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无线传感器试题__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考试试卷B- 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 1 页 共 2 页铜 陵 学 院2017- 2018学年第二学期 《无线传感器网络》考试试卷B(适用班级:15物联网工程)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传感器、感知对象、观察者2.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网关节点、管理基站3.传感器模块、中央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能量供应模块4.碰撞攻击、耗尽攻击、非公平竞争5.直接基站请求认证、路由基站请求认证、分布式本地请求认证、分布式远程请求认证6.历史查询、快照查询、连续查询7.速率恒定模型、漂移有界模型、漂移变化有界模型8.星型结构、网状结构、簇状结构9. 基于竞争的MAC 协议、基于固定分配的MAC 协议、基于按需分配的MAC 协议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1.层簇式密钥管理:将传感网节点划分为若干簇,由一个或者多个簇头节点协助基站节点共同管理整个传感器网络。
2.锚点:已知节点坐标或者位置信息的节点。
3.多跳:数据从一个节点跳到另一个节点,直到抵达目的地。
4.视角关系:两个节点之间没有障碍物间隔,能够直接通信。
5.栅栏覆盖:考察目标穿越网络时被检测或是没有被检测的情况,反映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感、监控能力。
6.入侵检测:入侵检测是发现、分析、汇报未经授权或者毁坏网络活动的过程。
7.网外集中存储:将所有感知数据通过无线多跳完全传送到基站端进行存储。
8.定向扩散技术:定向扩散技术是指将兴趣消息送至网关节点,由网关节点通过兴趣查询任务,采用洪泛方式将兴趣扩散至整个网络或网络中的子区域。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简述LEACH 路由协议的基本思想。
答:(1)将节点组织成簇结构形式,每一个簇有一个簇头节点; (1分)(2)簇头节点收集簇内非簇头节点的数据,进行融合后传输到汇聚节点; (1分)(3)采用轮换的方式选取簇头节点。
(2分) 2.试描述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中的休眠机制及其目的。
答:(1)休眠机制:在没有事件发生时把通信模块设置为睡眠状态,而在有事件发生时自动醒来并唤醒邻居节点,形成数据转发的拓扑结构。
全国2015年考试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和未选均无分。
1.下列被测物理量适合于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C )A.压力B.力矩C.温度D.厚度2.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D )A.重复性B.线性度C.灵敏度D.固有频率3.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固体图象式传感器属于( A )A.光电式传感器B.电容式传感器C.压电式传感器D.磁电式传感器4.测量范围大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类型为( D )A.变极板面积型B.变极距型C.变介质型D.容栅型5.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C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6.影响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低频响应能力的是( D )A.电缆的安装与固定方式B.电缆的长度C.前置放大器的输出阻抗D.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7.固体半导体摄像元件CCD是一种( C )A.PN结光电二极管电路B.PNP型晶体管集成电路C.MOS型晶体管开关集成电路D.NPN型晶体管集成电路8.将电阻R和电容C串联后再并联到继电器或电源开关两端所构成的RC吸收电路,其作用是( D )A.抑制共模噪声B.抑制差模噪声C.克服串扰D.消除电火花干扰9.在采用限定最大偏差法进行数字滤波时,若限定偏差△Y≤0.01,本次采样值为0.315,上次采样值为0.301,则本次采样值Y n应选为( A )A.0.301B.0.303 C.0.308 D.0.31510.若模/数转换器输出二进制数的位数为10,最大输入信号为2.5V,则该转换器能分辨出的最小输入电压信号为( B )A.1.22mV B.2.44mV C.3.66mV D.4.88mV11.周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必为( A )A.周期偶函数B.非周期偶函数C.周期奇函数D.非周期奇函数12.已知函数x(t)的傅里叶变换为X(f),则函数y(t)=2x(3t)的傅里叶变换为(B )A.2X(f3) B.23X(f3)C.23X(f) D.2X(f)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不写解答过程,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每小题的空格内。
