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导学案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导学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通过总结,能准确说出两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和变色规律2、能熟练说出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和相似的原因,并准确写出化学方程式3、能利用酸和碱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知识梳理㈠酸碱指示剂:石蕊和酚酞是两种常见的指示剂,它们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显示的颜色.....溶液酸(或酸性)溶液碱(或碱性)溶液试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㈡常见的酸盐酸(化学式)硫酸(化学式)物①色、味、态:①色、味、态:理②挥发性:②挥发性:性③吸水性:③溶解性:质④溶解性:浓硫酸的特性与稀释:( 1)浓硫酸具有的特性:①;②。
( 2)浓硫酸的稀释:一定要把沿着器壁慢慢注入中,并不断。
这样操作的原因是:,㈡酸的化学性质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无色酚酞溶液。
Zn + HCl=Zn+ H 2SO4=与某些金属反应Fe + HCl=Fe+ H 2SO4=Al+ HCl=Al + H 2SO4=Fe2O3+ HCl=4 Fe2O3+ H 2SO=与金属氧化物反应CaO+ HCl=4 CaO+ H 2SO=CuO+ HCl=4 CuO+ H 2SO=与某些碱反应NaOH+ HCl=NaOH + H2SO4= Ca(OH)2+ HCl=Ca(OH)2+ H 2SO4=3CaCO+ HCl=2324与某些盐反应23Na CO+ H SO=Na CO+ HCl=2243BaCl+HSO=NaHCO+ HCl=学习必备欢迎下载㈢常见的碱化学式NaOH Ca(OH)2俗称、、、物理性质与酸碱指示剂溶液使石蕊溶液变,无色酚酞溶液变。
反应化学与非金属氧化NaOH + CO =Ca(OH) + CO =222性物反应NaOH + SO=Ca(OH) + SO =222质与酸反应方程式见酸的化学性质:与碱反应与盐反应4223 NaOH+ CuSO =Ca(OH) + Na CO=制法CaO+ H2O=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故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第十章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导学案

B.6HCl+Fe2O3==2FeCl3+3H2O
C.2H2+O2 2H2O D.NaOH+HNO3==NaNO3+H2O 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C ) A. Ca(OH)2+ CO2=CaCO3↓+H2O B. CuO + 2HCl = CuCl2 + H2O C. Cu(OH)2 + H2SO4 =CuSO4+2H2O D. AgNO3 + HCl =AgCl↓+ HNO3
(二)、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盐酸 跟指示剂的作 盐酸、稀硫酸都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用 盐酸、稀硫酸都不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跟金属的反应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稀硫酸
Zn+H2SO4(稀)=ZnSO4+H2↑ Fe+H2SO4(稀)=FeSO4+H2↑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 BaCl2+H2SO4=BaSO4↓+2HCl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自主学习 1.分别在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钾溶液,会有怎样 的颜色改变? 2.一根带有红色铁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首先看到的现象是 溶液变黄色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 , 反 应 一 段 时 间 后 , 铁 钉 上 又 有 铁锈溶解 Fe2O3+6HCl=2FeCl3 ____________产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H2O 气泡 3.氢氧化钠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Fe+2HCl=FeCl2+H2↑ 密封保存:具潮解性,易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药品敞口放置质量增加且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B ) A.浓硫酸 B.固体烧碱 C.大理石 D.浓盐酸 5.酸之所以显酸性,是因为酸在水中可以解离出______,碱之所以显碱性, H+ 是因为碱在水中可以解离出______。如果将酸和碱混合在一起,那么H+ 和 OHOH—就会结合,结果会怎样呢? H2O 已知:Na+ + Cl— → NaCl,猜想:H+ + OH— → 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中和反应 演示实验【10-1】:向10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 碱 _____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____性,再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最终呈 红色 _____色,说明此时溶液不再显_____性,此时溶液显______性。 无 碱 中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导学案

樱桃园中心初中化学导学案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主备人:史庆甲审核:李继钦授课人:时间: 班级:小组:姓名:10.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Zn+H2SO4═ZnSO4+H2↑B .CaCO3+2HCl ═CaCl2+H2O+CO2↑C .Cu (OH )2+H2SO4═CuSO4+2H2OD .Cu+2HCl ═CuCl2+H2O11.下列现象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①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②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③为了使刚刷过石灰浆的墙壁尽快干燥,在室内生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反而更潮湿;④蘸过石灰水的鸡蛋更易保存.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金属都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B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原子、分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13.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A .都能与指示剂作用B .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C .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D .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1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A .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B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C .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D .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15.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 )A .内壁有CaCO3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B .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C .内壁有铜粉的试管用稀硫酸清洗D .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16.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 (1)酸和碱作用生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改良酸性土壤,可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 (3)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下列能正确反应溶液pH 变化的是;(填序号) (4)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在充满CO 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变瘪,原因是;一会儿易拉罐又鼓起,因Al 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H 2和NaAlO 2,该化学方程式为. 