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游记》的艺术特色解读

合集下载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作者:————————————————————————————————日期: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提纲)《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

作者吴承恩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光彩夺目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其艺术魅力主要表现为奇幻和奇趣。

一、奇特瑰丽的幻想1、创造了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

2、饱蘸奇幻,游戏笔墨,成功塑造了孙悟空超凡入世的英雄形象。

3、浪漫的幻想,源于现实生活,并在奇幻的描写中显出常情常理,折射出世态人情。

4、源于作者开放无拘的艺术思维。

二、诙谐玩世的奇趣1、《西游记》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辉映。

①孙悟空豪爽、乐观的喜剧性格.②滑稽谐趣却憨厚朴实的猪八戒形象。

2、幽默诙谐、机趣横生的对话。

3、神情、人性和自然情巧妙结合的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的动物特征的描绘。

4、《西游记》的童真童趣有更丰富的思想文化内蕴。

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

作者吴承恩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翱翔着无比丰富的想象的翅膀,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西游记》以它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把读者带进了美丽的艺术殿堂,感受其艺术魅力。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

奇特瑰丽的幻想一、小说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

试论《西游记》的艺术特征

试论《西游记》的艺术特征

试论《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提纲:一、奇中见奇1、《西游记》中最突出的特色首先表现为“奇”。

从人物的造型上看,《西游记》都是怪模怪样,半人半仙(妖)的一群。

2、论长相,拿师兄弟三个来说,一个比一个酷。

3、《西游记》之奇还表现在情节发展上,往往出人意外,平中见奇,善于变化。

二、说假成真1、《西游记》作者奇情异想处处出人意外,但并不给人以虚假的感觉,这得益与他说假如真的创造力。

2、作者充分注意到人物的性格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

3、《西游记》的创造能力注意到了细节的真实,使全书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妙语解颐1、《西游记》另一个突出的特色是诙谐幽默,在行文中时透出种趣味。

2、孙悟空被评论家誉为“趣猴”,他的外形、他的语言,有时雅致,有时粗俗,但都恰到好处,惹人发笑。

试论《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摘要:《西游记》虽然是一部充满奇思异想的以浪漫主义为特色的神魔小说,但它却虚中见实,在奇异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表现出作者对世俗生活关注的情怀,表现出与现实世界鲜活的血肉联系。

这样,《西游记》虽然充满奇幻笔墨、游戏笔墨,但也并不只是一部让人读起来觉得好玩的书,它还能引人思索,使读者在享受娱乐的同时获得理性的感悟。

《西游记》里的人物,有无穷的本事,有他的不凡之处。

但作者在写他们超凡入圣那一面的同时,又处处注意点示他们身上的社会品性和世俗思想,写得很富有人情味。

因此读起来感到亲切,容易理解,真正赢得广大读者。

关键词:奇中见奇、异想天开、半人半仙试论《西游记》的艺术特色《西游记》能够与《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并驾共驱,跻身于“明代四大奇书”的行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不同流俗的艺术特色。

1、奇中见奇《西游记》最突出的特色首先表现为“奇”。

我们知道,玄奘法师只身取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一路见闻都是令人十分惊异的。

他在取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十分令人佩服。

这一故事本身就充满了浪漫色彩,在普通人的眼中那是一个不可再现的传奇,于是流传下来,越传越神。

浅析《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浅析《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浅析《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摘要:《西游记》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整部作品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性格刻画丰富诡异、艺术风格诙谐讽刺,语言运用明快、流畅、极富个性化,体现了作者吴承恩非凡的艺术想象力。

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浓烈的浪漫主义幻想色彩,塑造三性合一的人物形象,运用尖锐的矛盾与曲折的情节表现人物性格,大量使用幽默讽刺艺术手法四方面。

关键词:《西游记》,艺术特色,浪漫主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

作品主要描写孙悟空等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苦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整部作品体现了作者吴承恩非凡的艺术想象力。

本文从以下方面对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色彩非常浓烈的作品。

它所描写的人物并不是按照现实生活中原来人的样子来加以描写、刻画,而是经过高度的艺术夸张手法,使之具有很强的幻想色彩和理想成分。

,一,塑造奇特的人《西游记》中的人大多是神通广大、变化多端、法力无穷的,因此赋予了整部作品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主人公孙悟空,出生的地方就很奇特,它通过大自然独特的孕育,在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上破石而出,显然是个“天产石猴”,而他所学的本领也不是一般的本领,具有七十二种变化,可谓变化无穷。