2015年无线传感器模拟试题__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2014--2015 学年下学期(1)时间100分钟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48 学时3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物联网12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试题共8页,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记得填姓名哦姓名:一、选择题。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相应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4分)1、Confirm的意思是( D)A请求原语 B指示原语 C响应原语 D确认原语2、ZigBee适应的应用场合___________。
(D)A.个人健康监护B.玩具和游戏C.家庭自动化D.上述全部3、Zigbee不支持的网络拓扑结构式:()CA.星型 B.树型 C.环型 D.网状4、下面哪一项不是WSN的强项。
() CA.自组织 B. 分布式 C. 安全性 D.节点平等5、对于WSN来说,下面哪种说法不对。
() CA. 节点能力不高B. 能量供应不好C. 节点变化性不强D.网络规模很大6、产生载波频率在WSN中,是属于哪一层的事务。
() A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以上都不是7、S-MAC协议是属于() AA.基于竞争的MAC协议 B.基于分配的MAC协议C.混合型MAC协议 D. 跨层MAC协议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 分)1.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收发模块的4个状态按能耗递减分别为发送;接收;空闲;睡眠。
3.WSN一般使用ISM频段,ISM是指无须注册的公用频段,ISM频段主要用于工业、科学和医疗。
ISM就是这三个词汇的缩写。
4.TRAMA协议由近邻协议(NP)、分配交换协议(SEP)和自适应选举算法(AEA)三个部分组成。
5.无线传感器网络器网络的特征包括自组织,分布式,节点平等,可靠性要求高,节点资源有限,网络规模大,时效性等。
6.ISM频段是指无须注册的公用频段、具有大范围的可选频段、没有特定的标准,可以灵活使用,ZSTACK将ISM频段划分为16 个信道。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库附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库附答案《无线传感器网络》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60分)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3、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4.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选择、频段选取、调制技术、扩频技术5.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宽带线性调频扩频6.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7.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9.IEEE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
介质访问控制层10.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处理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
11.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12.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_800MHz___915M__、、___5GHz13.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14.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机密性问题。
(2)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
(3)完整性鉴别问题。
15.规定三种帧间间隔:短帧间间隔SIFS,长度为28sa)、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长度是SIFS加一个时隙(slot)长度,即78sb)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DIFS,DIFS长度=PIFS+1个时隙长度,DIFS的长度为128s16.任意相邻区域使用无频率交叉的频道是,如:1、6、11频道。
17.网络的基本元素SSID标示了一个无线服务,这个服务的内容包括了:接入速率、工作信道、认证加密方法、网络访问权限等18.传感器是将外界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19.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20.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万物的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4.传感节点中处理部件用于协调节点各个部分的工作的部件。
5.基站节点不属于传感器节点的组成部分6.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7.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8.NTP时间同步协议不是传感器网络的的时间同步机制。
9.IEEE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
介质访问控制层10.从用户的角度看,汇聚节点被称为网关节点。
