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乡瑞金永远的图腾
瑞金:红色故都_共和国的摇篮

文丨朱七七坐标: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部昨日重现瑞金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驰名中外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之一。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酝酿了近两年时间,并经过时任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同志精心筹备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的叶坪隆重召开,大会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定都瑞金。
1934年1月,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沙洲坝召开,由于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已经从上海迁到了瑞金。
因此,“二苏大会”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临时”两个字就去掉了,正式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
因此,瑞金作为赤色首都,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发源地和初步的形成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八一”建军节的诞生地。
今日瑞金瑞金是一个红色与绿色并存的城市。
它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云石山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也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这一个个标签无不彰显了瑞金在共和国诞生、成长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光荣的苏区历史为瑞金留下了众多独特的革命旧居旧址和精神遗产。
目前,瑞金境内共和革命旧居旧址180多处,拥有红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军广场、“一苏大”会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红井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这些都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资源;同时,自1995年新华社在瑞金修建革命旧址、续写“红色家谱”以来,到目前已有40多个部委来瑞金寻根问祖,按照修旧如旧、修旧复旧的原则修建革命旧址,在叶坪、沙洲坝已经成规模较大的国家部委旧群,成为瑞金红色旅游的一大景观。
红色故都 共和国的摇篮瑞金017TOURISM WORLD /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叶坪:“毛主席”的称呼,从这里喊响叶坪红色旅游景区位于瑞金市叶坪乡叶坪村,距城区5公里,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革命旧址群之一。
初中生满分作文:红色——故乡瑞金永远的图腾

红色——故乡瑞金永远的图腾时光流转,流不走的是我对故乡的热爱,流不走的是故乡人世世代代的自豪与热情。
——题记有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也有人说:“武夷奇秀甲东南。
”而我的故乡瑞金,它虽然没有桂林山水的秀丽旖旎,也没有武夷山的九曲十八弯,但它独有的朴实风光,也会让人印象深刻。
红都瑞金与中国革命历程紧密相联,令它享有了“历史名城”、“红色故都”的美名,我也为此感到自豪!红色,是这座小城永远的图腾,红色的土地,红色的建筑,红色的星徽,还有大街小巷飘扬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旗,无不辉映着她昨日的历史和今天的光荣。
走进共和国摇篮——瑞金,一座被赤色浸润血脉深处的红色故都。
漫步街头,这座小城一如其它城市,有着现代都市的格局和律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不同的是,瑞金有自己独特的名字:“红都广场”、“红都大道”、“红都宾馆”……以“红都”命名的场所到处都是。
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哪怕是孩子,都会告诉你:这里曾是红都!踩着乡间小路,井水的叮咚声像一首小曲儿,在耳边回响。
对于瑞金,人们最初的印象大都缘于一篇小学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让新中国几代人耳熟能详。
如今,人们亲切地称这口井为“红井”。
井旁的石碑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两行大字更加醒目。
这篇课文用一百字讲述了毛泽东当年为瑞金沙洲坝村百姓挖井,老百姓感谢毛泽东的故事。
亲临红井,品味甘甜的红井水,重温这篇课文,更添了许多新的感悟。
沙洲坝百姓质朴而感人的情愫是水之甘甜醇香的源头。
六十年来,共和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沙洲坝人民善良感恩的心没有变。
红井水甜,铭记在心。
懂得感恩的沙洲坝老百姓都是可亲可爱的人。
拾级而上,路旁的花草印衬着历史的光辉,革命烈士纪念馆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展厅内陈列着一些伟人们的雕像和烈士们的遗物。
这里记载着许多英雄的名字,也记录着他们的丰功伟绩,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战争的胜利。
回顾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的前赴后继,他们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的无私奉献与英勇的牺牲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深刻领会到红军战士们的伟大精神。
我的家乡瑞金(红色故都PPT课件

