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
《基础会计学》第二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的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的合计。
五,
1.简述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内容和特点。
答:
借贷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以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为检查方法的一种记账方法。
3.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因而成为复式记账、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建立的
理论依据。()
4.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都不会被打破。()
5.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是相等的()
6.所有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发生变化。()
7.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在总金额上是一种必然相等的关系。()
(5)+500万+500万累计折旧、库存商品、产成品本期发生额合计:
+540万+540万0权益类账户:
包括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期末余额73540万65540万8000万负债类账户(增加发生额在贷方,减少发生额在借方,期末有正常余额,一般在贷方):
预提费所以,资产=73540万用、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交税金、短期借款、
答:
要点:
依据相同、方向一致、金额相等、同时登记。
公式:
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所属明细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所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合计
3.简述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答: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有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前者是根据“有借必有贷,
2式为: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一般在借方收入成果类账户: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2. 一批晶体管中有个 9 个合格品和 3 个不合格品,从中任取一个安装在电子设备上。若取 出不合格品不再放回,求取得合格品前已取出的不合格品个数的分布律和分布函数。 解:
X0 1 2
3
p 3/4 9/44 9/220 1/220
⎧ 0,
x<0
F (x) = ⎪⎪⎪⎨321/ 4/ ,22,
0≤ x <1 1≤ x < 2
求: (1) 系数 A,B; (2) X 落在区间(-1,1)的概率; (3) X 的概率密度。 解:
x∈R
7. 从一批子弹中任意抽出 5 发试射,若没有一发子弹落在靶心 2 厘米以外,则接受该批子 弹。设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X(厘米)的概率密度为
f
(
x)
=
⎪⎧ ⎨
Axe−
x2
,
⎪⎩ 0,
0< x<3 其他
X
~
B
⎛ ⎜⎝
4,
1 5
⎞ ⎟⎠
, 故分布律为
P( X = k) = C4k (0.2)k (0.8)4−k , k = 0,1, 2, 3, 4
( ) (2)P X = k
=
C5k
*
C 4− 20
k
C245
k = 0,1,2,3,4
5. 临床观察表明,某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概率为 0.002。现在 900 个患者服用该药物,求至 少有3例患者出现副作用的概率.
试求:(1)系数 批子弹被接受的概率。 解:
⎧ 0,
x<0
∫ ∫ (2) F(x) =
x −∞
f
(t)dt
=
⎪⎪ ⎨ ⎪
x2 0 1 − e−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其次章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科学试验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2.实践的主体是( )A.肯定精神B.具有思维实力、从事社会实践和相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3.实践的客体是( )A.肯定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建物D.进入主体的相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4.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与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须要,则这种须要会比十所高校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A.实践是相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相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依据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A.自然界是相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相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相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相识自然的实力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料将来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创建出来。