11.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13.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14.分布式系统协同工作的基础是时间同步机制15.无线网络可以被分为有基础设施的网络与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Internet网络,WLan网络,拨号网络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属于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
16.传感器网络中,MAC层与物理层采用的是IEEE制定的IEEE 协议17.分级结构的传感器网络可以解决平面结构的拥塞问题18.以数据为中心特点是传感器网络的组网特点,但不是Ad-Hoc的组网特点19.为了确保目标节点在发送ACK过程中不与其它节点发生冲突,目标节点使用了SIFS帧间间隔20.典型的基于竞争的MAC协议为CSMA二、选择题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模块分为:通信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
A A.传感模块模块C网络模块D 实验模块2..在开阔空间无线信号的发散形状成()。
AA.球状B网络C直线D射线3.当前传感器网络应用最广的两种通信协议是()DA.B.C.D.4.ZigBee主要界定了网络、安全和应用框架层,通常它的网络层支持三种拓扑结构,下列哪种不是。
《无线传感网技术》试卷及答案

《无线传感网技术》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每个3分,共30分)1、无线传感器网络处于物联网层次中的(),可以看作是物联网感受器官的一种,其主要负责采集数据并传送至物联网的网络层。
A.传输层B.应用层C.感知层D.物理层2、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为()。
A、传感器 B. 敏感元件 C. 转换元件 D. 调理电路3、()分为上层和下层两个子部分:上层由中心骨干节点组成;下层由一般传感器节点组成。
A.分级网络结构B.平面网络结构混合网络结构Mesh网络结构4、传感器通常由直接响应于被测量的敏感元件、产生可用信号输出的转换元件、以及相应的信号调节( )组成。
A.处理电路B.通信电路C.转换电路D.时钟电路5、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探测、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
A.终端节点B.汇聚节点C.传感器D.用户6、在信息科学领域,生物体“五官”的工程模拟物是()。
A.计算机B.遥感技术C敏感元件 D.传感器7、蓝牙运行在()GHz的非授权ISM频段,通信距离只有10m左右。
A.0.6B.1.2C.2.4D.4.88、一般情况下,无线传感器节点中最大的能耗模块是()。
A.处理器模块B.无线通信模块C.存储模块D.传感器模块9、将力学量转换成电压、电流等电信号形式的传感器称为()。
A.力敏传感器B.光电传感器C.智能传感器D.电阻传感器10、ZigBee网络设备(),只能传送信息给FFD或从FFD接收信息。
A、网络协调器B、全功能设备(FFD)C、精简功能设备(RFD)D、交换机二、多选题(每个2分,共10分)11、无线传感器节点在实现各种网络协议和应用系统时,存在哪些方面的限制?()A.电源能量有限B.通信能力有限C.计算能力有限D.存储能力有限12、无线传感器网络广泛应用于哪些领域?()A.军事B.环境科学C.空间探索D.医疗卫生13、IEEE802.15.4协议是针对低速无线个域网制定的标准,把(),(),()作为重点目标。
《无线传感器网络》考试试卷B- 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2 页铜 陵 学 院2017- 2018学年第二学期 《无线传感器网络》考试试卷B(适用班级:15物联网工程)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传感器、感知对象、观察者2.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网关节点、管理基站3.传感器模块、中央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能量供应模块4.碰撞攻击、耗尽攻击、非公平竞争5.直接基站请求认证、路由基站请求认证、分布式本地请求认证、分布式远程请求认证6.历史查询、快照查询、连续查询7.速率恒定模型、漂移有界模型、漂移变化有界模型8.星型结构、网状结构、簇状结构9. 基于竞争的MAC 协议、基于固定分配的MAC 协议、基于按需分配的MAC 协议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1.层簇式密钥管理:将传感网节点划分为若干簇,由一个或者多个簇头节点协助基站节点共同管理整个传感器网络。
2.锚点:已知节点坐标或者位置信息的节点。
3.多跳:数据从一个节点跳到另一个节点,直到抵达目的地。
4.视角关系:两个节点之间没有障碍物间隔,能够直接通信。
5.栅栏覆盖:考察目标穿越网络时被检测或是没有被检测的情况,反映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感、监控能力。
6.入侵检测:入侵检测是发现、分析、汇报未经授权或者毁坏网络活动的过程。
7.网外集中存储:将所有感知数据通过无线多跳完全传送到基站端进行存储。
8.定向扩散技术:定向扩散技术是指将兴趣消息送至网关节点,由网关节点通过兴趣查询任务,采用洪泛方式将兴趣扩散至整个网络或网络中的子区域。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简述LEACH 路由协议的基本思想。
答:(1)将节点组织成簇结构形式,每一个簇有一个簇头节点; (1分)(2)簇头节点收集簇内非簇头节点的数据,进行融合后传输到汇聚节点; (1分)(3)采用轮换的方式选取簇头节点。
(2分) 2.试描述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中的休眠机制及其目的。
