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的想象力共49页文档
社会学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的想象力》美国社会学家C·W·米尔斯的代表作。
该书由一系列讲演稿和部分已发表的论文汇集而成,共有10个部分和1个附录.第一章:前景1人们为什么需要社会学的想象力?漠然与不安——现代人的状态“如果人们不知道他们珍视什么价值,也未感到有什么威胁,这就是一种漠然的状态。
如果他们不知什么是其珍视的价值,但却仍然明显地察觉到威胁,那就是一种不安。
”因为普通人所直接了解及努力完成之事总是由他个人生活的轨道界定;他们的视野和权力要受工作、家庭和邻里的具体背景的限制;当面对如此快速的发展,他们感到适应不了突然要面对的更广泛的世界;他们不能理解自己所置身的时代对自身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为了维护自我,努力使自己仍是完全独立的个人,他们在道德上变得麻木,他们开始为一种滑入陷阱的感觉所笼罩。
2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在米尔斯看来,社会学的想象力是理解个人经历及其背后社会结构互动关系的重要心智品质。
没有社会学的想象力就不可能理解个人生活历程与历史、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那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呢?米尔斯写到: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可以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
本书还提问并解答了这样一个问题:社会学研究,甚至于社会科学研究,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答案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方法论家”。
这就是社会学的想像力。
3“社会学想象力”的工具米尔斯写到,或许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所作的最有成果的区分是“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众议题”。
这个区分是社会学想象力的基本工具,也是所有社会科学经典研究的一个特征。
他将其定义为一种视角的转换,即将“环境中的个人困扰”转化为“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他认为只有这才能使人认清自身价值,从焦虑与淡漠的陷阱中挣脱出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待这个价值缺失的时代。
《社会学的想象力》重释

文_学术探讨338摘要:社会学研究最关键的就是对社会学想象力的培养。
社会学的想象力也可以说是一种宽广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对社会学的研究至关重要,这也是社会学这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
关键词:社会学想象力;社会学研究一、何为“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米尔斯(C. Wright Mills)在其名著《社会学的想象力》(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
米尔斯认为:“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它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
我想要描述的正是这种品质,它可能会被记者和学者,艺术家和公众,科学家和编辑们所逐渐期待,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这就相当于给“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概念下了定义。
这种想象力可以为我们提供宽广的视野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方式,以至于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
“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
”通过这种想象力,我们可以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建立联系。
个人的生活历程只有放在更大的社会历史的背景中才能得到理解,个人只是社会潮流中的“一叶扁舟”,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会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感。
二、“社会学的想象力”中的视角转换“社会学的想象力”也是一种视角的转换。
这种视角的转换涉及能动与结构、微观与宏观、个体与整体、主观与客观等二元对立之间的转换,同时也涉及各学科间视角的转换等等。
如米尔斯所说:“因为这种想象力是一种视角转换的能力,从自己的视角切换到他人的视角,从政治学转移到心理学,从对一个简单家庭的考察转到对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预算进行综合评估,从神学院转换到军事机构,从思考石油工业转换到研究当代诗歌。
社会学的想象力(共5篇)

社会学的想象力(共5篇)第一篇:社会学的想象力关于社会科学的思考——《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读书报告邢天璐行政管理三班2010414239《社会学的想象力》堪称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读完这本书,第一感觉是米尔斯告诉了我们现在社会科学应该如何发展以更好地担任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家的使命,作为社会学的学习者或者将来的研究者该具备哪些素质、该注意什么。
因此这本书不是对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解释的理论专著,而是对学科发展的反思与展望。
米尔斯很犀利地揭露批判了当前社会科学发展的几种研究偏向和社会科学界的腐败现象,强调“社会学想象力”的重大意义。
它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探讨主题,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作者在社会阶层等方面的研究经验,批判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的界限,由此强调社会学想象力的重大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米尔斯不是为了写想象力而想象,而是把社会学的想象力放在社会科学这一大背景下思考。
《社会学想象力》是米尔斯针对他所处时代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提出的“社会学想象力“这一术语。
米尔斯认为:确立社会科学对于我们时代的文化使命具有文化涵义,而这种社会科学的确立恰恰需要社会学的想象力。
那么,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什么?米尔斯认为:它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我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我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
心智是一种视角的转换能力——把个人生活与更广阔的社会整体相联系的能力;把个人命运和社会历史进程相联系的能力。
简而言之,社会学的想象力是整体观和历史感的思维方式。
当然,它不只是当代文化范围内的心智品质之一,对它更广泛更巧妙地应用提供了一个前景:即在其理解力上,事实上,即人类理性本身将在人类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或许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所作的最有成果的区分是”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众论题“。
这个区分是社会学想象力的基本工具,也是所有社会科学经典研究的一个特征。
读《社会学的想象力》

