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编写规范范例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研制报告样本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审定表注: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简称GF报告。
G F 编号:分类号:部门编号:内部★X年基层编号:2014-XX-XX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XX(研制报告)sfXX单位2014-XX-XX辑要页完成日期2014-XX-XX目录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背景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任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研制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调研论证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研制方案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工程研制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报告正文内容参考-2015版

各类型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报告正文内容参考模板(2015年版)一、最终研究报告(最终技术报告)最终研究报告(也称最终技术报告)是统一呈交类的报告,用于全面反映项目的技术内容,应全面论述各项研究内容的研究内容、技术方案、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等信息,提供必要的图、表、实验及观察数据,并对使用到的关键装置、仪表仪器、材料原料等进行描述和说明。
最终研究报告的技术内容写作方式类似学术论文。
最终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宜包含以下内容:第一部分应详细说明研究开展的背景,对现存问题进行提炼,第二章应对需求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应该对项目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最后一部分应为研究成果自评价,内容应包括:研究成果意义、主要创新点、研究成果先进性评述及成果应用情况。
中间章节按照研究实际内容设定。
情报、标准等技术基础项目和软科学项目可参照执行。
最终研究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如下:最终研究报告报告模板(推荐使用)1.研究背景(第一章)1.1 问题提出的背景(按照项目建议书的深度说明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3.2 内涵与范围(说明研究中的核心概念的内涵,界定研究范围)3.3 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阐述核心研究问题的研究进展现状)3.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提炼现存问题并分析原因)2.需求分析(第二章)(对开展研究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方案的设计应与需求分析相对应。
)3.研究总体设计(第三章)3.1 研究内容(说明项目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规定的研究内容)3.2 技术指标(说明项目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及选取方法。
技术指标应完整、量化、可考核,并说明与国外、国内及目前应用指标相比具备的先进性。
对产品研发类项目,应说明产品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对课题研究类项目,应说明各项研究内容的具体指标和研究深度。
标准化专业制修订项目应逐项论述标准子项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标准应规定的主要技术内容,需要符合的有关标准编写规定,标准适用范围及应用对象,标准主要征求意见单位的范围等。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报告正文内容参考-2015版

各类型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报告正文内容参考模板(2015年版)一、最终研究报告(最终技术报告)最终研究报告(也称最终技术报告)是统一呈交类的报告,用于全面反映项目的技术内容,应全面论述各项研究内容的研究内容、技术方案、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等信息,提供必要的图、表、实验及观察数据,并对使用到的关键装置、仪表仪器、材料原料等进行描述和说明。
最终研究报告的技术内容写作方式类似学术论文。
最终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宜包含以下内容:第一部分应详细说明研究开展的背景,对现存问题进行提炼,第二章应对需求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应该对项目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最后一部分应为研究成果自评价,内容应包括:研究成果意义、主要创新点、研究成果先进性评述及成果应用情况。
中间章节按照研究实际内容设定。
情报、标准等技术基础项目和软科学项目可参照执行。
最终研究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如下:最终研究报告报告模板(推荐使用)1.研究背景(第一章)1.1 问题提出的背景(按照项目建议书的深度说明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3.2 内涵与范围(说明研究中的核心概念的内涵,界定研究范围)3.3 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阐述核心研究问题的研究进展现状)3.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提炼现存问题并分析原因)2.需求分析(第二章)(对开展研究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方案的设计应与需求分析相对应。