答:(1)休眠机制:在没有事件发生时把通信模块设置为睡眠状态,而在有事件发生时自动醒来并唤醒邻居节点,形成数据转发的拓扑结构。
无线传感器网络复习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复习答案《---》>>>一些答案不是特别确切,可以精简甚至更改,仅供参考->>>14.将下面英文的含义写出,并解释其含义(1) 信标节点:指通过其它方式预先获得位置坐标的节点,有时也称作信标节点。
(2) 测距:指两个相互通信的节点通过测量方式来估计出彼此之间的距离或角度。
(3) 网络连接度-----所有节点的邻居数目的平均值,它反映了传感器配置的密集程度。
(4) 邻居节点:传感器节点通信半径范围以内的所有其它节点,称为该节点的邻居节点。
(5) 跳数:两个节点之间间隔的跳段总数,称为这两个节点间的跳数。
(6) 基础设施:协助传感器节点定位的已知自身位置的固定设备,如卫星、基站等。
(7) 到达时间:信号从一个节点传播到另一个节点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信号的到达时间。
(8)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节点接收到无线信号的强度大小,称为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
(9) 到达角度(Angle of Arrival, AoA):节点接收到的信号相对于自身轴线的角度,称为信号相对接收节点的到达角度。
(10) 视线关系(Line of Sight, LoS):如果传感器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没有障碍物,能够实现直接通信,则这两个节点间存在视线关系。
(11) 非视线关系:传感器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存在障碍物,影响了它们直接的无线通信。
(12)传感器的灵敏度------指传感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时,输出变化量与引起变化的输入变化量之比。
(13)信标----无线网络传输协议中,无线数据的帧结构里面,开始是一个信标。
zigbee----Zigbee是基于标准,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无线网络技术。
红外传感器-----它是利用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呈现出来的物理效应探测红外辐射的传感器。
定位精度,空间实体位置信息与其真实位置之间的接近程度。
------------------------------------------------------------------------------------------------------ 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模块分为哪四大模块、传感模块存储模块、计算模块和电源模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2014--2015 学年下学期时间100分钟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 48 学时 3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物联网12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试题共8页,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记得填姓名哦姓名:一、选择题。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相应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ZigBee是 B 网络的标准之一。
A WWANB WPANC WLAND WMAN2、下面哪项不是FFD的工作状态(D)A作为一个主协调器 B、作为一个协调器 C、作为一个终端设备 D、作为一个服务器3、下列哪项不是PAN网络结构中的帧结构(C)A信标帧 B、数据帧 C、链路帧 D、确认帧4、由Zigbee组织来定义的是哪一层?() BA物理层 B网络层 C介质读取控制层 D应用层5、下面哪一项不是WSN的强项。
() CA.自组织 B. 分布式 C. 安全性 D.节点平等6、对于WSN来说,下面哪种说法不对。
() CA. 节点能力不高B. 能量供应不好C. 节点变化性不强D.网络规模很大7、下面哪一项不太适合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 DA. 动态配置,以支持多种网络功能;B. 节点可以动态配置成网关、普通节点等;C. 支持低功耗的网络传输;D. 支持长距离通信的能力,以便数据传输。
8、信号的调制解调在WSN中,是属于哪一层的事务。
() A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以上都不是9、在WSN中,下列事务在每一层都要考虑,哪一项是最突出的。
() AA.能量管理 B.移动管理 C.任务管理 D. 数据处理10、S-MAC协议是属于() AA.基于竞争的MAC协议 B.基于分配的MAC协议C.混合型MAC协议 D. 跨层MAC协议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 分)1.IEEE 802.15.4 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2.ISM频段是指无须注册的公用频段,具有大范围的可选频段,没有特定的标准,可以灵活使用,ISM频段的频率范围包括433MHz 、915MHz 和 2.4GHz 。
3.按分配信道方式划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层可以分竞争型、分配型和混合型。
