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方案
施耐德能源管理系统ls

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目录1. 能源管理系统介绍 01.1 能源管理系统概述 01.2 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依据 (2)1.3 项目简介 (3)2. 学校能源管理系统 (4)2.1 能源管理系统软件 (4)2.2 能源管理系统硬件 (7)3. 能源管理系统功能 (9)3.1 能耗数据分类展现 (10)3.2 KPI关键能耗分析 (11)3.3 能耗对标分析和节能目标分析 (12)3.4 电能消耗统计和分析 (14)3.5 能源消耗和能源趋势报告 (15)3.6 能源报警和事件管理 (16)3.7 历史数据管理 (16)3.8 报表管理 (16)3.9 避免能耗异常 (17)3.10 能源管理报告 (18)一、能源管理系统介绍1. 能源管理系统概述能源管理系统(EMS)是结合行业的长期发展需求,将学校的能源消耗如:电力、蒸汽、水、天然气、热水的使用过程数据进行监测、记录,并使能源使用可视化,通过对能源数据的分析、指导和规范学校的能源使用行为的系统。
本方案旨在于为搭建学校能源管理系统(EMS)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建立能源管理系统主要目的在于对能源计量和设施效率评价所要求的各项功能,同时提升能源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实现能源使用的可视化程度,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可靠性,实现对学校各种能源使用情况的长期监测,为学校查找能耗弱点,为实施节能降耗的措施提供直观科学的依据,为学校建立能源使用绩效考核体系,促进学校能源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及运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使能源使用更加合理,控制浪费,达到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再创造效益的目的。
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并通过对能源管理系统的有效使用,使学校将在以下几方面获得极佳收益:建立能源管理和计量系统,实现能源成本核算功能掌控建筑能源消耗状况,优化能耗使用成本提供能源历史数据分析,规划有效节能措施通过监测和管理,规划能耗,持续有效降低能源成本通过有效通讯,持续监测分路计量和分类计量能耗数据相关性分析,实现节能措施评估和考核系统能耗管理水平提升,减少使用者相关人力成本的支出大幅降低使用者对设备的维护费用友好现代化风格界面直接反馈能耗状态,提高能耗可视化程度2. 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依据《LEED 2009 for New Construction》《ASHRAE》14-200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标准》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BS)》EN 16001 《供热计量技术规范》JGJ 173-200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监测标准》JGJ/T 177-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标准》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BS)》EN 16001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公共建筑)》《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l1801—9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3. 项目简介青岛美术学校位于开发区青岛国际生态智慧城,柳花泊地块。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方案一、背景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将输送来的高压电力通过变压器降压后分配到各个用户。
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于变电站的安全和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视频监控和环境监控成为变电站管理的关键。
二、视频监控技术方案1. 摄像设备选择在变电站中,应选择抗干扰性强、高清晰度、远距离监控的摄像设备。
考虑到变电站较为特殊的工作环境,建议选择抗腐蚀、防爆、防震的专业监控摄像头。
2. 视频监控布局针对变电站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视频监控布局。
重点监控变压器、开关设备等重要区域,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3. 视频存储和管理采用网络视频录像机(NVR)对监控视频进行存储和管理,确保监控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同时,设置权限,限制不同人员对监控视频的访问。
4. 远程监控实现对变电站监控画面的远程访问和实时监控,方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变电站的运行情况。
三、环境监控技术方案1. 环境监测设备选择在变电站中,应配置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环境监测设备,及时掌握变电站内部环境的变化。
2. 环境监测布局根据变电站不同区域的需求,合理布置环境监测设备,确保对整个变电站环境的全面监测。
