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下数学导学案 认识钟表(一)

合集下载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学看钟表》教案范文(精选7篇)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学看钟表》教案范文(精选7篇)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学看钟表》教案范文(精选7篇)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学看钟表》范文篇1一、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识“整时”和“半时”。

2、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感受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1、认读半时时,分针指着“6”说清时针“走过了几”。

2、规范学生语言,将学生口语化的“几点”、“几点半”,说成“几时”、“几时半”。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先给你们猜个。

“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来,什么时候睡觉。

”你们猜一猜它是什么呀?(钟表)2、我们通过看钟表,就能合理的安排时间,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看钟表。

(板书:学看钟表)(二)新授:1、观察钟面。

这是没画完的一个钟表,钟面上少了些什么呀?(1)少数字。

还有谁和他有一样的发现?看来你们在家里经常看钟表。

:(1~12)快伸出小手,指着屏幕上的数字数一数吧。

(课件,空表盘)刚才你们数的可认真了,还记得钟面最上面的数是几吗?(每次叫两三个学生)(课件:12)最下面是?(6),右面是?(3)左面是(9)这四个数在我们看钟表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2和6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看看还缺点什么?(2)时针和分针。

预设:1、少了三根针哪三根针呀,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2、秒针:你的生活经验真丰富,有些表盘上有一根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

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分针和时针,这两根针可重要了,要想知道几点,就需要他们的帮助。

a、除了12个数,钟面上还有什么?预设一:时针和分针。

你真了不起,都知道时针和分针了。

这两根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呀?(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你说的真准确,谁再来说说?(找三个同学说: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预设二:有两根针。

导学案:《认识钟表》 (青岛版)

导学案:《认识钟表》 (青岛版)

《认识钟表》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内容信息窗1:课本第2---6页及自主练习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学习过程学习笔记谜语激趣兄弟三人齐上路, 有快有慢不停步, 走了三百六十日, 没有走出玻璃铺。

[打一物品]谜底:钟表新知探索一、认识钟面(1)自主观察师:看图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钟面,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可以看图,也可以用你自己手里的钟表观察。

(2)交流发现A、.钟面上有12个数字。

B、认识指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表示几时的。

比较细长的是分针,表示几分的。

自己动手来指着你的钟表盘上的两根针,来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二、、认识整时刚才我们认识了钟面,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都是几点到家的。

王老师首先打电话给小力,“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我们需要看一下表。

观察小力回家时的钟面:时针指在哪里?分针指在哪里?现在是几时呢?你是怎样知道的?(钟面上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5,就是5时。

)这就是整时,对于整时来说,如果分针指在12上,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时。

补充:整时的两种写法①5时②5:00分针都指着12,时针指着不同的数字。

时针指着1是1时,指着6是6时,指着9是9时,这几个表显示的都是整时。

整时的时候分针都指着12,因此我们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数几就是几时。

三、认识几时半我们先来看看小云的回家时间,先观察这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在哪里?(时针指在两个数5和6的中间,分针在6上)那现在是什么时间?(2)自己在学具上拨一拨。

(3)我们习惯说5点半,但在数学上说5时半,如果分针指在6上,时针转过几就是几时半。

师小结: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红一天的作息时间。

四、认识大约几时(1)认识“快到几时”我们再来看看小青是几时到的家?观察钟表,时针、分针分别指在哪里?分针接近12,说明什么?那现在是快几时了?如果分针指在接近12的数上,时针指着几就是快几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下雨了----认识钟表(整时) 青岛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下雨了----认识钟表(整时) 青岛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下雨了——认识钟表
导学案
教学目的: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
重点难点:认识钟表,认识整时。

教法学法:操作法
教具学具:钟表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有一天下午放学的时候,下起了大雨,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校门口,看到
同学们远去的背影,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什么故事呢?请打开课本第11页,仔细观察情境图。

先自己想一想,再说给同位听。

活动二:1、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间到家的,我们要学会看钟表。

()
2、这个钟表表示的是什么时刻?先自己想一想,再说给同位听。

3、小结:分针指着(),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

在数学里称几时。

活动三:自主练习
1、写出时刻。

()()()()
最早的时刻是(),最晚的时刻是()。

你能把它们从早到晚排起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时刻在钟表里画出时针,分针吗?
7时10时3时
1时6时12时
8时9时11时
4时5时2时
在上面的钟表里最早的时刻是_____,最晚的时刻是________.你能把上面的时刻从早到晚排起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

《下雨了—认识钟表》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课前准备:准备钟表教具、钟表模型演示器,以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把课本中的情景图展现出来,以吸引学生兴趣,使课堂直观、形象,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钟表,亲手来拨一拨、玩一玩,让学生经历和感受时针与分针的运动过程,构建学生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深情地讲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天放学,天下着雨,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校门口,看着同学们渐渐远去了,可老师的心还是七上八下,于是就发生了下面插图中的一幕幕。

