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RFID图书馆的应用现状 优势及存在问题

合集下载

RFID在图书馆系统管理中的有哪些应用优势?

RFID在图书馆系统管理中的有哪些应用优势?

RFID在图书馆系统管理中的有哪些应用优势?截至目前,基于RFID技术在图书馆行业的应用,算算已有十年有余。

从传统的简单的自助借还图书到目前多种智能化功能的实现,其技术发展进步的速度非常迅速,尤其是与传统的条形码和磁条技术相比,具有其明显的优势。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的优势,给我们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者,甚至是喜欢借阅的爱好者等提供了哪方面的便利?1.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的优势1.1快速的自助借还,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

传统的条形码是接触式识别方式,主要由工作人员单册操作借还,很大程度限制了借还书的速度。

而RFID是非接触式感应识别数据,可以一次性完成多册图书的借还,大大提高了借还图书的效率,避免读者队等候现象,节省读者时间。

同时由于读者自助进行借还操作,给予了读者更多的自主性,減少读者与工作人员的直接接触和工作误差的矛盾,也更便于保护读者的阅读隐私。

1.2智能化管理,转变图书馆工作重心。

RF|D的主要功能自助借还、自动分拣图书以及智能清点整理书架,都以机器替代图书馆员的重复劳动,大大減轻了图书馆员的工作强度,可以使一部分从简单的机械操作中解放出来,从事读者咨询或信息服务或其他工作。

有利于大多数图书馆工作者实现从“图书保管员”到“信息服务者”的转变,从而更好地稳定图书馆职工队伍。

1.3图书的快速清点,提高图书查找的准确率。

全开放的图书管理方式在方便读者的同时,错架乱架丢失等各种因素导致的图书数据失真,也对读者准确查找图书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及时和定期清点图书也是图书管理中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

而RFD以其特有的非接触式且一次读取多本图书的优势,通过对书架上贴有RFD标签的快速扫描,将图书的清点工作变得简单而便捷,以图书数据和定位的准确而提高查找图书的效率。

同时,RFID的阅读器查询功能还可以协助查找错位的图书,只要把要查找的目标图书数据载入后,进行远距离搜寻,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图书管理工作中的难题。

RFID在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RFID在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跟踪或关联。 ③解决控制与修改的潜在风
险。图书电子标签的拥有者必须对 其具备充分有 效的控制 与修改 能力 。④ 解决标 签防欺骗 的潜在风 险 图书电子标签 与读写器必须建立难 以破解 的 信任与认证机 制, 具备 阻止任何 电子欺骗的能力。 ⑤解 决电源 的潜在风险 。 在 电源中断或错误耦合 时 , 会影 响或危害其信任 与认 证 的正确 实施 , 可 以
1 . 3安 全 问题
不增加投 资成本 的同时, 通过技术性和管理性手段予 以排除。 2 . 1解决 R F I D图书管理系统准则与 目标的潜在风险 在分析 R F I D图书管理数据应用中的安全与隐私 问题前 ,要先 明确应 用R F I D图书管理系统时遵循的准则, 否则就会 出现相应 的安全漏洞风 险,
码版本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发射天线 阅读器发送 一定频 率的射 频信号, 当 电子标签进入发射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而被激 活, 将 己编 码信息通过载波 信 号发送 给阅读器解码 后传到后台主系统进 行处理和控制 ,发 出指令信 号。 近年来 , R F I D技术在图书管理领域得到 了广泛应用 , 然而 , 任何事物都 不是完美 无缺 的, 此技术在 图书馆的应用将可能引起图书馆工作 的重大变
科 学 理 论
RF I D 在 图书馆应 用 中存在 的问题及对 策分析



( 河 南工业大学 图书馆 河 南 郑州 4 5 0 0 0 1 ) 要: 近 年来, R F I D技术在 图书管理领 域得 到了广泛应用 , 但也可能 导致诸 多问题 , 本文简要分析了 R F I D技术在 图书馆 应用中存在 的问题, 并提
由于 R F I D是高科技 电子技术 , 往 往成本高 , 投资 大。尽管随着 R F I D 电子标签 的规模化生产与广泛 应用, 使得 图书电子标签 的单价 由几年前 的 几 十美分下降到 目前 的 1 0美分左 右 ( 相 当于人 民币 0 . 7元左右) , 但 由于 庞 大的图书总量, 加上计算 机软硬件也必须相应 升级与置换 , 其投入资金 总量对于 高校来说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显然 , 由较为先进的条形码管理 技术直接跃升为 R F I D电子标 签管理技术, 虽然是对 图书馆 管理效率 的一 次质的飞跃, 但对其基本运作模式而言并非就是一次革命性 的简化 。 相反, 对于图书馆管理者又提 出了种种新 的难题 , 既要考虑 R F I D新技术 的巨大 资金投入风险, 又要考虑 R F I D新技术 可能带来新 旧系统的数据结转风险、 管理者 的操作技 能培 训风险 、 人机 磨合过渡风险 、 图书资料可能遭人 为损 坏而又不能有效监控风险及 R F I D自身的潜在 风险等 多重 因素 。 1 . 2标 准问题 由于 R F I D技术是近年才广泛应用于商业 、 图书馆 等 的行业 化管理技 术, 因此 , R F I D产品在 接口、 频段 、 通信 等多方面尚未形成较为一致 的行业

