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和蒸发器的介绍
蒸发器工作原理

蒸发器工作原理蒸发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化工、食品加工等领域。
它通过将液体物质转化为蒸汽,实现对物质的蒸发和升温,从而达到调节温度、降低湿度、浓缩溶液等目的。
蒸发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传热、质量传递和流体力学等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蒸发器的工作原理。
首先,蒸发器的工作原理涉及传热过程。
在蒸发器中,液体物质吸收外界热量,使得其内部分子活动增加,从而蒸发成为蒸汽。
这个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蒸发器通常处于低温状态,能够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
同时,蒸发器内部的管道结构设计也能够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从而加快液体物质的蒸发速度。
其次,蒸发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质量传递过程。
在蒸发器中,液体物质的分子通过吸收热量而蒸发成蒸汽,这是一种从液态向气态的相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蒸汽中所含的物质浓度会逐渐增加,而残留在蒸发器中的液体物质浓度会逐渐减少。
这种物质浓度的差异会导致物质向蒸汽中扩散,从而实现了物质的质量传递。
这一过程在蒸发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蒸发器的蒸发效率和工作性能。
另外,蒸发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流体力学过程。
在蒸发器中,液体物质通常是通过管道或者其他结构形式流动的,而蒸汽则是通过空气或其他气体形式传递的。
因此,蒸发器的设计需要考虑流体的流动状态和流体力学特性,以确保液体物质能够充分接触到蒸发器内部的传热面,并且蒸汽能够有效地带走蒸发后的物质。
流体力学的优化设计能够提高蒸发器的传热效率和质量传递效率,从而提高蒸发器的工作性能。
综上所述,蒸发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传热、质量传递和流体力学等方面。
通过这些过程,蒸发器能够将液体物质蒸发成蒸汽,实现对物质的蒸发和升温,从而达到调节温度、降低湿度、浓缩溶液等目的。
因此,对蒸发器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有效应用,对于提高设备性能和工艺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蒸发器原理与操作资料

蒸发器原理与操作资料蒸发器是一种用来加热和蒸发液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对于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蒸发器的原理和操作资料。
一、蒸发器的工作原理蒸发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加热将液体转化为气体,并通过气体的排出和冷凝将有用物质分离出来。
其工作流程如下:1.首先,将需要蒸发的液体装入蒸发器中,通过加热使液体温度升高。
2.当液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液体开始沸腾,液体内部的分子开始蒸发形成气体。
3.蒸发的气体会从蒸发器的顶部排出,进入冷凝器中,通过冷却将气体转化为液体。
4.转化为液体的有用物质可以被收集和利用,而无用物质则被排除。
二、蒸发器的操作方法蒸发器的操作方法与设备类型和规模有关,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清洁蒸发器设备以确保其表面光洁平整,检查仪表和管路连接是否完好。
2.加料:根据工艺要求将液体物料加入蒸发器中,注意控制液位,避免超过最大容量。
3.加热:根据液体物料的性质和蒸发器的规格,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
可以是直接加热或间接加热。
4.控制温度:使用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过程中的温度,以避免过热和过冷,保证蒸发过程的稳定。
5.卸料:当液体物料的浓度达到要求时,停止加热并打开底部的排污阀门,将浓缩物料排出。
6.清洗和维护:在蒸发器使用完毕后,对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
