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的计算等式是什么【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资产负债表的计算等式是什么【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

资产负债表的计算等式是什么【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2017-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
它既是一张平衡报表,又是一张静态报表,本篇文章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给大家介绍资产负债表中各个科目的会计等式,便于更好的理解资产负债表这一财务报表的本质。
资产负债表的计算等式资产: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借)+预收账款(借)-应计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应计提“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存货=各种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货销商品等”存货=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跌价准备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企业,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待摊费用=待摊费用[除摊销期限1年以上(不含1年)的其他待摊费用]其他流动资产=小企业除以上流动资产项目外的其他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小企业不准备在1年内(含1年)变现的各种投权性质投资账面全额]长期债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小企业不准备在1年内(含1年)变现的各种债权性质投资的账面余额;长期债权投资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应在流动资产类下“1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项目单独反映.]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原价也包括在内]累计折旧=累计折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已提折旧也包括在内]工程物资=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为贷方余额,以“-”号填列]无形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期末余额-“将于1年内(含1年)摊销的数额”其他长期资产=“小企业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其他长期资产”负债: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借)+预付账款(借)短期借款=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账款(贷)+预付账款(贷)应付工资=应付工资(贷)[“应付工资”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 应付福利费=应付福利费应付利润=应付利润应交税金=应交税金(贷)[“应交税金”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交款(贷)[“其他应交款”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预提费用(贷)[“预提费用”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应合并在“待摊费用”项目内反映]其他流动负债=“小企业除以上流动负债以外的其他流动负债”长期借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款预收账款=应收账款(贷)+预收账款(贷)其他长期负债=反映小企业除以上长期负债项目以外的其他长期负债,包括小企业接受捐赠记入“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尚未转入资本公积的余额。
资产负债表指标公式

资产负债表指标公式资产负债表是一份用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报表,它通过列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数额,来展示企业的资产状况和负债状况。
在分析和评估企业财务状况时,可以使用一些对资产负债表进行指标分析的公式。
以下是常用的一些资产负债表指标公式:资产负债表指标公式1. 资产总额(Total Assets):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所有的资产总额,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计算公式如下:资产总额 = 流动资产 + 固定资产2. 负债总额(Total Liabilities):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所有的负债总额,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计算公式如下:负债总额 = 流动负债 + 长期负债3.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的权益。
计算公式如下:所有者权益 =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4. 资产负债率(Debt-to-Asset Ratio):该指标反映了企业通过债务融资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如下: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5. 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能够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6. 速动比率(Quick Ratio):该指标是流动比率的一种改进,排除了存货等不易快速变现的资产。
计算公式如下: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7. 负债比率(Debt Ratio):该指标反映了企业通过负债融资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如下:负债比率 = 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8. 权益乘数(Equity Multiplier):该指标反映了企业通过负债融资对所有者权益产生的影响。
计算公式如下:权益乘数 = 资产总额 / 所有者权益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资产负债表指标公式,它们有助于分析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和债务水平,提供决策的参考依据。
资产负债表公式大全

