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纶纱线的性能及其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评价
织物起毛起球原因分析及测试等级影响因素

织物起毛起球原因分析及测试等级影响因素发布时间:2023-02-15T08:25:23.32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9月18期作者:杨冰莹[导读]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也在不断地提高。
杨冰莹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要: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也在不断地提高。
因此,对其起毛起球技术的要求也随之增加。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控制起毛的弹力,使其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关键词:织物起毛起球;原因分析;测试等级;影响因素引言织物起球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
因此,对影响起毛起球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是提高织物性能的重要途径。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关于织物起毛起球影响因素的研究内容。
一、织物起毛起球性能影响因素(一)纤维的影响纤维是指由天然的植物纤维所构成的三维网状结构,是一种可塑性较强的多孔质材料[1]。
在自然界中,纤维主要有两种形态:丝状和柱状。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纤维有不同的特性:丝状的纤维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且不容易被破坏;柱形的纤维多孔织物,其弯曲程度较小,但由于其多孔性,故可使组织的柔韧度增加。
网的长度、宽度、直径等物理性质对毛起球的影响较大。
纤维细度对起球影响也较大,纤维愈细,显露在纱线表面的纤维头端就多,纤维柔软性也愈好,因此细纤维比粗纤维易于纠缠起球。
(二)纱线的影响起球是在空中沿预定高度线方向移动,以达到在地面上或其他物体上起球的目的而发生的运动现象。
从织物的滚筒来看,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由筒体、环锭纺纱机和纺辊组成的机械式起毛滚筒;二是由锭子和包芯机等构成的卷绕式的卷绕式的滚筒;三是由纺辊等部件所构成的滚道。
从织物的材质特点来说,表面的物理性质,如:抗折强度、抗拉伸能力以及抗弯性都较好[2]。
但也有一些缺点,例如:耐磨性差、易脆、容易被腐蚀,且易被氧化,所以要求具有很高的韧性,良好耐热性,并能保证一定的加工精度。
纺织品起毛起球不同试验方法的比较及评价

一检‰壮1表l四种检测方法试验原理和仪器设备的比较1.2对四项起球检测标准的试验分析比较选择精纺机织面料、半精纺机织面料.粗纺机织面料及针织面料四块具有代表性的织物作为测试样品进行以下试验:同一测试方法不同测试条件的;同一面料四种标准的织物起毛起球性测试。
1.2.1包含多种测试条件的两个检测标准的试验结果分析1.2.1.1GB/T4802.1—2008圆轨迹法标准试验结果依据GB/T4802.1—2008标准中的A-F六种试验条件,分别对精纺机织面料和半精纺机织面料进行测试。
具体试验条件见表2。
测试结果见表3。
表2GB/T4802.1—2008标准中的A-F六种试验条件参数表3圆轨迹法不同试验参数类别的测试结果试样名称ABCDEF精纺机织面料3.7544444.75半精纺机织面料33.53.53.753.54.75由表3可看出在六种试验条件中,A试验条件为圆轨迹法起球标准中最严重的测试条件;F试验条件为圆轨迹法起球标准中最轻的测试条件。
其他四种试验条件轻重程度居中。
同一块面料选择不同的测试条件.其起球测试结果最大相差1.5级左右。
1.2.1.2GB/T4802.2—2008马丁代尔法标准试验结果GB/T4802.2—2008标准中试验条件包括负荷质量(4159/1559I.磨料(标准羊毛织物/织物本身J和摩擦次数(评级的6个阶段)。
根据这三个因素设计三种试验.分别为l撑:负荷质量为1559.磨料为织物本身.各评级阶段均进行评定;2}}:负荷质量为415g.磨料为织物本身.各评级阶段均进行评定:3撑:负荷质量为415g,磨料为标准羊毛织物.各评级阶段均进行评定。
利用上述三种试验条件对四块样品进行测试,分析比较三个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具体测试结果见图l~图4。
