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药泡酒配方大全有哪些?

合集下载

【养生药酒民间配方集锦】

【养生药酒民间配方集锦】

【养生药酒民间配方集锦】【养生药酒民间配方集锦】续断乌蛇酒的做法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续断乌蛇酒的制作材料:主料:白酒2000克,乌梢蛇50克,续断15克,天麻15克,党参15克,肉桂15克,当归15克,萆解15克,川芎15克,酸枣仁15克,山茱萸15克辅料:熟地黄30克,五味子15克,漏芦15克,五加皮15克,附子15克,淫羊藿15克,骨碎补15克,荆芥7克,花椒7克,海桐皮15克,肉苁蓉15克,木香15克,石斛15克,防风15克,牛膝15克续断乌蛇酒的做法:1.将乌蛇去头尾,焙干。

2.将以上各药共捣碎,加乌蛇,用生白布袋装好,置起净器中,以酒浸泡,封口,七天后可开取,去渣备用。

3.每日三次,每次饭前温饮10-20克。

续断乌蛇酒的制作要诀:本药膳中用的是肉桂中的桂心,肉桂皮加工过程中余下的边条,削去外部栓皮,称桂心。

健康提示活血化瘀,祛风止病,适用于肾虚中风,腰脚疼痛无力等症.食物相克续断:续断与雷丸相克。

天麻:天麻不可与御风草根同用,否则有令人肠结的危险。

党参:不宜与藜芦同用。

肉桂:用桂忌用诸葱。

萆解:萆解畏葵根、大黄、柴胡、牡蛎。

川芎:川芎恶黄芪、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黎芦。

山茱萸酒酚虢酃!⒎婪纭⒎兰合嗫恕?br>附子:附子反半夏、瓜蒌、白蔹、贝母;恶蜈蚣;畏防风、黑豆、甘草、黄芪、人参、乌韭。

骨碎补:1. 骨碎补忌羊肉、羊血、芸苔菜。

2. 不宜与风燥药同用。

荆芥:荆芥反驴肉、无鳞鱼。

石斛:?a 豆相克;不宜与僵蚕、雷丸同用。

防风:防风恶干姜、藜芦、白敛、芫花。

白花蛇祛湿酒的做法菜系及功效:药膳偏方白花蛇祛湿酒的制作材料:主料:白花蛇200克,江米酒1000克辅料:羌活100克,当归100克,天麻100克,秦艽100克,五加皮100克,防风50克,白花蛇祛湿酒的做法:1.将白花蛇去头,以酒洗,润透,去皮,去骨刺,取肉200克.2.将以上各药锉碎,以生绢袋盛之,入酒坛内,悬起安置,入糯米酒醅五壶浸袋,箬叶密封安坛于大锅内,水煮一次,取起,埋阴地七天后取出.3.每日饮一二杯,将渣晒干碾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日服50丸,用煮酒吞下.白花蛇祛湿酒的制作要诀:所需酒量,为泡酒时,能够使中药全部浸泡为适量。

中草药泡酒治疗蛇伤的配方

中草药泡酒治疗蛇伤的配方

中草药泡酒治疗蛇伤的配方一、前言蛇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病,中草药泡酒治疗蛇伤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

中草药泡酒可以有效地缓解蛇伤症状,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草药泡酒治疗蛇伤的配方。

二、配方1:五倍子泡酒五倍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等功效。

它可以有效地缓解蛇伤引起的肿胀和疼痛。

以下是五倍子泡酒的制作方法:1. 将100克五倍子洗净晾干备用。

2. 取一个干净无菌的玻璃罐或陶罐,加入500克白酒。

3. 将五倍子放入白酒中浸泡7天。

4. 滴入适量蜂蜜调味即可。

5. 每天早晚各喝一次,每次30毫升左右。

三、配方2:红花泡酒红花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肿等功效。

它可以有效地缓解蛇伤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以下是红花泡酒的制作方法:1. 将50克红花洗净晾干备用。

