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分析技术考试题库
核分析技术-活化分析-2018z

活化分析简介——发展简史
开创阶段(1936-1948)
1938年美国化学家西博格和利文格德用加速器 产生的氘束测定了纯铁中的镓,进行了第一次 带电粒子活化分析。 与此同时,费米等企图用中子轰击铀来制备超 铀元素,发现了核裂变。 1942年建成了可提供比同位素中子源要高得多 的通量的反应堆。
活化分析简介——发展简史
应用阶段(1970至今)
进入七十年代后,活化分析大规模地应用于环 境科学、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地球化学、 考古学以及其他部门。 活化分析已走出核物理和放射化学实验室而进 入各个学科的分析实验室和工矿企业之中。
活化分析简介——发展简史
我国发展情况
1958年,我国第一座实验室重水反应堆建成, 随即利用该堆开展了堆中子活化分析工作,以 后又在14MeV活化分析、带电粒子活化分析等 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原子能工业、环境保护、地质勘探、高纯材料 及生物医学等方面。 1978年,我国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活化分析学术 会议。
活化分析简介——发展简史
巩固阶段(1948-1959)
1948年,出现了NaI 闪烁探测器,反应堆和探 测器将活化分析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1951年,雷第考脱等人首次用反应堆进行热中 子活化分析,使活化分析成为一种当时具有最 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用活化分析能测定 ppm 以至ppb级,甚至含量更低的杂质元素,为当 时的原子能工业、半导体材料及地球化学的发 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痕量分析中确立了活化 分析的地位。
活化分析简介
作业与思考题
1)活化、活化分析、中子活化分析、中 子瞬发γ射线活化分析的概念。 2)活化分析的特点。 3)活化分析的分类。 4)活化分析的工作步骤。
中子活化分析
核技术应用题库

核技术应用题库第一章核技术及应用概述1、什么是核技术?答:核技术是以核物理、核武器物理、辐射物理、放射化学、辐射化学和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以加速器、反应堆、核武器装置、核辐射探测器和核电子学为支撑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现代技术学科。
2、广义地说,核技术分为哪六大类?答:广义地说,核技术可分为六大类:核能利用与核武器、核分析技术、放射性示踪技术,辐射照射技术、核检测技术、核成像技术。
3、核能利用与核武器主要利用的什么原理,其主要应用有哪些?答:主要是利用核裂变和核聚变反应释放出能量的原理,开发出能源或动力装置和核武器,主要应用有:核电站、核潜艇、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
4、什么是核分析技术,其特点是什么?答:在痕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的分析研究中,利用核探测技术、粒子加速技术和核物理实验方法的一大类分析测试技术,统称为核分析技术。
特点:1.灵敏度高。
比如,可达百万分之一,即10-6,或记为1ppm;甚至可达十亿分之一,即10-9,或记为1ppb。
个别的灵敏度可能更高。
2.准确。
3.快速。
4.不破坏样品。
5.样品用量极少。
比如,可以少到微克数量级。
5、什么示放射性示踪技术,有哪几种示踪方式?答: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对普通原子或分子加以标记,利用高灵敏,无干扰的放射性测量技术研究被标记物所显示的性质和运动规律,揭示用其他方法不能分辨的内在联系,此技术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有三种示踪方式:1)用示踪原子标记待研究的物质,追踪其化学变化或在有机体内的运动规律。
2)将示踪原子与待研究物质完全混合。
3)将示踪原子加入待研究对象中,然后跟踪。
6、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是利用的核技术的哪个方面?答:放射性示踪。
7、什么是核检测技术,其特点是什么?答:核检测技术: 是以核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原理为基础而产生的辐射测量方法和仪器。
