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提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三 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三 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

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

1L=1dm3 1mL=1cm3
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m/V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即:热胀冷缩,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密度变小。

2、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1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固体、液体质量减少或增加时他们的密度也发生变化吗?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知识点21.质量定义: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同m表示。

单位:千克(kg),常用的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t=1000kg1kg=1000g1g=1000mg理解:质量的大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

注意:宇航员到月球上质量是不变的,因为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

2.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说明:⑴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范围;⑵要用镊子向天平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材梳理1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材梳理1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升华一、测量物质的密度1.密度测量的意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以用密度鉴别物质,所以我们要学习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

2.密度测量的原理 根据密度公式Vm = ,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就能将物质的密度计算出来。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的实验器材根据密度的公式,要测量密度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质量和体积,相应的器材是天平和刻度尺(或量筒)。

但刻度尺的使用会受到被测物体的形状的限制,不规则的物体的形状是无法用刻度尺测量的。

量筒不仅可以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所有固体(包括形状规则和不规则的,只要是可以放进去)都可以用排水的方法测量体积,所以本节的实验中体积的测量我们可以直接选用量筒来完成。

2.实验探究实验1: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盐、烧杯。

实验准备:实验前将一些食盐溶入温水中,并充分搅拌配制成盐水。

实验分析与设计:此实验按实验原理只要用天平称出盐水的质量,并用量筒测出这些盐水的体积就能求出这种盐水的密度。

但是我们不能将盐水从烧杯中称完质量后再倒入量筒测量盐水的体积,这样测量的体积一定比称的烧杯中盐水的体积要少,因为烧杯壁不可避免的要沾少量的盐水。

我们同样不能直接用量筒作为容器来称量盐水的质量,这么做是违反天平的使用规则的,有可能将量筒摔坏。

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好方法吗?完全可以用前面所学的方法来测量盐水的质量。

我们在烧杯中放一些盐水,称其总质量;然后从烧杯中倒少量盐水到量筒中,再称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两者的差就是倒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这样,量筒中盐水的质量和体积问题都解决了,实验避免了一些会造成误差的因素,将误差减小到最小。

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m 1;②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m 2;④根据测出的数据,利用ρ=m/V 计算盐水的密度。

八年级测量密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测量密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测量密度知识点总结密度是表示物质“致密”程度的物理量,在物理学、化学以及材料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八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测量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为了更好地掌握测量密度的内容,本文将对八年级测量密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密度的概念与计算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ρ 表示。

在实际测量中,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密度:ρ = m/V其中,ρ 表示密度,m 表示物质的质量,V 表示物质的体积。

二、测量密度的方法1. 直接法直接法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可以通过一般的实验器材进行。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然后测量物质的体积,最后通过密度公式计算得出物质的密度。

2. 浸没法浸没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需要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然后将其浸没于已知密度的液体中,通过对液面升高的测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3. 容积法容积法是一种精确的测量密度的方法,通常需要使用一些比较特殊的实验器材。

在实验中,先要进行器材的校准,然后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通过精确测量器材的体积,再通过密度公式计算得出物质的密度。

三、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在实际生活中也常用克每毫升(g/mL)来表示。

四、常见物质的密度1. 一般固体:金属的密度一般较大,如铁的密度为7.8g/cm³,铜的密度为8.96g/cm³。

氧化物的密度一般较小,如氧化钠的密度为2.27g/cm³。

2. 一般液体:水的密度是1.0g/cm³,酒精的密度为0.79g/cm³。

3. 一般气体:空气的密度为1.22kg/m³,氧气的密度为1.43kg/m³。

五、注意事项在测量密度之前,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量前需要清洁实验器材,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

2. 测量时需要保持实验器材的稳定,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衡水初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 测量物质的密度(提高) 知识讲解(推荐).doc

【衡水初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 测量物质的密度(提高) 知识讲解(推荐).doc

测量物质的密度(提高)【学习目标】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2、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3、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4、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差。

【要点梳理】要点一、体积的测量1、量筒:量筒是用来液体体积的仪器,如图1所示(1)量筒上的单位一般是mL ,1 mL =1cm 3(2)量筒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①选:选择量程与分度值适当的量筒;②放: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③测:若量筒内的液体内有气泡,可轻轻摇动,让气泡释放出来;④读: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中部相平,即要与凸液面(如水银)的顶部或凹液面的底部(如水)相平,如图2乙所示。

2、测量固体的体积(1)形状规则的固体可以用刻度尺测量相关的数据,再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出来。

(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用“排液法”间接地测定①下沉物体(如金属块、小石块等等)的测量方法a 、 先在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读出其体积V 1;b 、 将物体用细线拴住轻轻放入水中,并使水全部淹没固体,读出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 2;c 、 计算固体的体积V=V 2-V 1。

