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吞咽相关知识阐述
言语语言与吞咽治疗

•
• • • • •
• •
听理解检查:回答是非题,听词辨认,相继指令 复述检查 命名检查:物体命名,自发命名,完成句子,反应命名 阅读:句子的阅读理解,阅读指令 书写:按要求书写,书写表达,听写,听写或看实物后写出,字母表和 数字0-20,听写字母和数字,抄写一个句子的单词 运用 结构能力,视空间能力和计算能力:画画,积木设计,计算
( 1)
吞咽障碍
正常的吞咽生理过程:
正常的吞咽是一个流畅协调的动态连续过程,由相关肌肉和关节、 神经协调作用下完成的。
( 2)
吞咽障碍
正常的吞咽生理过程:
正常的吞咽是一个流畅协调的动态连续过程,由相关肌肉和关节、 神经协调作用下完成的。
( 3)
吞咽障碍
正常的吞咽生理过程:
正常的吞咽是一个流畅协调的动态连续过程,由相关肌肉和关节、 神经协调作用下完成的。
概 论
语言与言语
• 语言(language):是指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通过应用 这些符号达到交流的目的。包括对符号的运用(表达)和接收(理解)、 对文字语言符号的运用(书写)和接收(阅读)、姿势语言、哑语。 语言障碍:在上下文中口语和非口语的过程中词语应用出现障碍。 主要语言障碍:失语症、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等。 言语(speech):是语言传输的媒介,即语言的口头媒介或语音实体 (与书写媒介对立);口语形成的机械过程。 • • 言语障碍:言语发音困难,嗓音产生困难,气流中断或言语韵律出现 困难。 主要言语障碍:构音障碍、口吃、嗓音障碍等。
失语症可以影响某个或某些模块的运行,其余模块的运行可以正常; 因此,临床上理解和表达障碍可有不同表现,相同类型的失语症可有不 同的语言损害表现
言语吞咽的概念

言语吞咽的概念言语吞咽是一种语音障碍,也被称为发音或发声障碍。
它会导致一个人在说话时,音节或音节的一部分或全部被重复、延长或中断,或者伴有肌肉的不协调运动。
言语吞咽不仅影响了一个人的流利性和节奏感,还会对其沟通能力和社交互动产生负面影响。
言语吞咽的症状通常包括音节延长、音节重复、音节中断、无声延长、拖长音、音节衔接错误等。
这些症状可以在不同程度和形式上呈现,有些人可能只在特定情况下出现,而有些人则一直存在。
此外,言语吞咽还会导致焦虑、自卑、沮丧和社交障碍等心理和情绪问题。
言语吞咽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类型:发声障碍和共振障碍。
发声障碍是指由于呼气过程中声带振动的不正常而引起的语音障碍。
其中最常见的是阻塞性言语吞咽,即由于声带闭合不完全,造成音节中断或重复。
共振障碍则是指由于口腔和鼻腔的共振问题而导致的语音障碍。
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鼻音化,即空气流经鼻腔而不通过口腔造成的语音异常。
言语吞咽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肌肉协调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两种原因。
肌肉协调障碍可能是由于舌肌或口腔周围肌肉的协调运动问题引起的。
神经功能障碍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异常或受损导致的。
其他潜在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脑损伤、药物副作用、喉咙感染、口腔解剖异常等。
治疗言语吞咽的方法多种多样,具体的治疗方案取决于个体的症状和病因。
一般来说,言语吞咽的治疗可以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言语疗法。
药物治疗主要是为了减轻症状和改善患者的语言流畅性。
例如,对于肌肉协调问题,可以使用肌肉松弛剂或肌肉放松剂来缓解肌肉张力和僵硬。
对于神经功能障碍,可以使用药物来改善神经传递或缓解神经炎症。
物理疗法主要是通过运动训练和肌肉锻炼来增强肌肉力量、协调性和控制能力。
例如,利用舌头肌肉训练和口腔肌肉训练来提高舌头和口腔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
物理疗法可以通过定期锻炼和训练来改善患者的发音和言语流畅性。
言语疗法是治疗言语吞咽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教授和练习改进发音、言语流畅性和语音表达能力的技巧来帮助患者改善语音障碍。
言语与吞咽功能评定课件

後壁切開
43
❖口腔期 ❖咽期
❖食管期
44