特点:1)非接触式测量;2)环境因素影响甚无;3)无破坏性:4)易于实现多个参数同时检测和自动化测量。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2021第一章 核医学总论真题模拟及答案(5)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2021第一章核医学总论真题模拟及答案(5)共94道题1、放射性显像剂使用剂量的选择原则是()。
(单选题)A. 根据受检者的身高决定剂量B. 为保证显像质量,尽可能加大使用剂量C. 每个患者需尽量使用相同的剂量D. 为减少不必要的辐射,尽可能减少用量E. 在满足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使用剂量试题答案:E2、放射性核素物质转化示踪研究是为了()。
(单选题)A. 了解物质在体内被稀释情况B. 了解前体与代谢产物间的关系C. 了解物质在体内的动态平衡D. 了解生物体内物质运动的量变规律E. 了解物质在机体内的总量试题答案:B3、γ照相机最适宜的γ射线能量为()。
(单选题)A. 364keVB. 40~80keVC. 300~400keVD. 100~250keV试题答案:D4、下面不是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优点的是()。
(单选题)A. 适用于生理条件下的研究B. 灵敏度高C. 测量方法简便D. 在医学科学中应用广泛E. 易引起放射性污染试题答案:E5、PET显像的分辨率明显优于SPECT,其空间分辨率通常可达()。
(单选题)A. 1mmB. 3cmC. 1cmD. 2cmE. 4~5mm试题答案:E6、SPECT最适宜的γ射线能量为()。
(单选题)A. 300~400keVB. 100~250MeVC. 40~80keVD. 100~250keVE. 0.3~0.4MeV试题答案:D7、从下列放射性显像剂中,指出门控心室显像的显像剂是()。
(单选题)B. 99m Tc-MIBIC. 99m Tc-RBCD. 99m Tc-DTPAE. 99m Tc-EC试题答案:C8、图像融合主要是为了()。
(单选题)A. 提高病灶的分辨率B. 判断病灶大小和形态C. 病灶区解剖形态的变化D. 病灶区解剖密度的变化E. 帮助病灶的定位试题答案:E9、放射性核素稀释法的原理是()。
(单选题)A. 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系数不同B. 放射性浓度相等C. 稀释的体积相等D. 稀释后总活度不同E. 稀释前后质量相等的原理试题答案:E10、99m Tc-RBC心血池显像()。
核反应堆安全分析考试重点

核反应堆安全分析DBA:设计基准事故LOFA:失流事故:反应堆在运行中因主泵动力电源或机械故障被迫停转,使冷却剂流量下降,冷却剂流量与堆功率失配,导致堆芯燃料包壳温度迅速上升。
缓解因素:主泵惰转特性(增大主泵惰转流量仍有可能);快速停堆功能(改进余地已很小)。
LOCA:失水事故或冷却剂丧失事故:反应堆主回路压力边界产生破口或发生破裂,一部分或大部分冷却剂泄漏的事故。
PSA:概率安全评价法知识要点:第一章核反应堆安全的基本原则1. 目前投入商业运行的有哪些堆型?有无熔盐堆?(1)压水堆(2)重水堆:秦山三期引进加拿大的CANDU6重水堆;(3)沸水堆(4)高温气冷堆: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技术方案正式跨入商用阶段?2. 核安全总目标?总目标:在核电厂里建设并维持一套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居民及环境免遭放射性危害。
辅助目标:(1)辐射安全目标:确保在正常运行时从核电站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引起的辐射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2)技术安全目标:有很大把握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核电厂设计中考虑的所有事故放射性后果是小的,确保严重事故发生的概率非常低。
3. 设计基准事故(DBA)(事故工况)是什么?(4)核动力厂按确定的设计准则在设计中采取了针对性措施的那些事故工况,并且该事故中燃料的损坏和放射性物质的释放保持在管理限值以内。
4. 纵深防御原则(1-P40)包括三道设计防御措施:①考虑对事故的预防,为核电站建立一套质量保证和安全标准;②防止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发展成为事故,由可靠保护装置和系统完成;③限制事故引起的放射性后果,以保障公众的安全。
④对每个核电站制定应急计划。
(1)纵深防御的出发点:保证有足够深度防御瑕疵、故障和错误的能力,使之不增加事故危害的风险。