”从相识和实践的关系看,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相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和相识互为先导C.实践高于(理论的)相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行,而且具有干脆现实性的品行D.实践与相识是合一的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相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相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相识的目的D.间接阅历毫无用处10.感性相识和理性相识的区分是( )A.感性相识是牢靠的,理性相识是不行靠的B.感性相识来源于实践,理性相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相识是对现象的相识,理性相识是对本质的相识D.感性相识来源于干脆阅历,理性相识来源于间接阅历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辩不休的唯理论和阅历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A.唯理论是正确的,阅历论是错误的B.阅历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C.唯理论和阅历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D.唯理论和阅历论都是完全错误的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特别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状况下都是肯定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分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运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阅历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仔细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仔细理具有客观标准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相识与一般相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是(A )A反映论 B实践论 C先验论 D可知论2、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B )A科学兴趣 B社会实践 C求知欲望 D好奇心3、物质生产实践主要处理(A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对抗性矛盾的关系 D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4、真理总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因而(A )A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 B真理中包含谬误的认识C谬误中包含一定的真理性认识 D谬误是真理不可摆脱的对立面5、认识的最终目的是(B )A发现真理 B改造世界 C创立科学理论 D改造客观规律6、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属于(D)观点A客观唯心论 B主观唯心论 C旧唯物论 D辩证唯物主义7、认识的本质在于( B )A主体创造 B能动反映 C社会实践 D客观存在8、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是(C)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C个别——一般——个别 D一般——个别——一般9、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说明(B )A实践对理论有决定作用 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比实践更为重要 D实践比理论重要10、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D )A本质认识 B深刻认识 C内在认识 D正确认识1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B )A人们对每一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12、人的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D)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13、“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说明( B )A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B一切从实际出发C上级的指示和决议不能成为行动的依据D没有直接经验就没有发言权14、从认识发展的规律看,“熟知”与“真知”的关系是(B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15、唯心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是( B)A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 B唯心论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C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D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16、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D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唯物论和唯心论都可以承认的观点17、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C )A科学知识 B丰富的经验 C社会实践 D人类的认识能力18、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D)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真实B感性认识是否上升到理性认识C这一认识是否反复多次D理性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19、唯物论和彻底的唯心论的认识论都是(B )A反映论 B可知论 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先验论20、假象是(C )A人们认识中发生的错觉 B从正面反映本质的现象C从反面歪曲本质的现象 D不表现本质的现象2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的含义是(D)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 B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除了实践标准还有其他标准D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决定检验理论是一个过程2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论认识论的区别是( C )A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认识发展是辩证的过程C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3、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是(C)A认识与实践 B真理与谬误 C真理与价值 