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_T5023-2019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合集下载

DB13_T5023-2019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DB13_T5023-2019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ICS 03.100.50A 01 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 13/T 5023—2019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2019 -07 -04 发布2019 -08 -01 实施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机械科学研究设计院、河北省应急管理厅。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月珍、李泽天、高燕、王宏鸣、丁可、习金盼、杜双芹、耿哲、李梓源。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辨识、作业流程、安全技术要求以及作业人员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等规范性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

本标准不适用于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有限空间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3 安全色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3787 GB/T 3805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特低电压(ELV )限值GB GB GB GB GB GB GB GB GB 3836.1 4053.1 4053.2 4053.3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 设备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通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第2部分:钢斜梯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6220 8958 9448 11651 12358 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焊接与切割安全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 通用技术要求GB/T GB/T GB/T 16556 18664 29639 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GBZ GBZ 2.1 2.2 158 GBZ/T 205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设施设置规范DB13∕T 3023-2019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设施设置规范DB13∕T 3023-2019

DB13/T 3023—2019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1)5 作业控制区构成 (1)6 安全设施类型 (2)7 安全设施设置要求 (3)附录 A (资料性附录)养护作业控制区 (8)附录 B (资料性附录)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设施图表 (10)附录 C (资料性附录)不同养护作业情形的安全设施设置示例 (17)DB13/T 3023—2019前言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组织制定本地方标准,在京津冀区域内适用,现予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委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河北工业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红伟、郑利、杨立、贾浩然、王海燕、王新岐、白子建、邢锦、徐建平、田波、韩敏、柯水平、徐汉清、房艳强、陈亮、李巧茹、李昆、王金泓、冯延超、李思李、王峥、宋超群、王焕栋。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设施设置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设施设置的基本要求、作业控制区构成、安全设施类型、安全设施设置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设施设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3 术语和定义JTG H30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养护作业安全设施 maintenance work safety facilities警告、提醒、引导车辆及行人通过养护作业控制区域,保护养护作业人员、设备及车辆行车安全的设施。

[08]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19)word资料9页

[08]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19)word资料9页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1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职责要求和《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受限空间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AQ 3025-2019 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AQ 3022-2019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1 受限空间 confined spaces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各类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半封闭场所。

3.2 受限空间作业 operation at confined spaces进入或探入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受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4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4.1 受限空间作业实施作业证管理,作业前应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以下简称《作业证》)。

4.2 安全隔绝4.2.1 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4.2.2 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4.2.3 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4.2.4 受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用电设备时,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4.3 清洗或置换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4.3.1 氧含量一般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5%。

