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财政方面与货币方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

合集下载

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xxxxxxxxxxx毕业论文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作者系别经济系专业金融年级一班学号指导教师答辩日期成绩内容摘要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的永恒主题之一。

通货膨胀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快速增长,还关系到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是使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进行调节。

本文分为六大部分对通货膨胀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通货膨胀概述;第二部分,中国通货膨胀的历史与现实;第三部分,通货膨胀的成因;第四部分,研究通货膨胀时期财政政策的作用及治理方法和注意的问题;第五部分,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政策的作用及治理方法;第六部分,结合前几部分分析两种政策的弊端以及搭配使用的方法。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AbstractInflation is one of the eternal themes of macroeconomics. As a monetary policy of our government,Inflati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sustainable stability,but also relates to the household living standard and social stability,so the rise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main measure of dealing the inflation is to regulate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policy.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of the elaborate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policy during the inflation It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inflation in the first part. The second part is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of China’s inflation .Analyze the contributing factor roughly in the third part. Study the function and method of financial policy besides which has some points for attention in the fourth part. In the fifth part study the function and methods of momentary policy and the time lag of momentary policy. At the last part, we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previous two policies and collection method.Key words:Deflation,Monetary Policy,Fiscal policy目录一、通货膨胀概述 (1)(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1)(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二、中国通货膨胀的历史与现实 (2)(一)我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 (2)(二)我国2003年至2009年通货膨胀的情况与原因 (2)(三)自2009年至2011年我国通过膨胀的状况 (3)三、通货膨胀的成因 (4)四、通货膨胀时期的财政政策 (5)(一)财政政策在通货膨胀中的作用 (5)(二)治理通货膨胀时期的财政政策 (5)五、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政策 (6)(一)货币政策在通货膨胀中的作用 (6)(二)治理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政策 (6)六、通货膨胀中财政、货币政策实施的困难及搭配使用 (7)(一)财政政策实施的困难 (7)(二)货币政策实施的困难 (8)(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 (8)七、结论 (9)参考文献 (9)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通货膨胀概述(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当一个经济体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体经历着通货膨胀。

当前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上网)

当前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上网)

附言当前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一、通货膨胀—钱不值钱的背后(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治理通货膨胀的定义:指的是由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

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

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由于通货膨胀对于经济的正常发展有相当的不利影响,所以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平抑通货膨胀。

主要的治理措施有: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

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给,主要的手段有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其他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还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

第十八章 通货膨胀与紧缩

第十八章 通货膨胀与紧缩

第9页
第十八章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收入分配效应 在通货膨胀下,由于货币贬值, 在通货膨胀下,由于货币贬值,名义货币 收入的增加往往并不意味着实际收入的等 量增加, 量增加,有时甚而是实际收入不变乃至下 降。
第10页
第十八章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实物资产的货币值大体随通货膨胀 率的变动而相应升降 金融资产则比较复杂, 金融资产则比较复杂 , 通货膨胀对 不同的金融资产有不同的影响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 经济体制改革以后 , 中国遇到令人 困扰的通货膨胀问题 1997年 10月份 , 我国商品零售价格 年 月份, 月份 指数出现了长期以来的首次下跌
第25页
第十八章第三节 通货紧缩
对通货紧缩的种种解释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 并伴随有经济 的负增长,或再加上货币供给的缩减; 的负增长,或再加上货币供给的缩减;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 并伴随有经济 的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的可能增长率。 的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的可能增长率。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金融学
第十八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十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 通货紧缩
第2页
第十八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第3页
第十八章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古老的通货膨胀问题 在西方, 在西方,人们通常是把通货膨胀与现代经 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但在中国,通货膨胀作为一个重大的经济 但在中国, 问题却是相当古老的。 问题却是相当古老的。

