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潮流影响艺术流变——洛可可风格影响下的芭蕾文化
浅谈巴洛克与洛可可的艺术风格

浅谈巴洛克与洛可可的艺术风格1 引言艺术好比一朵鲜花, 它不可能永葆青春, 总有枯萎凋谢失去光彩之时。
当历史的车轮步入了17 世纪的大门, 西方的艺术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文艺复兴运动的逐渐衰落把欧洲带入了崭新的时期。
而该时期表现在艺术上的设计风格主要分为两种: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
纵观西方美术史, 我们会发现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的艺术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明显特征, 它既区别于之前的文艺复兴, 又有别于之后的新古典主义, 它在他有限的生命时间段里以不同于以往的优美线条和华丽的色彩向人们展示它的与众不同。
巴洛克和洛可可在西方艺术史中同属于一个时期, 但因产生年代一前一后, 因此具有一定的传承关系, 两者在绘画、建筑、室内装饰、工艺美术等方面都有既相似又相异的地方。
2 巴洛克的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 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 它的鼎盛期是在17 世纪。
“巴洛克”( Baroque) 一词本义是指畸形的珍珠, 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 用于贬义泛指各种稀奇古怪、离经叛道的事物以及违背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情况。
当时人们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 它一反文艺复兴优美而静雅的艺术风格, 强调夸张、浪漫的戏剧感, 这种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 直到后来人们才意识到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具有很强的宗教气息, 它的风格形成恰逢天主教复兴的需求。
16 世纪的意大利, 社会骚乱动荡, 新教徒与天主教徒彼此结党攻诘, 天主教皇极力捍卫自己的权威, 吸引异教徒重返天主怀抱。
此时的教廷选择了巴洛克风格的艺术来为宗教改革服务, 他们不惜重金把教堂和祭坛进行精心装点, 教堂中体现出华丽的巴洛克样式风卷残云般的动摇了文艺复兴的美学根基,以此来宣扬天主教至高无上的权力, 激发信徒的畏惧敬仰之情。
在天主教会的推波助澜之下, 巴洛克艺术风格日渐成熟。
其特点是追求韵律感、运动感、空间感、和豪华感, 追求标新立异、华丽绚烂的装饰性, 有时还带有宗教的热情和神秘。
洛可可风格分析报告

化艺术也呈现出新的面貌。
洛可可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的享乐主义和追求精致、细腻
03
的审美倾向。
主要特点与风格元素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以曲线和曲面为主,轻盈、优美,常常带有一种柔美的韵律感。
室内装饰则以细腻、繁复的细节处理和华丽的色彩搭配为特点,如使用大量的曲线、 花卉、贝壳等元素。
洛可可风格的绘画则以柔和的色调、细腻的笔触和轻松的主题为主要特点,如田园 风光、贵族生活等。
创新设计
结合现代技术和设计理念, 对洛可可风格进行创新和 改良,使其更加适应现代 社会的需求。
文化融合
将洛可可风格与其他文化 元素进行融合,拓展其应 用范围和文化内涵,增强 其适应性。
05 洛可可风格的未来展望
创新与发展的可能性
融合现代元素
洛可可风格可以与现代设计理念 和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古
绘画作品
总结词
细腻、华丽、柔美
详细描述
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华丽的色彩和柔美的线条为特点,常 常描绘轻松、优雅的主题,如田园风光、花园中的女性、精致的肖像等。代表 画家有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
建筑作品
总结词
轻盈、精致、曲线美
详细描述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作品以其轻盈的立面、精致的细节和曲线美为特点,常常采用白色或淡色调,并大量运用曲线 和曲面。代表建筑有法国的苏比兹府邸和德国的奥古斯都堡。
