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鼻饲方式预防危重症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研究
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鼻饲护理操作概述 •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 • 预防策略与措施 • 护理方法与技巧 • 并发症处理及急救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鼻饲护理操作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鼻饲护理操作是指通过鼻腔插入 胃管,将营养物质、药物等直接 输送到胃肠道的一种护理技术。
操作流程
清洁鼻腔:用棉签清洁患者鼻腔,检 查胃管是否通畅。
润滑胃管:将石蜡油倒在纱布上,润 滑胃管前端。
插管:用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选定 鼻孔轻轻插入。当胃管插入10~ 15cm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同时 顺势将胃管轻轻插入。如遇到阻力或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暂 停插入,待患者平静后再插入。如插 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或 误入气管。插管过程中如患者出现呛 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表示误 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 插。
误吸
鼻饲过程中,患者吞咽功能减弱或咳嗽反射减弱,容易导致 营养液误入气管,引起误吸。
肺部感染
误吸后,营养液中的细菌可在肺部繁殖,引发肺部感染。
代谢性并发症
高血糖
鼻饲营养液中糖分含量过高或患者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导致血糖升高。
电解质紊乱
鼻饲过程中,水分和电解质摄入不足或排出过多,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如低钾 血症、高钠血症等。
机械性并发症
鼻饲管堵塞
营养液粘稠度过高或药物残渣等因素可导致鼻饲管堵塞。
鼻饲管脱落
患者烦躁不安、自行拔管或固定不牢等因素可导致鼻饲管脱落。
鼻腔、咽部黏膜损伤
鼻饲管插入过程中操作不当或长时间压迫鼻腔、咽部黏膜,可引起 局部黏膜损伤。
03
脑卒中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研究

脑卒中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鼻饲饮食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方法:选择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所接收的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应用鼻饲饮食,将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将2019年1月至12月定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12月定为实验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的30例患者应用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应用鼻饲饮食的同时,应用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脑卒中;鼻饲;并发症;预防脑卒中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
而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特点首先是置管时间长,吞咽功能恢复慢,甚至不可恢复,需终生带管,家属及病患心理预期差,不能理解接受长期置管;其次是患者及家属缺乏对长期留置胃管护理知识,随着病程及留置时间的延长,各种并发症随之而来。
鼻饲常见并发症有: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管路阻塞等,这就影响了患者康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
本研究目的通过对并发症原因施以适当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提前监测防范,以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次实验中,选择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所接收的60例脑卒中有吞咽障碍住院期间需鼻饲饮食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67-86岁,平均年龄(74.8±2.3)岁。
纳入标准:脑卒中为患者首要诊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4级;进食有呛咳易发生误吸者;口腔进食后能量吸收小于消耗者。
患者及家属对此次实验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者不符合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或家属不愿参与或配合此次实验。
老年卒中患者不同鼻饲方式及间隔时间的研究

匀速4 h泵注营养液与胃肠道充分接触,延长消化 吸收时间,确保营养物质有效地被功能减退的胃肠 道黏膜吸收,更适合患者的生理状态。同时,泵后休 息2 h,避免了胃的饱胀,减少胃潴留。本次研究胃 潴留较李萍等瞳3报道鼻饲采用间歇泵注24 h的方 法略有下降(由20%下降到17.7%),可能原因:(1) 患者意识处于嗜睡状态,咽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弱; 8:00、14:00、20:00均是清醒病人的非睡眠时间 段,此时鼻饲,胃肠蠕动强,利于消化吸收,也利于患 者休息,减轻大夜班的工作量;(2)抬高床头40。~ 50。角进行鼻饲,促进脑血液循环,同时借助重力的 作用。维持胃肠的生理位置,符合食物在消化道的正 常运行‘4。。 总之,肠内营养间歇泵4 h、休息2 h法是最佳 老年卒中者的鼻饲方式。由此可以减少胃潴留及呕 吐的发生,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J、经验・
一次性无菌物品外包装袋的巧用
郑金花郦娜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放疗科,福建福州350000)
关键词无菌物品
Key words
外包装
护理
Package Nursing
Disinfection materials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975(2011)23—2159—01
呕吐
9(30,0) 2(6.7) 5.45
腹泻
10(33.3) 7(23.3) 0.74
便秘
7(23.3) 6(20.o) 0.10
<0.05
<0.05
>0.05
>0.05
[1]宿英英.黄旭升。彭斌。等.神经系统疾病营养支持共识[刀.中 华神经科杂志,2009。42(11):788—791.