图l精纺机织面料试验结果图2半精纺机织面料试验结果图3粗纺机织面料试验结果2010tF1月(下)中国纤检55r检黢胁一图4试验结果(针织面料)从精纺机织面料(图1).半精纺机织面料(图2).针织面料(图4)的曲线图中可发现.2撑试验的曲线几乎处于最低位置,3群试验居中,1撑试验处于最高位置。
纺织品的起毛起球性能测试

(1)化纤长丝针织物,先在尼龙刷上,后在磨料上
精品文档
各磨50次。 (2)化纤长丝机织物和化纤短纤机织物,先在尼龙刷上,
后在磨料织物上各磨50次。 (3)精梳毛织物,直接在磨料织物上磨600次。 (4)粗梳毛织物,直接在磨料织物上磨50次。 5、放下夹头,使试样与毛刷平面接触。 6、按下电源开关至“ON”位置,指示灯(POWER)亮。按起动
精品文档
(二)测试原理
测定织物起毛起球的设计原理是摸拟织物实际穿用时导致辞起毛 起球的成形过程(guòchéng)。织物表面的纤维受到外部的摩擦作用,首 先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即起毛阶段。绒毛在达到一定长度后,相 互纠缠形成毛球。
精品文档
(三)影响因素
1、纤维的品质。织物所用(suǒ yònɡ)的纤维品质不同,其起毛起球的程度也 不同,一般是合成纤维织物较人造纤维和天然纤维织物容易起毛起球,主要是由 于合成纤维的抱合力小,靠近织物表面的纤维端容易滑出,又因合成纤维的强度 高,伸长大,特别是耐疲劳和耐磨擦性好,织物表面一旦有毛粒状小球形成后, 也不易很快脱落。
4、染整加工情况。经烧毛、剪毛、定型和树脂整理后织物表面平档
三、实验(shíyàn)仪器与工具
(一)实验仪器 YG501型起毛起球仪(二)实验工具(gōngjù)
(二)实验工具 起毛起球样照、 剪刀、织物试样
精品文档
四、实验(shíyàn)方法与步骤
织物起毛起球性的因素。
精品文档
二、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
织物在日常使用、实际穿用与洗涤过程中,不断经受摩擦,在容易受到摩擦的部 位上,织物表面的纤维端由于摩擦滑动而松散露出织物表面,并呈现许多令人讨厌的 毛茸,既为“起毛”;若这些毛茸在继续穿用中不能及时脱落 ,又继续经受摩擦卷曲 而互相纠缠在一起,被揉成许多球形子粒,通常称为“起球”。织物起毛起球会使织 物外观恶化,降低(jiàngdī)织物的服用性能,特别是合成纤维织物,由于纤维本身抱 合性能差,强力高,弹性好,所以起球更为突出。目前起毛起球已成为评定织物服用 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织物起毛起球测试方法

织物起毛起球测试方法1、国内外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1 .1 国内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1 .1 .1 测试标准目前,国内对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方法的标准主要有三种:GB/T 4802 .3 —1997《织物起球试验方法———起球箱法》、GB/T 4802 .2 —1997《织物起球试验方法———马丁代尔法》和 GB/T 4802 .1 —1997《织物起球试验方法 ———圆轨迹起球法》。
各标准的测试条件及适用范围见表 1 。
1 .1 .2 测试仪器国内的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仪器主要分为:起球箱起球仪、马丁代尔起球仪、圆轨迹起球仪三种。
其有关技术参数见表 2。
1 .2 国外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1 .2 .1 测试标准国外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标准有很多, 其常用标准见表 3 。
1 .2 .2 测试仪器国外的起球测试仪器主要有下列三大类 :(1)起球箱式Orbito r/516 型它相当于 ICI 起毛起球仪和国内的箱式起球仪。
通常为两箱或四箱 , 转速可分别调为:25 , 30 , 40 , 55 和60 r/min 五档。
(2)乱翻式 Impulse/616 型此型相当于国内乱翻式起球仪, 其内空气压力为 200 ~ 800 kPa 。
此仪器为AA TCC 开发并拥有专利权的标准试验机。
织物在圆筒内翻滚, 无规则摩擦产生起毛起球现象, 适用于梭织和针织物。
该测试仪备有计时器及可加气装置 , 以防织物在测试时紧贴筒壁而影响效果。
(3)马丁代尔 Nu-Martindale/404 型此型相当于国内的马丁代尔耐磨仪,并作了一定改进,该仪器集测试摩擦及起球两个功能,但两种测试不可同时进行,作为独立单元存在,在操作起球测试时,压力通过砝码施压,针织布为2 .5cN/ cm2,梭织布6 .5cN/cm2 。
2、测试仪器和测试标准对评定的影响由于测试仪器的操作原理及测试条件的不同, 在实际测试时, 对评定纺织品起毛起球性能存在较大差异。
织物起毛起球过程及测试方法