家居设计
总结词
舒适、华丽、浪漫
详细描述
洛可可风格的家居设计注重舒适与华丽相结合,大量使用曲线和曲面造型,如卷曲的扶手、雕花的床 架等。材料上常选用贵重的木材、象牙和金属等,细节处理非常精致。
服饰与时尚
总结词
优雅、浪漫、女性化
服装史洛可可时期

宽松设计
洛可可时期的儿童服装 采用宽松设计,避免束 缚孩子的身体和活动自
由。
特殊群体服装
1 2
3
孕妇装
孕妇在洛可可时期穿着的服装注重舒适和宽松,以适应腹部 隆起的变化。
老人装
老年人的服装注重保暖和舒适,面料柔软轻盈,符合老年人 的身体需求。
工人装
工人的服装注重实用和耐穿,通常采用耐磨的面料和简单的 款式。
紧身裤子
男性在洛可可时期穿着的裤子强调腿部线条, 紧身的设计使身材显得更加修长。
丝绸面料
丝绸面料在男性服装中广泛应用,光滑柔软, 展现出优雅的质感。
儿童服装
柔软面料
洛可可时期的儿童服装 注重柔软舒适的面料, 如棉布、麻布等,确保
孩子的舒适度。
可爱装饰
儿童服装在细节上添加 了可爱的装饰,如蝴蝶 结、蕾丝花边等,增添 了童趣和活泼的气息。
纤细。
裙撑
裙撑是洛可可时期女性服装的重 要元素,使裙子更加蓬松,呈现
出优雅的曲线。
蕾丝装饰
蕾丝在洛可可时期的女性服装中 广泛应用,增添了浪漫和优雅的
气息。
薄纱面料
薄纱面料常用于制作女性的长裙 ,轻盈飘逸,展现出优雅的气质
。
男性服装
华丽装饰
洛可可时期的男性服装注重细节和装饰,如蕾 丝、绣花等,展现出精致和高贵的气息。
展览活动
展览活动是展示洛可可时期服装的重要平台之一。这些展览通常会汇聚来自不同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的藏品,以呈现该时期 服装的全貌。
展览活动不仅吸引了专业人士和研究者,也吸引了普通观众的兴趣。通过展览,人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洛可可时期服装的特 点、风格和影响,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欣赏这一时期的艺术和文化。
巴洛克洛可可设计风格浅析

浅谈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艺术设计0804 康惠玲16号巴洛克艺术,系出于法语音译(Baroque),意为形态不圆的珍珠。
它起源于16世纪晚期盛行于17世纪,巴洛克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的音译,此词源于法语ro- caille(贝壳工艺)。
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
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洛可可艺术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洛可可艺术的特质大致为:一、曲线趣味,常用C形、S形、漩涡形等曲线为造形的装饰效果。
二、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
三、色泽柔和﹑艳丽。
四、崇尚自然。
五、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各种不同的爱,如浪漫的爱、母爱等。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

3. 室内装束
洛可可时期的室内装束也非常有特色。常见 的室内装束包括长袍、围巾和其他柔软的布 料制成的服装。这些服装通常非常轻便和舒 适,同时也带有各种不同的装饰和细节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对后 来的时装设计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许多设计师都从洛可可 时期的服装中汲取灵感 ,包括其精细的裁剪、 丰富的装饰和鲜艳的颜 色
1. 连衣裙
连衣裙是洛可可时期最主要的服装类型之一。这种裙 子通常非常宽大,常常带有复杂的褶皱和堆积,这使 得它们看起来非常丰富和立体。同时,连衣裙也常常 带有各种不同的装饰,如蕾丝、花朵和蝴蝶结等
2. 男式上衣和马裤
洛可可时期的男性服装也很有特色。男式上 衣通常非常宽大,马裤则常常带有复杂的褶 皱和装饰。这种服装组合强调了男性身体的 曲线,同时也展现了男性优雅和精致的一面
3. 色彩的运用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色彩非常鲜艳,包括明 亮的红色、粉色、紫色和绿色等。这些色 彩被广泛用于各种不同的服装设计中,为 当时的服装增添了生动和活泼的元素
