多样性及其作⽤、学会尊重⽂化的多样性(P31—32) (1)⽂化的多样性及其作⽤:世界⽂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化的内容形式各具特⾊.⽂化多样性是⼈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类⽂明进步的重要动⼒.尊重⽂化多样性既是发展本民族⽂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对待⽂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化,⼜要尊重其他民族⽂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化多样性,共同促进⼈类⽂明繁荣进步.承认世界⽂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化,必须遵循各民族⽂化⼀律平等的原则.在⽂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化的繁荣. 2、如何尊重⽂化多样性?(P32—33) (1)尊重⽂化多样性,⾸先要尊重⾃⼰民族的⽂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化. (2)尊重⽂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化.世界各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丰富了世界⽂化,共同推动了⼈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化,是⼈类⽣存和发展的基础. (3)必须遵循各国⽂化⼀律平等的原则,在⽂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化的繁荣. 3、了解⽂化传播的途径(P34—36) (1)商业贸易是⽂化交流的重要途径.(2)⼈⼝迁徙是⽂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3)教育是⽂化传播的⼜⼀重要途径.(4)现代信息技术、⼤众传媒已成为⽂化传播的主要⼿段. 4、了解传统⽂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P39—42) (1)传统⽂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化.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艺、传统思想等在社会⽣活各⽅⾯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化的继承性. (2)传统⽂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5、认识传统⽂化的作⽤(对社会与⼈的发展)(P42)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产⼒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活的变迁,不断满⾜⼈们⽇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的发展起积极作⽤.反之,如果⼀成不变,传统⽂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的发展的消极作⽤. 6、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化 (P43—44) ①⾸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活中的作⽤,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其次,还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P44).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过程的两个⽅⾯.要把握好⽂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化,不断推陈出新,⾰故⿍新. 7、懂得社会实践是⽂化创新的源泉(P48) 社会实践是⽂化创新的源泉.⼈类在改造⾃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特有的⽂化.离开了社会实践,⽂化就会成为⽆源之⽔、⽆本之⽊. 8、领会⽂化创新的重要意义(P49—50) ①⽂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化的繁荣.⽂化创新是⼀个民族的⽂化永葆⽣命⼒和富有凝聚⼒的重要保证.③⽂化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化,发展先进⽂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9、理解⽂化创新的途径(P52—55) (1)⽂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于社会实践,是⽂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化创新既是⼀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化的过程,⼜是⼀个“推陈出新、⾰故⿍新”创造新⽂化、发展先进⽂化的过程.②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类⽂明发展的重要动⼒,也是⽂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3)坚持⽂化创新的正确⽅向:对于⽂化创新⽽⾔,必须把握好当代⽂化与传统⽂化、民族⽂化与外来⽂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主义”、“历史虚⽆主义”。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考试题及答案政治文化生活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缔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开展。

这表达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开展为根底A. 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2.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

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慨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亿的博大精深。

这反映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优秀文化在沟通与借鉴中创新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许久的D.优秀文化能增加人们的精神力气3.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该诗句可以表达(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缔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青海省玉树地政发生后,宗教团体纷纷组织宗教救援队踊跃参与救灾,僧侣们还为在地震中死难者超度祈祷,给震区的佛教信众很大的心理劝慰。

这说明①我国政府鼓舞人们信仰宗教②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③文化活动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④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气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5. 法国哲学家爱尔修理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

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挚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

测试结果的精确程度让全部听众惊异不已。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每个人的挚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此时此刻,也预示着你的将来。

这种现象说明A.文化确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和思维方式C.文化变更人们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D.文化提高人们道德修养,塑造完备格6.截至20xx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工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

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附答案

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附答案

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附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附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期末考试是对高二师生一学期的政治必修三文化与生活教学效果进行的检测,是教学中很重要的部分,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期末考试是对高二师生一学期的政治必修三文化与生活教学效果进行的检测,是教学中很重要的部分,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期末试题一.选择题1.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经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这说明文化现象( )A.无处不在B.无时不有C.具有多样性D.具有复杂性2."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东晋画家顾恺之《庐山图》(右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3.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4.广东省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

把文化大省作为发展目标是因为( )①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②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④社会发展应是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和谐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这说明(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活动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西部大开发又掀高潮②校园文明建设轰轰烈烈③共和国国庆大典举世瞩目④美国高层访华深化中美对话⑤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气势恢宏⑥诺贝尔奖评选激发国人创新决心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⑥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⑥7."《阿依达》是什么?在中国,它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英国,它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

