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第一框 皇权膨胀(修改版)
极度震惊的真相,破解封神榜中的重大谜团(5)

极度震惊的真相,破解封神榜中的重大谜团(5)千古奇冤苏妲己很多年之后的一个下午,在这刑场之上,我又回到了那个斑驳零落的轩辕坟之中,从葡萄架和牡丹花的缝隙之中遗漏出来的疏影在青石板地面上放荡游走,一株长势猥琐的龙血树匍匐着躯干提心吊胆地打量着那只蹑手蹑脚爬行于枝条上的尺蠖,残恒断壁的根部,胡乱放着几个喜媚从山下找来的血淋淋的人头,头皮已经被撕开,耷拉着遮住了脸,露出白森森的头骨,不时散发出销魂的香气,让人馋涎欲滴。
韦护和雷震子从辕门路过的时候,留下一片阴影,然后消失在大帐之后,然而我却知道,他们必然藏在那厚厚的布幔之后窥视着我,这些男纸,没有一个是好东西,他们和那瘫倒在地上几十个凡人兵士并没有任何区别,他们只不过力量更强大一些罢了,还有那一大群看起来正义凛然的诸侯们,甚至那个老头姜子牙都是一样的,心中涌动地是同一种兽欲。
他们看着我的眼光和纣王看着我的眼光没有两样,里面燃烧着一种压制不住的情欲之火,一种试图撕裂和吞噬的热力,就像洛丽塔里面说的那样,你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源。
然而,他们终究决定将我毁灭,得到不东西那么就让他灭亡吧,沿着这午后微弱而炙热的风的通导,我听到了他们最终的审判,他们将唱着仁义道德,用那绳索勒住我的咽喉,然后我将听到我骨骼格格发抖的声音还有血液凝固后灵魂深处的哀鸣。
这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照在我雪白的颈脖上,在鼻翼翕动的呼吸深处,升腾出一丝惬意,这也算是最后我福祉了吧,只不过这幸福如此卑微。
风扬起黑发,不经心的甩过鬓颊,笑可以天然地潇洒,心是一地野草,唯一的家乡。
我仰起头,看着那无穷之外的深处,那是我不能朝仰的远方。
是的,一切的故事源于那一年的一次意外。
我们要解答苏妲己之谜,则先要从那次离奇的进香开始分析:当时年轻有为,英俊多金的纣王,来到了女娲的个人主页,被女娲的美色惊呆了,在女娲的留言薄写道:“妹妹你的相片好美啊,多想看到你真人啊,我爱你,1314”。
钟徐楼芳:隐秘的政治轴线——近代前夜的皇权膨胀(zxls_201901108172450)

+
丞相
繁杂政务
奏 皇帝 章文书 决定如何处理 (决策权)
X
批答如何处理 (文字书写)
吏
明太祖 朱元璋 明成祖 朱棣
户
礼
兵
刑
工 内阁
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提高
从五品
正四品
大学士以太子经师恩……望益尊…… (太子继位后)内柄无大小,悉下大学 士杨士奇等参可否。 ——《明史·职官志》 明称贤相… ——《明史·杨士奇等传赞》
从五品
疑点之三: 既然位高权重,为何密谋? 正四品
皇帝
丞相
吏 户 礼 兵 刑
X
工
内阁
明成祖 朱棣
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没有法定地位与职权 疑点之四:为什么冒险密谋?
杨士奇
内阁大学士 杨溥 六十六岁
内阁大学士 杨荣 司礼监太监 王振 六十七岁
振……掌司礼监……大臣下狱者不绝。 三杨相继老,(王)振渐居中用事。 ——《明史·王振传》 ——《明史纪事本末·仁宣政治》
内阁
皇帝
废丞相,设内阁 皇权的一次膨胀
内阁
司礼监
探究一: 钱穆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地 繁密化。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订一个制度来防制它。” 请根据唐宋明三朝,君权与相权关系变动的具体表现, 对钱穆的判断加以阐释。 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制 明·废丞相、设内阁
内 廷
外 朝
杏园
一、臣僚的密谋:明代内阁制的沉浮
疑点之一 什么人在策划密谋?
