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功能评估量表

合集下载

Berg平衡量表

Berg平衡量表

Berg平衡量表XXX304临床部神经外科的行为及心理测评系统中,Berg平衡量表是一个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标准化评定方法,用于评价患者的重心主动转移能力和动静态平衡能力。

该量表将平衡功能从易到难分为14项内容进行检查,每项评定项目分为1、2、3、4五个功能等级予以计分,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56分,分数越高则平衡能力越好。

Berg平衡量表与跌倒风险度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可以作为评估老年人跌倒风险的重要工具。

在测试中,需要使用秒表、尺子、椅子、小板凳和台阶等检查工具,测试用椅子的高度要适当。

检查项目包括从坐到站、无支撑站立、无支撑坐位和从站到坐等。

评分标准详见表格。

Berg评定量表(BBS)是一种常用于评估老年人和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测试工具。

本评定量表包括14项测试内容,分别是从坐到站、无支撑站立、无支撑坐位、从站到坐、转移、无支持闭目站立、双脚并拢无支持站立、站立情况下双上肢前伸并向前移动、站立位下从地面捡物、转身向后看、原地旋转360、将一只脚放在凳子上、无支撑情况下两脚前后站立和单腿站立。

每项测试都有不同的评分标准,最高得分为56分。

1.从坐到站:被测者从椅子上起身并站立,然后返回椅子坐下。

评分标准为:能够独立完成且动作流畅得到4分,需要一些帮助得到3分,需要明显的帮助得到2分,需要完全帮助得到1分。

2.无支撑站立:被测者在没有任何支撑的情况下站立10秒钟。

评分标准为:能够完成得到4分,需要一些帮助得到3分,需要明显的帮助得到2分,需要完全帮助得到1分。

3.无支撑坐位:被测者在没有任何支撑的情况下坐下并保持10秒钟。

评分标准为:能够完成得到4分,需要一些帮助得到3分,需要明显的帮助得到2分,需要完全帮助得到1分。

4.从站到坐:被测者从站立姿势坐下,然后站起来。

评分标准为:能够独立完成且动作流畅得到4分,需要一些帮助得到3分,需要明显的帮助得到2分,需要完全帮助得到1分。

5.转移:被测者从椅子上站起来,然后移动到另一个椅子上坐下。

平衡功能评估与训练方法

平衡功能评估与训练方法

平衡功能评估与训练方法
通俗地说,平衡功能就是指人体在日常活动中维持自身稳定性的能力。

人体在坐、站以及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和其他运动中,均需要保持良好姿势控制和稳定性。

正常情况下,当人体重心垂线偏离稳定基底时,即会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到稳定基底内,这种能力就称为平衡功能。

所谓平衡功能评定,就是指依照特定的方法或程序对人体的平衡功能进行定量或/和定性的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临床上对平衡功能的评定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观察法:如三级分法、Semans评定法等;二、量表评定法:如Fugl-Meyer平衡量表、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Lindmark评定法等;三、定量姿势图法:有静态姿势图和动态姿势图之分。

整个系统由“人体平衡功能检测”与“人体平衡功能分析”两部分构成。

人体平衡功能检测部分,除了常用的对人体直立、直坐的压力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显示外,还增加了对手指压力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显示装置。

检测时间也可随需要而设定。

因此可满足不同的病种及同一病种的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的检测、训练需要,应用极为广泛。

所存储的数据可发送给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也可不依赖于分析系统而独立使用,因此可供个人或家庭作为医疗与保健设备使用。

人体平衡功能分析部分,可对检测部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精确的实时显示。

通过
运算对人体平衡能力的多项指标(如重心轨迹,摇摆系数等)进行处理和分析,并通过图形、曲线的形式打印出来,更为直观。

软件采用全中文菜单管理和必要的对话框提示形式,人机界面友好、清晰。

(完整版)平衡量表格模板

(完整版)平衡量表格模板

平衡量表一、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项目评定内容1从坐位站起2无支持站立3无支持坐位4从站立位坐下5转移6闭目站立7双脚并拢站立8上肢向前伸展并向前移动9从地面拾起物品10转身向后看11转身360°12交替将脚放在小凳子上13两脚一前一后站立14单腿站立•每个动作评分标准为0、1、2、3、4分,最低为0分,最高分为56分。