还有他的奇宝金箍棒,在他手里要大就大,要小就小,变化自如。

孙悟空靠这根金箍棒,搅地府、闹天宫,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打败了不计其数的妖魔鬼怪、克服了重重的艰难险阻,为取到真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有他身上的根根毫毛,也能随心所欲的变化;他的铜头铁额刀枪不入;他的火眼金睛能善辩人妖和善恶;他的大公无私、正直有义、积极乐观、敢于反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事业,勇敢奋斗,这些都是作者赋予古代英雄人物的特点。

猪八戒也称得上是“奇人”。

它一出生就闹了个天大的笑话:天蓬元帅因为调戏嫦娥仙子,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凡间,结果错投到了猪圈里,变成了一副猪的模样。

而且他的毛病也很多:贪恋女色、好占小便宜、对孙悟空心怀嫉妒、遇到困难常常动摇等等。

《西游记》艺术特色

《西游记》艺术特色

总结
《西游记》有高超的艺术成就,首先是作家艺术 功底深厚,艺术技巧娴熟 ,许多形成诙谐的游戏笔 墨是浑然天成的,无斧凿之痕和拼凑只敢,行文流 畅。这正是作者应用游戏笔墨高超的表现。另外, 作品中的诙谐内容,诙谐性笔墨与人物形象塑造和 故事情节的展开有着紧密联系。作品诙谐性描绘成 功还在于作家有明确,严肃的创作意图和创作主旨。 即通过诙谐性描写寄托作者的褒贬爱憎,体现作者 的愿望和理想。
笑。在《西游记》中,还有的戏谑文字实际上是将神魔世俗化。 像那神圣的佛祖,凶恶的妖魔鬼怪,一经调侃挪用之后。就淡化 了头上的光圈或狰狞的面目,与凡人缩短了距离,甚至与凡人相卫
灵霄宝殿内站位高权重首班的开天功臣灵太上老君,由于工作 事务繁杂,日理万机,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业余最大爱好就是一门 心思地炼丹。以便为每届蟠桃大会筹备人情,互赠礼物,绑牢关系, 巩固位置,维护既得利益。因而也就对家里疏于管理,结果自己的 坐骑金毛狮子逃下凡去为虎作伥,霸占一方。天上欢乐时短,人间 苦难时长。不觉间已是三年过去了,期间不知吃了多少人肉,害了 多少黎民百姓!由于临走时偷得了主人的五件护身宝贝,悟空一时 也拿他没法,只好上西天求问于如来佛主,佛主心知肚明,却不愿 明说,支支吾吾了半晌才暗示悟空出去。或许能捕风捉影什么的。 看来佛主是平时日常来往吃太上老君的仙丹多了,吃了人的口短, 拿了人的手软。碍于启口,使惩腐除恶政策不能贯彻执行。幸亏太 上老君还有点自知之明,能够及时坦白从宽,积极配合悟空收服了
如大闹天宫收孙悟空,收猪八戒,偷吃人参果,平顶山葫芦装 天,果火焰山,过盘丝洞。以过火焰山为例。有的作品以孙悟空与 铁扇公主的矛盾为主,孙与铁大战,败走,转而求救于观音,观音 就叫水部诸神降雨灭火,这实际上是以解决自然矛盾的办法来达到 目的。吴承恩则把铁扇公主的身份处理为牛魔王的妻子,红孩儿的 母亲,因为要报“害子之愁”就不借扇,是矛盾冲突,铁扇公主在 吴承恩的笔下又不是一般的妖精,因此,孙悟空就得利用牛魔王的 身份骗芭蕉扇。这样就更好的使孙悟空得到更好的表现。文章更显 精彩。

【最新整理】《西游记》艺术特色浅析

【最新整理】《西游记》艺术特色浅析

《西游记》艺术特色浅析内容提要:《西游记》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一部神话小说,充满了浓郁、奇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它创造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瑰丽的魔幻世界。

整部书无论是生动有趣的故事架构、曲折离奇的情节设计、丰富诡异的人物性格刻画,还是诙谐讽刺的艺术风格,以及明快、流畅、极富个性化的语言的运用,都体现出了作者吴承恩具有像他笔下的石猴一样“横空出世”的艺术想象力,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功力。