内阁首辅杨士奇
1437年 明代 北京 杏园 全体内阁大学士与六位朝廷重臣
杨士奇…贫甚…力学… 诸儒修《太祖实录》…以史才荐。遂召入翰林,充 编纂官…成祖即位,改编修。已,简入内阁,典机务。 数月进侍讲(从五品)。 ——《明史·杨士奇传》 以低品级官员身份入内阁,典机务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课课件(人教版)

学思之窗
⊙你是否同意这位学者的观点? ⊙请你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 ⊙不同意。 ⊙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内部可发挥双 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主,造 成深刻的君相矛盾。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固然 可以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
思考: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理由是什么?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 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 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多有 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 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 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 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 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 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 祖训首章》
胡惟庸专权
原因: 相权威胁皇权 诛杀胡惟庸 措施: 裁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空前)加强
公元1380年,朱元璋借“胡惟庸案”的 机会,规定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 璋。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 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 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 胡惟 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内阁制度的形成:
材料一:从洪武十七年(1384)9月14日 ①内阁制创立的原因 到21日,8天内他收到的文件有1666件,计 ②内阁制的形成和发展 3991 件事情。他平均每天要看到 200多份文件, 处理 400 多件事情。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吴晗论明史》 材料二: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目录第一章开宗明义 (1)第二章天子 (1)第三章诸侯 (2)第四章卿大夫 (2)第五章士 (3)第六章庶人 (3)第七章三才 (3)第八章孝治 (4)第九章圣治 (5)第十章纪孝行 (6)第十一章五刑 (7)第十二章广要道 (7)第十三章广至德 (7)第十四章广扬名 (8)第十五章谏诤 (8)第十六章感应 (9)第十七章事君 (9)第十八章丧亲 (10)第dì一yī章zhāng 开kāi 宗zōng 明míng 义yì仲zhòng 尼ní居jū,曾céng 子zǐ持chí。
子zǐ曰yuē:“先xiān 王wáng 有yǒu 至zhì德dé要yào 道dào,以yǐ顺shùn 天tiān 下xià,民mín 用yòng 和hé睦mù,上shàng 下xià无wú怨yuàn 。
汝rǔ知zhī之zhī乎hū?”曾céng 子zǐ避bì席xí曰y uē:“参cān 不bù敏mǐn ,何hé足zú以yǐ知zhī之zhī?”子zǐ曰yuē:“夫fū孝xiào ,德dé之zhī本běn 也yě,教jiào 之zhī所suǒ由yóu 生shēng 也yě。
复fù坐zuò,吾wú语yǔ汝rǔ。
”“身体shēntǐ发fā肤fū,受shòu 之zhī父母fùmǔ,不bù敢gǎn 毁huǐ伤shāng ,孝xiào 之zhī始shǐ也yě。
立lì身shēn 行háng 道dào ,扬yáng 名m íng 于yú后hòu 世shì,以yǐ显xiǎn 父fù母mǔ,孝xiào 之zhī终zhōng 也yě。
权术论余华青

-- 1权术论余华青著-- 2权术论1目录前言第一章政治实践与道德观念的冲突——权术界说………………………………………(…1)第二章历史上的权术与权术的历史——权术发展的历程………………………………(…29)第三章皇袍加身与王冠落地——论政变之术……………………………………(…50)第四章独夫与朋党——论驭臣之术……………………………………(…75)第五章“王道”与“霸道”——论愚民之术…………………………………(…108)第六章“吮痈”与“乐谀”——论谄媚之术…………………………………(…130)第七章图强与示弱——论韬晦之术…………………………………(…149)第八章“明枪”与“暗箭”——论谗毁诬陷之术……………………………(…170)第九章派别的争斗与争斗中的派别——论阿附结党之术……………………………(…205)第十章“舌战”中的政治与政治中的“舌战”-- 32权术论——论游说狡辩之术……………………………(…231)第十一章“流血的政治”与“不流血的战争”——兵家权谋对政治权术的影响……………(…262)第十二章“奇货可居”与“金钱政治”——经商之道对政治权术的渗透……………(…293)第十三章狡黠的智慧与智慧的堕落——理论思维对政治权术的作用……………(…313)第十四章人生舞台上的悲剧与喜剧——权术争斗中的人物心态及其命运………(…332)第十五章“奇葩”与“沃土”——封建专制与政治权术的关系……………(…365)-- 4权术论1前言我们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的国家。
在悠久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涌现出了大量杰出的政治人物。
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自己的政治活动,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强盛和历史的发展,从而在古老中国的政治史册上留下了一幅幅绚丽夺目的画面。
他们不仅创造出了无数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政治业绩,而且从不同的侧面倡导和体现了光明磊落、清正廉洁、高风亮节的政治风范,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机动灵活、聪明睿智的政治谋略。
人教版新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 (共31张PPT)

秦始皇开创了统一中国的万世伟业,但其去世不久, 秦朝就迅速灭亡。可见,在秦朝强大表面的背后,隐藏 着众多的社会矛盾。
统治者的暴政和人民隐忍的韧度,东方六国和秦国 积累的仇恨,长期的战争和发展经济的背离,刑罚和道 德的不同功用,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处理,不同文化鸿沟 的抚平等,这些矛盾都需要如履薄冰地处理。但当胜利 的喜悦冲昏头脑,当理智被欲望所代替,当反抗力量汇 聚成洪流,衰亡就会成为历史的必然。
请比较前后两幅地图有什么变化?