3. 数据采集与分析利用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4. 报警系统建立环境监控报警系统,一旦监测到超出设定阈值的环境参数,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四、总结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方案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过合理选择监控设备、布局监控点和建立监控系统,可以更好地监测和管理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施奈德低压智能配电系统解决方案

Smart Panel 低压配电智能系统方案
直接连接至以太网的Smartlink智能接口单元 应用 ● 监控终端配电 ● 能耗计量 ● 以太网端口 性能 ● 1个RJ45以太网端口 (+Modbus主机) ● 7通道连接下端电器设备 ● 2通道可用于模拟输入 ● 嵌入式网页 卖点 ● 可插拔预制连接线连接下端电器设备 ● Smartlink安装在DIN导轨之间
Smart Panel 低压配电智能系统方案
精准计量,功能强大,专为满足您的能源管理而设计。这款产品可以 帮助您客户的建筑和系统的能源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可靠! 应用 ● 实现成本分摊 ● 分路计量收费 ● 分路测量显示 ● 基本的网络管理 性能 ● 高达Class 0.2S 级的测量精度 ● 具有MID 和IEC 61557-12 认证 ● 最高大可63次谐波检测 ● 多种费率计算以及数据日志
施耐德方案
智能化、一体化方案 软件+硬件+高级服 务
•
完整解决方案
•
高性能产品
Smart Panel
低压配电智能系统方案
一系列 智能组件 和 通信设备的 结合应用, 可依托远程管理服务而 形成的一体化系统方案
服务
软件
硬件
趋势
+
+
+
+
Smart Panel 价值体现 能效管理
发现能耗的使用问题 进行优化,从而达到节能
卖点 ● 具有网页服务器的双以太接口 (PM5500) ● 4路电流互感器的输入 ● 全中文界面支持
Smart Panel 低压配电智能系统方案
5.7’彩色触摸屏, 可监控显示多达8个设备 应用 ● 断路器的监测以及控制 ● 内嵌式程序界面”随时可操作” ● 电气参数以及断路器状态等信息数字化,图形化的显示界面 性能 ● 1 个RJ45的以太接口 ● 彩色触摸屏,24VDC 卖点 ● 从设备的自动检测连接 ● 程序预制化,简单易用 ● 安装简便,前面板开直径为22mm的孔
施耐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施耐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引言概述:数据中心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
施耐德作为全球领先的能源管理和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先进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施耐德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包括其优势和应用。
一、高效的能源管理1.1 精确的能源监控:施耐德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通过使用先进的能源监控系统,实现对数据中心能源消耗的精确监测和管理。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实时了解能源使用情况,优化能源配置,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1.2 智能的能源分配:施耐德的解决方案还包括智能的能源分配系统,根据实时需求和负载情况,自动调整能源分配,确保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行。
这样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1.3 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施耐德致力于提供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能源回收和能源储存技术等。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环境友好型的数据中心运营。
二、可靠的电力供应2.1 高可靠性的电力系统:施耐德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包括高可靠性的电力系统,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供电。
这包括备用电源系统、智能电力管理系统和可靠的电力供应链。
这样可以避免因电力故障而导致的数据中心停机和数据丢失。
2.2 安全的电力分配:施耐德的解决方案还包括安全的电力分配系统,通过使用先进的电力管理技术,确保电力分配的安全和稳定。
这样可以防止电力过载和电力故障对数据中心设备的损害。
2.3 可靠的电力监测:施耐德的解决方案还包括可靠的电力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电力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电力问题,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
三、灵活的数据存储和处理3.1 高容量的存储解决方案:施耐德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高容量的数据存储设备,满足企业对大量数据的存储需求。
这包括高性能的硬盘阵列和闪存存储设备等。
3.2 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施耐德的解决方案还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包括使用先进的服务器和计算设备,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处理能力。
