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5.2生活中的透镜练习测试二(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2)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仅能用光屏承接,也能直接用眼观察到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不可逆D.矫正近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2.在模拟“老花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近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老花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老花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光屏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蜡烛()A.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3.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图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图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D.图丁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4.如图所示,小明站在镜子前方打算用相机拍摄自己在镜子中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无法拍到自己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小明可以拍到自己的像,因为有反射光进入镜头C.小明无法拍到自己的像,因为虚像光屏承接不到D.小明可以拍到自己的像,因为平面镜也能成实像5.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屏拿开,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D.像不存在6.李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李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B.李老师是近视眼C.李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D.李老师眼睛的晶状体太厚7.小科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纸面上得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

若凸透镜远离纸面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10cm B.一定等于10cmC.一定大于10cm D.可能小于10cm,也可能大于10cm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照相机1.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2.下列光学仪器或设备中,得到缩小实像的是()A.凹透镜B.平面镜C.幻灯机D.照相机知识点投影仪3.如图所示是“斑海豹三兄妹”在胶片上的图样,若把投影仪的反光镜卸掉,该胶片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天花板上看到的像的形式为()4.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_(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_(填“实”或“虚”)像能力提升5.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应用透镜的是()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6.如下图中成放大的虚像的是()7.如图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成实像的是()8.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9.九(1)班同学在拍毕业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则拍出来的照片()A.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苍蝇B.不会出现苍蝇,但会有一个黑点C.不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一些D.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10.以色列开发出医用3D全息投影,可记录并投影出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应用这项新技术,医生轻轻转动眼前悬浮的一个心脏3D全息投影,模拟操刀练习,如图所示.全息投影术所成的是心脏的______(填“虚像”或“实像”)11.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柱,横截面如图所示,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相当于______使我们能看清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_(填“实”或“虚”)像12.取一个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手紧靠在杯的背面,透过水杯看到的手“变大”了.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填“凸透镜”或“凹透镜”),透过它看到的是手被放大的______(填“实像”或“虚像”)13.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______、______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______度14.如图甲所示为现代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图乙为其结构简图,它工作时液晶屏上的图像和文字通过镜头(即凸透镜)成一个______(填放大的”或“缩小的”)______(填“实像”或“虚像”)15.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的光线经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是这一装置的示意图,A"B"是物AB的像.图中BO1=30cm,O1O2=20cm ,O2O3=90cm.(1)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2)对凸透镜而言,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______cm,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是______cm答案1.A2.D3.A4.凸透倒着实5.D6.A7.D8.C9.C10.实像11.凸透镜虚12.凸透镜虚13.正立放大 514.放大的实像15.改变光路60 11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习题 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习题  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习题含答案一、基础题知识点1照相机1.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2.为了公民的安全,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作案嫌疑人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知识点2投影仪3.东营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透镜(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________立、放大的实像4.如图所示的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屏幕平面镜图,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_,使光能够投射到屏幕上知识点3 放大镜5.同学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从侧面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插入水中的部分变大了.下列设备中应用了这一光学原理的是( )A.照相机B.放大镜投影仪C.投影仪D.平面镜6.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________镜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知识点4实像和虚像7.实像与虚像的对比中档题8.以下的四个情景中,成实像的是()A.水面飞鸟的“倒影B.照相机胶片上的像C.船上人看到水里的鱼D.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字9.在使用凸透镜时,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汽车的后视镜10.下列有关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小孔成像实验中,所成像是实像D.实像都是缩小的,虚像都是放大的11.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透镜和凹透镜D.玻璃砖12.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________度13.(扬州中考)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_______,它的成像与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14.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工作的,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___(填“顺着”或“倒着”)插架上,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___(填“实”或“虚”)像15.如图所示,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拓展题16.某同学做了两个照相机模型,如图所示,照相机A是在一个纸盒的中央粘上一张薄纸作为屏幕,一个盖上开一个小孔,另一边开一个大孔用来观察照相机B是两个大小相差不大的纸筒套在一起做成的,其中一个纸筒底部装了一个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薄纸作为屏幕,另一端也开个观察孔,他用这两个相机来对准阳光下明亮的景物(1)照相机A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照相机B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2)照相机A成的是________,照相机B成的是________(两空均填像的性质)答案1.D2.凸实3.凸透镜倒4.改变光路5.B6.凸透虚像7.8.B9.A10.C11.B12.正立放大513.凸照相机缩小14.倒着实15.略16.光的直线传播凸透镜成像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缩小的实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及答案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倍焦距时,成 、的 像,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 的位置,在相当于 的胶片上得到 的 的像.3、如图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 A 是,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 播方向;B 是,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 。