文化
+ 禳(rang)神:这是我们家乡最为隆重的习俗。 + 先解释一下神座就是一尊菩萨像。神座每
年从一村迁至另一村,在迁移时,每家要 在路口放上桌子,点上香,摆好食物,酒 水来迎接神座的到来,而去接神座的村子 的所有家庭都要派出几人在当天一大早到 本村庙堂集合,拿好东西后,再吹锣打鼓 沿小路去主庙接神座,一路上要放鞭炮, 且声音越大越好,接到神座后要走大路,
记得高考前几天,父母还亲自带我到神座前祈祷我能金榜 题名呢,虽然我不以为然,但我知道这是父母对我的深深期 盼,所以我自然跟随他们走了一下过程,毕竟这也是我们家 乡的习俗,至于这个灵不灵验我就不知道了。
毕竟人是要有信仰的,或许老一辈人的信仰就寄托在神座 上吧。我记得小时候有很多人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来问我外 婆,而我外婆就去问神仙,当时觉得很神奇,现在才知道这 是骗人的,而我外婆按现在的称呼就叫神婆。
我的家乡:瑞金(红色故都)
没听过?没关系,听我慢慢道来
+ 姓名:瑞金
+ 别名:红色故都、瑞 京
+ 身份证:360...... + 面积:2448平方公里 + 人口:68.30万(数据
截止2016年年末) + 下辖地区:17个乡镇 + 电话号码:(+86)
0797 + 车牌代码:赣B
+ 瑞金,江西省直管县 级市,位于江西省东 南部,赣州市东部, 武夷山脉南段西麓, 赣江东源贡水上游。 东界福建省龙岩市长 汀县,南邻会昌县, 西连于都县,北接宁 都县,东北毗石城县。 总面积2448平方千米, 2016年末户籍人口 瑞金是通江达海的交通要地。瑞金地扼赣闽 咽喉,素为赣闽粤三省通衢,是中西部省市 沟通东南沿海的中转要地。319、323、206 三条国道贯通瑞金东西南北;与鹰厦线、京 九线接轨的赣龙铁路横贯瑞金全境,在瑞金 建有全线最大的铁路三级客货站;厦门至成 都高速公路(即厦蓉高速)瑞金段、济南至 广州高速公路(即济广高速)瑞金段将分别 于2008年前建成通车,并在瑞金形成“十” 字枢纽型高速公路网
瑞金永远的铭记

瑞金永远的铭记(红色旅游)魏本貌熊婷婷《人民日报》(2013年09月21日06 版)瑞金,这座千年古城,是孕育共和国的摇篮。
从1931年9月至1934年10月,瑞金成为中央苏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军事活动中心,中央党、政、军、群机构驻地。
随着中央机关的几次迁移,瑞金形成了叶坪、沙洲坝和云石山三大革命旧址群。
叶坪江南客家屋共和国诞生于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走进叶坪乡叶坪村,古老的香樟树,掩映在村庄四周,老人围坐在石凳边,聊起家长里短,远处不时传来孩童喧闹声。
诗意般田园生活,让我们几乎忘记曾经的战争硝烟。
“1931年9月至1933年4月,这里一直是中央苏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中心。
”多年从事党史研究的瑞金党史办副主任陈县平说,“很难想象,共和国诞生于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
”谢氏宗祠是村里最大的建筑之一,也是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所在地。
“始建于明清时期,是典型的江南客家风格,冬暖夏凉。
”市旅游局副局长钟昌戋说,这是按照当年的照片和历史史料,对当时的场景进行复原的。
叶坪村至今保存着22处革命旧址和纪念建筑物,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革命旧址群之一。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叶坪召开,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一苏大”旧址不远处,就是中华苏维埃电话总机室旧址,墙上的标语“拥护全苏大会”仍清晰可见。
“这条标语是叶坪唯一的原迹。
”陈县平说,红军长征离开后,国民党军队对村子进行扫荡,当时老百姓用稻草盖住标语,然后在稻草上覆盖黄泥,新中国成立后黄泥脱落,标语才得以发现。
沙洲坝“红井”中国共产党关于群众路线的生动阐述清晨的阳光穿透云层,越过乡间小道,照进一座充满静谧的小村庄,田野里金黄的向日葵风中摇曳。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描摹着珠红色字体的石碑,矗立在著名的“红井”旁。
工作人员单惠告诉我们,1933年4月,毛泽东随同中央机关从瑞金的叶坪村迁到沙洲坝。
红色故都 七彩瑞金

红色故都七彩瑞金作者:沈源来源:《经济与法治》2013年第06期国人目光聚焦瑞金、了解瑞金,更多的是因为这里是红色故都,山山水水留下了新中国成长的足迹。
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染红了共和国的记忆。
然而,瑞金有可歌可泣的历史风云,也有古村绿意的低吟浅唱,更有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
青山苍翠,秀水清冽。
水流,人影,相映成趣。
这就是红色故都——瑞金。
瑞金市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武夷山脉西麓,与福建省长汀县以及石城县相邻。
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举世著名的云石山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等,是中国重要的红色旅游城市。
历史与苏区文化的交相辉映瑞金始建于南唐,纵横成史已经千年。
“瑞金”来历,据说是古人在此“掘地得金,金为瑞,故名瑞金。
”瑞金为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客家人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相互激扬,相互揉合,相互同化,孕育形成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
其中,宋朝古村密溪村是坐落在凤凰山下的一个客家古村,远山连绵,三幢古塔笔架凌霄;近水依依,千古驿路纵横南北。
在群山环抱之中,土地肥沃,溪流密布,故而屋舍俨然,阡陌交通,又因地处宁都通往瑞金的古驿道上,承载着数千年来宁都至瑞金乃至福建的客家人南迁的脚步,密溪的繁盛又岂止是明清尤其康乾盛世以来二三百年?自罗密峰开基以来,密溪既得其名,又得其实,如今村里单栋占地面积在三四百平方米左右的十几处宗祠、大小私宅、古驿道,甚至村口祠堂前月塘中的戏台残基,都在演说这段繁盛的历史。
那一年,中国工农红军大部队从瑞金出发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他们踏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拉开了“中国梦”的序幕。
那一年是1934年的10月。
时隔79年,在历经了时间的涤荡与洗礼后,瑞金这块红色的土地依然继承着苏区精神,并焕发出新的容貌。
经过修整和完善后的革命遗迹在瑞金保存得完好无损,同改革开放以后建设起来的建筑浑然一体。
集休闲、体育、文化、商贸于一体的红都世纪广场、引资兴建的综合性商贸大楼红都商业城、民间投资兴建的亮化工程八一大道、红都大道、东兴街,错落有致,一街一风格,一路一景色。
江西瑞金红色故事传说

