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临床标记物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标记物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标记物临床意义
免疫组化染色技术(IHC)
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显色剂显色反应,对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进行定位和 定性分析。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直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免疫组化技术。
04
免疫组化标记物的临床意03
肿瘤分类
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特定 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 肿瘤的性质和来源,为后 续治疗提供依据。
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标记 物临床意义
目录
• 肿瘤标志物概述 •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 免疫组化标记物概述 • 免疫组化标记物的临床意义 • 肿瘤标志物与免疫组化标记物的
比较与展望
01
肿瘤标志物概述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 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宿 主对肿瘤反应而产生的,反映肿瘤存 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
等。
免疫组化标记物的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酶催化底物显色反应,对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进行定 量分析。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操作繁琐,不适合临床快速检测。
免疫荧光技术(IF)
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荧光物质标记抗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或细胞内的 抗原分布情况。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但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特殊设备 。
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
01
肿瘤标志物在肿瘤发生早期即可出现异常升高,通过检测肿瘤
标志物有助于发现早期肿瘤,提高治愈率。
辅助影像学检查提高诊断准确性
02
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辅助影像学检查,提高对肿瘤的定位、定
性及分期诊断的准确性。
鉴别良恶性肿瘤
03
一些肿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助于鉴别良恶

肿瘤标记物的意义与临床应用

肿瘤标记物的意义与临床应用

肿瘤标记物的意义与临床应用一、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标记物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测手段,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评估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判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肿瘤标记物的意义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二、肿瘤标记物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肿瘤标记物是指在体内或体外能被检测到并显示出与某种特定类型癌症有关联的一种物质。

2. 分类:根据来源和性质上可以分为蛋白质类、糖类、核酸类等多种类型。

三、肿瘤标记物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1. 乳腺癌早期诊断:CA15-3, CA27.29等肿瘤标记物可辅助乳腺癌早期筛查,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相结合提高诊断准确率。

2. 食管癌早期诊断:CEA, SCCA等肿瘤标记物被广泛应用于食管癌早期筛查和诊断。

3. 前列腺癌早期诊断: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通过检测血清中的PSA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

四、肿瘤标记物在治疗评估中的应用1. 肝癌治疗评估:AFP是肝细胞癌最常见的标志物,在肝癌术前和术后的监测中有重要意义。

2. 白血病治疗评估: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等指标与白血病治疗效果密切相关,能及时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

五、肿瘤标记物在预后判断中的应用1. 结直肠癌预后判断:CEA作为结直肠癌常用的预后指标之一,可通过检测其水平来实现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价。

2. 鼻咽癌预后判断:EBV-DNA在鼻咽癌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水平与患者生存率存在密切关系。

六、肿瘤标记物在监测复发及转移中的应用1. 卵巢癌复发监测:CA125和HE4作为早期检测卵巢癌复发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2. 骨转移监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常与骨转移程度相关,可帮助临床医生了解病情。

七、肿瘤标记物存在的局限性和挑战1. 特异性不足:一些肿瘤标记物具有低特异性,容易被其他疾病干扰,导致误诊、漏诊的风险增加。

2. 敏感性较低:部分肿瘤早期,其相关标记物在血液很难检出,使得早期诊断面临困境。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tumor marker,TM)是指肿瘤组织产生的可以反映肿瘤自身存在的化学物质,又称肿瘤标记物。

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

它们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的含量,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

理想的肿瘤标记应该是肿瘤组织所特有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中。

肿瘤标志一般是指肿瘤组织和相应的正常组织相比,增高特别明显而有显著意义的化学成分。

肿瘤标志物主要是指癌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或是宿主对体内新生物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

这些物质有的不存在于正常人体内只见于胚胎中,有的在肿瘤病人体内含量超过正常人体内含量。

通过测定其存在或含量可辅助诊断肿瘤、分析病程、指导治疗、监测复发或转移、判断预后,这类TM称为体液TM。

常用肿瘤标志介绍血清肿瘤标志物:胚胎性抗原(AFP、CEA);糖蛋白抗原:(CA15-3、CA125、CA19-9、CA50、CA24-2、CA72-4)它是由于细胞膜成分异常糖基化而形成的抗原;蛋白质抗原:(NMP22、细胞角蛋白19);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酶类(NSE);激素(HCG)。

血清肿瘤标志物:胚胎性抗原细胞肿瘤标志物:分化标志、增殖标志、转移潜在性标志、癌基因及抗癌基因等。

常见的体检项目可分为如下几种:血清癌胚抗原(CEA):正常值小于等于3.45微克/升。

最初在结肠癌患者中发现CEA升高,后来发现,在胃癌、尿道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膀胱癌和宫颈癌患者中,有30%的患者血CEA升高。

