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立叶红外光谱仪(TENSOR27)解读

合集下载

TENSOR27红外光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TENSOR27红外光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PURPOSE:规范TENSOR27 红外光谱仪的操作和维护规程,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To define procedures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FT-IR spectrometer Tensor 27, and to ensure the test work run well.2.范围和职责/SCOPE AND RESPONSIBILITY:本规程适用于TENSOR27 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操作与日常维护。

This procedure is applicable to dail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FT-IR spectrometer Tensor 27.所有使用TENSOR27 红外光谱仪的人员必须经本SOP培训,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质量保证部负责监督本SOP的执行。

Personnel using FT-IR spectrometer Tensor 27 should be well trained and strictly follow the SOP.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Quality Assurance to supervise the execution of the SOP.3.操作/ OPERATION:3.1打开仪器背后的电源,等待“Status”灯变绿。

仪器加电后至少要等待10 分钟,等电子部分和光源稳定后,才能进行测量。

Open the power behind the instrument and wait for the “Status” light on the panel turns green. Theinstrument should be stabilized for at least 10 minutes before measuring samples.3.2打开电脑,双击桌面上的OPUS 图标打开软件。

Tensor 27红外光谱仪技术特点

Tensor 27红外光谱仪技术特点

TENSOR 27 研究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技术特点TENSOR 27是 BRUKER 公司设计的新一代研究级红外光谱仪,它性能优越、易学易用。

谱仪与计算机间的控制及数据通讯通过以太网卡完成,完全适应未来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实时的在线监测、诊断系统是优越性能的可靠保证。

TENSOR 27是实验室研究及常规应用分析的得力工具。

一.优异的灵敏度和信噪比采用 24位 DigiTect TM 检测器系统和 ROCKSOLID TM干涉仪两项专利技术,保证 TENSOR 27具有极高的信噪比。

信噪比优于50,000:1(峰-峰值,1分钟测试),是同档次红外光谱仪中最高的。

全新的专利技术 DigiTect TM 检测器系统,将检测元件、信号放大器与 24位的模/数转换器集成在一起,直接输出数字信号(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衰减较大且易受到干扰,而数字信号则可完全避免),进一步降低电子噪声。

加入Delta-Sigma 技术的24位模/数转换器则将系统的弱信号检测能力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二.极强的稳定性ROCKSOLID TM 专利干涉仪是从布鲁克公司车载型、高分辨 (分辨率高达:0.003 cm -1)红外光谱仪转换而来,采用双立体角镜+扭摆式设计,从光学上解决了传统FT-IR 光路失准的问题,具有极好的稳定性、抗干扰性能,即使在翻转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并且无需维护;可在3级以上公路作为车载仪器使用。

此外,动镜与定镜之间采用 600角设计,此设计使得系统对光源能量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是传统(900角)设计的1.4倍。

因此,系统的灵敏度更高。

三.独具特色的网络化设计布鲁克公司独家技术,红外主机与计算机之间通过“网卡”连接,即插即用。

红外主机作为网络工作站,可以实现远程操作、远程控制、远程诊断、资源共享。

四.符合GLP和21CFR PART11标准根据GLP和21CFR PART11标准而设计的IVU内部校验单元(包含一系列标准物质)及OPUS TM红外操作软件,确保TENSOR27完全兼容GLP和21CFRPART11、满足FDA对QA/QC控制的各项要求。

红外傅里叶光谱仪原理

红外傅里叶光谱仪原理

红外傅里叶光谱仪原理
红外傅里叶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光谱分析仪器,能够测量物质在红外波段的吸收光谱,从而获得样品的化学成分、分子结构和分子动力学信息。

以下是红外傅里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光源
红外傅里叶光谱仪使用的光源是红外光源,如热辐射光源、光声光源等。

这些光源能够产生波长范围在数微米至数百微米的光辐射,适用于测量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

干涉仪
干涉仪是红外傅里叶光谱仪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光辐射分成两束相互干涉的光束。