江西瑞金红色故事传说江西省,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赣(gàn),别称赣鄱大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
那么关于江西瑞金红色故事传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江西瑞金红色故事传说【毛泽东在瑞金和当地老百姓的感人故事】红军桥在瑞金城东6公里处叶坪村,有一座木头搭建的桥,横跨绵江河,是洋溪村的主要通道。
它的旁边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驻地,即叶坪革命遗址群。
这座桥被群众称为"红军桥"。
这座桥是毛泽东、也是党和苏维埃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年的一天,毛泽东赴叶坪村相邻的洋溪村去调查农业生产方面的情况,研究部署中央苏区经济建设工作。
途径绵江河,发现架在河堤上的几块木板由于岁月沧桑和洪水的冲击已经腐烂,人一上桥,桥身便晃晃悠悠,吱呀作响,非常危险。
毛泽东看见不远处赶来陪同调查的乡干部老谢,一边招呼一边焦虑地说:"老谢你看,这座桥都成这个样子,再不修一修,说不定哪天就要塌了,人走在上面多危险呀!老谢的脸刷地红到脖子根,不好意思地回答:"最近农忙,没时间顾上了,再说,农忙也很难雇人。
"毛泽东在了解情况后说:"党的干部一定要急群众之所急,不能因为其他工作忙,而忽略群众的基本的生活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和根据地的建设!毛泽东接着说:"现在不好请人,我们自己动手。
在毛泽东的提议下,乡干部改变了原先雇请工人修桥的打算,发动乡村干部利用午休时间找木头备石料。
到了施工的日子,毛泽东早早地来到河堤边,与乡村干部一起抬木头、扛石块。
老谢很不安地说:"毛主席,您工作那么忙,这里由我们来做就行了。
"毛泽东拍拍老谢的肩膀说:"既然来了,就一起干吧,人多力量大嘛,早一天修好就早一天方便群众。
"临近黄昏,绵江河上重新又架起了一座稳固的新木桥。
瑞金:我们赞美瑞金,你是红色中华的象征!你有红色的情怀!你英名洒播天下

中国地名 ・ 红色地名
设 ,以及后来新 中国政 权建设 来自提供 了丰富的经验 ,培养 了 大批领导骨干和组织 、管理人才” 。 瑞金是第二次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 全 国苏区的政治 、经济 、军事和 文化的中心 ,下辖 江西 、福 建 、闽赣 、粤赣 、赣 南五省和瑞金 、西江 、长胜 、太雷四个 直 属县 。从 13 年起 ,中国共产党 领导 中央苏 区广大 军 民 , 91
大 十一年 (5年 )改瑞金 监为瑞金 县。13年1月7 93 91 1 日,中国
共 产党创建的第一个 全国性红色政 权—— 中华苏维埃共 和国临 时 中央 政府在瑞金成立 ,并把瑞金定为首 都 ,瑞金随之 更名为 “ 瑞京” 94 月1 日,经 国务院批准 ,撤销瑞金县 ,设立瑞 。19 年5 8 金市 ( 县级) 99 月 ,江西省 人民政府 批准瑞金 为省辖市 , 。19 年2
的瑞 金 ,一 共有 1 万人参 军参 战 ,5 1 万
多人 为革命捐 躯 ,其 中1 8 人牺牲 在 .万 0 红军长征途 中 ,瑞金 有名有姓的烈士 有 1 1 6 。为支持 苏区建 设和 支 援红 军 76 名 北 上 抗 日战 略 转 移 ,从 13 年 至 13 92 94
天 ,共 3 7 … … 。 6天 ”
翻身得解放 的瑞金人 民 ,为捍 卫新 生 的红色政权 前赴 后继 ,甘于奉 献 ,用
生命 与热血顽 强撑 起人民共和 国的一片
天 。苏 区人民 以巨大 的热情拥 军 支前 、
参加革命 ,为红军 和苏维埃政权建设 奉 献 了一切 。以瑞金 为例 ,当年仅 2万 人 4
大实践 ,为中华人 民共 和国的建立奠 定了坚实 的基础 ,瑞金 因此在 中共党史和 中国革命史上 留下了浓墨重彩 的篇章 。中 国共 产党早期 的领 导人和军事将领 ,大部分在这个 时期得到 了锤 炼 、成长 。新 中国的第一代 、第二代领导人 ,共 和国十
红色基地瑞金观后感