高二政治必修三走进文化生活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修三走进文化生活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修三走进文化生活知识点
知识梳理
1、当代文化素描
(1)的发展是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

(2)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表现:
“喜”的表现: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忧”的表现:文化市场的和传媒的,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2)对策:
①不能放任自流,需要、。

②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的特点,为此应该提供、风格多样的文化产品。

而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各单元知识框架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各单元知识框架

《文化生活》的主题是精神家园的耕作。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框架含义 : 相关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所有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此中既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存心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含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人类独有的现象特点人的文化修养是经过对社会的体验、特别是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渐培养出来文化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本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总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变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互相影响、互相交融作用对社会影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根源: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样形式的文化活动对人影响表现: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想方式特点:耳濡目染,深久持远优异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① 优异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 优异文化能增强者的精神力量③ 优异文化能促令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知识框架表现:主要表此刻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和文化遗产中(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态度:既要认可本民族文化,又要尊敬其余民族文化,互相借鉴,求同存异,尊敬世界how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华进步文化多样性原则:按照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汲取有利外来文化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一致人类社会基本特点,人类文明进步重要动力前提 Why 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华的必定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为丰富多彩,充满活力活力重要门路:商贸活动、人口迁移、教育文化流传现代文化流传手段:大众传媒意义: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使了世界文化的发展表现:① 传统风俗的继承② 传统建筑的继承③ 传统文艺的继承④ 传统思想的继承特点:相对稳固性、鲜亮的民族性、历史继承性文化发展文化继承影响: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计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高二备考复习提纲(文化生活全部)

高二备考复习提纲(文化生活全部)

高二政治复习提纲【范围:文化生活】编写:赵长荣时间:2013.9.28——请同学们结合提纲,有计划地对以下问题加以排查、巩固。

该提纲请妥善保存,有效期:48个月。

1.★★文化的含义、特点是什么?【课本6-7页,或学案相关内容。

】2.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哪些方面的作用?【课本8-22页,或学案相关内容。

】3.★★如何理解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课本10页】4.★★如何理解文化和政治相互交融?【课本11页】5. ★★文化是怎样影响人的?(途径、表现、特点。

)【课本13-16页,结合课本和上课的例子理解、掌握。

】6.★★★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课本18-21页】7.★★★★庆祝民族节日、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课本29-30页】8. ★★★★★为什么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怎样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本31-33页】9. ★★★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哪些?【课本34-35页,注意“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传播的方式”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10.★★传统文化的四种基本形式是什么?【课本39-41页,熟悉课本上的例子。

】11.★★★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课本42页,注意有三个: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相对稳定性的内涵是什么?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有什么意义?——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12.★★★如何对待(继承)传统文化?【课本43-44页,(1)要立足于实践。

(2)正确态度是……,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4)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13.★★★★影像文化发展的因素?【课本44-45页,注意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理解、判断。

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复习学案参考答案

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复习学案参考答案

高二政治复习学案no.3第六课 1.C 2.A 3.B 4.B5.(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其原因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及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儒家思想汲取了齐鲁文化的营养,才能历经几千年而不衰。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地取得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中华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共同体,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征。

(2)①新时期推动齐鲁文化走向辉煌,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弘扬齐鲁文化,必须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③弘扬齐鲁文化,更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之长,推动齐鲁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6. 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第七课D 2.D 3.C 4.略。

5. ①红色电影所展示的党的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精神,集中体现者中华民族精神,“用这些革命的东西……”就是要发扬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是维系……支撑……推动……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当前,“用这些革命的东西……”,继续弘扬革命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④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人人都应该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传播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高二政治复习学案no.41. (1)网络文化具有两面性,要辩证地分析和看待。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自然科学③技术④语言、文字⑤选举人大代表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2、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参加学校运动会③参加演讲会、辩论赛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⑥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⑦参加合唱团、舞蹈队A、①③⑤⑦B、②③④⑤⑥⑦C、②④⑤⑦D、①②④⑥⑦3、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D、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4、思想文化是同政治、经济是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

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

这主要说明A、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B、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5、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有特有的乡土气息。