(2)纵深防御的应用:纵深防御的五个层次:预防、检测、保护、缓解、应急;多道实体屏障:燃料包壳、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安全壳;(3)纵深防御的执行要求:用于所有阶段、所有时间,同时具备所有防御层次;采用可靠的保护装置,安全系统的自动触发,运行人员的行动,提供设备和规程。
核医学技术基础知识-6试题

核医学技术基础知识-6(总分:67.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67,分数:67.00)1.下列哪种放射性操作可在一般实验室进行A.133Xe肺通气实验B.131I吸碘率测定 C.放射自显影实验D.125I标记放免药盒的使用E.以上均不可(分数:1.00)A.B.C.D. √E.解析:2.在进行核医学诊治前,以下哪种人群应谨慎掌握适应证A.妊娠妇女 B.育龄妇女C.哺乳期妇女 D.儿童E.以上均是(分数:1.00)A.B.C.D.E. √解析:3.少量放射性固体洒落后下列哪项做法是错误的A.立即用干棉纱布擦拭B.应自外向内擦拭C.再用温水仔细清洗污染处D.经用探测器探测后方可结束E.用过的棉纱布应视为放射性废物(分数:1.00)A. √B.C.D.E.解析:对于洒落的放射性固体应用湿的棉纱布擦拭。
4.医疗单位必须为住院进行放射性治疗的患者提供的设施是A.专用药房 B.专用食堂C.专用厕所或排泄物收集器D.专用检查室 E.以上均需要(分数:1.00)A.B.C. √D.E.解析:使用放射性药物治疗患者的医疗单位必须为住院治疗患者提供有防护标识的专用厕所,无专用厕所或专用化粪池的单位,应根据核素排泄的不同特点,为注射和服用放射性药物的住院患者提供具有辐射防护功能的尿液、粪便和呕吐物收集器。
5.关于长寿命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固体废物应定期集中送交区域废物库处置B.液体废物应经过有效减容、固化后按固体放射性废物处置C.放射性碘蒸气与放射性气溶胶需经过滤后才能排入大气D.133Xe应用特殊吸收器收集放置衰变E.放射性活度不达标的固体废物需交医院污物处理中心处理(分数:1.00)A.B.C.D.E. √解析:放射性活度不达标的固体废物需交环保部门处理。
6.申请核医学检查与治疗时应遵循哪一原则A.申请医生必须掌握各种医学诊断治疗技术的特点及适应证B.核医学医生在保证诊疗目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医疗照射剂量C.对儿童、哺乳妇女、妊娠妇女及育龄妇女在选择核医学诊疗时要谨慎D.核医学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核医学防护知识E.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E. √解析:7.下列哪种核医学诊治方案是可行的A甲状腺显像后立即行99m Tc-MIBI显像以了解甲状旁腺功能B.13N-NH3心肌灌注显像当日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C.201Tl心肌灌注延迟显像后立即进行再注射显像D.常规肾动态显像当日行利尿肾动态显像E.以上均可行(分数:1.00)A.B.C.D.E. √解析:答案A为甲状旁腺[*]减影显像法;答案B由于13N半衰期仅为10分钟,可于当日再行其他核医学检查;答案C为201Tl再注射法评价心肌细胞活性;答案D为二次法利尿试验,因此以上方法均可行。
核医学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核医学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PET显像的分辨率明显优于SPECT,其空间分辨率通常可达A.3cmB.2cmC.1cmD.1mmE.4~5mm正确答案:E解析:PET的空间分辨率优于SPECT,可以达到4~5mm,用于小动物研究的新型PET甚至可达1mm。
2.图像融合的主要目的是A.判断病灶大小和形态B.病灶区解剖密度的变化C.病灶区解剖形态的变化D.提高病灶的分辨率E.帮助病灶的定位正确答案:E解析:将核医学的代谢或血流影像与CT、MRI的解剖学形态影像进行融合,借以判断病变组织的代谢或血流变化,有助于鉴别病灶的性质,称为图像融合。
目前所采用的CT、MRI设备主要用于帮助病灶定位。
3.有关PET/CT和SPECT/CT图像融合技术叙述错误的是A.采用同机图像融合技术B.可以获得CT解剖影像C.核医学的功能、代谢或血流影像D.CT主要发挥解剖定位功能E.采用异机图像融合技术正确答案:E4.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中属于甲类设备的是A.PET、SPECTB.PET/CT、PETC.PET、SPECT/CTD.PET/CT、SPECT/CTE.SPECT、SPECT/CT正确答案:B解析: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中属于甲类设备的是PET/CT、PET。
