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真菌学第五讲

合集下载

真菌课件PPT 5

真菌课件PPT 5
细胞壁
真菌的细胞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黑根霉的孢子生殖
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在青霉和曲霉 直立状态的菌丝顶端,分别生有绿色,黑色的孢子。孢子在适 宜环境下,能发育成新个体。
制作孢子印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取一较大的新鲜蘑菇或香菇, 用解剖刀或解剖剪将菌盖从菌柄 上取下来。
2 把菌摺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纸片 或玻璃板上,扣上培养皿或玻璃 杯,以免散落的孢子被风吹散。
126.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怀特曼] 127.一般的伟人总是让身边的人感到渺小;但真正的伟人却能让身边的人认为自己很伟大。――[G.K.Chesteron]
128.医生知道的事如此的少,他们的收费却是如此的高。――[马克吐温] 129.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能够轻蔑、藐视或批评什么,而是在于:他能够喜爱、看重以及欣赏什么。――[约翰·鲁斯金]
节真菌 节真菌
真菌的种类:按细胞数量分类
①单细胞 真菌
酵母菌
多细胞真菌(包括霉菌和食用菌等)
各 种 各 样 的 食 用 真 菌
实验
1 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和曲 霉,注意看它们的形态和颜色.
答:青霉呈青绿色; 曲霉呈黄,黑,褐 或绿色.
2 在橘子皮上青霉菌落处,挑取少量的,颜色很浅的绿色 部分做装片.

较大
孢子繁殖
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冬虫夏草
有一种奇特的中药材,它的下部像条虫,身上有环纹,腹部有 八对足;它的上部却好似刚出土的小草,这就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药材 ──冬虫夏草,又叫夏草冬虫或虫草。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反复观 察和研究,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密秘。

真菌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

真菌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

真菌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
第67页
疫苗:无
防治
治疗:抗真菌药品(氟康唑、二性霉素-B)
真菌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
第68页
其它系统性真菌病
致病真菌 皮炎芽生菌 巴西副球孢子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 厌酷球孢子菌
所致疾病 芽生菌病 副球孢子菌病 组织胞浆菌病 球孢子菌病
真菌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
第69页
第28页
致病物质
毒素:黄曲霉毒素、镰刀菌T-2毒素 酶类:天门冬氨酸蛋白酶 变应原:菌丝、孢子
真菌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
第29页
真菌诊疗与防治
一、微生物学诊疗 二、防治
真菌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
第30页
微生物学检验
标本类型:皮屑、毛发、指甲、痰、血液、 脑脊液
检测方法: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沙氏培养基 形态学判定
真菌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
第5页
单细胞
菌丝
真菌营养体
真菌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
第6页
菌丝类型
结构分类:有隔菌丝、无隔菌丝 功效分类:营养、繁殖、气生 形态分类:螺旋状、鹿角状等
真菌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
第7页
A、无隔菌丝
B、有隔菌丝
菌丝类型
真菌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
第8页
封闭型
真菌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
多孔型
单孔型
深部致病真菌37 ℃ 5、菌落形态:酵母型、类酵母型、丝状型
真菌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
第23页
抵抗力
1、耐干燥、阳光、紫外线 2、对化学消毒剂有抵抗性 3、2%石炭酸、2.5%碘酊、1%升汞、
10%甲醛敏感 4、抗菌素不敏感 5、抗真菌药品敏感
真菌学概述专题知识讲座
第24页

第五章真菌的生长普通真菌学ppt课件

第五章真菌的生长普通真菌学ppt课件
长短与菌种、培养条件有关 快速分裂,呈等比数列递增
指数期 特点: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稳定
应用:作菌种--缩短生产周期
数目最多[达K值], [种内斗争最剧烈]
稳定期 大量积累代谢产物,尤其是次级代谢产物
“连续培养”延长稳定期,提高产量,缩短生产周期
衰亡期 死亡速率>繁殖速率 活菌数目急剧下降
畸形分化以及解体并释放代谢产物
2019
-
40
(三)直线生长速率的测定
“U”形培养管中进行的。培养管长40厘米,内 径约1.3厘米,在两端5厘米处弯成45°角,如图 所示。