财政赤字货币化对现代货币理论误读的概念

财政赤字货币化对现代货币理论误读的概念

2022年第4期(总第321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4ꎬ202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32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财政赤字货币化:对现代货币理论误读的概念何增平1ꎬ贾根良2(1.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ꎬ北京102488ꎻ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ꎬ北京100872)摘㊀要:近年来ꎬ我国兴起了一场有关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大讨论ꎮ在这场大讨论中ꎬ现代货币理论被认为是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理论支持ꎮ但实际上ꎬ现代货币理论不仅不是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理论支持ꎬ其还认为ꎬ财政赤字货币化这一概念是对财政金融系统运转的错误认识ꎬ这种错误认识维护了平衡财政的正统地位ꎮ现代货币理论认为ꎬ财政金融系统中存在两个制度事实:财政活动会产生准备金效应和中央银行普遍采取利率目标制ꎮ基于这两个事实ꎬ即使在独立的中央银行制度下ꎬ财政部和中央银行也已经形成了一种保证政府顺利地创造货币进行支出的协同机制ꎮ财政赤字货币化这一概念错误地预设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ꎬ并且错误地将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对立起来ꎬ这不利于打破平衡财政的意识形态束缚ꎬ不利于深化新冠疫情形势下新政策框架的构建ꎮ我们有必要抛弃财政赤字货币化这一概念ꎬ构建起一个以功能财政为导向的政策框架ꎮ关键词:现代货币理论ꎻ财政赤字货币化ꎻ中央银行独立ꎻ财政部与中央银行的协同中图分类号:F81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2)04-0101-10①㊀在这场争论中ꎬ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支持者是少数派ꎬ他们的主要观点认为ꎬ财政赤字货币化能够有效缓解当前存在的财政压力ꎬ可以作为我国在非常时期所采用的一项临时性政策[1][2][3][4]ꎮ反对者则占据多数ꎬ他们(刘元春㊁姚洋㊁马骏㊁连平㊁张明㊁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课题组㊁张涛㊁吴晓灵㊁周皓)的反对意见主要有四点:一是财政赤字货币化会破坏中央银行的独立性ꎬ并且中央银行直接购买国债的做法违反«中国人民银行法»ꎻ二是财政赤字货币化难以退出ꎬ政府先天具有滥发货币的倾向ꎻ三是财政赤字货币化会加剧通货膨胀和金融不稳定ꎻ四是我国现在仍有足够的政策空间ꎬ不需要财政赤字货币化ꎮ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ZD003)作者简介:何增平ꎬ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㊁经济学博士ꎻ贾根良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ꎮ㊀㊀一㊁引论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ꎬ我国政府采取有效措施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ꎬ做好 六稳 六保 工作ꎬ但各级财政仍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ꎮ在此背景下ꎬ我国学界兴起了一场有关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大讨论ꎮ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2020)在一次演讲中首先提出将财政赤字货币化作为一项临时的应急措施ꎬ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购买特别国债ꎮ这一发言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ꎬ财政赤字货币化成为这两年多来学界和政策舆论界热议的话题ꎬ正反双方对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ꎮ①在这场争论中ꎬ现代货币理论(ModernMoneyTheoryꎬMMT)被反复提及ꎬ因为人们将其视为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理论支持ꎮ例如ꎬ张明(2020)列举了十条反对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理由ꎬ其中之一是 财政赤字货币化目前依据的理论是MMTꎬ但迄今为止ꎬ国际上严肃的宏观经济学家大多数都是反对这一理论的 [5]ꎮ然而ꎬ在这些讨论中广泛存在着对现代货币理论的误解ꎮ事实上ꎬ现代货币理论不能和财政赤字货币化画等号ꎬ相反ꎬ正如本文将要说明的ꎬ按照现代货币理论的观点ꎬ财政赤字货币化这个术语代表了一种对财政金融系统的错误认识ꎮ这样的误解既是因为国内对现代货币理论的研究和介绍不充分ꎬ也是因为这一理论对财政制度和中央银行制101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ꎬ但还没有深入地对财政赤字货币化这一概念进行专门的讨论[6][7][8][9][10]ꎮ因此ꎬ本文所要完成的工作之一就是在现代货币理论的视角下重新认识财政赤字货币化这一概念ꎬ并厘清现代货币理论与财政赤字货币化有关的误解ꎮ现代货币理论对于我们研究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协同问题有着重要意义ꎮ在这场有关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大讨论中ꎬ双方争论的关键问题是要构建一套适应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政策框架ꎮ在这个政策框架中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要以新的方式实现协同ꎬ而财政赤字货币化可以视为这种协同的一种体现[11][12]ꎮ然而ꎬ在分析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应该怎样做之前ꎬ我们需要首先分析清楚它们在现实中正在怎样做ꎬ否则就会难以解决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ꎮ正是在这一点上ꎬ我们需要批判性地借鉴和吸收现代货币理论的观点ꎮ对此ꎬ一个突出的例子是ꎬ相关讨论至今仍对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概念莫衷一是ꎮ讨论的参与者能够达成共识的是ꎬ如果中央银行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国债ꎬ那么这就无疑是财政赤字货币化了ꎮ但是ꎬ如果中央银行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国债或者通过其他形式给予国债支持的话ꎬ那么这是否属于财政赤字货币化呢?