②漂浮物体(如石蜡、木块等等)的测量方法:沉坠法或针压法沉坠法就是将漂浮的被测物体和能沉入水中的物体用细线拴在一起(物在上重锤在下),先用手提着待测物体上端的细线,将重锤沉入水中(被测物体不能接触到水),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V 1;再把被测物体和重锤一起沉入水中,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V 2;最后计算固体的体积V=V 2-V 1。

针压法,和下沉物体的测量方法相似,只不过是设法用细针将被测物体压入到水中使其全部浸没。

要点二、密度的测量(高清课堂《关于密度试验专题》356740密度的测量(液体);密度的测量(固体))1、测量的原理:根据可知,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V ,就可以求出它的密度。

2、测量方法①固体的密度要点诠释:固体的质量可直接用天平称得,外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通过“排水法”来测定,然后根据密度定义求得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课堂笔记】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课堂笔记】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密度教材考点梳理一、量筒和量杯1.作用:测量物体体积。

2.单位:常以毫升(ml)为单位。

1mL=1cm3。

1L=103mL=10-3m3。

3.常用量筒而不用量杯的原因:量筒刻度均匀,测量误差小。

4.量筒使用方法:(1)“选”: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量筒。

(2)“放”:把量筒放在水平台上(切忌拿在手中)。

(3)“读”: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5.如何测体积:(1)液体体积:把液体倒入量筒,直接读数。

(2)固体体积:用排水法(助沉法)测量。

V=V2-V1。

二、测固体密度: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小石块、水、细线等。

3.实验步骤:(1)先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体积V。

1。

(3)把物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总体积V2(4)表达式:ρ=m/V2-V1。

4.实验注意事项:(1)“适量”水的含义: A.水能浸没物块。

B.物块放入后总体积不超过量筒的量程. (2)如果物不能自然浸没水中,可用助沉法、针压法测体积。

(3)如果物体能溶于水中,可用“埋沙法”测体积。

(4)形状规则的固体,可以用刻度尺测体积。

三、测液体密度: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等。

3.实验步骤:(1)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

(2)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 2 。

(4)表达式:ρ= m 1-m 2/V 。

重难点突破1、关于量筒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直接测量液体体积B.也可以用来测量已知密度的液体质量C.可以直接用来测量液体密度D.也可以测量固体的体积 2、小明在河边捡到一块会吸水的小石块(吸水后体积不变),回到家他想测出石头的密度。

他先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是60g ,再把它放到一个容积是400mL 的容器里,然后缓慢地往容器里加水,直到水面刚好到达瓶口,一共加入了0.37kg 的水,最后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将表面的水擦拭干,再测出它此时的质量是70g ,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A.332.010kg /m ⨯B.331.510kg /m ⨯C.333.010kg /m ⨯D.334.010kg /m ⨯3、在实验中常借助“悬垂法”测定蜡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为m ,用量筒测定蜡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蜡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A.32m V V -B.21m V V -C.31m V V -D.1m V 4、为了测一瓶油的质量,某同学采用了如下步骤:(1)移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瓶内倒入油后,称得油和瓶的总质量;(3)瓶放左盘,称得瓶的质量;(4)将天平整理好;(5)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6)将游码置于左端零刻度线处。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1.体积的单位:m 3、dm 3(L )、cm 3(mL )、mm 3。

2.换算关系:1m 3=103dm 3;1dm 3=103cm 3;lcm 3=103mm 3;1L=1dm 3;1mL=1cm 3。

3.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刻度尺。

4.测量体积的方法:①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其尺寸,求出其体积。

②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使用量筒或量杯采用“溢水法”测体积。

若固体不沉于液体中,可用“针压法”——用针把固体压入量筒浸没入水中,或“沉锤法”——用金属块或石块拴住被测固体一起浸没入量筒的液体中测出其体积。

5.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①要认清量筒分度值和量程,②读数时,视线要和凹形液面底部或者凸形液面顶部平行。

【例题1】如图所示,不计细绳的体积,量筒内水的体积为___ml ,物体的体积为___ ml 。

【答案】30,10.【解析】由于物体没放入量筒中水里时,水的体积是30 ml ,完全放入水里时,液面对应的刻度为40 ml ,在不计细绳体积的情况下,这40 ml 指的是水和物体的总体积,所以物体的体积为40 ml -30 ml =10 ml. 知识点二:密度的测量1.测固体密度方法:(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 1;(3)把固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水里,记下水面所对应的刻度V 2;(4)得出固体的密度21mV V ρ=-.2.测液体密度方法:(1)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2)把烧杯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记下液体体积V ;(3)测出烧杯和烧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 2;(4)得出液体的密度 12m m V-ρ= 【例题2】如图,小红同学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操作步骤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已知空烧杯的质量为28g ,现将适量盐水装入烧杯,并放在天平的左盘,测量其质量,待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2密度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2密度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6.2密度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理解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公式:ρ=m/v。