2019
-
41
二、测定菌丝干重法
菌体干重法:液体培养真菌的生长期完成后,过滤菌丝、 洗涤、离心、烘干、称量干重。这种测定法比较直接而可靠, 但仅适用于菌体浓度较高的样品,而且要求样品中不含有菌体 以外的其它干物质。
600~1 900 m范围内数量最多,占林外总量的43.8%。各测点
林内气温较林外低1.2℃,林内日最低温度较林外高2.1℃;林内
平均相对湿度较林外高9.4%,林内日最大相对湿度较林外高
201139 %。
-
47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格厌氧菌。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对真菌的生长有
明显的影响,在pH值高的环境中,二氧化碳对真的
菌呈现毒性作用。
2019
-
46
• 不同培养基、温度、含水量等环境条件对菌丝生长和菌核形 成的影响,结果表明:Inonotus obliguus为好气性真菌,菌丝在 30℃时生长最快,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6.15~6.86,强光照 不利于菌丝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菌核形成的温度范围为 20~30 ℃,较密闭的条件可促进菌核的形成;

《真菌学》真菌

《真菌学》真菌
l 病理变化:由真菌增殖及代谢产物刺 激宿主引起。
l 症状:皮肤癣,特别是手足癣。 l 种类:毛癣菌、表皮癣菌、小孢子癣
菌。
致病特点:
一种皮肤癣菌可在不同部位引起病变; 相同部位的病变也可由不同的皮肤癣菌引起;
脚癣
手癣
股癣
黑点癣
白癣
脓癣
皮肤癣菌可在沙保培养基上形 成丝状菌落,其菌落形态、颜色及 大小分生孢子可作为皮肤癣菌初步 鉴定的依据。
n快速显色培养基
主要致病性真菌—深部真菌感染
l 侵袭深部组织和内脏以及全身的真菌。 l 外源性感染,致病性较强,引起慢性
肉芽肿样炎症、溃疡和坏死。
l 代表:新生隐球菌。
2.新生隐球菌
属于隐球菌属。隐 球菌属种类繁多,在自然 界分布广泛,鸽粪中大量 存在。人因吸入鸽粪污染 的空气而感染,特别是免 疫功能低下者引起肺脑的 急性/亚急性/慢性感染。
假菌丝
白色假丝酵母菌菌落
丝状菌落
是多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由许 多疏松的菌丝体构成。
绒毛状
棉絮状
粉末状
霉菌和酵母菌培养特征的区别
霉 菌 酵母菌
1-4周形成菌落 24-48小时
丝状菌落
酵母型(类酵母型)
多细胞真菌菌落 单细胞真菌菌落
棉絮状/绒毛状/粉末状 与细菌菌落类似
2、内服药物适用于角化过度型足癣或有 较广泛癣病者;
治疗注意事项: ① 疗程要足。
② 防止癣病再感染。
三、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l 为腐生真菌,存在于土壤和植物中; l 经创伤部位侵入人体皮下组织; l 一般感染只限于局部,也可播散到其
他器官引起深部感染; l 主要有:着色真菌和孢子丝真菌
1 着色真菌

真菌ppt课件

真菌ppt课件
毛霉菌
引起毛霉病,主要侵犯血管,常见于鼻脑毛霉病、肺胃毛霉病、皮肤毛霉病和播 散性毛霉病,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05
真菌与人类关系探 讨
食用真菌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现状
营养价值
食用真菌富含蛋白质、多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提高 免疫力、抗肿瘤等功效。
开发利用现状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食用真菌产品,如蘑菇罐头、香菇酱 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灭菌处理。
真菌接种
02
从菌种保藏中心或实验室保藏的菌种中挑选目标真菌,进行接
种操作。
实验器材准备
03
准备显微镜、无菌操作台、接种环、培养皿等实验所需器材,
并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说明
无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杂菌污染。
培养条件控制
根据目标真菌的生长特性,控制好培养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 ,确保真菌正常生长。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观察真菌菌落、菌丝、孢子等 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鉴定。
培养特性
根据不同真菌在特定培养基上 的生长特性进行鉴定。
生理生化特性
利用真菌的生理生化反应特点 进行分类鉴定。
生物学特性
通过研究真菌与其他生物的互 作关系进行分类鉴定。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真菌分类鉴定中应用
DNA序列分析
通过比较真菌DNA序列差异进 行分类鉴定。
真菌繁殖方式及特点
无性繁殖
包括分生孢子、芽孢子等,繁殖 速度快,易产生变异。
有性繁殖
通过配子囊结合形成担子或子囊, 进行有性生殖,可产生新的遗传性 状。
准性生殖
介于无性和有性之间的一种生殖方 式,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遗传变 异。