4.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常常根据剩余能量;数据属性;地理位置;链路质量;拥塞度;网络结构等因素决定下一跳节点,即由那个节点转发数据。
5.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节点硬件组成部分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能量供应模块。
6.ESRT协议将网络分为无拥塞,低可靠性(NC,LR);无拥塞,高可靠性(NC,HR);最优状态OOR;拥塞,高可靠性(C,HR);拥塞,低可靠性(C,LR) 5种状态。
7.在相同的码元速率的情况下,M-ary调制方式传输的信息量是二进制调制方式的log2M倍,因此更节省了传输时间。
8.天波是指以电离层反射进行传播的波。
9.对于噪声通信信道,最简单的数学模型是加性噪声信道,它的数学表达式是r(t) = as(t)+n(t) 。
10.S-MAC协议基本的节能手段是依靠传感器节点定期进入睡眠状态减少节点空闲侦听的时间来实现的。
11.ZigBee中使用两种地址:一种是64位IEEE地址,即MAC地址一种是16位网络地址,即NWK地址12.ZigBee技术具有强大的组网能力,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用不同的网络结构,常用的有星型、树型和MESH网状网。
13.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层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路由的选择和路由的维护14.SPIN协议是一类基于协商、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
SPIN协议在节点过程中使用三种类型的数据包:15.16.17.18.19.1、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由传感器节点构成的网络,能够实时地监测、感知和采集节点部署区的环境或观察者感兴趣的感知对象的各种信息(如光强、温度、湿度、噪声和有害气体浓度等物理现象),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后以无线的方式发送出去。
2、简述无线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A的基本工作原理?CSMA/CA机制:当某个站点(源站点)有数据帧要发送时,检测信道。
若信道空闲,且在DIFS时间内一直空闲,则发送这个数据帧。
发送结束后,源站点等待接收ACK确认帧。
如果目的站点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帧,还需要等待SIFS时间,然后向源站点发送ACK确认帧。
站点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到ACK确认帧,则说明没有发生冲突,这一帧发送成功。
否则执行退避算法。
3、简要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特征和发展趋势。
概念: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由传感器节点构成的网络,能够实时地监测、感知和采集节点部署区的环境或观察者感兴趣的感知对象的各种信息(如光强、温度、湿度、噪声和有害气体浓度等物理现象),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后以无线的方式发送出去。
特点:自组织;分布式;节点平等;可靠性要求高;节点资源有限;网络规模大;时效性。
其中节点的可感知,微型化和自组织能力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所具有的三个最基本的特点发展趋势:节点进一步微型化;寻求更好的系统节能策略;进一步降低节点成本;提高节点的自动配置- 1 -能力;完善高效的跨层网络协议栈;网络的多应用和异构化;进一步与其他网络的融合。
4、简单说明SMACS协议的的信道分配办法和冲突避免机制。
SMACS协议假设每个节点都能够在多个载波频点上进行切换,该协议将每个双向信道定义为两个时间段,这类似于TDMA机制中分配的时隙。
SMACS协议是一种分布式协议,允许一个节点集发现邻居并进行信道分配。
由于邻近节点分配的时隙有可能产生冲突,为了减少冲突的可能性,每个链路都分配一个随机选择的频点,相邻的链路都有不同的工作频点。
当链路建立后,节点在分配的时隙中打开射频部分,与邻居进行通信,如果没有数据收发,则关闭射频部分进行睡眠,在其余时隙节点关闭射频部分,降低能量损耗。
5、简要说明一下TEEN协议和APTEEN协议的区别。
TEEN和LEACH的实现机制非常相似,只是前者是响应型的,而后者属于主动型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TEEN协议中定义了硬门限和软门限,仅当数据高于硬门限或数据的变化值大于软门限时才进行传输。
可以节省网络中的数据量。
但TEEN协议不适合应用在需要周期性采集的应用系统中。
根据TEEN的这个不足,APTEEN协议在TEEN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算法,在响应性机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计时器,节点发送完一次数据之后就将计时器清零,当计时器时间到达时如果还没有数据发送,那么协议不管有没有达到软门限或者硬门限的要求都会要发送这个数据。
6、说明TCP协议不能直接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原因。
TCP协议提供的是端到端的可靠信息传输,造成能量的浪费和拥塞;TCP协议采用的三次握手机制,时间太长,过程也相当复杂;TCP协议的可靠性要求很高,而WSN中可以有一定的数据包丢失或者删除;TCP 协议中采用的ACK反馈机制,时延非常高且能量消耗也特别大;而WSN中对时延的要求比较高,能量也非常有限;在TCP协议中,非拥塞的丢包会引起源端进入拥塞控制阶段,从而降低网络的性能;在TCP协议中,每个节点都被要求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P地址,而在大规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7、简要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息感知优势。
