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宽《生查子情景》翻译及赏析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生查子·元夕》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泪湿:一作:满)译文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
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注释元夜:元宵之夜。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
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月上:一作“月到”。
见:看见。
泪湿:一作“泪满”。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鉴赏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
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
柔情密意溢于言表。
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
“月与灯依旧”,虽然只举月与灯,实际应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
下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一个“湿”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与唐朝诗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上片追忆去年元夜欢会的往事。
生查子原文翻译及赏析【荐】

生查子原文翻译及赏析生查子原文翻译及赏析【荐】生查子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译文春山上的烟雾正开始收敛,天色渐明,寥落的几颗晨星也慢慢黯淡下去。
一串串伤别的泪珠不断地流落,西斜的残月,照亮脸庞。
话已经说了很多,情意却是无穷无尽。
回过头来仍再次说道:记得我穿的绿罗裙吧,以后即便看到绿草也要想到我,从而去怜惜它啊!注释生查子:词调名,原为唐教坊曲名。
这首词写一对情侣拂晓惜别的依依之情,是五代词中写离情的名篇,结尾尤为人称道。
烟欲收:山上的雾气正开始收敛。
重(chóng)道:再次说。
赏析这首词的题旨,就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可”(江淹《别赋》)之意,写情人伤别。
不过,分手地点不在江滨,似在芳草连天的古道上。
上片写别景,下片写别情,结句尤佳。
分别的序幕在破晓的景色中揭开:远处连绵起伏的春山上,白茫茫的雾气开始收退,依稀现出黑黝黝的如画剪影;东方渐明,露出鱼肚白色,寥落的几颗晨星也慢慢黯淡下去。
天很快就要大亮,一个美好的春日即将开始,然而无情的离别时刻也逼近了。
词以“欲收”、“淡”、“稀小”等含有动态的语词,写出天色由朦胧逐渐明朗的过程,暗示恋人抬望天色而渐渐收紧的心情。
“春山”二句,在勾勒晨景中,挑明了季节、时间、环境、恋人早起等内容,为伤别垫下了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接下,文笔从天色落到人物身上:清晓的晨光下,女主人公脸上一串串伤别的泪珠不断地流落,西斜的残月,照亮她的脸庞,映出一道道晶莹的泪痕,分外凄楚动人。
一个脸部特写,以天边弯弯的残月衬托女子鹅月形的脸庞,将人物也摄进了春晓画面。
真是写景胜手。
“别泪”二字,点醒题旨,与上片其他内容相结合,隐含他们从夜里室内话别对泣,直到天明路边难舍难分的内容。
故俞陛云先生认为:“上首(片)言清晓欲别,次第写来,与《片玉词》之‘泪花落枕红棉冷’词格相似。
《生查子》宋词赏析

《生查子》宋词赏析《生查子》宋词赏析导语:《生查子》描绘一个贵妇人孤独难眠、娇羞矜贵的情态,表现其相思之情。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带来《生查子》宋词赏析,欢迎阅读!生查子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
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
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
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
赏析韩偓喜作艳体诗,词亦多绮艳。
这首《生查子》描绘一个贵妇人孤独难眠、娇羞矜贵的情态,表现其相思之情。
构思缜密,耐人品味,是唐词中的佳品。
词的上片写一个侍女对贵妇人未眠的误会与发现。
“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
”是说一个侍女动了一下梳妆用的镜匣,想故意惊醒睡着的女主人。
妆奁,指女人梳妆用的镜匣。
故故,即故意。
可能侍女未获主人同意不便离开,但久候不耐烦,误以为人已睡着,有意发出响声,装做提醒主人梳妆的样子而惊醒她。
“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
”意谓:哪知道主人本未睡着,而是背过面去躺在那里暗暗地落泪。
下片直接写贵妇人未眠的`情态和原因。
“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