甲胎蛋白(AFP):AFP是最早发现的肿瘤标志物,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检查项目,约87%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高达20微克/升以上。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正常值小于4微克/升,在前列腺癌中阳性率高达30%—86%,其升高水平与肿瘤体积密切相关。

肿瘤标志物检测及临床意义【26页】

肿瘤标志物检测及临床意义【26页】
(4)女性乳腺癌部分患者也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A阳性。
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specificenolase NSE )
NSE的分子量为78KD。
NSE是神经母细胞瘤和小细胞肺癌的标记物。
NSE也存在于正常红细胞中,标本溶血会影响 结果。
β-HCG human chorionic gonagotropin
肿瘤相关抗原(TAA)
(3)β-hCG在胰腺癌、胃癌、小肠癌、结肠癌、肝癌、支气管癌、乳腺癌、睾丸癌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各慢性炎症和慢性病患者; 可被单克隆抗体OC125结合的一种糖蛋白。 2%,其他妇科肿瘤43%。
既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 (3)肝脏、胃肠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疾病,阳性率一般低于10%。
由此可见早发现、早诊断是治愈癌 症的关键
几种常见肿瘤的死亡率
45 40 35 30 25 22.19 20 15 10
5 0
肝癌
19.94
胃癌
42.08
9.06
食道癌
肺癌
4.32
11.19
乳癌
结结//直直肠肠癌癌
------Annals of National Health Statistics, 2000`
临床意义: 2%,其他妇科肿瘤43%。
肿瘤高危人群的定期筛查,高危人群包括:45岁以上人群;
应(该3)在β该-hC肿(G瘤在1的胰)大腺多乳癌数、腺患胃者癌癌中、检小患测肠者出癌来、常结肠有癌C、A肝癌1、5-支3气升管高癌、,乳腺但癌在、睾乳丸癌腺也癌有不的同程初度的期阳敏性率感。性较低, Pβ-SHAC为G前hu列约m腺an为特ch异o6r性io0n抗%ic原go,,na由g转o前tro列p移i腺n 上性皮乳细胞腺合成癌分泌阳至性精液率中,可是达精浆8的0主%要。成分C之A一。15-3可以作为原发性 各种恶性肿乳瘤腺,如癌白血的病辅、淋助巴瘤诊、胰断腺指、肺标或肝,脏的也实可体肿以瘤及作乳为腺癌手复发术转移后时随,血访清铁,蛋白监(测Seru肿m F瘤errit复in,SF发)含、量明显升高 。(1)PSA转是前移列腺的癌指标志标物。。

常见肿瘤标记物意义

常见肿瘤标记物意义

1.甲胎蛋白(AFP)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AFP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

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

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值应降至2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提示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

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一般低于350-400ng/ml。

妇产科的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AFP也会明显升高。

AFP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HBsAg携带者。

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AFP升高现象。

孕妇血清或羊水AFP升高提示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atresia或多胎,AFP降低(结合孕妇年龄)提示未出生的婴儿有Down’s综合征的危险性。

正常参考值:0~15 ng/ml2.癌胚抗原(CEA)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CEA很难测出。

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肝癌(62-75%)、乳腺癌(40-68%)、泌尿系癌肿(31-46%)。

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CEA的阳性检测率更高,因为这些肿瘤“浸泡液”中的CEA可先于血中存在。

CEA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当发生肝转移时,CEA的升高尤为明显。

CEA测定主要用于指导各种肿瘤的治疗及随访,对肿瘤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CEA浓度进行连续观察,能对病情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依据。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是指通过检测人体内血液、尿液、组织等生物样本,或者通过影像学等检查方法,能够反映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效果等信息的一种生物标记物。

以下是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以及它们的主要临床意义。

1.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最早被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广泛用于胃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监测。

CEA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恶性肿瘤,但不能作为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是前列腺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诊断和监测。

PSA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前列腺癌的标志,但也可能出现在前列腺炎症或增生等非恶性病变中。

3.癌抗原125(CA125)CA125是卵巢上皮癌的标志物,也可用于盆腔炎症、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的诊断。

CA125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卵巢癌,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妇科疾病中。

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是神经内分泌细胞特异性产物,常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如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的诊断和监测。

NSE的升高可以作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标志物。

5.甲胎蛋白(AFP)AFP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广泛应用于肝细胞癌和性器官畸胎瘤等恶性肿瘤的筛查和诊断。

AFP水平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细胞癌或睾丸畸胎瘤,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非恶性病变中。

6.鳞状细胞癌抗原(SCC)7.碱性磷酸酶(ALP)ALP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上的酶,在骨肿瘤(如骨转移)、肝细胞癌等疾病中常常升高。

