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港海水养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_张健

合集下载

象山港海洋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研究

象山港海洋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本文基 于 1 9 8 8 -2 0 1 4年 的监 测数据 , 针对 象 山港海洋 生态环境状况 , 建 立 了象 山港 海洋生 态环 境评价 的科 学方 法 , 结果表 明: ( 1 ) 根据 象 山港 生物生态 、 水质 、 水动力 、 水 团提 出 了三类 三级评价 指标
体系 , 其 中水 质指标 的确定 综合考虑 了水体 中主 要超标 物质 、 长 时间序 列的波 动及 变化趋势 ; ( 2 ) 根据
Ha i y a n g Xu e b a o, 2 0 1 5 , 3 7 ( 8 ) : 6 3 — 7 5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0 2 5 3 — 4 1 9 3 . 2 0 1 5 . 0 8 . 0 0 6
象 山港 海 洋 生态 环 境 评 价 方 法 研 究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5 — 0 5 ; 修 订 日期 : 2 0 1 5 — 0 6 — 1 3 。
地、 鱼类和贝类 、 水 质进行分类 评价 , 对于水 质标准 亦
是在港湾 的 不 同 区域设 置 不 同的评 价 标 准 , 2 0 0 0年 前后 美 国还 发布 了水库 、 河流、 河 口及近岸水 域 、 湿 地
41 9 3. 2 01 5 . 08 . 0 06
Hu a n g X i u q i n g , Q i P i n g , Qi n We i h u a , e t a 1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m e t h o d o f m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i n X i a n g s h a n B a y 口] .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1.21•【字号】甬政办发[2007]6号•【施行日期】2007.0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甬政办发[2007]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十次党代会精神,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大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步伐,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了《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现将《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建设内容,明确实施的具体步骤,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七年一月二十一日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06-2010)前言“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后空间,我国已将东部大海洋战略作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实施的战略之一。

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共同战略。

宁波市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改革开放城市,陆域面积936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758平方公里,大陆岸线长达788.3公里,具有非常丰富的海洋资源。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施海洋开发”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的直接体现,也是深入实施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六大联动”战略的内在要求,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市海洋开发的逐步深入,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05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46.4亿元,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提升的新时期。

宁波市象山港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条例(发布)

宁波市象山港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条例(发布)

宁波市象山港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条例(发布)近日,宁波市象山港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条例颁布发布。

该条例旨在加强对象山港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一、背景介绍象山港是浙江省宁波市的一个大型港口,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和经济战略地位。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加快,象山港周边的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如何保护和修复象山港海洋环境,提高渔业资源的持续利用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条例主要内容宁波市象山港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条例共分为七章,69条。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是总则,说明了该条例的适用范围、目的、原则和定义。

第二章是保护和修复海洋环境,规定了对于危险废物、污水、废弃物、垃圾等的管理和处理措施,禁止未经许可擅自在海域排放污染物质。

要求海洋工程建设时要考虑其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

第三章是渔业资源保护,规定了禁捕期、限制捕捞区域和捕捞工具,加强浅海渔业资源基础数据和调查研究,防止非法渔业活动等。

第四章是加强海洋生态监测和预警,设置海洋环境监测站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置海域异常事件和污染事故。

第五章是海洋保护和治理,设立海洋保护专项资金和奖励制度,推动治理海洋污染和海岸带建设等。

第六章是法律责任,规定了违反条例的行为和相应的处罚措施,如罚款、暂扣或撤销相关证照等。

第七章是附则,规定了条例的实施时间和监督机制等。

三、条例意义和前景宁波市象山港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宁波市对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和取得的成果。

它的出台将对整个市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对象山港和周边居民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一、促进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象山港港口和航运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改善象山港周边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水质及自然景观。