三、蒸发器的注意事项1.安全操作:在蒸发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特别是在加热和排放废气时,需注意防火和防爆措施。
2.清洗保养:蒸发器设备需要定期清洗和保养,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清洗时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清洗剂和工具,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害。
3.温度控制:在蒸发过程中,要根据液体物料的性质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加热温度和控制方式,以保证蒸发过程的稳定和高效。
4.废气处理:蒸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含有挥发性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需要进行妥善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蒸发结晶的装置

蒸发结晶的装置一、概述蒸发结晶是一种常见的分离纯化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液体中所需分离的成分通过加热使其蒸发,然后再通过降温或加入溶剂等方法使其重新结晶得到纯净的产物。
在蒸发结晶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的装置来实现,下面将对蒸发结晶的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二、常见的蒸发结晶装置1. 蒸发器蒸发器是实现液体蒸发过程的主要设备,其作用是将液体加热至沸点,使其中所需分离的成分转化为气态。
常见的蒸发器有单效蒸发器、多效蒸发器和真空蒸发器等。
其中单效蒸发器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溶液,多效蒸发器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溶液和粘稠物质,真空蒸发器适用于易挥发性物质和高油性物质。
2. 结晶槽结晶槽是实现溶液降温结晶过程的主要设备,其作用是将气态产物冷却至一定温度,使其重新结晶得到纯净的产物。
常见的结晶槽有常压结晶槽和真空结晶槽等。
其中常压结晶槽适用于处理易溶于水的物质,真空结晶槽适用于处理难溶于水的物质。
3. 冷却器冷却器是实现气态产物冷却过程的主要设备,其作用是通过冷却介质(如水)使气态产物迅速降温至一定温度,以便快速形成固态产物。
常见的冷却器有管壳式冷却器和板式冷却器等。
4. 搅拌器搅拌器是实现液体混合和均匀加热过程的主要设备,其作用是通过机械运动使液体中各组分进行充分混合,并将加热均匀地传递至液体中各部位。
常见的搅拌器有框架式搅拌器、叶片式搅拌器和锚式搅拌器等。
三、蒸发结晶装置的工作原理蒸发结晶装置通常由蒸发器、结晶槽、冷却器和搅拌器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 液体加热首先将待处理的液体加入蒸发器中,通过加热使其逐渐升温,当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时,其中所需分离的成分开始蒸发,并通过蒸汽管道进入结晶槽。
2. 气态产物冷却气态产物进入结晶槽后,需要通过冷却器进行迅速降温。
在冷却过程中,气态产物逐渐转化为固态产物,并在结晶槽中逐渐沉淀。
3. 固态产物收集当固态产物沉淀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停止加热和搅拌,并将固态产物收集起来。
此时,可以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将固态产物与溶剂分离,并得到纯净的产品。
MVR工作原理

MVR工作原理MVR(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即机械蒸汽压缩,是一种利用机械能将低温低压蒸汽压缩提升温度和压力的过程,以实现能量的回收和再利用。
MVR 技术广泛应用于蒸馏、结晶、浓缩等工艺中,具有能耗低、操作稳定、产品质量高等优点。
MVR系统由压缩机、换热器、蒸发器和冷凝器等主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MVR工作原理的各个环节:1. 蒸发器:在蒸发器中,通过加热使得液体中的水分子蒸发,从而达到浓缩的目的。
蒸发器中的低温低压蒸汽是由压缩机提供的。
2. 压缩机:压缩机是MVR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低温低压蒸汽压缩提升温度和压力。
