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铵盐习题课小卷

合集下载

氨气与铵盐

氨气与铵盐

氨气与铵盐1. 下列反应中,NH 3既显还原性,又显碱性的是( )A .NH 3+HCl===NH 4ClB .4NH 3+5O 2=====Pt △4NO +6H 2OC .3CuO +2NH 3=====△3Cu +N 2+3H 2OD .8NH 3+3Cl 2=====△6NH 4Cl +N 22.为了更简便地制取干燥的NH 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A .N 2+3H 22NH 3,用烧碱干燥B .加热NH 4HCO 3,气体用五氧化二磷干燥C .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 .Mg 3N 2+6H 2O===3Mg(OH)2↓+2NH 3↑,气体用无水氯化钙干燥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②实验室用浓氨水与NaOH 固体制取氨气 ③氨和酸反应生成铵盐,与挥发性酸相遇时能形成白烟 ④某晶体与NaOH 共热放出一种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晶体中含有NH +4 ⑤氨水中含氮微粒中最多的微粒是NH +4 ⑥把NH 3通入稀HNO 3中,当溶液的pH 等于7时,溶液中NH 3和HNO 3等物质的量反应A .①②④B .③⑤⑥C .①⑤⑥D .②⑤⑥4.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5、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NH 3的A. 气体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B. 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 气体与浓H 2SO 4生成铵盐D. 气体与浓盐酸产生铵盐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共热:NH +4+SO 2-4+Ba 2++OH -=====△BaSO 4↓+NH 3↑+H 2OB .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稀氢氧化钠:NH +4+OH -===NH 3·H 2OC .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共热:NH +4+OH -=====△NH 3↑+H 2OD .碳酸铵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CO 2-3+CO 2+H 2O===2HCO -37. 在1 mol·L -1的氨水1 L 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H 3·H 2O 为1 mol ,溶质质量为35 gB .NH +4为1 mol ,溶质质量为18 gC .溶解状态的NH 3分子为1 mol ,溶质质量为17 gD .氨水中NH 3、NH 3·H 2O 、NH +4三种微粒总的物质的量为1 mol8.只用一种试剂,将NH 4Cl 、(NH 4)2SO 4、NaCl 、Na 2SO 4四种溶液分开,这种试剂是( )A .NaOH 溶液B .AgNO 3溶液C .BaCl 2溶液D .Ba(OH)2溶液9. 下列4瓶质量分数不同的氨水,其中密度最大是的A .29%氨水B .12%氨水C .34%氨水D .15%氨水10.密度为0.91 g·cm -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若将此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大于12.5% B .小于12.5% C .等于12.5% D .无法确定11.已知A 、B 、C 、D 为气体,E 、F 为固体,G 是氯化钙,(1)D 的化学式是_______ E 的化学式________,(2)A 和B 反应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 和F 反应生成D 、H 和G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

氨和铵盐练习

氨和铵盐练习

氨和铵盐练习(原卷版)1.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如下图是化学教材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而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

下列气体和液体的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A.HCl和H2O B.CO2和NaOH溶液C.NH3和H2O D.O2和H2O 3.取三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的硫酸、新制氯水、浓氨水,三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是A.红、白、蓝B.黑、白、蓝C.白、白、蓝D.黑、红、蓝4.将O2和NH3的混合气体448mL通过加热的三氧化二铬(催化剂),充分反应后,再通过足量的水,最终收集到O2。

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可能是(假设氨全部被氧化;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准状况)()A.B.C.D.5.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①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直接生成NO2②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③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的变化④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固体,用碱石灰除氯化氢的方法制备氨气A.①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②③④6.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加热氮肥样品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该氮肥样品溶于水,并加入少量BaCl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是A.NH4HCO3 B.NH4Cl C.(NH4)2CO3D.NH4NO37.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则R可能是A.SO2 B.NH3C.HCl D.Cl28.氨的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NH3 , 其水溶液呈碱性B.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C.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17 :32D.生成物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9.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10.氨水中存在的微粒有①NH3 ②NH3·H2O ③H2O ④OH-⑤NH4+⑥H+A.只有①②③④B.只有②④⑤⑥C.只有①②③④⑤D.全部11.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气和铵盐练习含答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氨气和铵盐练习含答案