织物起毛起球过程及测试方法1.术语及定义:(1)起毛:织物表面纤维凸出或纤维端伸出形成毛绒所产生的明显表面变化,(2)毛球:纤维缠结形成的凸出于织物表面、致密且光线不能透过并产生投影的球。
起毛变化及毛球的形成可能发生在水洗、干洗、穿着或使用过程中。
(3)起球:织物表面产生毛球的过称。
2.起毛起球的过称:织物的基本组成单位为纱线,纱线在加工过称中受到梳理,拉伸及摩擦等作用,其表面并非光滑的,不可避免会出现绒毛。
织物在服用过称中,不断受到外力的作用,使织物表面的绒毛或者单丝逐渐被拉出,当毛茸的高度和密度达到一定值时,外力摩擦的继续作用使毛茸纠缠成球,凸起于织物表面,如若材料的刚性较大,则起球后不易在受摩擦力作用而脱落,最终形成毛球。
织物起球会恶化织物外观,降低其服用性能,在贸易交易中是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
3.测试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1)马丁代尔法:在规定压力下,试样夹具上的圆形试样与磨台上磨料(与被测样相同的织物或羊毛织物磨料)按照李莎茹曲线进行摩擦。
试样能够绕与试样平面垂直的中心轴自由转动。
经规定的摩擦阶段后,采用视觉描述方式评定试样的起毛和起球等级。
Gellowen马丁代尔耐磨仪(2)起球箱法:安装在聚氨酯管上的试样,在具有恒定转速、衬有软木的木箱内任意翻转。
经规定的翻转次数后,对起毛起球性能进行视觉描述评定。
ICI滚箱式起球及钩丝测试仪(3)随机翻滚法:将样品放入测试箱中,在叶轮的旋转作用下,置物盒软木衬壁连续随机摩擦,在到达设定时间后,取出样品进行评级。
Gellowen乱翻式起球测试仪(4)圆轨迹法:按规定方法和试验参数,采用尼龙刷和织物磨料或仅用织物磨料,使试样摩擦起毛起球。
然后在规定光照条件下,对起毛起球性能进行视觉描述评定。
Gellowen圆轨迹起毛起球仪。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测试

更准确地评估起毛起球程度。
测试材料
测试样品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织物样品进行测试 ,样品应具有不同的纤维成分、织物 结构和后整理工艺,以便更全面地评 估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
标准样照
用于比对测试样品与标准样照的起毛 起球性能,标准样照应符合相关国家 和国际标准的要求。
测试环境与条件
温度和湿度
观察角度与放大倍数
测试应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以 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在织物表面显微镜观察时,应选择合 适的观察角度和放大倍数,以便更准 确地评估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
摩擦参数
在摩擦起球测试中,应控制好摩擦次 数、压力等参数,以确保测试条件的 标准化。
PART 04
测试结果与分析
起毛起球性能数据记录
记录不同织物样品的起毛起球等级,如国标GB/T 4802.1-2008中规定的等级划分。 记录测试过程中观察到的织物表面起毛起球的情况,如毛球大小、数量、分布等。
优化纤维搭配
通过合理的纤维搭配,可以平衡织物的手感和抗起毛起球性能,例如采用长丝 和短纤维的混合物。
织物结构与组织设计
增加织物密度
织物密度越高,纤维之间的摩擦阻力越大,不易产生起毛现 象。
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
采用斜交、缎纹等组织结构,可以减少织物表面的摩擦,降 低起毛起球的可能性。
后处理工艺优化
表面涂层处理
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
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受到纤维 类型、织物结构、染整工艺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 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产生重 要影响。
通过优化织物结构和染整工艺 ,可以提高织物的抗起毛起球 性能,从而提高织物的质量和 耐用性。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染整工艺对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 ,探究染整工艺中各环节对织物起毛起球性能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马丁代尔法)(精)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谢谢大家!