”说女主人懒得摘除头上的凤凰钗就躺在床上了,看到被子上绣着鸳鸯而羞于睡进被子里。
凤凰钗是做成凤凰形的钗子,鸳鸯被即绣上鸳鸯的被子。
女主人是位贵妇人,未卸妆而卧是情绪不好。
见被上鸳鸯成双,而自己却孤单一人,相形之下不觉害羞。
这正暗示出其丈夫不与同居,是其孤独难眠的原因。
“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
”说这时又见到油灯将尽,带着烟掉下一些火星。
金穗,指灯芯结成的灯花,像金黄色麦穗。
结的过长,掉下成为火星。
这是写残夜之景。
妇人虽已就寝,但依旧未入眠,可能前一夜是残灯下孤眠的,这一夜此时又一次见到残灯,见到灯花落下。
这暗示等待丈夫同寝的希望又一次破灭。
其相思之苦,读者自可理解。
这首词构思精密细致。
从头二句写误以为入睡,到三四句写发现未眠,是个转折。
五六句进一步写未眠的样子及原因。
末二句更进一步写失眠之苦。
描写步步深入,女主人孤眠之难,相思之深,也层层揭示。
写侍女的动作与女主人懒卸妆有内在因果关系,因为主人懒卸妆,才有侍女动妆奁。
民歌《生查子》原文及赏析

民歌《生查子》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民歌《生查子》原文及赏析【导语】: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
《生查子》赏析

《生查子》赏析
《生查子》是宋代文学家晏殊的一首词,全文如下:
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芳草初相识,人面知何处。
锦轴送金衣,香泪纷花落。
翻译:
一个少年,他骑着青骢马,他很美。
他系着玉楼中的美人,夜里在春天的寒气中睡觉。
他和她初次相识在芳草中,但人面却不知道何处去了。
他送她锦轴,她洒下香泪。
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境遇进行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少年与玉楼的美人分别的场景,透露出淡淡的离愁别绪。
在这个场景中,少年和美人的形象被描绘得十分生动,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十分真挚。
从时代背景来看,晏殊所处的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发展。
然而,这个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对于个体的情感和自由表达也更加重视。
因此,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们对于情感生活的追求。
从作者境遇来看,晏殊作为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他曾经多次受到朝廷的提拔和重用,但也在政治斗争中受到过排挤和贬谪。
这些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苦难和无常,也更加珍视生活中的美好和真挚的情感。
因此,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也深深地烙印着晏殊的个人印记。
他的文字优美、清新、婉丽,通过对于少年和美人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他也通过对于离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无常和珍惜当下的思考。
整首词的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晏殊词中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姚宽《生查子情景》翻译及赏析
《生查子·情景》是北宋词人姚宽的作品。这是一个多情
女子对别时离情的泣诉。从她和情郎“相见两悠扬”,以及分
手后便“踪迹无寻处”的情况看,他们似乎只是萍水相逢式的
结合。在封建社会里,夫妻关系以男子为中心,象这首词所
反映的结合方式,只会给痴心的女子留下永无止尽的思念与
痛苦。因而,女主人公在别时所感到的凄惶,以及设想中的
别后“相思”,当比一般的送别词包含更多的伤心与痛楚。
生查子·情景
郎如陌上尘[1],妾似堤边絮[2]。相见两悠扬[3],踪迹
无寻处。
酒面扑春风[4],泪眼零秋雨。过了离别时,还解相思否?
注释
[1]陌上尘:大路上的尘土。
[2]堤边絮:河堤上的柳絮。
[3]悠扬:飞扬,飘忽起伏。
[4]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指男子在外冶游飘荡,女
子却独守闺房,以泪洗面。
译文
郎君像路上扬起的尘土,我像河堤边生长的柳树。匆匆
相见即离别,今后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脚步?相逢时我们因幸
福而面容绯红,就像迎接扑面而来的.春风,如今我们泪眼相
对地别离,泪水挥洒如同秋雨。过了这悲伤离别的一刻,分
手之后你是否还会把我想起?
赏析:
这是一个多情女子对别时离情的泣诉。从她和情郎“相见
两悠扬”,以及分手后便“踪迹无寻处”的情况看,他们似乎只
是萍水相逢式的结合。在封建社会里,夫妻关系以男子为中
心,象这首词所反映的结合方式,只会给痴心的女子留下永
无止尽的思念与痛苦。因而,女主人公在别时所感到的凄惶,
以及设想中的别后“相思”,当比一般的送别词包含更多的伤
心与痛楚。
这首词由八句组成,其中有六句使用了比喻。比喻可以
使事物的特点更突出,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作品具有更