氨气铵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豆科作物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2.在下列反应中表示NH3既有还原性又有碱性的反应是( )A.NH3+HNO3=NH4NO3B.8NH3+3Cl 2N2↑+6NH4ClC.4NH3+5O 24NO↑+6H2OD.2NH3+3CuO3Cu+N2↑+3H2O3.下列关于氨气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A.作制冷剂B.制造硝酸C.制造化肥(硫铵、碳铵、尿素等)D.制造氮气4.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其原因是()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液氨用作制冷剂B.氮气用作保护气C.AgI用于人工降雨D.白磷用于制备磷酸、安全火柴等6.下列关于红磷和白磷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红磷没有毒性而白磷剧毒②白磷和红磷都易溶于水③白磷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④少量白磷应保存在水中⑤取用少量白磷时,应用镊子夹取,将其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取所需白磷⑥干燥的红磷放在空气中变湿,说明红磷易潮解A.只有①④B.②③C.①④⑤D.①②④⑥7.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2,NO2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NO2发生一系列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反应,从而不断产生O3,加重空气污染。

反应过程为①2NO2―→2NO+2O,②2NO+O2―→2NO2,③O+O2―→O3。

下列对该反应过程及产物叙述正确的是()A.NO2起催化剂作用B.NO起催化剂作用C.NO2只起氧化剂作用D.O3与O2为同分异构体8.取一只盛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右图)。

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变为A9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

氨和铵盐常规训练

氨和铵盐常规训练

氨和铵盐常规训练(限时15分钟)时间12月6日第63次班级姓名1、氨气分子的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氨气溶于水,和易液化。

肼(N2H4)的电子式:2、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3、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能与氨气反应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5、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6、某试管盛有氨气和氧气(按物质的量1:1混合)倒置水中,假设溶质不扩散,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7、氯化铝溶液通入过量的氨气的离子方程式:8、加热试管里的氯化铵固体的现象: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9、按下列方式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固+ 固型:②液+ 固型:能产生氨气的原因:③液+ 液型:10、氨气的检验方法:干燥氨气的试剂:,收集氨气试管棉花的作用:吸收氨气时注意:11、能产生喷泉现象的根本原因:下列组合能形成喷泉的是:①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③氯化氢和水④一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⑤氯气和苯氨和铵盐常规训练(限时15分钟)时间12月6日第63次班级姓名1、氨气分子的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氨气溶于水,和易液化。

肼(N2H4)的电子式:2、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3、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能与氨气反应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5、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6、某试管盛有氨气和氧气(按物质的量1:1混合)倒置水中,假设溶质不扩散,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7、氯化铝溶液通入过量的氨气的离子方程式:8、加热试管里的氯化铵固体的现象: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9、按下列方式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固+ 固型:②液+ 固型:能产生氨气的原因:③液+ 液型:10、氨气的检验方法:干燥氨气的试剂:,收集氨气试管棉花的作用:吸收氨气时注意:11、能产生喷泉现象的根本原因:下列组合能形成喷泉的是:①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③氯化氢和水④一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⑤氯气和苯。

专题05氨和铵盐(原卷版)

专题05氨和铵盐(原卷版)

1.氨的物理性质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容易液化。

2.氨极易溶于水(1:700)且与水反应(1)喷泉实验原理喷泉产生的本质原因是烧瓶内外形成压强差,由于烧瓶内气体的压强小于烧瓶外的压强,所以液体会被压入烧瓶内形成喷泉。

