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第二章第1-2节信息需求及来源的确定[1].PPT
教科版信息技术第二章第一节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课件ppt

还可减少信息获取的工作量
信 息 来 源 的 多 样 性
类型
例子
方式
优点
不足
口头信息源 (个人信息源)
同学、朋友、 亲戚、父母、
老师
交谈、聊天、 授课、讨论
灵活、方便、 传递迅速、 互动性强
稍纵即逝, 带有主观成 分,久传易
出错
实物信息源 (现场信息源)
运动会、动 物园、销售 市场、公共 场所、事发
现场
文物、产品 样本、模型、
雕塑
直观、真切、 信息量大
信息零星、 表面,往往 稍纵即逝
文献信息源
报纸、期刊、 公文、报表、 图书、辞典
文字、图形、 符号
全面、系统、 可靠、清晰、 明确,便于 保存与利用
编辑、印刷、 发行等需要 较多时间, 信息比较滞
后
电子信息源
广播、电视、 电话、因特
网
光盘、磁盘、 磁带、网络 信息源等等
第二章 信息获取
信 定位信息需求
息 获
选择信息来源
取 确定信息获取的方法
的 一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般 过
实践
程
例一:开电脑时按哪一个开关
定
位 例二:获取天气信息
信
时间范围
二、信息的地域范围
信 息
三、信息的内容范围
需
求
准确定位信息需求,可确
保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息 的
信息的准确性
鉴 别
信息的客观性
与 评
信息的时效性
价
地址:→随风工作 室→课堂教学
实 课堂内快捷地址:http://192.168.1.1
实践一:填写网上调查表 实践二:熟悉作业上交的多 践
信息需求及来源

优点:全面、系统 不足:查找费力
优点:生动、直观 不足:需要设备
优点:灵活、方便 不足:主观、片面
优点:直观、真切 不足:表面、零散
信息来源的
$
★ 信息来源的确定
★ 确定合适的信息来源: 可用的信息来源 可靠的信息来源
任务 /问 题 策划 一次 劝告 青少 年不 要吸 烟的 宣传 活动 需要的信息内容 香烟的成分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 响 典型的受害事例 吸烟对环境的影响 劝阻吸烟的宣传品 需要的信息类型 事实材料、数据 观点、图片 事实材料、声音 观点、数据 图片、声音、视 频 可用信息来源 杂志、因特网 专家、杂志、因特 网 当事人、因特网 专家、因特网 杂志、因特网、录 相 有效信息 来源 专题网站 专家 当事人 专题网站 因特网
需要的信息类型 文本 任务/问题 需要的信息内容 事 实 材 料 观 点 „ „ 数 据 图 片 声 音 视 频 „ „
香烟的成分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策划一次劝告青少 年不要吸烟的宣传 活动 典型的受害事例 吸烟对环境的影响 劝阻吸烟的宣传品 „„
$
需要的信息类型 文本 任务/问题 需要的信息内容 事 实 材 料 √ √ √ √ √ √ √ √ 观 点 „ „ 数 据 图 片 声 音 视 频 „ „
„„
信息来源的
$
★ 总结 信息需求的确定 确定信息的内容 确定信息的载体 信息来源的确定 可靠的信息来源 可用的信息来源 选择获取信息的方法
获取信息的方法
$
★ 【任务】
策划“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活动”
需要的信息类型 任务/问 需要的信息内容 题 文本 数据 事实 观点 …… 材料 图 声音 视频 ……
√
√
√
√
第二章《信息的来源与获取》ppt(浙教版)PPT课件

问题2:如果需要你去完成这个任务,你又会怎么做?
问题3:如果猪圈离猪菜地太远,你会怎么调整?