D抽象与具体24、人们的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C)A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B法官审理案件 C农民播种小麦 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25、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根本原因是(D)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环境与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26、“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不以革命的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说明(C)A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 B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C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27、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D)A主体心灵的主观创造 B主体心灵对客体的直觉C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B)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29、“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的观点属于(C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30、我们看到苹果的形状和颜色,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在意识中就形成对苹果的整体感性形象。
电路原理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10 2 10
1R
Rx
r
r
Rx
Rx
7.5 7.5 ......
Rx
r
Rx
1'
3'
2'
(a)
2' (b)
1'
(a-1)
图 2.6
解:(a)设 R 和 r 为 1 级,则图题 2.6(a)为 2 级再加 Rx 。将 22 端 Rx 用始端
11 Rx 替代,则变为 4 级再加 Rx ,如此替代下去,则变为无穷级。从始端11 看等
30
40
30
40
30
40
30
40
R
R
(a 1)
(a 2)
由图(a-1)得:
R (30 40) 35 2
或由图(a-2)得
R 30 40 35 22
(b) 对图(b)电路,将 6Ω和 3Ω并联等效为 2Ω,2Ω和 2Ω并联等效为 1Ω,4Ω 和 4Ω并联等效为 2Ω,得图(b-1)所示等效电路:
Im1 20 Im2 6V m1 41 Im2 9.2V
答案 2.18
解:以节点①为参考点的各节点电压相对以节点④为参考点的节点电压降低了
U Un1 Un4 7V 。 则
Un1 0 Un2 Un2 U 5V 7V 2V Un3 Un3 U 4V 7V 3V
(1
(0.5 1) 0.5) Im1
Im1 (0.5 1) Im2 1 (0.5 1 2 1) Im2
Im3 5V 3 Im3
0
Im3 2I
由图可见,控制量和待求电流支路所在回路均只有一个回路电流经过,即
I m2 I , Im1 Ix 。这样上式可整理成
第二章 参考答案

第二章参考答案【思考题】一、资金时间价值同一般的利息率是什么关系?答:一般的利息率充分考虑了风险因素和通货膨胀因素,而表示资金时间价值的利息率则是指在无通货膨胀、无风险情况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二、对资金时间价值产生的原因通常有哪些解释?其真正的来源是什么?答:对资金时间价值产生的原因通常的解释有:其一,货币时间价值是人们认知心理的反映,认为现在单位资金价值要高于未来单位资金的价值;其二,资金时间价值是资源稀缺性的体现。
其三,资金时间价值是对机会成本的补偿。
因资金持有者的“放弃”而得到好处的人就应该做出相应的补偿,资金的时间价值就可以看出是对放弃流动偏好或者当前消费所产生的机会成本的补偿。
资金时间价值真正的来源是工人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使用者支付给资本所有者以利息,实质上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再分配。
三、对单一项目进行取舍与否的决策,计算其风险价值的基本步骤有哪些?答:基本步骤如下:1.计算预期收益;2.计算收益标准差;3.计算收益标准差率;4.计算应得风险收益率;5.计算预测投资收益率和预测风险收益率;6.比较预测风险收益率和应得风险收益率,进行方案取舍。
四、后付年金和先付年金终值和现值之间有怎样的关联?答:n期后付年金和n期先付年金,两者付款期数相同,但先付年金终值比后付年金终值多一个计息期;n期后付年金和n期先付年金,两者付款期数相同,但先付年金现值比后付年金现值少一个贴现期。
【练习题】一、名词解释:资金时间价值资金风险价值年金风险性投资决策答:资金时间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周转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增值。
资金风险价值——资金风险价值是指由于冒险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
年金——年金是指在一定期限内等额定期的系列收付款项。
风险性投资决策——是指各个因素的未来情况不能完全确定,但未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为已知的投资决策。
二、选择题(1-5为单项选择,6-9为多项选择)1.年金的收付款方式有多种,其中每期期末收付款的年金是( A )A.普通年金B.预付年金C.延期年金D.永续年金2.下面有关资金时间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是资金周转使用后的增值额B.资金时间价值是推迟消费所获得的报酬C.资金时间价值只能用绝对数来表示D.资金时间价值的量无法进行计量3.下列可用于衡量投资风险程度的指标是( C )A.概率B.预期收益C.标准离差率D.风险价值系数4.用于比较预期收益不同的投资项目风险程度的指标是( A )A.标准离差率B.标准离差C.预期收益的概率D.预期收益5.在下列各项年金中,无法计算出确切终值的是( D )A.后付年金B.先付年金C.递延年金D.永续年金6.年金是指一定期间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通常采取年金形式的有( A C)A.保险金B.普通股股息C.租金 D.税金E.利润7.关于投资风险价值,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C D E )A.投资风险价值有风险收益额和风险收益率两种表示方法B.风险收益额是投资者进行投资所获得的投资收益总额C.风险收益率是风险收益额与投资额的比率D.在实际工作中,投资风险价值通常以风险收益率进行计量E.一般来说,风险越大,获得的风险价值应该越高8.风险价值系数的确定方法包括( B C D )A.根据市场平均利润率确定B.由企业领导或有关专家确定C.根据以往同类项目的有关数据确定D.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确定E.根据投资人要求的最低报酬率确定9.下列关于年金的表述正确的有(C D E )A.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发生的系列收付款项B.