第一种观点认为ꎬ只有中央银行直接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国债(或者是通过给予透支㊁减计债务㊁提供贷款等方式为财政部提供信用支持)的情况才属于财政赤字货币化[13][14]ꎮ第二种观点认为ꎬ除此之外ꎬ还应将中央银行在二级市场上买入国债的情况考虑在内ꎮ这一种观点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种ꎮ一种观点认为ꎬ只要中央银行在二级市场上买入国债ꎬ或者通过其他形式支持国债发行ꎬ那么这都应该被视为是财政赤字货币化[15][16][17]ꎮ另一种观点则认为ꎬ只有满足了一定标准ꎬ这种行为才能算作财政赤字货币化ꎮ例如ꎬ货币政策操作的动机是为了支持财政[18]ꎮ又例如ꎬ中央银行需要无限期地滚动持有这部分国债ꎬ并且将利息交还给财政部[19][20]ꎮ第三种观点则对此进行了折中ꎬ将中央银行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国债的做法称为狭义的财政赤字货币化ꎬ而将它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国债支持财政的做法称为广义的财政赤字货币化[21][22]ꎮ本文将要说明的是ꎬ分析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现有的协同机制有助于厘清这一概念ꎬ对此我们尤其需要借鉴现代货币理论的相关研究ꎮ因此ꎬ本文所要完成的工作之二是ꎬ基于现代货币理论的相关研究ꎬ分析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现有的协同机制ꎮ本文是基于现代货币理论的视角对所谓 财政赤字货币化 的理论分析ꎬ意在说明现代货币理论不仅不是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理论支持ꎬ还认为财政赤字货币化这一概念是对财政金融系统运转的错误认识ꎬ这种错误认识维护了平衡财政的正统地位ꎻ现有的财政制度和中央银行制度基本形成了保证财政支出顺利进行的协同机制ꎬ相关政策讨论的真正落脚点应当是如何形成以功能财政为导向的政策框架ꎮ本文在第二部分将首先说明现代货币理论所强调的两个制度事实:中央银行的利率目标制和财政活动的准备金效应ꎬ这是之后分析的制度基础ꎮ在第三部分ꎬ本文将基于现代货币理论分析在中央银行独立的前提下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日常协同操作ꎬ这些操作保证了政府顺利地通过创造货币进行财政支出ꎮ在第四部分ꎬ本文将说明为什么财政赤字货币化代表了一种对财政金融系统的错误认识ꎬ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协同问题ꎮ㊀㊀二、利率目标制与准备金效应(一)中央银行的利率目标制我们首先要说明的第一个制度问题是中央银行的利率目标制ꎮ现代货币理论对中央银行制度的观点归属于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ꎮL.兰德尔 瑞(L.RandallWray)㊁斯科特 富维尔(ScottFullwiler)作为现代货币理论的代表人物ꎬ同时也是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理论的代表人物ꎮ与内生货币理论相对的是外生货币理论ꎬ外生货币理论认为ꎬ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数量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ꎬ从而控制广义货币数量ꎮ内生货币理论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命题:贷款创造存款㊁存款创造准备金及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是相互依赖的[23][24]ꎮ对于中央201银行制度ꎬ内生货币理论认为ꎬ中央银行在日常操作中是不能直接控制准备金数量的ꎬ中央银行能够控制的中介目标是利率ꎮ内生货币理论认为ꎬ在实践中ꎬ中央银行会满足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需求ꎬ而不能够随意决定准备金数量ꎮ对此ꎬ内生货币理论的研究者对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制度进行了研究[25][26][27]ꎬ他们认为ꎬ中央银行对准备金的控制具有不对称性ꎮ尽管中央银行总是可以增加准备金的供给(如果中央银行不在意由此带来的市场利率下降的话)ꎬ但是中央银行不能随意地减少准备金ꎮ这是由中央银行的职责以及它在一国货币系统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ꎮ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ꎬ它承担着维护支付系统稳定性的职责ꎮ商业银行之间每天都发生着大量的交易ꎬ这些交易最终的清偿需要通过商业银行存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金来完成ꎮ尽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银行同业市场等渠道获得准备金来清偿它对其他银行的债务ꎬ但是对于整个金融体系而言ꎬ在不考虑财政活动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下ꎬ中央银行是私人部门获取准备金的唯一渠道ꎮ为了维持支付系统的稳定性ꎬ中央银行会被动地按照商业银行的需求提供准备金ꎮ如果它不这么做的话ꎬ金融系统就可能会发生流动性危机ꎬ而这意味着中央银行的失职ꎮ因此ꎬ维护支付系统稳定性的职责意味着中央银行不能外生地控制准备金数量ꎮ需要说明的是ꎬ这种职责不完全等同于最后贷款者(lenderoflastresort)ꎮ最后贷款者同样也是中央银行的职责ꎬ这个说法侧重于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时维持金融系统稳定性的行为ꎮ但是ꎬ前文所述的对支付系统稳定性的维护是中央银行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在进行的工作ꎮ除了这些原因ꎬ中央银行不控制准备金数量也是出于稳定利率的考虑ꎮ当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需求发生变化时ꎬ中央银行对准备金数量的限制将导致利率的大幅波动ꎬ从而带来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ꎬ这种不稳定的环境显然不利于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ꎮ内生货币理论认为ꎬ中央银行真正能够直接控制的是它们在向市场提供准备金时的利率ꎮ这是因为ꎬ主权货币是中央银行的债务ꎬ作为主权货币的垄断供给者ꎬ中央银行总是可以按照固定的利率向市场提供货币ꎬ从而钉住利率ꎮ中央银行可以选择钉住短期利率ꎬ也可以选择钉住中长期利率ꎻ中央银行可以选择钉住一种利率ꎬ也可以选择钉住多种利率ꎮ例如ꎬ在正常的时期ꎬ美联储一般钉住的是联邦基金利率ꎬ但是ꎬ在一些情况下ꎬ美联储同样可以选择钉住长期利率ꎮ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ꎬ为了配合国债发行ꎬ美联储都选择钉住国债的长期利率ꎮ目前来看ꎬ中央银行中比较流行的做法是钉住一种短期利率ꎬ通过这种短期利率来影响整个利率期限结构ꎮ为了实现利率目标ꎬ中央银行会按照特定的利率向市场提供准备金ꎮ在不存在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情况下ꎬ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需求是高度利率无弹性的:如果市场上的准备金数量超出了商业银行的需求ꎬ那么利率就会急剧下降ꎻ如果市场上的准备金数量低于商业银行的需求ꎬ那么利率就会急剧上升ꎮ这是因为ꎬ在这种情况下ꎬ商业银行需要准备金的原因只有一个ꎬ那就是完成结算ꎮ在一个交易日结束时ꎬ商业银行会千方百计地寻求主权货币来完成结算ꎬ而结算所需要的准备金数量不会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发生变化ꎮ因此ꎬ要达成中央银行的利率目标ꎬ中央银行就需要知道并