•检查工具包括秒表、尺子、椅子、小矮凳和台阶•0-20分:平衡功能差,患者需坐轮椅;•21-40分:有一定平衡功能,需在辅助下步行;•41-56分:平衡功能较好,独立步行;•<40分,提示有跌倒的危险。

BBS侧重于活动能力中平衡与移动功能的测评,缺少步行中的平衡测试部分,且有天花板效应?。

(周明,彭楠,石荣光,等.活动能力测试对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3,35(6):456-459.)二、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Tinetti Performance Oriented Mobility Assessment,Tinetti POMA):包括平衡和步态测试2部分,满分28分。

得分在19~24分之间则预示有跌倒风险,低于19分提示有高跌倒风险。

该量表在国内应用较少。

三、计时起立-步行测验(Timed Up and Go Test, TUGT):Trueblood的研究中TUGT≥11.0s为跌倒预测点;Wrisley的研究中TUGT≥12.3s为跌倒预测点。

四、特异性活动平衡自信量表(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 Scale, ABC):共16项任务ABC对跌倒的预测点为67%,低于67%提示有高跌倒风险ABC在帕金森病患者中也存在天花板效应ABC的中文版是香港理工大学的学者颁布的,是广东话版。

无中文普通话版发布,国内也无关于ABC的报道。

平衡评定的量表

平衡评定的量表

平衡评定量表是用于评估个体在静态和动态环境中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的工具。

这些量表通常包括一系列标准化测试,旨在评估个体的平衡功能,以便于诊断、治疗和监测平衡障碍。

下面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平衡评定量表:1. 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目的:评估个体在日常活动中的平衡能力。

-组成:包括从坐位站起、无支持站立、无支持闭目站立等多个测试项目。

-评分:每个项目根据完成情况给予0-4分的评分,总分为56分。

-特点: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种人群,特别是老年人。

2. 改良Ashworth分级法:-目的:评估肌肉张力,尤其是在被动运动中的抵抗。

-组成:通过全关节活动范围来评估肌肉的张力。

-评分:根据肌肉的抵抗程度,分为0-4级的评分。

-特点:适用于脑卒中患者,可反映痉挛的严重程度。

3. Penn分级法:-目的:评估自发性肌痉挛的频度。

-组成:根据肌痉挛的发作频度来分级。

-评分:分为0-4级的评分。

-特点:适用于脑瘫痉挛的患者。

4. Brunnstrom分期:-目的:评估脑卒中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发展和恢复过程。

-组成:分为弛缓、痉挛、共同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和基本正常六个阶段。

-评分:每个阶段有其特定的评分。

-特点: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评估。

5. Fugl-Meyer量表:-目的:评估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平衡、感觉、关节活动度和疼痛。

-组成:包括上肢、腕手、下肢等多个项目的评估。

-评分:采用0-2分的3分制评分,总分为226分。

-特点:全面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

6. 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定(MAS):-目的:评估运动功能,特别是对于MRP技术的应用。

-组成:包括8项运动功能评定及1项全身肌张力评定。

-评分:每项得分为0-6分,总分为48分。

-特点:操作简单,针对性强,适用于脑卒中患者。

这些量表各有侧重点,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适用的评定工具。

平衡量表

平衡量表

平衡量表一、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项目评定内容1从坐位站起2无支持站立3无支持坐位4从站立位坐下5转移6闭目站立7双脚并拢站立8上肢向前伸展并向前移动9从地面拾起物品10转身向后看11转身360°12交替将脚放在小凳子上13两脚一前一后站立14单腿站立•每个动作评分标准为0、1、2、3、4分,最低为0分,最高分为56分。

•检查工具包括秒表、尺子、椅子、小矮凳和台阶•0-20分:平衡功能差,患者需坐轮椅;•21-40分:有一定平衡功能,需在辅助下步行;•41-56分:平衡功能较好,独立步行;•<40分,提示有跌倒的危险。