红色基地瑞金观后感瑞金,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红色基地的象征,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
在瑞金这块红土地上,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让人肃然起敬。
近日,我有幸前往瑞金参观,深刻感受到了这片红色基地的伟大历史和坚韧精神。
瑞金,坐落在江西省赣州市,是红军长征的重要节点。
在瑞金,我首先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这里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生动地展示了党的早期领袖在井冈山的艰苦斗争,以及红军的壮丽事迹。
我看到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伟大领袖的形象,了解了他们不畏艰险,坚持革命道路的英勇事迹。
随后,我前往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红军最初的根据地。
站在井冈山的山巅,俯瞰着连绵起伏的山脉,我不禁感叹红军战士当年是如何在这片荒山野地上坚持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我参观了毛泽东故居,看到了他简陋的居住条件和艰苦的生活,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的平易近人和坚定信仰。
最令我感动的是参观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陵园内,英雄的墓碑整齐排列,每一块墓碑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我看到了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党的理念,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瑞金的行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红军战士们的坚韧精神和革命烈士的伟大牺牲。
他们为了信仰和理想,不畏艰险,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这一切都深深激发了我对党的信仰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瑞金,是中国革命的瑰宝,也是红色基地的象征。
这次参观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仰,对国家的热爱,对伟大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这片红土地上的红色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继续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故乡瑞金永远的图腾
时光流转,流不走的是我对故乡的热爱,流不走的是故乡人世世代代的自豪与热情。
有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也有人说:“武夷奇秀甲东南。
”而我的故乡瑞金,它虽然没有桂林山水的秀丽旖旎,也没有武夷山的九曲十八弯,但它独有的朴实风光,也会让人印象深刻。
红都瑞金与中国革命历程紧密相联,令它享有了“历史名城”、“红色故都”的美名,我也为此感到自豪!
红色,是这座小城永远的图腾,红色的土地,红色的建筑,红色的星徽,还有大街小巷飘扬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旗,无不辉映着她昨日的历史和今天的光荣。
走进共和国摇篮——瑞金,一座被赤色浸润血脉深处的红色故都。
漫步街头,这座小城一如其它城市,有着现代都市的格局和律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不同的是,瑞金有自己独特的名字:“红都广场”、“红都大道”、“红都宾馆”……以“红都”命名的场所到处都是。
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哪怕是孩子,都会告诉你:这里曾是红都!
踩着乡间小路,井水的叮咚声像一首小曲儿,在耳边回响。
对于瑞金,人们最初的印象大都缘于一篇小学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让新中国几代人耳熟能详。
如今,人们亲切地称这口井为“红井”。
井旁的石碑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两行大字更加醒目。
这篇课文用一百字讲述了毛泽东当年为瑞金沙洲坝村百姓挖井,老百姓感谢毛泽东的故事。
亲临红井,品味甘甜的红井水,重温这篇课文,更添了许多新的感悟。
沙洲坝百姓质朴而感人的情愫是水之甘甜醇香的源头。
六十年来,共和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沙洲坝人民善良感恩的心没有变。
红井水甜,铭记在心。
懂得感恩的沙洲坝老百姓都是可亲可爱的人。
拾级而上,路旁的花草印衬着历史的光辉,革命烈士纪念馆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展厅内陈列着一些伟人们的雕像和烈士们的遗物。
这里记载着许多英雄的名字,也记录着他们的丰功伟绩,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战争的胜利。
回顾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的前赴后继,他们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的无私奉献与英勇的牺牲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深刻领会到红军战士们的伟大精神。
走过绵江河畔,清爽的河风轻轻拂过脸峡,给人以温馨和愉悦。
岸边的柳树轻轻垂下,翠绿的枝条点缀着碧绿的河面,将河水变得生动摇曳。
乘着汽车,伴着一路的暇想,终于来到了罗汉岩。
神奇的造物主孕育了无数的名山胜水,座落在瑞金市城东约30公里的罗汉岩风景区,就是大自然历数万年精心雕琢出来的一件艺术杰作。
罗汉岩虽非五岳之列,但在不同的季节里也将呈现出不同的奇景。
春天,百花初绽,千枝吐绿,莺啼燕啭,蜂飞蝶舞;夏天,林海茫茫,苍翠欲滴,银泉遍布,树叶荫蔽;秋天。
江西省瑞金市第二中学八年级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