年金是指一定时期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C.普通年金是指一定时期每期期末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D.先付年金是指一定时期每期期初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E.递延年金是指最初若干期没有收付款项,随后若干期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技能训练】一、向银行存入本金1000元,年利率为6%,则5年后的终值为多少?(分别用单利和复利计算)答:用单利计算有:F=P ×(1+i×n)=1000×(1+6%×5)=1300(元)用复利计算有:F=P ×(1+i) n =P ×(F/P ,6%,5)=1000×1.338=1338 (元)二、某人在5年后需要使用一笔20 000元资金,银行利率为8%,则现在应该一次存入本金多少钱?(分别用单利和复利计算)答:用单利计算有:11P F i n =⨯+⨯=20000×118%5+⨯=14286(元) 用复利计算有:1(1)nP F i =⨯+= F ×(P / F ,8%,5) =20000×0.681=13620 (元) 三、存入银行10 000元,年利率为10%,按季复利计息,存款期限2年,试计算: 1.两年后的本利和; 2.计算其实际利率。
(完整版)计算机控制技术第二章习题答案整理及详解(.04.26修改版SK)

be i ng 第2章 习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接口、接口技术和过程通道?答:接口是计算机与外设交换信息的桥梁,包括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
接口技术是研究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如何减缓信息的技术。
过程通道是计算机与生产过程之间的信息传送和转换的连接通道。
2.采用74LS244和74LS273与PC/ISA 总线工业控制机接口,设计8路数字量(开关量)输入接口和8路数字量(开关量)输出接口,请画出接口电路原理图,并分别编写数字量输入和数字量输出程序。
答:数字量输入接口设片选端口地址为port MOV DX,portMOV DPTR,PORTMOVX A,@DPTRINAL,DX74LS244PC 总线*IOR(*RD)_数字量输出接口MOV AL,DATA MOV A,DATAMOV DX ,port MOV DPTR,PORT OUTDX,ALMOVX @DPTR,A3.用8位A/D 转换器ADC0809与8051单片机实现8路模拟量采集。
请画出接口原理图,并设计出8路模拟量的数据采集程序。
输出信号PC 总线(*WR)程序:ORG 0000HMOV R0,#30H ;数据区起始地址存在R0MOV R6,#08H ;通道数送R6MOV IE,#84H ;开中断SETB IT1 ;外中断请求信号为下跳沿触发方式MOV R1,#0F0H ;送端口地址到R1NEXT:MOVX @R1,A ;启动A/D转换LOOP:SJMP LOOPINC R0INC R1DJNZ R6,NEXT ;8路采样未接受,则转NEXTCLR EX1 ;8路采样结束,关中断END中断服务程序:ORG 0003H ;外中断1的入口地址AJMP 1000H ;转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ORG 1000HMOVX A,@R1 ;读入A/D转换数据MOV @R0,A ;将转换的数据存入数据区RETI ;中断返回ORG 0000HMOV R1,#30HMOV R2,#0F0HA1: MOV DPTR, R2MOVX @DPTR, ALOOP: JNB P3.2 , LOOPMOVX A, @DPTRMOV @R1,AINC R2INC R1CJNE R2, 0F7H, A1END4.用12位A/D 转换器AD574与PC/ISA 总线工业控制机接口,实现模拟量采集。
《信号与系统分析基础》第二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6 试求下列各函数1()f t 与2()f t 之卷积。
121212(-)01(1) ()() ()() (0) ()()()(-) ()(-)11(1) 0(2) ()t tt t tt t f t u t f t e u t f t f t f f t d u eu t d e e d e e e t f t ααταατααταατττττττααδ-+∞-∞+∞---∞--==>*===⋅=⋅=-≥=⎰⎰⎰,解:,2121212() ()cos(45)()()()cos[()45] cos(45)(3) ()(1)[()(1)] ()(1)(2) ()()t f t t f t f t t d t f t t u t u t f t u t u t f t f t ωδτωττω+∞-∞=+*=-+=+=+--=---*⎰,解:,解:ττ222221211211()(-1)(-1)-2(-2)(-2)(-1)(-1)-(-2)(-2)2211-(-2)(-2)(-3)(-3)-(-2)(-2)(-3)(-3)22()*()()1,()0123, (1-)(1)21(1)--(12ttf t t u t t u t t u t t u t t u t t u t t u t t u t f t f t f t t f t t t dt t ft t t t τττ=+++=<=<<+=+-=++⎰222-112222212111)-222123, (1-)(1)-221()2(1)-2(1-)(-1)211121---152223, ()*()0.t t t t t t d t f t t t t t t t t t t t f t f t ττττ-+=<<+=+=+++=+++=++>=⎰121221--(4) cos , (1)-(-1)()*()()(-) [(1)-(-1)][cos(-)] cos[(1)]-cos[(-1)]f t t f t t t f t f t f f t d t t t d t t ωδδτττδδωττωω+∞∞+∞∞==+==+⋅=+⎰⎰ -212-212--2-220(5) ()(), ()sin ()()()*()()sin(-)(-) sin(-)sin t t ttt tf t e u t f t t u t f t f t f t e u t u t d e t d ee d τττττττττ+∞∞==⋅==⋅⋅⋅=⋅=⋅⎰⎰⎰-12-(-)--0022-(-)-33-2-3(6) ()2[()-(-3)], ()4()-(-2)0, ()0.02,()2488-825, 88()8(-)5, ()0.t tt t t tt t t t t f t e u t u t f t u t u t t f t t f t e d e e e t ft ed ef t e e e t f t ττττττ-==<=<<==⋅=<<===>=⎰⎰2-8 求阶跃响应为32()(21)()t t s t e e u t --=-+的LTI (线性时不变)系统对输入()()t x t e u t =的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 1、 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A、B两极板上电荷的面密度分别为σ和-σ。设P为两板间任一点,略去边缘效应,求:
(1) A板上的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A; (2) B板上的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B; (3) A、B两板上的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 (4) 若把B板拿走,A板上电荷分布如何?A板上的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多少?