2020年10月2日
5
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例2、刘蕾获取第二天即周日郊区天气情况信息
获取周日郊区的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况
不合适
不合适
合适
不合适
电视
报纸
电话 拨打121查询
网络
2020年10月2日
天气晴好 6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2020年10月2日
11
(4)评价信息。
1、以先前所确定的信息需求为依据,对 获取的信息进行评价。
2、如不符合我们的需求就要重新做调整。
2020年10月2日
12
从商业间谍中学习信息的获取
实例:日本人最先判断出了大庆油田
背景:据报载,20世纪60年代,中国大庆油田还处于 保密时期。日本人认为了解大庆的情况十分重要。因为 中国到底有没有油田?在哪里?有多大规模?这一切关 系到日本的出口贸易。于是他们确定了目标信息,大庆 油田及其产油量和规模。日本人当年最先判断出大庆油 田的情况,以至于在后来与中国谈判购买设备时占了先 机。
(你➢ 做我日猜新)月异的信息⑧技不术完全性
(天气预报)
⑨价值相对性
⑩可处理性
(肖伯纳名言) (华南虎事件) (猜谜语) (下雨) (玉不琢不成器)
1
温故而知新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
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五次革命: ①语言的使用; ②文字的创造; ③印刷术的发明; 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⑤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信息需求与来源的确定

教案:信息需求与来源的确定年级:高一年级用学时数:45 分钟教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授课教师:潘会燕一、内容分析:本课是高一第二章第一、二节的内容(第二章信息获取在教材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
本课要求学生根据任务或问题分析并提炼信息需求,需求分析是后面各章学习的第一步;明确信息需求是随后几节的前提。
可见信息需求与来源的确定至关重要。
所以只有明确了需求,才能考虑完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下一步信息活动。
二、学情分析:我所教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接触过电脑,对电脑的基本操作已有了一定的基础。
所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对他们来说难度不大,这为教学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的内容和类型;2、了解信息来源的分类以及信息来源的确定所需考虑的问题;3、学会根据指定的任务或问题来确定信息需求的同时设计一张信息需求表来帮助自己梳理信息需求;4、认真分析信息需求,有效合理的利用信息来源。
过程与方法:通过完善信息需求表,使学生熟悉信息需求表,能够独立设计信息需求表,并且能够熟悉、有效的使用信息需求表来解决给定的任务或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结合当前的信息社会,能够辨识信息对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影响;2、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自觉的确定信息需求的意识;3、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关注生活当中信息来源的变化;4、通过与学生交流不同信息来源的优点与不足,体验不同信息来源对人们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信息需求与信息来源的确定。
难点:1、掌握所需获取的信息类容与信息类型,在完善信息需求表的同时能够独立制作信息需求表;2、能够正确的选择可用、可靠的信息来源。
五、教学方法:采用以小组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让你来策划一次劝告青少年不要吸烟的宣传活动,你会怎样进行?”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首先,我们肯定会先考虑宣传活动的内容应包含哪些方面才能达到‘劝告'的目的,具体为:香烟的成分有哪些?吸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有哪些?是否有典型的受害事例?列举出劝阻吸烟的宣传品。
第二章第一节《信息需求的确定》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讨论形成一个完成和解决任务的方案。思考和分析需要哪些具体信息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确定需要的信息内容大纲。
师:在策划过程中要分析信息的类型。信息的类型就是指信息的载体形式,本活动所需要的最合适的信息类型是哪些。设计出信息寻求表,梳理信息需求。
行为动词是劝告,劝告的对象是青少年,劝告的目的是不要吸烟。请大家对宣传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对象、参与者、分工等进行分解。
(2)了解信息的类型。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分组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但是也有个别学生查找信息的速度慢,操作不熟练甚至不愿意动手操作,不能按时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造成整个小组无法按时完成任务。要多一些时间给学生操作,增强学生信息检索的能力,更好的完成课堂任务。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累计节
教学内容
《信息需求的确定》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展开讨论。本节课融入了前面绪言章节的内容,激发起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为学生的学习做了铺垫。
师:根据本节课的活动情况,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通过策划活动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形成了哪些意识?