读《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这本著作教授了我如何做研究,如何看书,也让我了解如何做笔记。
米尔斯在卷首就告诉我们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的全貌。
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视角转换的能力,从自己的视角切换到他人的视角,从最不个人化、最间接的社会变迁到人类自我最个人化的方面的能力。
他接下来讲到,对准备研究的对象要考虑的问题,我将其总结为:所处的社会结构状况;该社会的历史定位;对社会中人的研究。
把握好这三点,才能全面、清晰的把握所要研究的问题。
米尔斯以9章的篇幅讲解如何才能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
他用了正反两种方法,即批判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良风气,避免类似的错误和建构良好的研究风气,提供发挥社会学想象力的平台。
他批判宏大的理论――沉迷于“理论”的高度形式主义中,用一些其他人看上去奇怪的方式组合、分解概念,把对概念的分解和无休止的重新组合作为这样的形式主义努力的中心,而这些概念本身非常隐晦。
他批判抽象经验主义――以方法论自居,只是花费大量精力完善调查方法和技巧,忽视社会调查本身;并且遵循一套死板严格的机械步骤,试图把社会调查的每一步都标准化、合理化;对人的研究通常是集体性的和系统性的。
他批判自由主义实用性――狭隘地研究小规模的环境,希望能“逐步建立”对更大规模结构的理解。
批判新的非自由主义实用性――关注与公众论题不相关的次要问题造成社会科学的琐碎不堪的局面。
从《宏大理论》到《科学哲学》这5章的内容在实质上是交错相连的。
宏大理论和抽象经验主义“共享一种学术上的‘双方垄断’、支配性的研究风格”;抽象经验主义体现科层制的发展、为科层组织所用;抽象经验主义学术特征――科学哲学”;新的非自由主义实用性直接助长了科层组织气焰。
下面我将具体说一下这5个章节篇幅的“批判”部分和“建构”性内涵部分。
1.宏大理论米尔斯通过将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中部分内容转化为通俗、简洁语言的形式,对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宏大理论家的观点展开批评。
《社会学的想象力》文本导读

《社会学的想象力》文本导读一、米尔斯米尔斯,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1916年8月28日,卒于1962年3月20日。
曾在威斯康星大学师从H.格斯和H.贝克尔,1941年获博士学位。
长期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直至逝世。
主要译著和著作有:《韦伯社会学文选》(与格斯合译,1946)、《性格与社会结构》(与格斯合著,1953)、《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3)、《权力精英》(1956)和《社会学的想像力》(1959)等。
米尔斯深受德国古典社会学理论和G.H.米德的实用主义社会学的影响,在政治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内颇有建树。
二、内容概要在《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本书当中,米尔斯批判了50,60年代在社会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以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大理论”和以P.F.拉扎斯菲尔德为代表的“抽象的经验主义”,指出当代西方社会学正面临着深刻的理论危机。
为深入理解个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米尔斯倡导社会学的想象力,强调社会学要加强对历史的研究,加强对社会心理的研究。
他继承了K.马克思和M.韦伯的传统,深刻分析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阶级、政治和权力结构。
他指出,美国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商业、军事和联邦政府的官僚组织的典型代表,广大民众的权力的丧失恰好体现出上层社会权力精英们的专横跋扈。
米尔斯的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的冲突和矛盾,并具有浓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主义色彩,对后来的冲突变迁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社会学想象力的缘由与涵义在这本书里面,米尔斯试图回答了这么一个问题:社会学的想象力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在米尔斯看来,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于其偏离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回到社会学的传统中去。
“社会学的传统完整载负了整个社会科学的前景,并部分地实现了它。
”通过对传统社会分析的定义,米尔斯指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概略言之,我相信所谓经典的社会分析是可以定义,可以应用的一套传统;相信它的基本特征是关注历史中的社会结构;而且它的问题是与紧迫的公众论题和持续的人类困扰直接关联的。
品读社会学想象力(李康翻译版)