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单位:国际单位是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g/cm3,读做克每立方厘米。

换算关系:1g/cm3=1.0×103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5)混合物质的密度应由其混合物质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决定。

知识点二:密度知识的应用(1)求密度;(2)求解质量;(3)求解体积等。

重点难点解析一、本节要重点理解一下基本知识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密度公式:ρ=m/v。

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密度国际单位是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g/cm3,读做克每立方厘米。

换算关系:1g/cm3=1.0×103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5.用密度公式可以求密度;求解质量;求解体积等。

二、利用密度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首先,对于单一物体而言,根据题干中给出的说明或题中表格,情景图找出这个单一物体对应的三个量:密度ρ、质量m、体积V,各量单位均化为国际单位制单位。

根据ρ=m/v,建立方程,待求的量一定在该方程中。

有的问题让判断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可以用①比较密度法;②比较体积法;③比较质量法。

举例说明一下:如用比较密度法:先根据题中已给的质量和体积的值,应用ρ=m/v计算出这时物体的物质密度ρ;然后再和密度表中该物质实际密度ρ真比较,相等说明实心,不相等说明是空心。

其次,在多数应用题中,会出现两种物质存在的情况。

处理办法就是阅读题干后找出一物体相对应的三个物理量ρ1、m1、V1,立即给出联系ρ1=m1/V1;再找出另一物体相对应的三个物理量ρ2、m2、V2,各量的单位统一后,立即用密度公式联系ρ2=m2/V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测量物质的密度(提高)【学习目标】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2、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3、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4、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差。

【要点梳理】要点一、体积的测量1、量筒:量筒是用来液体体积的仪器,如图1所示(1)量筒上的单位一般是mL ,1 mL =1cm 3(2)量筒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①选:选择量程与分度值适当的量筒;②放: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③测:若量筒内的液体内有气泡,可轻轻摇动,让气泡释放出来;④读: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中部相平,即要与凸液面(如水银)的顶部或凹液面的底部(如水)相平,如图2乙所示。

2、测量固体的体积(1)形状规则的固体可以用刻度尺测量相关的数据,再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出来。

(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用“排液法”间接地测定①下沉物体(如金属块、小石块等等)的测量方法a 、 先在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读出其体积V 1;b 、 将物体用细线拴住轻轻放入水中,并使水全部淹没固体,读出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 2; c 、 计算固体的体积V=V 2-V 1。

②漂浮物体(如石蜡、木块等等)的测量方法:沉坠法或针压法沉坠法就是将漂浮的被测物体和能沉入水中的物体用细线拴在一起(物在上重锤在下),先用手提着待测物体上端的细线,将重锤沉入水中(被测物体不能接触到水),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V 1;再把被测物体和重锤一起沉入水中,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V 2;最后计算固体的体积V=V 2-V 1。

针压法,和下沉物体的测量方法相似,只不过是设法用细针将被测物体压入到水中使其全部浸没。

要点二、密度的测量(《关于密度试验专题》356740密度的测量(液体);密度的测量(固体))1、测量的原理:根据可知,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 ,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V,就可图 1图2以求出它的密度。

2、测量方法①固体的密度要点诠释:固体的质量可直接用天平称得,外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通过“排水法”来测定,然后根据密度定义求得密度。

②液体的密度要点诠释:先测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体,并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再称出容器与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就是量筒内液体的质量,再用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

【典型例题】类型一、量筒的使用1、国庆节前,市工商部门对全市的白酒进行专项检查,某种品牌的白酒的酒瓶上标有450mL 的字样,而白酒的含量在446~454mL 之间为合格,为了一次性测量出一瓶白酒的体积,最好选用下列哪个量筒( )A 、量程是100mL ,分度值是1mLB 、量程是500mL ,分度值是1mLC 、量程是1000mL ,分度值是5mLD 、量程是500mL ,分度值是5mL【答案】B【解析】在选择测量量筒时,我们应该尽量选择量程更接近被测体积的。

又因为被测体积的浮动范围较小,所以为了测量更精确,所选量筒的分度值也应较小。

A 、量程太小,无法一次性测量白酒的体积,所以不合题意;B 、量程最接近,且分度值较小,所以符合题意;C 、量程和分度值都较大,测量结果不够精确,所以不合题意;D 、量程虽然接近,但分度值太大,测量结果不精确,所以不合题意。