解:略去边缘效应,两极板上的电荷是均匀分布的电荷,两极板间的电场是均匀电场。由对称性和高斯定理可得
(1)A板上的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 eEA02(A板法线方向上的单位矢量,指向B板); (2) B板上的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 eEB02
(3) A、B两板上的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EEEBA0 (4) B板拿走后,A板上电荷将均匀分布在两个表面上,面电荷密度减小为一半。在P点产生的场强为两个表面上电荷产生场强的叠加,eEA02
※2、证明:对于两个无限大的平行平面带电导体板来说, (1) 相向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 (2) 相背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同。 (3) 若左导体板带电+3微库/米2,右导体板带电+7微库/米2,求四个表面上的电荷。
解:由对称性可知,在每个面上,电荷必定都是均匀分布的,在两板间和两板外的电场必定都是均匀电场,电场强度的方向都与板面垂直。
(1) 作柱形高斯面如图所示,由高斯定理得
++++++++
- - - -
- - - - -
σ -σ A P B
1 2 3 4 1 2 3 4 σ1 σ2σ3 σ4 32320
)(10SSdE
S
(2) 根据无限大带电平面均匀电荷产生电场强度的公式和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导体内任一点P的电场强度为
4143210040302010)(21)(2)(2)(22eeeeeEP
(3) 应用前述结果及电荷守恒定律
SQSQ)()(4322114132
解得:2214122132/521/221mCSQQmCSQQ
由此可知,当Q1=Q2时,相向的两面上无电荷分布,相背的两面上电荷等量同号; 当Q1=-Q2时,相背的两面上无电荷分布,相向的两面上电荷等量异号。 3、两平行金属板分别带有等量的正负电荷。两板的电位差为120V,两板的面积都是3.6cm2,两板相距1.6mm。略去边缘效应,求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和各板上所带的电量。
解:(1)两板间电场看作均匀电场,两板的电势差为
)/(105.74mVdUUEEdldEUU
电场强度的方向由电势高的板指向电势低的板。 (2)利用上题结果,相背的两面上没有电荷,相向的两面上电荷面密度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板上的电量为CESSQ100104.2
※4、两块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的金属板a和b,相距5.0mm,两板的面积均为150 cm2,电量的大小都是2.66×10-8C,a板带正电并接地(接地与否对a板的有何影响?)。以地的电位为零,并略去边缘效应,问:
(1) b板的电位是多少? (2) a、b间离a板1.0mm处的电位是多少? 解:a、b两板上的电荷都均匀分布在相向的两面上, (1) 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为 1 2 3 4
σ1 σ2σ3 σ4
a b eSQeE00 b板的电位为 babaabVSQlEdlldEUU30100.10 (2) 两板之间离a板1.0mm处的电位是 42.010PPPbbaalUEdlEdlUVl
※5、三平行金属板A、B和C,面积都是200 cm2,AB相距4.0mm,AC相距2.0mm,BC两板都接地。如果使A板带正电3.0×10-7C,在略去边缘效应时,问B板和C板上感应电荷各是多少?以地的电位为零,问A板的电位是多少?