5.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中甲类设备由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发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C.市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D.区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E.医院自行颁发正确答案:A解析: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中甲类设备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发。
6.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中乙类设备由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发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C.市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D.区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E.医院自行颁发正确答案:B解析: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中乙类设备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
7.《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规定A.大型医用设备上岗人员要接受岗位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资质B.上岗人员需取得《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合格证》C.医生需要取得上岗资质D.操作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取得上岗资质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解析:《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对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提出要求:大型医用设备上岗人员(包括医生、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要接受岗位培训,取得相应的上岗资质——卫生部颁发的《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合格证》。
核分析技术

有哪些中子源可用于中子活化?各自的特点? 有哪些中子核反应引起中子活化? 中子活化分析(NAA)能得到样品元素种类和含量,其原理? 初级干扰核反应?能由已知反应写出初级干扰反应; NAA通常测什么射线?用什么探测器? 用中子活化公式计算含量
第二章
带电粒子活化分析对象?
积分截面?
阻止本领;(原子或分子)阻止截面;能由质子阻止本领得其 它粒子阻止本领
三、优点
灵敏度高; 非破坏性分析;多元素同时分析;元素浓度 的深度分布分析;易于实现自动化分析。
四、与其它学科技术的关系
一方面依赖于其它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粒子源,探测器等;另 一方面又促进其它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离子束掺杂和分析技术 对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很大。
五、仍有待解决的问题
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分析技术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分析要求, 一方面需要发展新的分析手段和分析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对已有 的分析手段提高分析灵敏度和分析准确性,以及实现测量分析的 自动化。
第三章 第四章
非共振和共振核反应分析元素浓度深度分布的原理, 影响深度分布分辨的因素;核反应能量损失因子;
卢瑟福背散射分析?能分析不同质量原子和浓度深度分布的原理; 运动学因子;背散射能量损失因子;表面谱高度的定量表达式;会计算表面 谱高度对应能量;会画出背散射能谱;180度方向散射的质量表达式,怎样 提高分辨率?RBS分析中用什么探测器?