真菌学总论专题知识讲座

真菌学总论专题知识讲座
孢子丝 菌病
痰、尿 便、血 脑脊液、 脓、痰、 尿 脓汁、痰液 活体组织、
家兔、 小白兔 小白鼠
大、小 白鼠
着色真 菌病
组织胞 浆菌病
脓汁、培养物 大白鼠 、活体组织 小白鼠
血、骨髓、 痰、皮肤
大白鼠 小白鼠
球孢子 菌病
血液、骨髓、 小白鼠、
痰、皮肤
豚鼠
耳静脉、 腹腔 颅内、 腹腔
腹腔、 睾丸
腹腔、 睾丸、 静脉 腹腔、 颅内
是否新鲜、培养基旳选择、培养温度与 时间等有关。 大多数真菌培养旳温度为28℃,但深部 真菌为37℃。对二相性真菌培养时,28℃ 培养真菌呈菌丝相(霉菌型),37℃培 养为组织相(酵母型)。
真菌培养措施
平皿培养 :表面较大可使标本散布,便于观察 菌落形态,但水分易蒸发,只能培养生长繁 殖较快旳真菌,如假丝酵母菌、隐球菌。
真菌37℃) 较高旳湿度、O2
菌落类型
(1)酵母型/类酵母型(单细胞真菌菌落形式)
A、湿润、柔软而致密,形态似一般细菌菌落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下:酵母型
卵圆孢子、芽生孢子
类酵母型 芽生孢子、假菌丝
菌落类型
(2)丝状菌落(多细胞真菌菌落形式) A、棉絮状、绒毛状、粉末状(气生菌丝体) 菌落正背面呈不同颜色(可为鉴定根据) B、玻片小培养
真菌生物学性状
多数对人有益,仅少数造成人类疾病 对人致病旳真菌分为四类:病原性真菌、
条件致病性真菌、产毒真菌及致癌真菌。 目前大多数真菌旳鉴定,形态学(涉及真
菌形态、菌落形态)检验仍有主要意义 。
真菌形态特征
单细胞真菌
➢ 酵母菌:孢子,无菌丝 ➢ 类酵母菌:芽生孢子,假菌丝
多细胞真菌

真菌医学专题知识讲座专家讲座

真菌医学专题知识讲座专家讲座

(有繁殖能力)
真菌医学专题知识讲座
第9页
(1) 单纯菌丝 细长管状组织,有粗有细, 分枝或不分枝,有隔或无隔,有色或无色。
(2) 球拍状菌丝 菌丝在隔膜部位一端膨大呈 球拍状,排列规整。
(3) 破梳状菌丝 菌丝一侧有不规则梳齿状 凸起,梳齿参差不齐如破梳状。
(4) 螺旋状菌丝 菌丝呈弹簧状,有规律性旋 转状生长。
真菌医学专题知识讲座
第7页
多细胞真菌
由菌丝和孢子两大部分组成 1.菌丝 (hypha) 2.孢子 (spore)
真菌医学专题知识讲座
第8页
菌丝 (hypha)
芽管:孢子生出嫩芽
菌丝:芽管逐步延长呈丝状,管状
隔膜 (septum):有菌丝在一定间距形成横隔
菌丝体 (mycelium):菌丝长出分枝,交织成团
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等
继发性感染:
机体防御机能显著低下时。
致病机理:真菌粘附能力,对免疫系统功效 抑制,胞壁中酶类
真菌医学专题知识讲座
第23页
真菌性超敏反应
按性质分: ①感染性超敏反应:感染后, Ⅳ型 ②接触性超敏反应: 吸入或食入, Ⅰ~Ⅳ型 按部位分: ①皮肤超敏反应: 皮炎、湿疹、荨麻疹、瘙痒
medium):蛋白胨、葡萄糖、氯化钠 和琼脂。 温度:22~28℃,但一些深部感染 真菌为37℃。 pH:4.0~6.0 生长速度:较慢
真菌医学专题知识讲座
第19页
在沙保培养基上, 3 1.酵母型菌落 (yeast type colony): 菌落柔软、光滑、湿润。镜下可见单细胞 性芽生孢子,无菌丝。隐球菌菌落 2.类酵母型菌落(酵母样菌落) (yeast-like type colony):和酵母型菌落相同, 镜下可 见假菌丝。白色念珠菌菌落 3.丝状型菌落 (filamentous type colony):由 多细胞菌丝体组成絮状菌落(一部分向 空中生长,并形成孢子)。丝状真菌或霉 菌菌落。 (菌落较大)