满足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需求ꎮ但是ꎬ中央银行不一定能及时准确地做到这一点ꎮ为此ꎬ中央银行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来减少这方面的困难ꎮ不同国家的中央银行采取的办法各有不同ꎬ其中代表性的做法有利率走廊制度㊁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和下面将要说明的国库现金管理制度ꎮ在利率走廊中ꎬ中央银行会设定两个利率ꎬ一个利率是从中央银行贷款的利率ꎬ商业银行总是可以按照规定的利率从中央银行获取准备金ꎬ这个利率设定了利率走廊的上界ꎻ另一个利率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账户中持有准备金的存款利率ꎬ商业银行总是可以按照规定的利率从持有准备金中获取利息ꎬ这个利率设定了利率走廊的下界ꎮ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到了利率走廊的上界ꎬ由301于商业银行总是可以按照规定的利率从中央银行获取准备金ꎬ没有人会按照更高的利率去借取准备金ꎻ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到了利率走廊的下界ꎬ由于商业银行总是可以按照规定的利率从持有准备金中获取利息ꎬ没有人会按照更低的利率将准备金借出ꎮ由此ꎬ利率走廊就设定了市场利率的上下界ꎮ中央银行总是在被动地满足市场的准备金需求ꎬ这一点在利率走廊中体现得很明显ꎮ为了将市场利率维持在目标利率水平ꎬ中央银行可以选择将利率走廊的上下界缩窄ꎬ甚至规定上下界都等于目标利率ꎮ例如ꎬ加拿大的中央银行就选择将利率走廊的上下限宽度保持在50个基点ꎬ这使得它能够精准地钉住目标利率[27]ꎮ中央银行还可以选择将目标利率设定在利率走廊的下界ꎬ并且向市场提供超出市场需求的准备金ꎬ从而将市场利率压低到利率走廊的下界[28]ꎮ日本的中央银行就是这样一个例子ꎬ在这个模式下ꎬ中央银行通过向准备金支付利息的方法来实现利率目标ꎮ除此之外ꎬ很多国家会选择更加宽的利率走廊ꎬ从而使得市场利率在更大范围里波动ꎮ这时ꎬ它们就会采取其他的一些办法ꎬ例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ꎬ在利率走廊中进一步调控利率ꎮ美国和中国就是这样的例子ꎮ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存在降低了中央银行在实现目标利率时所面临的困难ꎮ法定存款准备金一般采取的是滞后计算法ꎬ这种计算方法将准备金数量的计算分为两个阶段ꎮ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期ꎬ中央银行根据这一时期商业银行的平均存款数量来确定法定存款准备金数量ꎮ第二个阶段是保持期ꎬ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在这一时期的平均准备金数量要满足计算期确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数量ꎮ商业银行并不需要每天都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ꎬ在保持期结束之前ꎬ商业银行可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将准备金数量降低到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以下ꎮ换句话说ꎬ即使中央银行对市场的准备金需求做出了错误的判断ꎬ没有提供足够的准备金ꎬ这时商业银行仍然可以动用一部分现有的准备金ꎮ在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下ꎬ商业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不仅取决于结算的需要ꎬ还取决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ꎮ除了法定存款准备金ꎬ商业银行还可能会持有超额存款准备金ꎮ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存在同样降低了中央银行在实现目标利率时所面临的困难ꎮ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存在ꎬ准备金需求的利率弹性提高了ꎮ这时尽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需求最终决定于结算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需求ꎬ但是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暂时性地影响准备金的盈缺ꎬ从而引导市场利率走向目标利率ꎮ(二)财政活动的准备金效应财政活动的准备金效应指的是政府的财政活动对私人部门持有的准备金数量的影响ꎮ举例来说ꎬ假如今天财政部从私人部门购买了价值1万元的电脑ꎬ财政部㊁中央银行和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会发生如下变化ꎮ财政部的资产负债表变化资产变化负债变化准备金-10000元电脑+10000元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变化资产变化负债变化准备金+10000元电脑-10000元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化资产变化负债变化财政部账户中的准备金-10000元私人部门账户中的准备金+10000元㊀㊀为了简化说明ꎬ这里私人部门包括了商业银行和电脑厂商ꎬ从而省略了它们之间的操作ꎮ我们可以看到ꎬ财政支出的结果是ꎬ私人部门持有的主权货币增加了ꎮ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ꎬ这体现为财政部账户中准备金的减少ꎬ私人部门账户中准备金相应的增加ꎮ随着私人部门持有的准备金增加ꎬ假设在这个时期私人部门对准备金的需求不变ꎬ那么市场利率就会有下降的压力ꎮ反之ꎬ在财政部征税和发行国债时ꎬ私人部门持有的准备金会减少ꎬ在私人部门对准备金的需求不401变的情况下ꎬ市场利率就会有上升的压力ꎮ考虑到财政活动的规模ꎬ财政活动的准备金效应是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所考虑的重要因素ꎮ例如ꎬ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前ꎬ美国财政收支每天的净变化量可以达到60亿美元ꎬ占到商业银行准备金总量的12%[6]ꎮ另外ꎬ财政活动还具有季节性波动大和难以预测的特点ꎬ这进一步加大了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应对财政活动的准备金效应的难度ꎮ在不同的制度条件下ꎬ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采取了许多方法来处理财政活动的准备金效应ꎮ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与财政部会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ꎬ加强双方在货币政策上的协作ꎮ一方面ꎬ财政部集中收支的日子常常是所谓的高支付流量日ꎬ中央银行会相应地做好货币政策操作上的准备ꎮ例如ꎬ中央银行会在税款上缴或者国债发行的日子之前ꎬ事先在市场上投放准备金ꎬ从而避免支付系统出现准备金不足的问题ꎮ另一方面ꎬ财政部在财政收支中会力图中和准备金效应的影响ꎮ例如ꎬ考虑到准备金效应ꎬ美国将国债的到期偿付日设置在税款到账的同一天[29]ꎮ对于应对财政活动的准备金效应ꎬ国库现金管理是很重要的一项制度ꎮ许多国家的财政部会在商业银行开设账户来管理国库现金ꎮ尽管按照独立中央银行制度要求ꎬ财政部不能通过这些账户进行支出ꎬ而只能通过在中央银行开设的账户进行支出ꎬ但是ꎬ财政部可以通过将资金