3讨论 早期应用输液泵持续输注肠内营养,有利于维 护胃肠功能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卒中患者的康 复嘲。老年卒中病人由于卧床时间长,高龄,代谢功 能下降,不同程度缺氧,肠蠕动减慢,胃内容量减少, 颅内压增高,呼吸道分泌物多等,易诱发胃潴留、呕 吐等。营养液输注的速度和量明显影响胃内压力,
鼻饲法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措施

误吸】预防:1、操作前检查胃管的位置及证实胃管确实在胃内才可进行操作滴注。
2、鼻饲时协助病人取半卧位或者抬高床头 30-45 度。
3、需翻身、吸痰的病人,应先翻身、吸痰后,再行鼻饲,以免引起呕吐或者呛咳。
4、持续缓慢滴注营养液,鼻饲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呛咳、呼吸艰难等。
处理:1、如发生误吸浮现呼吸艰难时,应即将住手鼻饲,取头低右侧卧位。
2、清除口鼻腔及气道内吸入物。
3、如有肺部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腹泻】预防:1、袋中的鼻饲液悬挂不超过 4-8 小时,防止鼻饲也受污染。
2、胃肠功能差、乳糖不能耐受者,要慎用含牛奶的鼻饲液。
3、鼻饲液温度适宜。
处理:1、腹泻频繁者可暂停鼻饲,并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2、遵医嘱用药。
管道阻塞】预防:1、鼻饲前应检查鼻饲管是否通畅。
2、制作营养食物时要过滤,鼻饲片剂药物前必须碾碎。
3、每次鼻饲先后用少量温水冲洗管道,防止堵管。
处理:1、在确定鼻饲管位置正常后,对已发生阻塞的鼻饲管,可用温开水冲洗,使之再通。
2、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阻力大时不可硬冲,查找原因或者赋予重新置管。
局部硬结、感染】预防:1、注射前做好注射部位的皮肤评估。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长期注射者,轮流交替注射部位,避免在瘢痕、炎症、皮肤破损部位注射。
处理:1、浮现局部硬结者,局部热敷或者硫酸镁湿热敷。
(但胰岛素注射后勿热敷按摩,以免加速药物吸收,使胰岛素药效提早产生)。
2、必要时用微波照射。
3、发生局部感染者,注射部位浮现溃烂、破损,应通知一声进行处理。
神经损伤】预防:1、正确掌握注射技术及有效部位,避开血管和神经。
2、掌握进针的深度和方向。
3、关注病人的主诉。
处理:1、若注射过程中病人主诉神经支配区麻木或者放射痛,应住手注射。
2、赋予理疗、热敷,促进炎症消退和药物吸收,同时遵医嘱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出血】预防: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
2、进针后先抽回血,无回血再推药。
鼻饲患者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与护理

的药 物 要 充 分 磨 碎 , 禁 止 经 鼻 肠 管 直接 注入 颗 粒 状 、 糖 衣 类 药
处于 昏睡 、 昏迷状态 的患者 , 因 咽 部 感 觉 物 , 尽 量 调 制 成 液 体 状 。不 可 将 不 同 的 药物 混 合 在 一 起 , 或 与
迟钝 , 咳嗽 反 射 减 弱 或 消失 、 吞 咽 困难 , 无 力 吞 咽 反 流 至 口腔 的 配 方 饮 食 混 合 在 一起 灌 注 , 以免 形 成 凝 块 。 在 鼻 饲 完 毕 后 , 先 予 1 0 mL温 开水 以 脉 冲 式 注 人 后 , 再 向管腔 内注入 2 0 mL温
碎不 全 , 粘 附于 管腔 ; 食 物与药 物不 兼容 造成 流质 凝 固; 鼻 饲 泌 物 , 胃管 固定 好 , 防 止 过 度 牵 拉 。天 气 干 燥 时 , 可 在 鼻 腔 点
管扭 曲、 未 及 时 冲洗 等 导 致 管 道 堵 塞 [ 4 ] 。由于固定不 牢 、 患 者 滴 液 体 石 蜡 油 润 滑 , 以 减 少 胃管 对 鼻 腔 黏 膜 的摩 擦 [ 3 ] 。饲 入 神 志不 清 、 烦 躁 不 安 或 翻 身 活 动 时 牵 连 导 致 胃管 脱 落 [ 5 ] 。
作者 简 介 : 王 奎杰 ( 1 9 6 9 一) , 女, 主管护 师 , 护士 长 , 本 科
开 水 并 闭管 , 将 冲 洗 液 保 留于 鼻 肠 管 腔 内 , 下 次 鼻 饲 前 先 回抽
李艳华, 张丽莉 , 赵 春雁 . 等 渗 及 低 渗 造 影 剂 对 高 危 患 者 发 生 造 影 剂 肾 病 的 比 较 口] . 中 国组 织 工 程 研 究 与 临 床 康 复 , 2 0 0 8, 1 2 ( 4 ) : 6 8 3 —6 8 6 . [ 7 3 崔红月, 张雷 , 王培云. 高 血 压 肾病 患者 5 6例 回 顾 性 分 析 口 ] . 中 国现 代 医
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腹泻(一)原因1.大量鼻饲液进入胃肠道时,刺激肠蠕动,使流质食物迅速通过肠道,导致腹泻。
2.由于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使肠道菌群失调,并发肠道霉菌感染而引起腹泻。