ALP水平的变化可以用于肿瘤的监测和评估骨转移的情况。

除了以上列举的肿瘤标志物,还有许多其他的肿瘤标志物,如甲功、钙离子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等。

这些标志物的升高或降低与相应肿瘤类型有关,早期发现和监测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然而,肿瘤标志物的结果并不是100%准确,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肿瘤标志物检查和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查和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查及意义肿瘤标志物是指癌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或是患者对自身体内癌变细胞发生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

这些物质,有的是不存在于正常人体内,只见于胚胎时期;有的是存在于正常人体内但含量微弱,患癌症时才超过正常值。

通过对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以早期预警或辅助诊断、分析病程、指导治疗、监测复发或转移、判断预后等。

1、甲胎蛋白(AFP):在胎儿时期存在,出生后下降,正常人<5微克/升,肝细胞发生癌变后明显升高,是诊断肝癌的常用指标。

一般来说,AFP>500微克/升L时,其诊断肝癌的阳性率可以达到70%~90%,特异性较好。

(主要看肝癌)2、癌胚抗原(CEA):存在于胚胎胃肠黏膜上皮细胞和一些恶性组织的细胞表面,正常人血清值<30微克/升(不同实验室正常值有差别),CEA升高主要见于(结肠癌),但也见于胰腺癌、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以及某些非癌患者,因此,CEA作为诊断意义并不大,但作为已经明确诊断癌症技术资料专业整理并进行手术等治疗后,定期进行检测(2~4周1次),可以帮助分析疗效、判断预后、预测复发已经是否转移有价值。

3、CA19-9:是一种神经节苷酯,没有器官特异性,在多种腺癌中升高,如胰腺癌、肺癌、结肠癌、胃癌,其中以胰腺、胃、胆管癌的敏感性较高,(是胰腺癌的较可靠标志)。

CA19-9测定有助于判断预后,其复发和转移的预测往往先于放射线检查发现。

CA19-9与CEA联合检测鉴别胆结石和胆囊癌,还可以提高对胃癌筛选普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4、CA12-5:正常胎儿和成人卵巢细胞不表达CA12-5抗原,卵巢癌上皮细胞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不高,因为它也存在于乳腺、肺、良性和恶性渗出液中。

CA12-5与肿瘤复发有关,因此,有助于随访病情,而且它是第二次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主要看卵巢癌)5、CA24-2:在正常的胰腺、结肠黏膜中存在,但很微弱。

在胰腺癌和结肠癌中升高,对胰腺癌的诊断的阳性率高达74%~79%。

肿瘤标志物检测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测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
ELISA法可用血清、含EDTA、柠檬酸或肝素 的血浆标本,待测标本不可用NaN3防腐,检 测前应充分离心标本。 ECLIA(电化学发光法)对于接受高剂量生物 素(>5mg/d)治疗的患者,必须在末次生物 素治疗8小时后才能采血;检测结果不受类风 湿因子影响(RF<1500IU/ml)。
甲胎蛋白
CA15-3
CA15-3血清增高亦可见于肺癌、卵巢癌、结肠癌、 肝癌等其它恶性肿瘤。某些良性乳腺疾病,卵巢 疾病等非恶性肿瘤疾病亦可引起CA15-3水平的增 高。
CA242
CA242(carbohydrate anigen 242)水平在正常人和良性肿瘤患者中很低,但在消化道等多 种器官恶性肿瘤患者中CA242的水平很高,特别是胰腺癌、结直肠肿瘤中呈高表达,因 此对胰腺和结直肠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是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第三代肿瘤标志 物。
甲胎蛋白
AFP-L3(甲胎蛋白异质体,alpha-fetoprotein variant),亲和交叉免疫电泳法亲和电 泳免疫印迹法均要求待测血清或其他体液避免溶血、脂血或微生物污染,亲和吸附离心 管法血清要求清亮。
甲胎蛋白
AFP-L3在HCC诊断中特异性高于AFP,但敏感性 与总AFP无明显差异;与其他指标如AFP、
癌胚抗原
良性肿瘤、炎症和退行性疾病(例如胆汁淤积、结肠息肉、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慢性肝 炎、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肺气肿)CEA含量会轻度或中度上升,但通常 不超过10ng/ml。吸烟者中约有30%CEA大于5ng/ml。CEA可作为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诊断依据。
癌胚抗原
CEA测定主要用于指导肿瘤治疗及随访。能对病情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依 据。CEA的检测对肿瘤术后复发的敏感度极高,可达80%以上,往往早于临床、病理检 查及X线检查半年。CEA正常不能排除恶性肿瘤疾病存在的可能。与CEA发生反应的抗 体与胎粪抗原(NCA2)也能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种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速查表
1 、甲胎蛋白(AFP)
AFP是肝细胞和生殖细胞肿瘤的标志物,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的一种指标。