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转移来影响私人部门所持有的准备金数量ꎮ这实际上可以看作是货币政策操作的一部分ꎮ例如ꎬ美国的财政部在金融机构开设了财政部税收和贷款账户(TreasuryTaxandLoanAccountꎬTT&L账户)ꎮ在日常操作中ꎬ美国财政部会将其在中央银行账户中每日的余额保持在接近50亿美元的水平[6]ꎮ假如在一天里ꎬ财政部的支出比收入多了1亿美元ꎬ这意味着私人部门持有的准备金数量会增加1亿美元ꎮ为了将账户余额维持在50亿美元的水平ꎬ财政部会从TT&L账户中转移1亿美元到中央银行的账户中ꎬ这时私人部门持有的准备金数量会减少1亿美元ꎮ由此ꎬ维持50亿美元余额的国库现金管理规则抵消掉了这一天财政活动的准备金效应ꎮ又例如ꎬ在加拿大ꎬ中央银行基本不执行公开市场操作ꎬ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国库现金管理的方式来抵消财政活动的准备金效应[27]ꎮ总之ꎬ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ꎬ中央银行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利率目标ꎮ由于财政活动的准备金效应ꎬ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中会与财政部相互配合ꎬ国库现金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ꎮ这种相互配合是许多国家货币政策操作中的既有内容ꎬ这和这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是否独立无关ꎮ在下一部分ꎬ我们会看到在独立的中央银行制度下ꎬ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协同操作如何保证财政支出的顺利进行ꎮ㊀㊀三、财政部与中央银行的协同操作这一节将基于以上典型的制度事实分析财政部与中央银行在财政活动中的协同操作ꎬ分析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在独立的中央银行制度下ꎮ这一制度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ꎬ①本文所说的独立的中央银行制度指的是这样一套制度设定:主权货币是中央银行的债务ꎬ中央银行是主权货币的垄断供给者ꎻ②财政部在中央银行开设账户ꎬ财政收支通过这个账户来完成ꎻ中央银行不能为财政部的账户提供透支ꎬ财政部只有在账户余额为正的时候才能进行支出ꎻ中央银行不能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国债ꎬ也就是说财政部不能将国债501 ①②这里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讨论只是考虑了独立性问题的一个方面ꎮ范方志(2005)㊁孙凯和秦宛顺(2005)总结了西方经济学界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讨论ꎮ支持建立独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学者认为ꎬ良好的组织制度设计有利于避免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受到动态不一致性和政治周期等因素的影响ꎮ在这个意义上ꎬ中央银行作为一个公共机构和其他的政府部门面临着类似的问题ꎬ那就是如何设定组织制度来更好地实现公共目标ꎮ相关的讨论超出了本文的研究范围ꎮ对于这个问题ꎬ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界同样进行了研究ꎮ参见«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杂志»(JournalofPostKeynesianEconomics)第18卷第2期的专栏文章ꎬ以及Sawyer(2006)[30]ꎮ现实中可能不是只有中央银行才能发行主权货币ꎮ例如ꎬ美国财政部有权发行硬币ꎬ因此它完全有能力发行大额的贵金属硬币(例如铂金币)来进行支出ꎬ而不借助美联储ꎮ直接卖给中央银行ꎮ这样一套制度设定被认为能够限制财政部的支出行为ꎬ因为在独立的中央银行制度下ꎬ财政部需要先向私人部门征税或者卖出国债ꎬ从而使得它在中央银行的账户余额为正ꎬ然后才能进行支出ꎮ一种对现代货币理论的批评认为ꎬ独立的中央银行制度会约束政府(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创造货币进行支出的行为ꎬ所以现代货币理论 必然 是在主张废除独立的中央银行制度[31][32][33][34][35]ꎮ然而ꎬ正如我们接下来要看到的ꎬ在独立的中央银行制度下ꎬ中央银行和财政部日常的协同操作已经保证了政府顺利地通过创造货币进行财政支出ꎮ现代货币理论从来都不主张废除独立的中央银行制度ꎬ这种过度引申实际上是对现代货币理论的误解ꎮ这里我们以财政部增加支出的情况为例ꎬ财政部增加收入的情况可以据此类推ꎮ这里假设了一种简单的货币政策框架ꎬ即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进行货币政策操作ꎬ但不难看出在其他更复杂的货币政策框架下(例如在其中加入上一节中出现过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ꎬ这里的结论仍然成立ꎮ按照独立中央银行制度的要求ꎬ如果财政部在中央银行的账户余额不足ꎬ那么财政部是不能直接进行支出的ꎮ这个时候ꎬ财政部要进行支出的话ꎬ财政部和中央银行会进行如下几个步骤的操作:a.由于财政活动准备金效应的存在ꎬ在国债拍卖之后ꎬ私人部门持有的准备金会减少ꎬ利率会有上升的压力ꎮ为了实现利率目标ꎬ在国债拍卖之前ꎬ中央银行会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国债(或者逆回购国债)ꎮ这时ꎬ私人部门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会发生如下变化ꎮ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变化资产变化负债变化准备金+1亿元国债-1亿元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化资产变化负债变化国债+1亿元私人部门账户中的准备金+1亿元㊀㊀b.财政部拍卖国债ꎬ国债承销商用准备金购买国债ꎮ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ꎬ财政部账户中的准备金增加ꎬ私人部门账户中的准备金减少ꎮ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变化负债变化准备金-1亿元国债+1亿元财政部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变化负债变化准备金+1亿元国债+1亿元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变化负债变化财政部账户中的准备金+1亿元私人部门账户中的准备金-1亿元㊀㊀c.财政部进行支出ꎮ假设财政部从私人部门购买了1亿元的飞机ꎮ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ꎬ财政部账户中的准备金减少ꎬ私人部门账户中的准备金增加ꎮ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变化负债变化准备金+1亿元飞机-1亿元财政部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变化负债变化准备金-1亿元飞机+1亿元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变化负债变化财政部账户中的准备金-1亿元私人部门账户中的准备金+1亿元㊀㊀d.在政府支出的时候ꎬ私人部门持有的准备金会增加ꎬ利率会有下降的压力ꎮ为了应对政府支出的准备金效应ꎬ中央银行会通过公开市场操601。