强烈的艺术魅力。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文心雕龙·比
兴》就有“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的话。不同形式的比喻手
法交换使用,还可以使文势变幻,形成错综美。这首词首句
“郎如陌上尘”,次句“妾似堤边絮”,并非各以一物为喻,而
是互文见意,言妾亦如陌上尘,郎亦如堤边絮。尘与絮悠扬
飘荡,无辙可循。尘与尘相遇,絮与絮相逢,聚乃偶然,散
亦无法觅其踪迹。把两个人遇合方式的特点,通过尘与絮的
“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体现出来,喻义明确,词篇的表
现力因此加强,引人入胜。
下半阕的“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也是用比喻,不
过是暗喻而已。以雨喻泪,宋词屡见。稍别致者,如胡铨《如
梦令》“眼雨欲晴时,梅雨又来相恼”,出“雨”字而不见“泪”
字,以“眼”字点出;吴城小龙女《清平乐》“泪眼不曾晴”则
出“泪”字而于“晴”字对面见“雨”字。本词此句“泪”、“雨”并见,
以连绵的秋雨喻不断洒落的泪珠,取喻显明,亦足动人。至
于“酒面扑春风”,字面本于杜甫《咏怀古迹》诗“画图省识春
风面”,而谓女子酒后,脸上绯红,有似春风扑人。象“酒面
扑春风”这类比喻,本来喻体和本体的相似点就不甚显著,作
者不仅不把相似点说出,反而用叙述式的句子,似乎只在实
写两种相关的事物。在这种情况下读者要想真正理解词人的
真实意图,就非得下一番推敲的功夫不可。这种比喻,修辞
学上称为“曲喻”,古人称之为“不似之似”或“象外句”。《冷斋
夜话》说:“唐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
谓之象外句。如无可上人诗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是落叶比雨声也。”无可的两句诗,好像是一写寒雨一写落叶,
实际上是一个不用比喻词、不写相似点、而直接以雨声比落
叶的曲喻。同样,“酒面春风”似乎是即写酒又写风,其实是
借春风比酒后脸的情态。曲喻虽不尽一般比喻之易于理解,
可是因为其“曲”,所以含义更隽永,更耐人寻味,用之于诗
词,情趣也就更浓。在结构安排上,这阕词既表现为一个严
密的有机体,段落层次十分清晰、显明。词篇写别时情景,
自然以描写告别场面的“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两句为中
心,上半阕为别时的感慨,末二句设想别后的情事,篇幅虽
不长,却容下了别情离绪的各个方面。
在上半阕中,一、二句各自设比,三、四句补叙所比的
内容,作为比喻,四句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从措意
的过程分析,其间的条理十分清晰。此外,最后两句向对方
提出“过了别离时,还解相思否”的疑问,这又同上半阕的别
时情绪遥相呼应。通过这种呼应,一方面表达了女主人公对
情郎的无限忠贞,另一方面又对男方的爱情表示了担心和疑
虑。这种“救首救尾”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词篇结构更加谨严,
而且揭示主题方面,显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赏析二:
这是一首闺词。
全词以女主人的口气道出,不作雕饰,自然流畅,一气
呵成。
上片叙述了俩人分离的原因。以比喻起句清新明快,有
民歌风。“尘”与“絮”都是无所依托的,随时都会随风而起,
故相见自然也在飘飘忽忽、悠悠扬扬之中。而一旦分离踪迹
何处可寻呢!
下片写相聚与别离的不同情感,并希望对方不要忘情。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这两句极为工整的对仗与前后
明白如话的白描形成鲜明对比,读来令人击节。且两句的容
量很大。前句概括了相聚时的欢乐。相聚时正值百花齐放、
春意盎然。习习春风吹拂着沉浸在幸福中的人儿红扑扑的脸
上,那是多么令人难忘的日子呵!而分别时却是秋雨霖霖,
雨点落在离人的泪眼上,分不清哪是泪,哪是雨。相聚在前
为轻,分离在后为重,自然使人感到相聚的欢乐是短暂的,
而分离的痛苦却是深沉久远。“过了别离时,还解相思否?”
离别给女主人带来无尽的愁怨,而最后却以设问句作结,读
来令人回味。这设问句可以理解为:分别时你是那样难舍难
分,一旦离去,你还会思恋我么?恐怕早就将我忘得一干二
净了。也可以理解为:自从离别后,我对你的思念与日俱增,
这种情况,你知道么?还可以这样理解:离别以后,你还会
象我对你一样思恋么?只要你还在思恋,哪怕我是如此痛
苦,也稍稍感到安慰了。第一种理解语气较重,带有深深的
责怨;第二种理解较平和,是由及彼地设想对方;第三种理
解语气较轻,仿佛是自我解脱。
《词苑萃编》中说:“词虽以险丽为工,实不及本色语为
妙。”此词以“浑成为工”,当属此类。(劳再鸣)
作者
姚宽(1105-1162)初为字令威,号西溪,嵊县(今属浙
江)人。以父荫补官。秦桧当政,以怨抑不用。后以贺允中、
张孝祥荐,入监进奏院六部门,权尚书户部员外郎兼权金、
仓、工部屯田郎,枢密院编修官。绍兴三十二年卒。《
【姚宽《生查子情景》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1.生查子独游西岩翻译赏析
2.《生查子·元夕》翻译及赏析
3.《生查子独游西岩》翻译及赏析
4.《生查子·金鞭美少年》翻译赏析
5.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翻译及赏析
6.《生查子·金鞭美少年》翻译赏析范文
7.生查子的诗词赏析
8.《生查子·落梅庭榭香》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