产生气压差的方法有:①减小烧瓶内气压,如液体将气体吸收或与其反应等; ②增大烧瓶外压强。

(2)常见装置图①图甲装置形成“喷泉”是因为烧瓶内气体极易溶于烧杯和胶头滴管中的液体,使烧瓶内的压强减小而产生压强差,烧杯中的液体被压入烧瓶内形成“喷泉”。

②图乙装置形成“喷泉”可采用使烧瓶受热的方法,瓶内气体膨胀,打开止水夹,止水夹下部导管中的空气受热排出,烧瓶内的气体与液体接触而溶解,使烧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压强差而形成“喷泉”。

③图丙装置中锥形瓶内的物质反应产生气体(或锥形瓶中液体受热挥发出气体),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压强差,将液体从锥形瓶中压入烧瓶中形成“喷泉”。

(2)氨与水的反应OOONH (1)氨与氯化氢相遇时的现象是产生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 3+HCl===NH 4Cl (2)工业上用氨、二氧化碳和水制取碳酸氢铵的化学方程式是NH 3+CO 2+H 2O===NH 4HCO 3 (3)工业上用硫酸吸收氨的化学方程式是2NH 3+H 2SO 4===(NH 4)2SO 44.氨具有还原性(1)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O 的化学方程式: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2)氨气可被氧化铜氧化为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3+3CuON 2+3Cu +3H 2O1.(2023春·广东深圳·高一深圳中学校考期中)下图的每一方格中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 、C 、D 、E 为无色气体,F 为红棕色气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 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B .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可以检验C 气体是否收集满 C .D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C 发生置换反应D .G 与木炭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源之比为1∶41.(2023春·江苏扬州·高一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含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氮气性质稳定,可用于合成氨B .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C .氨水显弱碱性,可用作化肥D .浓硝酸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制各硝酸铵2.(2023春·山西太原·高一统考期中)现有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如装置甲和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 .装置甲中产生红色喷泉,说明氨水显弱碱性 C .装置乙一定无法形成喷泉 D .实验时,打开弹簧夹即可以产生喷泉3.(2023春·浙江杭州·高一杭师大附中校考期中)氨能被氧气氧化,经一系列反应得到硝酸。

高中化学必修一氨气、硝酸、铵盐性质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氨气、硝酸、铵盐性质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氨气、硝酸、铵盐性质练习题一、单选题1.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 ,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2.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 ,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 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 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 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 CO 2 ,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3.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 ,铜粉不溶解 ,再加入下列固体粉末 : ①FeCl 2;②Fe 2O 3;③Zn;④KNO3,铜粉可溶 解的是 ( )A. ①②B. ②④C.②③D.①④4.如图是进行气体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 ,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B.BC.CD.DA.若水槽中是 NaOH 溶液 ,试管中是 Cl2,则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 ,试管中黄绿色褪去B.若水槽中是水 ,试管中是 NO2,则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 ,液体最终充满整个试管C.若水槽中是水 (并滴有一定量酚酞试液 ),试管中是 NH3,则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并呈红色D.若水槽中和试管 (充满状态 ) 中都是氯水 ,则光照后试管中可收集到氧气5.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角度考虑 ,大量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用的方法是( )A.Cu+AgNO 3 Cu( NO 3)2B.Cu+HNO 3(稀) C u(NO 3)2C.Cu+HNO 3(浓) C u(NO 3)2D.Cu CuO Cu(NO 3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生NH 3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 ,所含的 N 均呈-3价C.NH 4Cl溶液中加入 NaOH 浓溶液后共热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 OH- NH 3 +H 2OD.NH4 Cl和 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7.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取少量待检固体放入试管中 ,然后 ( )A.加热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B.加水溶解 ,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C.加入碱溶液 ,加热 ,再滴入酚酞试液D.加入苛性钠溶液 ,加热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8.如图装置中 ,干燥的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 ,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高中化学必修2第5章第2节 氨和铵盐 练习新解析版)