)3.研究总体设计(第三章)3.1 研究内容(说明项目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规定的研究内容)3.2 技术指标(说明项目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及选取方法。
技术指标应完整、量化、可考核,并说明与国外、国内及目前应用指标相比具备的先进性。
对产品研发类项目,应说明产品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对课题研究类项目,应说明各项研究内容的具体指标和研究深度。
标准化专业制修订项目应逐项论述标准子项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标准应规定的主要技术内容,需要符合的有关标准编写规定,标准适用范围及应用对象,标准主要征求意见单位的范围等。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报告

技
术基础科研项目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报告
项目编号:与验收书一致项目名称:与验收书一致 中文题名: 英文题名:
完成单位:
主管单位:与验收书一致
填报日期: 20xx 年 xx 月 xx 日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制
填写说明
1.A4纸双面打印;
2.封面四号宋体(不加粗),正文小四号宋体,单倍行间距(表格除外);3.篇幅不够可添加同版式附页;
4.文档页码应连续、居中,并将正文首页作为起始页码1;
5.报告应充分阐述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技术路线和解决途径。
辑要页
报告审定表
目录
此处输入目录
插图和附表清单报告正文(另起一页)
此处录入插图和附表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另起一页)
此处录入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报告正文(另起一页,小四宋体,双面打印)。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报告编写说明[001]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报告编写说明[001]](https://img.taocdn.com/s3/m/84ffeb8b1a37f111f1855bc3.png)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报告编写说明(2015版)一、总体要求项目承研单位负责组织研究人员编写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报告(以下简称科技报告),按相关要求审核、管理和提交。
项目负责人应对科技报告的技术内容负责。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
科技报告编写总体遵循GB/T 7713.3-2014《科技报告编写规则》。
科技报告内容应客观真实、准确完整、逻辑严谨、层次清晰、文字顺畅,有参考、交流价值。
科技报告由前置部分、正文部分和结尾部分三部分构成,各部分结构如下:前置部分:封面、辑要页、序或前言、致谢、摘要、目次、插图和附表清单、符号和缩略语说明;正文部分:引言、主体、结论、建议和参考文献。
结尾部分:附录、索引、发行列表、总篇目等。
科技报告必须包括封面、辑要页、目次、正文(须含主体、结论和参考文献),其余部分视需要添加。
科技报告后须附承诺书,随科技报告一并装订。
科技报告审定表是报告呈交管理信息的记录,每份报告均应有对应的审定表。
审定表不属于报告内容,不与报告合并装订。
审定表仅限各级科技报告管理部门内部使用,不提供查阅共享。
审定表打印版由报告编制单位和主管部门视情况留存,电子版需提交国防科工局信息中心。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
二、填写说明(一)辑要页填写说明报告题名:科技报告题名可由作者自主拟定。
题名用词应反映科技报告最主要的内容,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题名用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并有助于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避免使用公式、字符。
题名语意未尽,可用副题名补充阐明或引申说明科技报告中的特定内容。
分卷册编写的科技报告,每卷册宜用副题名区别特定内容,并应有编号。
报告题名在封面、辑要页等各位置出现时均须保持相同。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
科技报告用作国际交流时,题名、卷册信息宜有中英文对照。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编写规则

GJ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FL 0160 GJB 567A-97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编写规则Writing guidelines for China defense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orts1997-06-25发布1997-12-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目次1 范围 (1)1.1 主题内容 (1)1.2 适用范围 (1)2 引用文件 (1)3 定义 (1)4 一般要求 (1)5 详细要求 (2)5.1 封面 (2)5.2 辑要页 (3)5.3 目次 (3)5.4 插图和附表清单 (3)5.5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3)5.6 引言 (3)5.7 正文 (4)5.8 结论 (7)5.9 致谢 (7)5.10 参考文献 (7)5.11 附录 (7)5.12 总篇目 (8)5.13 封底 (8)附录A GF报告结构图(补充件) (9)附录B GF报告条文排列格式(补充件) (10)附录C GF报告封面格式(补充件) (12)附录D GF报告辑要页著录格式(补充件) (13)附录E 参考文献示例(参考件)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编写规则GJB 567A-97Writing guidelines for China defense 代替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orts GJB 567-881 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以下简称GF报告,其中“GF”为GUO FANG 二字的缩写)的撰写格式和要求。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承担国防科研型号、预研、技术基础、软科学研究等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在国防科研、生产、试验、使用和教学中编写的研究报告、技术报告、实验和试验报告、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报告等。
