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无线传输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zigbee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Zigbee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Zigbee是一种低功耗、近距离无线通信协议,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
本文将介绍Zigbee技术的原理,并探讨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Zigbee技术的原理•Zigbee协议:Zigbee是一种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通信协议。
它使用2.4GHz、900 MHz和868 MHz无线频段进行通信。
•网络拓扑:Zigbee网络采用星状、网状和树状等多种拓扑结构。
其中,星状拓扑最常见,由一个中心设备(协调器)和若干个终端设备组成。
•网络通信:Zigbee采用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的通信方式,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低功耗:Zigbee设备的功耗非常低,可以通过休眠和睡眠模式来降低能耗,在电池供电的应用中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 Zigbee技术的应用3.1 智能家居•环境监测:通过Zigbee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指标,实现智能调控。
•安防系统:Zigbee技术可以用于家庭安防系统,包括智能门锁、烟雾报警器和入侵检测器等。
•能源管理:通过智能插座和用电监控装置,实现对家电的远程控制和能源使用的监测。
3.2 工业控制•无线传感网络:Zigbee技术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无线传感网络,实现对设备状态的监测和控制。
•远程监控:利用Zigbee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
•自动化控制:Zigbee网络可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控制和优化。
3.3 医疗健康•远程监护:Zigbee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和传输患者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
•医疗设备:利用Zigbee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实现医疗设备的远程操控,提高医疗效率。
•健康管理:通过与智能手机和云平台的连接,可实现对个人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3.4 农业领域•农业监测:Zigbee网络可用于农业领域的远程监测,包括温度、湿度和土壤湿度的实时监测。
zigbee技术及应用

ZigBee技术及应用1、ZigBee技术简介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
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
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
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
ZigBee协定层从下到上分别为实体层(PHY)、媒体存取层(MAC)、网络层(NWK)、应用层(APL)等。
网络装置的角色可分为ZigBeeCoordinator、ZigBeeRouter、ZigBeeEndDevice等三种。
2、ZigBee的网络结构ZigBee可以构建一个由多达数万个无UCLAMP0511T.TCT线节点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每个节点类似移动网络的一个基站,在整个网络范围内,实现相互间通信。
ZigBee支持3种静态和动态的自组织无线网络拓扑结构:星形、网状(Mesh) 和混合型。
星形网用一个功能强大的主器件,即全功能设备FFD (FullFunctional Device)作为网络的中心,负责协调全网的工作。
网状网适合用对网络要求更复杂的情况。
网络中的每一个FFD同时可作为路由器,根据Ad Hoc网络路由协议优化最短和最可靠的路径,从而减小了功耗,节约了成本,并具有高度动态的拓扑结构和自组织、自维护功能。
混合网中,终端节点采集的信息首先传到同一子网内的协词点,再通过网关节点上传到上一层网络的PAN协调点。
混合网都适用于覆盖范围较大的网络。
3种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三种拓扑结构图1 (a)、(b)、(c)中,黑色五角星代表网络协调器,黑色实心圆代表全功能设备,黑色十字星代表简化功能设备。
3.zigbee 网络设备类型ZigBee网络中的设备有3种类型:网络协调器(Coordinator)、全功能设备(FFD)和简化功能设备( RFD)。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用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终端间直接通信的一些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不管是手机使用的无线、蓝牙,还是卫星以及GPS定位都需要依靠无线通信技术才能完成。
本文主要对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研究;家庭智能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人们所使用的手机蓝牙经常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限制,导致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稳定的现象,另外这种技术在研发时也需要很多资金的投入,这也是蓝牙技术一直没有得到普遍应用的主要原因。
随着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产生就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着较大的网络容量,并且在研发的时候也不需要太多成本的投入。
正是因为这样,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1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主要原理是使用者之间在距离比较短的情况下实现互相通信的目的。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比较适合用在信息和数据这种流量比较小的业务中,因为这样就可以镶嵌在通信设备上,方便人们的随身携带。