2. 取一个干净无菌的玻璃罐或陶罐,加入500克白酒。

3. 将红花放入白酒中浸泡7天。

4. 滴入适量蜂蜜调味即可。

5. 每天早晚各喝一次,每次30毫升左右。

四、配方3:苦参泡酒苦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它可以有效地缓解蛇伤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以下是苦参泡酒的制作方法:1. 将50克苦参洗净晾干备用。

2. 取一个干净无菌的玻璃罐或陶罐,加入500克白酒。

3. 将苦参放入白酒中浸泡7天。

4. 滴入适量蜂蜜调味即可。

5. 每天早晚各喝一次,每次30毫升左右。

五、配方4:穿山甲泡酒穿山甲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

它可以有效地缓解蛇伤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以下是穿山甲泡酒的制作方法:1. 将50克穿山甲洗净晾干备用。

2. 取一个干净无菌的玻璃罐或陶罐,加入500克白酒。

3. 将穿山甲放入白酒中浸泡7天。

4. 滴入适量蜂蜜调味即可。

5. 每天早晚各喝一次,每次30毫升左右。

六、注意事项1. 在使用中草药泡酒治疗蛇伤时,应先将伤口清洗干净,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成品药酒药材配方大全

成品药酒药材配方大全

成品药酒药材配方大全在传统医学和民间疗法中,药酒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养生保健饮品。

它通过将中药材与酒精混合,利用酒精的渗透性和溶解性,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以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品药酒药材配方,供您参考:1. 人参枸杞酒: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益气生津的功效,枸杞则能滋补肝肾、明目。

将人参切片与枸杞一同浸泡在高度白酒中,密封保存一段时间后饮用,可增强体质,改善视力。

2. 当归黄芪酒:当归补血调经,黄芪补气固表。

将这两种药材与适量的白酒混合,浸泡一段时间后,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气血不足。

3. 灵芝酒:灵芝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的功效。

将灵芝切片后浸泡在白酒中,长期饮用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延缓衰老。

4. 五味子酒:五味子具有收敛生津、安神定志的作用。

将五味子与白酒混合浸泡,适合于心悸失眠、多梦易醒的人群饮用。

5. 杜仲酒: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

将杜仲切片后与白酒混合浸泡,适合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的人群饮用。

6. 桑葚酒:桑葚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滋阴补血、润燥通便的作用。

将新鲜桑葚与白酒混合浸泡,适合于阴虚血燥、大便干结的人群饮用。

7. 川芎白芷酒:川芎活血化瘀,白芷散风解表。

将这两种药材与白酒混合浸泡,适合于头痛、风湿关节痛的人群饮用。

8. 肉桂酒:肉桂具有温中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将肉桂与白酒混合浸泡,适合于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的人群饮用。

9. 茯苓酒:茯苓具有健脾利湿、宁心安神的作用。

将茯苓与白酒混合浸泡,适合于脾虚湿盛、心悸失眠的人群饮用。

10. 何首乌酒:何首乌具有滋补肝肾、乌发强筋的功效。

将何首乌与白酒混合浸泡,适合于肝肾不足、须发早白的人群饮用。

每种药酒的制作和饮用都有一定的讲究,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药酒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宜,孕妇、儿童、肝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避免饮用。