其他有关单位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文件GB 7714-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国防科学技术叙词表》1992年8月国防科工委《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1989年11月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编委会《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密级、期限变更办法》1995年12月国防科工委3 定义本章无条文4 一般要求4.1 按照国防科研管理程序的要求,凡承担型号、预研、技术基础、软科学研究等任务(课题)的,应由主要完成者撰写GF报告。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报告编写模板版

中文题名(卷、篇、册编号) 卷、篇、册题名英文题名(非必选)(英文卷、篇、册编号) 英文卷、篇、册题名作者姓名编制单位完成日期密级★保密期限延期标识★年限制发日期部门编号:XXX-2015-000001(非必备)基层编号:XXXXXXXXX--JSQB2014901C001/001辑要页序或前言(可选)此处填写序或前言内容。
序或前言一般是对报告基本特征的简介,如说明研究工作缘起、背景、主旨、目的、意义、编写体例、以及资助、支持、协作经过等。
这些内容也可在正文部分的引言中说明。
序或引言另起一页,置于辑要页之后。
(使用宋体五号字,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设为最小值,行距值18磅;无段前后间距。
)致谢(可选)此处列出致谢内容。
一般对研究工作的开展或科技报告的编写等给予帮助的组织和个人宜致谢,包括:资助研究工作的基金、奖金、合同单位,提供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或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该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致谢可以放在前言中,也可以另起一页,单独列出。
(使用宋体五号字,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设为最小值,行距值18磅;无段前后间距。
)摘要(可选)此处可填写摘要详细内容。
在辑要页中未能完全表述的摘要内容可在此表述。
如:辑要页中为精简版,此处列出全部摘要;涉及国际交流的科技报告可在此页列出英文摘要等内容。
中文摘要字数一般在1000字以内,如遇特殊情况字数可酌情增加。
摘要内容应简明扼要,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科技报告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信息。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科技报告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使用宋体五号字,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设为最小值,行距值18磅;无段前后间距)目次(必备)此处列出报告目次,字体使用宋体五号,行距设为最小值,行距值18磅。
编写规则要求:报告目录一般列至正文的第二层级或第三层级的章节。
国防科学技术报告模板

国防科学技术报告一、引言国防科学技术报告旨在为国防科技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防科技在国家安全和军事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报告通过对相关科技领域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为国防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二、背景国防科技是保障国家安全和军事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国防科技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对相关科技领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相关科技领域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为国家国防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具体而言,本研究的目标包括:1. 分析当前国防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2. 研究关键技术和创新应用,以提高国防科技水平;3. 评估国防科技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4. 为政府、军事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和数据分析等。
首先,我们对相关科技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其次,我们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研究关键技术和创新应用的实际效果和应用前景。
此外,我们还通过专家访谈,了解行业专家的观点和建议。
最后,我们通过数据分析,评估国防科技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
