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1】

合集下载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1)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1)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一定柱长条件下, 某一组分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A: 保留值B: 扩散速度C: 分配系数D: 容量因子2. 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A: 理论塔板数B: 容量因子C: 相对保留值D: 分配系数3. 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在极性吸附剂上的保留顺序是( )A: 饱和烃、烯烃、芳烃、醚B: 醚、烯烃、芳烃、饱和烃C: 烯烃、醚、饱和烃、芳烃D: 醚、芳烃、烯烃、饱和烃4.在正相色谱中,若适当增大流动相极性, 则:()A:样品的k降低,t R降低B: 样品的k增加,t R增加C: 相邻组分的α增加D: 对α基本无影响5.在发射光谱中进行谱线检查时,通常采取与标准光谱比较的方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A: 铁谱B: 铜谱C: 碳谱D: 氢谱6.不能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物质是()A: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B: 稀土金属C: 有机物和大部分的非金属元素D: 过渡金属7. 严重影响经典极谱分析检测下限的因素是()A: 电解电流B: 扩散电流C: 极限电流D: 充电电流8. 氢化物原子化法和冷原子原子化法可分别测定()A: 碱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B: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C: Hg和As D: As和Hg9. 铜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含Cu2+、Cu(NH3)22+、Cu(NH3)42+的溶液,测得的活度为()的活度。

A: Cu2+B: Cu(NH3)22+C: Cu(NH3)42+D: 三种离子之和10. 若在溶液中含有下列浓度的离子,以Pt为电极进行电解,首先在阴极上析出的是()A: 2.000mol.L-1Cu2+ (E0=0.337V) B: 1.000×10-2mol.L-1Ag+ (E0=0.799V)C: 1.000mol.L-1Pb2+ (E0=-0.18V) D: 0.100mol.L-1Zn2+ (E0=-0.763V)11. 下列因素()不是引起库仑滴定法误差的原因。

《仪器分析》模拟试题九套

《仪器分析》模拟试题九套

《仪器分析》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20分)1.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测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称为该方法对被测物质的检出限。

按IUPAC(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会)建议,检出限的一般计算公式为()A、DL=1/SB、DL=S b/SC、DL=kbD、DL=3S b/S2.分子轨道中电子跃迁对应的电磁波谱区为()A、X射线区B、紫外区C、紫外和可见区D、红外区3.下列哪些因素影响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A、入射波长B、待测溶液浓度C、光源强度D、吸收池厚度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吸收线的宽度主要是由Doppler变宽和Lorentz变宽引起的;B、在原子吸收法中,用氘灯扣除背景是基于待测元素的原子不吸收氘灯的辐射只吸收待测元素的辐射;C、在原子吸收法中,使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物理干扰;D、在原子吸收法中,原子化不一定都要在高温下才能进行。

5.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排放污水中含量为x% - 10-6 % 的十种元素时,应选择的光源为:()A、直流电弧光源B、交流电弧光源C、火花光源D、ICP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比电极是提供电位测量标准的电极, 它必须是去极化电极;B、直接电导分析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C、离子选择电极电位选择系数K pot i,j越大,该电极对i离子测定的选择性越好;D、控制电流电解分析法的选择性优于控制电位电解分析法7.在极谱分析中,消除极谱极大的方法是在测试溶液中加入:()A、支持电解质B、Na2SO3C、表面活性剂D、配合剂8.在经典极谱分析中,可逆波的扩散电流i d与汞柱高度h的关系为:()A、i d∝h1/2B、i d∝hC、i d∝h2D、i d与h无关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滴汞电极上扩散层厚度为平面电极上扩散层厚度的(3/7)1/2;B、单扫描极谱可逆波的峰电流i P与电位变化速率的平方根成正比;C、在单扫描极谱法中,电位变化速率过大对提高检测能力不利;D、充电电流是由于滴汞电极的面积变化引起的,与电位变化速率无关10.分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时,常用:()A、吸附色谱B、分配色谱C、离子色谱D、凝胶色谱二、填空题(10分)1.原子光谱的特征为(1)光谱,分子光谱的特征为(2)光谱。