吞咽障礙
❖ 由於下頜、唇、舌、軟齶、咽喉、食管括約肌或食管功能 受損,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內以取得足夠營 養和水分的進食困難,稱為吞咽障礙。
❖ 多見於腦損傷患者,如腦卒中、腦外傷和帕金森病等。 ❖ 表現為飲水嗆咳,液體或固體食物滯留口腔,吞下過程障
1次喝完 ,無嗆咳(a:5秒內喝完 b:5秒以上喝完)
❖ II級
2次以上喝完,無嗆咳
❖ III級
1次喝完,有嗆咳
❖ IV級
2次以上喝完,有嗆咳
❖ V級
嗆咳多次發生,不能將水喝完
50
❖ 首先用茶匙讓患者喝水(每茶匙約5~10毫升),如果患 者在這個階段即發生明顯噎嗆,可直接判斷為飲水吞咽測 試異常。
活動不安全,不能學習代償技術
71
72
認知障礙對於功能活動的影響
知覺障礙 單側忽略
空間定位 空間關係
功能障礙
刮一側臉、穿一只袖子、吃半邊 飯、讀半張紙、畫半邊畫、轉移 和移動不安全,撞到一邊的門框 或物體上
在繁華地區穿行困難,穿衣困難,執 行含有方位術語的指示有困難
同上,轉移不安全
73
74
75
認知障礙對於功能活動的影響
知覺障礙 地形定向 圖形背景
分辨
肢體失用
功能障礙
不能從病房走到治療室,或從一 房間到另一房間
不能在無序的抽屜裏找到指定物 品、白床單上的白毛巾、輪椅的 手閘、冰箱裏的食品等
不知如何使用某物品,或錯誤使 用工具,動作笨拙,書寫/編制困 難
76
77
認知障礙對於功能活動的影響
語音 音素之間的置換
第三节 言语与吞咽功能评定

康复医学(第6版)
(三)构音障碍及其评定
3. 评定方法
(1)构音器官功能检查
1) 听患者说话时的声音特征 2) 观察患者的面部,如唇、舌、颌、腭、咽、喉部在安静及说话时的运动情况以及呼吸状态 3)让患者做各种言语肌肉的随意运动以确定有无异常
(2)中文版 Frenchay 评定法 包括:① 反射 ② 发音器官 ③ 言语 (3)汉语构音障碍评定法 包括:构音器官检查和构音检查 (4)仪器检查
3. 评定方法
(2)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 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
此检查法可以从失语检查结果中计算出(以最高为100%来表示) 失语指数(AQ) 操作性指数(PQ) 大脑皮质指数(CQ)
康复医学(第6版)
(二)失语症及其评定
3. 评定方法
(3)日本标准失语症检查(standard language test of aphasia,SLTA)
1) 鼻流量计检查 2) 喉空气动力学检查 3) 纤维喉镜、电子喉镜检查 4) 电声门图检查 5) 肌电图检查(electromyography,EMG) 6) 电脑嗓音分析系统
康复医学(第6版)
(三)构音障碍及其评定
3. 评定方法
(4)仪器检查
1) 鼻流量计检查 2) 喉空气动力学检查 3) 纤维喉镜、电子喉镜检查 4) 电声门图检查 5) 肌电图检查(electromyography,EMG) 6) 电脑嗓音分析系统
(6)汉语失语成套测验(aphasia battery of Chinese,ABC)
此检查法包括了自发谈话、复述、命名、理解、阅读、书写、结构与视空间、运用和计算九 个大项目,并规定了评分标准
康复医学(第6版)
康复医学概论14-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

②日本失语症检查法(SLTA): 是日本失语症研究会设计完成,由听、说 、 读、写、计算5个大项目组成,共包括26个 分 测验,按6级评分 在图册检查设计上以多图选一的形式,避 免患者对检查内容的熟悉,使检查更加客观 此法易于操柞,对训练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国内常用失语症评定方法
①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CRRCAE): 是国内比较常用的失语症检查方法之一 此检查法包括了听、复述、说、出声读、 阅 读理解、抄写、描写、听写和计算9个大项目 、 30个分测验,采取6 级评分标准,在患者的 反 应时间和言语提示方面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3、阅读障碍
①阅读理解障碍: 患者不能默读曾经熟悉的文字,不明 白 其意义,但能朗读正确 ②朗读障碍: 患者虽能理解文字意义,不能正确朗 读 ③形、音障碍: 无字形、不能抄写,见于完全性失语 ②构字障碍: 出现笔画缺漏或添加笔画 ③书写惰性现象: 书写重复、轻重不等,见于失读伴失 写 ④象形写字: 不能书写文字,而以画图代替写字
④错语: 是指患者讲出的话不是自己想表达的语音 , 而是一些不符合言语习惯和规则的音节、单 词 或句子。包括语音性错语、词性错语和新语 ⑤杂乱语: 指语句音韵变化很大,杂乱无章,造成他 人 理解困难