如今,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在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有医疗行业、工业领域以及智能家居等,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在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2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2.1 传输可靠性ZigBee的数据链路层主要是采用了CSMA-CA技术,这种技术在处理数据传输环节中的冲突时是采用竞争仲裁的方式进行的。
冲突产生的机率与网络传输量之间是成正比的,当传输量小时,冲突产生的机率也会变小,同样当网络的吞吐量不断增大的时候,传输的速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2 研发成本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之所以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使用和推广,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生产时不需要太多资金的投入。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图书馆智能化中的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图书馆智能化中的应用夏桢【摘要】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提出了一种图书馆环境的智能化监测与控制设计方案,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温湿度传感器和单片机控制技术相结合,根据图书馆保存环境现状,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环境调节设备的自动控制,实现测量精细、便于部署、易于扩展等.【期刊名称】《高校图书馆工作》【年(卷),期】2013(033)005【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图书馆智能化;物联网;环境监测;自动控制【作者】夏桢【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长沙 41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0.71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军事、工农业、环境监测,医疗护理、抢险救灾、危险区域远程控制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都有潜在的使用价值,将会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集低功耗无线电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微型传感器技术及集成电路技术为一体,由若干个微型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可相互通信的节点群组成。
每个节点由计算存储模块、传感器模块、无线射频模块和能量模块4部分组成,计算存储模块负责采集数据的储存,传感器模块负责感知和采集环境数据,无线射频模块负责对数据的转发和接收,能量模块负责为传感器节点提供电源[1]。
由此可见,无线传感器网络相比于一般的有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功耗低、成本低、体积小、灵活分布、安装方便、更新维护成本低的特点。
2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图书馆古籍书库智能化中的应用图书馆智能化,其实就是智能电子信息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自从美国20世纪90年代提出“数字图书馆”概念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发展领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2]。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数字图书馆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智能化方面得到了较好应用,如RFID技术、个性化服务、智能整合搜索等,图书馆智能化成为现在数字图书馆技术与数字图书馆系统发展与建设的趋势。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一、引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无线通信技术中,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因其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和短距离通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工业控制、家庭自动化、智能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原理和特点ZigBee是一种专门用于低速率、低功耗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
它基于IEEE 802.15.4标准,采用了带分时-频分多址技术,能够实现在相对狭窄的频带内,有大量的节点同时进行通信的能力。
ZigBee协议栈分为物理层、MAC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四个部分,其中物理层是指传输数据的硬件和软件实现,MAC层是指介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的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是指实现对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应用层则是最高层的功能,实现对用户数据的处理。
1)低功耗:ZigBee技术采用了低功耗设计,能够在电池供电条件下长时间工作,因此非常适合于移动设备和传感器网络。
2)低成本:ZigBee技术的芯片成本低廉,支持大规模部署,因此适合于大规模物联网应用。
3)短距离通信:ZigBee技术基于IEEE 802.15.4协议,其通信距离一般在10-100米左右,适用于局部区域内的短距禿节点通信。
4)低速率:ZigBee技术的通信速率一般在250kbps左右,适合于对数据传输速度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
5)自组网能力:ZigBee技术支持自组网能力,能够自动调整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中的节点进行路由、转发和管理。
1. ZigBee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智能家居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将传统家居设备互联起来,实现信息共享、远程控制、自动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的一种家居生活方式。
ZigBee技术因其低功耗、低成本、短距离通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中。