压缩机通过转子的旋转运动,将蒸汽吸入并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3. 换热器:换热器用于实现蒸汽的冷凝和加热。
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蒸汽通过与冷却介质接触,释放热量并冷凝成高温液体。
而在加热器中,压缩机提供的高温高压蒸汽与待蒸发的液体进行热交换,使液体温度升高。
4. 冷凝器:冷凝器用于将高温高压蒸汽冷凝成高温液体。
冷凝器中的冷却介质与高温高压蒸汽进行热交换,使蒸汽释放热量并冷凝成液体。
MVR工作原理的关键在于压缩机的运行。
压缩机通过将低温低压蒸汽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这样一来,高温高压蒸汽可以用于加热蒸发器中的液体,使其蒸发,从而实现浓缩的目的。
同时,压缩机提供的高温高压蒸汽还可以通过冷凝器冷凝成高温液体,为下一轮循环提供热量。
MVR技术相较于传统的蒸汽压缩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MVR系统能够实现能量的回收和再利用,大大降低了能耗。
其次,MVR系统操作稳定,能够自动调节压缩机的运行,使系统能够在不同负荷下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此外,MVR系统还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因传统蒸汽压缩系统引入的杂质对产品的影响。
总之,MVR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能将低温低压蒸汽压缩提升温度和压力,以实现能量的回收和再利用。
MVR技术在蒸馏、结晶、浓缩等工艺中具有广泛应用,其能耗低、操作稳定、产品质量高等优点使其成为工业领域的重要技术。
「蒸发器的原理以及分类」

「蒸发器的原理以及分类」蒸发器是一种将液体转变为蒸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环保、冶金等行业。
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供热使液体转化为蒸汽,然后将蒸汽与液体分离。
蒸发器的原理可以从物理学和化学学两个角度进行理解。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蒸发是一种固液界面上液体分子从固体表面逸出的过程。
液体内部的分子具有从低能量到高能量的分布,而在表面附近的分子能量较高,易于形成气体。
通过增加温度以及减小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促使液体分子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从化学学的角度来看,蒸发也可以理解为分子通过热运动克服表面张力脱离液体形成气体。
在液体表面上,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各个方向的分子难以通过表面逸出。
然而,一部分能量较高的分子仍然具有一定的概率逸出至气相,这种逸出的分子使得液体分子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蒸发器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和原理分类较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蒸发器分类:1.汽化式蒸发器:汽化式蒸发器是蒸发器的一种常见类型,其原理是通过加热使液体汽化。
液体进入蒸发器后,在受热表面形成薄膜,薄膜与加热表面接触面积大,从而加快蒸发速度。
同时,蒸发器内搭载有传热管,使热量传递更加高效。
2.冷凝式蒸发器:冷凝式蒸发器是通过将液体蒸发后的蒸汽进行冷凝,使其转变为液态的蒸发器。
冷凝器内部通常装有冷却介质,将蒸汽冷却到足够低的温度,使其重新转变为液态。
这种蒸发器适用于需要回收和重复利用液体的工艺。
3.扩散蒸发器:扩散蒸发器是利用扩散原理进行蒸发的一种蒸发器。
其原理是通过在液体表面形成多孔板或毛细管,使液体分子能够快速扩散到空气中。
这种蒸发器通常用于较小规模的蒸发,具有体积小、运行稳定等优点。
4.闪蒸器:闪蒸器是一种利用压力差促使液体迅速蒸发的蒸发器。
液体在进入闪蒸器后,迅速减少压力,液体分子由液态迅速转变成蒸汽。
这种蒸发器适用于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蒸发的工艺,例如提纯酒精、脱水等。
以上是常见的蒸发器分类,不同类型的蒸发器适用于不同的工艺要求,能够满足各种蒸发操作的需要。
蒸发器的工作原理