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

变电站(室)综合监控系统项目概况本项目为变电站(室)搭建智能监控环境,替代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达到快速、高效自动巡视。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智能电网,但由于输变电使用环境限制和结构的复杂性使得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较低,也正因环境恶劣结构复杂,输变电的故障率居高不下,随着智能电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输变电智能化信息化已成为下一步的主要工作之一,但是由于存在信息采集种类繁多,缺少传输通道,缺少综合的监控软件等原因,国内尚无很系统的解决方案。
我公司根据国网技术导则要求开发的变电站(室)综合监控系统填补了这一空白,能够完成输变电的电能参数采集和图像、环境参数等非电量采集,利用轨道机器人或轮式机器人搭载各种传感器代替人工巡检,将所有数据收集汇总后经由IED模块将数据转化并上传至后台,使值班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各设备运行参数以及环境参数,极大的降低设备故障率和供电事故率,替代复杂的人工巡检。
系统概述本系统可对变电站(室)内有害气体、空气含氧量、噪声、温度、湿度等环境参量、以及高频脉冲局放,超声波地电波局放,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夹件电流等电力参数进行监测,对变电站(室)进行视频监控、红外成像。
系统可通过巡检机器人以及站点固定采集设备有效监测到变电站(室)内环境参数及电气电力参数的异常,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判断事态发展趋势进行预警,由原来只有在事故后告警变为事故前预警,提醒运维人员进行及时检修和维护,并上报和记录原始数据,系统软件处理上,设置多个告警等级,针对不同的现象,提示不同的告警内容,可有效地防止误报、漏报,为状态检修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大幅度降低事故的发生。
系统特点本变电站(室)综合监控系统具备以下特点:1. 高度集成:系统将环境监测、电力参数采集、视频监控、红外成像等多种功能集于一身,实现对变电站(室)全方位的实时监控。
2. 智能预警: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技术,系统能够对潜在的故障和异常情况进行智能预警,提前发现并处理问题,避免事故发生。
施耐德楼宇自动控制管理系统

1、建筑设备控制管理系统图书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通过对大楼内机电设备进展监视、联动控制、管理,为大楼内部各个功能单元提供平安、安康和舒适的内部环境。
通过合理调度、节能措施,降低大楼运行管理费用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平安性。
该系统在安保消防中心机房设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系统分两局部:管理局部和现场控制局部。
系统设置遵循以下原那么:1) 具有对建筑机电设备〔风、水、电〕测量、监视和控制功能,确保各类设备系统运行稳定、平安和可靠并到达节能和环保的管理要求。
2) 采用集散式控制系统。
现场控制器采用集散型无主从方式通讯。
其网络构造层次要清晰〔如系统级、应用级、远程I/O 级〕,且其网络设备采用通用网络产品。
3) 具有对建筑物环境参数的监测功能。
4) 满足对建筑物的物业管理需要,实现数据共享,以生成节能及优化管理所需的各种相关信息分析和统计报表。
5) 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及采用中文界面。
6) 共享所需的公共平安等相关系统的数据信息等资源。
1. 使用一套能完全直接数字控制(DDC) ,根据以监察和/或控制以下系统环节的楼宇自控系统(以下简称“BAS〞):A .空调、采暖及通风系统B. 冷热源群控系统C. 给水、排水系统D. 变配电系统E. 照明系统F. 智能照明系统其中,建筑设备管理系设备特点,根据所选择控制系统产品特点进展完善,以保证到达本工程所要求的建筑设备控制目标。
2. 每个系统需与其它有关系统于分界上严密配合。
包括变配电、智能照明、电梯系统、冷水机组系统等通过接口方式,实现设备的监视控制、管理、显示、打印等集成管理的内容。
3. BAS 系统包括一切必需的硬件及软件设备及所有执行器、传感器〔温湿度〕等监控设备/部件及必要配件,水路所涉及电动控制水阀与蝶阀由弱电施工单位负责采购,由总包单位负责安装,弱电施工单位负责控制线路、供电线路的线缆敷设及调试,以到达整体的控制功能。
4. BAS 系统采用中文运作。
变电站综合智能化视频监控技术设计方案

变电站综合智能化视频监控技术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监控技术已经在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主要针对变电站进行综合智能化视频监控技术的设计方案,旨在提升变电站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二、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并及时发现和防范事故风险;2.可靠性原则:保证监控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减少系统故障和操作失误;3.实用性原则:根据变电站特点和需求,设计符合实际应用的智能化监控方案;4.拓展性原则:保留后续升级和拓展的空间,方便后期功能的增加和改进。
