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脾破裂38例诊治体会
腹腔镜切除治疗外伤性脾破裂35例临床体会

腹腔镜切除治疗外伤性脾破裂35例临床体会发表时间:2013-07-31T11:06:30.1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2期供稿作者:鲁效印[导读] 由于此时脾脏血管已经离断,就不用顾虑术中血管破裂导致的大出血。
这一技术使得腹腔镜巨脾切除风险大为降低。
鲁效印(山东省新泰市中医院 271200)【中图分类号】R657.6+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2-0358-01【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外伤性脾破裂采用腹腔镜切除的临床资料。
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康复出院。
结论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关键词】脾破裂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脾脏是腹腔脏器中最易受损伤的器官之一,脾脏损伤的发生率在各种腹部创伤中可高达40%-50%。
外伤性脾损伤可分为开放性脾损伤和闭合性脾损伤两类。
我院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共收治了3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年龄约在21岁—55岁,平均43.2岁,均由外伤引起的脾破裂,经CT或B超检查均有脾损伤,根据2000年天津举办的第六届全国脾外科手术研讨会制定的脾损伤分级法Ⅰ级5例,Ⅱ级8例,Ⅲ级10例,Ⅳ级12例,其中合并肝破裂3例,膈肌破裂2例,患者均有腹痛、恶心、呕吐,术前腹穿均为阳性。
2 方法2.1手术方法:患者行全身麻醉,取平卧位,头侧抬高10°~30°,右侧倾斜60°~ 80°,根据手术情况适当变换体位,腹腔镜脾切除基本方法是在脐部置入腹腔镜、建立CO2气腹。
然后在腹壁做3个小切口,置入器械进行操作。
通常先用超声刀游离脾脏周围的韧带,最后用直线切割吻合器离断脾脏血管。
切除的脾脏装入标本袋中,剪碎后经脐部扩大的切口取出。
外伤性脾破裂42 例诊治体会

创 底, 缝 扎后 方 不 留死 腔 , 达 到 止 血 效 果 。对 Ⅲ级 损 伤 及 修 补 失 败 的患 者 采 用 脾 部 分 切 除 术 , 术 中需 结 扎 相 关 血 管 , 在 损 伤 部 位 的 健 侧 安置 一 排 全 层 交 锁 褥 式 缝 线 , 距 离线0 . 5 c m 处 切 开脾包膜, 钝性 分离脾 髓 , 结 扎 脾 髓 内 的血 管 , 预 留较 多 的 脾
手 术 治 疗 。现报 告 如 下 。 l 临床 资料 3 . 1 外 伤 性 脾 破 裂 的 诊 断 脾 脏 损 伤 一 般 占 腹 腔 脏 器 损 伤
的3 O , 在 腹 部 外 伤 中居 首 位 。无 合 并 伤 的单 纯 性 脾 破 裂 诊 断较容易 , 根据损伤 病史 、 腹腔 内出血的表 现, 腹 腔 诊 断 性 穿
志, 1 9 9 8 , 1 8 ( 1 1 ) : 6 6 4 .
阻性 结 肠 癌 I 期 切 除 吻合 术 的 患 者 应符 合 下 列 条 件 : ( 1 ) 患 者
全身 状 况 好 , 无重度贫血 、 低蛋白血症 , 无水、 电解 质 及 酸 碱 失
4 王晓东 , 高泉根, 章小 平 , 等 .预 防性 吻 合 口 段 肠 外 置 术 在 左 半 结
漏 的发 生 。
参考 文献
1 汪 建 平 .大肠 癌 并 急 性 结 肠 梗 阻 的 处 理 [ J ] .中 国 实 用 外 科 杂 志 ,
2 0 0 0, 2 0 ( 8 ): 4 5 9 .