4. 女性化的风格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强 调女性的柔美和优雅 。设计师们通过柔和 的线条、丰富的装饰 和鲜艳的颜色来强调 女性的魅力。同时,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也 强调了女性的身体曲 线,尤其是腰部和臀 部的曲线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非常注重裁剪。设计师 们通过复杂的裁剪技术,如折线、曲线和 弧线,以及各种不同的布料折叠和堆叠, 创造出独特的服装形状和轮廓。这种裁剪 方式使得服装看起来更加立体和有层次感
2. 丰富的装饰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装饰非常丰富,包括刺绣、蕾丝、花朵、蝴蝶结和其他复杂的细节。这 些装饰不仅增加了服装的美感,也显示了穿着者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洛可可时期服装与文化 的关系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也反映了当时 的文化和艺术氛围。例如,洛可 可时期的服装常常带有花朵、蝴 蝶和曲线等元素,这些元素体现 了当时对自然和女性美的崇拜。 同时,洛可可时期的服装也常常 使用不同的颜色和材料来表达不 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如红色代 表爱情和热情,蓝色代表冷静和 智慧
浅谈西方美术史之罗可可艺术

浅谈西方美术史之罗可可艺术姓名:汪莲莲专业:08农机学好号:08194108摘要:美术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
世界各国的的美术史,如同一部形象的历史,它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生活面貌和艺术创作的光辉业绩。
而西方美术史是世界美术史一个不可或缺的缩影。
从简单朴素的原始社会到雄伟美丽的古埃及文明,从个性独特的古罗马雕刻艺术再到充满神话色彩的古希腊建筑,以及众多优秀的绘画作品等等,都给人们以深深的震撼及美感。
而每个作品中蕴含的寓意也让人类思考,也让人们了解了几个世纪以前的西方。
关键词:罗可可艺术瓦托布歇弗拉戈纳尔大约18世纪左右罗可可艺术诞生了,此时的欧洲艺术的中心也到了法国。
罗可可这个词的读音听上去就显得那么柔媚而丝毫没有铿锵刚健之气,而事实上它的含义就是“螺贝”——一种形状精致的小玩意儿。
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的代称,罗可可是指18世纪首先在法国出现后来波及欧洲各国的、内容上以描绘贵族阶级的享乐生活为务、形式上追求华丽的色彩和精巧的装饰性的艺术式样。
罗可可风格从巴洛克风格发展演变而来,但比巴洛克风格更为柔腻纤弱。
巴洛克艺术大多取材于浪漫的神话,并且构图宏阔,动感强烈,因此还不乏宏大的气势,而紧跟其后的罗可可艺术则另有一种娇弱和脂粉气了。
当时的造型艺术领域,存在着纯美化的罗可可宫廷艺术与反映平民阶层生活的现实主义艺术之间的流派斗争。
这一矛盾也反映在华托、布歇和弗拉贡纳尔的作品中,他们的创作除去居主导地位的罗可可风格外,也有现实主义的因素。
然而华托远不止是他那个时代流行风尚的体现者,恰恰是他的梦幻与理想开创了罗可可之风的先河,他的作品极为精致的装饰性和幻想的抽象性,对罗可可艺术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当然,罗可可风格在布歇和弗拉贡纳尔的作品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和强烈些。
他们对感官之美真实大胆、富于情调的效果追求,成为那个无忧无虑的奢华时代的诠释者。
让*安托万*瓦托是公认的罗可可艺术的奠基人。
这位比利时出生的法国籍画家,善于描绘上流社会的享乐生活——谈情说爱、宴饮游乐和歌舞弹唱等各种情景。
浅析前古典主义时期的洛可可风格

会失望的,因为所发现的几乎全部是优雅诙谐的小曲,充满丰富的 装饰音和附点,比较轻快的节奏与和和声,大量的小装饰音充满整 个乐谱。这种洛可可风格的音乐不是为大众的,不适合在大音乐厅 和户外演出,它是为贵族沙龙这一群体所创作的。作曲家希望在这 些小曲里看到他们喜欢的某种东西,即轻快、愉悦流畅、灵活。从 题材上多为王宫贵族阶层的享乐生活和男欢女爱的内容。