干涉仪内部通常包含一对反射镜或光学晶体,通过调节反射镜或光学晶体的位置,可以改变两束光束的相位差,从而产生干涉图谱。

采集和调制
在干涉仪产生的干涉图谱中,样品的吸收信息被记录下来。

为了获取样品在各个波长下的吸收光谱,需要对干涉图谱进行采集和调制。

采集通常由光电探测器完成,将干涉图谱转换为电信号;调制则通过移动扫描器或改变光学系统的参数来实现,从而使光谱仪可以测量不同波长的光谱。

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变换是红外傅里叶光谱仪的核心算法之一。

它将
采集到的干涉图谱转换为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光谱。

具体来说,傅里叶变换将干涉图谱的时域数据转换为频域数据,从而得到样品的吸收光谱。

数据处理和谱图显示
经过傅里叶变换后,样品的吸收光谱被计算出来。

这些数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如基线校正、归一化处理等,以便于分析和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差异。

处理后的数据可以通过谱图显示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研究人员观察和分析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物质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物质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物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化学分析工具。

该仪器是基于物质吸收不同频率的红外光谱,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因为光谱具有无可比拟的分析优势,因此它在化学分析、材料分析、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后发生振动和旋转运动,产生一个特定的红外吸收光谱,而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能决定物质的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的解读基于分子振动和旋转。

红外光在物质中遇到分子,被吸收后,分子的电子能级和振动能级的状态发生变化。

由于分子在振动的过程中与周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产生不同种类和振动情况的能量,那么在物质振动过程中吸收不同频率的红外波长,其互相之间的能量传递,会在波数频率谱中生成基底顶峰。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最重要的部分是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机制。

样品在样品室中形成一个吸收腔,红外光通过样品与样品中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吸收谱。

通过比较不同样品的吸收谱,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和量。

由于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和物性研究。

1. 化学分析在化学分析领域,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分析,例如有机分析、无机分析、高分子分析和食品分析等等。

它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可检测样品中的元素、化合物、物理状态和反应类型等信息。

2. 物性研究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也可以用于物性研究。

它可以用于研究固体样品中的结构和配位等问题,同时也可以用于分析水溶液中的离子交换等问题。

它还可以用于分析和研究液态、气态和固态的材料的物化性质,例如热化学性质、机械性质、电化学性质等等。

3. 环境监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可以用于环境监测。

它可用于分析大气中的气体、水中的污染物等。

通过分析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和量,可以对环境的状况进行评估,并制定应对措施。

总结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是一种高效、快速和准确的化学分析和物性研究工具。

在化学分析、材料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TENSOR27红外光谱仪操作与维护规程完整

TENSOR27红外光谱仪操作与维护规程完整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TENSOR27仪器操作与维护规程布鲁克光谱仪器公司傅立叶红外光谱仪TENSOR 27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TENSOR27红外光谱仪的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适用范围适用于TENSOR27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操作与日常维护。

3操作程序3.1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和特别提示3.1.1该仪器必须由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对仪器具有充分的认识。

3.1.2使用环境:电源电压:85~265V,47~65Hz温度范围:18~35℃湿度范围:小于70%仪器室须保持无尘,无腐蚀性气体,无强烈振动。

3.1.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仪器出现故障,须立即退出检测状态,并向保管人或科室负责人报告,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不得擅自“修理”,同时做好使用和故障情况登记及实验室记录。

3.1.4日常保养:当位于仪器的右上角的红色电子湿度指示灯闪烁时,应该立即更换干燥剂。

包括位于样品仓内的干燥剂及位于干涉仪仓内的干燥剂。

若仪器长期不用,则必须至少每两星期更换一次干燥剂并且每周至少开启主机一次,每次开机时间不低于4小时,样品仓内干燥剂为变色硅胶,再生按变色硅胶方法处理。

再生、更换干涉仪仓干燥剂步骤:(1)小心将失效干燥管从仪器中取出,并将已再生好的备用干燥管小心装入仪器;(2)打开失效干燥管密封盖,将干燥剂(分子筛,白色)倒出;(3)将倒出的干燥剂放入适当的容器,在干燥烘箱于150℃下再生不低于24小时;(切勿连同干燥管一起加热!))(4)在干燥气氛中冷却干燥剂至50℃以下,然后才能将干燥剂重新装入干燥管中,盖好密封盖,在干燥气氛中保存备用。