医学真菌学教学课件

医学真菌学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采用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方式,通过案例分 析、实验操作、临 床实习等方式进行 教学
培训方式:包括线 上教学、线下培训 、实习实践等多种 方式,以提高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 能力
考核方式:采用理 论考试、实验操作 、临床实习等多种 方式进行考核,以 全面评估学生的学 习效果。
医学真菌学的培训目标与计划
医学真菌的鉴定方法
形态学鉴定:通 过观察真菌的形 态特征进行鉴定
生理生化鉴定: 通过测定真菌的 生理生化特性进 行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 通过DNA序列分 析进行鉴定
免疫学鉴定:通 过检测真菌的抗 原和抗体进行鉴 定
血清学鉴定:通 过检测真菌的抗 原和抗体进行鉴 定
细胞生物学鉴定: 通过观察真菌的 细胞形态和功能 进行鉴定
泌尿生殖系统真菌病:尿频、 尿急、尿痛、生殖器瘙痒等
呼吸道真菌病:咳嗽、咳痰、 胸痛、呼吸困难等
神经系统真菌病:头痛、头 晕、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
皮肤真菌病:皮肤红肿、瘙 痒、脱屑、水疱等
血液系统真菌病:发热、乏 力、贫血、出血倾向等
医学真菌的诊断与治 疗
真菌病的诊断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营养方式:异养型,主要 通过吸收有机物和矿物质
来获取营养
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 性繁殖,有性繁殖产生孢
子,无性繁殖产生菌丝
生态分布:广泛分布于自 然界,包括土壤、水、空
气等环境中
医学真菌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医学真菌学是研究真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的学科。 重要性:医学真菌学在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食品卫生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预防和控制真菌性疾病、保障人 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a b c
游动配子配合
同型配子结合(最低等) 异型配子结合(稍高等:形态相同,大小不等) 一动一静的异型配偶子结合 (再高等:能动的雄配子进入藏卵器使卵受精)
②配子囊接触(gametangial contact) 两性的配子囊相互接触但不融合,雄核从一孔或受精管移入雌性配子 囊。 原配子囊中的雌雄配子已经退化成核,但不能从囊中释放出来。核输送 完成后,雌配子囊(或藏卵器)发育,雄配子囊(或藏精器)最后消解。 雌雄配子囊可以同型,也可以异型。一般雌雄配子囊常常分化成有大小 和形状的区别,但不分化为具体的配子,配子核代替配子的作用。

受精(精子配合)
⑤体细胞配合(菌体结合,somatogamy) 两菌丝结合或单细胞结合进行有性生殖。不产生特化的性器官或性器官 退化,营养细胞代替性器官的功能。 体细胞配合是在大多数担子菌和部分单细胞酵母中的生殖方式。