3.鼻饲液浓度过高、温度不当以及配置过程中细菌污染等,均可引起病人腹泻。
4.某些病人对牛奶、豆浆不耐受,使用部分营养液如“能全力”易引起腹泻。
(二)临床表现1.病人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便或水样便,伴有或不伴有腹痛,肠鸣音亢进。
(三)预防和处理1.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减慢鼻饲的速度,并可给予适量的助消化药或止泻药。
2.菌群失调病人,可口服乳酸菌制剂;有肠道真菌感染者,可口服氟康唑0.4g,每日3次,2-3天症状可被控制。
严重腹泻无法控制时可暂禁食。
3.鼻饲液浓度应由低到高,逐步增加。
4.鼻饲液配制过程中应防止污染,最好新鲜配制,保证在24h 内用完。
配制好的溶液保存于(4℃)以下冰箱内。
容器应每日煮沸灭菌后使用。
注入温度以38-40℃为宜,不能太烫。
5.认真评估病人的饮食习惯,对牛奶、豆浆不耐受者。
应慎用含此2种物质的鼻饲液。
6.注意保持肛周皮肤的清洁干燥,腹泻频繁者,可用温水擦拭后涂氧化锌或鞣酸软膏,预防皮肤并发症的发生。
二、误吸(一)原因1.身体衰弱、年老或昏迷等病人,吞咽功能障碍,贲门括约肌松弛,轻易发生液体返流,误吸至气管。
2.病人胃肠功能减弱,如大面积烧伤后病人反应差、胃排空延迟,易发生液体返流等并发症。
3.鼻饲的速度注入过快,一次的量注入过多,胃内容物潴留过多,腹压增高引起返流。
(二)临床表现鼻饲过程中,病人出现呛咳、气喘、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咳出或经气管吸出鼻饲液。
吸入性肺炎者,可出现体温升高,咳嗽,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
(三)预防和处理1.卧床病人鼻饲时应抬高床头30-45度,病情允许时可采用半坐位。
当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停止鼻饲,取右侧卧位,立即吸净气道,并抽吸胃内容物,防止进一步返流。
鼻饲技术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鼻饲技术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鼻饲技术是一种常见的营养支持方法,但是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其中最常见的是腹泻。
腹泻的原因主要有鼻饲液进入胃肠道刺激肠蠕动、流质食物含脂肪过多、广谱抗生素使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和鼻饲液被细菌污染等。
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或水样便,伴有或无腹痛和肠鸣音亢进。
预防和处理方法包括控制鼻饲液量、口服乳酸菌制剂或氟康唑治疗、使用适当浓度的鼻饲液、注意无菌操作、评估病人饮食惯和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等。
误吸是另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和窒息等危险情况。
误吸的原因包括吞咽功能障碍、胃肠功能减弱和鼻饲速度过快等。
临床表现为呛咳、气喘、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和咳出或经气管吸出鼻饲液。
预防和处理方法包括调整病人的体位、控制鼻饲速度、立即停止鼻饲并吸出气道内吸入物和抽吸胃内容物等。
在实际操作中,鼻饲技术需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及时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营养需要。
2.为了避免机械引起的胃返流,应选择合适管径的胃管,并注意鼻饲量和灌注速度。
可以采用逐步递增鼻饲量的方法或使用输液泵进行匀速输入。
3.对于昏迷或危重病人,应在管饲前进行翻身操作,以避免胃返流。
对于呼吸道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每次注入量不能过多,以防止呕吐引起吸入性肺炎。
在吸痰时,应禁止注入。
4.对于大面积烧伤等病人,在胃功能恢复前,应尽可能选择鼻空肠途径喂养,以减少胃内潴留并降低细菌感染发生率,避免返流现象的发生。
5.辅以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进行喂养,可以解决胃痉挛、返流等问题。
一般在喂养前半小时由鼻饲管内注入。
三、恶心、呕吐一)原因常因鼻饲溶液输注的速度过快或量过大引起。
二)临床表现病人可能会感到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面色苍白、流涎、出汗等,吐出胃内及肠内容物。
三)预防及处理1.可以减缓输注速度,逐步递增液量。
一般每日输注量为1000毫升,逐步过渡到常量2000-2500毫升,分4-6次平均输注,每次持续30-60分钟。
鼻饲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

02