(切勿将高温干燥剂立即放入,否则会损坏红外光谱仪!)3.1.5样品测定完毕,须保持仪器样品仓的清洁,并将样品移出仪器室,关好仪器、电脑及水、电、门窗等。

3.2开机前的准备3.2.1检查确认电源插座上的电压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分光原理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分光原理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分光原理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是一种广泛用于化学、物理和生物领域的重要光谱分析仪器。

它通过分析样品在外加红外光作用下吸收、反射或散射的光波特性,从而得到有关样品分子结构和成分信息的结果。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分光原理是其中关键的部分。

1. 红外光波段介绍红外光是电磁波谱中波长范围为0.78-1000微米(μm)的区间,其频率范围是3x10^11 Hz至4x10^14 Hz。

红外光谱法是基于与样品分子内部振动、转动和形变相关联的特定波长的吸收谱,而这些谱线通常在红外光区域中。

红外光波段被分为三部分:近红外(0.78–2.5 μm),中红外(2.5–25 μm)和远红外(25–1000 μm)。

近红外光主要涵盖了化学键振动和反乌龙烯基团的振动。

中红外光包括了主要的化学键振动,如羧基和酰基的伸缩振动、酰胺I与II基的振动、苯环的振动等。

远红外光中,主要包括氢键振动、蛋白亚基振动、网络振动、水分子的振动等。

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光源、分光装置和检测器。

光源产生的红外辐射通过样品,然后进入分光装置。

分光装置将红外光谱分为不同波段并将其输送到检测器。

检测器将接收到的辐射转换为电信号,并经过数学处理后输出光谱曲线。

3. 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傅里叶变换在信号处理和光谱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一段时间函数分解成不同频率的正弦和余弦函数之和。

在实际的光谱分析中,傅里叶变换主要用于将时间域的光谱数据转换为频率域的光谱数据。

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中,样品被照射红外辐射后,样品分子中振动、旋转、变形所产生的各种频率的振动光谱信号通过检测器转化为电信号。

傅里叶变换会将这些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的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计算分析后,就可以得出物质的光谱特征。

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中,分光装置的主要任务是将红外辐射分离成不同波段的光谱,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2024版】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原理简介和操作规程

【2024版】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原理简介和操作规程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原理简介和操作规程红外线和可见光一样都是电磁波,而红外线是波长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的一段电磁波。

红外光又可依据波长范围分成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三个波区,其中中红外区(2.5~25μm;4000~400cm -1)能很好地反映分子内部所进行的各种物理过程以及分子结构方面的特征,对解决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中的各种问题最为有效,因而中红外区是红外光谱中应用最广的区域,一般所说的红外光谱大都是指这一范围。

红外光谱属于吸收光谱,是由于化合物分子振动时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而产生的,化学键振动所吸收的红外光的波长取决于化学键动力常数和连接在两端的原子折合质量,也就是取决于分子的结构特征。

这就是红外光谱测定化合物结构的理论依据。

红外光谱作为“分子的指纹”广泛用于分子结构和物质化学组成的研究。

根据分子对红外光吸收后得到谱带频率的位置、强度、形状以及吸收谱带和温度、聚集状态等的关系便可以确定分子的空间构型,求出化学建的力常数、键长和键角。

从光谱分析的角度看主要是利用特征吸收谱带的频率推断分子中存在某一基团或键,由特征吸收谱带频率的变化推测临近的基团或键,进而确定分子的化学结构,当然也可由特征吸收谱带强度的改变对混合物及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由光源、迈克尔逊干涉仪、样品池、检测器和计算机组成,由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干涉仪转变成干涉光,干涉光中包含了光源发出的所有波长光的信息。