家庭自动化系统可以使用ZigBee 技术连接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对照明、空调、门窗等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Zigbee的应用实例

Zigbee的应用实例xzigbee技术将主要嵌入在消费性电子设备、家庭和建筑物自动化设备、工业控制装置、电脑外设、医用传感器、玩具和游戏机等设备中,支持小范围的基于无线通信的控制和自动化等领域中。
通常,符合如下条件之一的应用,就可以考虑采用 Zigbee 技术做无线传输:1. 设备成本很低,传输的数据量很小;2. .设备体积很小,不便放置较大的充电电池或者电源模块;3. .没有充足的电力支持,只能使用一次性电池;4. .频繁地更换电池或者反复地充电无法做到或者很困难;5. .需要较大范围的通信覆盖,网络中的设备非常多,但仅仅用于监测或控制。
Zigbee 联盟预测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工业控制、消费性电子设备、汽车自动化、农业自动化和医用设备控制等。
在工业领域,利用传感器和 Zigbee 网络,使得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和处理变得更加容易,可以作为决策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危险化学成分的检测,火警的早期检测和预报,高速旋转机器的检测和维护。
这些应用不需要很高的数据吞吐量和连续的状态更新,重点在低功耗,从而最大程度地延长电池的寿命,减少 Zigbee 网络的维护成本。
在汽车上,主要是传递信息的通用传感器。
由于很多传感器只能内置在飞转的车轮或者发动机中,比如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这就要求内置的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的电池有较长的寿命(大于或等于轮胎本身的寿命),同时应该克服嘈杂的环境和金属结构对电磁波的屏蔽效应。
在精确农业,或者叫精确耕种的应用中,无线电传播特性良好,但是需要成千上万的传感器构成比较复杂的控制网络。
传统农业主要使用孤立的、没有通信能力的机械设备,主要依靠人力监测作物的生长状况。
采用了传感器和 Zigbee 网络以后,农业将可以逐渐地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使用更多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远程控制的设备来耕种。
传感器可能收集包括土壤湿度、氮浓度、pH 值、降水量、温度、空气湿度和气压等信息。
ZigBee技术与应用介绍

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 各种设备。
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 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
ZigBee概述
❖ZigBee的起源
工业自动化和家庭智能化对无线数据通信的需求越 来越强烈,而蓝牙技术对于这一领域显然有一定的 局限。
ZigBee技术体系
❖ZigBee网络设备类型
设备类型
拓扑类型 可否成为协调器 通话对象
全功能设备 (FFD)
星形,树形,网状
可以
任何ZigBee设备
简化功能设 协调器通话
ZigBee技术体系
❖ZigBee网状网络
MESH网状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具有强大的功能,网 络可以通过多级跳的方式来通信;该拓扑结构还可以组 成极为复杂的网络;网络还具备自组织、自愈功能。
网络的自组织自语能力强
■ZigBee的自组织功能:无需人工干预,网络节点能够感 知其他节点的存在,并确定连结关系,组成结构化的网络; ■ZigBee自愈功能:增加或者删除一个节点,节点位置发 生变动,节点发生故障等等,网络都能够自我修复,并对网 络拓扑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无需人工干预,保证整个系统 仍然能正常工作。
ZigBee技术体系
❖ZigBee网状网络
ZigBee技术体系
❖ZigBee网状网络
ZigBee技术体系
❖ZigBee网状网络
ZigBee技术体系
❖ZigBee网状网络
ZigBee技术体系
❖ZigBee网状网络
ZigBee技术体系
❖ZigBee通信可靠性保 通证信可靠机制
■ZigBee采用了CSMA-CA的碰撞避免机制,同时为需要 固定带宽的通信业务预留了专用时隙,避免了发送数据时的 竞争和冲突;明晰的信道检测 ■MAC层采用了完全确认的数据传输机制,每个发送的数 据包都必须等待接受方的确认信息。
无线传感ZigBee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无线传感ZigBee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作者:于莹莹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21年第06期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时期来临,而物联网的广泛使用推动了无线传感ZigBee技术的全面发展,传统模式下无线传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物联网的实际要求,应该针对物联网平台的特殊性,积极引进ZigBee技术,以此实现物联网信息的信息通信。
文章分别介绍了物联网以及ZigBee技术,以此作为基础,总结出ZigBee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关键词:无线传感;ZigBee技术;物联网;网络波动0 引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整体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升,现阶段5G信息通信模式的出现,为物联网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持。
计算机系统、互联网平台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发展带来了全新提升。
而物联网平台在未来还将实现原创类型的技术突破,推出智能家电、智能电力网络以及智能化汽车等技术创新成果,最终构成全面互联网的整体系统局面。
1 物联网概述物联网的网络运行从本质上看属于一种网络连接理念,其主要运行目的是将信息流通以及设备感应与互联网相互连接,进而有效完成物体与物体、人与物体的直接连接,最终在此基础上,构成相互连接的网络结构体系。
在实际操作和运转过程中,物联网模式的主要优势是针对物品对象进行全面管理,故物联网系统的构建需要在移动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系统优化和完善,其中RFID电子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换句话说,物联网基础网络结构体系需要在RFID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并且通过先进技术手段,有效与互联网平台、信息数据管理系统以及连接技术等有机结合,以此形成大型应用的终端模式,并且以大量移动模式标签所连接的网络作为运作核心。
物联网模式由于自身的优势和运作特点,在未来系统操作中会进一步超越互联网模式,最终实现全球化的物联网模式覆盖,最大限度提升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1]。