三、系统结构设计1.硬件结构:安装摄像头及相关设备,实现对变电站各区域及关键设备的实时监控;2.软件架构:利用视频监控软件,进行视频采集、存储、传输和分析,实现智能化监控功能;3.网络架构:采用局域网和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四、功能设计1.实时视频监控:通过安装摄像头,实现对变电站内各区域的实时监控;2.报警功能:设置智能报警系统,对异常情况进行自动识别和报警,如火灾、入侵、设备故障等;3.远程监控:通过互联网连接,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方便管理人员实时了解变电站的运行情况;4.视频存储与回放:对监控摄像头产生的视频进行存储,并提供可靠的数据回放功能,用于事故分析和管理;5.数据分析: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提供关键数据的统计和可视化分析,帮助管理人员做出决策。
五、关键技术1.视频压缩技术:采用先进的视频压缩算法,提高存储效率和网络传输速度;2.视频分析技术:利用图像识别和智能算法,对实时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提供自动报警功能;3.远程监控技术:采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4.数据存储技术:采用高可靠性的存储设备,确保监控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5.数据分析技术:利用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技术,对监控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六、系统实施1.设备安装与调试:根据设计方案,购买合适的设备,并进行安装和调试;2.软件配置与测试:选用适合的视频监控软件,进行配置和测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3.网络建设与调试:搭建局域网和互联网连接,保证远程监控的可靠性;4.员工培训与使用:对变电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操作;5.运行与维护: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后,及时进行维护和升级,解决各类故障和问题。
施耐德 BAS方案-SmartStruxureware-BACNet-

XXXX楼宇自控系统技术方案目录1设计依据 (3)2需求分析 (4)3BAS系统监控内容 (6)3.1冷水机组的控制 (6)3.1.1监控工况 (7)3.1.2冷冻机组控制流程框图 (12)3.1.3典型控制界面图 (13)3.2空调机组控制 (13)3.3排风系统 (14)3.3.1风机开关控制 (14)3.3.2风机运行状态 (14)3.3.3运行时间累计 (15)3.3.4风机报警监测 (15)3.4变配电监控系统 (15)3.5扶梯电梯系统 (18)3.6给排水系统 (18)3.7节能措施 (18)4系统设计 (20)4.1设计思路 (20)4.2通讯网络 (21)系统网络:10M/100M TCP/IP(BACNet/IP)以太网 (21)系统设计体现集散式的控制方式 (22)4.3控制中心 (22)4.4IP现场控制器(IPDDC) (23)4.4现场末端设备 (23)5系统软硬件功能说明 (23)5.1系统硬件的功能说明 (24)5.2系统软件的功能说明 (30)5.1.1SmartStruxure工作站 (30)5.1.2企业服务器ES (41)5.1.3报表服务器 (44)概述本方案针对XXXX项目的楼宇自动控制系统(BAS)而进行设计,采用施耐德楼宇自控系统。
根据该项目的特点,我们将利用BA系统对建筑物内的冷热源系统设备、空调及排风系统设备、扶梯系统设备、给排水系统设备实行全时间的控制和管理,并将冷水机组、变配电系统与多联机系统通过通讯网关进行集成,以实现二次监测。
系统收集、记录、保存有关系统的重要信息及数据,作到一体化管理,达到提高运行效率、保证办公环境需要、节省能源、节省人力的效果,最大限度安全延长设备寿命的目的。
现代建筑几乎都是全封闭或半封闭式,楼内空气完全依靠空调系统进行输送新风或循环处理,长期处于空调间内的人员完全依赖空调系统获得良好的环境。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空调系统的运行不尽人意,产生诸多问题,例如人们长期待在忽冷忽热空调间内容易患上空调病,还有可能加速病菌的传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方案2010年8月目录1、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简介 (3)1.1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概述 (3)1.2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总体技术和性能指标 (4)1.2.1执行国家或部颁标准 (4)1.2.2 工作环境 (5)1.2.3工作电源条件 (5)1.2.4电磁兼容性 (5)1.2.5抗干扰性能满足 (6)1.2.6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6)1.3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 (7)2、施耐德ION-Enterprise软件系统 (8)2.1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特点 (8)2.2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层次 (8)2.2.1间隔层 (8)2.2.2通讯层 (9)2.2.3监控中心层 (9)2.3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HMI界面信息 (9)2.3.1 低压配电设备监控界面 (9)2.3.2系统数据库查询界面 (10)2.3.3打印记录功能 (10)2.3.4读取各种参数界面 (11)2.4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功能 (12)2.4.1数据采集及处理功能 (12)2.4.2控制功能 (13)2.4.3显示、查询及打印功能: (13)2.4.4计算、统计、分析功能 (14)2.4.5自动报警功能 (14)2.4.6主接线图及报表的制作、编辑功能 (15)2.4.7在线维护功能 (15)2.4.8自检功能 (15)2.5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接口和应用软件 (15)2.5.1智能设备接口软件 (15)2.5.2功能完善的应用软件 (15)2.6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扩展功能 (16)2.6.1网络扩展功能 (16)2.6.2多种通讯接口 (16)2.6.3企业信息管理系统(MIS)接口 (16)3、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硬件系统 (17)3.1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监控主机配置 (17)3.2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通讯设备 (17)4.服务及质量保证体系 (19)4.1服务 (19)4.1.1现场服务 (19)4.1.2售后服务 (19)4.1.3 用户培训 (19)4.2质量保证体系 (20)1、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简介1.1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概述随着计算机技术(Computer)、网络技术(Network)、控制技术(Control)、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显示技术(Display)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广阔的工业技术领域和服务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增多。
事实上,完善的管理已经离不开状态监控和处理系统。
作为变配电管理的各类变电站,其中枢管理系统早已纳入智能化监控管理的范畴。
这类智能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既是现代化企业实施电力运行科学管理、减员增效的有力工具,也是企业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最有效手段,它不但可以减少停电范围,缩短停电时间(由原来的几天、几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甚至几十秒,采用该自动化系统后的配电系统,其可靠性可提高到99.99%)而且可以改进供电质量,改善公司企业形象,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若用人工值班,通过电话联系或人工巡视,工作量大,速度也很慢。
但是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监测、管理,能迅速发现故障,使设备按最佳工况运行,实现遥控、遥测、遥信,达到节约能源,减轻运行电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减少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供电系统安全、合理、经济运行。
施耐德ION-Enterprise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施耐德电气最新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是具有高效、安全、经济、可扩展的高、低压供配电系统微机监控系统,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面向对象的分层、分布式智能一体化结构,应用计算机控制、网络通讯等多项先进技术,将供配电系统智能型二次设备的各项功能(保护、监测、控制、通信等诸多功能)重新组合优化设计所推出的一种开放性、网络化、单元化、组态化的新一代电力监控管理系统。
系统结构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技术规范,代表了当今变电站监控系统新的潮流和趋势。
系统能够在主控室实现对各个变配电站的遥信、遥控、遥测及遥调“四遥”功能, 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具有电气参数实时监测、事故异常报警、事件记录和打印、统计报表的整理和打印、电能量成本管理和负荷监控等综合功能。
1.2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总体技术和性能指标1.2.1执行国家或部颁标准遵照执行以下电力行业的相关规程、标准和要求GB/T13729 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DL5003-91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规程DL/T 814-2002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L/T630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DL/T 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DL/T 575-1999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DL 451-1991 循环式远动规约GB50062-92 电力装置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设计规范GB-14285-93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5145-94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IEC870-5-103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DL/T587-1996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478-92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1994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的要求GB/T13850 