疆域由分裂到统一并扩大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
材料2
秦朝郡县制的实行,使得政令在全国范围内畅通无阻,提高了行 政效率。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各级行政区域,且各级行政长官由 皇帝任免,保障各级权力可以一统于皇帝本人……郡县制使地方 政权集中于中央,进而为皇帝独揽权力提供了制度保障……郡县 制最终内化为中华帝制的基本组成部分。
苛政猛虎,溃如决堤
秦始皇陵兵马俑
“刑者相伴于道,而死人 日成积于市。”
——《史记•李斯列传》
“囹圄成市,赭衣塞道。” ——《汉书•刑法志》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 月,被征发赴渔阳(郡治在今北京 密云西南)戍边的900名士兵在大泽 乡(今安徽宿州东南)遇大雨,道 路不通,不能按时抵达指定地点。 而秦法规定,失期要判处斩首之刑。 农民出身,在戍卒中担任屯长的陈 胜和吴广,商议在“天下苦秦久矣” 的社会背景下举兵反抗秦的暴政。
——刘明辉《试论“一”政治思维对秦帝制初创之影响》
请思考:这是哪个方面的什么变化?
由宗法分封制到郡县制
秦始皇“焚书坑儒”标志着
秦王朝在文化政策上由
材料三:
“兼”“融”向专制、禁锢转化, 亦是秦始皇本人求仙受挫后偏激
皇权膨胀 课件PPT

• • • • • • • • •
• • • •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 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2023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巩固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考达标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秦的统一1.(改编)《汉书·主父偃传》称颂某位帝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该帝王在位期间( )A.实行内外服制 B.在全国推广郡县制C.推行商鞅变法 D.积极推崇儒家思想2.《通志》记载:“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徙民五十万戍五岭”。
“始皇帝”征服的“陆梁地”中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A.鲜卑 B.匈奴C.越族 D.羌族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段话实际上肯定了秦朝( )A.推行郡县制度 B.建立皇帝制度C.设置三公九卿 D.实行焚书坑儒4.秦朝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这一权力运行机制( )A.有助于减少皇帝决策失误B.极大地削弱了君主专制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民主观念渗入政治体制5.秦朝,上币黄金以“溢”(镒,合二十两)名,下币铜钱以“半两”名,而珠玉、龟贝、银锡等不作为流通货币。
据此可知,秦朝( )A.币值均以重量为单位B.半两钱是唯一的法币C.官方、民间均能铸币D.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6.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地展示出来。
下图所示的措施在当时( )A.钳制了人们思想 B.巩固了政治统一C.激化了阶级矛盾 D.强化了君主专制知识点二秦朝的暴政7.关于秦朝的灭亡,贾谊认为“仁义不施”;陆贾认为“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柳宗元则强调“秦之失,在政不在制”。
这三者都认为秦的速亡在于( )A.为政者残忍昏庸 B.农民起义频发C.统治者不行仁政 D.社会矛盾激化8.司马迁写《史记》,有关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史实多有错误,而秦国的历史就相对精确详实,这是由于有关东方六国的史料缺失所致,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 A.东方六国文化相对落后B.秦朝统一焚烧诗书C.百家争鸣导致学术分歧D.秦末战争破坏严重知识点二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9.学者刘仲一提出:“秦王朝是建立在法家思想理论基础上,法家思想的核心是暴力主义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 熙
雍 正
乾 隆
清朝又是如何加强专制皇权的?