五、研究结果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当前国防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智能化、网络化、无人化等方向;2. 关键技术和创新应用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量子计算等领域;3. 国防科技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和创新应用涌现;4. 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政府、军事部门和相关企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国防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六、讨论针对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1. 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国防科技研究和应用;2.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国防科技的发展和应用;3.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国防科技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4. 建立健全的国防科技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提高国防科技的质量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编写规范范例需求分析报告编写规范文件编号:NW503101 生效日期:受控编号:密级:秘密版次:修改状态:总页数 16 正文 4 附录 12 编制:杨利审核:袁淮批准:孟莉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翻版必究)文件修改控制修改记录编号修改状态修改页码及条款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修改日期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术语及缩略语 4. 编写规范排版规范模板使用 5. 引用文件NW503102 6. 附录 1. 目的为使需求分析的结果能够完整、无遗漏地反映待开发系统的要求,本文件规定的编写格式和内容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软件产品或软件项目的需求分析报告的编制。
3. 术语及缩略语本程序采用NQ402100中的术语和缩略语及其定义。
4. 编写规范排版规范 1)整个规范由2节构成,模板单独一节。
2)正文样式采用“规范正文”。
3)标题编号采用每节独立编号。
模板使用需求分析报告的编写可依据具体情况选用摸板的格式或编写指南的格式。
1)拷贝规范。
2)删除第一节(需求分析报告封面前的所有页)。
3)在修改完内容后,更新目录域和相关的页数域。
5. 引用文件 NW5031026. 附录以下部分为需求分析报告的模板与编写指南。
密级:机密文档编号:第版分册名称:第册/共册项目名称(项目编号)需求分析报告(部门名称)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页数正文附录生效日期:年月日编制:审核:批准:目录 1. 引言编写目的背景参考资料术语 2. 任务概述目标系统(或用户)的特点 3. 假定和约束 4. 需求规定软件功能说明对功能的一般性规定对性能的一般性规定其他专门要求对安全性的要求 5. 运行环境规定设备及分布支撑软件接口程序运行方式 6. 开发成本估算 7. 尚需解决的问题 8. 附录 1. 引言目的说明编写这份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背景指出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行业情况;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参考资料列出编写本报告时参考的文件(如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等)、资料、技术标准,以及他们的作者、标题、编号、发布日期和出版单位。
编号资料名称简介作者日期出版单位列出编写本报告时查阅的Intenet上杂志、专业著作、技术标准以及他们的网址。
网点简介术语列出本报告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
2. 任务概述目标叙述该项软件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其他应向读者说明的有关该软件开发的背景材料。
解释被开发软件与其他有关软件之间的关系。
如果本软件产品是一项独立的软件,而且全部内容自含,则说明这一点。
如果所定义的产品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应说明本产品与该系统中的其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此可使用一张方框图来说明该系统的组成和本产品同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和接口。
系统(或用户)的特点如果是产品开发,应列出本软件的特点,与老版本软件(如果有的话)的不同之处,与市场上同类软件(如果有的话)的比较。
说明本软件预期使用频度;如果是针对合同开发,则应列出本软件的最终用户的特点,充分说明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专长,以及本软件预期使用频度。
这些是软件设计工作的重要约束。
3. 假定和约束列出进行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等。
4. 需求规定软件功能说明列出本系统中所有软件功能子系统和功能。
如果子系统比较大,每个子系统按照NW4043102分别编写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在本处列出编号和分册名称。
对功能的一般性规定本处仅列出对软件系统的所有功能(或一部分)的共同要求,如要求界面格式统一,统一的错误声音提示,要求有在线帮助等。
对性能的一般性规定对数据精度、响应时间的要求。
本处仅列出对软件系统的所有功能(或一部分)的共同要求,针对某一功能的专门性能要求应列在该功能规格说明中。
其他专门要求视具体情况,列出不在本规范规定中的需求,如对数据库的要求,多平台特性要求,操作特性要求,场合适应性要求等对一具体软件系统的所有功能(或一部分)的共同要求,针对某一功能的专门要求应列在该功能说明中。