《仪器分析》考试试题

《仪器分析》考试试题

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5)一、解释下列仪器分析术语(4'X 5)1. 色谱相对保留值2. 生色团3. 原子发射激发电位4. 参比电极5. 原子吸收谱线轮廓二、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号, 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2' X 10)1.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 用于紫外波段的光源是()A 钨灯B 卤钨灯C 氘灯D 能斯特光源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透光率与浓度成直线关系B 摩尔吸收系数随波长而改变C 比色法测定FeSCN2+时,选用红色滤光片D 玻璃棱镜适用于紫外光区3. 红外光谱法中,以压片法制备固体样品时,常采用( )A BaSO4 压片法B KBr 压片法C K2SO4压片法D BaBr2压片法4. 原子吸收光谱中光源的作用是( )A 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能量B 产生紫外光C 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D 产生足够强度散射光5.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 气态原子的电离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 气体的压力B 原子的原子序数C 原子的挥发性质D 原子的电离电位6.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 )A 随试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B 随试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C 与试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无关;D 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7.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性的参数是( )A 保留时间B 分配比C 半峰宽D 峰面积8. 下列气体中, 不能用做气相色谱法载气的是( )A 氮气B 氢气C 氧气D 氦气9. 在极谱分析中, 通常在试液中加入大量的支持电解质, 目的是消除( )A 极谱极大B 迁移电流C 充电电流D 残余电流10. 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A紫外/可见光B近红外光C微波 D 无线电波三、回答下列问题(8' X 4)1.指出下列有机化合物可能产生的电子跃迁类型:甲醛乙烯三乙胺2.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谱线变宽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 组分A , B在某气液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95, 467,试问在分离时,哪个组分先流出色谱柱,说明理由。

仪器分析试题(1)

仪器分析试题(1)

仪器分析试题(1)一.填空题(每题2分)1.原子吸收分析法中,吸收线轮廓的多普勒变宽是由于——的原因引起的。

2.用库伦分析法测定S2O32-离子,于电解液中加入KI,其主要目的是――。

3.原子发射光谱的光源有――、――、――、――。

4.在循环伏安法中,采用的电压信号是————波。

5.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较高含量的组分时,若测得的吸光度值太高,超出适宜的读数范围而引入较大的误差。

此时,可采用――法进行测定,以――作参比溶液。

6.有Cu2+及Ag+的混合溶液,它们的浓度分别为1mol.l-1及0.01mol.l-1,以铂电极进行电解,根据――的计算,可知在阴极上首先析出的是――。

7.电子激发态的多重度用公式――——表示,假如分子中全部轨道里的电子都是自旋配对的,则该分子处于――。

8.原子吸收法中,采用石墨炉作原子化器时,操作程序为(1)————;(2)————;(3)————;(4)————。

9.Pb│PbSO4(固体),K2SO4(0.200 mol.l-1)‖Pb(NO3)2(0.100 mol.l-1)│Pb 已知Pb2+/Pb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126V, Ksp(PbSO4)=2.0×10-8,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上述电池的电动势为――。

10.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当其它色谱条件不变时,热导池检测室的温度越——,则其检测灵敏度越——。

二.选择题(每题2分)1.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中,氧波干扰小,有时可以不除氧,这是由于:A. 方法的灵敏度高;B. 氧不发生电极反应;C. 氧波在氢波之后;D. 加压速度快,氧的电极反应速度跟不上。

2.平行催化波的催化电流与:A. 汞柱高度的平方根成正比;B. 汞柱高度的平方根成反比;C. 汞柱高度无关;D. 汞柱高度成正比。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也称之为:A. 转动光谱;B. 电子光谱;C. 振动光谱;D. 振转光谱。

4.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空心阴极灯的阳极为钨棒,上面装有钽片或钛丝是为了:A. 增加阳极的强度;B. 发射测定光;C. 作为吸气剂;D. 没有作用。

仪器分析 试题和答案

仪器分析 试题和答案

仪器分析试卷1及答案一、选择题( 共18题30分)1. 2 分(1075)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 )(1) 玻璃(2) 石英(3) 卤化物晶体(4) 有机玻璃2. 2 分(1092)下列哪种原子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1) 铬原子吸收359.35nm,发射357.87nm(2) 铅原子吸收283.31nm,发射283.31nm(3) 铅原子吸收283.31nm,发射405.78nm(4) 铊原子吸收377.55nm,发射535.05nm3. 2 分(1158)下述滴定反应:通常采用的电容量方法为( )(1) 电导滴定(2) 电位滴定(3) 库仑滴定(4) 均不宜采用4. 2 分(1963)溶出伏安法操作中,下列哪一项操作是正确的? ()(1)在全测定过程中,均搅拌被分析溶液(2)在全测定过程中,完全不搅拌被分析溶液(3)在富集阶段搅拌,在溶出阶段不搅拌溶液(4)在富集阶段不搅拌,在溶出阶段搅拌溶液5. 2 分(1155)微库仑滴定分析时,加入大量去极剂是为了( )(1) 增加溶液导电性(2) 抑制副反应,提高电流效率(3) 控制反应速度(4) 促进电极反应6. 2 分(1004)在光栅摄谱仪中解决200.0~400.0nm区间各级谱线重叠干扰的最好办法是( )(1) 用滤光片(2) 选用优质感光板(3) 不用任何措施(4) 调节狭缝宽度某一化合物在UV光区270nm处有一弱吸收带, 在红外光谱的官能团区有如下吸收峰: 2700~2900cm-1双峰;1725cm-1。