气道阻塞:鼻饲管 误入气管,导致呼 吸困难
03
肺不张:鼻饲管长 期留置,导致肺部 通气障碍
04
呼吸衰竭:鼻饲过 程中,患者出现呼 吸困难、缺氧等症 状,导致呼吸衰竭
代谢性并发症
01
02
03
04
低血糖:鼻饲患者可能 因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低 血糖,需要密切监测血 糖水平并及时调整鼻饲 液的浓度和量。
电解质紊乱:鼻饲患者 可能因营养摄入不足或 失衡导致电解质紊乱, 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水 平并及时调整鼻饲液的 成分和量。
维生素缺乏:鼻饲患者 可能因营养摄入不足导 致维生素缺乏,需要密 切监测维生素水平并及 时调整鼻饲液的成分和 量。
矿物质缺乏:鼻饲患者 可能因营养摄入不足导 致矿物质缺乏,需要密 切监测矿物质水平并及 时调整鼻饲液的成分和 量。
01
预防感染:保持鼻饲管 清洁,定期更换
02
预防误吸:注意喂食速 度,避免喂食过快
03
预防腹泻:注意饮食卫 生,避免食物污染
04
预防便秘:增加饮水量,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05
预防皮肤损伤:定期检 查鼻饲管位置,避免压 迫皮肤
06
预防心理问题:加强心 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 和抑郁
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
01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鼻饲管,避免意外拔管 02 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促进康复 03 指导患者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 04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添加文档副标题
鼻饲患者的并发症 及护理
目录
01 鼻 饲 患 者 的 并 发 症
02 鼻 饲 患 者 的 护 理
鼻饲患者的并发 症
误吸
原因:鼻饲管位置不当、操作失误、患者吞咽反射减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鼻饲方式预防危重症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研究李萍1,王芳2,王海燕13摘要:目的探讨预防ICU危重症患者鼻饲并发症的最佳鼻饲方式。方法将180例ICU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持续24h组、持续16h组和间断24h组各60例,均采用营养液瑞素进行鼻饲。持续24h组持续泵注24h;持续16h组持续泵注16h,余下8h休息;间断24h组将24h分为8个时间单元,每个时间单元3h,其中2h持续泵注,1h停止泵注。结果三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总例次、胃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营养液间断泵注方法可降低危重症患者胃潴留发生率,此方法更适合ICU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关键词:危重患者; 鼻饲; 预防; 胃肠道反应; 胃潴留; 腹泻; 便秘; 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152(2010)1520005203 DOI:10.3870/hlxzz.2010.15.005
Comparativestudyondifferentnasalfeedingmethodsforpreventionofgastrointestinalcomplicationsincriticallyillpatients∥Li
Ping,WangFang,WangHaiyan∥(NursingDepartment,People′sHospitalof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Urum2chi830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bestnasalfeedingmethodforpreventionofgastrointestinalcomplicationsincriticallyillpa2tients.MethodsTotally,180criticallyill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reegroupsof60,receivingfresubinvianasalfee2ding.Thenutrientsolutionswerecontinuouslyinfusedfor24hingroup1orfor16hingroup2atconstantrates,andinthethirdgroupthenutrientsolutionswereinfusedfor2handceased1h,withthetotalinfusiontimebeing16hinoneday.ResultsSignifi2cantdifferenceswerefoundinthetotalincidencerateofgastrointestinalcomplicationsandtherateofgastricretentionamongthe3groups(P<0.05forboth).ConclusionThenutrientsolutionsinfusedin24hwithinterruptionscanreducegastricretention,anditismoresuitableforcriticallyillpatients.Keywords:criticallyillpatients; nasalfeeding; prevention; gastrointestinalcomplications; gastricretention; diarrhea;
constipation; complications
作者单位: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2.无锡市人民医院李萍(19642),女,硕士,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护理部主任;3通讯作者科研项目: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院内科研项目(20090103)收稿:2010204213;修回:2010205220 鼻饲因简单、安全、符合人的生理,而成为ICU患者营养支持的一种常见方式。目前观点是,对于仅需要2~3周肠内营养的患者首选经鼻胃管饲[1]。但在鼻饲过程中,可因营养剂选择或配制不合理、营养液污染、患者耐受性差或护理不当等因素而产生胃肠道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和腹泻等,腹泻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6%以上[2],这不仅严重影响肠内营养的效果和应用,而且可加重患者原有病情,延长病程,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加大护理人员工作量。为寻找预防ICU危重症患者鼻饲并发症的最佳鼻饲方式,笔者就三种鼻饲方式对鼻饲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治疗、接受鼻饲治疗的危重症患者180例,男120例、女60例,年龄60~88(66.60±14.56)岁。APEACHEⅡ评分≥20分,神志昏迷,住院时间≥9d且无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汉族127例,维吾尔族42例,回族6例,哈萨克族5例。并存肺炎103例,高血压89例,冠心病52例,脑卒中1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0例,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48例,糖尿病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持续24h组、持续16h组、间断24h组各60例。三组性别、年龄、民族、病种、病情、伴随疾病、其他治疗方法、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1.2.1 鼻饲方法 持续24h组持续泵注营养液瑞素(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20588)24h;持续16h组持续泵注16h,余下8h休息;间断24h组将24h分为8个时间单元,每个时间单元3h,其中2h持续泵注,1h停止泵注。三组均于入住ICU第2天10:00开始泵入瑞素500ml,在第3~4天逐步过渡到1000~1500ml,不足的水分、能量由静脉补充;第2天开始以30ml/h的速度泵入,以后以5ml/h的速度逐渐增加;第3天泵速继续以5ml/h增速;第4天以<120ml/h匀速泵入。输注过程中,在输液管靠近胃管端加输液加温器以确保营养液的温度为37~42℃;每500ml制剂悬挂时间不超过8h,其中第2天将瑞素分装于2个消毒瓶中泵注。随时观察滴注进程及反应,及时处理故障。
每4小时用100ml温开水冲洗鼻胃管,以保持鼻胃管通畅。
・5・护理学杂志2010年8月第25卷第15期(综合版)1.2.2 评价指标 ①胃潴留:每4小时抽胃液1次,如抽出内容物≥100ml即定为胃潴留,将胃内潴留物抽干净后,按常速减半进行鼻饲。②腹泻:按估计的粪便容量及其形态提出的半定量计分(见表1);将24h内每次粪便评分的值相加即为当天的总分值,总分≥12分即定为存在腹泻[3]。③便秘: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排便困难,粪便干结[4]。将3d(72h内)不解大便即定为发生便秘。表1 半定量计分分形态 估计容量(ml/次)<200200~250>250成形123半固态369液体样51015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χ2分割α=0.0125。