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的利与弊

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的利与弊

第 1 1 期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0 6
R F I D技术在 图书馆管理 中应 用 的利与弊
于长 健
( 天津图书馆 , 天津 , 3 0 0 2 1 1 )

要: R F I D技 术是一种非接触式 自动识别技 术。 通过对 R F I D技术特点的分析 , 以及
以及社会 中存在的信息道德失范现象 的分析 中就能得 出。
参 考 文 献
[ 5 ] 张立彬 , 齐 景虹. 信息道 德建设 刍议 [ J ] . 图书与情报 , 2 0 0 4
( 3 ) : 1 9 — 2 1 ; 1 1 7 .
( 责任编辑 : 王永胜 )
1 . 1 应 用范 围广 且 数 据 容 量 大
R F I D技术几乎可应用于各个 领域 , 它的读取距离与穿透力
有划时代 的变革 意义 , 应 当说是 毫无过分 的。R F I D技术在 图书 馆的借还 、 O P A C导航检索系统 、图书排架等方面发挥 了特殊 的
作用 。客观地说 , 它的出现对传 统的图书借还 以及人力 的解放是
条形码相 比于 电子标签成本低 。单从表面上看 , 使用 R F I D技术

次性投入很 大 , 显得成本很 高 , 但 从实 际运 行 的情况来 看 , 长
从 根本上说 , 社会 的和谐需要大家 的共 同努力 , 每个社会成 员 都集权利 和义务 于一身 。顺应 网络一体化 的社会发展大趋势 ,
的要 求 , 且具有防伪 、 抗污染 、 耐高温 、 可加密等优点 。有人认为 ,
1 R F I D技 术 的原理 及特 点
R F I D( R 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 的 中文名 称 为无 线 射 频身份识别 , 是一种非接触式 的 自动识别技术 。它的重要核心部

RFID在图书馆使用现状分析

RFID在图书馆使用现状分析
出使 用 中存在 的 问题 , 出解 决 问题 的建议 , 关 注者和 准备 实施 R I 的 图书馆 提供 参 考 。 提 为 FD
关 键 词 R I F D技 术 高 频 超 高 频 图 书 馆
R I F D技 术正 在 以超 乎想 象 的速 度 走 进 我 们 的
公 共馆 数量 远 远 大 于 高 校 馆 和专 业 馆 。究 其 原 因 ,
馆 , 年 经 费基 本 固定 , 拿 出大笔 资 金 引 进 R I 每 要 FD
新技 术 , 多不 具 实 力 。 相 反一 些 大 型 公 共 图 书馆 大 2 不 同类 型 图书馆 使用 情况 分析
作 为政 府 的形 象 工 程 , 设 资 金 相 对 宽 裕 。但 目前 建 标 签价 格 下 落 较 快 , 0 0年 平 均 价 格 不 到 2元 , 21 而 且 有继 续下 降 趋 势 , 以 引 进 R I 也 逐 渐受 到众 所 FD
自 动 化 数 字 化 网 络 化
RF D 在 图 书 馆 使 用 现 状 分 析 I
口 刘 绍 荣 杜 也 力 张 丽 娟
摘 要 通过 对 国 内外 图书馆 实施 R I F D技 术 情 况 的调研 , 其在 国 内的 总体发 展 情 况 、 同 就 不 类 型 图书馆 的使 用情 况 、 高频 与 高超 频 RF D 系统使 用 的情 况 、 I 以及 使 用效 果 进 行 了分 析 , 指 并
过实地 考 察 、 电话 和 E i等 方 式 对 实 施 RF D 技 mal I
术 的图书馆 进行 调研 , 做 出相关 的统计 分 析 , 为 并 拟 关注者 和 准备 实施 的 图书馆 提供 参考 。 1 总体 发 展情 况
机 。而 RF D技术 在 图 书馆 的应 用 , 智 能化 管 理 I 其