品读《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翻译版)讲解人:葛鹏地点: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一、作者简介C·赖特·米尔斯,(1916~1962)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求学于威斯康星大学,广涉社会与政治理论,兼修史学和人类学,25岁获博士学位。
长期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直至逝世。
C·赖特·米尔斯50年代初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并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
他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这两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被视为其主要代表作。
他与人合作编译的《韦伯社会学文选》也被认为是权威译本。
米尔斯1962年病逝于纽约,年仅46岁,死后被誉为“当代美国文明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
《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
主要译著和著作有:《韦伯社会学文选》(与格斯合译,1946)、《性格与社会结构》(与格斯合著,1953)、《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3)、《权力精英》(1956)和《社会学的想像力》(1959)等。
二、本书结构第一章承诺,米尔斯通过承诺这一章,引出社会学的想像力这一概念,并结合现实对它作了详细解释,阐述了它在现实生活中以及学术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到六章分别是····,这几章是米尔斯所要重点论述的几种久而成习的偏向。
我也是重点讲述这几章。
最后第七到第十章以及附论治学之道。
米尔斯借助社会学的想像力的观点和思想,详细的阐述了自己对社会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类社会、人类历史以及政治、治学等各个方面的思想观点和看法,更为深入详尽的阐述出了社会学的想像力的内在本质及应用。
我们先来看第一章,承诺。
三承诺(一)社会学与社会学的想象力因为我们没有社会学基础,所以要想知道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首先就得明白什么是社会学。
按照学者观点,社会学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学科。
社会学的想象力

在回顾米尔斯的学术生涯时,沃勒斯坦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米尔斯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洞察力的社会科学家,他的很多作品都将因为其中实质性的具体分析而被长久阅读。
但是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很多别的学者。
”那么,米尔斯真正超卓于众的是什么呢?在我看来,米尔斯和他那个年代大多数的社会学家相比、尤其是与我们这个年代大多数的社会学家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某一个分支社会学领域的专门家,而是有着自己关于社会学的一整套纲领和构想。
比如,虽然他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陆续出版了《权力新贵:美国的劳工领袖》、《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和《权力精英》等“社会分层三部曲”,自下而上地逐一对二战后美国的各个社会阶层进行分析,但他却并不是一个狭隘的社会分层研究专家;他引介和翻译的《韦伯文选》至今仍被认为是一部“均衡得当”的“精熟”之作(特纳语),但他同样也不是一个狭隘的韦伯研究专家。
事实上,米尔斯从未将自己局限于某一个分支领域,以上的研究都从某一个侧面体现了他对于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纲领和构想,他的抱负在于从整体上来重建社会学,而这纲领和抱负就集中体现在《社会学的想象力》这部名著当中。
《社会学的想象力》(以下简称《想象力》)最早问世于1959年,距今正好整整五十个年头。
长期以来,这本书一直被当作这个学科的经典入门读物,人类学、政治学等邻近学科也往往把它列入本科生的必读书目。
这一方面提高了它的普及率和影响力,然而另一方面却也导致了对它的低度理解。
一个概念的流行往往就是它自身空洞化的开始,在走上神坛成为经典的同时,“想象力”本身却成为一个不被反思和讨论的概念,成为一个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的“筐”,米尔斯在使用它时原初的含义和关怀则逐渐被遗忘。
实际上,《想象力》如今所取得的经典地位,往往使人们忽略了米尔斯在他那个年代的学术界只是一个孤独的边缘人,是一个不为主流所喜的“异端”。
虽然他的《白领》、《权力精英》等作品都是社会学著作中少有的畅销书,但在学术圈内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欣赏,反而被贬斥为“庸俗社会学”,利普塞特和斯梅尔塞就曾经评价米尔斯对于美国的学院派社会学来说“无足轻重”。
社会学的想象力:共情、洞察及重塑-文档资料

社会学的想象力:共情、洞察及重塑赖特?米尔斯是美国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争议的社会学家和社会评论家之一。
上世纪50年代,米尔斯以其敏锐深刻的洞察、犀利流畅的笔锋对以盛行于世的结构功能主义为代表的传统观点进行了无情批判,认为它们过于抽象僵化而脱离社会现实,不能真正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所以,他呼吁社会学家应具备一种“社会学的想象力”。
这就是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的主旨。
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米尔斯没有沿着传统社会学思维方式,而是一反常规,独辟蹊径地提出社会学研究者应该具备一种心智的品质――社会学的想象力。
在当时,这一全新的思想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突破社会学理论平面化状况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至今日,对被西方社会学史界奉为经典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进行再解读,仍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出于篇幅结构及现实意义的考虑,本文拟绕开此书中学术界关注较多的米尔斯对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及科层制气质等的批判及前景的展望,重点围绕“社会学想象力”此概念的意涵即它为何物、为何需要及如何拥有来进行解读。
一、“社会学想象力”的界定:共情在该书中,米尔斯并没有采用惯常的A是×××B这种方式给“社会学想象力”此概念一个明确的界定,而是采用了“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①“社会学的想象力可以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在社会中二者间的联系”②“因为这种想象力是一种视觉转换的能力……从思考石油工业转换到研究当代诗歌”③“它是这样一种能力,涵盖从最不个人化、最间接的社会变迁到人类自我最个人化的方面,并观察二者间的联系”④“……社会学的想象力正是自觉所结出的最丰硕的果实”⑤诸如此类的表述来告诉读者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本身就是对读者“想象力”的一种考验及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