清朝强化专制统治的过程
1、清初:仿效明制,设内阁、置六部,保留 议政王大臣会议; 2、康熙帝:设南书房,选翰林院学士入值, 参与机务。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 制约。
3、雍正帝:设军机处
南书房
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值房
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年间,当 时清朝在西北边疆频繁用兵。按 惯例,军机大事应由内阁处理。 可内阁离皇宫较远,办事不便, 且人员杂,容易泄漏机密。雍正 干脆把几个亲信大学士调到乾清 门西边的几间平房里值班。每天 清晨六点钟,皇帝亲自召见他们 ,口授圣意,命他们草拟圣旨, 经皇帝审阅后下发。雍正皇帝每 天与军机大臣一起,处理各地呈 送的文书,迅速批转给内外官员 办理,手续简便,行事快捷。封 建君主专制的职能因此大大加强 了。
小结:明朝的强化君权措施
1、地方: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互 相牵制;
2、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设内阁制; 3、建立厂卫特务机构; 4、设立“廷杖制度”,处罚官吏; 5、设立军机处。
清朝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消极影响:
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 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以未能有荣辱 人、能生死者。 ——(清)乾隆帝
1、决策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 2、助长官场唯上是从之风,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3、深远影响:中国社会的变
明初大案——诛杀胡惟庸
胡惟庸案 大捕杀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 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 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 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 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1)朱元璋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 为什么要罢 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 丞相? 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 ①置丞相,是秦速亡的原因 群臣实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 ②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 处死 !” ③相权过大,威胁皇权,为了强化皇权 ( 根本 )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锦衣卫 东厂 西厂
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明代特务机构。明中叶后期锦 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锦衣卫 原为皇帝亲军侍卫,掌管皇帝出入的仪仗。明太祖加强专 制统治,特令其兼管刑狱,并给予巡查缉捕的权力。 “靖 难之役”后明成祖为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于1420 年在北京设立了东厂,专门刺探臣民“谋逆妖言、大奸大 恶”的事,并可以直接报告皇帝,有监视锦衣卫之权。西 厂设立于1477年,也是由宦官掌领,但其规模、权力超过 东厂,自京师内外到各地王府、大小城镇,甚至偏僻乡 村,都有他们的踪迹。 凡“罪犯”进厂,一概都要受杖责,先打一顿,然 后戴枷发遣,一幅枷铐重达一百五十斤。这样的残酷迫害 下,官吏军民被害致死者达数千人。
清代军机处的设置 a.最初名称 设置时间、地点 人选 军机处 b.职能
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人员简单 办事效率高 保密性强
c.特点:简、速、密
军机处是清朝处理政务的最高 权力机关,但军机大臣只负责 跪受笔录,没有实权,军政大 权全部集中在皇帝手中,是皇 帝进行独裁的工具。
明清时期帝王与大臣 之间完全是主奴、主仆关 系,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统 治发展到了顶峰。
5.设立“廷杖”制度。 如果当时大臣没有如实回答皇帝,结果会怎样?
始自明朝,清代被罢止,是皇帝用来教训不听话的士大夫 “廷杖”制度的设立说明君臣关系 的一项酷刑。一旦哪位倒霉官员触怒了皇帝,被宣布加以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廷杖,他就立刻被扒去官服,反绑双手,押至行刑地点午 门。受刑者裹在一个大布里,随着一声“打”字,棍棒就 如雨点般落在他的大腿和屁股上。行刑者为锦衣卫校尉, 他们都受过严格训练,能够准确根据司礼太监和锦衣卫指 挥使的暗示地掌握受刑人的生死。如果这两人两脚象八字 形张开,表示可留杖下人一条活命;反之,如果脚尖向内 靠拢,则杖下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杖完之后,还要提起 裹着受刑人布的四角,抬起后再重重摔下,此时布中人就 算不死,也去了半条命。
4.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①朱元璋设锦衣卫,负责监视、侦察臣民的言行。 ②后来,明朝皇帝又陆续建立了专门的特务机构东厂和 西厂,由宦官负责,可以不经过正常的法律程序,肆 意侦察、逮捕、审讯臣民。 ③东厂、西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 ④厂卫分别受皇帝的直接领导,互相制约,是组织十分 严密的军事特务机构,也是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3.增设内阁制度。
(2)结果:
①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内阁制度的形成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第1课时
明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阅读书本21、22页,找一找明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1.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2.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3.设内阁。 4.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5.设立“廷杖”制度。
1.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三司是指哪三司?他们 分别有什么职能?废掉行省, 设立三司有何作用?
皇帝
地 方
布政司
(民政)
按察司 (刑狱)
都司
(军政)
权不专于一司
结果:加强了皇权
2.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 个丞相。1355年投奔朱元璋,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 后任丞相七年。骄横跋扈,独断专行,擅自决定官员生杀升降, 大收金帛名马。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 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万余人,史称“胡 狱”。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 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