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1) 醛(2) 酮(3) 羧酸(4) 酯8. 2 分(1321)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过大的灯电流除了产生光谱干扰外, 还使发射共振线的谱线轮廓变宽. 这种变宽属于( )(1)自然变宽(2)压力变宽(3)场致变宽(4)多普勒变宽(热变宽)9. 2 分(1157)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1)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2) 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3) 内外溶液的H+活度系数不同(4)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2 分(1940)高沸点有机溶剂中微量水分的测定,最适采用的方法是()(1)(直接)电位法(2)电位滴定法(3)电导分析法(4)库仑分析法11. 2 分(1182)双原子分子在如下转动情况下(如图),转动不形成转动自由度的是( )12. 2 分(1362)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 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 )(1)盐酸(2)磷酸(3)钠(4)镁常用的紫外区的波长范围是( )(1)200~360nm(2)360~800nm(3)100~200nm(4)103nm14. 1 分(1774)分光光度法中,为了减小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配制的试样溶液的透射比应控制在什么范围?()(1) 小于1%(2) 1%-10%(3) 30%-50%(4) 90%-99%15. 1 分(1834)三个不同的质子A, B, C, 其屏蔽常数的次序为:s B>s A>s C, 当这三个质子在共振时,所需外磁场B0的次序是( )(1) B0(B)> B0(A)> B0(C)(2) B0(A)> B0(C)> B0(B)(3) B0(C)> B0(A)> B0(B)(4) B0(B)> B0(C)> B0(A)16. 1 分(1143)在电导滴定中,通常使滴定液的浓度比被测液的浓度大10 倍以上,这是为了( )(1) 防止温度影响(2) 使终点明显(3) 防止稀释效应(4) 使突跃明显17. 1 分(1538)平行催化波的灵敏度取决于( )(1)电活性物质的扩散速度(2)电活性物质速度(3)电活性物质的浓度(4)电极周围反应层中与电极反应相偶合的化学反应速度18. 1 分(1226)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 )(1)频率(2)波长(3)波数(4)周期二、填空题( 共15题30分)19. 2 分(2602)原子发射光谱法定性分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分析模拟考卷

仪器分析模拟考卷

仪器分析模拟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种方法属于仪器分析方法?A. 火焰光度法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C. 滴定分析法D. 色谱法2. 下列哪种仪器不属于光谱分析仪器?A.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B. 红外光谱仪C. 荧光分光光度计D. 气相色谱仪3.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下列哪个波长范围的吸收与电子跃迁有关?A. 200400nmB. 400700nmC. 7001000nmD. 10002000nm4. 下列哪种色谱法主要用于分离挥发性物质?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离子交换色谱法D. 凝胶色谱法5. 下列哪种检测器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应用广泛?A. 紫外检测器B. 荧光检测器C. 示差折光检测器D. 电化学检测器6.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下列哪种元素不适合使用火焰原子化法?A. CuB. FeC. MgD. Pb7. 下列哪种质谱技术适用于分析极性较大的化合物?A. EIMSB. CIMSC. ESIMSD. MALDIMS8. 下列哪种核磁共振技术主要用于生物大分子结构分析?A. 1H NMRB. 13C NMRC. 15N NMRD. 2D NMR9. 下列哪种红外光谱技术适用于分析固体样品?A. transmission IRB. reflection IRC.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IRD. photoacoustic IR10. 下列哪种电化学分析法主要用于测定金属离子浓度?A. 极谱法B. 伏安法C. 电位分析法D. 电导分析法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仪器分析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与待测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信号,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2. 光谱分析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类。

3. 色谱法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状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三篇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三篇