2 ZigBee技术概述ZigBee技术是一种双向无线数传技术和系统,具有成本低廉、方面快捷、使用简便、能耗低等优势,受到了世界各个国家的积极研究和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igbee无线传输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鞠春光(大庆石油管理局通信公司信息技术北京分公司网管维护部黑龙江大庆163453)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S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510近些年来,zigbee无线传输技术发展的十分迅速,并且已经在很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将zigbee无线传输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中是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从对zigbee无线传输技术的相关概念的介绍谈起,然后就无线通信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最后就zigbee无线传输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进行剖析。
zigbee;无线传输技术;数字图书馆;应用126-011zigbee无线传输技术概述2无线通信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1zigbee无线传输技术说明1.2zigbee无线传输技术的特点2.1无线通信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ZigBee无线传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低速率、短距离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该技术是在蓝牙技术和无线标记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其他的无线通信技术一样,其技术标准也是采用的IEEE802制订的相关标准。
ZigBee作为一种个人网络的短程无线通信协议,已经越来越为大家所熟知,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组网,特别是带有路由的可组网功能,这一功能在理论上可以实现ZigBee覆盖通讯面积的无限扩展。
总之,ZigBee无线传输技术以其低速率、低功耗、短距离、低时延以及低成本等优点有效克服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各种缺陷,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由自组织网络和传感器所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各项功能需求。
1)成本低。
目前,ZigBee芯片的成本在25元人民币左右,而且尺寸小。
2.4GHz频段可以免费申请使用。
2)功耗低。
其发射功率为0~3.6dBm,一个ZigBee节点设备在低耗电待机模式下,采用两节普通5号的干电池做电源的话可使用半年以上。
3)速率低。
基本速率是250kb/s,当降低到28kb/s时,传输范围可扩大到134m,并获得更高的可靠性。
但对存储信息量不大RFID系统,足以满足其需求。
4)容量高。
基于ZigBee无线传输技术的网络可采用星型、树型等网络拓扑结构。
其中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中的主节点可以管理254个以内的子节点,而每一层的主节点还可由上一层网络的相关主节点进行管理,这种分层管理机制,大大提高了基于ZigBee无线传输技术网络的通信容量。
5)安全性和可靠性强。
基于ZigBee无线传输技术的网络采用的是三级安全模式,三级安全模式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网络通信的安全性。
同时在通信上,ZigBee无线传输技术采用的是免冲突多载波信道接入方式,有效避免了无线电载波之间的冲突,从而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尽管近些年我国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十分迅速,但无线通信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还不是十分的广泛,其应用主要体现在短信群发、提供无线检索业务以及实时完成图书馆的一些基本业务功能,以下将分别给予详细的说明。
1)短信群发数字图书馆能够以短信群发的方式及时地向读者发送各类书籍信息、展览和讲座等图书馆所举办的各种活动信息。
通过这一机制可以增强读者对图书馆馆藏书目信息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图书馆为读者的信息服务水平,进而可以实现数字图书馆由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向主动服务模式方向的转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2)提供无线检索业务除了短信群发外,数字图书馆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另外一个重要的信息服务功能即图书资料的无线检索功能。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图书资料检索服务业务。
与传统的图书馆图书资料检索业务相比,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图书资料检索,具有跨地域、跨时空以及不受计算机条件的影响,数字图书馆的无线检索业务使读者拥有了更高的随意性和自主性。
3)可以完成图书馆的一些实时的基本业务功能当前,无线通信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中的另外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可以完成图书馆的一些实时基本业务功能,主要包括借阅超期提醒、新书到馆通知以及其他的图书信息咨询服务等实时的基本业务功能。
由于受技术在内的等其他各方面的因素限制,无线通信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个性化程度不足读者在查询相关数据信息时必须要按固定的格式输入,而且相应的格式要求过于繁琐。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用户数据信息查询的局限。
2)信息传输时存在时间延迟受网络通信技术的影响,信息在传输时往往存在时间延迟问题,这就很有可能导致通知信息的延误,进而导致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误解。
3)信息服务功能有限当前的无线通信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中可以利用短信服务平台提供的信息服务十分有限,与以Web为中心的信息服务相比,差距非常显著。
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以及客户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基于点对点短信业务的无线传输技术已经不能有效地满足读者对数据图书馆相关信息的需求。
尽管,数字图书馆2.2无线通信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3zigbee无线传输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分析(下转第132页)的方式。