RFID图书馆解决方案

RFID图书馆解决方案

RFID图书馆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图书馆管理也在不断改进。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作为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管理系统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RFID图书馆解决方案的相关内容。

二、RFID技术原理及优势RFID技术利用无线射频信号进行物品的识别和跟踪。

它由标签、阅读器和图书馆管理系统组成。

标签附着在图书上,阅读器通过无线射频信号读取标签上的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图书馆管理系统中。

与传统的条形码技术相比,RFID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性:RFID技术可以同时读取多个标签,提高图书的盘点速度和效率。

2. 可靠性:RFID标签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不易损坏,可靠性高。

3. 安全性:RFID标签可以设置安全权限,防止图书被盗。

4. 自动化:RFID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借还书籍,减少人工操作。

三、RFID图书馆解决方案的主要功能1. 图书借还管理:读者通过自助借还机,将图书放在感应区域内,系统自动识别标签并进行借还操作。

2. 图书盘点管理:图书馆管理员通过手持式阅读器对整个图书馆进行盘点,系统自动识别标签并更新库存信息。

3. 防盗报警管理:在图书馆出口设置RFID门禁系统,当有未经借还的图书通过时,系统将自动报警。

4. 图书定位管理:利用RFID技术,可以精确定位图书的位置,方便读者快速找到所需图书。

5. 阅览室管理:通过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阅览室内图书的追踪和管理,确保图书不会被带出阅览室。

四、RFID图书馆解决方案的实施步骤1. 系统规划:根据图书馆的规模和需求,确定系统所需的设备数量和布局。

2. 设备安装:安装RFID标签、阅读器、自助借还机、门禁系统等设备,并进行相应的调试和联网设置。

3. 数据导入:将图书馆现有的图书信息导入到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并为每本图书粘贴RFID标签。

4. 系统集成:将RFID图书馆解决方案与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集成,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和更新。

浅析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 2 期 4
收稿 日 :00 0 - 6 2 1- 7 0
浅析 R I F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l题 闭
马 彦 波
( 州 航 空 工业 管理 学 院 图书 馆 , 南 郑 州 ,50 0 郑 河 400 )
摘 要: 述了R I 论 FD技 术 的 工 作 原 理 , 较 了 电子 标 签相 对 于 条 形 码技 术 的 优 势 , 比 分
un v riy p o e n ot e ma a e n d fc l g n e a m e ee e e r o si nie st , n u sf r r he ie st , r b si t h n g me tmo e o ol e a d d p r e t nt f r nc o m n u v r iy a d p t o wad t r
据 的 显 示 和 处 理 , 型 的读 写 器 包 含 射 频 模 块 、 制 模 块 、 口 典 控 接
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系统 ,与传统条形码识别 系统相 比具有很
多优势。 ( ) 标 签 、 距 离 识 别 。光 笔 读 取 条形 码 时 , 1多 远 只能 一 条 一 条 逐 一 处 理 , FD 阅 读 器 一 次 可 以 识 别 几 十 甚 至 上 百 个 电子 标 RI
方 本 科 院 校 必须 思考 的一 个 问题 , 院 系 资料 室 的 建 设 对 学 科 专 业 的 发 展 、 研 能 力 的提 升 和 学 生 素 质 的 提 高 具 有 重 要 的作 用 。 科 只 有 把 资料 室 真 正 建 设 成 为 高 校 特 定 学 科 专 业 的 信 息 中心 、 研 究 中 心 和学 习场 所 , 能 不 断 地为 高 校 的发 展 做 出更 大 贡献 。 才

浅析图书馆RFID应用的主要优势及存在问题

浅析图书馆RFID应用的主要优势及存在问题
本 。R F I D 阅读 器 ( 也称 R F I D R e a d e r 或者 R F I D T r a n s p o n d e r )
由耦 合 器 和 天 线 组 成 . 通过天 线发射无 线射频信 号 , 将 一 定 区域 中 的 R F I D 标签 识 别 。在 R F I D图 书 馆 应 用 系 统 中 , R F I D 阅 读 器 通 过 天 线 向 其 读 取 区 域 发 射 电 磁 波 ,该 区 域 内 的
a n d i mp ov r e ,t he RF I D t e c h n o l o y g i n l i b r a r y c a n b e b e t t e r .
Ke y wo r d s : RF I D t e c h n o l o y ;l g i b r a r y;a d v a n t a g e ;p ob r l e m
RF I D t e c h n o l o y g i n l i b r a r i e s , h i g h l i g h t s a n e w g e n e r a t i o n o f t h e c o n c e p t o f t h e l i b r a r y s e l f - s e r v i c e . RF I D t e c h n o l o y g i n l i b r a y r h a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f a s t a n d c o n v e n i e n t , b u t t h e r e a l e s t i l l ma n y p o t e n t i a l p r o b l e ms ,o n l y b y c o n t i n u i n g t o c o n s u mma t e