那《西游记》有怎样的艺术特色?《西游记》是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一部辉煌的巨作,鲁迅先生把这种小说定名为“神魔小说”。

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主要是在一个假想的天地里,攫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变幻现象作为魔术性形式来描写故事或人物,笔下的人物是离奇的,甚至是用超现实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就其本质来说,是真实的、典型的、深刻的,而且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不是凭空虚造的。

这种创作方法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

《西游记》就是用这种方法创作出来的。

《西游记》的艺术特点:第一个特点,塑造的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魔气,又有人气,仙气,这些是融为一体的。

第二个特点:巧妙结合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深刻显示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突出刻划人物性格,使其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第三个特点,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抨击现实,增添了故事情趣。

第四个特点:用生动贴切的对话,来突出人物性格。

第五个特点,小说虽然是长篇巨作,但是却是由许许多多的短篇小故事连缀而成。

《西游记》的缺点。

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正象社会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作品。

第一个缺点,小说前后对照失调。

第二个缺点,小说残留着说唱文学的痕迹。

关键词:神魔小说人物个性情节巧妙幽默对话生动贴切短篇小故事连缀《西游记》艺术特色浅析《西游记》是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一部辉煌的巨作,鲁迅先生把这种小说定名为“神魔小说”。

有人提出疑问说“神魔小说”是否完全妥当,目前来讲,文学史家都沿用鲁迅的说法,叫“神魔小说”。

西游记的文学艺术特色

西游记的文学艺术特色

西游记的文学艺术特色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它的文学艺术特色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精彩的故事情节、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深入的寓言寓意以及独特的言辞风格等。

下面将分别从这些方面进行论述。

一、精彩的故事情节西游记的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以“取经西天、降妖伏魔”为主线,通过对唐僧师徒四人的艰险旅程和困境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探索和成长。

其中,孙悟空的冒险经历、猪八戒的贪吃懒惰、沙僧的沉默内敛以及唐僧的智慧善良等形象塑造极具代表性。

故事情节紧凑有趣,让读者沉浸其中,引发共鸣。

二、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西游记塑造了大量丰满的人物形象,每个角色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

比如,孙悟空机智聪明、善于变化的本领让人佩服;猪八戒虽然愚蠢贪吃,却温暖憨厚;沙僧沉默寡言,行事稳重;而唐僧则以智慧善良的品质充满魅力。

这些形象的鲜活塑造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可信,读者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三、深入的寓言寓意西游记以神话传说为基础,融入了许多寓言故事,通过架空的情节表达对人性、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例如,在孙悟空的冒险中,作者反复强调了“魔障”的概念,暗示人们心中的欲望和执念会阻碍自己前进的道路。

这种寓言寓意深入人心,超越了单纯的故事,使读者在娱乐的同时也能获得一种精神的滋养。

四、独特的言辞风格西游记采用了丰富多样的言辞风格,既有古典诗词的婉约唯美,又有通俗口语的幽默风趣。

其中,诗词描写了山水景色的美妙和人物内心的情感,清新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通俗口语则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各类人物的特点和性格,让人妙趣横生。

这种独特的言辞风格为西游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综上所述,西游记作为一部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学作品,其文学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的精彩、人物形象的丰富多样、寓言寓意的深入以及言辞风格的独特等方面。

这些特色使得西游记成为了经典之作,深受读者喜爱,并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游记写作手法赏析

西游记写作手法赏析

写作手法:
(一)《西游记》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丰富多彩的幻想世界,开拓了我国古代长篇神话小说创作的新领域。

(二)神话人物的塑造突出的特色是把社会化的个性,超自然的神性和某些真实动物的特性结合起来,既反映了社会的真实,又有着神奇色彩。

(三)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

《西游记》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结合起来,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和憎。

艺术特征:《西游记》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大都有现实生活作基础,同时在神奇的形态下体现了作家与人民的某些美好愿望.八十一难,七十二变,各种神魔的本领都充满幻想色彩;五花八门,奇光异彩的宝贝,显然是人们为了征服自然或战胜敌人才假想出来的.《西游记》构成了浪漫主义的基本艺术特征.。

西游记艺术特色

西游记艺术特色

西游记艺术特色导言:《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融合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在本文中,将探讨《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包括表现艺术、文化艺术和心灵艺术等方面。