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三篇篇一:仪器分析试卷20XX年一、选择题(共15题22分)1.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1)200~400nm(2)400~800nm(3)1000nm(4)10~200nm)( ) 2.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VIS吸收波长的位置(λmax(1)a>b>c(2)c>b>a(3)b>a>c(4)c>a>b3.可见光的能量应为( )(1)1.24×104~1.24×106eV(2)1.43×102~71eV(3)6.2~3.1eV(4)3.1~1.65eV4.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1)能量越大(2)波长越长(3)波数越大(4)频率越高5.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 )(1)高(2)低(3)相当(4)不一定谁高谁低6.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为( ) (1)精密度高,检出限低(2)用于测定无机元素(3)线性范围宽(4)多元素同时测定7.当弹簧的力常数增加一倍时,其振动频率( )(1)增加倍(2)减少倍(3)增加0.41倍(4)增加1倍8.请回答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吸收峰的频率最高?( 4)9.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1)CH3-OOC-CH2CH3(2)(CH3)2CH-O-CH(CH3)2(3)CH3-OOC-CH2-COO-CH3(4)CH3CH2-OOC-CH2CH2-COO-CH2CH310.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1)C4H8O(2)C3H4O2(3)C3H6NO(4)(1)或(2)11.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1)分子的振动(2)分子的转动(3)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4)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12.磁各向异性效应是通过下列哪一个因素起作用的? ( )(1)空间感应磁场(2)成键电子的传递(3)自旋偶合(4)氢键13.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1)变大(2)变小(3)逐渐变小(4)不变化14.某化合物在一个具有固定狭峰位置和恒定磁场强度B的质谱仪中分析,当加速电压V慢慢地增加时,则首先通过狭峰的是:( )(1)质量最小的正离子 (2)质量最大的负离子(3)质荷比最低的正离子 (4)质荷比最高的正离子15.某化合物Cl-CH2-CH2-CH2-Cl的1HNMR谱图上为( )(1)1个单峰(2)3个单峰(3)2组峰:1个为单峰,1个为二重峰(4)2组峰:1个为三重峰,1个为五重峰二、填空题(共15题33分)1.当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分子时,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红外辐射应具有刚好满足分子跃迁时所需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和___分子的振动方式能产生偶极矩的变化。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用于测量元素浓度的参数是()。

A. 波长B. 吸光度C. 光程D. 光源强度答案:B2. 质谱仪中,用于将样品分子离子化的方法不包括()。

A. 电子轰击B. 化学电离C. 热解吸D. 电喷雾答案:C3. 色谱法中,用于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基本原理是()。

A. 样品的物理状态B. 样品的化学性质C. 样品的生物活性D. 样品的热稳定性答案:B4.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于识别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是()。

A. 指纹区B. 特征区C. 组合区D. 吸收区答案:B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用于区分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是()。

A. 化学位移B. 耦合常数C. 信号强度D. 弛豫时间答案:A6.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用于测量样品对光的吸收的参数是()。

A. 波长B. 吸光度C. 光程D. 光源强度答案:B7. 电化学分析法中,用于测量电极电位的方法是()。

A. 电位滴定B. 循环伏安法C. 电导分析D. 极谱分析答案:B8. 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分离挥发性组分的参数是()。

A. 沸点B. 分子量C. 极性D. 溶解度答案:A9. 液相色谱法中,用于分离非挥发性或热不稳定组分的参数是()。

A. 沸点B. 分子量C. 极性D. 溶解度答案:C10. 质谱仪中,用于确定分子质量的参数是()。

A. 离子化能量B. 碎片离子C. 分子离子峰D. 同位素峰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_________是测量元素浓度的关键参数。

答案:吸光度2. 质谱仪中的_________可以提供样品分子的质量信息。

答案:分子离子峰3. 色谱法中的_________是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基本原理。

答案:分配系数4. 红外光谱分析中,_________区的特征吸收峰用于识别官能团。

答案:特征区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_________用于区分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在气相色谱中,线速度较低时,范迪姆特方程项是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此时宜采用__ __作载气,以提高柱效。

2.按被作用物质的本质可分为___________光谱和___________光谱。

3.色谱分析中有两相,其中一相称为__________,另一相称为__________,各组分就在两相之间进行分离。

4.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热导池作检测器时,宜采用______作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时,宜用_______作载气。

5.在色谱分析中,用两峰间的距离来表示柱子的__________,两峰间距离越______,则柱子的________越好,组分在固液两相上的______性质相差越大。

6.红外光谱图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

7.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振动中有__________变化的化合物,因此,除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

8.原子发射光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跃迁产生的,线光谱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影响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联立方程的方法求得各组分的含量,这是基于______________。