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RFID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图书馆管理。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管理图书馆藏书量巨大的藏书是图书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传统的条形码技术在书籍管理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扫码速度较慢、易受损坏、无法同时读取多本书籍等问题。

而RFID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随着RFID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引入RFID技术进行图书管理。

RFID技术利用无线电波自动识别物体,具有读取速度快、准确性高、可同时读取多个标签等优势。

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将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借还、盘点、安防等方面,以提升图书馆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中着重介绍了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为后续探讨奠定了基础。

1.2 研究意义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和教师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如何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一直是图书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RFID技术的引入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带来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思路。

研究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还能提升读者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进一步强化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的支撑作用。

通过对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优势、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进行研究,可以为高校图书馆管理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和发展方向,推动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不断创新。

探究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意义重大,将有助于推动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促进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在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提升读者体验、保障图书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RFID图书馆的应用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
2014-04-03 15:20 电子设计工程
核心提示:RFID作为一种快速、远距离、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物流管理、交通运输、电子政务、证照识别以及食品安全等各个领域。

国内外的部分高校和公共图书馆也于近年引入了RFID技术并投入了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考虑到图书馆行业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及多方面的条件限制,RFI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实际应用中也遇到了不少现实问题。

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将有助于RFI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RFID在图书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以RFID技术在国内外图书馆的应用现状为背景,分析了在图书馆中应用RFID技术的优势,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RFID作为一种快速、远距离、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物流管理、交通运输、电子政务、证照识别以及食品安全等各个领域。

国内外的部分高校和公共图书馆也于近年引入了RFID技术并投入了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考虑到图书馆行业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及多方面的条件限制,RFI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实际应用中也遇到了不少现实问题。

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将有助于RFI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RFID技术在国内外图书馆应用的现状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已经有十年左右的历史。

在全球范围内,目前已经有5000多所图书馆使用RFID技术,并且每年的速率呈现激增趋势,RFID在国内外图书馆已有很多成功应用的案例。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采用RFID技术比较早且应用比较广泛的图书馆之一。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于1998年便开始测试RFID在图书馆流通、分拣与物流系统的应用,并于2002年全面建成投入运行。

此后,随着RFID生产厂商针对图书馆应用推出的解决方案的日趋成熟与完善,国外图书馆纷纷开始规划实施RFID。

美国明尼苏达州ParkGrove图书分馆、乔治亚州的OglethorpeMall图书分馆和伊利诺伊州的GailBorden公立图书馆分别引进3M公司的智能还书和分检系统,提供全方位的自助服务;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欧洲法律史研究所图书馆采用使用寿命可达40年的RFID标签系统管理历史文献;韩国仁川大学采用芬欧蓝泰RaceTrackRFID高频标签和ECO的图书馆自动化方案实现图书自动管理;澳大利亚瑞福利纳地区图书馆在Wagga市分馆试行RFID并将其扩大到10家分馆。

这一切都表明图书馆在运用RFID技术实现智能管理上已达成共识,RFID已成为现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主流趋势。

RFID在国内图书馆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自2006年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率先实施RFID技术以来,使用该技术的图书馆数量逐年上升。

2006年10月,深圳图书馆新馆引进国外TAGSYS技术,成为中国第一家全面使用RFID标签的公共图书馆,开启了中国图书馆RFID 的新局面。

2008年9月,国家图书馆二期暨国家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馆接待读者,新馆引入
了RFID技术,并将传统服务和数字服务相融合,标志着RFID技术已经逐渐在中国开始普及。

此后,除了国家、省市级的公共图书馆外,部分高校图书馆和一些小型公共图书馆也开始尝试使用RFID技术管理图书。

而到2010年底,全国已有100余家图书馆在实施或测试RFID 技术,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发展十分迅猛。

RFID技术的应用优势
RFID技术不只是简单的条码代用品,它的系统化运用将给图书馆的整个工作流程、传统服务和管理模式带来革命性影响,进而引发新的业务流程重组,使图书馆自动化得到推进发展,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相比传统的条码加磁条方式,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图书借还效率。