Thank You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Martindale起毛起球测试原理
将圆形试样在指定压力下,与试样本身 (或与标准羊毛布)按李莎如图形轨迹作
摩擦运动,摩擦规定次数后,评级 。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Martindale起毛起球测试仪
仪器有两个动程可供选择:
起毛起球:24±0.5mm 起毛起球/耐磨:60.5 ± 0.5mm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起球测试转数
织物类型上夹头
机织物 ( 除装饰用布)
针织物 (除装饰用布)
磨料类型
对应的机织物或 针织物/羊毛织物
负荷重 415±2 155±1
序号 1 2 3 4 5 6
转数 125 500 1000 2000 5000 7000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Martindale起毛起球测试仪
大头磨大头:ISO 12945-2 GB/T 4802.2
大头磨小头: ASTM D 4970 GB/T 4802.2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Martindale起毛起球测试仪
试样导板 摩擦台 卡环 紧固装置 机织羊毛毡 (标准羊毛布) 试样支座
报告
实验采用标准 样品描述 样品的是否经预处理 样品数量和评级者人数 所用磨料和压力 实验过程中每个采用的转数和该转数的级别 测试日期 评级结果
织物起毛起球测试评级方法浅析

织物起毛起球测试评级方法浅析1、标准样照的图像分析1.1 图像的采集采用Microtek 4800平板扫描仪对机织物起毛起球标准样照进行扫描,本文考虑样照织物的实际尺寸为9 cm,选用的分辨率为500 dpi,扫描的样照图像总大小为1 100像素×1 100像素,即每厘米大小的织物占122个像素点。
图l所示的图像为截取样照中大小为370像素×370像素,对应实际织物尺寸约为3 cm X 3 cm的区域图像。
1.2 织物纹理的滤除为有效地分离毛球,必须滤除织物中纱线交织形成的纹理背景。
在时域里很难直接分析图像中叠加在一起的周期性和非周期性成分,即织物纹理与毛球信息。
为此,以MatLab 7.1为工具,采用傅里叶变换将样照图像变换至频域,幅值谱如图2所示。
图中峰点及其附近区域代表了织物的纹理信息。
采用峰点滤波法可找出所有峰点n、6、c、d等。
本文尝试采用2种方法滤除织物纹理。
1)以幅值最大值的50%作为阈值,滤除图2中代表织物纹理的周期性成分,滤波后的幅值谱和滤波结果如图3(a)、(b)所示。
图3(b)中未能清晰反映出毛球,这是因为O点附近的毛球低频信息已被滤除。
2)在图3(a)滤波的基础上,保留以O点为圆心,图2中ab、口c较小者为直径范围内的原有低频信号。
滤波后的幅值谱和滤波结果如图3(c)、(d)所示。
由图3(d)可看出织物纹理得到有效的去除,毛球得到清晰呈现。
2毛球的提取为提取毛球的特征,先要对图像进行阈值处理以分离毛球。
由于毛球的数量太少,不足以引起直方图发生变化,经过上述滤波后图像的灰度直方图仍显1个峰,所以利用普通的阈值方法是不可行的。
早在1979年,日本的大津展之¨1提出了一种基于判别分析过程的大津自动阈值选择法(OTSU),此方法不管图像的直方图有无明显的双峰,都能得到较满意的效果,但OTSU缺陷是当目标物与背景灰度差不明显时,会出现大块黑色区域。