【2019年整理】国家现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规范目录大全

【2019年整理】国家现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规范目录大全

【2019年整理】国家现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规范目录大全国家现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规范目录大全现行建筑施工规范一、上册1、地基与基础1.0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0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04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0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0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07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1.08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1.0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1.10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1.11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1.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13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2、主体结构2.01钢筋砼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130-902.02大体积砼施工规范GB50496-20092.03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2.04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2.05轻骨料砼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2.06冷拔钢丝预应力砼构件设计施工规程JGJ19-922.07无粘结预应力砼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2.08冷轧带肋钢筋砼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2.09钢筋焊接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032.10冷轧扭钢筋砼构件技术规程JGJ115-20062.11型钢砼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2.12砼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2.13砼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2.14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2002版)JGJ137-20012.15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2.16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2.17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61-20032.18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2.19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2.20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2.2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06年版)GB50156-2002 2.22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20042.2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2.2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2.25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50447-20082.26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3、建筑装饰装修3.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3.02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3.0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3.04 V型折板层盖设计与施工规程JGJ/T21-933.05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073.06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175-20093.07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T105-963.08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3.09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03.10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093.11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3.12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3.13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3.14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033.15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3.1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版)GB50325-20014、专业工程4.01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4.0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4.0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4.04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4.05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1-20064.0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4.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4.08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4.09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20094.10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98-20094.11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29-20004.12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094.13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二、下册5、施工技术5.01砼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5.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5.0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5.04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5.0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 5.0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5.07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5.08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5.09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5.10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5.11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5.12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96-955.13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404-20075.1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6、材料及应用6.01普通砼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6.02普通砼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6.03早期推定砼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20086.04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6.05砼用水标准JGJ63-20066.06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 6.07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6.08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6.09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6.10砼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6.11普通砼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6.12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6.13粉煤灰砼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6.14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6.15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GB/T50361-20056.16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08 6.17砼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6.18蒸压加气砼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0086.19轻骨料砼技术规程JGJ51-20026.20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6.21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20086.22清水砼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6.23补偿收缩砼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20097、检测技术7.01砼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7.02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 7.03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329-20027.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7.05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GB50235—2019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50235—2019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连接处泄漏而进行的紧固操作。
2019/10/19
7
2.1.17 冷态紧固 tightening in cold condition防 止管道在工作温度下,因冷缩导致可拆连接处 泄漏而进行的紧固操作。
2.1.18 压力试验 pressure test 以液体或气体为介质,对管道逐步加压,达到
4.2.2用于管道的阀门应按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规 定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不合格者不得 使用。
4.2.3 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应为其公称压力的1.5 倍,密封试验宜以公称压力进行,密封试验不合 格的阀门可解体检验,并重新试验。
2019/10/19
23
4.2.4 具有上密封结构的阀门,应对上密封进行试验,试验压力 为公称压力的1.1倍。试验时应关闭上密封面,并应松开填料压 盖。
4.1.4 对于铬钼合金钢、含镍低温钢、含钼奥氏 体不锈钢以及镍基合金、钛和钛合金材料的管 道组成件,应采用光谱分析或其他方法进行材 质抽样检验,并作好标识。
4.1.5 设计文件要求应进行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的 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应提供低温冲击试验结果, 其结果不得低于设计文件的规定。
4.1.6 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晶间腐蚀试验的不锈钢 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应提供晶间腐蚀试验结果, 其结果不得低于设计文件的规定。
适用范围
1 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的管道。 2 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气体介质的管道 3 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高度危害液体介质的管道。 4 设计压力≥4MPa,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介质的管道 5 设计压力≥4MPa,火灾危险性为甲类可燃液体和液化烃介质的管道。 6 设计压力≥10MPa的管道。 7 设计压力≥4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0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应急管理部编印)

0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应急管理部编印)
2.1 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类别................................................................................................................5 2.1.1 中毒........................................................................................................................................................ 5 2.1.2 缺氧窒息................................................................................................................................................ 6 2.1.3 燃爆........................................................................................................................................................ 8 2.1.4 其他安全风险........................................................................................................................................ 8
1.1 有限空间定义和分类....................................................................................................................................1 1.1.1 有限空间的定义和特点........................................................................................................................ 1 1.1.2 有限空间的分类.................................................................................................................................... 2

穿越既有道路设施工程技术要求DB11∕T 716-2019

穿越既有道路设施工程技术要求DB11∕T 716-2019

目 次前言.....................................................................................i ii i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规定 (3)5工前检测 (5)5.1 1般要求 (5)5.2工前检测步序 (5)5.3资料收集整理 (5)5.4现场调查 (5)5.5工前检测方案编制 (6)5.6 检测实施 (8)5.7检测结果分析 (8)5.8工前检测报告编制 (8)6工前评估 (9)6.1 i般要求 (9)6.2 评估范围与对象 (9)6.3资料收集整理 (9)6.4 现场复核及补充 (9)6.5变形控制指标确定 (9)6.6变形控制#考值 (9)6.7安全风险评估 (11)6.8工前评估报告编制 (12)7道路设施安全保护 (12)7.1专项设计 (12)7.2 工前加固 (13)7.3 穿越施工 (13)8道路设施监测 (14)8.1 i般要求 (14)8.2监测方案内容 (14)8.3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 (14)8.4监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16)8.5 监测频率 (17)8.6 监测信息反馈 (19)8.7监测报告编制 (20)9工后检测 (20)9.1 1般要求 (20)9.2 检测实施 (21)10 工后评估 (21)10.1 i般要求 (21)10.2 资料收集整理 (21)10.3评估范围与对象 (21)10.4工后评估工作内容 (21)10.5 现场会商 (22)10.6 安全性核算 (22)10.7工后评估报告编制 (23)11 工后加固 (23)11.1 i般要求 (23)11.2 加固设计 (24)11.3 加固实施 (24)附录A (规范性附录)穿越既有道路设施技术流程 (25)附录B (规范性附录)穿越工程影响分区 (26)参考文献 (27)穿越既有道路设施工程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穿越既有道路设施的工前检测、工前评估、设施安全保护要求、道路设施监测、工后 检测、工后评估与工后加固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流程。