传统的条码和磁条技术在借、还书时,仍然需要工作人员打开图书扉页找到条码后,再进行扫描和消磁,借还效率比较低。

采用RFID技术后,RFID智能标签读码器以非接触式读取信息,并且借助RFID技术的防碰撞功能,可以同时对多本图书进行读取和识别,从而提高了借还效率和读者接待能力。

二是提高了服务水平。

通过配备的自助借还书外围设备,读者可以在网络系统查找到图书所在架号,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图书,自行办理图书借阅、归还手续,给读者带来便利。

图书馆可以重新调整节省下来的人力资源,使更多的馆员可以从传统的管理工作转向为读者服务或者进行其他增值服务。

三是强化了馆藏管理工作。

在开架书库,作为图书管理工作人员,通常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寻找乱架、错架的书刊,并进行分类归位,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部比较大。

通过将图书的架位信息录入RFID系统,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架整架过程中就可以借助手持式阅读器及时发现乱架的图书信息,由此使排架、整架工作变得相当轻松。

此外,利用RFID技术还可以简化图书管理人员的图书盘点工作。

四是加强了防盗监控能力。

传统的磁条防盗系统常会出现诸如虚幻误报警、消磁不干净误报警等许多非真实被盗情况。

而RFID门禁系统可以通过集成的阅读器来判断被检查图书是否为违规夹带或借阅记录遗漏图书,进而判断是否做出报警动作,降低了漏报率和误报率。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图书馆有可能利用RFID技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但是,针对图书馆这一特定领域的特定需求,RFID技术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

一是RFID技术标准不统一。

目前,RFID行业标准以及相关产品标准还不统一。

电子标签迄
今为止,也还没有正式形成一个统一的(包括各个频段)国际标准。

目前,全球有三大RFID标准阵营:欧美的EPC标准、日本的UID标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IEC标准。

它们各自的系列标准相互之间并不兼容,这就给不同厂商生产的RFID产品的互通和整合、馆际互借、系统更新换代带来了阻碍。

这不仅增大了用户的购置、运行与维护成本,也影响了RFID在图书馆的大范围应用。

二是RFID应用标准不统一。

RFID技术的目标定位于物物相联,其落脚点还在于对单个物品的身份识别,其应用支撑点在于数据模型的建立,涉及到电子标签写入数据的定义、格式、内容参数、系统对应标识符、数据安全防护手段等。

目前,各图书馆RFID标签中的数据格式还都是根据各生产厂商的技术要求和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的,在全国范围内还缺少权威性和唯一性,难以实现图书的馆际流动。

虽然由国家图书馆牵头、深圳图书馆等参加的《图书馆应用无线射频技术数据模型标准》已经于2009年12月25日获文化部立项,由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及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于2010年3月联合成立的高校图书馆“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应用”(UHF RFID)工作小组也在相关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相关研究成果还没有上升到国家标准的层面,短期内还难以实现应用标准的统一。

三是标签的成本和耐用性问题。

目前,RFID标签的正常使用年限一般在10~15年。

这个使用年限对于流通领域的一般商品来说已经足够,可是对于馆藏图书来说还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并且每个标签的成本大约在1元钱左右,远远高于传统条码的成本(0.1元左右)。

虽然有的RFID生产厂商的产品使用年限在50年左右,但其价格更高,不适用图书领域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此外,由于各生产厂商的标准不兼容,其配套设备的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无形之中制约了RFID技术的推广。

四是系统的集成应用问题。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图书馆都采用“磁条+条形码”的藏借阅一体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现有的设备投资和技术储备在短期内很难被完全取代。

同时,RFID 系统与原有系统在通信协议、接口标准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需进行整合后才能投入使用,这单靠图书馆的技术力量很难实现。

目前,软件供应商与RFID硬件供应商是脱节的,如果没有成熟的平台和技术,是很难完成两个系统的整合的,这也是影响RFI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推广的因素之一。

结语
把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具有许多相比于条形码时期无可比拟的优势。

图书馆应用RFID可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增加图书馆盘点、分类、书库管理能力,方便用户自助借还,提高读者满意度。

将RFID引进图书馆,不仅是技术的引进,更重要的是图书馆组织管理的变革和服务转型方面的转变,可减少用于流通工作的资源配置,同时增加信息服务的相关资源。

然而,作为一项应用于图书馆的新技术,RFID的应用还存在着诸如技术标准、使用成本及系统集成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随着国际与国内标准化组织相关RFID标准的制定、各图书馆相关机构制定一些实施办法、实施细节以及RFID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发展,实施RFID的风险正在不断降低,在物联网相关技术的支持下,泛在图书馆的实现已为期不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