BBS侧重于活动能力中平衡与移动功能的测评,缺少步行中的平衡测试部分,且有天花板效应?。

(周明,彭楠,石荣光,等.活动能力测试对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3,35(6):456-459.)二、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Tinetti Performance Oriented Mobility Assessment,Tinetti POMA):包括平衡和步态测试2部分,满分28分。

得分在19~24分之间则预示有跌倒风险,低于19分提示有高跌倒风险。

该量表在国内应用较少。

三、计时起立-步行测验(Timed Up and Go Test, TUGT):Trueblood的研究中TUGT≥11.0s为跌倒预测点;Wrisley的研究中TUGT≥12.3s为跌倒预测点。

四、特异性活动平衡自信量表(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 Scale, ABC):共16项任务ABC对跌倒的预测点为67%,低于67%提示有高跌倒风险ABC在帕金森病患者中也存在天花板效应ABC的中文版是香港理工大学的学者颁布的,是广东话版。

无中文普通话版发布,国内也无关于ABC的报道。

平衡量表

平衡量表

平衡量表一、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项目评定内容1从坐位站起2无支持站立3无支持坐位4从站立位坐下5转移6闭目站立7双脚并拢站立8上肢向前伸展并向前移动9从地面拾起物品10转身向后看11转身360°12交替将脚放在小凳子上13两脚一前一后站立14单腿站立•每个动作评分标准为0、1、2、3、4分,最低为0分,最高分为56分。

•检查工具包括秒表、尺子、椅子、小矮凳和台阶•0-20分:平衡功能差,患者需坐轮椅;•21-40分:有一定平衡功能,需在辅助下步行;•41-56分:平衡功能较好,独立步行;•<40分,提示有跌倒的危险。

BBS侧重于活动能力中平衡与移动功能的测评,缺少步行中的平衡测试部分,且有天花板效应?。

(周明,彭楠,石荣光,等.活动能力测试对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的预测价值.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3,35(6):456-459.)二、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Tinetti Performance Oriented Mobility Assessment,Tinetti POMA):包括平衡和步态测试2部分,满分28分。

得分在19~24分之间则预示有跌倒风险,低于19分提示有高跌倒风险。

该量表在国内应用较少。

三、计时起立-步行测验(Timed Up and Go Test, TUGT):Trueblood的研究中TUGT≥11.0s为跌倒预测点;Wrisley的研究中TUGT≥12.3s为跌倒预测点。

四、特异性活动平衡自信量表(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 Scale, ABC):共16项任务ABC对跌倒的预测点为67%,低于67%提示有高跌倒风险ABC在帕金森病患者中也存在天花板效应ABC的中文版是香港理工大学的学者颁布的,是广东话版。

无中文普通话版发布,国内也无关于ABC的报道。

(完整版)平衡功能评估量表

(完整版)平衡功能评估量表

结果分析:最高平衡评分为14分,对训练后平衡能力变化进行比较。

注:1、无支撑坐位时双足应着地;2、检查健侧伸展防护反应时,术者要从患侧向健侧轻推患者接近失衡点,观察有无反应,同理,检查患侧,要从健侧轻推。

1.坐到站:尽量不用手支撑。

()4不用手扶持独立稳定地站起()3用手扶持独立地站起()2经过几次努力用手扶持站起()1需要较少的帮助站起()0需要中度或最大的帮助站起2.无支撑站立:没有扶持下站立2分钟()4安全站立2分钟()3监护下站立2分钟()2无扶持下站立30秒()1经过几次努力无扶持站立30秒()0无扶持不能站立30秒3.无靠背的坐位:双足稳定支撑于地板,手臂交叉维持2分钟()4安全坐2分钟()3监护下坐2分钟()2坐30秒()1坐10秒()0没有支撑不能坐10秒4.站立到坐。