适量饮用,才能发挥药酒的最佳效果。

中国民间药酒配方秘笈大全

中国民间药酒配方秘笈大全

中国民间药酒配方秘笈大全中国民间药酒配方秘笈大全酒是我们日常不可缺少的饮品,饮酒有利于健康,药酒更是延年益寿,以下是我们收集的民间药酒大全。

1,海马酒【配方】海马1对,白酒500克。

【制法】(1)将海马洗净,放入酒罐内。

(2)将白酒倒入酒罐中,盖好盖,浸泡15天即成。

【功效】中医认为海马可补肾壮阳,活血化瘀。

故海马酒适用于肾阳虚衰引起的阳痿、腰酸膝软;夜尿多;尿频;也可用于各种肿块;肿痛;跌打损伤等。

可每日服3次,每次9克。

中国民间药酒配方秘笈大全2,鹿茸酒【配方】鹿茸3克,山药30克,白酒500克。

【制法】将鹿茸,山药切片,放入酒坛内,加白酒,盖好盖,浸泡7天即成。

【功效】鹿茸的功效,《本草纲木》说:“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肌。

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由此可见,鹿茸酒可补益肾阳,固摄膀胱。

冬季服用此酒,对肾阳不足,精气寒冷,阳痿,小腹冷痛,白带,夜尿频多等症都有益处,可每日服3次,每次9克。

3,延寿酒【配方】黄精900克,天冬700克,苍术900克,松针1.4千克,杞子1.2千克,酒5千克。

【制法】将各药煎煮2小时,滤汁加酒拌匀。

空腹饮20克。

【功效】补五脏,和六腑,健体除湿。

用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等虚症。

4,龟蛇酒【配方】金龟,眼镜王蛇,当归,杜仲,杞子各10克,蜜糖,冰糖各100克,香圆米1千克,矿泉水1千克。

【制法】圆米加矿泉水经发酵蒸馏酿酒。

加龟,蛇浸6个月后加各药浸渍。

最后融入冰糖,蜜糖。

早晚空腹饮30克。

【功效】滋阴补肾,驱风湿,强筋骨,延年益寿。

用于肝肾不足,风湿侵扰等症。

中国民间药酒配方秘笈大全5,助阳益寿酒【配方】党参20克,熟地20克,杞子20克,沙苑子15克,仙灵脾15克,公丁香15克,远志肉10克,广沉香6克,荔枝肉10个,白酒1000克。

【制法】(1)将上述药物研碎,置于细纱布袋内,与白酒一起倒入瓦坛中,密封。

(2)3日后,稍打开口盖,置于文火上煮30分钟,取下稍冷后加盖密封。

老中医泡药酒配方大全

老中医泡药酒配方大全

老中医泡药酒配方大全补益药酒不仅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虚损疾病的防治,还能抗衰老、延年益寿。

近代研究证明,我国传统中药中有许多补益药物具有抗早衰、延年益寿的功效。

下面就家介绍下常见实用的药酒配方。

首乌牛膝酒组成:何首乌50克、牛膝50克、熟地黄50克、赤芍30克、低度白酒1000毫升。

制作:我们将上面的一些中医研成粉末状,然后装在细纱布袋中让口封好,放在装有白酒的瓶子里面泡一会儿,一个月作用的时候就可以开封了。

功效:补益肝肾、养血补血、乌须黑发。

适用范围:适宜身体虚弱、皮肤萎黄、便秘、须发早白等症。

分析:何首乌和熟地黄均属于补血类药物,主要适用于治疗气血虚弱所导致的面色姜黄、头晕目眩、身体虚弱,服用后能够活血养血,对月经不调等血症均有明显的功效。

赤芍归入肝经,服用后能够凉血止痛,是治疗各种血症的理想药材。

本方适宜日常滋补用。

服法:每日两次,每次10毫升。

注意事项:感冒发烧、孕妇、脾胃虚弱、腹泻者禁服。

益气复元酒组成:党参15克、茯苓15克、熟地15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5克、龙眼肉50克、桂花60克、冰糖200克、黄酒1000毫升。