一、表现艺术《西游记》以其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脍炙人口。

首先,作品的叙事手法十分独特,采用了架空的神话传说故事和富有想象力的内容,充满奇幻色彩。

其次,小说中人物角色的刻画生动传神,如孙悟空的机智灵活、唐僧的善良和忍耐、猪八戒的贪婪和愚笨等,各具特色。

再者,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想象力,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张力和悬念,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视觉冲击力。

二、文化艺术《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元素。

首先,作品中涵盖了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如佛教、道教等,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其次,作者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特点和缺陷,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再者,小说中蕴含着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塑造和行为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三、心灵艺术《西游记》在描写人物心灵世界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

首先,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他们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使得整个作品更具有戏剧性和感染力。

其次,作者通过对主要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成长和变化,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立体感。

再者,小说以佛教故事为背景,融合了诸多人性思考,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展现出一种内在的智慧和感悟。

结语综上所述,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之作,《西游记》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性思考,展现出了多方面的艺术特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西游记》的深入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智慧和人生哲理,感受到经典之作带给我们的启迪和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摘要:《西游记》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整部作品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性格刻画丰富诡异、艺术风格诙谐讽刺,语言运用明快、流畅、极富个性化,体现了作者吴承恩非凡的艺术想象力。

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浓烈的浪漫主义幻想色彩;塑造三性合一的人物形象;运用尖锐的矛盾与曲折的情节表现人物性格;大量使用幽默讽刺艺术手法四方面。

关键词:《西游记》;艺术特色;浪漫主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

作品主要描写孙悟空等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苦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整部作品体现了作者吴承恩非凡的艺术想象力。

本文从以下方面对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色彩非常浓烈的作品。

它所描写的人物并不是按照现实生活中原来人的样子来加以描写、刻画,而是经过高度的艺术夸张手法,使之具有很强的幻想色彩和理想成分。

(一)塑造奇特的人《西游记》中的人大多是神通广大、变化多端、法力无穷的,因此赋予了整部作品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主人公孙悟空,出生的地方就很奇特,它通过大自然独特的孕育,在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上破石而出,显然是个“天产石猴”,而他所学的本领也不是一般的本领,具有七十二种变化,可谓变化无穷。

还有他的奇宝金箍棒,在他手里要大就大,要小就小,变化自如。

孙悟空靠这根金箍棒,搅地府、闹天宫,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打败了不计其数的妖魔鬼怪、克服了重重的艰难险阻,为取到真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有他身上的根根毫毛,也能随心所欲的变化;他的铜头铁额刀枪不入;他的火眼金睛能善辩人妖和善恶;他的大公无私、正直有义、积极乐观、敢于反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事业,勇敢奋斗,这些都是作者赋予古代英雄人物的特点。

猪八戒也称得上是“奇人”。

它一出生就闹了个天大的笑话:天蓬元帅因为调戏嫦娥仙子,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凡间,结果错投到了猪圈里,变成了一副猪的模样。

而且他的毛病也很多:贪恋女色、好占小便宜、对孙悟空心怀嫉妒、遇到困难常常动摇等等。

当然,作者引入猪八戒的形象,目的是为了用来展现人类普遍存在的欲望和弱点,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热闹喜气的氛围,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真实。

猪八戒虽傻气十足,还经常说愚蠢的话,办愚蠢的事,可他的本领还是相当不错的,比如他那风里来雨里去的本领,手握九齿钉钯,打起妖怪来既勇敢又搞笑,当然西天取经一路上,经过众多磨难,他也成为了大师兄孙悟空的好搭档。

除了主要人物外,作者还在众多妖精的身上融入了社会生活中人的欲望与思想感情。

作者描写他们作恶害人的行为,正是为了反映现实社会中一切邪恶势力之存在。

这些妖精除了具有人的欲望和情感外,同时具有动物、植物的外部特征和生理习性,如白耗子精,居住在深洞;杏树精手拿杏花,长着胭脂般的面容;蜘蛛精肚子里可以放出无数丝缕等。

但他们又不是自然界生物的原型,而是某种物类成精后的化身,他们的所作所为具有很强的浪漫色彩,把读者引入想象的空间。

从这些典型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间社会中人的思想性和动、植物的社会属性。

人、妖、兽奇妙结合,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个完整的、统一的、以人的社会属性为主导的艺术形象,使人读了回味无穷,久久难忘。