()4少量用手帮助安全地坐下()3用手帮助控制身体下降()2后方的腿靠着椅子控制身体下降()1独立地坐但不能控制身体下降()0扶持下坐5.转移:从椅到椅或床到椅()4少量用手帮助下安全转移()3大量用手帮助下安全转移()2口头提示或监护下转移()1需要一人帮助下转移()0需要二人帮助下转移6.闭眼无支撑下站立:站立10秒()4安全站立10秒()3监护下站立10秒()2站立3秒()1站立稳定但闭眼不超过3秒()0需要帮助以防摔倒7.双脚并拢无支撑站立()4自己并拢双脚安全站立1分钟()3自己并拢双脚监护下站立1分钟()2自己并拢双脚站立不超过30秒()1帮助下并拢双脚站立15秒()0帮助下并拢双脚站立不超过15秒8.站立下向前伸手:双手向前抬高90度,尽可能向前伸手指()4向前伸超过25厘米()3向前伸超过12.5厘米()2向前伸超过5厘米()1监护下向前伸手()0尝试向前伸手时失去平衡9.站立时从地板捡起物体:物体放在双脚前方()4轻松安全地捡起物体()3监护下捡起物体()2离物体3-5厘米不能捡起物体但能独自保持平衡()1不能捡起物体,尝试时需要监护()0不能尝试或需要帮助维持平衡以防摔倒10.站立时转身往左、右肩后看。

平衡功能评估量表

平衡功能评估量表

结果分析:最高平衡评分为14分,对训练后平衡能力变化进行比较。

注:1、无支撑坐位时双足应着地;2、检查健侧伸展防护反应时,术者要从患侧向健侧轻推患者接近失衡点,观察有无反应,同理,检查患侧,要从健侧轻推。

1.坐到站:尽量不用手支撑。

()4不用手扶持独立稳定地站起()3用手扶持独立地站起()2经过几次努力用手扶持站起()1需要较少的帮助站起()0需要中度或最大的帮助站起2.无支撑站立:没有扶持下站立2分钟()4安全站立2分钟()3监护下站立2分钟()2无扶持下站立30秒()1经过几次努力无扶持站立30秒()0无扶持不能站立30秒3.无靠背的坐位:双足稳定支撑于地板,手臂交叉维持2分钟()4安全坐2分钟()3监护下坐2分钟()2坐30秒()1坐10秒()0没有支撑不能坐10秒4.站立到坐。

()4少量用手帮助安全地坐下()3用手帮助控制身体下降()2后方的腿靠着椅子控制身体下降()1独立地坐但不能控制身体下降()0扶持下坐5.转移:从椅到椅或床到椅()4少量用手帮助下安全转移()3大量用手帮助下安全转移()2口头提示或监护下转移()1需要一人帮助下转移()0需要二人帮助下转移6.闭眼无支撑下站立:站立10秒()4安全站立10秒()3监护下站立10秒()2站立3秒()1站立稳定但闭眼不超过3秒()0需要帮助以防摔倒7.双脚并拢无支撑站立()4自己并拢双脚安全站立1分钟()3自己并拢双脚监护下站立1分钟()2自己并拢双脚站立不超过30秒()1帮助下并拢双脚站立15秒()0帮助下并拢双脚站立不超过15秒8.站立下向前伸手:双手向前抬高90度,尽可能向前伸手指()4向前伸超过25厘米()3向前伸超过12.5厘米()2向前伸超过5厘米()1监护下向前伸手()0尝试向前伸手时失去平衡9.站立时从地板捡起物体:物体放在双脚前方()4轻松安全地捡起物体()3监护下捡起物体()2离物体3-5厘米不能捡起物体但能独自保持平衡()1不能捡起物体,尝试时需要监护()0不能尝试或需要帮助维持平衡以防摔倒10.站立时转身往左、右肩后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u g 1 - M e y e r 平衡功能评定
结果分析:最高平衡评分为14分,对训练后平衡能力变化进行比较。

注:1、无支撑坐位时双足应着地;2、检查健侧伸展防护反应时,术者要从患侧
向健侧轻推患者接近失衡点,观察有无反应,同理,检查患侧,要从健侧轻推。

1.坐到站:尽量不用手支撑。

O 4不用手扶持独立稳定地站起
O 3用手扶持独立地站起
O 2经过儿次努力用手扶持站起
O1需要较少的帮助站起
O 0需要中度或最大的帮助站起
2.无支撑站立:没有扶持下站立2分