体无粪渣 , 再灌人 0 . 5 甲硝 唑溶 液 2 0 0 ml ; 更换手 套 , 切 除病 变肠段 , 移 除 床旁 塑 料 袋 , 行 肠 吻合 术 。 左侧梗阻性结肠癌 I 期 切 除 吻 合术 的成 功 开展 , 无 疑 避 免 了二 次 手 术 给 病 人 带 来 的痛 苦 , 提 高 了 病 人 术 后 的 5年 生 存 率 。但 吻 合 口漏 是 其 术 后 严 重 的 并 发 症 , 文 献 报 道 其 发 生 率 为5 ~3 O ] , 所 以 应 严格 掌握 手术 适 应 症 。我 们 认 为 行 梗
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38例

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38例作者:李朝战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29期脾破裂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在积极扩容的同时,宜尽早手术挽救患者生命,保留脾脏功能。
自2005年以来,本院对3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急诊行脾修补、脾部分切除和切脾后脾片网膜种植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14~67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坠落伤9例,刀刺伤6例;其中36例因腹痛于伤后几小时内入院;2例延迟脾破裂于受伤48 h 后出现腹部症状入院。
入院时患者均有腹膜刺激征,腹腔穿刺为不凝血;伴休克12例,血胸8例,左9~11肋骨折14例,左肾挫伤2例,膈肌穿透1例。
患者术前做B超检查26例,可见破裂口者19例,诊断阳性率为73%;同时CT检查26例,25例可明确诊断脾破裂,诊断阳性率为96%。
CT显像将脾破裂分为4型(Buntain,1985);1型:脾包膜局限破裂或包膜下血肿,无明显脾实质损伤;2型:脾包膜单处或多处破裂并伴有脾实质(横行或纵行)破裂,但未伤及脾门或大血管,或有实质内血肿;3型:脾单发或多发性深部(纵行或横行)断裂伤,伤及脾门及脾段主要血管;4型:脾脏完全破裂、断裂或脾蒂离断。
CT诊断25例,2型18例,3型6例,4型1例。
术中判断参照上述分级法,2型24例,3型11例,4型3例。
1.2 治疗方法:脾缝合修补术25例,包括经胸修补1例,其中2型24例,3型1例。
脾不规则部分切除2例,均为3型。
全脾切除11例,其中全脾切除加脾片网膜种植术9例,2型1例,3型6例,4型2例;未种植2例,为病理脾,术后置腹腔引流。
血气胸者置胸腔闭式引流。
2 结果①脾修补组:无出血等术后并发症,腹腔引流量少于200 ml;②脾部分切除:腹腔引流量多于其他方法,经用止血药,24 h后逐渐减少、消失;③脾切除脾片网膜种植:出现胰瘘l例,充分引流,瘘道冲洗,术后2个月愈合,术后血小板低于500×109/L,未治疗,逐渐降至正常;④病理脾未行脾种植,术后持续低热2~3周,血小板1例高于500×109/L,口服阿司匹林,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血小板恢复正常。
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体会

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与经验。
方法:对我院1997~2006年外伤性脾破裂4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进行剖腹探查,术中行脾修补术13例,脾部分切除术9例,全脾切除13例,脾切除加自体脾脏移植术5例,3例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
结果:除2例脾破裂患者因合并颅脑损伤和严重复合伤而死亡外,41例患者痊愈出院。
结论: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根据脾损伤伤情,分别施行脾修补术、部分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加自体脾片和移植术,术中尽量保留器官,保留器官功能,不能保脾的伤者需行脾片移植术以保证术后的免疫功能(特别是儿童),而适当的保守疗法也是治疗脾外伤的一种安全方法。
关键词脾破裂脾切除资料与方法1997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43例,经抢救治疗,41例患者痊愈出院。
男35例,女8例;年龄14~60岁,平均37岁。
闭合性损伤34例(79%),9例为开放性损伤。
致伤原因:车祸伤21例,跌伤、摔伤8例,高处坠下伤5例,打击伤5例,刀刺伤4例。
合并多发伤14例,肝破裂3例,小肠穿孔1例,肾裂伤2例,血气胸1例,颅脑伤5例,肋骨、四肢、骨盆骨折5例。
出现不同程度的休克20例,首次诊断性腹腔即可抽出腹内不凝血液36例,阳性率约为84%;30例在伤后8小时内就诊,最快伤后半小时就诊,4例伤后24小时就诊,9例伤后8~24小时就诊。
手术治疗:40例剖腹探查手术治疗(93%)。
脾修补术13例,脾部分切除术9例,脾切除加自体脾脏移植术5例,全脾切除术13例。
腹腔内出血量2000ml 15例。
回收的脾血经确认无污染后经过过滤回输给伤员,术后伤员无不良反应。
手术组伤员有3例在术后10~20天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无其他并发症。
保守治疗3例经严密观察保守治疗,平均住院12天,至腹部体征全部消失出院。
结果41例患者痊愈出院。
40例手术治疗患者中,2例术后死亡,死因为颅脑伤和严重复合伤所致,脾切除术无死亡。
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体会附50例报告

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体会附50例报告摘要】脾破裂是脾切除术中常见的原因。