洛可可风格是一种极其具有幻想色彩的风格——洛可可的名称 来自于法文rocaille,是那个时代的一种装饰,“Picturesque” (别致的)这个词在那个时代用的很普遍。这种新颖别致的风格抛 弃了笔直的线条,转而更喜欢“S”或“C”,尤其是喜欢用贝壳、旋 涡、山石作为装饰,色彩鲜艳,光泽闪烁,象牙白和金黄是其流行 色。利用这一手段,从而使洛可可风格仿佛形成了虚幻的意蕴:铜 器和银器不再是那么笨重,并且在这些银器和铜器上装饰最多的是 栩栩如生的蔬菜、水果、鲜花、贝壳以及男人女人和小孩。并且这 种艺术风格的得到了保护,蓬帕杜夫人就是这种风格的倡导者,她不 仅参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的身份左右着到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 响,用哈斯克尔的理论来论述,即“一旦人们认识到某种风格不再 适应他们所期望达到的目的,那么断裂自然就会产生”,这就很清 楚的解释了在这一时期洛可可风格成为了主流,17世纪流行的法国 的古典主义被洛可可风格所代替。二是和当时的统治者有很大的关 系,在路易十四未亲政前,是由意大利马扎然来把持朝廷的事务, 由于马扎然是意大利人,因此这时法国宫廷的生活具有明显的意 大利风格。宫廷中的娱乐文化也是以意大利式的歌剧、舞剧舞蹈为 主。在1661年马扎然去世之后,路易十四就开始了他的亲政历程。 所以这种风格发端于路易十四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又称路 易十五式。三是18世纪20年代以后,法国的王公贵族门开始从追求 权利而转向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重视精神层次方面的享乐。所以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洛可可风格的产生。
论洛可可风格女装

论洛可可风格女装“洛可可”是18世纪中期流行于欧洲的装饰式样。
其风格纤巧、精致,着重强调装饰性。
在洛可可艺术背景中的女性服装,借助紧身胸衣和裙撑创造出独特的轮廓造型:并大量运用极富女性特点的装饰手法,使女装进入了“人为化”的装饰的顶峰。
尽管在艺术史和服装史上,对洛可可风格都有诸多负面的评价,但它惯用的装饰手段所产生的风格化的效果,已经成为一种经典,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复现。
在人类社会经由机械化﹑电子化进入信息化的今天,空间、速度、物质等对人性的异化,使人更本能地渴望细腻的关怀,因而传达着脉脉温情的、质感丰富的洛可可式的装饰手法,在今天的时装设计中,已成为“成衣浪漫化”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
——前言洛可可“rococo”装饰艺术在18世纪上叶产生于意大利,盛行于法国,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种装饰风格。
可以说在起源上,洛可可源于意大利巴洛克艺术,rococo尾词co也类似意大利语barocco,因而被认为是意大利巴洛克艺术传入法国的遗留物。
是由岩状工艺与贝壳工艺引申出来的一种纤巧而又细腻繁复的艺术风格和式样。
洛可可艺术风格具体地讲是建立在17世纪“巴洛克”装饰艺术的普遍的趋势和潮流的基础之上的,他有着与巴洛克相同的回旋弯曲的细节和精致的装饰,致力于无拘无束的装饰,因而是在巴洛克之后,继续背弃着艺术上古典式的传统,是对古典主义艺术的理性和秩序的反叛。
从这个意义上讲洛可可是巴洛克艺术的一种延续。
与此同时,洛可可采用纤巧轻浮的形式取代了巴洛克的厚重和动感,是形式上和感情上两方面对巴洛克的庄严凝重的一种修正。
在很多方面,“当巴洛克目地不再是奇怪来震惊旁观者,而是要用天才来取悦旁观者时,巴洛克在形式上采纳了洛可可”。
洛可可装饰艺术,作为一种贵族趣味的艺术,直接服务于三种人:皇族,贵族和社会名流。
大量的艺术品是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因而其精致与奢华已经达到匪夷所思的程度。
除了雕镂装饰上的精工制造和纤巧的装饰外,还有着无处不在的奢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艺术学 院 , 随后伦 敦和慕尼黑 的艺术学 院也相继建
立。 路易 十四在位期 间 , 芭蕾艺术得 到迅速发 展 , 并形 成 了以浮华 、 繁琐 、 夸张为特点的“ 巴洛克” 演 出风格 。 在 巴 洛克风格盛行 的晚期 , 广泛运用具有更 多曲线和 自然 形 象 的轻快元素 的设计 , 这一风格 的兴 盛逐 渐取代 了巴洛 克风格 。 路 易十五登基后促进了与宫廷艺术有关的各项
Un i v e r s i t y Ed u c a t i o n
譬 量 社 篙 -
麦
。
篓 莘转 化 詈 骂 o
茏 磊 同 磊 竺 薹 茎 簇 磊 ; 军 一 器 国 主 _ 蓄 琴 菽 器 囊
种 依据批判性思维 与对 自身能力 的无 限 自信 , 也促使个 人 感情价 值的高雅化 。 人们喜欢牧歌式 的抒情和 阿那克 里翁式 的诗篇 , 比起那 种歌颂 式的英雄 史诗 , 大 家更喜 欢真实的喜剧和贴近现实的精彩对话风格 。
随着城市 和资本 的不断增长 ,政府 和制 度 的改革 ,