六、需要掌握的内容
各种核分析的基本分析原理;基本的分析方法;基本计 算公式;能分析的对象(范围);能达到的大致灵敏度 和准确性;分析所需的仪器设备;分析结果的误差来源, 如何减小误差和提高分析灵敏度等。
第二章
带电粒子活化分析对象? 积分截面? 阻止本领;(原子或分子)阻止截面;能由 质子阻止本领得其它粒子阻止本领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2021第十九章 体外放射分析真题模拟及答案(4)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2021第十九章体外放射分析真题模拟及答案(4)1、下列哪项体外放射分析方法不属于非竞争性分析?()(单选题)A. 酶的激活剂或抑制剂测定法B. 免疫放射分析C. 酶的放射化学测定D. 受体放射分析E. 蛋白质竞争结合分析试题答案:E2、在肿瘤学的应用范畴内,与PET比较,PET/CT具有的优势是()。
(单选题)A. 更好地鉴别生理性摄取抑或非生理性摄取B. 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性C. 更精确的病灶空间定位D. 明显缩短检查时间E. 以上均是试题答案:E3、放射免疫分析的质量控制,批间变异系数(CV)应为()。
(单选题)A. <15%B. <1%C. <2%D. <10%E. <5%试题答案:A4、用于肾静态显像的放射性药物为()。
(单选题)A. 99m Tc-(V)-DMSA和99m Tc-葡庚糖酸盐B. 99m Tc-(Ⅲ)-DMSA和99m Tc-DTPAC. 99m Tc-(Ⅲ)-DMSA和99m Tc-葡庚糖酸盐D. 99m Tc-(V)-DMSA和99m Tc-DTPAE. 99m Tc-DIPA和99m Tc-葡庚糖酸盐试题答案:C5、进行肾动态显像常用显像剂不包括()。
(单选题)A. 99m Tc-EICB. 99m Tc-DTPAC. 131I-OIHD. 99m Tc-DMSAE. 99m Tc-MACn试题答案:D6、肾静态显像不能用于检测()。
(单选题)A. 肾脏大小B. 肾小球滤过率C. 肾脏位置D. 肾实质内占位性病变E. 肾脏形态试题答案:B7、患者无明显不适,阴囊血池显像可见团块样放射性增浓的是()。
(单选题)A.B.C.D.E.试题答案:E8、属于生物分离法是()。
(单选题)A.B.C.D.E.试题答案:D9、下列哪项是体外放射分析标准品的量的要求?()(单选题)A. 纯度高,稳定性好B. 待测配体属同类物质C. 与待测配体有同等的亲和能力D. 与待测配体有同等的活性(免疫或生物活性)E. 定量精确试题答案:E10、肾动态显像的要点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核分析方法的分类。
活化分析,离子束分析,核效应分析。
2.活化分析的定义。
一种由中子、带电粒子、γ射线等将样品活化,对其衰变特性进行测量的分析技术。
3.离子束分析技术包括哪些?瞬发核反应分析、背散射、沟道技术、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4.中子活化分析中的相对测量方法。
是将待分析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作比较测量,从而求得元素浓度。
5.中子活化分析方法的分类。
慢中子活化分析和快中子活化分析。
6.中子活化分析中初级干扰反应。
不同元素通过不同中子反应道形成相同的放射性核素7.测量中子活化分析中辐照生成,放射性核素活度,γ射线强度有哪些方法。
1)衰变曲线法,2)能谱法,3)能谱和衰变曲线法的结合。
8.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放射化学中子分析,带电子粒子活化分析,重粒子活化分析,γ光子活化分析的英文缩写。
9.带电粒子活化分析设备包括哪些。
辐照设备、样品表面处理设备、放射性测量设备。
10.中子活化分析的辐照源有哪些。
1)反应堆中子源,2)加速器中子源,3)同位素中子源。
11.带电粒子组织本领。
带电粒子进入靶物质后,与靶原子的电子和靶原子核碰撞而损失能量。
12.反应道。
能发生核反应的过程不止一种,每一种核反应过程13.带电粒子辐照放射性活度的增长与什么有关。
14.带电子粒子核反应的瞬发。
直接测量核反应过程中伴随发射的辐射确定反应原子核的种类和元素浓度的方法。