北京大学经原试题经济学原理ii(06春季期末2)

北京大学经原试题经济学原理ii(06春季期末2)

经济学原理(全校选修课,2006年春季学期)期末测验(A卷答案)(2006/06/08)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册上,写在本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一、判断题(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用图形。

每题3分,共30分)1、没有所谓“失业率太低”这种事情,失业率越低越好。

错误。

失业率太低——低于自然失业率,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引发通货膨胀。

如果持续保持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甚至会引发持续或加速的通货膨胀。

而通货膨胀对整个社会是有成本的。

2、日本的CPI现在是108,美国的是104,因此日本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

错误。

为了得出两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还必须知道各自去年的CPI(除非去年为基年)。

两年间CPI的变化率才是通货膨胀率。

3、政府支出(G)增加1单位导致均衡产出增加1单位(假定价格和利率都不变)。

错误。

政府支出增加1单位导致均衡产出增加大于1单位,因为存在乘数效应。

4、在物品市场上,同等幅度地增加政府支出(G)和税收(T)将不会影响宏观经济的产出。

错误。

这将增加产出。

原因是G的增加导致自主支出的一对一增加,而税收的增加只导致自主支出以一个比例(等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减少。

总的效应仍然是自主支出增加,这将通过乘数效应导致产出增加。

5、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因为只有债券才有利息。

错误。

给定财富数量(短期内不变),人们在货币与债券之间做出权衡取舍。

债券的利率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相对价格),因此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

6、政府支出(G)的增加在短期内可能增加或者减少投资(I);在中期内则必定减少投资。

正确。

在短期内,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利率上升但产出增加,因此投资的变化方向不确定;而在中期内,政府支出增加只会导致利率上升,产出不变,因而投资下降。

7、当出现流动性陷阱(利率非常接近零)时,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

正确。

此时增加货币供给已经不能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和总需求。

相反,财政政策除了直接增加总需求外,对利率的负面影响也变小。

浅谈新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对策

浅谈新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对策

浅谈新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对策摘要:2011年,我国开始实施“十二五”规划,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通货膨胀显现,价格持续上涨。

要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应在分析新时期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特点的基础上,探索治理的对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字一、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应大于实际需求而产生的货币贬值、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现象。

正如弗里德曼所指出的,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现象,通常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太多,推动价格总水平持续、显著上升。

目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错综复杂,除投机炒作、自然灾害等短期或偶发因素外,主要与货币、财政政策引起的需求变动、工资和价格政策引起的成本变动以及经济全球化下国际上通货膨胀输入相关。

(一)货币超量供应。

本轮通货膨胀主要源于2009年开始的货币、信贷超量投放。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主要经济体逐步陷入经济衰退的困境。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避免国内经济大幅下滑,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应和信贷迅猛增加。

(二)投资规模过大。

在保增长、保就业的政策目标下,政府实施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导致投资规模过大,引起价格上涨,是本轮通货膨胀形成的又一重要原因。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面临出口下滑、实体经济回落的危险。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避免经济的急速下行,2009年中央财政拿出4万亿元、各地方政府拿出18万亿元与之相配套,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以项目求发展。

加之长期以来各地迷恋GDP,以政府主导投资形式推高经济增速,使投资规模迅速扩张。

各级政府和企业拼投资、上项目,热火朝天搞建设,确实带来了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和就业增加,但也加速了通货膨胀的形成。