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反思。
【课堂作业】
请围绕“青少年吸烟情况”这一主题活动制 作一张信息需求表
【课堂小结】
1.不同信息类型的优点
文本:客观 数据:准确
图片:直观 声音:生动 视频:形象
2.如何确定信息需求
(1)了解信息的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第二章第1-2课《确定信息来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第二章第1-2课《确定信息来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能分析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原因,了解信息来源的一般分类。
(2)能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信息需求(内容、类型等),讨论获取信息的过程,总结一般规律,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
(3)能通过分析和比较,使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和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养成分析问题及对信息进行有效组织、整理的良好素养。
(4)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能对信息获取效率给予关注。
2学情分析
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随时随地都在不断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
他们也不同程度的明白如何获取信息,但作为高中的学生更需要掌握的是通过更多更深层次的体验活动,理解信息获取的思想和价值,并内化为自身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
3重点难点
重点:
(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
(3)能利用信息采集卡进行信息的有效组织与整理。
难点:
能从包含的问题中分析信息需求,能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组织和整理。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古中国·新运城。
信息需求及来源的确定

人
专业人士 知情人 当事人 朋友 老师 同学 ……
事物
公共场所 各类活动、会议 事件现场 感官直接接触到的 具体事物 ……
优点:全面系统 优点:生动直观 不足:查找费力 不足:需要设备
优点:灵活方便 不足:主观片面
优点:直观 真切 不足:表面 零散
信息来源的确定,就是针对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解决的问题, 从众多的信息来源中确定几个合适有效的信息来源。 一般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1、可用的信息来源 2、可靠的信息来源 1、可用的信息来源 信息量多少影响着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尽量拓展信息来源。 2、可靠的信息来源 提高解决问题效率,选择最合适、最有效、最可靠的信息来源。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接受信息、 处理信息、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思考与判断, 现在请你回忆一下,今天你在不同场合获 得的一些信息,并做记录,填好表格。
小组合作: 汇总小组中所有成员获取到的信息,筛选出 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信息进行思考,小组 成员分工做好记录并填表
自评: 可说说组内成员的分工情况, 可说说遇到了什么问题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你有何感想? 他评: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或思考, 是否有不同意见, 你对他的表述有没有疑义?
知识点1:信息需求的确定
提供 客观 依据 文本 1、确定 信息内容 增加 准确 性
数据 增强 直观 感受 图
确定 信息需求
2、确定 信息的类型 (载体形式)
音频
视频
生动形象,强 烈的真实感
知识点2:信息来源的确定
纸质媒介
电子媒介
注意事项 1、可用的信息来源 2、可靠的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
事物
人
上节知识内容回顾
1、信息的含义
控制论奠基人维纳: 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信息论奠基人香农: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信息需求及来源的确定

信息需求及来源的确定一、课标要求: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第二章第一、二节《信息需求及来源的确定》,1课时。
本章主要内容是:信息需求的确定、信息来源的确定、获取信息的方法、信息价值判断。
本章在本书中起到奠基的作用,是学生学好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相关内容的前提,如学生在本章收集到的信息将在第三章第二节《信息的集成与交流》的后续活动——制作“保护野生动物”网页中进行处理,在第四章《信息资源管理》中进行归类整理。
而《信息需求及来源的确定》又是本章的基础,确定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是有效获取信息的前提,只有准确定位信息需求、选择有效信息来源,在正确决策的指引下,才能高效地获取信息。