⑦语法障碍: 指患者不能将词按照语法规则组织在 一 起,有失语法和错语法两种表现形式 ⑧持续性言语: 表现为重复同样的音节、词组、句子 , 可出现在各种口语形式中 ⑨复述障碍: 患者不能准确复述他人说话的内容
1、听理解障碍
指患者对听到的语言理解能力降低 ①语音辨析障碍: 患者的听力正常,但在运用语言与他 人 交流时,似乎耳朵听不见 反问多,即使多次重复,常常也只能 听 懂一部分,或误听为别的话语,严重障 碍
②意义理解障碍: 是由于音--意联系中断造成的,往往造成 词 义混淆,或不理解词义。表现为患者能准确 辨 析语音,但不能明白词的意思 ③听语记忆广度障碍: 听语记忆广度是言语听觉痕迹系列的保持 能 力,障碍时患者表现为复述单个词时可能无
言语语言与吞咽治疗资料讲解

(Broca区)
失语症
2、感觉性失语症
• 特点:口语理解障碍 • 听力正常,语音和语义的理解受损,包括别人和自己的话都不理解;答
非所问;严重者只能理解简单的少量日常用语
• 言语流利,甚至滔滔不绝,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话语中夹杂数量不 等的新词、语义性错语、音素性错语等;发音好,语句保持正常长度和 韵律,无构音和韵律异常
失语症
1、运动性失语症
• 特点:口语表达障碍 • 言语不流利,语量少,找词困难,说话费力;发音与语调障碍,有音韵性
错语;口颜面及言语失用 • 语法结构简单,限于实义词,虚词的使用明显障碍,交谈仍可基本达意,
电报式言语 • 听理解相对较好,能理解简单对话,复杂语句理解困难 • 复述差,但比自发言语好,句子复述时虚词常省略 • 书写缓慢而费力,缺乏语法词(连词、虚词)、形容词,句法简单 • 阅读理解类似听理解,对长的 、抽象的无图片的材料、复杂句法结构的材
言语语言与吞咽治疗
概论
• 语言治疗是康复医学的组成部分; • 是对各种语言障碍和交往障碍进行评价、治疗和研究的学科; • 国外起源于1925年,国内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 近年来本学科发展较快,很多医院已有语言治疗专业人员; • 言语-语言病理学家:Speech-Language Pathologist(SLP) • 语言治疗师:Speech Therapist(ST)
(4)
吞咽障碍
正常的吞咽生理过程:
正常的吞咽是一个流畅协调的动态连续过程,由相关肌肉和关节、 神经协调作用下完成的。
(5)
吞咽障碍
正常的吞咽生理过程:
正常的吞咽是一个流畅协调的动态连续过程,由相关肌肉和关节、 神经协调作用下完成的。
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

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1. 引言说到言语和吞咽功能,咱们可能平常并不太在意,毕竟吃饭、说话这种事儿,每天都在做。
但是,谁会想到,有些朋友在这方面会遇到一些挑战呢?就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候,我们只需要一点点帮助,就能找到新的方向。
今天就来聊聊关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话题,轻松又幽默,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点启发。
2. 什么是言语吞咽功能障碍2.1 难以启齿的挑战好吧,首先得让大家明白,什么是言语吞咽功能障碍。
这可不是一个好听的词儿,它指的就是一些人在说话或吞咽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困难。
有的人说话声音小得像蚊子叫,别人根本听不见;还有的人吃东西时,咽不下去,像个小猫咪卡在了食物里。
这种情况,不仅让他们自己感觉尴尬,周围的人也会不知所措。
2.2 从容应对别担心,虽然这个话题有点儿沉重,但咱们可以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就像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步一步来,就能克服这些障碍。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训练的方法,这可是让咱们变得更好的秘籍哦!3. 训练方法3.1 说话的练习首先,咱们得从说话开始。
说实话,发声练习就像是拉筋,虽然刚开始可能有点儿痛,但慢慢来,效果可大了。
可以试试“舌尖舞动”,就是把舌头伸出来,左摇右摆,像个小朋友一样开心。
你还可以模仿动物的声音,比如学学小鸟的“啾啾”声,或者大象的“嘶嘶”声。
别害羞,越有趣越好!这样不仅能增强舌头的灵活性,还能让说话变得更流利。