4、如图4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5、如图为国际空间站中宇航员通过悬浮水珠成像的情景.图中水珠相当于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 (写出一种即可)。

6、如图所示,放映幻灯时,为了使屏幕上所成的像缩小一些,应使幻灯机的镜头离幻灯片 或“近”)一些,并 (选填“增大”或“减小”)幻灯机与屏幕间的距离.7、晓彤用两个可以套在一起拉动的硬纸筒,自制了一个简易照相机,外筒上装有凸透镜,内筒的一端蒙块半透明纸,如图所示。

晓彤用它观察远处的物体时,在半透明纸上可以到 的像。

若晓彤拿他 向远处物体走近一段距离后,需要将内筒向 (选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保持原,镜,生活中与该水珠这一成(选填“远”位置”)方向移动,才能在半透明纸上看到清晰的像。

八造赣明刈明总8、小明透过装有水的矿泉水瓶观察距离很近的树叶发现叶脉会变大,而且很清晰,这是因为此时水瓶相当于镜,此时观察到的叶脉是(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像(选填“虚”或“实”),所以在森林中旅行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对太阳光有作用,容易引起火灾.9、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如图所示。

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是倒立的,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则水珠相当于一个镜,通过图中的水珠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

早710、淮北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提升城市市容市貌的工作,其中为市民在交通上提供优质服务的中北巴士为了保证人们从公共汽车后门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如图所示,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图中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于。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包含答案解析)(2)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包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B.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是放大的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将蜡烛向右移动靠近凸透镜,当放置在F和O之间时,光屏上将找不到像2.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近视眼成像图,丁图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B.甲图是远视眼成像图,丙图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C.乙图是远视眼成像图,丙图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D.乙图是近视眼成像图,丁图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3.如图是其中一辆共享单车的二维码,使用者用手机摄像头扫描车牌上的二维码并识别其中的内容,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

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经扫描后在手机上成虚像C.手机上的摄像头镜片是凹透镜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4.小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B.图中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C.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凸透镜移到4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到6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移到适当位置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5.小雨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C.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D.甲图中像与物体在同一侧;乙图中像与物体不在同一侧6.如图所示,手机扫描物品上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凹透镜前任意位置C.凹透镜的焦点上D.凸透镜的焦点上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一定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不一定有发散作用C.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D.经过凹透镜的光线有可能比原来更会聚了一些3、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A.凹透镜聚光B.平面镜成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D.光的色散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5、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的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④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①③C.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D.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6、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7、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某种光刻机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事先设计好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模,经过凸透镜去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缩小的电路图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掩膜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掩膜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要想硅片上的像变小,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上移动D.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相同距离,硅片上还能成清晰的像8、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B.凹透镜可以将平行光发散C.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摔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失去会聚作用2.“爱护眼睛,你我同行”。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可位于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3.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图中的中心圆面积更大B.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C.人们可以用仪器和工具帮助自己进行准确测量D.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4.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

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5.当物体距凸透镜16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固定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不动,若将凸透镜向远离光屏方向移动4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A.6厘米<f<12厘米B.8厘米<f<10厘米C.6厘米<f<8厘米D.12厘米<f<20厘米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7.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