2019版常用规范、标准、图集目录

2019版常用规范、标准、图集目录
10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166-2007
(GB50166-2019将于2020.3.1实施)
1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18
10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16
10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GB/T 7106-2008
(GB/T 7106-2019将于2020.11.1实施)
18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GB/T8110-2008
19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484-2008
20
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485-2008
2020版常用规范、标准、图集目录
一、常用规范标准(2020年更新)
类别
序号
标准名称
编号
工程建设
国家标准
(GB)
1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2007
2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3787-2017
4
碳素结构钢
GB/T700-2006
2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22
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
GB9670-1996
23
电弧螺栓焊用圆柱头焊钉
GB/T10433-2002
24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03.100.50A 01 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 13/T 5023—2019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2019 -07 -04 发布2019 -08 -01 实施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机械科学研究设计院、河北省应急管理厅。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月珍、李泽天、高燕、王宏鸣、丁可、习金盼、杜双芹、耿哲、李梓源。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风险辨识、作业流程、安全技术要求以及作业人员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等规范性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

本标准不适用于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有限空间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3 安全色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3787 GB/T 3805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特低电压(ELV )限值GB GB GB GB GB GB GB GB GB 3836.1 4053.1 4053.2 4053.3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 设备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通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第2部分:钢斜梯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6220 8958 9448 11651 12358 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焊接与切割安全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 通用技术要求GB/T GB/T GB/T 16556 18664 29639 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GBZ GBZ 2.1 2.2 158 GBZ/T 205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有限空间DB13/T 5023—2019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2有限空间作业指作业人员进入许可性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3.3无需准入有限空间指经持续机械通风和定时监测,能保证在有限空间内安全作业,不存在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不需要办理准入审批的有限空间。

3.4需要准入有限空间指所进入有害环境的有限空间内,存在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易引发中毒和窒息、火灾、爆炸、淹溺、坍塌、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事故,需要在对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到位后方可进入的有限空间(简称准入有限空间)。

3.5缺氧环境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低于19.5 %。

3.6富氧环境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高于23.5 %。

4 有限空间类别4.1 有限空间一般可分为封闭(半封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和地上有限空间三类。

4.2 封闭(半封闭)设备:包括船舱、贮罐、槽车、各类塔(釜)、冷藏箱、容器、管道、浮筒、锅炉及烟道等。

4.3 地下有限空间:包括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地下污水泵房、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阀门井、深基坑、地下电缆沟等。

4.4 地上有限空间:包括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蓄水塔(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污水处理设施等。

5 安全风险辨识5.1 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安全风险识别。

经识别确认工作场所为无需准入有限空间或准入有限空间。

对准入有限空间应符合本标准第 6、7、8 章的要求。

5.2 有限空间安全风险包括:DB13/T 5023—2019a) 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空气通道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b) 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相互联系不便,工作人员出入困难,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救援;c) 湿度和温度等物理危害因素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d) 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高于爆炸下限(LEL)的 10 %;空气中爆炸性粉尘浓度达到或高于爆炸下限;空气中存在缺氧或富氧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高于职业接触限值,易引发中毒和窒息、火灾和爆炸事故;e) 存在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淹溺等危险有害因素。

5.3 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有害物质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或者是在作业过程中 逐渐积聚形成的。

主要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

5.3.1 硫化氢(H 2S )a) b) c) d) e) f) 无色、有特殊的臭鸡蛋味;比重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乙醇;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易燃、易爆,爆炸极限为 4.0 %~46.0 %;在作业环境中的最高容许浓度为 10 mg/m 3;含氮化合物分解会产生硫化氢。

