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案例(3)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三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三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册教材整体内容分布:(一)数与代数1、因数与倍数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二)空间与图形1、图形的变换2、长方体和正方体(三)统计与概率统计(四)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找次品(五)综合应用1、粉刷围墙2、打电话二、本班学生情况分析:x年级共有学生***人,这些学生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学优生和学困生均占较大比例,而学困生的转化是一大难题。
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能力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一单元: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单元: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三单元: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四单元: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018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全册)

教案姓名:山巍锋营山县清水完全小学校教案姓名:山巍锋营山县清水完全小学校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大数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受。
课时安排:1、亿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2、数的产生………………………………1课时3、亿以上数的认识………………………1课时4、计算工具的认识………………………1课时5、用计算器计算…………………………2课时1亿有多大?……………………… 1课时第一课时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课本第2~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状况,在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计数器、小卡片、表格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
如: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老师:这是一个存折里显示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2 5 0 0 0……万千百十个位位位位位→数位……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二、学习新课。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从本册教材和前后教材的联系,各单元教学内容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认真进行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共安排____个单元。
1.“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____个单元,分别教学“升和毫升”“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性”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升和毫升”主要让学生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知道____升____毫升。
这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质量、时间、面积等计量单位以及他们之间进率的基础上,认识的有一类量。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主要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是在整数范围内最后一次学习除法计算。
对学生完整地理解除法计算的方法,形成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将来进一步学习小数除法的计算都有重要意义。
“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同一数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为了帮助学生把这些具体经验上升为理性的数学思考,体验策略的有效性和提高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从本册开始,每册安排一个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经常使用的、基本的解题策略。
突出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计划和运用,通过对方法的反思、内化促进策略的形成,增强使用和选择“策略”的自觉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主要教学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教学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包括简单的随机现象,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先教学简单的随机现象,再教学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教学混合运算的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的都是两步混合运算。
2.“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____个单元,分别教学“垂线和平行线”和“观察物体”。
2018学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版

2018(新审定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1)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11)第三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 (44)第四课时:比较数的大小 (66)第五课时:改写和省略 (77)第六课时:求近似数(A) (88)第七课时:比大小、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复习课 (1010)第八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1111)第九课时:亿以上数的读法 (1313)第十课时:亿以上数的写法 (1515)第十一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1717)第十二课时用计算器计算 (1919)第十三课时:1亿有多大(活动课) (2020)第十四课时:大数的认识复习课(一) (2121)第十五课时大数的认识(复习课二) (2323)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米公顷的认识 (2525)第一课时 (2525)课题平方千米的认识 (2626)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2828)第一课时课题:直线、射线和角 (2929)第二课时课题:角的度量 (3030)第三课时课题:角的分类 (3232)第四课时角的画法和角的巩固练习 (3333)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3434)1、口算 (3434)第一课时课题:口算乘法 (3434)第二课时口算乘法的练习课 (3535)2、笔算乘法 (3636)第一课时 (3636)第二课时笔算乘法练习 (3737)第三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3838)第四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4040)第五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4141)第六课时练习课 (4242)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343)1、垂直和平行 (4444)第一课时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4444)第二课时画垂线 (4545)第三课时画平行线、画长方形。
(4646)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747)第二课时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949)第三课时练习课 (5050)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5151)1、口算除法 (5151)第一课时课题:口算除法 (5151)第二课时口算除法练习课 (5252)2、笔算除法 (5353)第一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5353)第二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练习课 (5555)第三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练习课 (5555)第四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 (5656)第五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练习课 (5858)第六课时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 (5959)第七课时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练习课 (6060)第八课时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6060)第九课时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课 (6161)第十课时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课 (6262)第十一课时商的变化规律 (6363)第十二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练习课 (6464)整理和复习 (6565)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6666)第一课时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6767)第二课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6868)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6969)第一节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6969)第二课时合理安排时间 (7171)第三课时田忌赛马 (7272)第九单元总复习 (7373)第一课时“多位数的认识”复习课 (7373)第二课时“乘法”的复习课 (7474)第三课时“除法”的复习课 (7575)第四课时“空间与图形”的复习 (7676)第五课时“统计”的复习 (7777)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2018)