调展现 自己时 , 其 艺术风格及审美特征也得到 了相应的发展 。 其 中, 芭蕾艺术 随着洛可可风格 的来袭而突破 了原有的审 美规范。舞
蹈 艺术在社会生活 中如晴雨表一般反 映了时代特征 以及这一时期 的精神风貌 。 社会 潮流在感染 艺术氛 围的 同时也给 艺术发展带来
了 变革 的 契机 。
技术改进 以及形式风格 的基调方面产生 了重要 的影 响。
纪的法国 出现 了以“ 轻快 、 自然” 为审美代表 的洛可可风
格 。“ 洛可可 ” 一词是从 贝壳和石头纹理演化 形成 的, 它
二、 洛可可风格对芭蕾艺 术审美的影 响
( 一) 足 尖 的 运 用 与 普及
强调人与 自然 、 文化与天然的结合。 [ 1 1 洛可可风格浮华且 具备法 国式 的轻快优雅 , 其最初 的兴起原 因是为 了反对 宫廷 的繁 文缛节 。愉快亲切 、 舒适豪华 的场景取代 了圣 徒痛苦 的殉难 , 在反映现实 的表 现方面更加突 出了其 特
编排 , 逐步形成 了一种模式化的演 出形式 。
们理性思 维的进步提供 了强 大的支持和保 障 , 使人们 有 能 力认识 到旧社会制度 的缺点 。 而一些世俗和教会贵族 放 荡的品行 , 也逐 渐使 王室的权威人物丧失 了威望 。这
芭蕾在 漫漫 的时 间旅途 中找 寻着属 于 自身独有 的 审美风格 和技术特点 。 1 8 3 2年首演于 巴黎皇家音乐舞蹈
[ 关键 词 ] 社会
影响 艺术 洛 可可
芭蕾 发展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4 3 7 ( 2 0 1 3 ) 2 3 — 0 0 6 2 — 0 2
一
[ 中图分类 号] j 7 2 2 . 5
[ 文献标识码 ] A
1 8世纪 的欧 洲艺术逐渐 由巴洛克时期 的繁复 奢华 主义转 向了洛可可 时代 的简约 自然风格 。在这 个过 程 中, 我们宝 贵的艺术 文化也 发生 了一系列 的改 变 、 更 新 与完善 。芭蕾作为欧洲代表性 的舞蹈 , 在时 间精灵 的积 淀 与启 发下 , 融 合于古典 与浪漫 的气质 当 中 , 弥漫 出独 具魅力 的芬芳 色彩。 历史变迁—— 芭蕾的完美蜕变 芭蕾舞是我们熟悉 的舞 蹈种类之一 , 它有着 几百年
、
发展 。宫廷 生活不再局 限于凡 尔赛 宫 , 艺术风格 也随之 发生转变 。 伴随着路易十五的统治而来 的是纤细和轻快
的洛可可风格 的设计 。 芭蕾在此期间发生的变化与社会 环境背景相吻合 ,逐渐 由夸张的繁琐转 向华 贵的 自然 。
的发展历史。 最早芭蕾舞 出现 于 l 5 世纪 的意大利 , 在 当 时社会 , 芭蕾 主要运用于宫廷享乐 。由于王室贵族对 于 芭蕾 的热衷 与喜爱 , 芭蕾在得 到国王的重视与推崇 的同 时依 照王室的风格与喜好不断得 以变化发展 , 并 为满 足
院的舞剧 《 仙女》 , 使芭蕾艺术在技 术的表现方 面达到 了 历史性 的突破与转折 , 其 中一些 典型的审美规范 一直沿
用 至今 。舞剧 《 仙 女》角 色根据演员 的身体条件 和超强 力 度 的控制 与把握 ,迎合 了 当时社会 所崇 尚的轻 盈飘 逸、 简约质朴 的风格 , 运用 了足尖舞蹈 的方式 , 将 身体线
条拉 长 , 并减 少地心 引力对演 员 的影 响 , 流露 出轻盈纤
艺术文化也 日益蓬勃发展 。 1 5 6 3年在佛 罗伦萨建立 了第
[ 收稿 时间] 2 0 1 3 — 0 8 — 2 1 [ 作者简 介] 枉萍( 1 9 8 8 一 ) , 女, 河 北石 家庄人 , 硕 士在读 , 研究方向 : 中国古典舞表演。 6 2
,
葫
浅谈社会潮流影响艺术流变
— —
பைடு நூலகம்
洛可可风格影响下 的芭 蕾文化
杜 萍
5 3 0 0 2 2 )
( 广 西 艺术 学院 舞蹈 学 院 , 广 西 南宁
[ 摘
要] 一个时期 的艺术, 往往 与当时的社会背景 、 文化潮流和审 美风格相联 系。 当 1 8世纪的欧洲逐 渐以一种 清新 自然的基
有 的风格特 色。 在 1 8世纪 , 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为人
芭 蕾 是西方 的一 种特 定 舞种 , 1 5世 纪 出现 在意 大
利, 经三百多年 的发展形 成了具有特定 的审 美标准和技
术规范的欧洲古典舞蹈 。 早期 的芭蕾 是为王室宫廷享
乐而服务 的 , 后经 国王的重视 以及音乐 舞蹈家的创作 与
宫廷娱乐及 审美需求 而服务 。 随着社会 的不断进步和文 明的持续发展 ,在 1 8世
可以说 , 它 的发展迎合 了社会主体需求 和人们 的审美需 要 。l 9世纪初是芭蕾发展史 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 在 内容 与题材 、技巧与表演及 演 出形式等方 面均有 重大 突破 。 而社会环境 以及 社会主体所崇 尚的风 格 , 对芭蕾舞蹈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