蒸发器的工作原理蒸发器是一种常见的化工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学工业、制药、食品等行业。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液态物质转化为气态物质,通过蒸汽的冷凝和回收,实现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浓缩。
本文将从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分类、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蒸发器的工作原理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液体的沸腾原理。
在蒸发器中,液态物质通过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加,从而使液体表面产生蒸汽。
随着加热的继续进行,液体内部的温度也逐渐升高,当液体内部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液体内部的分子也开始蒸发,形成大量的蒸汽。
蒸汽与液体的接触面积越大,蒸发的速度也就越快。
蒸发器的关键在于蒸发器内部的加热方式。
常用的加热方式有蒸汽加热、电加热、热水加热、热油加热等。
其中,蒸汽加热是最常用的加热方式,因为蒸汽加热可以提供稳定的加热温度和压力,并且可以通过调节蒸汽压力和流量来控制蒸发器的温度和蒸发速率。
二、蒸发器的分类蒸发器按照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蒸发器包括:1. 管式蒸发器:管式蒸发器是一种常见的蒸发器,其结构特点是在一个管子内部设置了多个小管子,蒸汽从小管子中穿过,将液体加热,使其蒸发。
管式蒸发器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加热效率高等特点。
2. 滑板蒸发器:滑板蒸发器是一种将液体滑过加热板的蒸发器,其结构特点是将液体通过加热板上方的喷嘴喷出,液体在加热板上形成薄膜状,通过蒸发器内部的蒸汽将其加热蒸发。
滑板蒸发器具有蒸发速度快、操作简单、清洗方便等特点。
3. 托盘式蒸发器:托盘式蒸发器是一种将液体分散在多个托盘上进行蒸发的蒸发器,其结构特点是在蒸发器内部设置多个托盘,液体从上层托盘流到下层托盘,通过蒸汽将其加热蒸发。
托盘式蒸发器具有适用范围广、蒸发效率高等特点。
4. 旋转蒸发器:旋转蒸发器是一种通过旋转圆柱体将液体均匀分布在圆柱体表面进行蒸发的蒸发器,其结构特点是将液体通过喷嘴喷洒在圆柱体表面,通过蒸汽将其加热蒸发。
蒸发器的产品特点和主要分类

蒸发器的产品特点和主要分类引言蒸发器是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中常用的一种热交换设备。
蒸发器通过加热液体,使其在真空环境下汽化,从而将液态物质转化为气态物质,实现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本文将介绍蒸发器的产品特点和主要分类。
特点1. 高效蒸发器是一种高效的蒸馏设备,具有高蒸馏效率、高传热系数和高分馏精度等特点。
它能够快速实现物质的分离和浓缩,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 节能蒸发器在工作时能够利用热能进行循环加热,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3. 可靠蒸发器采用优质材料制成,精细加工,具有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
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蒸发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按热传递方式分类1.1 自然循环蒸发器自然循环蒸发器利用自然对流来传递热量,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投入。
这种蒸发器成本低廉,但是不能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使用。
1.2 强制循环蒸发器强制循环蒸发器通过机械泵将液体循环送入蒸发器,加快了热能的传递速度。
这种蒸发器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但是成本较高。
2. 按蒸发方式分类2.1 扇形蒸发器扇形蒸发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蒸发器,采用了扇形转盘来将液体均匀喷洒到搅拌的加热器中。
扇形蒸发器适用于各种物质的浓缩和分离。
2.2 真空蒸发器真空蒸发器通过减小压力来实现液体的汽化,适用于高沸点物质的浓缩和分离。
2.3 膜蒸发器膜蒸发器利用薄膜技术实现物质的分离和浓缩,适用于高效、低能耗的蒸发过程。
