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高中物理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2.方法与过程(1)类比直线运动认识曲线运动、瞬时速度方向的判断和曲线运动的条件;(2)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曲线运动中瞬时速度方向的判断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引入曲线运动教师:在必修一里我们学习了直线运动,我们知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他的运动轨迹是直线,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力与速度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物体做的并非是直线运动,比如玩过山车的游客的运动、火车在其轨道上的'运动、风中摇曳着的枝条的运动、人造地球围绕地球的运动(图片)。
问题1:在这几幅图片中,物体的运动轨迹有什么特点?(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教师:我们把像这样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直线运动引入生活中更为常见的曲线运动,并借助实例归纳出曲线运动的概念,帮助学生认识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方向问题2:我们知道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物体的速度方向始终是保持不变的,那么在做曲线运动时,物体的速度的方向又有什么特点呢?(方向时刻在改变)问题3:那么,我们该如何确定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每时每刻所对应速度的方向呢?教师:我们来猜想一下,钢珠从弯曲的玻璃管中滚落出来,运动方向会是下面那一种情况呢?学生:猜想教师:现在咱们从理论上分析一下,钢珠从弯曲玻璃管中滚落出来的运动方向当B点无限接近A点时,这条割线变成了曲线在A点的切线,这一过程中AB段的平均速度变成了A点的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的方向沿切线方向。
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5章第1节5-1 曲线运动教案

第五章曲线运动§5-1 曲线运动一、任务:认真阅读教材第五章第1节,完成《与名师对话》自主预习一、【引入课题】问题1:前面我们学习过了各种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下面来看这个小实验,判断该物体的运动状态.(演示实验)(1)演示自由落体运动.[老师]:该运动的特征是什么?[学生]:轨迹是直线.(2)演示平抛运动.[老师]:该运动的特征是什么?[学生]:轨迹是曲线.[老师]:这里我们看到一种我们前面没有学过的运动形式,它与我们前面学过的运动形式有本质的区别.前面我们学过的运动的轨迹都是直线,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我们把这种运动称为曲线运动.二、【课堂问题探究】问题2:曲线运动是比直线运动普遍的运动情形,请大家举出一些生活中的曲线运动的例子.[学生]:微观世界里如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宏观世界里如天体运行;生活中如投标抢、掷铁饼、跳高、跳远等均为曲线运动.问题3: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老师]:你能不能说清楚,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的微粒.飞出去的链球,它们沿着什么方向运动?[学生]:擦出的火星是砂轮与刀具磨擦出的微粒,由于惯性,以脱离砂轮时的速度沿切线方向飞出,切线方向即为火星飞出时的速度方向.对于链球也是同样的道理,它们也会沿着脱离点的切线方向飞出.[老师]:我们总结曲线运动的方向沿着切线方向,但对于一般的曲线运动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水平桌面上摆一条曲线轨道,它是由几段稍短的轨道组合而成的.钢球由轨道的一端滚入(通过压缩弹簧射人或通过一个斜面滚入),在轨道的束缚下钢球做曲线运动.在轨道的下面放一张白纸,蘸有墨水的钢球从出口A离开轨道后在白纸上留下一条运动的轨迹,它记录了钢球在A点的运动方向.拿去一段轨道.钢球的轨道出口改在图中B点且同样的方法可以记录钢球在轨道B点的运动方向.观察一下,白纸上的墨迹与轨道(曲线)有什么关系?[学生]:墨迹与轨道只有一个交点,说明了墨迹所在的直线为轨道所在曲线在该点的切线,也就是说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老师]:很好.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总结出了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一点的速度方向。
高中物理专题5.1曲线运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曲线运动在第五章的章引中介绍了曲线运动,并介绍研究直线运动的思路原则上同样可以用来处理曲线运动。
人教新课标教材第3版与第2版相比,本章和本节内容均有较大的变动。
本节内容主要学习曲线运动的位移、曲线运动的速度、运动描述的实例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等四个问题。
在直线运动中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
教材中从位移的概念出发介绍了曲线运动中的位移确定方法;教材从实例和实验得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并分析得出曲线运动的特点;在运动描述的实例中通过蜡块实验,对蜡块的位置、位移、速度、轨迹等具体的介绍,并初步介绍了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思想方法。
最后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在初中,已经学过什么是直线运动,什么是曲线运动,也知道曲线运动是常见的运动,但是不知道曲线运动的特点和原因。
由于初中的速度概念的影响,虽然学生在第一模块学过速度的矢量性,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常常忽略了速度的方向,也就是说学生对“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的掌握有困难。
学生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了直线运动的研究方法,在本学习中将利用直线运动的思路来研究曲线运动,初步掌握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
在本节学习中利用研究直线运动的思路来研究曲线运动。
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教学,通常通过演示圆周运动的小球离心现象,演示砂轮火星痕迹实验,采取告知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该位置的切线方向,由于轨迹是瞬间性,实验有效性差。
在教材中,通过曲线轨道实验演示曲线运动的方向,再告知速度方向是曲线的切线方向,能获得具体的轨迹和末速度的“方向”,但是无法证明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
通过简易器材,让学生通过探究过程获得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并自己获得如何画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方法,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以便学生把自己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体验学以致用、知识有价的感受。
合运动和组成它的所有分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到达对应位置所经历的时间都是相等的,这就是运动的同时性。
高中物理 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第一课时)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