资产负债表公式大全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最重要的一种,它展示了企业在特定时间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和规模。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资产负债表中常用的公式,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资产方面的公式1.总资产(Total Assets):总资产是企业拥有的所有资源的总和,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 = 流动资产 + 长期资产2.流动资产(Current Assets):流动资产是在一年内可以转化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资产,通常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
其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应收账款 + 存货 + 其他流动资产3.长期资产(Long-term Assets):长期资产是企业拥有并且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会使用或变现的资产,如固定资产、投资等。
其计算公式为:长期资产 = 固定资产 + 投资 + 无形资产 + 其他长期资产负债方面的公式1.总负债(Total Liabilities):总负债是企业所有的债务总和,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其计算公式为:总负债 = 流动负债 + 长期负债2.流动负债(Current Liabilities):流动负债是企业需要在一年内偿还的债务,通常包括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
其计算公式为:流动负债 = 应付账款 + 短期借款 + 其他流动负债3.长期负债(Long-term Liabilities):长期负债是企业一年内无需偿还的债务,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其计算公式为:长期负债 = 长期借款 + 应付债券 + 其他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方面的公式1.总所有者权益(Total Equity):总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净拥有部分,即总资产减去总负债。
其计算公式为:总所有者权益 = 总资产 - 总负债2.股东权益(Shareholders’ Equity):股东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股东的拥有部分,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等。
资产负债表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表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表是用来展示一个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重要报表之一。
下面是资产负债表的计算公式。
资产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
在资产负债表中,通常将资产按照流动性和非流动性做出分类。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可以在一年或一营业周期内转化为现金或其他流动性更强的资源的资产。
流动资产总额计算公式:
流动资产总额 = 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 应收账款 + 存货 + 其他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是不容易转化为现金或其他流动性更强的资源的资产,通常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非流动资产总额计算公式:
非流动资产总额 = 固定资产 + 投资性房地产 + 无形资产 + 长期投资 + 长期待摊费用 + 其他非流动资产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代表了企业应对其所有债务的能力。
负债
负债是企业对外承担的债务和义务。
负债总额计算公式:
负债总额 = 短期负债 + 长期负债 + 其他负债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代表了企业属于股东或业主的部分,也是企业剩余资产。
所有者权益计算公式:
所有者权益 = 资本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其他权益
资产负债表总额
资产负债表总额是资产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和。
资产负债表总额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表总额 = 资产总额 = 流动资产总额 + 非流动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
以上就是资产负债表的常用计算公式。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能还会有其他不同的指标和公式用于计算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的重分类,您会了吗?【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可以打赏购买全文!本WORD版下载后可直接修改资产负债表的重分类,您会了吗?【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资产负债表的重分类是什么你知道吗?看下面公式你就明白了。
在年报中,资产负债表中可能存在重分类的科目有: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数+预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数一计提的相应的坏账准备计算填列;
“预收款项”=应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预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计算填列;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预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计算填列;
“预付款项”=根据应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数+预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数计算填列;
“其他应收款”=根据其他应收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数+其他应付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数一计提的相应的坏账准备计算填列;
“其他应付款”=根据其他应收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其他应付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计算填列。
后语点评:会计学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每一笔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基本理论的指导。
为此,要求我们首先要熟悉基本会计准则,正确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并在每一会计业务处理时遵循一般原则的要求。
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
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
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
资产负债表科目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表科目计算公式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重要的一部分,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情况。
资产负债表科目计算公式是指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使用的科目计算方法,下面是资产负债表常用科目的计算公式。
1. 流动资产 = 货币资金 + 短期投资 + 应收账款 + 存货 + 其他流动资产其中,货币资金指企业账户中的现金、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的总和;短期投资包括短期债券、股票、银行存款等可快速变现的投资;应收账款指企业未收到的客户应付款项;存货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等企业持有的商品;其他流动资产包括其他可快速转化为现金的资产。
2. 非流动资产 = 长期投资 + 固定资产 + 无形资产 + 其他非流动资产长期投资指企业长期持有的股权、债券等金融产品以及对其他企业的投资;固定资产包括土地、房屋、设备等长期使用并不易变现的资产;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商标、软件等无形权益;其他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债权和其他不易变现的资产。
3. 资产总计 = 流动资产 + 非流动资产资产总计指企业所有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总和。
4. 流动负债 = 短期借款 + 应付账款 + 预收款项 + 应付职工薪酬 + 其他流动负债短期借款指企业在一年内到期的借款;应付账款指企业未支付的供应商欠款;预收款项指企业收到但尚未实现相应业务的预付款项;应付职工薪酬指企业应付给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其他流动负债包括一年内到期的其他短期债务。
5. 非流动负债 = 长期借款 + 应付债款 + 递延收益 + 其他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指企业超过一年期限的借款;应付债款指企业超过一年期限的应付款项;递延收益指企业因收入或费用而产生的先收或先付现金;其他非流动负债包括超过一年期限的其他长期债务。
6. 负债合计 = 流动负债 + 非流动负债负债合计指企业所有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总和。
7. 股东权益 = 实收资本 + 资本公积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少数股东权益实收资本指企业股东按股份认购的投资金额;资本公积包括企业在发行股票或其他方式增加股本时形成的资本溢价;盈余公积包括企业盈余留存的资金;未分配利润指企业未分配给股东的利润;少数股东权益指企业合并报表中少数股东所拥有的权益。
总资产周转率如何计算?【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可以打赏购买全文!本 WORD版下载后可直接修改
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它应该是主营业务收入 扣除销售折扣和销售折让后的数额,称之为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收入总额/资产平均总额 。式中,销售收入是指销售总收入减去销售退 回、折扣、扣让后的净额,平均资产总额可采用年初年末的平均数。总资产周 转率也可用周转天数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 数 总资产周转率越低,周转天数越高,说明公司利用其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 越差,这不仅会影响公司的获利能力,而且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总 资产周转率与流动资产周转率都是衡量公司资产运营效率的指标,一般来说流 动资产周转率越高,总资产周转率也越高,这两个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司资 产的运营进行了评价。 后语点评:会计学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每一笔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
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它是衡
量资产投资规模与销售水平之间配比情况的指标。那么总资产周转率如何计算 呢?总资产周转率的周转天数又如何确定呢? 一、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次) 公式中: 营业收入净额是减去销售折扣及折让等后的净额。 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数值取自《资产 负债表》 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 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 效率。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反映企业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 营效率和变化,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 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数 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二、总资产周转率的周转天数
会计实务:会计等式及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会计等式及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质上看,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业成立之初或某会计期间的期初资产与权益在任何一个时点都必然保持恒等的关系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
由于该等式是会计等式中最通用和最一般的形式,所以通常也称为会计基本等式。
(二)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会计期间内
到了会计期末,企业将收入和费用进行配比,计算出利润,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分配,一部分按照投资比例分配给投资者,使企业的资产减少或引起负债的增加;另一部分形成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归入所有者权益,这样在会计期末结账之后的会计等式又恢复到会计期初的形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反映了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企业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也构成了资产
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联系纽带。
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动、静态结合的会计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可以打赏购买全文!本WORD版下载后可直接修改资产负债表的计算等式是什么【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
它既是一张平衡报表,又是一张静态报表,本篇文章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给大家介绍资产负债表中各个科目的会计等式,便于更好的理解资产负债表这一财务报表的本质。
资产负债表的计算等式
资产:
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借)+预收账款(借)-应计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应计提“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
存货=各种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货销商品等”存货=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跌价准备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企业,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待摊费用=待摊费用[除摊销期限1年以上(不含1年)的其他待摊费用]
其他
流动资产
=小企业除以上流动资产项目外的其他流动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小企业不准备在1年内(含1年)变现的各种投权性质投资账面全额]
长期债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小企业不准备在1年内(含1年)变现的各种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