【总结升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类型二、固体密度的测量2、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测量金属块密度时的实验步骤记录。

A :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其结果是m 1=79g ;B :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为m 2=180g ;C :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量筒的读数为V 1=50.0mL ;D :将金属块放入量筒中,用天平称量筒水和金属块的质量为m 3=259g ;E :将金属块放入量筒中,量筒的读数为V 2=60.0mL 。

上述步骤中,多余的步骤是 (填序号),金属块的体积为 mL ,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 3。

步骤中适量的含义是:水最多应为 ;水最少应为 。

【思路点拨】用天平称出金属的质量;用排水法测出金属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金属的密度。

【答案】B 、D ;10;7.9×103kg/m 3;放入物体时不能溢出;能浸没物体。

【解析】用量筒测固体密度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再将物体放入量筒中,读出水和物体的总体积,即可计算出物体体积.步骤B 、D 是多余的,金属块的体积为 10ml ,金属块的密度为33630.0797.910/1010kg kg m mρ-==⨯⨯。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和步骤。

举一反三:【变式】(《关于密度试验专题》356740例6)为了测不沉于水的木块的密度,小明准备先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出木块体积,请你跟随他的测量过程,回答问题:(1)在测木块体积时,由于木块不沉于水,小明便用较重的铁块与木块扎在一起,以便测出体积,测量过程如下图中三个量筒所示。

(2)根据图中的测量数据可知,木块的质量为_____g ,密度为____________kg/m 3。

【答案】12 0.6×103类型三、液体密度的测量3、(2015•遂宁中考)小江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想动手测量盐水的密度,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要将天平调平衡,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

天平调平后,他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60cm 3,然后用天平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g ,再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其总质量是 g ,则他算出该盐水的密度是 g/cm 3。

分析该测量过程,你认为小江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大”或“小”)。

【思路点拨】(1)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读出量筒中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步骤在于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时,量筒中会有残留,因此,会造成质量的测量结果偏小,这样进一步影响了密度的测量结果。

【答案】左;74.2;1.07;小【解析】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上翘,所以无论是左端还是右端的平衡螺母都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 总=50g+20g+4.2g=74.2g ,盐水的质量m=m 总-m 杯=74.2g- 10g=64.2g ,该盐水的密度3364.2g 1.07g /cm 60cmm V ρ==≈,因为将盐水从量筒倒入烧杯时不可以完全倒干净,所以质量的测量结果会偏小,进而影响到密度的结果也会偏小。

【总结升华】此实验中考查了天平的调节与读数、量筒的读数、密度公式的运用等,这都是该实验中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同时,为了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应在设计步骤时考虑到尽可能减少误差的产生。

举一反三:【变式】(2015•宝应县模拟)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A.(1)B.(2)或(4)C.(3)D.都不能省去【答案】B类型四、特殊方法测密度4、(2016•启东市一模)小明同学利用天平、溢水杯、烧杯和适量水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2)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时,右盘砝码分别为20g、10g、5g;横梁标尺上的示数为1.8g,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g;(3)把小石块缓慢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让溢出的水流入空杯,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8g,则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4)整理器材时,小明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小明所测的密度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思路点拨】(1)用天平称量物质前要通过调节横梁两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根据砝码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计算石块的质量;(3)溢出的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8g水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4)左盘有一个缺角,调节平衡螺母时,使天平两盘质量相等,不影响测量结果。

【答案】(1)右;(2)36.8;(3)4.6×103;(4)仍然准确【解析】(1)在称量物质前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天平的左端下沉,应将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2)石块的质量m=20g+10g+5g+1.8g=36.8g,(3)石块的体积V=V排水= =8cm3,(4)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调节平衡螺母后,左右两盘质量相等,测量物体质量时,左右两盘质量也相等,不影响测量结果;即小明所测的密度值仍然准确。

故答案为:(1)右;(2)36.8;(3)4.6×103;(4)仍然准确。

【总结升华】(1)掌握天平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2)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是初中物理重要的实验,从天平的使用、物体质量的测量、体积的测量、密度的计算等方面进行考查;(3)当缺少量筒时,采用等效代替的方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举一反三:【变式】有一种装修用的新型材料,外观很像大理石。

现给你托盘天平(含砝码)、一小块材料样品、溢水杯、烧杯、水、细线,请你测出它的密度。

(1)实验步骤: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横梁平衡;②用天平测样品的质量如图甲、乙所示,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g ;③再用天平测出________,并将溢水杯装满水;④用细线系好样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品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16 ③空烧杯的质量m 1 ④将样品浸没到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溢到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m 2(2)3211610kg m m ρρ-⨯=-样品水 【解析】计算天平左盘的物体的质量时,要注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溢出水的体积等于样品的体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