主要介绍了曲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及其条件,是继第四章牛顿运动力学之后,对运动和力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同时为后面研究学习平抛、圆周、天体等复杂曲线运动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课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本节课内容安排上,我选取了两个实际情景和一个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和理论推导两个过程,让学生感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学习的内容上深入理解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画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对于直线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已经理解透彻,曲线运动在知识结构上对于学习者是比较新的内容,又涉及对矢量的理解,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就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曲线运动的实例不胜枚举,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学习者对曲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可以首先从熟悉的内容开始,然后进入新知识,当学习者将新知识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时,就会对新知识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
利用生活中曲线运动的图景,可以缩短物理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学生对物理、对科学的亲近感。
三、设计理念:设计为了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主导——主体的作用的统一,采用了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参与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设置情境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分析情境——学生在情境中逐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同时,笔者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自己观察获得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获得如何画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方法。
笔者还通过自行车挡泥板,以便学生把自己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体验学以致用、知识有价的感受。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高中物理 第五章 曲线运动第一节《曲线运动》参考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曲线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2、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怎样确定的;3、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1、什么是曲线运动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三、教学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四、教学方法:实验、讲解、归纳、推理法五、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前边几章我们研究了直线运动,下边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什么是直线运动?2、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新课教学(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3、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1、曲线运动(1)放录像,展示几种物体所做的运动a:导弹所做的运动;汽车转弯时所做的运动;人造卫星绕地球的运动;b:归纳总结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2)提问:上述运动和曲线运动除了轨迹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呢?(3)用CAI课件对比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和弯道上行驶的情况。
学生总结得到: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
−→−过渡: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呢?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1)放录像:a:在砂轮上磨刀具时,刀具与砂轮接触处有火星沿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b:撑开的带着水的伞绕伞柄旋转,伞面上的水滴沿伞边各点所划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
(2)分析总结得到: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3)推理:a:只要速度的大小、方向的一个或两个同时变化,就表示速度矢量发生了变化。
b :由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 过渡:那么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做曲线运动呢?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用CAI 课件模拟实验:一个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钢珠,如果从旁给它施加一个侧向力,它的运动方向就会改变,不断给钢珠施加侧向力,或者在钢珠运动的路线旁放一块磁铁,钢珠就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做曲线运动。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5.1曲线运动教案

板书:三、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
“先来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请哪位同学回答一下?”
讲解:由牛顿第肯定律和牛顿其次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力的时候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受到和速度方向在同始终线上的力后,产生加速度,做速度与加速度,力三者在同始终线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板书:5-1曲线运动
细致视察并回答:运动轨迹是直线,是竖直上抛运动。
协作老师接住糖果并回答:是一条曲线。
教法:试验演示
演示试验引入新课,两种运动轨迹相类比,学生很明显的视察到二者的区分。
二、新课教学
1、曲线运动的定义
“既然要探讨曲线运动,我们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根据直线运动的定义,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推此及彼,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我们就叫它曲线运动。”
板书:一、定义
运动轨迹为曲线
“其实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运动都是曲线运动,大到宇宙中行星的运动,小到分子原子的运动。谁能举诞生活中的曲线运动的例子?”