2 结果三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表2 三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次(%)组别例数总发生例次胃潴留腹泻便秘持续24h组606025(41.7)19(31.7)16(26.7)持续16h组606724(40.0)26(43.3)17(28.3)间断24h组604112(20.0)16(26.7)13(21.7)χ24.7027.7863.9180.759P0.0310.0200.1410.684 注:两两比较,间断24h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均P<0.05)。3 讨论3.1 三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鼻饲作为一种常见的营养支持方式,由于各种原因可造成不同的并发症,表2显示,三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三组间两两比较,间断24h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均P<0.05),但持续24h组与持续16h组间差异不显著(均P>0.05)。说明间断24h泵注法在预防胃肠道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持续16h和持续24h泵注法。3.2 三组胃潴留发生率比较 刘大为[5]认为,一般应在ICU患者的呼吸功能、循环功能、肝肾功能衰竭被经过初步处理,并趋于稳定、血糖基本控制、发病24~72h后再进行营养支持。本研究三组患者均在入院的第2天开始(即>24h)进行肠内营养,但此时患者尚处于应激期,全身功能低下,胃肠功能受抑制而导致消化功能降低。因此,常因消化不良而导致胃潴留,而胃潴留又容易引起患者误吸。ICU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缺氧,胃肠道黏膜出现缺氧水肿,蠕动减慢,影响胃肠道正常消化[6],当胃潴留量过多极易发生反流,而ICU患者通常咳嗽反应减弱,一旦发生反流时,又极易造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本次结果显示,三组胃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断24h组显著低于持续24h组(P<0.0125)。据报道,300ml匀浆膳食的胃排空时间为118min,300ml水的胃排空时间为35min[7]。间断
24h组护理时,每个3h为一个时间单元,鼻饲中2h匀速泵注和1h胃肠道休息有利于患者消化。同时,
营养液瑞素是无纤维型经典营养配方,不含膳食纤维,可使营养完全吸收,也可能是胃潴留降低的又一原因。文献报道,肠内营养并发症中腹胀引起的高胃残留量,发生率为78%。而三组胃潴留发生率远远低于78%[8]。究其原因,传统鼻饲方法集中注入200
ml营养液到胃内,增加胃的负担,不符合ICU患者的病理状态,吸收不如泵入效果好。通过对此指标的监测,从结果可以看出,间断的鼻饲法使患者有较好的胃排空效果。3.3 三组腹泻发生率比较 腹泻是肠内营养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据文献报道,ICU患者腹泻常见原因有5类,其中肠内营养不当占首位,约占腹泻患者的59.30%[9]。张思源等[10]将不适当肠内营养引起的
腹泻定义为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其发生主要与输注“三度”有关,即指营养液的温度、浓度和灌注度。本研究在统一“三度”及排除非鼻饲原因导致的腹泻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三组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相关文献报道的腹泻发生率56%以上[1]。可能原因:①营养液瑞素为含中链脂肪乳(MCT)的均衡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含量之比为15%:
30%:55%,渗透压为320mmol/L,热能量密度为4.18J,属于等渗营养剂,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使肠道渗透压增高或降低而导致的渗透性腹泻;②三组鼻饲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即浓度从低到高、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同时,还使用加热器保持营养液温度在37~42℃,有效地防止了由温度过低导致的动力性腹泻;③泵注是将营养液匀速缓慢滴注,能使营养液与胃肠道充分接触,延长消化吸收时间,确保营养物质有效地被功能减退的胃肠道黏膜吸收,更适合ICU患者的生理状态。3.4 三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比较 三组研究对象年龄均在60岁以上,属于老年患者。从生理变化来讲[10],老年人是便秘患病率的高发人群,加之长期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