当上述干涉光通过样品时某一些波长的光被样品吸收,成为含有样品信息的干涉光,由计算机采集得到样品干涉图,经过计算机快速傅里叶变换后得到吸光度或透光率随频率或波长变化的红外光谱图。

1.红外光谱法的一般特点特征性强、测定快速、不破坏试样、试样用量少、操作简便、能分析各种状态的试样、分析灵敏度较低、定量分析误差较大2.对样品的要求①试样纯度应大于98%,或者符合商业规格Ø 这样才便于与纯化合物的标准光谱或商业光谱进行对照Ø 多组份试样应预先用分馏、萃取、重结晶或色谱法进行分离提纯,否则各组份光谱互相重叠,难予解析②试样不应含水(结晶水或游离水)水有红外吸收,与羟基峰干扰,而且会侵蚀吸收池的盐窗。

布鲁克TENSOR27 中红外用户培训手册

布鲁克TENSOR27 中红外用户培训手册

中红外用户培训手册布鲁克光谱仪器公司目录第一章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1)1.1光的性质 (1)1.2分子光谱的种类 (1)1.3分子的振动方式 (2)1.4吸收峰类型 (4)1.5吸收峰位置 (4)1.6吸收峰强度 (12)第二章 FTIR基本原理 (13)2.1FT-IR基本原理 (13)2.2FT-IR 光谱仪 (15)第三章 红外光谱的应用 (25)3.1化合物的鉴定 (25)3.2定性分析 (32)3.3定量分析 (33)3.4鉴定样品纯度和指导分离操作 (35)3.5研究化学反应中的问题 (35)第四章 红外光谱图的解析 (37)4.1红外光谱法的特点 (37)4.2样品的一般制备及特殊制样法 (37)4.3官能团的特征吸收与红外光谱图的解释 (41)第五章 红外样品常用制备技术和反射附件 (43)5.1 IR样品的制备技术 (43)5.2几种常用反射附件 (45)第六章 附录1 TENSOR仪器操作规程 (47)TENSOR 27红外光谱仪操作与维护规程 (47)TENSOR 37红外光谱仪操作与维护规程 (49)附录2 常见官能团红外吸收特征频率表 (52)附录3 仪器的维护 (66)取出并再生干燥剂 (66)更换激光器 (68)更换IR光源 (69)更换保险丝 (69)更换窗片 (70)第一章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1.1 光的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电场和磁场二个正交面内波动前进.二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为波长,以“ λ”表示。

电磁波包括波长短至0.1纳米的x射线到长达106厘米的无线电波.其中波长为0.75微米到200微米,即从可见光区外延到微波区的一段电磁波称红外光.红外光通常以微米为单位(μm).1微米等于10-4厘米(1μm=10-4cm),因此,红外光波长以厘米为单位时,其倒数就是1厘米内的波数(ν),所以波数的单位ν是厘米-1(cm-1).红外光既可以波长(λ),也可以波数(cm-1)表示,二者关系如(1-1)式所示:ν(cm-1)=104/λ(μm) (1-1)由于光的能量与频率有关,因此红外光也可以频率为单位.频率(f)是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波长和波数的关系是:f=c/λ=ν*c (1-2)式中:c为光速,是常数(3×1010厘米秒); λ是波长(微米);f是频率(秒-1);ν是波数(厘米-1).由于波数是频率被一个定值(光速)除的商值,因此红外光谱中常将波数称为频率.光既有波的性质,又有微粒的性质.可将一束光看作高速波动的粒子流,最小单位为光子.根据爱因斯坦—普朗克关系式,一定波长或频率的单色光束中每个光子具有能量E,E=hf=hcν=hc/λ (1-3)式中:h为普朗克常量,等于6.63×10-34焦耳·秒.按(1-3)式可以算出波长2μm(5000厘米-1)的红外光子能量为6.63×10-34 (焦耳·秒)x3x1010/2x10-4厘米=9.95x10-20焦耳.同理波长l0微米(1000厘米-1)的红外光子的能量仅1.99×10-20焦耳.可见波长短,能量大.波长长,能量小.1.2 分子光谱的种类有机分子同其他物质一样始终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