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选用灰度增强的大津阈值法一1,对纹理滤除后的图像进行灰度调整后再阈值,增强目标物与背景的对比度,同时也弥补了上文滤除纹理时削弱毛球信息的缺陷,结果如图4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 成 纤 维 工 业ꎬ 2019 ꎬ42 ( 2 ) :84 CHINA SYNTHETIC FIBER INDUSTRY
仪纶纱线的性能及其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评价
孙华平1 ꎬ刘海霆1 ꎬ吉 鹏2 ꎬ陈向玲2
(1.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公司ꎬ江苏 仪征 211900ꎻ 2. 东华大学 纺织产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ꎬ上海 201620)
编号
1# 2# 3# 4# 5# 6# 7# 8#
纤维 名称
仪纶 ̄1 仪纶 ̄2 仪纶 ̄3 仪纶 ̄4 仪纶 ̄5 仪纶 ̄6 棉纤维 常规涤纶
线密度 / dtex
1. 28 1. 60 1. 54 1. 58 1. 62 1. 54 1. 75 1. 52
表 1 纤维的性能指标
Tab. 1 Performance indexes of fibers
摘 要: 以棉纤维和常规涤纶作为对比试样ꎬ研究了仪纶、不同纺纱方式的混纺及纯纺仪纶纱线的性能ꎬ探
究了仪纶的物理性能、纺纱方式、混纺比例、织造方式等对仪纶织物起毛起球的影响ꎬ并评价了纯纺和混纺仪 纶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ꎮ 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纤维ꎬ紧密纺纱线的捻度高于环锭纺纱线ꎬ紧密赛络纺的纱 线捻度高于赛络纺纱线ꎻ仪纶可以通过混纺棉的方式ꎬ以增加其纱线的捻度ꎻ对于纯纺纱线ꎬ仪纶纱线的毛羽 指数高于纯涤纶纱线的毛羽指数ꎻ对于仪纶混纺纱线ꎬ棉纤维混纺比例越高ꎬ纱线的毛羽状况越好ꎻ相同混纺 比例的纱线随着纺纱方式的逐渐优化ꎬ其毛羽指数 H 值逐渐减小ꎬ毛羽状况逐渐好转ꎬ赛络纺好于环锭纺ꎬ 赛络紧密纺好于赛络纺ꎻ仪纶纯纺织物起毛起球主观评价等级一般为 2. 5 ~ 3. 0 级ꎬ纯涤纶织物 0. 5 ~ 1. 0 级ꎬ纯棉织物 0. 5 ~ 1. 0 级ꎬ质量分数 65% 仪纶 / 质量分数 35% 棉混纺织物随着纺纱方式的不断优化ꎬ主观评 价等级不断提高ꎬ质量分数 60% 棉 / 质量分数 40% 仪纶混纺织物随着纺纱方式不断优化ꎬ主观评价等级不再 变化ꎬ与纯棉织物等级一致ꎻ环锭纺纯仪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效果表现不佳ꎬ可以采用与棉混纺的方式ꎬ当棉纤 维质量分数 35% 时ꎬ优化纺纱方式即可达到纯棉织物的等级ꎮ
针织品来说抗起毛起球性能已是必然的要求ꎬ既 影响服用性能也影响织物的美观[4 -5] ꎮ 作者以棉 纤维和常规涤纶作为对比试样ꎬ研究了仪纶的物 理性能、纺纱方式、混纺比例、织造方式等工艺环 节对仪纶织物抗起毛起球的影响ꎮ
1 实验 1. 1 原料
仪纶、棉纤维、常规涤纶的性能指标如表 1 所 示ꎮ 其中仪纶的化学组成相同ꎬ1# ~ 5# 纤维截面 为圆形ꎬ6#纤维截面为 H 型ꎮ
6. 5 24. 8
回潮率ꎬ %
0. 73 0. 75 0. 78 0. 76 0. 75 0. 78 8. 43 0. 47