以上材料说明A、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6、“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这句话主要提示了A、科技在增强经济实力中的地位B、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C、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D、国际竞争的实质7、“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结合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 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 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孝文化正是继承了中华民 族的传统文化的精髓。 •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 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传统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 族生活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该剧在创作上坚持伦理与亲 情并重,柳琴戏韵味浓郁、丰厚,深刻地反映了沂蒙山区 的地方乡土风貌,体现了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 性。 • ③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 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他们在 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 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 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 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的加以改造和剔除。 在文化继承的继承上还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该 剧在创作上正体现了这一点。
• 3.2008年3月29日至4月3日,福建迎来台胞返 乡祭祖潮。彰显了两岸同胞“青山一道共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共同情感。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 B.两岸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 • C.两岸都承认一个中国 • D.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有着对祖国统 一的认同感
4.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 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 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 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 则
根据国家文化部的安排,山东省临沂市精心打造的新编历史 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在北京民族2文化宫大剧院参加 “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该剧以“孝文化 “为主题内容,在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加入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题元素,表达了”家和万事 兴“的文化理念,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完美融合。 在艺术价值和时代特征体现上,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 卧鱼》通过具有沂蒙地方特色的艺术品种来演绎一个传说故 事,在古老的题材中赋予了现代元素,打造了临沂地方品牌。 该剧在创作上坚持伦理与亲情并重,柳琴戏韵味浓郁、丰厚, 深刻地反映了沂蒙山区的地方乡土风貌,既具有民族性和时 代性特点,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主题要求, 主题鲜明,基调明朗,导向正确,成为代表临沂戏剧的经典 剧目和可保留剧目。
古时,临沂城北15公里处有一个小村庄,村西有一条小河。此村有一贫苦 青年名叫王祥,其继母病卧在床,不思饮食。一日,继母突然想吃鲤鱼, 但王祥无钱购买,时置隆冬腊月,河水冰封,捕鱼无望。王祥孝母心切, 便到村西河内横卧冰面之上,欲以体温暖化冰面,下水捕鱼。王祥之举感 动上苍,待王祥由冰面爬起,一红色鲤鱼破冰而出,跃然冰上。王祥喜获 鲤鱼,回家炖制成熟,其母食后,病情逐渐好转,最后康复。后人为纪念 这位民间孝子,此村遂更名为孝友村,河为孝河。现在白沙埠区域内,河 边建有纪念祠。人们常用“王祥卧鱼”的典故教导后人行孝。
(1)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可全盘肯定或否定,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2)观点一看到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一面,但认为传 统文化都是财富是不科学的。 (3)观点二认为传统文化中有保守的因素,有不合理 的因素是正确的,但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则是不科学 的 (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 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 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 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Hale Waihona Puke • • • • •5.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 正确的是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 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 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 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 发展没有继承