制作:先将以上原料研磨成粉末,然后装入纱布袋中封口包好,放入黄酒中密封浸泡10日左右,开封后,取出药袋,将酒中的药渣滤清,再放入冰糖,一周后即可饮用。

功效:安神催眠、健胃消食、乌发养颜。

适用范围:适宜脾胃虚弱、四肢乏力、须发早白等症。

分析:党参性平味甘,归脾、肺二经,有益气补血、生津止渴之功效。

茯苓服用后能够利水消肿,安神健脾。

熟地黄主治肾阴不足,潮热盗汗等症。

以上诸味合用有健胃消食,润泽秀发、安神静心之功效。

服法:每天喝一次,每次喝15毫升的样子,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喝下去。

注意事项:脑溢血后遗症者禁止服用。

丹参通络酒组成:丹参30克、杜仲30克、川芎15克、低度白酒1000毫升。

制作:将以上原料研磨成粉末,装入纱布袋中裹好封口,放置于装有白酒的酒坛中,密封浸泡两周左右,启封取出药袋,过滤药渣直至酒液澄清即可饮用。

精选19个药酒配方

精选19个药酒配方

精选19个药酒配方1骨质增生酒衔草、凤仙花根、地龙、土瞥虫各40克,水冬瓜根皮、淫羊蕾各60克,川红花、青藤香、三七各20克,55度白酒2500毫升。

[制法]将前16味洗净,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10天后即可取用。

[功用]舒筋活络,散瘀止痛。

[主治]增生性或肥大性关节炎。

[用法]口服。

每次服15-20毫升,日服3次。

2三七跌打酒[配方]大田七、血竭、琉珀各120克,大黄、桃仁、泽兰、红花、当归尾、乳香、没药、秦艽、川续断、杜仲、骨碎补、上鳖虫、苏木、无名异、制自然铜。

马饯子(炸黄去毛)各150克,七叶一枝花90克,三花酒(白酒)15千克。

[制法]将的20昧切片,置容器中,加入三花酒,密封,浸泡两个月以上,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口服。

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1-2次。

外用。

若肿疼者,擦患处,每日擦2-3次。

创伤破口者,用消毒纱布或棉垫浸透敷之,绷带包扎,每日换药1次。

[附记]引自《正骨经验汇萃》。

孕妇忌口服。

3追风活络酒[配方]红曲、紫单、独活、红花、天麻、补骨脂(盐制)、血竭、川芎、乳香、没药、秦苞谷20克,当归、防风各30克,木瓜、杜仲(盐制)、小膝、北刘寄奴、制草乌、土鳖虫、白在各10克,麻黄30克,白糖800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将前21味.除红曲、紫草外,血竭、乳香、没药共研成细末,过筛混匀,余16味酌予碎断。

上药各药与白酒、白糖同置罐内,于水浴中加热煮沸后,再入缸中,密封,浸泡30天后,滤取酒液,残渣压榨后回收残液中的酒液,合并滤过,贮瓶备用。

[功用]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主治]受风受寒、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风湿麻痹、伤筋动骨[用法]口服。

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

孕妇忌服。

4舒筋药酒[配方]生单身、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大黄、独活、川椒,桅子、木瓜、羌活、路路通、樟脑各40克,蒲黄、苏木、樟木各30克,红花、赤芍各20克,60%乙醇20.48千克(留少量溶解樟脑)。

20种常用药酒配方

20种常用药酒配方

20种常用药酒配方1、碧桃叶酒配方:鲜嫩桃叶500克,鲜鱼腥草60克,胆矾0.6克,薄荷水3克,冰片3克,白酒适量。

功效与主治:祛风,消肿,止痒。

适用于暑麻疹。

2、复方九里香药酒配方:九里香15克,一枝黄花15克,羊蹄根15克,半边莲15克,三桠苦15克,了哥王15克,入地金牛15克,毛麝香15克,漆大姑15克,蛇总管15克,60度白酒(或75%酒精)1000毫升。

功效与主治:消炎,解毒,利湿。

用于水稻性皮炎,皮肤瘙痒、糜烂或渗液。

3、茄根酒配方:新鲜白茄子根100克(干者50克),60度白酒50毫升。

功效与主治:祛敏,止痒。

适用于过敏性暑麻疹。

4、丝瓜叶酒配方:新鲜丝瓜叶50克,白酒500克。

功效与主治:杀虫。

适用于疥疮。

5、苦参疥疮酒配方:苦参10克,白鲜皮10克,百部30克,川楝子10克,蛇床子10克,石榴皮10克,藜芦10克,皂角刺20克,羊蹄根30克,硫磺20克,白酒3斤。