解:(1)BC两板都接地,故两板上只有向着A的一面有感应电荷。 由对称性和高斯定理得
00007700三块板上电荷量的关系为由高斯定理得间的电场强度为间的电场强度为()联立解得1.010,2.010CACBABBCABACBCAABABACACCBABABACACABCBACBCQQQABEeACEedUUddQQdQCQC
(2)A板的电位为 VdSQddEUABBABBABABA300103.2
注:A是一个等势体 ※6、点电荷q处在导体球壳的中心,壳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求场强和电位的分布,并画出E—r和U—r曲线。
解:(1)由高斯定理得场强的分布为
C A B 2mm 4mm 2020404rqEErqE 2211RrRrRRr (2)电位分布为 rqEldEURqldEURRrqldEUrrr032022101441114 2211RrRrRRr
(3)E—r和U—r曲线如图所示
7、在上题中,若q=4.0×10-10C,R1=2cm,R2=3cm,求: (1) 导体球壳的电位; (2) 离球心r=1cm处的电位; (3) 把点电荷移开球心1cm,求导体球壳的电位。 解:(1)导体球壳的电位为 VRqldEUR1204202
(2)离球心为r处的电位为 VRqRrqldEldEURRr3004)11(4201021
(3)导体球壳的电位取决于球壳外表面电荷分布所激发的电场,与点电荷在球壳内的位置无关。因此导体球壳电位仍为300V。
※8、半径为R1的导体球带有电量q,球外有一个内、外半径分别R2、R3的同心导体球壳,壳上带有电荷Q。
(1) 求两球的电位U1和U2;
R1 R2
q
E r R1 R2
U r R1 R2 (2) 两球的电位差△U; (3) 以导线把球和壳连在一起后,U1、U2和△U分别是多少? (4) 在情形(1)、(2)中,若外球接地,U1、U2和△U分别是多少? (5) 设外球离地面很远,若内球接地,情况如何? 解:(1)由对称性和高斯定理求得,各区域的电场强度和电位分别为
32032212014040RrrQqERrRERrRrqERrE )(4)(4)(141114)(141114304323032130320213032101RrrQqldEURrRRQqldEURrRRQRRrqldEURrRQRRRqldEUrrrr外球电位内球电位
(2)两球的电位差为 21011421RRqldEURR (3)以导线连接内外球,所有电荷将分布于球壳的外表面上, 0430URQqUU外内 (4)若外球接地,则情形(1)(2)中球壳内表面带电-q,外表面不带电
21022101114011421RRqUURRqldEURR外球电位内球电位
(5)内球电位为零。设其上所带电量为q′, 31322121023132212102023132212132101)(41)(414104112121RRRRRRRRQUURRRRRRRRQdrrqldEURRRRRRRQRqRQqRqRqldEURRRRR外球电位内球电位
R2 R3 q Q R1
R1 R2 R3
E r r R1 R2 R3
U 10、 设范德格喇夫起电机的球壳与传送带上喷射电荷的尖针之间的电位差为3.0×106V,如果传送带迁移电荷到球壳上的速率为3.0×10-3C/s,则在仅考虑电力的情况下,必须用多大的功率来开动传送带?
解:开动传送带的功率至少应等于迁移电荷作功的功率
9000AqUNWtt 11、 德格喇夫起电机的球壳直径为1m。空气的击穿场强为30KV/cm。这起电机最多能达到多高的电位?
解:对空间任一点P,球壳所带电荷产生的电场的场强和电位分别为
VERUrEUrqUrqE6max020105.14141 12、 同轴传输线是由两个很长且彼此绝缘的同轴金属直圆柱体构成。设内圆柱体的电位为U1,半径为R1,外圆柱体的电位为U2,内半径为R2,求其间离轴为r处(R1电位。
解:由高斯定理可解得内圆柱体和外圆柱体之间的电场强度为 rerE02
设r处的电位为U,则101ln21RrldEUUrR
)/ln()/ln()(ln2ln2ln2121211101122101202121RRRrUUURrUURRUURRldEUURR
注:学习处理方法 13、 同轴传输线是由两个很长且彼此绝缘的同轴金属直圆柱体构成。设内圆柱体的半径为R1,外圆柱体的内半径为R2,两圆柱体的电位差为U。求其间离轴为r1和r2处(R1的电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