18.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NaOH 在生活中可用来除去油污,是因为氢氧化钠能与反应; (2)一氧化碳用于炼铁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将一包放置较长时间的食品干燥剂(生石灰)放入烧杯中,放入足量的稀盐酸,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写三个即可) 19.(2012•常州)如图是某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 (1)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其质量分数会变小,这是由于浓盐酸具有较强的______,所以浓盐酸必须密封保存; (2)将该瓶浓盐酸全部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1.8%(密度约为1.06g/mL )的盐酸,需加入水______mL (ρ水=1g/mL ); (3)含杂质40%的石灰石100g 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理论上可得到CO 2多少克?(假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课题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酸)导学案

“零作业”课堂教学之导学案课题编写人授课人课型时间第1课时常见的酸吕书生新授一、自主导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懂得实验事故的急救和处理常识。
【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徜徉书海活动探究模块(一)酸碱指示剂1、问题情境导学:(1)酸和碱是两类不同的物质,列举实验室、生活中你所知道的有酸味的物质以及哪些物质属于碱?(2)二氧化碳与水作用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还有哪些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发生变化呢?2、认识溶液的酸碱性(1)实验探究(一)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实验步骤】将8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2—3滴,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结论】食醋、盐酸属于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属于溶液。
(2)酸碱指示剂①概念: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
②变色规律: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色,遇碱溶液变成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遇碱溶液变成色。
(3)实验探究(二)自制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实验步骤】①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
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③试验指示剂在上述4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每小组可以自制1~2种指示剂)指示剂(汁液)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结论】某些植物的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
常见的酸和碱 复习课学案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对酸碱概念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对酸碱中和反应实质的探究,从微观层面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3、通过酸碱的性质学习以及应用,初步掌握认识化学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学习过程:【板块一】: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现有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其中是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硫酸,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区分?(完成学案,且说明方法和现象,并写出相应反应方程式)【小结】酸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板块二】: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定义:中和反应的实质:【能力提升】1、在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能否发生反应的试验中,小宇同学发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当向该溶液中连续滴加稀硫酸时,溶液红色又褪去。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推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填“能”或“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理由是(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原溶液中的离子有和;反应过程中增加的离子是,减少的离子是;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中剩下的离子是和;请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板块三】:中和反应的应用【跟踪练习】“五一”劳动节,小军给妈妈帮厨,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小军问妈妈这是什么物质,小军妈妈要他猜一猜。
(1)小军打开瓶盖闻了闻,初步判断为白醋。
请问小军是利用了白醋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作出的判断。
(2)为进一步判断该液体是否为白醋,小军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取少量该液体放入玻璃杯中,加入适量苏打(又名纯碱)粉末(碳酸钠),观察,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液体中可能含有离子。
请你再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说明该液体的酸碱性(参照小军的实验方案,要求有简单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现象,并得出结论)。
【课堂小结,反思整合】【能力提升】1.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⑴写出试管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导学案

复习课:常见的酸和碱复习目标:1、掌握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掌握酸的通性、碱的通性。
新课导入:1、“寻错”游戏: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错误并更正Fe2O3+HCl →FeCl2+H2O CO2+NaOH→NaCO3↓+H2ONaOH+H2SO4→NaSO4+H2O CuO+H2SO4→CuSO4+H2O2、现有H+、OH-、CO32-、SO42-、Ca2+、Na+六种离子,请写出它们所能组成的酸、碱、盐的化学式。
自我检测1 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总结:酸的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1、浓盐酸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2、浓硫酸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练习】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苯甲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B、苯甲酸不能使酚酞变色C 、苯甲酸溶液的pH>7D 、苯甲酸溶液的pH<7自我检测3 常见碱的物理性质的比较总结:碱的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1、氢氧化钠固体敞口放置质量会怎么样变化? 2、怎样鉴别NaOH 和Ca(OH)2 ?3、怎样判断NaOH 和Ca(OH)2是否变质?当堂训练:1、把纯水、稀硫酸和氢氧化钠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滴入酚酞试液 B :滴入石蕊试液 C :滴入氯化钡溶液 D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2、下列物质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 ) A :三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氧化镁 D :稀硫酸3、混有少量水蒸气的下列气体,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 ) A : CO 2 B : H 2 C : SO 2 D : HCl4、下列物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 A :浓盐酸B :固体烧碱C :大理石D :浓硫酸5.