(三)生产成本上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很大程度上与劳动力成本和生产资料价格紧密联系在一起,劳动力工资增加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第十八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十八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10
(二)凯恩斯主义的解释
早期凯恩斯主义者也认识到如果没有货 币供给的增长,价格水平不会持续上升。但 是,他们强调的是短期分析。在短期,货币 供给只是影响价格水平的因素之一。此外,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等因素都 会影响价格水平。这些因素的扩张性变动都 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因此,他们不认为 通货膨胀是一个简单的货币现象。现代凯恩 斯主义者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看法与古典主 义和货币主义基本相同,即也认为通货膨胀 是一种货币现象。
38
三、降低失业率的政策
(一)控制自然失业率的上升趋势 (二)人力培训计划
• 存在结构性失业时,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只 会提高通货膨胀率,而对降低失业率没有明显 的效果。因此,应该积极开展职业性技术教育 和资助大学教育来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应变 能力,使结构性失业的工人适应新兴工作岗位 的需要,降低失业率。
22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动态效应
一、动态的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 二、动态调整:货币扩张 三、动态调整:财政扩张 四、滞涨的原因
23
一、动态的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 曲线
• 在通货膨胀率和产出空间上分析菲力浦 斯曲线,只不过这时短期的菲力浦斯曲 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说明, 在短期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中,通货膨 胀率、失业率和产出水平之间存在着密 切的关系。对这三者之间关系的考察可 以帮助我们了解通货膨胀的过程以及经 济中出现滞胀的原因。
第十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通货膨胀 菲力浦斯曲线 通货膨胀的动态效应 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对策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效应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
2
一、通货膨胀的效应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价格水平的普 遍的、持续的上升。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一、通货膨胀的概论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所下的定义主要有三种:第一,通货膨胀是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现象;第二,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于货币量的急剧增加超过生产的增长,如果货币数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能够买到的商品和劳务增加的速度,就会发生通货膨胀;第三,美国经济学家莱德勒和泊金对通货膨胀下了定义: 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

简单地说,通货膨胀就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上涨。

这里的价格,不是单一的某个商品或某种服务的价格,而是一组能够反映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变动的价格。

凯恩斯曾指出,再没有什么比通过摧毁一个国家的货币来摧毁一个社会的基础更容易的事情了。

如果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膨胀恶化,不仅会导致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而且也会导致一国货币的严重贬值,并由此破坏整个市场的运作法则。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CPI和PPI呈现快速下降趋势。

2009年出现负增长,7月,CPI、PPI当月同比增幅分别降到-1.8%和-8.2%。

然而,从2009年底开始,CPI和PPI由负转正,并且一路走高。

2011年7月CPI 同比增长6.5%,创37个月新高,PPI同比增长7.5%,创34个月新高。

2011年8月至今,CPI、PPI当月同比增幅均呈下降且趋于平缓的趋势(如图1、图2)。

由此可见,我国通货膨胀持续时间较长,并且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图1 2008-2012年CPI当月同比增幅图22008-2012年PPI当月同比增幅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三、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一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广泛影响。

因此,对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不仅要考虑到国内因素,还要考虑到当前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国际因素。