凡是因外伤引起的脾损伤,伤及脾门大血管或为粉碎性脾破裂,无法进行修补或保留部分脾组织,均应行脾切除术。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体会脾脏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腔内出血。
严重的脾损伤可在短时间内导致休克,甚至死亡,需紧急处理。
本文对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50例外伤性脾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1.1 收集我2007年6月~2009年6月急诊及住院50例确诊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
年龄最小8岁,最大74岁,平均35岁。
1.2 50例脾破裂患者中,其中因车祸34例,坠落伤11例,撞击伤3例,刀刺伤2例。
1.3 脾损伤分级按李氏提出的Iv度分类法分类[1]。
口度:孤立的浅裂伤,深度<lcm,长度<5cm-口度:孤立的深裂伤,深度>Icm,长度>5cm,或多处裂伤但未涉及脾门;口度:星状破裂,部分断离,已涉及脾门;口度:脾脏广泛碎裂,脾门区裂伤,脾包膜广泛剥脱,脾蒂血管严重损伤。
本组口度12例,口度8例,口度5例,口度24例。
腹腔内积血>1000ml者23例,术前伴有休克者19例;腹穿阳性者49例,假阴性2例。
1.4 手术方法与结果本组病例中行脾修补22例,脾部分切除12例,全脾切除25例,全脾切除后均行脾片移植,所有病例均常规置放腹腔引流管。
术后48~72h拔除腹腔引流管,出院前常规B超检查,均无腹腔积液或脾周脓肿。
本组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
1.5 并发症本组出现早期并发症11例,其中1例术后再出血,经再次手术止血后治愈出院;发热9例;肠梗阻l例:肺炎2例。
无膈下脓肿、上消化道出血、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发生。
全组无死亡病例。
2 讨论2.1 诊断脾是腹部内脏中最易受损伤的器官,其发病几率占腹部损伤的40%~50%[2]。
脾破裂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内出血,包括面色苍白、脉率加快,严重时脉搏微弱、血压不稳甚至休克,出血多者可有明显腹胀和移动性浊音。
外伤性脾破裂诊治体会

复正 常 比例 , 由于 置 换 液 中含 有 大 量 的 免 疫 球 蛋
外 伤 性 脾 破 裂 诊 治 体 会
祁 志宏
摘
刘 永 盛
要 脾破 裂 占各 种 腹 内脏 器损 伤 的 4 % ~5 % , 集我 科 1 9 0 0 收 9 0年 l O月 ~2 0 年 l 01 O月 间外伤
性 脾 破 裂 9 。 目的 : 讨 脾破 裂 的诊 断 和 治疗 方 法。 结果 : 穿阳性 率 9 % , 8例 探 腹 4 B超 阳性 率 9 % , 术 治 7 手 疗8 7例 , 手 术 治疗 l 非 8例 , 治愈 l 例 , l 共治 愈 9 6例 , 治愈 率 9 % 。结 论 : 手 术治 疗 对 青 少年 治愈 率较 8 非 高。 虽然 目前 采取 手 术治 疗但 手 术方 式 已有很 大 改进 , 的趋 势是 保 留脾 脏 的 外科 治疗 。 总
免疫 功 能 , 过 P 通 E可 以 除 去 影 响细 胞 免 疫 功 能 的 细胞 因子 , 善细 胞 免 疫 功 能 , 进 T细 胞 亚 群 恢 改 促
床 神 经 病 学 杂 志 ,0 1 1 ( )2 2 2 0 ,4 4 :5
( 稿 日期 :0 1 2—2 ) 收 2 0 —1 8
胞 间质 周 围神 经 的一 种 抗原 抗 体迟 发性 过 敏 反应 。 神 经 、 管 组织 包 含有 抗 原 抗 体和 免疫 复 合物 的沉 血
淀, 导致 神经 脱 髓 鞘性 损 伤 2。皮 质激 素 曾 长期 而 广 泛地 用 于 治疗 本 病 , 近 年来 的 临 床 研 究 认 为 , 但
无论 G S早 期 或 后 期 用 皮 质 激 素 治 疗 均 无 效 , B 并 可 产生 不 良反 应 【 3。而大 量 的 随机试 验 已证 实 P 3 J E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治疗体会

中国卫生产业C HI NAHE A L T H I NDUS T RY脾脏属于人体比较特殊与重要的器官,但是该器官比较脆弱,加上血运十分丰富,一旦受到巨大外力作用,极易出现破裂出血,从而引发外伤性脾破裂[1]。
外伤性脾破裂具体指的是直接或者间接外力作用导致的脾脏破裂或者损伤,包括开放性与闭合性两种(也分为医源性与自发性两种)[2]。
就我院这些年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来看,大部分开放性损伤患者主要是由于弹片与刀戳等造成,伴有其他内脏损伤,而闭合性损伤患者则主要是由车祸、倾跌及拳击等直/间接暴力造成,属于临床常见腹部损伤。
为了探究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我们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58例,全部经临床确诊,男患41例、女患17例;年龄27~88岁,平均为(56.1±3.9)岁;包括39例闭合性损伤、19例开放性损伤;致伤原因包括车祸(29例)、摔伤与跌伤(14例)、高处坠落(6例)、刀刺伤(5例)、打击伤(4例);同时有合并肝破裂、小肠穿孔、血气胸、肾裂伤、颅脑损伤等。
58例患者在入院就诊时,出现26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休克症状,受伤到就诊时间为0.5~26h ,平均为(10.6±3.9)h 。
1.2方法1.2.1保守治疗本次研究有5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其治疗平均住院时间为(11.6±3.2)d ,当患者的腹部体征全部消失之后便出院。
1.2.2手术治疗53例患者经过剖腹探查后适合手术治疗,其中包括15例脾修补术、13例脾部分切除术、15例全脾切除术及10例脾切除+自体脾脏移植术。
手术治疗53例患者,术中出血量在500mL 以下者有13例,而在2000mL 以上者有19例,在500~2000mL 之间者有27例。