下列变化不能表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是(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C. 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红色褪去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pH<76.向装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入稀H2SO4至过量,有关溶液pH和滴入稀H2SO4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能力提升】7.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13所示。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1常见的酸和碱常见的酸(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酸碱反应的特点和应用,巩固所学内容。
2.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策略的设计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同时,注重评价学生的过程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点梳理,撰写学习心得,并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分享。
2.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查阅酸碱相关的科普资料,增强对酸碱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提醒学生做好学习总结,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同时,注重评价学生的过程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回顾和巩固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包括酸的定义、酸的通性、碱的定义、碱的通性等。
2.掌握酸碱反应的实质,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实质。
3.了解酸和碱的常见用途,能运用酸碱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4.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能够正确进行酸碱反应的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优秀9篇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优秀9篇【设计理念】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复习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酸和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问题探究法。
讨论归纳等【复习流程】一、酸和碱的概念1.酸常见酸的化学式:2.碱常见能溶于水的碱的化学式:二、酸和碱的物理性质浓硫酸浓盐酸状态气味密度打开瓶口的现象naohca(oh)2俗名颜色。
状态溶解性露置在空气中的现象三、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稀盐酸稀硫酸酸的化学性质指示剂1.使石蕊溶液变色2.使酚酞溶液变色zn+hcl-fe+h2so4-金属氧化物fe2o3+hcl-cuo+h2so4-碱fe(oh)3+hcl-cu(oh)2+h2so4-盐agno3+hcl-bacl2+h2so4-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碱的化学性质指示剂1.使石蕊溶液变色2.使酚酞溶液变色氧化物co2+naohso2+naohco2+ca(oh)2—酸naoh+hclca(oh)2+hcl—盐cuso4+naohna2co3+ca(oh)2例题: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能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四、ph应用1.溶液酸碱度测定方法在_________或___________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__________或________将被测液滴到_______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_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2.向盛有naoh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色,此时溶液的ph____,向此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溶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____性,ph____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呈____色,ph____,在整个实验中溶液发生了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白纸和几种溶液,有人用这些材料设计了一个名为“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课:常见的酸和碱
复习目标:
1、掌握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掌握酸的通性、碱的通性。
新课导入:
1、“寻错”游戏: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错误并更正
Fe2O3+HCl →FeCl2+H2O CO2+NaOH→NaCO3↓+H2O
NaOH+H2SO4→NaSO4+H2O CuO+H2SO4→CuSO4+H2O
2、现有H+、OH-、CO32-、SO42-、Ca2+、Na+六种离子,请写出它们所能组成的酸、碱、盐的化学式。
自我检测1 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总结:酸的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1、浓盐酸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苯甲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B、苯甲酸不能使酚酞变色
C 、苯甲酸溶液的pH>7
D 、苯甲酸溶液的pH<7
自我检测3 常见碱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总结:碱的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1、氢氧化钠固体敞口放置质量会怎么样变化? 2、怎样鉴别NaOH 和Ca(OH)2 ?
3、怎样判断NaOH 和Ca(OH)2是否变质?
当堂训练:
1、把纯水、稀硫酸和氢氧化钠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滴入酚酞试液 B :滴入石蕊试液 C :滴入氯化钡溶液 D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2、下列物质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 ) A :三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氧化镁 D :稀硫酸
3、混有少量水蒸气的下列气体,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 ) A : CO 2 B : H 2 C : SO 2 D : HCl
4、下列物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 A :浓盐酸
B :固体烧碱
C :大理石
D :浓硫酸
5.下列变化不能表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
C. 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红色褪去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pH<7
6.向装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入稀H2SO4至过量,有关溶液pH和滴入稀H2SO4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能力提升】
7.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13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 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 g时,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呈色。
8、用锌粒和盐酸反应制取的氢气中,常混有水蒸气和
氯化氢气体,为了除去气体杂质,可使混合气体通过右图A、B两装置,气体通过两瓶的导管顺序正确的是()
A、abcd
B、dcba
C、cdab
D、b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