()4安全站立2分钟
()3监护下站立2分钟
()2无扶持下站立30秒
O 1经过儿次努力无扶持站立30秒()0无扶持不能站立30秒
3.无靠背的坐位:双足稳定支撑于地
板,手臂交叉维持2分钟
O 4安全坐2分钟
()3监护下坐2分钟
()2坐30秒
()1坐10秒
()0没有支撑不能坐10秒
4.站立到坐。

()4少量用手帮助安全地坐下
O 3用手帮助控制身体下降
()2后方的腿靠着椅子控制身体下降
O1独立地坐但不能控制身体下降
O 0扶持下坐
5.转移:从椅到椅或床到椅
O 4少量用手帮助下安全转移
O 3大量用手帮助下安全转移
()2 口头提示或监护下转移
O1需要一人帮助下转移
O 0需要二人帮助下转移
6.闭眼无支撑下站立:站立10秒
O 4安全站立10秒
()3监护下站立10秒
()2站立3秒
O1站立稳定但闭眼不超过3秒
O 0需要帮助以防摔倒
7.双脚并拢无支撑站立
()4自己并拢双脚安全站立1分钟O 3自己并拢双脚监护下站立1分钟O 2自己并拢双脚站立不超过30秒
O 1帮助下并拢双脚站立15秒
()0帮助下并拢双脚站立不超过15 秒
s.站立下向前伸手:双手向前抬高90
度,尽可能向前伸手指
O 4向前伸超过25厘米
O 3向前伸超过厘米
O 2向前伸超过5厘米
()1监护下向前伸手
()0尝试向前伸手时失去平衡
9.站立时从地板捡起物体:物体放在
双脚前方
()4轻松安全地捡起物体
()3监护下捡起物体
O 2离物体3-5厘米不能捡起物体但能独白保持平衡
()1不能捡起物体,尝试时需要监护
()0不能尝试或需要帮助维持平衡以防摔倒
10.站立时转身往左、右肩后看。

()4看到双侧后方,重心转移良好O 3看到一侧后方,另一侧缺乏重心转移
O 2只能轻微侧身,可维持平衡
O1监护下尝试侧身
O 0帮助下尝试侧身
11.360度转身:顺时针、逆时针两个方向
()4安全地360度转身:4秒内两个方向
O 3安全地360度转身:4秒内一个方向
()2安全地360度转身但速度较慢O1口头提示或监护下转身
O 0帮助下转身
12.站立时交替抬腿置于小矮凳上:连续4次共8步
()4独立安全地站立,20秒内完成8 步
O 3独立站立,超过20秒完成8步()2没有监护下完成4步
O1少量帮助下完成2步或以上
O 0帮助下以防摔倒或不能尝试
13.一只脚放在另一脚前方站立:步长必须超过脚的长度,步宽与该儿童平时步宽相似。

()4双脚一前一后独立保持30秒()3一只脚在另一脚稍前方独立保持
30秒
O 2更小的步长独立保持30秒O 1帮助下迈步保持15秒
O 0站立或迈步时失去平衡14.单脚站立
O 4独立单脚站立超过10秒
O 2独立单脚站立3秒或以上O 0不能尝试或帮助下防止摔倒O 1尝试抬腿不能保持3秒但能独立
Berg平衡量表总分 _______
Berg半衡量表评价记录表
二、平衡功能评定
平衡功能对于人的转移,活动能力是一个基础,临床进行转移及其他运动训练前,一定要先对平衡功能进行评价,必要的话,进行训练后再进行其他运动训练。

静态平衡(1级平衡):是指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位处于某种特定姿势。

例如:坐或站时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肌肉的
等长收缩。

动态平衡:分为2级平衡:指人体进行各种自主运动,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

3级平衡:是指人体对外界干扰,例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Berg平衡量表是常用的评价平衡功能的定量化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