能使人在回味的过程,领略到作品的思想内涵。

(二)浪漫主义的环境《西游记》中的环境很奇特,经常跨越时空的想象,极度夸张。

如孙悟空在仙境一般的花果山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不受任何管制和约束。

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花果山”正是作者理想的“快乐之土”。

同时,作者还注意以现实为基础,创造出天宫、地府、龙宫、以及西天路上种种险山恶水的自然环境。

作者让孙悟空去闯龙宫、搅地府、闹天宫,不仅阎王爷,就连东海龙王见了孙悟空也都像猫见了老鼠,害怕极了。

甚至连那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也被赶下宝座,被迫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当然,还有太上老君在八卦炉前炼丹,天兵天将在南天门站岗守卫,玉皇大帝坐在灵霄宝殿上,掌管着天上人间,阴森恐怖的森罗殿上,阎王、判官掌管着人世的生死,东海底的水晶宫里,老龙王在发号施令,那些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在波浪中翻滚。

这些天宫、地府、龙宫等地都为理想英雄人物的渲染创造了典型的浪漫主义环境。

(三)奇特的故事整部作品,作者设置的奇特故事不计其数,如孙悟空为保住花果山,竟然冒着很大的危险漂洋过海,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得了超人的本领;为了找见称心如意的兵器,他竟敢闯进龙宫索宝;为了保持永久长生,不受地府阎王老子的阻挠,竟敢涂改生死薄,勾消猴类的名号;为了蔑视权位,他树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帜;为了战胜西天路上的妖魔鬼怪,他使出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为了战胜妖怪,他身上的毫毛,想变什么就变什么,真是神乎其神,栩栩如生。

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作者设置的奇特故事也很多。

例如有扇一扇就可以把人扇出八万四千里的“芭蕉扇”;有饮了水就可以怀胎的“子母河”;有四肢俱全、五官俱全、形状如三岁孩童,吃一个可获四万七千岁的“人参果”;有把人能化成灰的“火焰山”;有方圆八百里“寸草不生”的地方。

这九九八十一难所包含的众多奇特的小故事,光怪陆离,让我们感到美不胜收,兴致盎然。

二、塑造“三性合一”的艺术形象《西游记》中的众多艺术形象都体现了“三性合一”的特点,如孙悟空的形象就是动物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的完美结合。

孙悟空是猴、是人、又是神。

猴子机灵敏捷、顽皮与人的酷爱自由、勇于反抗的性格水乳交融在一起,使这一形象十分的生动逼真。

(一)动物属性说孙悟空是猴,因为猴属的生物属性真实而又生动地体现在他的身上。

凹脸尖嘴,两腮无肉,罗圈腿,拐子步,活脱脱的一幅猴子相。

尽管他能七十二变,但都改变不了其自然属性。

一是猴子尾巴。

在于二郎神打斗时他变成庙宇,尾巴自得变做旗杆竖在后面结果被二郎神识破。

二是猴子的红屁股。

第四十三回唐僧师徒被金角大王捉住,悟空变做小妖去救,而八戒一见就道:“你虽变了头脸,还不曾变做屁股。

那屁股上两块红不是?我因此认得你。

”三是猴子的本能。

悟空听菩提祖师讲道,“喜得他抓耳挠腮,眉开眼笑。

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二)人的属性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状态,勇于斗争反抗等社会特点,乐观诙谐以及好胜好名、好戴高帽子等性格特征孙悟空一概具有。

并且他“一生受不得气”,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追求不要阎王老子暗中管着的更加自由自在的神仙生活。

于是他历尽千山万水,出海访仙学道。

这些完全具备了人的社会心理。

(三)神的属性孙悟空战胜困难,克敌制胜,都是凭借降龙伏虎的手段:七十二般的变化,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和手上使的要大就大、要小就小、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

白骨精变成女子、老妪、老翁,三戏唐三藏,都被悟空一一识破。

对付最厉害的妖怪时,他有一个巧妙的方法,就是钻进妖怪的肚子里,在里面“跌、踢、竖、打”,痛的妖怪满地打滚,满口求饶。

等他决定钻出来时,知道妖精要咬,便机智的先用金箍棒探路,反叫妖怪破碎了门牙,使他无能为力,俯首就缚。

有时为了迷惑妖怪,他善于变化角色:从孙行者到者行孙、行者孙。

以假乱真,把妖怪愚弄的不知所以,继而取得妖怪的宝贝,降服了妖怪。

因此,孙悟空是一个动物、人、神三者融洽的艺术典型,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神话英雄。