功效与主治:祛湿,杀虫。

用于治疗疥疮。

6、蛇床子苦参酒配方:蛇床子25克,苦参25克,防风12克,白鲜皮12克,明矾12克,川椒10克,50度白酒(或75%酒精)1斤。

功效与主治:祛湿,解毒,止痒。

适用于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慢性湿疹,癣症等。

7、蝉蜕酒配方:蝉蜕45克,米酒800克。

功效与主治:疏风,透疹,解痉。

适用于暑麻疹。

8、浮萍酒配方:新鲜浮萍100克,米酒500克。

功效与主治:疏风止痒。

适用于风热型暑麻疹,皮肤瘙痒。

9、石楠地肤酒配方:石楠叶36克,地肤子36克,当归36克,独活36克,米酒适量。

功效与主治:祛风除湿,和血止痒。

适用于风疹、痒疹等。

10、枳壳浸酒配方:枳壳150克,秦艽120克,独活120克,肉苁蓉120克,丹参150克,松叶500克,蒴翟150克,米酒5斤。

功效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通络。

适用于皮肤瘙痒,皮肤中如有虫爬感等。

11、襄荷酒配方:鲜襄荷100克,米酒1大盏。

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中药泡酒的配方及注意事项

中药泡酒的配方及注意事项

中药泡酒的配方及注意事项中药泡酒是利用中草药的药性特点,配以适当的酒精浸泡,以达到药食同源的目的。

泡酒可以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泡酒配方及注意事项。

一、中药泡酒的配方:1.当归酒:配方:当归、红枣、枸杞子、陈皮、党参、黄酒。

制作方法:将以上药材放入玻璃瓶中,加入适量的黄酒,封口浸泡2周至1个月即可饮用。

2.人参酒:配方:人参、党参、酒曲、蜂蜜、白酒。

制作方法:将人参、党参切片,与酒曲、蜂蜜一同放入玻璃瓶中,加入适量的白酒,封口浸泡1个月左右即可饮用。

3.茉莉花酒:配方:茉莉花、白酒。

制作方法:将茉莉花放入玻璃瓶中,加入适量的白酒,封口浸泡1个月即可饮用。

4.枸杞子酒:配方:枸杞子、红枣、蜂蜜、白酒。

制作方法:将枸杞子、红枣、蜂蜜放入玻璃瓶中,加入适量的白酒,封口浸泡1个月左右即可饮用。

二、中药泡酒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合的酒:中药泡酒一般使用白酒或黄酒,这两种酒都具有温中、活血、通络的作用。

在选择酒时,最好选用优质纯粮酒,不使用添加剂过多的工业酒。

2.选择适合的药材:中药泡酒的药材应选择无污染的新鲜药材,最好选择正规药店购买。

同时,药材的比例要掌握得当,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3.控制泡酒时间:一般泡酒的时间在1个月至半年之间,但具体时间还需根据不同药材而定。

泡酒时间过长,会使药性过于浓郁,泡酒时间过短,药性可能无法充分提取。

4.饮用适量:泡酒所得的酒,不宜过量饮用。

一般每次饮用量以30-50毫升为宜,每天不宜超过100毫升。

同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需要来饮用。

5.儿童和孕妇慎用:中药泡酒是具有一定药性的,因此儿童和孕妇应慎用或避免饮用,以免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6.存放注意事项:泡酒后的玻璃瓶应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影响药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民间中药泡酒配方大全有哪些?
导语: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人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养生日益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

那么民间中药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人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养生日益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

那么民间中药泡酒配方有哪些呢?
1,海马酒
【配方】海马1对,白酒500克。

【制法】(1)将海马洗净,放入酒罐内。

(2)将白酒倒入酒罐中,盖好盖,浸泡15天即成。

【功效】中医认为海马可补肾壮阳,活血化瘀。

故海马酒适用于肾阳虚衰引起的阳痿、腰酸膝软;夜尿多;尿频;也可用于各种肿块;肿痛;跌打损伤等。

可每日服3次,每次9克。

2,鹿茸酒
【配方】鹿茸3克,山药30克,白酒500克。

【制法】将鹿茸,山药切片,放入酒坛内,加白酒,盖好盖,浸泡7天即成。

【功效】鹿茸的功效,《本草纲木》说:“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肌。

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由此可见,鹿茸酒可补益肾阳,固摄膀胱。

冬季服用此酒,对肾阳不足,精气寒冷,阳痿,小腹冷痛,白带,夜尿频多等症都有益处,可每日服3次,每次9克。

3,延寿酒
【配方】黄精900克,天冬700克,苍术900克,松针1.4千克,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