象山港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象山港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样, 水 深 大于 l 0 m小于 2 5 m的 站 位 采 表 、
国海 水 水 质 标 准 》( GB3 0 9 7 一l 9 9 7) 二 类
底层水样, 水深 大 干2 5 m的站 位 采 表 、 中、 底 层水 样 。 石油 类仅 采 表 层样 。
海 水 水 质标 准 进 行 ; 海 洋 沉 积物 质 量按 Ⅸ 海 洋 沉 积 物 质量 * GB l 8 6 6 8 — 2 0 0 2 第 一 类标
象 山港位于浙 江沿 海中部偏 北 , 在 六 横 岛 西侧 , 北 面 紧靠 杭 州 湾 , 南邻三门湾, 东 侧 为 舟 山 群 岛 。象 山 港 自东 北 向 西 南 方 向伸 入 内 陆纵 深 6 0 k m, 为 一 狭 长 型 的半 封闭式港 湾, 海域面积约3 9 1 . 7 6 k m 2 。 象山 港 是 浙 江 省最 大 的 水 产养 殖基 地 , 汇水 区 面 积 为1 4 4 5 k m , 主要 有 凫溪 河 、 大蒿江、 下 陈 江、 颜 公河 等 2 0 多 条 河 流 注 入 象 山港 , 这 些 入港 河流的7 5 %均 分 布 在 西 沪 港 西 南 的 象 山港 中部 和 底 部 区域 。 象 山港 年 均 径 流 量 为 1 2×1 0 m 3其 中6 0 %的 流 量集 中在6 ~9 月份。 象 山港 海岸 曲折 , 而 且港 中有 湾, 湾中有港 ; 西 沪港、 黄墩港、 铁 港 是 象 山港 的 三大 支 港 , 象 山港 狭 湾 夏季 受 台湾暖 流 的影 响 , 秋、 冬 季受 长江 径 流的 影 响, 狭 湾外 端海 水 交换能 力强 , 余 环 流 基 本上 以 水 平 结 构 为主 , 狭 湾 内段海
水 质 样 品 的 现 场 处 理 及 分 析 测 定 均 按 准 执 行。 Ⅸ 海 洋 监 测 规 范》 海 水分 析 ( GB l 7 3 7 8 . 4 — 2 . 2 评 价方 法 2 0 0 7 ) 方 法 执 行。 NO 一 N测 定 用锌 片还 原 分 ( 1 ) 单 因子 标 准 指 数法 光光度法 l N0 2 一 N测 定 用 萘乙二 胺分 光光度 水 质评 价 采 用单 因 子 标 准 指 数 法 , 其 法, NH 一 N测 定 用次 溴 酸 钠 氧化 分 光光度 计 算 方法 如 下: 法, PO4 -P用磷钼 蓝分 光光度法测 定 ; COD测 c t j 定 用 高锰 酸 钾 氧化 法 } 重金属 ( C u 、 P b 、 Z n 、 √ 一 C d 、 C r ) 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g 用冷原 子吸 收分 光 光度法 ; As 用原子 荧光法分 光 光度法 ; 式中: S , —— 第 站 评 价 因 子j 的 标 石油类用荧光分光光度法。 准 指 数 ;( ’ ——第 站 评 价 因 子j 的监 测 浓

海水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海水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海水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海水养殖是一种以海水中的生物资源为食料,经过人工饲养、管理和控制,使其生长繁殖并最终成为人类所需的水产品的一种方式。

这种养殖方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探讨海水养殖的影响。

一、海水养殖对水质的影响养殖过程中,动物的排泄物和饲料残渣都会直接或间接进入周围的海洋环境,导致水质的污染和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特别是氮和磷化合物含量的增加,会引起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形成藻华,导致水的透明度下降,光合作用减弱,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死亡和繁殖。

此外,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抗生素、药物和化学品也可能进入周围的海洋环境,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

二、海水养殖对海底环境的影响海水养殖设施需要在海洋中建设,有些养殖区域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海底沉积物的破坏,干扰原有的生态系统,影响海底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同时,养殖废料如泥沙、粪便等也会被直接排放到海底,会对海底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三、海水养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海水养殖对养殖物种和周边的生态系统都会产生影响。

养殖环境为养殖物种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和适宜的生长环境,但是养殖密度、饲料种类等也都会对养殖物种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

另外,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化学品也可能对养殖物种产生负面影响。

养殖物种的逃逸也会由于与当地野生物种的竞争而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四、减轻海水养殖的环境影响的方案为了减轻海水养殖对环境的影响,政府和养殖业者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例如,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建立监测体系,对养殖水域进行监测,督促养殖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和监管。

此外,养殖业者可以改变养殖模式,采取更加环保的养殖方式,遵循“最佳管理规范”,减少养殖废料的排放,使用更绿色的饲料、抗生素和化学品等。

总之,海水养殖虽然给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收益,但也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需要在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减轻海水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宁波市象山港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条例

宁波市象山港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条例

宁波市象山港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条例宁波市象山港是中国重要的港口之一,也是宁波市的经济支柱。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港口周边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宁波市推出了《宁波市象山港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条例》,旨在加强对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的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海洋环境保护为了保护象山港海洋环境,条例规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