15.带电子粒子核反应瞬发探测记录到的样品同一深度处能量有什么分布,造成什么的不确定性。
16.带电子粒子核反应瞬发能谱分析法,共振核反应分析法测量深度分布时深度分辨率。
17.带电粒子核反应分析包括哪些。
带电粒子缓发分析(带电粒子活化分析)、带电粒子瞬发分析。
18.带电粒子弹性散射分析包括哪些。
19.卢瑟福背散射中三个主要参量。
1)运动学因子,2)散射截面,3)能量损失因子。
s20.背散射分析的灵敏度由什么决定。
21.沟道技术。
利用带电粒子与单晶体的相互作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一种分析技术。
22.用什么测量,观察沟道现象。
23.对于沟道效应沿着主晶轴方向入射时,角分布,半高宽度典型值是多少。
24.沟道计数退道程度的影响因素。
入射束的方向准直性、单晶表面的无定形影响和晶体中的缺陷、杂质的存在等。
25. 能量损失随机时,能量损失多少。
26.沟道实验计数。
27.X荧光定性分析的物理基础。
莫塞莱定律28.荧光产额。
发射X射线荧光的几率二,解答题1.中子活化分析的原理。
靶样品在中子束照射下,通过(n, γ),(n, α),(n, p)的等反应生成放射性核素,处理照射样品,测量放射性活度和射线能量,可以确定靶样品中某种核素的含量和种类。
2.活化分析的原理。
中子、带电粒子或γ射线同样品中所含核素发生核反应,使之成为放射性核素(这个过程称为活化),测量此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特性(如半衰期、射线的能量和射线的强度等)来确定待分析样品中所含核素的种类及其含量。
3.中子活化分析的标准化方法有哪些。
绝对测量法;相对测量法4.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有哪些。
5.中子活化分析的主要设备。
辐照中子源、样品传送设备及必要的放射化学分离设备、射线能量和强度测量设备,以及数据记录和处理设备。
6.样品制备考虑哪些因素。
1)样品的大小、状态;2)样品的包装;3)样品的采集;4)制备和辐照过程中的沾污、挥发、吸附等7.中子活化初级干扰程度取决什么。
1)样品中干扰元素的相对含量;2)中子通量分布;3)活化截面8.中子子活化误差来源。
1)样品制备的准确性;2)辐照的均匀性;3)测量条件的重复性;4)计数的统计涨落;5)记录系统的死时间;6)有关核参数的准确性;7)干扰反应;等因素8)在有化学分离步骤时,还与分离过程中待测放射核素的回收率准确度有关。
9.带电粒子活化分析主要有三个步骤。
1)辐照;2)冷却;3)测量10.带电粒子活化分析的原理。
具有一定能量的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核反应时,如果反应的剩余核是放射性核素,则测量这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和活度,就可以确定样品中被分析元素的种类和含量,这种元素分析方法称为带电粒子活化分析。
11.带电粒子核反应瞬发分析时,防止入射粒子在样品上发生弹性碰撞后的散射粒子对探测器造成计数率造成过载的方法。
1)在探测器前放一适当厚度的吸收箔把散射粒子挡住,只让核反应出射粒子通过;2)用磁偏转方法把散射粒子偏转掉。
12.带电粒子核反应瞬发分析厚样品出射粒子能谱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1)入射束的能散度;2)探测器的固有能量分辨率;3)出射粒子的运动学展宽;4)出射粒子在吸收箔中的能量展宽;5)带电粒子在样品中的能量展宽。
13.解释岐离效应。
快速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的能量损失是带电粒子与许多靶原子的电子相互作用的平均能量损失。
由于碰撞事件的统计涨落,带点粒子的能量损失有一涨落。
14.带电粒子核反应瞬发分析从实验测到的能谱和激发曲线求出元素浓度的四种方法。
15.带电粒子核反应瞬发分析干扰因素有哪些方面。
1)防止样品表面的沾污;2)测量核反应瞬发γ射线时,不同元素的核反应产生相同的剩余核,发射能量相同的γ射线;3)测量核反应瞬发的带电粒子时,根据运动学关系和截面曲线,改变测量角度或改变轰击粒子能量可鉴别不同的核反应并消除干扰反应。
有时也可改变半导体探测器的工作偏压来达到甄别粒子的目的;4)实验厅中的电磁干扰。