3. 按操作方式分类3.1 批处理蒸发器批处理蒸发器是一种周期性操作的蒸发器,能够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和调节,但是生产效率较低。
3.2 连续处理蒸发器连续处理蒸发器是一种连续运行的蒸发器,生产效率较高,但是控制和调节难度相对较大。
结论由于蒸发器具有高效、节能和可靠等特点,因此在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蒸发器可以分为自然循环蒸发器、强制循环蒸发器、扇形蒸发器、真空蒸发器、膜蒸发器、批处理蒸发器和连续处理蒸发器等几类。
浓缩机的工作原理

浓缩机的工作原理引言:浓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将液体中的溶质浓缩,从而得到更高浓度的溶液或纯净的溶质。
它在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浓缩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工作过程。
一、基本原理浓缩机的工作原理基于溶液中溶质的蒸发和冷凝过程。
当溶液加热时,其中的溶质会逐渐蒸发,形成蒸汽。
蒸汽经过冷凝器后,变成液体,其中的溶质浓度更高。
通过循环使用蒸汽和冷凝液,可以实现溶质的浓缩。
二、主要组成部分1. 蒸发器:蒸发器是浓缩机的核心部件,用于将溶液中的溶质蒸发。
蒸发器通常采用加热管或加热板,通过加热使溶液中的溶质蒸发。
2. 冷凝器:冷凝器用于将蒸发后的蒸汽冷凝成液体。
冷凝器通常采用冷却水或制冷剂进行冷却,使蒸汽迅速冷凝。
3.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泵和管道,用于将蒸汽和冷凝液循环输送。
泵负责将冷凝液送回蒸发器,而管道则连接蒸发器、冷凝器和泵,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
三、工作过程1. 初始状态:浓缩机开始工作时,蒸发器中充满了待浓缩的溶液,冷凝器中则充满了冷凝液。
泵开始工作,将冷凝液送回蒸发器。
2. 加热蒸发:加热器开始加热,使蒸发器中的溶液加热。
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质逐渐蒸发,形成蒸汽。
3. 冷凝液冷却:蒸汽进入冷凝器后,通过冷却水或制冷剂的作用,迅速冷却成液体。
冷凝液中的溶质浓度更高。
4. 冷凝液回流:泵将冷凝液送回蒸发器,形成循环。
这样,溶质的浓度逐渐增加,溶液逐渐浓缩。
5. 溶液浓缩: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达到所需的浓度。
浓缩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级浓缩,提高浓缩效果。
结论:浓缩机通过蒸发和冷凝的工作原理,实现了液体中溶质的浓缩。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循环系统。
在工作过程中,溶液经过加热蒸发和冷凝液冷却,逐渐浓缩。
浓缩机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各行各业提供了高浓度溶液或纯净溶质的生产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发流程的两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加热溶液使溶剂汽化—蒸发器 不断除去气化的蒸发溶剂—冷凝器
二次蒸汽
热源
水蒸气
蒸发时蒸汽
水蒸气
加热蒸汽 二次蒸汽
溶剂S
溶剂S 溶质A(不挥发)
加热
通常采用冷凝的方式将二次蒸汽排除。
二、蒸发操作的特点
①溶液的沸点升高:由于不挥发溶质的存在,溶液的蒸气压低于同温度 下纯溶剂的蒸气压。因此,在相同压力下,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剂的沸 点,这种现象称为溶液的沸点升高。溶液的沸点升高导致蒸发的传热温 度差的降低。
②能耗较大:蒸发操作所汽化的溶剂量较大,需要消耗大量的加热蒸 气。因此需要考虑热量的利用的问题。
③溶液特性:有些物料浓缩时易于结晶,结垢;有些热敏性物料由于 沸点升高更易于变性;有些则具有较大的粘度或较强的腐蚀性,等等。 需要根据物料的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宜的蒸发流程和设备。
三、 蒸发操作的分类
1.按二次蒸气的利用情况分: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 单效蒸发:将二次蒸气不在利用而直接送到冷凝器冷凝以除去的蒸 发操作。 多效蒸发:若将二次蒸气通到另一压力较低的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气, 则可提高加热蒸气(生蒸气)的利用率,这种串联蒸发 操作称为多效蒸发。
2.按操作室压力分:常压、加压、减压(真空)蒸发