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这幅图画。

2、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2)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3)小青是什么时间到家的?(4)小林是什么时间到家的?3、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出来:小力是几时到家的?4、引出课题(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学会认识钟表),师板书:认识钟表。

(说明: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入手,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先自己解决,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汇报: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5,所时是5时。

3、“小博士”告诉你的话:钟面上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师用多媒体出示小博士的话)。

4、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组讨论交流)(1)小云是5时半到家的。

(2)小云是6时半到家的。

5、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手中的模型解决问题。

6、师小结:因为时针还不到6所以是5时半。

7、小青和小林分别是几时到家的呢?(指名学生说,有的学生说出准确时间,师要给予肯定)并告诉他们快到5时和“5时刚过”。

《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三种时刻的形式。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认识、对比和归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分清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日常作息时间,逐步养成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认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三种时刻的形式
及时反馈:我拨你说,我说你拨
(5)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分针指向6,时针刚转过几就是几时半。
(6)讨论:刚才我们认识了整时和半时两种时刻,我们怎样区分整时还是半时?
Hale Waihona Puke 教师参与学生讨论。教师与学生共总结出:整时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一个数,半时时分针指向6,时针在两个数中间。
三、自主练习教材P11—P13
钟表
山东省临朐县辛寨镇辛寨小学周岩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第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本。
(2)搜索钟表、时间、打更等关于时间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和感知钟表,感知时间。
2、认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等简单的时间。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教材第一题,读一读,做上不同的记号。
2、教材第二题,认一认,说一说,讲数学小故事。
3、拨一拨、说一说时钟,怎样实现精确报时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教学反思;
1、让孩子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教学时,我把知识融入游戏活动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理特点,让学生自己准备钟表,自己认识感知,辅助用课件展示它们,再人人动手、动脑,通过摸,初步感受,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使学生轻松地进入了新课,同时对数学充满了兴趣。

青岛版一年级下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青岛版一年级下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二单元下雨了——学看钟表单元备课主备人吴连英一、导学内容: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是“认识钟表”的起始课。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结合实际初步学会看钟表,体会认识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方面的内容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以“下雨了”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素材,通过老师分别给4个小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的时间为话题,引起学生对认识钟表的需求,体会认识时刻在生活中的作用。

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自主练习,认识钟面,认读“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四个时刻。

其中,认识整时和半时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认识“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学时应注意加强直观操作。

二、导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初步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感受时间的意义。

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知道珍惜时间。

三、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教材着力架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以一个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故事情境——“下雨了”为背景,以老师打电话询问学生放学到家的情况为素材,将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巧妙地串在一起,又从整体上比较这四个时刻的不同。

2.人文思想贯彻教材其中,无声的画面效果营造一个个浓浓的“情”字。

尊师爱生、关爱老人、家人和睦……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放学后下雨了,学生何时到家牵动着老师的心,打个电话问一下,了却教师的牵挂,关爱学生已变成我们教师的自觉行动。

今天是奶奶的生日,全家人给奶奶过生日,倡导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的风尚,这对我们的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下雨了——认识钟表导学内容:11页下雨了——认识钟表,完成自主练习1、2、3题。

导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初步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钟表(最新版本)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钟表(最新版本)

6时半
6:30
读一读
9
12 3
6
2时半
2:30
快到6时
大约6时
5时刚过
大约5时
分针长长快到12,时针指几就是快 到几时(大约几时) 分针长长刚过12,时针指几就是几 时刚过(大约几时)
认一认
11
10
12
1
2
9
8
.
7 6
5
3
4
快到12时
认一认
11
10
12
1
2
9
8
.
7 6
5
3
4
大约8时
认一认
11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一年级下册
兴安街道城北小学
有个东西真奇怪,
整天都在朝前迈;
无论走了多么远,
距离就是不长点 。
下 雨 了
5时
5:00
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读一读
9
12
3 6
6时
12时
5
5时半
5:30
分针长长指着6,时针刚过几就是 几时半
读一读
9
12
3 6
11 10
12
1 2 10
11
12
1 2 3
9
8 4
3 7 5
00
8 时半 8 :30
分针指着12, 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 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10
12
1
2
9
8
.
7 6
5
3
4
6时刚过
1.填一填
8 ___时
1 大约___时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钟表》教案设计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钟表》教案设计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钟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方法设计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

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有个小小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滴答滴答响不停,天天催我早起床。

2、说说钟的作用3、板书课题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时间教学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但学生已具有这方面的一些生活经验。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下雨了”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素材,通过老师分别给4个小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的时间为话题,激起学生认识钟表的欲望,从而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

然后通过自主练习,认识钟面,学会读“整时”、“几时半”、“大约几时”。

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了浓浓的师生亲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出一道有趣的谜语,看谁会猜?有个小小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滴答滴答响不停,天天催我早起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