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近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凸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8.观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显微镜是常用的科学观察工具。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潜望镜2.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B.C.D.3.用照相机给一个小工艺品拍照时,小工艺品距离照相机40cm,所得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则该照相机的镜头焦距可能是()A.20cm B.10cm C.28cm D.40cm4.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成虚像时,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同侧B.成实像时,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两侧C.成虚像时,像一定比物大D.成实像时,像一定比物小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站在平面镜前,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B.人通过放大镜观察,有时发现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近视时,可通过配戴凸透镜来矫正D.拍毕业照时,镜头离人越近,越可以把同学全部拍进照片6.做眼保健操对人的眼睛所起的作用是()A.使眼睛漂亮B.缓解眼肌的疲劳,增强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C.使眼睛的瞳孔放大D.使玻璃体更透明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潜望镜8.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强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镜片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9.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22cm处移动的过程中()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10.在银幕上看到的电影画面都是正立的,在放电影时应将电影胶片( )A.正立着放在小于凸透镜2f的位置上B.倒立着放在小于凸透镜2f的位置上C.正立着放在凸透镜2f和f之间的位置上D.倒立着放在凸透镜2f和f之间的位置上11.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他把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12.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生活中的透镜
基础巩固题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的像(填“缩小”或“放大”).
2.投影仪的镜头是,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形成一个的像.平面镜的作用是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3.放大镜也是,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把放大镜放在物体的上方,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会看到的物体的像.
4.在透明的玻璃板或塑料片上滴一滴水,这样就做成了水滴.用它观察课本上的字,字被水滴了.
5.、、都是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物体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在胶片上成一个放大的虚像.( )
(2)投影仪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 )
(3)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
(4)投影仪银幕上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
7.下列不是凸透镜应用的是( )
A.潜望镜 B.放大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缩小虚像原理制成的
B.物体不管离放大镜多远,都能成放大的像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D.投影仪上的螺纹透镜是用来成像的
强化提高题
9.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10.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像能在光屏上得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c.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D.光的反射成实像,折射成虚像
11.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投影仪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胶片得到缩小实像
B.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利用它来成像
C.放大镜实际就是一个凸透镜,所以凸透镜就叫放大镜
D.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
放置
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
D.平面镜只能成等大的像
14.如图3.2—1所示的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
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是,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
是.
15.投影仪是根据凸透镜能成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在投影时由于屏幕上的画面太小,同学们看不清楚,需要让画面再大些,调节的方法是向调镜头(填“上”或“下”),同时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要.
16.如图3.2—2所示的是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看纸上字的情景,看到的“原”字是正立、放大的像(填“实”或“虚”)这个玻璃瓶相当于镜.
17.小明手中有两个盒子,里面各放一块透镜,手指接,触不到透镜,无法判断透镜边缘和中间厚薄的差别,天气又不好,又没有其他光源,无法判断能否会聚光.但盒子中间是透明的.小明手中还有一本书,在现有的条件下,你能帮小明鉴别出该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吗?说出你的办法和理由.
办法:
理由:
18.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生活中的透镜”后,决定练习使用照相机,他要为他们的探究小组拍张集体照,当小组的同学按位置站好后,他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请你给他出主意,他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19.如图3.2—3甲所示的是小红同学测量体温时的示数,她的体温是
℃.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3.2—3乙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进行读数时,若分别沿A,B方向观察,其中沿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应用了原理
参考答案
1.凸透镜会聚缩小
2.凸透镜凸透镜放大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凸透镜放大
4.放大镜放大
5.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6.(1)× (2)× (3)× (4)√
7.A
8.C
9.C解析:放大镜成虚像,A错;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均成倒立的实像,B、D错.10.A解析: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呈在光屏上,A正确;虚像是沿进人人眼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B错;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成虚像,c错;光的反射成虚像,折射可以成实像,也可成虚像,D错.
11.B
l2.C
13.ABD解析:放大镜成放大的像在一定范围内(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
14.平面镜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15.倒立、放大的实下增大
16.虚凸透
17.办法:将盒子中间透明部分靠近书上的字,如果字被放大了,该透镜就是凸透镜,否则,就是凹透镜.
理由:凸透镜可做放大镜,用来放大物体,凹透镜不能.
18.使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同时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解析:要使所有的人都进入镜头,应该使每个人的像缩小一些,那么人与照相机的距离需要远一些,同时为在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应使胶片与镜头距离小一些.19.36.7 A 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