常压蒸发: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采用敞口设备,二次蒸汽 可直接排放在大气中,但会造成大气污染,适用于临时性或小 批量的生产。
3.按操作过程是否连续分:间歇蒸发,连续蒸发
间歇蒸发 :一次加料→最终X1出料或连续加料 维持液面,X1一次出 料。
溶液浓度和沸点随时间改变,为不稳定操作,适于小规模,多 品种的场合。 连续蒸发:稳定操作,适于大规模的生产过程。
第二节 蒸发设备
蒸发设备
蒸发器 辅助设备
加热室
分离室
除沫器(汽液分离器)
蒸发在工业生产中主要作用: (1)制取液体产品。 (2)生产固体产品; (3)制取纯溶剂; (4)同时制取浓缩液和回收溶剂。
被蒸发的溶液可以是水溶液,也可以是其它溶液,而工业上处 理的溶液大多为水溶液,所以本章仅讨论水溶液的蒸发。
二、蒸发流程
稀溶液(料液)经过预热加 入蒸发器。蒸发器的下部是由许 多加热管组成的加热室,在管外 用加热蒸汽加热管内的溶液,并 使之沸腾汽化,经溶缩后的完成 液从蒸发器底部排出。蒸发器的 上部为蒸发室,汽化所产生的蒸 汽在蒸发室及其顶部的除沫器中 将其中夹带的液沫易于分离,然 后送往冷凝器被冷凝而除去。
冷凝器
真空装置
用来进行蒸发的设备主要是蒸发器和冷凝器
蒸发器的作用是加热溶液使水沸腾汽化,并移去, 由加热室和分离室两部分组成。
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分离室相通,其作用是将产生的水蒸汽冷凝而除去。
一、 蒸发器的型式与结构
按加热室的结构和操作时溶液的流动情况,分为两大类:循 环型和单程型(不循环)。 (一)循环型蒸发器 特点:溶液在蒸发器中循环流动,溶液在蒸发器内停留时间长,溶 液浓度接近于完成液浓度。
料液 加热蒸汽
中央循环管
优点:溶液循环好;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操作可靠 缺点:循环速度低;溶液粘度大、沸点高;不易清洗 适于处理结垢不严重、腐蚀性小的溶液
2. 悬筐式蒸发器
•加热室像个筐,悬挂在蒸发器壳体的下 部,可由顶部取出。加热蒸汽由壳体上 部进入加热室,在管间放热加热管内溶 液使其上升,而沿悬筐外壁与蒸发器内 壁间环隙通道向下循环流动。 •优点:
教学目标:
掌握内容:
蒸发操作的基本原理; 典型蒸发器的构造、特点、适用范围; 单效蒸发的流程与工艺计算。
理解内容:
蒸发操作的基本原理; 典型蒸发器的构造、特点、适用范围; 单效蒸发的流程与工艺计算。
了解内容:
蒸发操作的节能措施与多效蒸发:流程,效数限度。
重点:
蒸发操作原理及典型设备的构造、特点; 单效蒸发工艺计算; 蒸发操作的节能措施。
加压蒸发:可提高二次蒸汽的温度,有利于二次蒸汽的利用, 但要求加热蒸汽的压力较高。
减压蒸发: 沸点低 优点: (1) 传热温度差Δtm ↑; (2) 可利用低压蒸汽或废汽作为加热蒸汽 ; (3)可防止热敏性物料变质或分解 ; (4)沸点温度低,减少热损失。 缺点:真空装置,需消耗动力和增加设备
适用于处理热敏性物料。
溶液循环速度高,改善了管内结 构情况 传热速率较高 •缺点: 设备费高 占地面积大 加热管内溶液滞留量大 •适于处理易结垢,有晶体析出的溶液
3 .外热式蒸发器
这种蒸发器将加热室与分离室分 开,采用较长的加热管。
优点: 降低了整个蒸发器的高度,便于
清洗和更换; 循环速度较高,使得对流传热系
由于引起循环运动的原因不同,分为自然循环型和强制循环型两类。
自然循环型:由于溶液受热程度不同产生密度差引起。 强制循环型:依靠外力迫使溶液沿一个方向作循环运动 。
1.中央循环管式(标准式)蒸发器
•加热蒸汽:加热室管束环隙内 •溶液:加热室管束及中央循环管 内,受热时,由于中央循环管单 位体积溶液受热面小,使得溶液 形成由中央循环管下降,而由其 余加热管上升的循环流动。
难点: 蒸发设备的构造、原理; 本概念
定义:
将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 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 蒸发。
利用溶剂具有挥发性而溶质不挥发的特 性使两者实现分离。 蒸发操作的目的:
获得浓缩的溶液,直接作为成品或半成品。 脱除溶剂。此过程常伴随有结晶过程 去除杂质。
5. 强制循环型蒸发器
•在加热室设置循环泵,使溶液沿加热室方 向以较高的速度循环流动。 •优点:
循环速度高 晶体不易粘结在加热管壁 对流传热系数高 •缺点: 动力消耗大 对泵的密封要求高 加热面积小 •适于处理粘度大,易结垢、有晶体析出的 溶液。
数提高; 结垢程度小。
适于处理易结垢、有晶体析出、处理量大的溶液
4. 列文蒸发器
•特点是在加热室上部设置沸腾室,加热 室中的溶液因受到附加液柱的作用,必 须上升到沸腾室才开始沸腾,这样避免 了溶液在加热管中结垢或析出晶体。 •优点:
–流动阻力小 –循环速度高 –传热效果好 –加热管内不易堵塞 •缺点: –设备费高 –厂房高,耗用金属多 •适于处理有晶体析出或易结垢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