术中回收的脾血经过相应检查与确认无污染后,采用过滤处理后将其输给自体伤员[3],患者术后并未出现不良反应。
外伤性脾破裂48例临床诊治体会

外伤性脾破裂48例临床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48例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48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
结果 48例外伤性脾破裂于8~21天均痊愈出院,无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发生,1例发生膈下脓肿,2例合并胸腔反应性积液,伤口感染3例,肠梗阻3例,均保守治愈。
结论 (1)加强抗休克的同时,积极手术是有效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最佳措施。
(2)全脾切除术,先游离脾周,托出脾脏再处理脾蒂,可缩短手术时间,预防脾蒂损伤。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时机及方法;脾蒂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病,因病情发展快,患者常呈休克状态,给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我院外科自2005年至2009年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4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37例,女11例。
年龄12~73岁,平均岁。
外伤原因:坠落伤14例,车祸伤13例,牲口踢伤10例,挤压伤3例,重物砸伤3例,刀伤1例,斗殴伤4例。
脾破裂分级:按CAL分类:Ⅰ级11例,Ⅱ级9例,Ⅲ级12例,Ⅳ级16例。
合并伤:48例中,合并失血性休克32例(78%),肝破裂2例,左肾挫伤及腹膜后血肿4例。
后尿道损伤2例,肠破裂3例,结肠破裂1例,肠外伤及肋骨骨折7例,颅脑损伤3例。
临床表现及诊断本组全部都有左上腹外伤史,表现为:左上腹持续性疼痛,可向左肩及背部放射痛,本组11例仅此症状。
余有腹痛、腹胀,全腹压痛,反跳痛,肌卫,肠鸣音消失,面色苍白,冷汗,移动性浊音,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失血性休克体征,CT检查中47例为阳性,约99%,超声44例为阳性,约91%,腹腔穿出不凝血31例,约64%,化验Hb下降37例,约占77%。
2 结果本组48例中37例施行手术治疗约占77%(其中1例行部分切除,3例行修补术)。
保守治疗10例约占21%,死亡1例约占2%。
3 讨论诊断及时、准确的诊断外伤性脾破裂,对治疗和预后有决定性作用,CT、超声诊断准确率均在90%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性脾破裂38例诊治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诊断和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方式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2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3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临床情况选择治疗方式进行分析。
结果:本次研究中的38例患者在经过确诊以及治疗后,其中痊愈35例,死亡3例,1
例为脑外伤死亡,1例为失血性休克致死,1例为肝破裂致死,治愈率为92.11%。
讨论:对于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的差异有针对性的采取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的方式。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治疗;手术方式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234-02
脾脏受伤在临床上占各种腹部伤的45%左右,是腹部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的脏器之一,死亡率高达10%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出血。
脾破裂为被膜和实质同时破裂的真性破裂大约占85%左右,其它为中央型或被膜下破裂。
临床表现为腹痛、内出血或出血性休克等。
选取我院2006年2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3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式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2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38例外伤性脾破裂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17例,女患者21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年龄38岁;受伤原因:其中车祸导致的患者有19例;尖锐物品刺伤的患者有5例,高处坠落的患者有7例,挤压导致的患者有7例;合并脑外伤的患者有2例,合并肋骨骨折的患者有3例,合并肝破裂的患者有2例,合并肾损伤的患者有2例。
1.2诊断方法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以及受伤的部位及病情,并结合相关的影像、检测等进行,例如血常规、b超、腹腔穿刺检查等。
本次研究中38例患者在经过上述检查项目后均确诊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