(一)货币超经济发行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由于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产量增加的速度造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
将(11.1),(11.2)和(11.3)结合起来得:
E( B B ) P( DEF )
* C * 1
=>结论: 在固定汇率制下,靠印制钞票来为赤字融资最终是由国际
储备的耗减来为赤字筹措资金。
(ii) 为什么这一阶段货币化赤字的行为并没有导致通货 膨 胀?
[解释]:
国家动用外汇储备
家庭被推进更高的纳税等级 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提高 税收扭曲成本增大 (iv)奥利维拉—坦茨效应(Olivera-Tanzi effect) 由于征税中存在显著的时滞,所以存在以下恶性循环:
DEF
货币化赤字增加
ˆ P
实际税收减少
2. 未预期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概念界定
未预期的通货膨胀=>公众始料不及从而无法对其做出适应 性调 整的通货膨胀。
•联系: 当家庭在各时期均维持固定价值的实际货币余额
时, 通货膨胀税等于铸币税。
[说明]:
M M 1 令 , 则 P P-1 M M 1 M SE ( )( ) M P P-1 M (1 - )( ) P P P P1 M ( )( ) IT P P
•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当家庭在不同时期所持有的实际 货币余额的 价值发生变化时,通货膨胀税和铸币 税将不是一回事。
中央银行购买国债 PQ S D M M 外国资产价格上涨 V (i ) E P
P EP *
[结论]: 在浮动汇率下,货币化预算赤字行为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命题: 在浮动汇率制下,货币化的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
ˆ P M 关系可表示为:DEF ( )( ) ˆ 1+ P P
难!因为利益集团的反对。
•通过动用外汇储备来为赤字融资?
暂时可以,因为中央银行还有30亿美元的储备。
•通过向中央银行借债来为赤字融资?
可以,因为中央银行总能合法印制钞票。
2. 1989年1月至3月政府在固定汇率下货币化赤字的行为后 果 (i) 货币化赤字间接导致外汇储备的流失 令 DEF代表以实际价值计量的
IT 0 * * SE 0 E( BC BC 1 ) ( ii ) 铸 币 税 为 P
M M 1 (i ) P P-1
2. 通货膨胀税与家庭预算约束
命题: 如果家庭想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保持实际货币余额不变, 那 么他们必须减少消费进行储蓄以积累名义货币余额,并且, 所
在固定汇率下,
E E1 ,同时由于
* * i 1 i 和* P 1*P,Q 1Q
所以,货币化赤字不能改变货币存量,即 M M 1
(11.2)
在固定汇率下, 货币化赤字 外国债券需求增加
* C
外国货币需求增加
* C-1
政府外汇储备减少, 即
- E(B - B ) 0
[举例]:
令本国通货膨胀率为零 ( P P1 ) ,且本国货币对外国
货币的汇率E为常数。 现假设世界利率下降, 则:
M D M 1 i * i V ( i ) M D P P-1
家庭向中央银行出售外汇以换取本国货币
* * M M1 E( BC BC 1 ) 0
第二节
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
1.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定义与度量
通货膨胀税: 货币持有者由于通货 铸币税: 政府由于其印制货币
膨胀而遭受的资本
损失。
的垄断权而获得的
实际收入。
度量
P P1 M IT ( )( ) P P
度量
M M 1 M SE ( )( ) M P
汇率持续固定在它钉住的水平上
P EP
*
国内价格保持稳定
3. 1989年3月至4月固定汇率制的崩溃
3月至4月中央银行外汇储备以 惊人的速度耗减,政府被迫多 次实施货币价值低估
固定汇率制度崩溃。
[解释]:
e E+1 )(1 + i* ), (i)根据(1 + i ) ( E Ee+1 E 公众
政府巨额预算赤字, 并假设高 能货币乘数为1,则政府赤字融
资等式可写为:
* * P ( DEF ) ( Mh Mh1 ) E ( BC BC 1 )
( M 1 M 1 ) E ( B B
* C
* C 1
)
(11.1)
=> 年初,政府主要通过向中央银行借债(即印制钞票)为 赤字融资,并通过动用外汇储备来维持固定汇率,但到 了3月份,政府外汇已大量流失,很难继续维持固定汇率。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财政方面与货币方面
第一节 政府赤字与通货膨胀: 阿根廷政府的故事(1989年)
1. 1989年初政府应付巨大预算赤字所面临的窘境 •通过向公众借债来为赤字融资?
不可能!因为其偿债能力受到公众的怀疑。
•通过从国外借款来为赤字融资?
不可能!因为旧的外债尚存在拖欠。
•通过缩减政府开支或增加税收去减少赤字?
5. 本国政府跨国界收取铸币税的两种可能性
可能性之一: 当外国将本国货币 作为官方货币时, 例:巴拿马和利比里亚将 美元作为官方货币。
可能性之二: 当外国居民将本国货
币作为替代货币时,
例:许多高通胀国家以美元 作为交易媒介或储藏手段。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成本
1. 已预期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概念界定
•为什么阿根廷政府直接向中央银行举债来为赤字融资却
变为间接 通过国际储备来为赤字融资?
[说明]: 货币化赤字之前 货币供给与需求的 均衡数量为: 货币化赤字之后
E1 P*1Q1 D M 1 M 1 * V ( i 1 )
货币供给与需求的 均衡数量为:
M M
D
E P *Q V (i * )
[证]:在货币创造是为赤字筹措资金的唯一方法时,赤字的实际
价值可写为: DEF M M 1
P M M 1 M ( )( ) M P
(11.4) (11.5) (11.6)
假设Q和V保持不变,则: M
M 1
PQ V P1Q V
将(11.5)和(11.6)代入(11.4)得:
(11.12)
从而 11.12 )可写为: ( B B1 B1 C Q + r ( ) T ( ) ( ) P-1 P-1 P
IT
3. 通货膨胀税的拉弗曲线 •通货膨胀税:
ˆ P M IT ( )( ) ˆ P 1 +P ˆ M P 其中, 税基 , 税率 ˆ P 1 +P
P P1 M DEF ( )( ) P P P P1 P1 M ( )( )( ) P1 P P ˆ P P1 又因为: P P-1 P ˆ 1+ P P1 ˆ P M DEF ( )( ) ˆ 1+ P P
(11.8) (11.7)
(11.9)
所以将(11.8)和(11.9)代入(11.7)可得:
急剧地减少持有本国货币 (投机冲击)
i V ( i ) M D
外汇储备突然耗竭
(ii)预期固定汇率制度即将崩溃
预期持有本国货币将会遭 受资本损失
D
固定汇率制度崩溃
M
4. 1989年4月至8月在浮动汇率下的货币化预算赤字的行为 后果
4月至8月,当外汇储备趋于耗尽时,政府将汇率体系由固定改为 浮动,并继续用印制货币的方法为巨额预算赤字融资,结果出 现高通货膨胀率。 [解释]:
•通胀税的拉弗曲线
通 胀 税
A
ITmax
0
ˆ Pmax
ˆ 通货膨胀率 P
ˆ 由 于P 税 率 , 而 ˆ 税 基 ( 实 际 货 币 余 额 求 ) 下 降 P 需 所 以 , 通 货 膨 胀 税 收先 增 加 后 减 少 。 入
4. 固定汇率制下政府获取铸币税的两种可能性
减少的消费的实际价值应恰好等于通货膨胀税。
[证]: 令家庭的储蓄只有两种选择——积累债券或货币, 则:
P (Q T ) + iB1 PC ( B B1 ) + ( M M 1 ) C 即: Q T B + ( 1 + i ) B1 ( M M 1 )
(11.10)
P
P
P
P-1 (1 + i ) P 又根据 1 + r + i (1 + r) 得:1 P P-1
(11.11)
将(11.11)代入(11.10)得: B B1 B1 M M 1 C Q + r ( ) T ( ) ( ) ( ) P-1 P-1 P P M M 1 M M 1 IT SE 再令 则 P P-1 P
可能性之一:
当P* 时
若收取铸币税
M
S
由 于 P P
*
P EP *ຫໍສະໝຸດ ( 实际货币余额维持不变 同时政府储备无需耗 减 )
MD MD MS,
可能性之二:
当Q 时
若收取铸币税
D
由 于Q M M M ,
D S
M S ( 可提高实际货币余额; 不产生 IT ;储备不减少 )
ˆ ˆ ˆ P 若: 1% < Pe , 则 r iC P 9%
即 贷款者受益。
(ii) 误导供求信息 例:
ˆ ˆ p pe
单个厂商产品价格高于预期水平。 单个厂商误认为其产品的需求出现增加。 总供给扭曲性增加。
已预期通货膨胀=>在它发生之前就融入公众预期和行为中的那种 通货膨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