AFP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癌,但未发现与肿瘤大小、恶性程度有相关。

AFP中度升高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等。

AFP可用于肝癌的诊断、疗效预后监测,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AFP还有助于睾丸癌、胃癌、卵巢癌、胚胎性瘤的鉴别诊断。

2 、癌胚抗原(CEA)
CEA是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胆道肿瘤等诊断和治疗的指标,有助于检测肿瘤的复发,判断预后。

3 、糖类抗原CA125
CA125是上皮性卵巢癌的主要标记物,常用于监控已诊断为卵巢癌的患者,检测治疗效果及预后。

CA125升高还可见于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等。

4 、糖类抗原CA153
CA153是检测乳腺癌患者特别是癌转移情况的重要指标,水平异常升高提示乳腺癌的局部或全身复发。

CA153在肺癌、卵巢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均可升高
5、糖类抗原CA724
CA724升高可见于胃肠道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肝硬化、肺病、卵巢良性疾病等。

6 、糖类抗原CA199
CA199是胰腺癌敏感标志物,有助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

部分卵巢癌、淋巴瘤、肺癌、胃癌、食道癌和乳腺癌患者CA199也升高。

7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NSE是监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

神经母细胞瘤、支气管癌、精原细胞瘤、良性肺病和中枢系统疾病,NSE也可升高。

8、非小细胞肺癌抗原(Cyfra21-1)
Cyfra21-1是非小细胞肺癌最有价值的血清肿瘤标记物,尤其对肺鳞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监测有重要意义。

Cyfra21-1在恶性胸水、间皮瘤、横纹肌浸润性膀胱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高。

9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
SCC用于子宫颈癌、肺鳞癌、食道癌、肛门、皮肤、口腔癌等鳞状上皮细胞癌的诊断监测。

10、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二项(tPSA、fPSA)
PSA是前列腺疾病的最佳标志物,tPSA升高一般提示前列腺存在病变(前列腺炎、良性增生或癌症等)。

血清tPSA测定有时不能明确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增生,f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t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得出的fPSA/tPSA比值,有利于两者的鉴别。

前列腺癌患者的fPSA/tPSA 比值明显降低,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的fPSA显著增高。

11 、β2微球蛋白(β2-MG)
β2-MG与骨髓瘤、恶性血液病(慢粒、淋巴瘤)和多种实体肿瘤(胆管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道癌、肺癌、膀胱癌相关。

某些非肿瘤疾病(肾脏疾病、肝炎肝硬化、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增高。

1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
可用于早孕、异常妊娠、葡萄胎、绒癌、睾丸肿瘤等诊断,监护先兆流产,人流效果判断。

13 、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
TSGF是广谱肿瘤相关物质,通过定量分析,能检测多种早期肿瘤(如腺癌、鳞癌、胶质瘤等)。

但部分急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等疾病可产生交叉反应,引起假阳性。

晚期癌症患者TSGF值可能低于临界值(64u/ml),因此TSGF阳性人群需要跟踪复检,对于持续阳性者应引起高度重视。

14 、T淋巴细胞r DNA转录活性分析(Ag-NORs)
Ag-NORs反映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各种因素引起的T细胞免疫活性低下群体对肿瘤的易感性明显增加。

Ag-NORs可用于肿瘤高危人群筛查,协助制定治疗方案,监测放化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转移复发监测。

15、人乳头瘤病毒(HPV)
HPV检测采用HC2基因杂交信号放大技术,又称二代杂交捕获试验,可一次性精确地检出13种高危型HPV病毒亚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这13种病毒亚型就是引起宫颈癌的直接病因,HPV阴性者几乎不会发生宫颈癌。

宫颈分泌物HPV DNA检测用于子宫颈癌筛查,高危型HPV阳性而细胞学涂片正常的妇女,10%会在四年内发展成CIN Ⅲ,HPV的阴性预测值为99.9%,可将筛查间隔延长至5年一次。

HPV检测通过排除可疑的或低度病变,从而提高诊断的可信度,降低漏诊率。

HPV检测还可预测病变恶化或术后复发的风险,有效指导术后追踪。

16、铁蛋白(SF)
SF升高的肿瘤可见于AFP阴性或低值的肝癌、已发生转移的胃癌、肠癌、食管癌、鼻咽癌、白血病缓解期等。

17 、生长激素(HGH)
HGH升高可见于垂体肿瘤、支气管癌、肢端肥大症、肾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