a)分布节点中多角度和多方位信息的综合,有效地提高了对被监测区域的观测的准确度和信息的全面性;b)传感器网络低成本、高冗余的设计原则为整个系统提供了较强的容错能力。
即使在极为恶劣的应用环境中,监控系统也可以正常工作;c)节点中多种传感器的混合应用有利于提高探测的性能指标;d)多节点联合,可形成覆盖面积较大的实时探测区域;e)借助于个别具有移动能力的节点对网络拓扑结构的调整能力,可以有效地消除探测区域内的阴影和盲点。
8、说明看门狗的作用并写出CC2530中使用看门狗的核心流程看门狗(Watch Dog),即看门狗定时器,则正是专门用来监测单片机程序运行态的电路结构。
其基本原理是:启动看门狗定时器后,它就会从0 开始计数,若程序在规定的间间隔内没有及时对其清零,看门狗定时器就会复位系统(相当于重启电脑)。
以避免单片机程序死机或出现不可预测的结果。
看门狗的使用核心流程为:选择模式→选择定时器间隔→放狗→喂狗9、ZStack的协议栈结构为APP,HAL,MAC,MT,NWK,OSAL,Profile,Security,Services,Tools,ZDO,ZMac,ZMain和Output。
,简述期中NWK,OSAL,ZDO这三层的功能。
NWK(ZigBee Network Layer ):网络层目录,含网络层配置参数文件及网络层库的函数接口文件。
OSAL(Operating System (OS) Abstraction Layer):协议栈的操作系统。
ZDO (ZigBee Device Objects ):ZDO 目录。
10、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的特点,TCP协议不能直接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原因如下:(写出比较合理的2~3条即可)。
(1)TCP协议提供的是端到端的可靠信息传输,而WSN中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要求节点能够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简单的处理。
(2)TCP协议采用的三次握手机制,而且WSN中节点的动态性强,TCP没有相对应的处理机制。
(3)TCP协议的可靠性要求很高,而WSN中只要求目的节点接收到源节点发送的事件,可以有一定的数据包丢失或者删除。
(4)TCP协议中采用的ACK反馈机制,这个过程中需要经历所有的中间节点,时延非常高且能量消耗也特别大;而WSN中对时延的要求比较高,能量也非常有限。
(5)对于拥塞控制的WSN协议来说,有时非拥塞丢包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在TCP协议中,非拥塞的丢包会引起源端进入拥塞控制阶段,从而降低网络的性能。
(6)最后一点也最重要,在TCP协议中,每个节点都被要求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P地址,而在大规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四、程序题1、void InitialT1test(void){//初始化LED控制端口P1P1DIR = 0x05; //这一句的含义是P10 P11 P14为输出LED1 = 1;LED2 = 1;//初始化计数器1T1CTL = 0x05;IEN1|=0X02; //这一句的含义是定时器1中断使能EA=1; //这一条语句的含义开总中断}2、void main(void){ int ch;P1DIR = 0x03; //P1控制LEDled1 = 0;led2 = 1; //关LEDxtal_init();initUARTtest();Uart_Send_String("Please Input string end with '@'\r\n");while(1) // 这一条语句的含义让下面进入一个死循环{ ch = Uart_Recv_char();if (ch == '@' || recvCnt >= 256) //收到字符‘@’或者收到256个字符{ recvBuf[recvCnt] = 0;Uart_Send_String(recvBuf);Uart_Send_String("\r\n"); // 串口发送一个字符串recvCnt = 0;} else {recvBuf[recvCnt++] = ch; // 接收一个字符}- 2 -- 3 -} }3、 void setSleepTimer(unsigned int sec) //置睡眠定时器的定时间隔 {unsigned long sleepTimer = 0;sleepTimer |= ST0; //取得目前的睡眠定时器的计数值 sleepTimer |= (unsigned long)ST1 << 8; sleepTimer |= (unsigned long)ST2 << 16;sleepTimer += ((unsigned long)sec * (unsigned long)32768);// 加上所需要的定时时长ST2 = (unsigned char)(sleepTimer >> 16); ST1 = (unsigned char)(sleepTimer >> 8);ST0 = (unsigned char)sleepTimer; // 设置睡眠定时器的比较值 }4、int uWaveDistance(void) //超声波测距程序{unsigned int i = 0; float cnt = 0; int d; T1CNTL = 0; uWaveStart();while ((0 == WAVE_INPUT_PIN) && ++i); if (i == 0) return -1; //i 为0,表示有一段时间没有超声波信号输入了T1CTL = 0x0D; //128div i = 0;while (WAVE_INPUT_PIN && ++i);T1CTL = 0x00; // 什么情况下会执行到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