首先,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倾倒、排放有害物质到港口周边海域。

同时,规定了港口工程施工和运输作业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要求使用环保设备和技术,并建立相应的监测和执法机制。

另外,为了减少噪音和振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规定了噪音和振动限制标准,并加强了对港口周边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估和审批。

二、渔业资源保护渔业资源是象山港的重要生态资源,也是当地渔民的生计来源。

《条例》明确了渔业资源保护的原则和措施,以保障渔民的权益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规定了禁渔期和保护区域,禁止任何人在禁渔期和保护区域捕捞。

同时,加强了对非法捕捞和破坏渔业资源的打击力度,明确了罚款和刑事责任。

此外,为了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条例还提出了鼓励海洋养殖和渔业生态补偿等政策措施。

三、监管与执法为了保证《条例》的贯彻执行,宁波市设立了相关的监管与执法机构。

该机构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协助政府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工作。

同时,加强了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了举报和奖励制度,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和渔业资源的监督和维护。

四、宣传与教育为了提高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保护的意识,宁波市开展了广泛的宣传与教育活动。

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宣传和社区教育,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增强大众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意识。

此外,开展针对学校和渔民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认知和环保意识。

总结:《宁波市象山港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条例》的实施对于维护海洋环境和保护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渔业资源保护规定,可以有效减少水污染和渔业资源破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并促进象山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渔业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何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我国渔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1. 水体污染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对水体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主要是养殖废水中大量的饲料残渣、动物粪便和养殖废料的排放,导致水域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水质恶化。

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也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污染。

2. 岸线生态破坏为了养殖更多的水产品,一些水产养殖场会将原本的湿地和红树林等生态环境毁坏,用于兴建养殖池塘。

这样的做法不仅丧失了原有的生态价值,还会导致岸线的生态环境恶化。

3. 物种入侵水产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有时会引进外来的鱼种和虾种。

这些外来物种如果逃逸到水域,有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甚至对原有的水生动植物物种构成威胁。

二、我国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 推动水产养殖技术的改进和革新通过技术的改进,可以降低养殖对水体的污染。

采用循环水系统、提高饲料利用率、精准投喂、科学运筹等措施,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的养殖废水排放,降低水体污染。

2. 强化水产养殖的环境监管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水产养殖业的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水产养殖产业标准和环保规定,加大对违规养殖场的处罚力度,保障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保护水环境的健康。

3. 加强科学管理水产养殖过程水产养殖业要根据生态环境特点,科学合理地规划养殖区域,保护和修复养殖周边的湿地和红树林,使用环境友好型的养殖设施和工艺,控制养殖密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推动水产养殖业与循环经济的结合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水,进行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增加对水产养殖技术、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养殖环保技术等方面的科研投入,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水产养殖的环保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象山港养殖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过程的初步研究