3.2 吞咽的练习然后就是吞咽训练了。
其实,吞咽并不是简单的事儿,但咱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
首先,试试喝水的时候,把水分成几口,每次慢慢吞下,感觉就像是在品味美酒,慢慢来,享受这个过程。
再就是可以吃一些软食,比如香蕉、酸奶,这样的东西容易吞咽,有助于练习。
你可以想象自己在享受美食大餐,但实际上是在偷偷训练哦!4. 结合日常生活4.1 多说多练说到这儿,不妨把训练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比如,和朋友一起聊天,选择一些有趣的话题,主动参与讨论。
言语吞咽

言语治疗
言语治疗是由言语治疗专业人员对各类言语障碍者进行治疗或矫治的一门专业学科。
其内容包括对各种言语障碍进行评定、诊断、治疗和研究,对象是存在各类言语障碍的成人和儿童。
言语障碍包括失语症、构音障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发声障碍和口吃等。
其治疗方法主要是舌面部肌肉的缓解放松按摩,舌部的基本运动,舌肌被动的牵拉,主动运动。
主要是放松原本紧张的口腔内外侧肌肉,依次通过轻柔患儿颊肌,唇肌,颞下颌关节,用辅助器(硅胶头按摩牙刷)刺激口腔内侧颊粘膜,舌体部,软腭来达到缓解痉挛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使用启音博士言语矫治仪。
它是一种融实时治疗与视听反馈技术为一体的言语矫治设备,为各类言语异常的矫治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它提供75个实时的、可以激发言语产生的声控卡通游戏,以及200多个卡通游戏,为建立综合发音能力奠定基础。
它能把口型的变化和舌头的位置很清晰的展现出来,能够展现形象、直观、生动的画面让气流从鼻子通过的样子,使患者容易接受,使语言训练效果很好。
其还具备实时录放的功能,还能实时呈现患者特征曲线图和统计报告,可以使治疗更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美国言语及听力协会提出的CAPE-V分级 Overall severity(总体严重程度):对嗓音异常的总体印象 Roughness(粗糙声):对嗓音不规则性的感知 Breathiness(气息音):对嗓音中气体逸出的感知 Strain(紧张性发音):对发音过度或功能亢进的感知 Pitch(音调):与基频的主观感知相关,用来评定一个人的音调是否偏离其性
➢ 美国现有326所大学提供本科言语病理学专业,304所大学 提供研究生言语病理学专业;
➢ 加拿大现有九所大学提供言语病理学本科与研究生学位; ➢ 香港现有1所大学(香港教育学院)提供言语治疗相关研
究生专业; ➢ 台湾有3所大学培养ST/SLP。
国内SLP发展概况
➢ 1981年国内在北京友谊医院成立嗓音研究室,开 设了嗓音障碍专科门诊。
别、年龄及相关文化背景下的正常值; Loudness(响度):与声强的主观感知有关,用来评价一个人的声音响度是否偏
离其性别、年龄及相关文化背景下的正常值; 每一标度均标以100cm长的直线,作为可视的模拟标尺,以衡量异常的程度。
其他相关检查: ➢ 发声空气力学检查(喉发声检查) ➢ CT、MRI检查 ➢ 听力检查
SLP/ST相关内容概述
一、ST/SLP介绍
言语-语言病理学家 (speech-language pathologist
, SLP): 指从事言语-语言评价、研究和治疗的工作的专业人 员。这些人员大多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在发达国 家已正式应用言语-语言病理学家,在上个世纪80年 代以前称为言语治疗师或语言治疗师,在一些发展 中国家仍沿用言语或语言治疗师(ST)。
吞咽
吞咽障碍: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 腭、咽喉、食道括约肌或食道功能受损,不 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取得足够 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难。
功能性检查
临床评估属于间接的评估方法,有一定的主观性,未 能直观地显示吞咽的解剖生理情况和过程。临床常用的方 法包括:
➢ 电视荧光透视检查 ➢ 肌电图 ➢ 电视内窥镜 ➢ 食管测压 ➢ 超声检查 ➢ 脉冲血氧定量法
认知科学
认知科学的发展首先在原来的6个支撑学科内部产生了6个新的发展 方向,这就是心智哲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或称语言与认知)、 认知人类学(或称文化、进化与认知)、人工智能和认知神经科学。这6个 新兴学科是认知科学的6大学科分支。