16.卢瑟福背散射分析原理。
由离子源产生离子,经加速器加速到一定能量,经过磁偏离、聚焦、准直后,单能离子束打到真空靶室中的样品(靶)上。
在入射能量低于使它和靶核发生核反应的阈能的条件下,入射离子和靶核发生弹性碰撞。
用探测器记录被散射的离子的能谱,通过对能谱的分析可以得到靶中元素的质量、深度及深度分布。
17.背散射分析中,影响背散射谱的因素有哪些。
1)探测系统的有限能量分辨率;2)入射束的能散度3)粒子在靶物质中的能量歧离;4)散射角度有一定角宽度引起散射能量的几何展宽。
18.背散射分析提高能量分辨率的措施。
19.解释沟道效应。
当一束准直的正离子入射到单晶靶上时,离子与靶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几率,与离子入射方向和单晶体的晶轴或晶面间的相对取向有关。
带电粒子与单晶体中原子相互作用的这种强烈的方向效应,称为沟道效应。
20.什么是轴沟道效应。
当一定能量的正离子相对于主晶轴入射的角度ψ很小时,离子进入晶体表面后,与晶轴上的原子发生小角度库仑散射,方向偏转很小,接着它必定与邻近的晶格原子发生同样的小角度散射。
由于离子与晶轴上的许多原子发生一系列相关的小角度散射,离子被限制在晶轴之间的空间里来回偏折行进。
21.阻塞效应。
处在晶格位置上的原子核发射正电荷粒子(例α),发射粒子方向与晶轴夹角为ψ。
在偏离晶轴方向发射的粒子,能被探测器记录到;而沿着晶轴方向(ψ=0°)发射的粒子,它受到邻近晶格原子的散射,不能沿这方向出射,所以在ψ=0°方向记录到的粒子数最少,这种现象就是阻塞效应。
22.在沟道中,带电粒子的能量损失比随机时的能量损失小,为什么。
1)快速带电粒子的能量损失主要是电子阻止的贡献。
在晶体中,电子密度分布不均匀,在晶格原子附近密度高,在沟道中间密度低。
沟道粒子是在电子密度低的空间内运动,与电子碰撞的几率小,能量损失减小。
2)沟道粒子不能靠近原子太近,沟道粒子要使晶格原子的内层电子电离很难,因而原子的内层电子对阻止没有贡献。
3)沟道粒子不能靠近原子核发生碰撞,故核阻止引起的能量损失也比通常的核阻止小。
23.基体效应。
样品中基本化学组成和物理、化学状态的变化,对X射线荧光分析结果的影响的统称。
24.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干扰因素。
25.微型X光管的工作原理。
26.能量色散X荧光X射线探测器应满足哪些要求。
27.穆斯堡尔谱学的特点。
1)穆斯堡尔谱具有极高的能量分辨本领,很容易探测出原子核能级的变化;2)利用穆斯堡尔谱可以方便地研究原子核与其周围环境间的超精细相互作用,可以灵敏地获得原子核周围的物理和化学环境的信息。
28.X荧光分析解释吸收突变比。
29.便携式原位X射线荧光仪整机性能指标。
1)稳定性;2)能量分辨率;3)探测效率;4)功耗;5)智能化程度;6)体积、重量;7)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三,论述题2/61.中子瞬发γ射线活化分析的优点及应用。
优点:1)可分析元素种类很多,且可进行多元素同时分析,分析灵敏度较高。
例对H、10B、C、N、S、113Cd;2)非破坏性、体样品分析的特点;3)辐照时间短、分析速度快和活化后的剩余放射性低。
;4)中子活化分析寿命短的核素的分析准确度较差,而用中子瞬发γ射线活化分析法可提高分析准确度。
应用:用于地质、海底矿产勘探、工业生产控制和监测,医学诊断,考古等。
2.特征X射线形成过程及进行X定性分析的物理基础。
3.比较中子活化分析,带电粒子活化分析,光子活化分析的特点。
4.画出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的原理框图,并阐述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1)探头由探测器、前置放大器、激发源等组成,完成特征X射线的激发与探测;2)主机由成形放大器、多道分析器(MCA)、多道缓存器(MCB)、计算机及外设、电源(高压、低压)等组成,完成对探测器信号的放大、处理及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
5.便携式X荧光分析仪激发同位素源和管激发源优缺点。
6.卢瑟福散射的优点及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