“大家说的这些都是曲线运动。老师这里也打算了几个曲线运动的例子,我们一起来共享一下。”
PPT展示曲线运动图片和视频资料。
“这些图片是我看到的身边的曲线运动。我们都知道,今年世界上实行了两场盛会,一场是我们国家实行的世博会。世博会开幕的当晚,漫天的烟火将上海照射成一个不夜之城。第一幅图片就是上海世博会的烟花,可以可到,火药在空中作的是曲线运动,留下了弯曲的光轨迹,特别的美丽。另一场盛会呢是刚刚闭幕的世界杯,世界杯赛场上足球作的基本上都是曲线运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视频,细致视察一下足球作的曲线运动。”
教学方法
情景激学、互动探究、试验演示、启发讲授、总结归纳
曲线运动 教学设计

曲线运动教师活动实验1:竖直向上将糖抛出我手上是一块糖,现在我将糖竖直向上抛出,你观察到的糖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呢?出示动画:糖的运动教师总结:糖的运动轨迹是直线。
实验2:斜抛出糖果现在我再来抛一次糖,谁接住了,这块糖就归谁了。
但是不能光忙着接糖,要注意观察糖的运动轨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总结:可以看到糖的运动轨迹已经不再是直线了,糖在空中划过了一道优美的曲线。
今天咱们就来研究这种不同于直线运动的运动形式—曲线运动一、曲线运动及其速度的方向1.曲线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出示图片:过山车和摩天轮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思考: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相比,除运动轨迹不同,还有什么不同?你能举例说明吗?出示图片:运动员掷链球出示运动员掷链球的视频教师总结:运动员掷链球时,链球在手的牵引下做曲线运动,一旦运动员放手,链球即刻飞出。
放手的时刻不同,链球飞出的方向也不一样。
可见,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在不断变化。
下面我们来研究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
演示:观察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1.实验器材白纸、几段弧形轨道、沾有红色印泥的钢球。
2.实验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张白纸,白纸上摆一条由几段稍短的弧形轨道组合而成的弯道。
(2)使表面沾有红色印泥的钢球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弯道的C端滚入,钢球从出口A 离开后会在白纸上留下一条运动的痕迹,即为钢球在A点的运动方向。
(3)拆去一段轨道,出口改在B.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记录钢球在B点的运动方向。
思考讨论:白纸上的印迹与轨道(曲线)有什么关系?白纸上的印迹与轨道(曲线)相切。
知识拓展:数学概念——曲线的切线在初中数学里我们已经知道了圆的切线。
对于其他曲线,切线指的是什么?如图:过曲线上的A、B两点作直线,这条直线AB叫作曲线的割线。
设想B点逐渐沿曲线向A点移动,这条割线的位置也就不断变化。
当B点非常非常接近A点时,这条割线就叫作曲线在A点的切线。
假设图中的曲线是某一质点在时间△t内的运动轨迹。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二5.1曲线运动实用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二5.1曲线运动实用教学设计《曲线运动》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教学内容(1)所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模块:必修二(3)所属章节: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二、教学设计教材地位:本节是学习完牛顿运动定律,研究了直线运动后,转入研究的一个新的运动类型,首先让学生对曲线运动有个感性的认识,知道曲线运动就是轨迹是运动轨迹曲线的运动,然后在对曲线运动的特点有一个初步认识。
尤其是认识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对后面几节的学习以至动力学的理解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材内容:本节教材主要有两个知识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一开始提出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明显区别,引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问题,紧接着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的现象,得到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的这一点(或这一时刻)的切线方向.再结合矢量的特点,给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从实验入手得到:当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再通过实例加以说明,最后从牛顿第二定律角度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教材的编排自然顺畅,适合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互渗透,适合对学生进行探求物理知识的训练:创造情境,提出问题,探求规律,验证规律,解释规律,理解规律,自然顺畅,严密合理.设计思路“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设计思路是:过程1(视频演示):列举砂轮上飞出的炽热微粒、旋转陀螺上甩出的墨水等圆周运动物体实例,说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具有不同的方向。
由圆周运动情况猜想到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沿切线方向。
过程2(实验演示)用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任意曲线轨道进行实验,小球在脱离轨道后,沿切线方向运动。
过程3(理论分析)过曲线上A、B两点作割线,当B点非常靠近A点时,割线便成了过A点的切线过程4(归纳概括)形成结论: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切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第一课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
主要介绍了曲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及其条件,是继第四章牛顿运动力学之后,对运动和力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同时为后面研究学习平抛、圆周、天体等复杂曲线运动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课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本节课内容安排上,我选取了两个实际情景和一个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和理论推导两个过程,让学生感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学习的内容上深入理解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画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
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对于直线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已经理解透彻,曲线运动在知识结构上对于学习者是比较新的内容,又涉及对矢量的理解,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就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曲线运动的实例不胜枚举,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学习者对曲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可以首先从熟悉的内容开始,然后进入新知识,当学习者将新知识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时,就会对新知识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
利用生活中曲线运动的图景,可以缩短物理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学生对物理、对科学的亲近感。
三、设计理念:
设计为了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主导——主体的作用的统一,采用了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参与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设置情境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分析情境——学生在情境中逐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同时,笔者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自己观察获得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获得如何画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方法。
笔者还通过自行车挡泥板,以便学生把自己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体验学以致用、知识有价的感受。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现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运动事例,引入了曲线运动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会分析物理现象,体验磨刀具时火花四溅,使学生的思维在结论得出之前经过大胆猜想,实验验证,最后归纳总结得出速度的方向。
3、开放性实验过程,让学生亲临科学探究的实验过程,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观察,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难点:1.理解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2.会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分析具体问题。
六、教学准备:
1.视频剪接
2.动画模拟(flash)
3.PPT教学演示课件
4.计算机投影仪
七、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