这6个支撑学科之间互相交叉,又产生出11个新兴交叉学科:①控制 论;②神经语言学;③神经心理学;④认知过程仿真;⑤计算语言学; ⑥心理语言学;⑦心理哲学;⑧语言哲学;⑨人类学语言学;⑩认知人 类学;(11)脑进化。
是多学科交叉的一门学科
涉及---医学(神经内外科、耳鼻喉科、消化科、儿科等) 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前教育) 语言学(临床语音学、应用语言学) 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临床心理学) 计算机应用与电子工程学等
二、相关概念与工作内容
语言障碍与言语障碍
➢ 语言(language):是指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人们通过应 用这些符号达到交流的目的。包括对符号的运用(表达)和接受(理 解)的能力,也包括对文字语言符号的的运用(书写)、接受(阅读) 以及姿势语言和哑语。
口-颜面失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面肌、舌肌、和口腔肌 肉的反射性和高度自动化的运动,如咀嚼、吞咽、眨眼、张 嘴等动作没有障碍,但在被检查时,却不能按检查者的口头 或视觉指令执行和模仿上述动作。通常颜面下半部的障碍比 上半部重些。病变部位多在优势大脑半球额叶,如左弓状 束、左中央前回颜面区域和左前运动区发出的胼胝体纤维的 损伤。
嗓音质量的评估:主观感知评价
(一)日本言语医学和嗓音医学学会提出的GRBAS分级 G:对异常嗓音的整体主观感知分级 R:粗糙声,发音不规则程度; B:气息程度音 A:发音弱或无力程度 S:发音过度紧张或亢进程度。 分四级:0正常;1 轻度异常;2 中度异常;3 严重异常
临床评估应用连续语言样本,可了解患者实际嗓音应用情况;对每一 参数进行连续分级应更科学。
汉语失语症评估
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 BDAE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 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
失语症计算机评测系统
失语症计算机评测系统 采用《卒中单元》中所 使用的和卫生部医政司 颁布的《中国康复医学 诊断规范》中的WAB方 法对失语症进行评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失语症评测系统介绍
组成: A病历系统
B评测系统 C训练系统
D分析系统包括: 1)AQ得分表; 2)失语分型; 3)CQ得分表; 4)成绩分位图; 5)数据导出。
➢ 言语 (speech):是音声语言(口语)形成的机械过程。为使口语表达 声音响亮、发音清晰,需要有与言语产生相关的神经和肌肉参与活动。 当这些神经或者肌肉发生病变时,就会出现说话费力或发音不清。
言语链 (speech chain):是指将言语的处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 言语学水平就是在大脑内将所要说的内容组合起来; ➢ 生理学水平是实际运用构音器官,通过构音器官的协调运动,说出单词,句
字和文章; ➢ 声学水平是指由说话者通过言语肌肉的协调运动产生的单词或语句是以声的
形式传递的,这种形式包括三方面的因素,如声的大小(强度),高低(音 调)和音色。
声波通过对方的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传到听觉中枢,同时也通过同样 途径传到说话者中枢,由此对方可以理解说话者所表达的意思,说者可以调节和 控制说话的音量。从而形成一个由言语学水平-生理学水平-声学水平-声学水平言语学水平的反馈环,即言语链。
表面肌电图
口咽部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是吞 咽障碍的主要病理。表面肌电图 (SEMG)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直接评估 口咽部神经肌肉功能的无创性检查 方法.并且可以利用肌电生物反馈 技术进行吞咽训练。
目前对于认知的研究方向
认知科学,就是关于心智研 究的理论和学说。1975年, 美国学者将哲学、 心理学、 语言学、人类学、计算机科 学和神经科学6大学科整合在 一起,研究“在认识过程中 信息是如何传递的”,这个 研究计划的结果产生了一个 新兴学科——认知科学。当 前国际公认的认知科学学科 结构如右图所示。
➢ 构音障碍的训练方法: 1.构音器官的训练:口唇、舌、下颌、软腭等。 2.构音异常的矫治:发音位置指导训练。 3.构音强化训练:
高级脑功能障碍:即认知功能障碍,常见临床表现 有:结构性失用、单侧忽略、失认症、失用症、记 忆障碍等。
认知(cognition): 是认识和知晓事物过程的总称。包 括感知、辨别、记忆、学习、注意、理解、推理和判断方 面的能力。认知是大脑为解决问題而摄取、储存、重整和 处理信息的基本功能。 认知障碍(cognitive deficit):是认识过程一方面或多 方面的损害,导致上述过程效率的降低或功能的受损。包 括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推理能力降低、判断力差和交流 障碍等。
丘脑梗塞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以精神症状为主,如遗忘,情绪异常,嗜睡等。 尤其是见于旁正中部分梗塞表现为睡眠综合症,淡漠,迟钝,记忆丧失。优 势半球损害可导致视觉-词语记忆损害,伴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
内囊 可分为前肢,膝部,后肢部分,既往研究证明内囊膝部的小梗塞也可 引起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急性混乱状态(具波动性变化),注意力 涣散,记忆丧失,情感 淡漠,意志缺失及精神运动性阻滞。
➢ 80年代中期,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成立语言治疗科。 ➢ 随后,各三甲医院随着康复科的开展相继建立了
语言治疗部门。
国内开设言语治疗学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有: 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现有本硕博,2004); 南京特殊教育学院(听力语言康复2003); 北京听力语言康复技术学院(听力语言康复,2001); 上海中医药大学(听力语言康复,2013); 浙江中医药大学言语和听觉科学学院(听力学,2002);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听力语言康复,2013)。
特定部位病变与认知障碍
右半球:视觉、触觉和空间信息的处 理有关;
左半球:主要与听觉、语言及言语的 处理有关。
额叶:记忆、注意、智能障碍 顶叶:空间辨别障碍、失用症 枕叶:视觉失认、皮质盲 颞叶:听觉理解、短期记忆障碍 广泛:智能减退、痴呆
特定部位病变与认知障碍
角回 梗塞可表现为急性发作的流利性语言困难,视空间定向力障碍,失写, 记忆丧失,且左右半球角回表现各异,左侧角回梗塞相关的临床综合征包括 错语性失语症,伴失写的失读症,Gerstman综合症(失算,左右失定向,书 写障碍,手指失认)和结构性障碍。
构音障碍 (Dysarthria):是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肌肉的麻痹、 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
口吃 (stutter):口吃是言语的流畅性障碍。主要表现为说初始的单 词困难或重复语音、字、词;停顿和拖音等。
发声障碍 (dyphoniay):也称为嗓音障碍。多数情况下是由呼吸及喉 头调节存在器质或功能异常引起,常见于声带和喉的炎症、新生物 以及神经的机能失调。
偏侧不注意(hemi-inattention):即患者对来自病变对侧 的视觉、听觉、和躯体感觉性刺激无反应或不能定向,此 类患者的病变并未损害感觉传导通路、初级感觉皮质和丘 脑感觉核,患者亦无任何形式的初级感觉障碍。
偏侧空间忽略(hemispatial neglect):即患者对一侧空间 的觉醒、整合、认知分析功能缺陷,对该侧视刺激的注意 减弱,导致错误的认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头眼偏 向一侧,走路失衡,易撞到对侧的物体和人等。
言语产生和感知的过程
失语症 (Aphasia):失语症是言语获得后的障碍,是由于大脑损伤所 引起的语言功能受损或丧失。常常出现听、说、读、写、计算等方面 的障碍。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生。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delayed language development):语言发育迟缓 是指在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其语言发展落后实际年龄相应的语言水平 (主要指学龄前的儿童)。
电视荧光透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