1.3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临床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本次研究中38例患者,其中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5例,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33例,其中采用脾修补术的患者8例,脾切除术的患者25例;其中在术中及术后输血的患者11例,未输血患者27例。
2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38例患者在经过确诊以及治疗后,其中痊愈35例,死亡3例,1例为脑外伤死亡,1例为失血性休克致死,1例为肝破裂致死,治愈率为92.11%。
3讨论
人体的脾脏在受到外部伤害后很容易破损出血,这是由于此部位
的组织机构相对较脆弱且血管较丰富的原因。
对于脾破裂的患者,常因失血过多导致病情发展迅速,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迅速确诊以及有效治疗是提高治疗效率的关键。
临床上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外伤史,再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受伤的部位及病情进行判断,并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进行诊断,例如行血常规、b超、腹腔穿刺等检查。
如未具备较全面的设备,可以选择b超等常规设备进行检查诊断,则更为经济方便,简单易行。
严格遵循脾破裂的治疗原则,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出血,尽可能的保留患者脾脏的功能,最大程度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脾破裂创伤较大、病情发展迅速、出血多、易休克,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尽快确诊、尽早治疗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低死亡率的有效保证。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临床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应该是经各类检查确诊为ⅰ~ⅱ级的脾损伤程度,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无加重的迹象,且患者未合并其他腹腔脏器的伤害;应补充一定的血容量,以确保其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对于有需要的患者可以适当的采用输血的措施。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并做好转手术治疗的准备。
采用脾部切除术的患者,临床多采用全脾切除,但由于脾脏全部切除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免疫力,因此目前医学界开始重视保脾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儿童患者的脾脏的保护。
在采取脾部切除术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格控制适应证,妥善处理患者保留的脾脏部位,要严格止血同时保留必要的血供养,防止脾坏死。
采用脾
修补术,其关键是要合理的控制患者的脾蒂,有效地防止患者脾脏继续出血,在脾脏间充填棉垫,脾脏得到充分暴露,查明伤情,于膈面双手对掌挤压脾脏3~5 分钟使之驱血,在脾窦空虚状态下用3-0号肠线缝合裂口,较浅裂口可仅作单纯间断缝合,较深裂口可作间断水平褥式缝合,裂口填入带血管的大网膜,观察5~10分钟以确认止血可靠,可疑者用无菌棉垫或纱布绷带压迫止血,一端从左上腹戳口引出,手术后逐渐拔出纱布和棉垫。
本次研究中38例患者,其中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5例,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33例,其中采用脾修补术的患者8例,脾切除术的患者25例。
38例患者在经过确诊以及治疗后,其中痊愈35例,死亡3例,1例为脑外伤死亡,1例为失血性休克致死,1例为肝破裂致死,治愈率为92.11%。
由此可见,对于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的差异有针对性的采取手术治疗或非手
术治疗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周建刚,杨波,吕强.56例外伤性脾破裂的选择性非手术治疗[j]. 中国临床医学,2008,15(2):195-196.
[2]夏穗生. 从现状出发,努力促进脾外科向前发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12):707.
[3]何培生,顾红光.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附208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17(5):474-476.
[4]王国梁. 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普通外
科杂志, 2002,11(12):716-718.
[5]简锋,余小舫,戴丽萍,等.腹部损伤中外伤性脾破裂323例报告[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6):2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