象山港养殖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过程的初步研究

象山港养殖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
过程的初步研究
象山港养殖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过程的初步研究
利用2005年5月到9月对象山港海域五个航次的监测结果,对象山港海域水体和底质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象山港海区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含量较高,水质恶化严重;海产养殖是造成本海区营养元素超标的主要因素,也是控制营养元素在空间和时间上变化的主要因素.
作者:翟滨曹志敏蓝东兆王珊珊李桂海尹维翰 ZHAI Bin CAO Zhimin LAN Dongzhao WANG Shanshan LI Guihai YIN Weihan 作者单位:翟滨,曹志敏,王珊珊,李桂海,尹维翰,ZHAI Bin,CAO Zhimin,WANG Shanshan,LI Guihai,YIN Weihan(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266100)
蓝东兆,LAN Dongzhao(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361005)
刊名:海洋湖沼通报ISTIC PKU英文刊名:TRANSACTIONS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年,卷(期):2007 ""(3) 分类号:P736.4 关键词:营养元素分布特征养殖海域象山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海水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象山港生态系统的稳定是海水养殖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只有在生态系统所能承 受的范围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域, 才能保持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象山港滩涂 养殖历史悠久, 沿岸围塘养殖起步较早, 网箱养殖业近几年来也发展迅速, 适宜发展网箱 养殖的水域正被逐步利用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该海域海水网箱养殖业缺乏整体规 划, 加之随机地选择养殖水域、盲目地扩大养殖规模等现象较为严重, 且由于养殖业主多 为个体或组合经营, 环保意识较薄弱, 而对那些由不同县市共辖水域的集中管理也较为困 难, 所以象山港海域的海水养殖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张健等: 象山港海水养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55·
养殖的面积也较稳定。在浅海养殖中, 以延绳、筏式牡蛎的产量增长最快, 网箱养鱼的产 量也增长迅速。
统计结果表明, 目前象山港网箱养殖数量约 7 万只, 主要分布在栖凤双山海域、峡山 —薛岙海域和西沪港的外高泥一侧海域, 养殖的主要品种为大黄鱼、鲈鱼、美国红鱼、石 斑鱼、黑鲷和河豚鱼等经济鱼类, 2001 年网箱养殖的总产量达 9 109 t 。延绳、筏式牡蛎养 殖是象山港发展最快的一种养殖方式, 2001 年底养殖总面积达到 1 441 hm2, 产量为 36 105 t 。围塘养殖在象山港有一定的基础且发展较快, 养殖的主要品种为对虾和蛏子, 此外还有 青蟹、泥蚶、杂色蛤、青蛤和梭子蟹等, 2001 年底养殖总面积达 3 341 hm2, 产量为 12 987 t 。象山港藻类养殖的历史悠久, 主要的养殖品种为海带、坛紫菜和羊栖菜等, 2001 年养殖 面积为 507 hm2, 产量达 2 330 t 。
NH4- N 象山港海域 网箱区
冬季 春季 夏季 秋季
95. 2
97. 8
0. 6
0. 6
4. 2
1. 6
89. 7
86. 2
2. 1
3. 2
8. 2
10. 6
83. 4
67. 4
3. 7
5. 6
12. 9
27. 0
95. 6
92. 6
1. 4
2. 4
3. 0
5. 0
2. 2 底质环境质量
表 层沉积物监测结果表明: 网箱养殖区总磷、总氮、有机碳、硫化物均有明显富集 ( 表 4) , 养殖区的硫化物含量与对照点相比竟高达 2 个数量级以上, 这是因为大量的残饵与 鱼类的排泄物沉入海底后, 降解过程中消耗大量溶解氧的同时产生了硫化物[ 4] 。表层沉积物 中铜和镉含量的超一类沉积物标准的比率均占总样品数的 10. 5% ( 总样品数为 19 个) , 这 表明象山港海域表层沉积物已受到铜和镉的污染[ 5] 。
N H4- N 后再逐渐被氧化成 N O 2- N 和 N O 3- N 。残饵的降解使氮、磷等诸污染元素进入水
体, 影响了正常海水水体中的 N/ P 比值, 使得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偏高, 这表明养殖所带
来的污染已超过了局部生态环境自身的调节能力, 有机物质的分解大于合成, 使水体中无
机盐类增高, 从而影响了浮游植物群体固有的比例及食物链的结构, 增加了生态系统的不
注: 括号内为均值。
表 2 2000 年象山港海域水体不同季节水质类别
%
水质类别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超四类
冬季
TIN
TIP
0
0
0
0
0
0
13. 3
0
86. 7
100
春季
TIN
TIP
2. 1
8. 9
8. 3
91. 1
45. 8
0
41. 7
0
2. 1
0
夏季
T IN
T IP
0
0
10. 2
0
32. 7
95. 8
30. 6
4. 2
26. 5
0
秋季
T IN
T IP
0
0
0
0
0
0
2. 1
31. 3
97. 9
68. 7
·56·
东 海 海 洋
21 卷 4 期
类海水水质标准, 且冬季枯水期无机氮含量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测站占 86. 7% , 2002 年
已达到 100% , 故该海域水体全年均呈富营养化状态, 水质主要污染因子应为氮和磷[ 3] 。