三、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自主学习、分析归纳教学法为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具体任务制作信息需求表。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任务或问题分析并提炼信息需求,有效选择信息来源。
五、教学资源:(1)硬件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2)软件资源:EXCEL、Powerpoint、多媒体教学软件、校园网论坛(3)素材:《野象来了》(选自中央十套“讲述”栏目)六、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3分钟)展示材料:《野象来了》2002年冬,云南景谷县永平镇一带的傣族村民一夜之间沸腾了:野象来到了他们的小村。
野象用长鼻子勾下了房瓦,弄死了鸡,糟蹋了芭蕉,踏烂了庄稼……村民们很是不解:这些野象到底有多少头?为何要走出森林伤害人?它们还要在此待多久?当地政府成立了一支考察队,赴野象聚居的深山揭开这些谜团。
原来,是盗猎分子的大肆捕杀,使野象惊恐万分,无耐只好冒险来到人类的聚集地,干涉了村民的正常生活。
由此看来,这场人象之争的罪魁祸首,还是人类自己!师:同学们看了这则材料,有何感想?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教学意图:通过事实材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出任务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可信
按信息需求层层深入
解决信息需求提出的问题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通过 问题 的引 领, 让学 生整 理出 信息 获取 的一 般过 程
备注
案例的 选择要 有一定 的挑战 性,避免 学生通 过浅表 层次的 思维活 动即可 完成
根据案例提出问题: 分析案例回答 问题: 1、需获取哪些信 息内容? 1大庆油田及 其产油量和规 2、选择了哪些信 模 息来源? 2报纸、期刊-3、最终用何种方 -文献型信息 案例 法获取了信息? 分析 4、如何评价已获 3观察法 得的信息? 4可信度、权 5、如何组织信息? 威性 5按需求分析 6、分析信息,得 出了怎样的结论? 逐步深入 6解决信息需 求提出的问题
背景:据报载,20世纪60年代,中国大庆油田还处于保
密时期。日本人认为了解大庆的情况十分重要。因为中
国到底有没有油田?在哪里?有多大规模?这一切关系 到日本的出口贸易。于是他们确定了目标信息,大庆油 田及其产油量和规模。日本人当年最先判断出大庆油田 的情况,以至于在后来与中国谈判购买设备时占了先机。
你要考虑的问题:
1、你认为初中毕业生最需要的是哪些信息? 2、你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取这些信息? 3、哪些信息来源更方便、更可靠,更有说服力 4、同样的信息,不同角度或不同的表现方式,效果有 何不同源自教学 步骤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备注
提供信息需求及来 分析问题,确 有意识 源确定表及评价表 定本组的分工,的引导 学生通 形成方案,完 过多种 成方案设计表 信息源
九、教学流程
展示案例 日本如何获得大庆油田的出油情况 分析信息获取 过程 总结归纳 按照信息获取过程回答提出的问题
总结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实践练习
给出任务
按给出的问题,完成信息需求表
任务:介绍自己学校的情况
小组分工 完成任务 讨论可行性 总结感悟
根据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提交完成任务的方案
学生交流方案是否可行,有无可修改之处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以”日本人最先判断出了大庆油田”为例) (1)定位信息需求(需获取怎 样的信息): (2)选择信息来源(通过哪 些信息途径来获取):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 信息(最终用何种方法获取了 信息): (4)评价信息(如何评价日本 人获取大庆油田信息的这一过 程): (5)如何记录、组织信息 (6)解释和使用信息(分析 信息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大庆油田及其产油量和 规模; 报纸、期刊——文献型 信息源; 观察法;
当时有关20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的报道、图片
● 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发表了社论《大庆油田大庆人》。 ●周总理接见王进喜时,王进 喜身穿大皮袄的画报。 ●《人民日报》一则新闻报道:“王进喜到马家窑, 说了一声‘好大的油田呀!我们要把中国石油落后的 帽子甩到太平洋去!'” ●1966年7月的《中国画报》刊登的表彰大庆油田炼油 厂的照片。
五、重点、难点的确定
重点:信息需求的分析 难点:根据任务确定信息需求,制定完成任 务的方案
六、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本部分内容主要采用学生自由结合 分组讨论、设计、研究、体验的学法,注 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与协作。
七、教学课时
3—4课时
八、教学资源
计算机、投影、幻灯片