高中化学必修2第5章第2节 氨和铵盐 练习新解析版)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2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氨和铵盐1.下列关于氨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B .氨气可以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C .氨气具有还原性D .可以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检验氨气的存在 【答案】B2.下列方法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 ) A .N 2和H 2催化加热制取氨气 B .加热NH 4Cl 制取氨气 C .将浓氨水向碱石灰固体上滴加 D .将NH 4Cl 溶液和NaOH 溶液混合 【答案】C【解析】A 项适合用于工业生产;B 项因为NH 4Cl 分解生成的NH 3、HCl 遇冷又化合为NH 4Cl ,不能制取氨气;D 项由于NH 3极易溶于水,不适合制取NH 3。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NH +4+OH -=====△NH 3↑+H 2O B .NaOH 溶液与NH 4Cl 溶液混合加热:NH +4 +OH -=====△NH 3·H 2O C .氨水中加盐酸:NH 3·H 2O +H +===NH +4+H 2OD .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 2++2NH 3·H 2O===2NH +4+Fe(OH)2↓ 【答案】C【解析】A 项,该反应属于固体间的加热反应,不能书写相应的离子方程式;B 项,加热条件下NH 3·H 2O 应分解为NH 3和H 2O ,离子方程式应为NH +4+OH -=====△NH 3↑+H 2O ;C 项,符合反应原理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求;D 项,向氨水中滴加FeCl 3溶液应生成Fe(OH)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 3++3NH 3·H 2O===Fe(OH)3↓+3NH +4。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 3B .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 均呈-3价C .NH 4Cl 溶液中加入NaOH 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NH 3↑+H 2O D .NH 4Cl 和NaCl 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 【答案】C【解析】A 项,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如NH 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产生氨气(如硝酸铵);D 项,可用加热法分离NH 4Cl 和某些固体(不分解、不升华的固体)的混合物,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而不是升华。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3.2.2氨气与铵盐习题鲁科版必修.doc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3.2.2氨气与铵盐习题鲁科版必修.doc

3.2.2 氨气与铵盐1.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D)A.氨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也可用碱石灰干燥B.氨水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C.NH3有刺激性气味,但是无毒,所以可以排放到空气中D.用水吸收NH3用上图装置可防止倒吸2.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A)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B.NO2和H2O反应生成HNO3和NOC.NH3①NO②NO2③HNO3D.NO被空气氧化成NO23.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能共存,并都能用浓H2SO4干燥,也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D)A.Cl2、HCl、N2B.NH3、NO、O2C.HCl、CO2、NH3D.O2、CO、N24.下列反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D)A.铜在氯气中燃烧B.铁在氯气中燃烧C.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相遇D.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5.在实验室里可按如下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来吸收。

则R是(D)A.HClB.Cl2C.NO2D.NH36.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加热氮肥样品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取少量该氮肥样品溶于水,并加入少量BaCl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是(A)A.NH4HCO3B.NH4ClC.(NH4)2CO3D.NH4NO37.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B)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B.③是氨气发生装置C.②是氨气吸收装置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8.已知NH3难溶于CCl4,如下图所示,下列装置中,不宜用于吸收氨气的是(B)9.检验某固体样品中是否含有NH+4的方法是:先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然后(D)A.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B.加入弱碱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C.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溶液酸碱性D.加入烧碱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10.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才高中高一当堂检测卷(化学试卷)
命题人:齐秀春备课组长签字:____________ 试卷总分:__________
班级: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 检测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日星期____第___节小卷重点:氨气和铵盐的性质
1.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B.氨水中的NH3·H2O电离出少量的OH-
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D.氨本身的碱性弱
2.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②所有铵盐都溶于水
③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使用④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3.实验室制备氨气,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A.用手扇动收集的气体,有气味则已收集满
B.将润湿的淀粉-KI试纸接近瓶口,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
C.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瓶内,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
D.用玻璃棒一端蘸取浓盐酸,接近瓶口,产生大量白烟,证明已收集满
4.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共存,能用碱石灰来干燥,也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
A.NH3、N2、H2B.HCl、NH3、CO2
C.H2、O2、N2D.SO2、H2S、O2
5.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作)(2)利用图3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

A.Cu与稀盐酸 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H2SO4 D.NH4HCO3与稀盐酸
题号 1 2 3 4 (2)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