体细胞配合

菌丝结合
5. 有性孢子及其类型 有性孢子:两个性细胞结合后,通过细胞核融合而形成的孢 子。 有性孢子通常在性器官或性细胞完成有性生殖第三阶段减数 分裂之后,由新生的4个单倍体核的细胞产生。
②真菌的性亲和 ①单核孢子→萌发→可孕菌丝(鞭毛菌) a.同宗配合 ②担孢子→双核菌丝(同核菌丝→异核化→异核菌丝,又称次 (自身可孕) 级同宗配合)(担子菌) ③雄器+产囊器→质配→核配→可孕孢子(子囊菌) 只有自身可孕的真菌品种才能进行同宗配合。
一对等位基因的异宗配合(毛霉、根霉等属) b.异宗配合
3.性的亲合性 ①真菌的性状态 a.单性生殖(parthenogenesis):没有生殖器官而由营养细 胞代替性器官的作用。单性生殖从低等到高等真菌都有,是 真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最简单的有性生殖。 另有更高级的单性生殖是所谓性不分化(sexually undifferentiaed),具有性器官的功能,但没有形态上的雌 雄区别,也可列为单性生殖。 b.雌雄同体(两性同体,monoecious,hermaphroditic): 同一菌体上产生可亲和或不能亲和的雌雄不同的性器官。大 多数的真菌都是雌雄同体的,但不一定会亲和。
在较为高等的子囊菌中,子囊孢子的产生是由两个异型配子囊——雄 器(antheridium)和产囊体(ascogonium)相结合。在产囊体上长出许多丝状分枝 的产囊丝,产囊丝顶端细胞伸长和弯曲形成钩状体——产囊丝钩 (crozier),而后形成囊状的子囊母细胞,进一步发育成子囊。子囊内的两 性细胞核结合后分裂形成内生的8个或4个、2个单倍体子囊孢子。
接合孢子形成过程中,通常在许多对融合核中只有一个双倍体核存活, 经过减数分裂,成为四个单倍体的核。当接合孢子萌发时,四个单倍核中的 一个进入芽管,在减数分裂孢子囊中不断地借助有丝分裂而产生所有的单倍 体核。这一现象主要防止在同一孢子囊内的后代发生近亲繁殖。
接合的过程: a.菌丝相遇; b.各向对方生出短侧枝(即原配子囊); c.两个原配子囊接触,顶端膨大形成横隔,生成两个配子囊; d.两个配子囊间的隔膜消失,成为一个公共细胞进行质配、核配,最终成为双倍体 的接合孢子囊,内生接合孢子。
(自交不育)
多个等位基因的异宗配合 (仅存于担子菌中)
A1 A2:两极性多等位基因(银耳目) (一次交换产生两种交配型) A1 A2和B1 B2:四极性多等位基因(裂褶 菌)(一次交换产生四种交配型)
进行异宗配合的真菌,不管它是否为雌雄同体,每一菌体都是自身不孕 的。
4.性细胞的结合方式 游动配子结合planogametic copulation 配子囊接触gametangial contact 配子囊接合(交配)gametangial copulation 精子结合(受精)spermatization 体细胞配合(菌体结合)somatogamy
5种类型
①游动配子配合(游动配子结合,planogametic copulation) 两个配子相互结合,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游动配子(能动的)。 游动配子配合的情形多发生在低等的水生真菌中。
同型配子结合:两者同型,游动(在最原始真菌,链枝霉属Catenaria) 3种情形 异型配子结合:形态相同,大小不等(较低等的种,如异水霉属Allomyces) 一动一静的异型配偶子结合:雌配子不动,雄配子进入藏卵器使卵受精 (再高等一些的种,如泰勒拟单毛菌Monoblepharella taylori)
配子(配偶子,gamete):在简单的有性生殖中结合起来的 两个性细胞称为配子。其中能动的配子叫游动配子 (planogamete);不能动的配子叫不动配子(aplanogamete); 两个配子的结合体称为合子(zygote)。合子可以成为一个新的 单细胞个体或发生菌丝。 配子囊(配偶囊,gametangium):真菌进行有性交配的性 器官。配子囊可以形成分化了的性细胞——配子,但有些真菌 配子囊内不形成具体配子,而由两个配子囊直接结合来形成有 性孢子。
c.雌雄异体(两性异体,dioecious):雄性和雌性为不同的菌 体,即一些菌体只产生雄性器官,而另一些菌体只产生雌性器 官,极少数为两性同体。 通常,雌雄异体菌的单个菌体不能单独进行自我有性生 殖,只能不同菌体的雌雄两者才能结合生殖。称为异宗配合 (heterothallic)方式;而雌雄同体的菌体既能异宗配合,也能 进行同宗配合(homothallic),即所谓自交能育。 不是所有雌雄同株真菌都自交能育,其中大部分仍以异宗 配合为主。即同株的雄性和雌性器官一般不亲和,而且不发生 质配。 总之:不具有两性异体的真菌,可能是同宗配合;具有两 性异体和同体的真菌,一般倾向于异宗配合。 (在鞭毛菌、子囊菌中,同宗配合占具优势;在担子菌中 则以异宗配合占优势。)
③子囊孢子(ascospore) 产生于子囊里面的孢子,通常是1~8个。(内生) 子囊孢子是子囊菌门真菌的有性孢子,子囊孢子产生于子囊之中成为子 囊菌的主要特征。 子囊孢子在大小、形状、颜色、囊壁的纹饰以及其它特征方面变化很 大,从几个μm ~100μm以上,圆形、椭圆、腊肠、砖壁形和丝状等,颜色 从无色至黑色,表面光滑或具刻纹、瘤状突起等,有单、双和多细胞。
三、真菌的有性繁殖及有性孢子 以性细胞和两个细胞核的结合为特征,通过配子融合和减 数分裂产生有性孢子,而产生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1。有性繁殖的三个阶段 典型的有性生殖过程包含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
质配(plasmogamy) → 核配(karyogamy) → 减数分裂 (meiosis)
质配:两个不同性别(异性)的单核或多 核的原生质体在同一细胞内互相结合。 质配的特征是两个单倍体核被带到一个细 胞内,细胞质融合但核未融合,细胞同时存在 两个核,成为双核细胞,叫双核期, n + n 。 (双核细胞同样可以进行细胞分裂形成2 个双核子细胞,使未有核融合的双核状态保持 下去。)
在完整的有性循环三阶段中,但不同阶段在不同个体常具有某些特点, 这些特点包括:
① 低等真菌的质配过程和核配过程紧随相连,质配完 成后立即进行核配; ② 高等真菌具有双核期(dicaryophase),这为其它 生物所没有的现象。
藻状菌:双核阶段(双相阶段)多限于合子。 子囊菌:只有产囊丝(ascogenous hypha)是双核体,幼子囊阶段则转 入核配和减数分裂,成为单核阶段。 担子菌:担子菌的营养体基本上是双核的dicaryophytic,双核阶段在发 育循环中占主要地位,从次生菌丝体(secondary mycelium)开始,到子实 体阶段,均为双核,只在最后形成担子时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双核阶段才 结束,双核阶段较长至很长。
在形态上相互没有区别的两个配子囊和配子分别叫 做同型配子囊(isogametangia)和同型配子 (isogametes);而那些形态上不同的两个雌雄配子囊和 配子分别叫做异型配子囊(heterogametangia)和异型配 子(heterogametes)。 以上相应情况下的生殖,分别叫做同配生殖 (isogamy)和异配生殖(anisogamy)。 在异配生殖的情况下,异型配子的大小和形态差别 较大,而其中较小的能活动或不能活动,这种大小差别 的异配生殖又叫卵配生殖(oogamy)。雄配子囊叫做雄 器(antheridium),雌配子囊叫做藏卵器(oogonium)。