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
教具
卡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复习引入
1、看卡片,读数,说组成
3564、407、1000、570、603、7216、
10000、3003、5400、4009、5800、
6040、5708、40009
8 5 0 0 0 3 0 0
读作:_______
学生自己试读,讨论怎么读?
问:1)含两极的数怎么读?
2)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数位上出现0有该怎么读?
读数说组成
总结读数方法
在练习本上写数
说出写数的方法
2496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
24960000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
85000030读作:八千五百万零三十
亿以内数的读法与万以内数的读法相同,只是多加一个级称
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复习千以内数的读写法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
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概括出读数的方法,能正确的读数
师归纳: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万”
学生自由谈
以组为单位按要求数数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
观察图片,试着读数。
10个一千是一万
拨回去,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
10个一万是十万
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
同桌互相数数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全班交流
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神奇和奥妙,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
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难点
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教具
量角器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教
学
过
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四边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二、探究新知
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一下每个角的度数。再把四个角的度数相加,是多少度呢?这是一个四边形,其他的四边形是什么情况呢?
(1)教师演示。
教师拿出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为什么没有变?
(2)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把准备长方形框拉成了平行四边形,并动手测量一下两线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图 形
各 个 角 的 度 数
4个角的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
1.在表中适当的空格内画“∨”。
对边平行且相等
两组对角都相等
4个角的和是360度
四边形
梯形
平行四边形
菱形
长方形
正方形
2.在图中填写合适的四边形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图 形
各 个 角 的 度 数
4个角的和
你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74-76页4、8、10题。
动手画平行四边形的高,同桌互相检查
2018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18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步发展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数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现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生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定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本册内容的课时及课时划分:一、大数的认识(11课时)1亿有多大?………………………………………11课时二、角的度量(4课时)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2.笔算乘法…………………………………7课时左右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2.笔算除法……………………………… 1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课时六、统计(3课时)你寄过贺卡吗?………………………………… 1课时七、数学广角(4课时)八、总复习(5课时)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5)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6)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9)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12)第4课时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的练习 (14)第5课时亿以内数大小比较 (17)第6课时亿以内数的改写 (19)第7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22)第8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 (25)第9课时亿以上数的改写 (28)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30)第12课时综合练习 (36)第13课时一亿有多大? (38)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40)课1时公顷和平方千米 (42)课2时练习课 (45)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46)第1课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48)第2课时角的度量 (50)第3课时角的分类 (52)第4课时角的画法 (54)第5课时练习课 (56)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58)第1课时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 (60)第2课时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62)第3课时练习课 (64)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66)第5课时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68)第6课时练习课 (70)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71)第1课时平行与垂直 (73)第2课时垂线的画法 (75)第3课时长方形的画法 (77)第4课时练习课 (78)第5课时认识平行四边形 (80)第6课时认识梯形 (82)第7课时练习课(一) (84)第8课时练习课(二) (85)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86)第1课时口算除法 (88)第2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90)第3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1 (92)第4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2 (94)第5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96)第6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 (98)第7课时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99)第8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 (101)第9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商的变化规律 (104)第10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106)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110)第1课时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12)第2课时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115)第3课时练习课 (117)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 (118)第1课时沏茶问题 (120)第2课时烙饼问题 (122)第3课时田忌赛马 (126)第4课时练习课 (128)第九单元总复习 (130)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复习课 (132)第2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一) (135)第3课时乘法和除法复习课(二) (137)第4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一) (139)第5课时空间与图形复习(二) (141)第6课时统计复习 (142)第7课时复习课 (133)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2018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任教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任教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任教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极为丰富。
它的编排,改变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把大数的认识分成“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两个单元,分别在四年级上、下两册分散编排的做法,而是在四年级上册整合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数级,会读写大数。
教学时间:12课时左右教学过程: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课题: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课题:用四省五入法求近似数课题:认识亿以上的数课题:写出亿以上的数课题: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课题: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计划案例(3)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
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
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差距明显。
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快:
(一)、数与运算。
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圆”。
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3.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
第五单元“统计”。
(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
(五)、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按照单元顺序)
第一单元“圆”: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五单元“统计”:
1.学生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1.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综合应用:
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
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
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
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
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四、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