这样的例子在作品中还有很多,《西游记》中的众多艺术形象或多或少都体现了“三性合一”的特点。

三、运用复杂尖锐的矛盾与连锁曲折的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一)运用复杂尖锐的矛盾表现人物的斗争精神《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中,唐僧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

白骨精第三次化为一个老丈,利用唐僧面慈心软、善恶不分的弱点施攻心计,孙悟空看出又是那妖怪,准备将其打死,不料唐僧念紧箍咒,悟空疼痛难忍不好下手,白骨精笑呵呵,以为这下得逞了。

就在白骨精伸出爪牙干掉唐僧那一刻,悟空的善念、保护师傅的决心战胜了紧箍咒,关键时刻将妖怪打死。

此时唐僧却以为悟空连杀三命,毅然与其断绝师徒关系,悟空悲伤离去。

“三打白骨精”之后,唐僧终于大怒,不管悟空怎样求情,他始终没有改变主意,将悟空逐出师门,悟空只好黯然离去。

可巧的是悟空刚离去,剩下的师徒三人在黑松林又遇上了妖魔。

呆子猪悟能在白龙马的指点下才来到花果山请悟空出山相救。

其实悟空“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在花果山享乐的同时,也在惦念着师傅的安危,此时悟空的心已经飞到师傅身边,他不恨师傅不相信自己,也不怪师傅不识妖精,只是担心他的安危。

在他心中,师傅于五指山的搭救之恩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他已经将师傅视为自己的再生父母,并打算一直保护他,直到功德圆满。

悟空就是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好徒弟。

(二)运用连锁曲折的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的弱点《西游记》善于运用连锁曲折的故事情节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弱点,比如猪八戒看见美女就会全身痒痒、流口水。

在七十二回中,师徒行至盘山洞,唐僧出去化斋,被盘丝洞中的七女妖吊上房梁。

悟空变苍蝇见七女在庵旁温泉洗浴,于是故意让八戒去侦探。

八戒来到温泉旁,看见七个美女在洗澡,喜上眉梢。

他反常地第一次把自己变成一个和尚,问是否愿意和他洗澡。

遭到七个美女的拒绝后,他又变成一条鱼,在她们的腿底下钻来钻去。

这都是他贪恋女色的表现。

猪八戒还很懒惰。

第三十二回中,师徒行至一山,悟空听说有妖,派八戒去巡山,他却找到一个舒服的地方呼呼睡大觉,把巡山的事情当成了耳旁风,回去没法向师傅交差,于是编了一整套的谎话告诉大家。

在遇到比较大的困难时,他总是打退堂鼓。

遇到麻烦,他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他的同伴。

四、大量使用幽默讽刺艺术手法整部作品中幽默、讽刺的手法比比皆是。

如唐僧师徒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西天,仅仅因为没有送礼给阿傩、伽叶二尊者,阿傩、伽叶只给了他们无字经。

当悟空把这一情况告诉如来时,如来不但不责罚尊者,反而暗示他们要送礼,可以说是当时行贿受贿现实的折射,反映出了统治者的不作为。

在乌鸡国时,国王要让位给孙悟空,孙悟空说:“不瞒列位说,老孙若肯要做皇帝,天下万国九州皇帝,都做遍了。

只是我们做惯了和尚,是这般懒散。

若做了皇帝,就要留长发,黄昏不睡,五鼓不眠;听有边报,心神不安;见有灾荒,忧息悉无奈。

我们怎么弄得惯?”在朱紫国时,国王为了得到金圣宫娘娘,便跪倒在地,情愿让出王位。

这时猪八戒嘲笑说:“这皇帝失了体统,怎么为要老婆就不要江山?”这些话既风趣幽默,又很耐人寻味。

猪八戒形象的性格特征也是充满谐趣的。

作者以一种善意调侃的态度描写这个人物,时时让他出一点洋相来博取读者的笑声。

他有农民式的憨厚朴实,却又自私懒惰、贪吃好色,取经没有坚定性,动不动就嚷着要分了行李再回高老庄当女婿。

常常好耍点小聪明,却又常常弄巧成拙。

猪八戒虽然可笑,却也很可爱。

他那种猪似的本分老实以及猪似的笨拙和聪明,就相当讨人喜欢;何况他能劳动,能吃苦,取经路上都是他挑行李。

在与妖魔作战中,他虽多次被捉,始终也不向妖怪屈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