对安全性的要求指出系统对使用权限的管理要求(使用权限分为几级、是否与部门权力体系对应等)、信息加密、信息认证(确定穿过系统或网络的信息没有被修改)方面的要求。
5. 运行环境规定设备及分布 1)主机类型 2)网络类型 3)存贮器容量4)其他特殊设备 5)设备分布图支撑软件 1)操作系统 2)数据库管理系统 3)其他支撑软件接口简要说明该软件同其他软件之间的公共接口、数据通信协议等,如果外部接口仅与某子功能有关,该接口说明应列在子功能规格说明书中。
程序运行方式说明该软件的运行方法。
如是部件、还是独立运行程序、API等。
6. 开发成本估算以列表的方式给出各功能规定所需的开发人时和费用(如差旅费)。
7. 尚需解决的问题以列表的形式列出在需求分析阶段必须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问题8. 附录需求分析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记录如调查表格、业务系统单据等。
记录或报告的存档编号和名称填写在下表中。
其中类别是记录的分类,一般有业务系统说明书、业务系统数据说明书、业务系统调查表、原始数据单据、业务系统参考资料。
编号名称类别需求说明书编写指南 1. Objectives 目标阐明需求说明书的标准格式,做为合同和需求分析的结果。
2. Scope 范围适用于指导需求说明书的编写。
本模板力图覆盖所有可能在需求说明书中出现的主题。
这样做的目的是并不是要求每一个需求说明书都要包括这里定义的全部章节,而是提供一个所有需求说明书都应当遵循的框架。
一些特殊的章节应当提供但不要求有详细的说明,只需在说明书中包含下面有适当文字说明的标题即可,例如,不适用。
3. References 参考4. Outstanding Issues 尚存主要问题5. Approvals 批准销售主管6. Responsibilities 职责客户经理有责任确认本模板被切实执行。
7. Template 模板 Lead-in sections 引导部分以下是需求说明书的起始部分。
在文档格式规范中有关于它们的更详细的描述。
1)Objectives目标 2)Scope范围 3)References参考 4)Assumptions前题条件 5)Outstanding Issues尚存主要问题6)Document Control文档控制 7)Approvals批准 8)Distribution分发 9)Amendment Record更改记录 10)Traceability可追溯Component orSystem Description 部件或系统描述本说明书所覆盖的部件或系统的简要介绍。
本部分可以很简要,因为它仅包含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所说明内容的信息。
应当提供一个上下文相关图来帮助确定被描述的部件或系统的定位。
使用USER-CASE图来描述。
参考应当做成关联文档(例如建议,合同,项目编号)。
Purchaser Requirements 客户需求Summary 概要本部分应当包括那些直接影响到客户使用本部件或系统的需求。
它分为两个部分,功能和特性。
l 部件或系统的功能描述了什么可以做,例如,打印一个报表。
l 部件或系统的特性提供了那些可以描述和评价系统质量的属性。
每个段落(或段落组)应当包含一个参考来跟踪需求的出处。
每个句子或段落应当编号;无论何种情况每个编号的项目仅应当定义一个需求。
每个段落(或段落组)应当指出它的重要程度,按以下方式分类:1)强制的:最基本的特征;没有它产品将不可用。
2)必需的:单独的非基本的特征,但是它们加在一起会影响产品的能力。
3)期待的:最好能有的特征;一个或多个这些特征被忽略也不会影响产品的能力。
Purchaser-Related Functionality 客户要求的功能 Application Functionality 应用程序的功能在系统或子系统一级,这一部分应当包含可用的应用程序所提供的功能的描述。
在应用程序一级,这一部分细化应用程序必须做到的功能。
功能应当用结构化的英语或适当的形式化的方法学来描述。
Human Interface 人机界面这一部分应当定义所需的菜单结构,屏幕/窗口设计,报表设计和其它操作/或管理界面。
在这一过程中,需求可能广泛地涉及已有的标准或产品。
参考应当指向其它的说明书和标准。
Data Types 数据类型这一部分应当包括对系统或应用程序中对用户有用的所有数据类型的描述,包括应用程序开发工具用到的或表单,显示,报表和输出用到的。
Control Structures 控制结构这一部分应当描述系统或应用程序的控制结构。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应用开发环境这部分应当指定可供用户用来开发应用程序的系统部件。
它应当至少包含数据类型和语言或者可用的应用程序生成器。
Hardware 硬件这部分应当详细说明根据用户需要提出的硬件需求。
Software 软件本节将详细说明因为用户需要所产生的软件需求。
如果用户已经提供了面向系统或部件或与系统或部件合为一体的产品,那么这些应当在需求和所有设想以及需求文档中清晰的定义出来。
这些需求可能包括下列各项:1) Operating System 操作系统 2)Database 数据库 3) Communications 通信 4) Interfaces 接口Purchaser-Related Characteristics 客户相关的特征在多数情况下,用户会指定一些如下的特性。
如果它们能够增强系统的能力则应当被包含进来,另一种选择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对某些特性进行限定以避免验收测试时无休止的争论。
如果一些特性没有在本部分被指定,它们应当在公司需求部分被指定,举例来说很多特性关系到系统投入使用后公司的技术支持成本。
Pre-operational 运行之前Packaging 包装 Installation 安装Configuration 配置 Functionality 功能 Suitability 适用性 Accuracy 精确性 Interoperability 协同工作能力Compliance – standards 遵循标准Security 安全性 Reliability 可靠性Maturity 完备性 Fault tolerance 容错能力 Recoverability 可恢复能力Usability 可用性 Understandability 易懂 Learnability 易学Operability 可操作能力 Efficiency效率 Time behaviour 时间特性Resource behaviour 资源特性Maintainability 可维护性Analyzability 易于分析 Changeabilty 可变性 Stability 稳定性Testability 易测性 Portability 轻便Adaptability 适应性 Installability易安装 Conformance 一致性Replaceability 可替换 Documentation 文件本部分应当详细说明系统或部件必须为用户提供的文档。