交流电量转换为模拟量或数字信号的电测量变送器GBJ63-90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DL448-91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作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 电气安装工程高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2887-89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JGJ/T16-92 民用电气设计规范1.2.2 工作环境1、运行温度:户内安装,环境温度-25℃~+70℃;2、环境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非凝露);3、高度:海拨高度不大于4000米;4、大气压力:86~108kPa;5、温差:日气温最大变化25℃;6、抗震能力:水平加速度不大于0.4g,垂直加速度不大于0.2g;7、倾斜度:安装倾斜度不大于5°;1.2.3工作电源条件1、额定电压AC 380V/220V±10%, DC 220V±10%;2 、额定频率:50Hz;3、直流电源纹波系数<5%;4、二次回路额定参数A、PT二次交流电压:100V(线)57.5V(相);B、CT二次交流电流:5A或1A。
1.2.4电磁兼容性本系统是运行于高电压等级变电站中,由于其电磁环境非常恶劣,故设备要具备较强的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下面是对系统电磁兼容性的要求:●静电放电抗扰度:符合GB/T17626-4-2 4级●辐射电磁场抗扰度:符合GB/T17626-4-3 3级●快速瞬变电脉冲群抗扰度:符合GB/T17626-4-4 4级●冲击(浪涌)抗扰度:符合GB/T17626-4-5 3级●电磁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 符合GB/T17626-4-6 3级●工频磁场抗扰度:符合GB/T17626-4-8 4级●脉冲磁场抗扰度:符合GB/T17626-4-9 5级●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符合GB/T17626-4-10 5级●振荡波:符合GB/T17626-4-12 2级1.2.5抗干扰性能满足●IEC255-22-1 高频干扰试验标准●IEC255-22-2 静电放电干扰试验标准●IEC255-22-3 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标准●IEC255-22-4 快速瞬变干扰试验标准1.2.6系统主要性能指标●采集模拟量总量(软件系统):无限●采集开关量总量(软件系统):无限●采集脉冲量总量(软件系统):无限●输出控制量总量(软件系统):无限●输出调节量总量(软件系统):无限●广播命令:时钟对时●电流、电压误差:≤0.5%●功率、电能误差:≤1.0%●频率精度:≤0.02Hz●全系统实时数据扫描周期:≤5s●遥控接点容量: ≥AC 250V/8A●遥控遥调命令传送时间:≤10s●事件顺序记录数量(SOE):≥512条●事件顺序记录分辨率(SOE):1ms●画面调用响应时间:≤1s●事故画面推出时间:<10s●双机切换时间:≤20s●画面实时数据刷新周期:2-30s可调●重要模拟量刷新周期:<3s●次重要模拟量刷新周期:<5s●一般模拟量刷新周期:<10s●打印报表输出周期:按需整定●遥信变位传送时间:≤5s●遥信处理正确率:100%●遥控遥调正确率:100%●CPU负荷率:正常状态≤30%、事故情况下≤60%●网络负荷率:正常状态下≤25%●故障区隔离:<1min●非故障区恢复送电:<2min●系统可用率:≥99.99%●智能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00000小时●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30000小时1.3 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2、施耐德ION-Enterprise软件系统2.1施耐德ION-Enterprise系统特点施耐德ION-Enterprise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投资少、功能强、装置维护方便、扩充灵活、可靠性高等主要特点:●全简体中文操作界面,系统可靠性、运行效率高,数据共享性好;●按每个电网元件(如进线、母联、馈出变压器等)为一个对象,集测量、保护、控制、和信号为一体,通过总线连成系统,节约投资。
●系统内装置间信息的传送均为数字信号,系统抗干扰能力强。
●系统独立性强,不同电气设备均单独安装对应的智能装置,任一或局部出现故障不影响系统运行, 系统故障不影响就地单元的运行,在监控系统因故退出运行时各智能装置仍能安全、可靠独立运行;●系统为多中央处理器工作方式,每个装置都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大大减轻了主控机的处理负担。
●系统为多功能控制方式,扩充灵活,设备的运行管理十分简单,维护量少,调试简单;●具有操作员登录和管理人员登录等多种不同的权限方式,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管理和操作;●施耐德ION-Enterprise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良好的自诊断与自恢复功能,能在线诊断系统所有软件和硬件的运行工况。
单个元件的故障,不会引起整套装置的误动,也不影响其它装置和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当发现异常及故障时能及时根据故障性质自动判别是否需要闭锁有关功能或设备,并显示和打印报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