三、学生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 经验可以确定简单的信息需求,如天气 情况,购买日常用品等等,但对较复杂 的任务的信息需求确定往往是主观的、 片面的、比较零散,一时不知从何处下 手。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技能目标: 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确定信息需求。 了解信息的不同来源,根据信息需求确定来源。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生能够总结、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 般过程 通过完善需求表,让学生熟悉需求表,能够独立制作需 求表,并熟练、有效地使用需求表,完成给定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需求确定习惯. 体会不同信息来源的优缺点。
确定信 息获取 取方法, 获取信 息
评价 信息
记录 和组 织信 息
解释 和使 用信 息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备注
请阅读教材第7 页的章导言,思 考在“营养与健 康”主题活动中 高一(3)班各 实践 小组获取有效信 演练 息的过程,并将 下表填写完整。
按书上提供 的内容,总 结填写信息 需求表
1方案的制定
有分析 有过程 分工明确 基本能完 成各自的 任务 三种来源 较多
2小组分工情 况
3来源的广泛性 4搜集到的信息
两种来源 一般
多种来源 多且质量 高
一半以上未 5活动完成情况 完成
完成70%
完成80%
完成90%以 上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按 照 信 息 需 求 评 价 表 中 的 123 项 , 进 一 步 考 察 学 生 对 本 节 课 的 掌握
设计 意图
备注
每年一度的中考 要来了,你的朋 友要报考我们校, 请你向他介绍一 给出 下我校的情况。 任务
任务 的选 择, 考虑 到贴 近学 生生 活的 实际
对教师 来讲, 学生所 获取的 信息, 获取的 方法教 师易于 掌控。 便于进 行指导。
任务:
每年一度的中考要来了,你的朋友要报考我们 校,请你向他介绍一下我校的情况。(可以是 手写文章、板报也可以用电子文档、幻灯片等 等)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定位信息需 求 2选择信息来 源 3确定信息获 取方法、获取 信息 4评价信息 5记录组织信 息 6使用信息
设计 意图
总结 归纳 出一 般的 信息 获取 的过 程
备注
根据案例分析的 结果,总结出信 息获取的一般过 程 总结 归纳
信息获取一般过程图:
定位 信息 需求
确定 信息 来源
信息需求及来源的确定
上高二中 赵友明
一、课程标准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 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二、教材分析
第1 章 第2 章 第3 章 第4 章 第5 章 绪论 信息获取 信息加工与表达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 二 三 四 信息需求的确定 信息来源的确定 信息获取方法 信息价值的判断
●《人民日报》上一幅有钻台手柄的照片。
王进喜制服井喷,用身体搅拌水泥的图片。
王 进 喜 手 拿 钻 台 手 柄 的 照 片 。
王进喜头戴大皮帽,身穿大皮袄的图片。
日本人从这些文字及图片中得出的信息 (1)通过画报封面铁人王进喜身穿的大皮袄样式,以 及下着鹅毛大雪的照片,推断出大庆可能位于东三省的 结论; (2)通过《人民日报》一条新闻报道中“王进喜到马家 窑,说了一声‘好大的油田呀!我们要把中国石油落后 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推断出马家窑就是大庆的中心; (3)从报刊报道的大庆的设备全是肩扛人抬,又得到 一个推断:马家窑离火车站不远,远了就抬不动了; (4)通过王进喜参加中央委员会的报道,推论大庆已 经大量出油; (5)根据《人民日报》一幅照片上钻台手柄的架势, 计算出了油井的直径; (6)根据中国国务院的工作报告推算,把全国石油产 量减去原来的石油产量,剩下的就是大庆的产量。
作铺 垫
请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感想
十、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软件展示:20世 纪60年代日本人 是如何获得大庆 油田的情况的。
学生活动
观察、思考 分析
设计 意图
信息 获取、 分析 的重 要性
备注
案例的 选择主 要是引 起学生 的兴趣, 并能引 发他们 思考
案例 呈现 引发 思考
案例:日本人最先判断出了大庆油田
小组 分工 完成 任务
和多种 方式搜 集资料; 提供本 校的网 站,避 免学生 在网上 浪费时 间。
任务实施方案表
班级 分工 建议: 按信息开源分组;也可按信息需求内容分组 实施 方案 组长 成员
任务/ 问题
需要的信息内容
信息来源
理由
评价表
★ 没有条理 需求分析 混乱 没有分工合 作 (或存在替 代工作) 只有一种来 源 很少,质量 差 ★★ 有需求分析 无具体实施 过程 分工不合理 不能完成各 自的任务 ★★★ ★★★★ 思路清晰 方案合理 可操作性 强 分工明确 合作完成 自我 评价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备注
选取一组或两组 取长补短 同学讲述其方案 不断修正自 已小组的方 案 可行 性论 证
在方案 实施前 对问题 做梳理, 以利于 学生下 一步开 展活动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备注
1、你本节课学 总结、反思 引导 学生 到了什么? 反思 2、你觉得自己 自己 在哪方面还存在 和他 人的 着不足? 学习 总结 3、通过本节课 过程, 的学习,对你学 为下 习其它学科有何 一步 帮助? 教学
考察 学生 对信 息需 求与 信息 来源 的 确定 掌握 的情 况
进一步 加 深 “信息 需求是 什么” 的概念, 为学生 自己根 据任务 完成分 析做铺 垫
请阅读教材第7页的章导言,思考在“营养与健康” 主题活动中高一(3)班各小组获取有效信息的过 程,并将下表填写完整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