3. 2 排泄物、分泌物及药物的影响
养殖过程中, 鱼类的排泄物和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分泌物都将排入水体, 同时, 为了防 止病害对鱼、虾的影响, 杀死有害生物, 还普遍使用了抗生素、石灰等药物和化学消毒剂, 这些排泄物、分泌物和药物等都将通过换水的形式直接排入海域水体中, 是引起海域水质 和底质污染的物质来源之一。对牡蛎生长期的排泄粪量进行的统计表明, 在 165 m2 的筏架 上生长 1 年所排粪干重可达 19. 3 t [ 8] , 而 1 hm2 筏式养殖扇贝 1 年排出的粪便高达 240~ 270 t [ 9] 。在滩涂养殖过程中, 为避免其它生物与养殖品种争夺饵料, 在投放苗种前还先在 滩涂上喷洒了农药, 致使在杀死非养殖品种种群生物的同时, 严重破坏了潮间带生物赖以 生存的环境, 影响和改变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3. 1 残饵的影响
调访统计表明, 象山港内全年至少有 15 509 t 饵料 ( 湿重) 未被鱼类利用, 占投饵总 量的 27. 3% , 这些过量投入的饵料是污染海域的物质来源之一。Walain 等 研究了养殖过 程中磷的物质平衡, 饵料中的磷被鱼类利用的仅占 15% ~30% , 溶于水中的占 16% ~26% , 以颗粒态形式存在的则占 50% 以上。K apsar 等[ 6] 的研究表明, 饵料中有 3/ 4 的总氮和总磷 排入了周围的环境水域中, 其中 65% 的总磷和 10% 的总氮沉入了海底。在一些放养过密的 网箱区, 在潮流、风浪等搅动下, 富含氮、磷的营养物质会再悬浮或溶出继而进入水体, 使 局部水域出现富营养化或过营养化。大量的残饵等污染物进入水体和底质环境后, 有机质 的腐败和分解改变了原有的氧化还原等物理化学条件, 促使病毒病菌繁殖[ 7\ 〗, 同时, 氮、磷 的输入也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对于水体交换较差的象山港内湾来说, 残饵直接对环 境构成影响, 特别是对底质环境的影响尤其明显。
0. 92 0. 96 0. 99
164. 12 82. 24 118. 47
0. 57 0. 35 1. 15
张健, 王春生, 施青松, 等 . 浙江沿海 ( 宁海) 电厂海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003.
张健等: 象山港海水养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57·
底质柱状采样可见, 该海域底质沉积物为近 1 m 厚的黑臭淤泥, 生物几乎绝迹, 这表 明 3 年以上网箱养殖的海域, 其底部环境已经恶化。
表 1 2000 年不同季节水质大面监测结果
季节 冬季 春季 夏季
pH
8. 09~8. 15 ( 8. 12)
7. 94~8. 02 ( 7. 97)
7. 96~8. 03
DO / ( mg ·d m-3) 6. 20~10. 43
( 9. 14) 8. 07~8. 91
( 8. 55) 6. 12~8. 48
( 6. 53) 6. 26~7. 57
( 6. 81)
( 1. 00) 0. 51~1. 78
( 0. 83)
( 0. 463) 0. 499~1. 120
( 0. 839)
( 0. 027) 0. 036~0. 066
( 0. 051)
( 3. 212) 0. 297~2. 188
( 0. 920)
稳定性。
除了养殖过程中的污染使水体呈现过营养化外, 本底较高的沿岸流和沿港排污等也对
其有直接的影响 。在高氮低磷的海域, 春季磷的大量输入, 还将会引起生物旺发, 这将对
赤潮的生成起催化作用。
表 3 2000 年不同季节无机氮的分配
%
季 节
NO3- N 象山港海域 网箱区
NO2- N 象山港海域 网箱区
1 海水养殖现状
近年来, 象山港海水养殖面积逐年递增, 其中浅海和围塘的养殖面积增长最快, 滩涂
收稿日期: 2003-02-18 项 目: 象山港网箱养鱼的养殖容量研究与评价资助项目; 象山港海域赤潮监测及浙江沿海 ( 宁海) 电厂海 域专题环境影响评价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张健 ( 1953- ) , 男, 安徽泗县人, 主任工程师, 主要从事环境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无机氮是浮游植物赖以生长的物质, 三氮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关系。由表 3 可以看
出, 除了基本不喂饵料的冬季 ( 1 月份) 以外, 春、夏、秋季鱼类生长的旺季, 象山港海域
网箱区与其周边非网箱海域水体中的 N O 2- N 和 N H4- N 相比, 含量均明显偏高, 这主要
是因为生物活动旺盛的季节, 养殖残饵和养殖鱼类的排泄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被分解转换成
0 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对海洋捕捞业的限制, 发展海水养殖、进行海洋农牧化生产已是当今海 洋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象山港海域的网箱养殖业自 1992 年以来有了较快的 发展, 随着港内养殖网箱数量的逐年增加, 人为在港湾内增养物种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 给 原本较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直接威胁, 水域内的生态特征不断改变[ 1] , 鱼排区的生物量、 栖息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大大降低, 养殖水域的环境问题正日渐突出。本文利用 2000 年 及 2002 年对象山港海域养殖现状及环境监测的调查和分析资料, 对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给象 山港周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防治该海域环境污染应采取的措施, 为 象山港海域的生态环境研究和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96. 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