5.3.2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臭、无味;比重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溶于乙醇、笨等有机溶剂;易燃、易爆,爆炸极限为 12.5 %~74.2 %;有毒、窒息性气体。

在作业环境中短时间接触最高容许浓度为 30 mg/m 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 20 有机物分解会产生一氧化碳。

a) b) c) d) e) f) mg/m 3; 5.3.3 甲烷(CH 4)无色、无臭、无味;比重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溶于醇、乙醚;易燃、易爆,爆炸极限为 5.3 %~15.0 %;有机物在缺氧的情况下分解会产生甲烷。

a) b) c) d) 6 安全管理要求6.1 作业前准备6.1.1 有限空间作业应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通风不良、检测不合格时不得进入有限 空间作业。

6.1.2 有限空间作业程序按附录A 的规定执行。

DB13/T 5023—20196.1.3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安全风险辨识,编制施工方案,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格式见附录 B ),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6.1.4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保证身体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具备相应岗位作 业要求的资质。

6.1.5 作业前应对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授权审批人员、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 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确保有关人员掌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措施。

6.1.6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施工方案、作业内容;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检测仪器、个人防护装备等设备的使用方法;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常识、中毒窒息和其他伤害的应急处置措施。

a) b) c) d) 6.1.7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绳)。

安全带(绳)每次使用前应认真检查,发现异常立 即更换,不得使用。

6.1.8 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确保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联络畅通,随时按 规定的联络信号与作业人员取得联系,监护人员始终不得离开工作点。

6.2 安全职责6.2.1 作业现场应明确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

监护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内。

6.2.2 安全管理人员职责:a) b) c) 参与审查有限空间的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审核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监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及应急救援措施的实施。

6.2.3 检测人员职责:a) b) c) d) 熟悉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入有限空间检测;分析有毒有害介质产生的原因;对所检测的数据负责。

6.2.4 施工负责人职责:a) b) c) 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确认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的安全培训及上岗资格,复核清点出入作业场所的人数;定时与安全监护人保持联络,监督气体定时检测。

6.2.5 作业监护人员职责:a) b) 熟悉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要求,具备判断作业者行为异常的能力,接受安全培训;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岗,适时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发生以下情况时,应立即令作业者撤离有限空间,并报告现场负责人:c)DB13/T 5023—20191) 发现作业者出现异常情况;2) 有限空间外出现威胁作业者安全的险情;3) 监护者不能安全有效地履行职责时,应通知作业者撤离。

6.2.6 作业人员职责: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装备;与监护人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沟通;意识到身体出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向监护者报告或自行撤离。

a) b) c) d) 7 安全技术要求7.1 通风7.1.1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通风换气。

7.1.2 通风可利用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进行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时间应不少于 30 min 。

7.1.3 对自然通风后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和处于低洼处或密闭环境等自然通风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间,应 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 5 次/h 。

7.1.4 机械通风可设置岗位局部排风,辅以全面排风。

当操作岗位不固定时,可采用移动式局部排风 或全面排风。

7.1.5 有限空间的吸风口应设置在下部。

当存在与空气密度相同或小于空气密度的有毒、有害气体时, 还应在顶部增设吸风口。

7.1.6 除严重窒息急救等特殊情况外,不得使用纯氧或氧含量高于 23.5 %的空气进行通风换气。

7.1.7 经局部排气装置排出的有害物质应通过净化处理,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后,方可排入大气。

7.1.8 在使用机械强制通风时,应确认有限空间是否处于易燃易爆环境中。

当检测结果显示处于易燃 易爆环境中时,应使用防爆型通风设备进行通风换气。

7.2 检测7.2.1 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对作业环境中的空气进行取样检测,检测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 30 min 。

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不得进入作业场所。

7.2.2 测定有限空间中的空气含量,应按照测氧——测爆——测毒的顺序进行。

7.2.3 检测人员应配备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检测仪等检测设备,配备的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检测仪等 检测设备应定期检测检验,满足 GB 12358 的要求。

7.2.4 检测人员应在危险环境以外进行检测,可通过采样泵和导管将危险气体样品引到检测仪器中。

采样点应在作业面选取上、中、下三个点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