配子囊接触
③配子囊接合(交配,gametangial copulation) 两个配子囊的原生质相融合形成合子。进一步发育可成休眠孢子。
a.雄配子囊的内容物通过壁上接触点小孔全部注入雌配子囊。 (雄性菌体依附雌性菌体并把全部内容物转入雌性菌体中。如根 生壶菌属Rhizophydium) 2种情形 b.两配子囊细胞融合为一。(两个配偶囊接触及接触壁溶化成一 个公共细胞,原生的两个原生质混合为一个合子,配子核相互 结合,结合所得的有性孢子为“结合孢子”。如接合菌的有性生 殖是典型。)
核配:由质配所带入同一细胞内的两 性核的结合。 核配的特征是同一细胞内形成一个双 倍体的合子的核。(是双倍体单核,染色 体数目加倍,2n,形成核融合。)
减数分裂:质配和核配完成后,继而发生 的染色体减半分裂(两次连续的细胞核分裂, 形成4个单细胞),使染色体数目重新减为单 倍。 在减数分裂时常常发生染色体的交换和遗 传重组现象,四个子细胞的遗传性状发生改 变,因此,有性生殖就可能发生遗传变异。 减数分裂的特征是双倍体合子重新产生4个 单倍体核(n)。
有性孢子
卵孢子oospore 接合孢子zygospore 子囊孢子ascospore 担孢子basidiospore
①卵孢子(oospore) 从卵球经过受精作用或孤雌生殖发育而成的有性孢子。 卵球(oosphere)是藏卵器中的原生质收缩小团,有一至数个,它们常常 在与雄器配合之前由藏卵器中的原生质收缩而成。 卵孢子一般是由两个异形配子囊结合(一大一小)后发育而成,小型的 一个即为雄器,大型的配子囊就称藏卵器。(注意与下面接合孢子比较) 卵孢子的形成是卵菌纲的有性孢子的代表。 在较高等的鞭毛菌中,藏卵器通常分化为两层。中部密集的原生质叫卵 质,即为卵球,外层叫卵周质。两个异形配子囊配合时,雄器的内容物(核 和质)通过授精管进入卵球与之配合,此后卵球生出外壁,发育成厚壁的、 双倍体的卵孢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