卷曲率ꎬ %
14. 1 10. 4 13. 1 12. 7 13. 9 12. 9
- 13. 8
收稿日期: 2018 ̄10 ̄18ꎻ 修改稿收到日期:2019 ̄ 03 ̄ 04ꎮ
长度 / mm
37. 3 37. 8 37. 2 37. 4 37. 9 37. 2 35. 2 38. 1
断裂强度 / ( cN������dtex - 1 )
3. 37 3. 01 2. 95 2. 82 2. 65 2. 72 2. 34 5. 12
断裂 伸长率ꎬ%
23. 4 15. 4 27. 9 26. 9 22. 8 19. 9
纺纱方式
环锭纺 环锭纺 环锭纺 环锭纺 环锭纺 环锭纺 紧密纺 环锭纺 赛络纺 紧密赛络纺 环锭纺 赛络纺 紧密赛络纺 环锭纺 环锭纺
线密度 / tex
18. 5 18. 5 18. 5 18. 5 18. 5 18. 5 18. 5 18. 3 18. 3 18. 3 18. 4 18. 4 18. 4 18. 2 18. 5
试样
Y1 Y2 Y3 Y4 Y5 Y6 Y7 Y8 Y9 Y10 Y11 Y12 Y13 Y14 Y15
纱线成分
仪纶 ̄1 100% 仪纶 ̄2 100% 仪纶 ̄3 100% 仪纶 ̄4 100% 仪纶 ̄5 100% 仪纶 ̄6 100% 仪纶 ̄5 100% 60% 精梳棉 / 40% 仪纶 ̄1 60% 精梳棉 / 40% 仪纶 ̄1 60% 精梳棉 / 40% 仪纶 ̄1 65% 仪纶 ̄1 / 35% 精梳棉 65% 仪纶 ̄1 / 35% 精梳棉 65% 仪纶 ̄1 / 35% 精梳棉 精梳棉纯纺纱 涤纶纯纺纱
关键词: 聚酰胺酯纤维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 棉纤维 混纺纤维 纺纱方式 织造方式 织物
抗起毛起球 性能
中图分类号: TQTQ342 + . 21ꎻ TQ342 + .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0042(2019)02 ̄ 0084 ̄ 06
仪纶是一个商品名ꎬ由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 限公司( 简称仪征化纤) 开发ꎮ 仪纶的学名为聚 酰胺酯纤维ꎬ是在聚酯的分子链里嵌入了部分酰 胺键ꎬ实现聚酯与聚酰胺的共聚ꎬ改善了涤纶的一 些缺点同时又保留了涤纶的优点[1] ꎬ仪纶刚性和 单纤强度远小于涤纶ꎬ所以仪纶比较柔软且仪纶 织物具有和棉织物相当的抗起毛起球的特性ꎬ同 时由于仪纶嵌入了聚酰胺的成分ꎬ所以仪纶的回 潮和染色性能比常规涤纶产品也得到了较大的改 善[2 -3] ꎮ 仪纶应用在针织物领域较常规涤纶最突 出的优点是其织物具有抗起毛起球的性能ꎬ对于
(1) 仪纶纱线的纺制
纱线成分的百分数为质量分数ꎬ试样的纺纱方式
将 1# ~ 8# 纤维进行环锭纺、紧密纺、赛络纺、 及其线密度如表 2 所示ꎮ
表 2 methods and linear density of yarn samples
作者简介: 孙华平(1964—) ꎬ男ꎬ副总工程师ꎬ从事聚酯纤维生产技术及产品开发ꎮ E ̄mail:sunhp. yzhx@ sinopec. comꎮ
第 2 期 孙华平等. 仪纶纱线的性能及其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评价
85
1. 2 纺纱与织物的纺制
紧密赛络纺[6] ꎬ制得不同纱线试样 Y1 ~ Y15ꎬ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