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陕西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必背诗篇(二)
2014年陕西特岗教师考试《中学语文》专家预测一(古诗词鉴赏)

2014年陕西特岗教师考试《中学语文》专家预测一(古诗词鉴赏)古诗词赏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试题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1)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呜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赏析】鹧鸪天·代人赋——“鹧鸪天”,词牌,表明词的形式;“代人赋”,词题,表明词的内容。
题为“代人赋”,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真的是代他人所写;另一种可能是假托代他人所写。
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在表达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陌上,村头,村头桑树柔软的枝条刚刚绽放嫩芽,透露出早春的讯息。
东面邻居家养的蚕种已经有一些蜕变成了蚕儿。
江南乡村充满早春特有的生机。
桑叶吐芽,蚕种孵化,多么和谐适时。
诗人选择典型事物,两句写出早春农事。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视野由村内扩展向村外。
平冈,矮矮的丘冈;细草,冈上刚刚萌生细细的青草;鸣黄犊,黄色的小牛犊在平冈细草间“哞哞”鸣叫。
我们可以想象,阳光暖洋洋地笼罩着平冈细草,牛犊告别寒冷,沐浴阳光,鸣叫格外生机勃勃。
教师招聘考试必背古诗词

必背古诗词先唐部分:《诗经·关雎》、屈原《湘夫人》、《汉乐府·陌上桑》、《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曹操《短歌行》、曹植《白马篇》、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谢灵运《登池上楼》、庾信《拟咏怀》(摇落秋为气)、南朝乐府《西洲曲》、北朝乐府《木兰诗》。
唐宋部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九龄《望月怀远》、王之涣《凉州词》、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山居秋暝》、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崔颢《黄鹤楼》、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将进酒》《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望岳》、韦应物《滁州西涧》、孟郊《游子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刘禹锡《乌衣巷》、柳宗元《渔翁》《江雪》、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王安石《北陂杏花》、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黄庭坚《登快阁》、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声声慢》(寻寻觅觅)、陆游《书愤》《诉衷情》(当年万里)、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文天祥《过零丁洋》。
元明清部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王冕《墨梅》、于谦《石灰吟》、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九州生气)。
2014年陕西中考古诗文默写名句汇集

2014年陕西中考古诗文默写名句汇集一、古诗词曲34首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诗经)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诗经)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曹操·东汉)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陶渊明)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唐)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行路难】(李白)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杜甫)1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1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16、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观刈麦】(白居易"唐)1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18、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积累语文知识分类整理二十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1 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积累语文知识分类整理二十
古诗中描述离别的句子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本文摘自:。
初中语文教师证考试必背古诗词

初中语文教师证考试必背古诗词初中语文教师证考试中,古诗词是考察教师文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必背古诗词,这些诗词不仅在考试中经常出现,也是教学中的重要素材。
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 《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些古诗词涵盖了不同的题材和风格,包括抒情、咏史、写景、哲理等,它们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教师在备考时,不仅要熟记这些诗词,更要理解其内涵和艺术特色,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教招考试中学语文必背诗篇(二)

教招考试中学语文必背诗篇(二)1.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4.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陕西语文招教复习资料:名句名篇(二)

陕西语文招教复习资料:名句名篇(二)三、课外名句精编6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6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6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6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65.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6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6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68.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69.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7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7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7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7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7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7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7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7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7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7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8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8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8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8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8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8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8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87.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荀子·儒效》88.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谗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8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9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9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4年陕西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唐诗鉴赏题(二)2014年陕西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唐诗鉴赏

2014年陕西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唐诗鉴赏题(二)题目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寄人[唐]张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谢家:代指女子的家。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首诗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上面两首诗的后半篇在艺术手法上同中有异,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等待试卷试题”从头到尾安稳地坐着化学教案直到吃饱了化学教案然后才应诏前去试卷试题高祖对此很感激化学教案常常称赞景【参考答案】(1)前一首表现的是怀古伤今之情,或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后一首表现的是别后的相思。
展化学教案造成了族群文化的多样化学教案最终呈现出潮汕本土、香港和南洋三种风格、(2)同:这两首诗后半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无知之物(前柳后月)人格化,赋其以生命。
晶体中化学教案每个As与▲ 个Ga相连化学教案As与Ga之间存在的化学键有▲ (异:前诗写柳之“无情”,以物之无情来反衬人之有情;后诗写月之“多情”,以其多情映衬(烘托)别离之苦。
滴淀粉溶液试卷试题第三步:逐滴加入浓度为c mol·L—1的Na2S2O3溶液至反应完全化学教【台城赏析】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
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
8试卷试题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化学教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试卷吊古诗多触景生情,借景寄慨,写得比较虚。
这首诗则比同类作品更空灵蕴藉。
它从头到尾采取侧面烘托的手法,着意造成一种梦幻式的情调气氛,让读者透过这层隐约的感情帷幕去体味作者的感慨。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等待刺猬”的内涵试卷试题(6分)七、作文(70分)19试卷试题根据以下材料化学教案选取角度化学教案、起句不正面描绘台城,而是着意渲染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陕西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必背诗篇(二)
1.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4.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5.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干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众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佩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7.饮酒 (陶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出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0.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悠哉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文章来源: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