6、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 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 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 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较强融合性 D、明显渗透性
广州铂涛酒店集团官网 铂涛集团排行 窝趣公寓官网 广州窝趣公寓 官网
间屋,现在好咯,主子之间の事情,被各奴才看热闹,虽然吉尔是她の远房堂妹,但毕竟主子是主子,奴才是奴才,那要是传扬出去,成何体统?而且刚才虽然是水清受咯王 爷の壹顿斥责,但她排字琦也没少挨数落,她可是王府の当家女主人,当着奴才の面,那让她の脸往哪儿搁,她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の脚。回到房里,红莲知趣地避在外 面,排字琦将躲在里间屋の吉尔叫咯出来:“刚刚爷和年侧福晋の话,您也听到咯,我现在再问您壹句,您和爷到底是怎么回事!爷究竟有没什么宠幸过您?”“回福晋,没 什么。”“啥啊?您说啥啊?爷没什么宠幸过您?”那壹次吉尔の心中没什么咯任何の矛盾和痛苦挣扎,直截咯当地回复咯排字琦。刚刚王爷和水清之间爆发の那场激烈の冲 突,早就让少别更事の吉尔吓破咯胆。她既没什么水清那种与王爷直面交锋,进行别屈别挠斗争の勇气和胆量,也没什么排字琦那样精明の心思和手段,所以摆在吉尔那各老 实本分の姑娘面前の,只有实话实说那壹条路可走,所有别切实际の非分之想和别良企图对她而言都是玩火自焚。王爷和吉尔两各人都矢口否认,将排字琦の如意算盘彻底打 乱。她晓得,那件事情已经是山穷水尽,到此为止,别可能有任何の转机,只是失败来得太快咯。“既然爷没什么宠幸过您,您让我怎么去跟爷求情,求爷能够将您继续留在 府里?”吉尔别想嫁人,排字琦同样也别想!排字琦原本打算着,真若像天仙妹妹说の那样,爷既然已将吉尔收咯房,现在再把她嫁出去,虽然寿祺家敢怒别敢言,但总归是 被人抓咯把柄,将来再所以而结咯梁子,还是壹件有风险の事情。况且吉尔当差既心细,又忠心耿耿,而且还是她の远房堂妹,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の心腹人选。当吉尔哭哭 啼啼地向她表示要服侍她壹辈子の时候,排字琦很快就想好咯对策。她打算以“吉尔已经是爷の人咯”为理由,劝说爷,打动爷,就算是吉尔再别得爷の心,就算是爷再别喜 欢她,还是可以把她派到园子里去当差,那也是壹条出路,也别至于壹定就要把她嫁出去。当然咯,只要是能留下来,她将来总归是有办法再将吉尔弄到自己の身边。可是千 算万算,谁能想到竟是那样の结局,那可真真地让排字琦哑口无言、江郎才尽。所以,现在轮到任凭吉尔说出大天来,她也别可能帮那丫头说半各字。怪只怪那姑娘没什么福 份咯。于是她开口说道:“爷已经决定の事情,我也无能为力咯。那两天您也别用当差咯,好好歇息歇息,等着嫁人吧。对咯,您去把红莲叫进来。”第壹卷 第601章 收心 听着福晋犹如最后通牒般の吩咐,吉尔简直觉得天都要塌咯下来,她晓得,壹定是因为得罪咯年侧福晋,爷才会铁咯心地要将她嫁人。因为自从那天被侧福晋撞见她倒在爷の 怀中以后,年侧福晋别但壹病别起,而且爷再也别让她去服侍咯。可是她真の别甘心就那样与王爷失之交臂,她真の是心有别甘,于是别停地对排字琦苦苦相求:“福晋,求 您咯,奴婢啥啊也别求,别能服侍您也没什么关系,只要是在那府里当差,让奴婢做啥啊都可以,求求您咯,求您咯。”排字琦虽然被吉尔搅得心烦意乱,可是她突然想起来 壹各问题:“吉尔,我问您,既然爷没什么宠幸您,那那壹各多月,是谁负责侍寝?”吉尔别晓得福晋为啥啊要问那各问题,但她还是据实回答道:“回主子,没什么 人。”“没什么人?您怎么能肯定?”“奴婢每日每夜都在伺候爷,爷都是壹各人。”“每日每夜都是您伺候,您居然……,居然还没什么入咯爷の眼,您可真是笨到家咯! 让我说啥啊好呀!”“奴婢,奴婢……”“行咯,您啥啊也别说咯,那事既怨别得爷,也怨别得您,要是真有可怨の话,也只能怨您和爷,缘分太浅。缘分那东西,也别是强 求来の,既然木已成舟,再说啥啊也没什么啥啊用处。我现在别是以福晋の身份,而是以您堂姐の身份,好好劝您壹句:以前の那些事情,全忘记咯吧,好好收收心思,将来 嫁给三爷,好好过日子,别给咱们乌拉那拉家の人丢脸就阿弥陀佛咯。最主要の,趁着年轻,早点儿生各大胖小子才是真格の,有咯小小格就算是有咯壹切,其它の全是没用 の东西。”排字琦说到那各份上,吉尔晓得再说啥啊也没什么用,就像福晋说の,她和爷の缘分实在是太浅,全是
一、考点目标
1、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2、说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4、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5、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二、考点注意
• 1、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 2、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 3、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 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 4、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5、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具 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基本特征,但具体 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 6、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社会制度的变化、科学技术、 思想运动、教育。 • 7、文化传承是指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 继承,文化传承既包括文化继承,又包括在继承的基础上 发展。 • 8、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 性、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1. 随着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 于过洋节,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淡漠了。 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 • A.能够使我们国家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国际 间的交流与合作 • B.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 C.逐渐失去民族特色,消弱民族的凝聚力 • D.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 2.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总保留着基本特 征。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B.传统文化是凝固不变的 • C.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 • D.传统文化是不会消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