11.原子吸收光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跃迁而产生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A紫外/可见光B近红外光
C微波D无线电波
()2.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A. 保留时间
B. 相对保留值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3. 在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A. 组分与载气
B. 组分与固定相
C. 组分与组分
D. 载气与固定相
()4. 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征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
A. 调整保留时间
B. 死时间
C. 相对保留值
D. 保留指数
()5. 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
A. 分离度
B. 容量因子
C. 塔板数
D. 分配系数
()6. 乙炔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为
A. 2,3,3
B. 3,2,8
C. 3,2,7
D. 2,3,7
()7. 在醇类化合物中,O-H伸缩振动频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向低波数方向位移的原因是
A. 溶液极性变大
B. 形成分子间氢键随之加强
C. 诱导效应随之变大
D. 易产生振动偶合
()8. 下述哪种元素的发射光谱最简单?
A. 钠
B. 镍
C. 钴
D. 铁
()9. 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1.0 cm吸收池测得透光度为T;若浓度增大一倍,透光度为
A. T2
B. T/2
C. 2T
D.T
()10. 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铷时,加入1%的钠盐溶液,其作用是
A. 减小背景
B. 释放剂
C. 消电离剂
D. 提高火焰温度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在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2.氯仿(CHCl3)的红外光谱表明其C-H伸缩振动频率为3100 cm-1,对于氘代氯仿(C2HCl3),其C-2H伸缩振动频率是否会改变?如果变动的话,是向高波数还是向低波数方向位移?为什么?
3.在原子光谱发射法中,内标元素和分析线对应具备哪些条件?
4.何谓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摩尔质量为125的某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ε=2.5×105,当溶液稀释20倍后,在1.0 cm 吸收池中测量的吸光度A=0.60,计算在稀释前,1 L溶液中应准确溶入这种化合物多少克?2.在一根3 m长的色谱柱上,分离一样品,得如下的色谱图及数据:
(1)用组分2计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2)求调整保留时间t’R1及t’R2;
(3)若需达到分离度R=所需的最短柱长为几米?
《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1)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分子扩散;相对分子量大的气体(较重的气体,N2)
1.2分子光谱;原子光谱;
3流动相;固定相;
H2;N2;
4选择性;大;选择性;热力学;
5透过率谱图;吸光度谱图;
6偶极矩;单分子;同核分子;
7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原子、离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
8入射光的波长;
9各组分在同一波长下吸光度有加合性;
10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A;
2. D;
3.B;
4. A;
5. C;
6. C;
7. B;
8. A;
9. A; 10. C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答:在液相色谱中,要提高柱效,必须提高柱内填料的均匀性和减小粒度以加快传质速率。

减小粒度是提高柱效的最有效途径。

2.答:根据公式:μ
σ
k
1303
=
以及2
1
2
1
m
m
m
m
+
=
μ
可知,C-2H伸缩振动频率会发生改
变,且向低波数方向位移。

3.答:(1)内标元素含量必须固定。

内标元素在试样和标样中的含量必须相同。

内标化合物中不得含有被测元素。

(2)内标元素和分析元素要有尽可能类似的蒸发特性。

(3)用原子线组成分析线对时,要求两线的激发电位相近;若选用离子线组成分析线对,则不仅要求两线的激发电位相近,还要求电离电位也相近。

(4)所选线对的强度不应相差过大。

(5)若用照相法测量谱线强度,要求组成分析线对的两条谱线的波长尽可能靠近。

(6)分析线与内标线没有自吸或自吸很小,且不受其它谱线的干扰。

4.答:锐线光源是指能发射出谱线半宽度很窄的发射线的光源。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
必须用锐线光源,这是由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很小,要测量这样一条半宽度很小的吸收线的积分值,就需要有分辨率高达五十万的单色器,这在目前的技术情况下还难以做到。

因此只能采用锐线光源测量谱线峰值吸收的办法来加以解决。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解:已知:M =125,ε=2.5×105,b =1.0 cm ,A =0.60,根据:
A = εbc 可得:
0.60 = 2.5×105×1.0×c ∴ c = 2.4×10-6 mol·L -1

mg g M cV m 0.6100.61251104.2202036=⨯=⨯⨯⨯⨯=⨯⨯=--
2.解:(1)4624)117(16)(
1622=⨯==b R
t n ω (2)1R t '
= 1R t -t M = 17-1 = 16 min 2R t '
=2R t -t M = 14-1 = 13 min (3)n 有效=
4096)116(16)(
16222=='b R t ω
H 有效=L / n 有效 = 3000/4096 = 0.73 mm 2.1131612
12==''=--=R R M R M R t t t t t t α
当R = 1.5时 129612.12.15.14141422=⎪⎭⎫ ⎝⎛-⨯⨯=⎪⎭⎫ ⎝⎛-⨯='⇒-⋅'=ααααR n n R 有效有效 ∴
m mm H n L 95.0105.973.012962m in =⨯=⨯='=有效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