我们把不同测井仪器的刻度算法封装到动态链接库,然后根据测井作业的不同,调用用不同的仪器动态库中的刻度算法。
由于视图和控制与模型之间的松耦合,当用户添加算法模块,视图与控制基本不要修改。
在采用MVC模式的软件框架后,整个系统分为两个部分,数据采集管理器和数据实时浏览器。
数据采集管理器对应于模型(Model)的实现,数据实时浏览器器对应于视图(View)和控制Control)的实现。
我们采用的是VisualC++.net基于Windows2003平台来进行系统开发,采用MVC模式给我们带来了如下好处:1)由于模型(Model)与视图(View)和控制(Control)之间耦合关系很小,开发人员很快就在模型上建立了针对不同设备的视图,有地面系统控制室专用的视图系统,也有针对地下调试仪器临时用的视图系统,等等。
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调试人员的工作效率,显示了相当的实用性,硬件人员调试仪器时直接连接网线就可以一边看仪器一边看数据,不再需要象以前必须到地面系统控制室查看数据了。
2)适台多硬件平台的跨接。
由于不同的硬件平台上采集数据的方式部不同,有的系统采用的是PCI总线,有的是USB接入,有的是ISA卡接入,由于模型(Model)和视图(View)的松耦合,当要移植到不同的硬件平台上是我们只有修改相应的模型(Model),有可以实现对不同硬件平台的支持。
3)良好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由于采用Model模式,系统模块功能划分明确,代码实现也相对容易,代码的错误不会在系统中扩散,同时由于可以动态添加仪器算法模块,当用户添加新仪器时,不需要更改系统程序,只有添加仪器动态库DLL就可以了。
在使用软件设计模式的方法进行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相对独立,兼顾了高内聚和低耦合的特点,一个模型可以对应多个视图,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Control)三部分又相对独立,体现了更好的重用性、维护性和扩展性。
但是在实际应用软件设计模式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开发人员对设计模式的理解和应用程度直接影响了使用的效果,经验越丰富,对设计模式的应用的就越好。
而且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采用哪种模式,或者采用几种模式方案,这些需要在项目启动时多方论证,不断的尝试,判断模式是否满足实际项目的需要。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设计模式进行设计,也就是过分设计的问题。
这样会导致设计过于复杂,偏离程序设计简约够用的基本原则。
目前设计模式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正引起广大开发人员的注意,各大软件开发商也在软件开发工具中提供了有关设计模式的自动应用的工具,相信设计模式会越来越多应用于软件的设计和开发中。
5结论参考文献:作者简介:[1]闫志贵,MVC模式在嵌入式调试工具开发中的研究与实现,电子设计工程,2010,04.[2]施卫峰,基于MVC的分布式作战应用框架研究,指挥控制与仿真,2010,03.[3]姜茸,MVC设计模式在.NET开发中的实现方法研究,微型电脑应用,2008,10.汤洪(1990-),男,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凌川(1990-),男,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
的构建在当前的国内外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但是ZigBee无线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构建“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数字图书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ZigBee无线传输技术的支持下,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无线智能终端设备进行图书馆电子书籍的在线阅读。
同时基于ZigBee无线传输技术的电子图书馆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广泛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库,读者可以通过相关的无线终端设备查阅图文并茂的数据图书资料,进而大大的丰富了读者的学习资源,对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当前基于ZigBee无线传输技术的电子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主要有如下几项:1)提供个性化服务。
读者在进行相关数据库资源信息查询时可以对需求信息类型进行定制,图书馆接收读者发出的信息需求消息后,将会对读者所需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度的加工,然后为每一个终端用户提供其所需求的最优的、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
2)提供信息共享服务。
借助ZigBee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共享,各数字图书馆通过制造开放互联的信息环境,来有效保障读者全面、准确、快速地了解图书馆的数据信息资源,进而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子图书馆数据资源的利用率。
3)提供信息推送服务。
基于ZigBee无线传输技术的电子图书馆可以在充分收集读者的兴趣和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读者信息构建用户描述文件,然后据此向读者推荐相关信息服务,指引文献信息源等服务。
4)提供读者咨询服务。
基于ZigBee无线传输技术的电子图书馆的咨询服务则可以对咨询内容进行多人互动讨论,还可以实现无线远程的可视咨询,而且服务范围广泛,服务水平比较高。
5)提供读者远程教育服务。
读者可以利用ZigBee无线传输技术所支持的各种移动终端设备,不受时空的限制,来获得各种学习资源,进而可实现远程学习。
随着ZigBee无线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ZigBee无线传输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而丰富多彩的视频、流媒体等相关业务作为ZigBee无线传输技术的核心业务,其应用将会给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带来飞跃式的发展。
4结语参考文献:[1]严志军,无线短信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通信,2009(15).[2]尚建宇,利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构建未来手机图书馆[J].武汉大学学报,2008(02).[3]丁宁,数字图书馆原理与技术分析[J].通信学报,2009(12).(上接第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